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警察工作心得體會篇一
從戒煙中體味戒毒
那天,在下班的通勤車上,偶然間聽到一位老同志在談論他戒煙的事情,他講得津津有味,于是忍不住湊過去問了問,才知道現在戒煙的人很多,曾經在單位里很有名氣的幾大“煙民”現在居然都戒了,真是有點不可思議。當然那位老同志也是成功戒煙者之一,聽他說自己吸煙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半年前下決心把煙戒了,現在覺得渾身輕松、有勁,在人前很有一種自豪感。
其實我之所以對戒煙的事情如此關心,是因為我也是一名成功的戒煙者。我有十幾年的吸煙史,由于愛好吸煙,曾經把自己的網上名字叫做“一支三五煙”,三年前的一個夜晚當時可能是因為心情不好,一口氣連續抽了十幾根煙,令我咳嗽不已,想起俗話說得好:“喝酒就是為了難受,抽煙就是為了咳嗽”,這煙有什么抽頭?于是興頭一起決定把手指頭上最后一根煙抽完后就對它說“拜拜”,當我在煙灰缸里摁滅最后一個煙蒂的時候,就宣布了我的吸煙史從此結束。
三年了再沒有抽過一根煙,我戒煙可謂是成功的,我的戒煙方法,純粹就是強制戒除,只是在腦海中反復提醒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算數,說不抽就不能再抽了”。現在說實話我是對香煙一點兒也不想了,見到別人吸煙還不太聞得慣那煙味兒了,可是想想當初剛開始戒煙時還真是不容易,特別是停止吸煙后的那一兩個月常常會感到頭痛、肌肉痛、口干、心悸,還很容易生氣、發怒,幸好那段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再加上自己戒煙的決心,也就挺住了。我覺得,這三年來最讓我有可能重新吸煙的原因就是和吸煙的朋友在一起,他們每次善意的勸誘對我來說都要承受心理上的煎熬,如果我礙于面子,自制力又不強,我想我是不可能戒掉煙的。
我現在戒煙成功了,我也感到非常的快樂和自豪,朋友們見到我都說我容光煥發好象變了個人似的,我能體味到這是戒煙給我帶來的變化,我常常在想如果一個吸毒者戒了毒會不會也像我這樣呢?甚至是比我感覺更好?答案是肯定的。其實吸煙和吸毒都是一種癮癖,吸煙是煙草中的尼古丁在起作用,使人對它產生一種依賴性,而吸毒則是吸食者對海洛因等毒品產生的更為強烈的依賴性。戒煙難,戒毒更難。毒品海洛因等對人所產生欣快感是尼古丁無法比擬的,它將長期保留在戒毒者的記憶中,通常能維持10年以上。我在戒煙后出現過身體不適,而戒毒者在戒毒后會出現更為嚴重的癥狀:流鼻涕、流涎、流淚、打哈欠、瞳孔散大、出汗、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心動過速、發熱、失眠、焦慮、煩躁、恐懼、緊張等。朋友的勸誘差點使我的戒煙行動毀于一旦,而戒毒者將會面對來自“舊朋友”的更大的誘惑及壓力,只要再吸一口,馬上就會前功盡棄,所以戒毒的難度相對于戒煙來說是相當大的。雖然現在我們聽到有很多的人戒煙成功了,而很少能聽說某某人戒毒成功,但是從我戒煙成功的經歷中我能體味到,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和信念,再加上方法得當,吸毒者也是完全有可能戒毒成功的。
但愿所有吸毒者都能像我戒煙一樣與那害人的毒品說“拜拜”。
青海省戒毒康復所 陳啟敏
警察工作心得體會篇二
在當今社會,做警察難、做個好警察更難!現實生活、工作中,的確有些事讓警察犯難。比如群眾的不理解、罪犯的狡詐陰險、上司的不信任……但畢竟從警也有6年了,我認為做個好警察必須常懷“六心”,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職業并且將它做好,以便更好的融入工作。以下是我警察工作心得:
一 對法律法規要懷忠誠心。
公安民警作為執法人員,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納入到法律法規的軌道。如果警察自視法律法規為兒戲,陽奉陰違,隨意違反,不僅是對法律法規的褻瀆,對警察職業的諷刺,更會對社會公眾、對法律法規的敬畏信仰產生消極作用。
二 對公安工作要懷責任心。
公安部長孟建柱在全國首期基層公安局長培訓班上要求:“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努力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孟部長的重要講話為公安機關辦案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以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作為公安民警執法辦案的最高目標。由此可見,公安民警僅僅依法、依程序辦事遠遠不夠,更要注重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要堅持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兼顧各種效果,力求社會和諧。
三 對弱勢群眾要懷同情心。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發展戰略機遇期、社會轉型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如何使公安執法工作適應社會現狀,樹立和諧理念,以和諧的思維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諧因素,是檢驗公安執法辦案好壞的試金石。對于弱勢群體,基層民警要抱有深深的同情心,法律法規是無情的,但無情的法律要有情地執行。
四是對名利富貴要保持平常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先富起來的人們擁有了漂亮的房子、高檔的車子,玩的也很瀟灑,讓人眼紅。因此,公安民警時常要面對各色各樣的名流富貴。如何應付名流富貴?古人云:“法不阿貴”。意思是法律和執法者不能在富貴面前阿諛獻媚。對現代公安執法者而言,應該欣賞他們,平視他們,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不亢不卑、不阿不奉。
五 對警察生活要懷有愛心。
