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旅行篇一
我常常會想,一次誕生會不會是一場到人間的旅行,這個旅行的故事應該很長很精彩。
第一聲啼哭,讓自己正式的進入到這個旅行當中,父母是為我指路的導游,我睜大雙眼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他們的引路讓我的這次旅行變得有意義。內心本是懵懵懂懂的我,跌跌撞撞地撞見了身邊的障礙物,我有過哭泣,有過惱羞,但幫助我克服問題的還是父母,那個永遠在我身前為我指路的引路人。旅行是用來增廣見識的,我的引路人,指引給我了一條光明的大路,