每個民警都是人民警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自己能成為其中一分子,定會感到無尚榮光和自豪,理當更加珍愛。各警種、崗位的民警,為了這份榮光,你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但你定會得到很多很多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六 對名利物欲要懷淡泊心。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每位民警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金錢觀,對一些身外之物要常懷淡泊之心。要加強自身的品質休養、增強抵制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能力,做到嚴格自律、兩袖清風、心靜如水,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做個名副其實的好警察。
以上便是我6年警察工作生活中的心得體會,從今以后我也會秉著這“六心”做一個優秀的人民警察!
警察工作心得體會篇三
我是**年新進入警察系統的一名新民警,每當坐在辦公室里,看著墻上掛著的人民警察誓詞,我知道我已經成為x派出所的一名實習警員了。而作為這樣的身份,我時刻提醒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莊嚴的宣誓詞,讓我為之振奮,我愿意獻身于崇高的人民警察事業,為警察事業的發展奮斗終身。
到x派出所的這段時間里,我對警察有了一點感觸,對警察的工作也有了一些認識。可是,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里,從事陌生的工作,對于我這個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確實這里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而局領導與所領導親切的目光,熱情的話語,使我感到了家一樣的溫暖,逐漸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
在這段時間里,通過與老干警的交談,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淺薄,這使得我的求知欲膨脹起來。我只有不斷的去學習,來滿足自己的求知。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警察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和維護者,肩負著防范和打擊犯罪,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的重任。警察必須按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行使權利,應當努力為人民群眾和企業的生產安全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和企業發展壯大的順利進行。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在工作中要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要做求真務實,言行一致的人民公仆。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只有嚴格、公正、文明的依法履行職責,才能與黨和國家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只有精通法律,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才能提高文明辦案的水平,才能自覺的把法律規定的任務落實到職責活動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肩負起黨和國家及人民賦予的重任,要時刻清醒的認識到,人民警察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要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解人民之憂,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每當想起警察所表現出的高素質、高要求、嚴標準,樹立了益羊公安的良好形象,體現了新時期人民警察的特點,我就要向他們學習。在“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努力適應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要求,做一名新時期合格的人民衛士。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多了一份自信,少了一份膽怯;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羞澀。在警徽燦爛光環下,讓我更加堅信,為祖國的穩定發展、繁榮昌盛提供良好的治安環境。
警察工作心得體會篇四
派出所民警離人民群眾最近,打交道也最直接,每時每刻都面對著大量看似瑣碎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各種矛盾。及時化解這些矛盾,就可以定紛止爭,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初始階段;如果采取不屑一顧、不理不睬的態度,群眾找不到一個說理的地方,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有可能釀成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是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張越同志講的一段話,我感觸很深。通過學習范黨育的先進事跡,我很感動,他是我們每名民警學習的楷模。作為派出所的一名最基層的民警,我要學習他20xx年如一日心系群眾的愛民情懷;學習他不計名利、兩袖清風的優秀品質;學習他立足崗位,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守土安民,保一方平安的衛士精神。
一、 樹形象、定位置,提升地位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名警務區的民警,首先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自身形象,才能更好的服務百姓,在群眾心中樹立邊防部隊的良好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用語,不說傷害群眾感情的話,不做傷害群眾感情的事。不做“勢利眼”,平等的對待群眾,不能因為有權勢、有錢的辦事就好辦,平民百姓辦事就不好辦,這樣會極大的傷害與群眾之間的感情。對社會上有污點的人,也不能看不起他們,疏遠他們,應該盡最大的能力去幫扶他們,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其次,要時刻把自己定位于廣大人民群眾中的一員,以甘當小學生的姿態向群眾學習,做群眾的知心朋友,尊重他們,這樣群眾才能有話愿意跟你講,有事情愿意找你辦,愿意見到你。
警務區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走訪的過程中,通過與群眾心貼心的“拉家常”“嘮嘮嗑”,讓群眾“訴訴苦”“吐吐怨”,時刻傾聽群眾的呼聲,這樣我們才能夠不斷的進步。在走訪中,我們應不分疏遠,不能看誰家的房子大、誰的家庭條件好,就去誰家走訪,誰的房子小,誰的家庭條件差而不走訪,這是做群眾工作的大忌,民警的走訪面應該是很廣泛的,既有村居干部、企業名人、也有幫教對象、高危人員,對普通群眾、弱勢群體要多走訪、多體察,幫教對象和高危人員要多了解、多關心,讓群眾感覺到你就是他們的知心人。
二、 講誠信、談感情,拉進距離
(一)誠則信。對待群眾心要誠,誠心誠意為群眾辦事,否則,就換不來真心。我們所做得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答應群眾的事情一定要辦到,要講誠信,千萬不要輕易向群眾許下承諾,許下承諾就必須做好,否則,就將失去群眾對你的信任。同時,不要欺騙群眾,哪怕是一次就足以讓群眾對你失去信任。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會找一些借口去搪塞群眾、欺騙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做群眾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也不可哄騙愚弄,這樣就傷害了群眾的感情,即使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為百姓做在多的事情,也不能完全修復對群眾感情的創傷。關鍵是動真情、靠實做,行動是最有說服力的語言,只有我們帶著一顆誠心,誠心誠意的去執法、去工作,才會換來百姓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感情。
(二)在群眾工作中,我們要自然地融入真感情進去,幫民憂,解民困,察民意,貼民心;堅決杜絕“進漁民家嫌臟、干漁民活嫌苦、吃漁民飯嫌差”的錯誤思想,切實做到深入群眾之中、貼近群眾生活,“進漁民家、住漁民房,碼頭船上打漁忙,漁家飯菜共粗糧,茶余飯后嘮家常”;真正做到“進百家門、識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憂、幫百家忙、暖百家心”。真真切切的對待群眾,我們才能夠真正融入到群眾中去,才能把我們的感情融合群眾的情感,與百姓打成一片,才能為我們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態度決定一切,時刻要讓群眾感覺到你的平易近人,言談舉止溫文爾雅,群眾就會愿意跟你交往,愿意與你接近。我們還應有著一顆愛民之心去為民辦事,無論處理什么事情都必須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真真切切為百姓辦事,這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沒有別的捷徑可走。要有一顆愛民之心,就要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親人看待,用真心換取民心。同時,要多形式、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和接觸群眾,要主動上門走訪轄區群眾,向群眾敞開心扉去接納群眾,用心傾聽群眾的呼聲。
凡是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我們都要關心,要時刻把群眾的“小事”記在心里,才會獲得群眾的尊重與支持。要廣泛與群眾交朋友。事實表明,群眾在你的心中有多重要的份量,你就在群眾中有多重的份量,你對群眾的感情有多深,群眾對你的感情就有多深。其實,百姓對我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盡到自己的義務,該辦的戶口及時辦理、改辦的案子秉公處理,一句溫暖的話語,一聲真心的問候,老百姓就已經很知足了,試想還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拉近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感情呢?感情有了,知心的話就多了,派出所的各項工作也就比較容易開展了。
三、化糾紛、創和諧,社會穩定
范黨育同志能夠20xx年如一日,在最基層的崗位上把在別人眼里認為不起眼的小事做好,把別人認為不值一提的糾紛化解掉,成為百姓心目中的“范大了”,我認為關鍵在于他用心、耐心,他有責任心和愛民之心。作為一名基層民警我們每天都在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忙碌著,今天東家婆媳吵架,明天西家小兩口打架,后天前后鄰宅基糾紛等等,這些看似很小的糾紛,如果不及時處理掉,就容易造成很大的影響。反之,我們都像范大了一樣,我們的社會糾紛就少了,人民都和諧了,社會就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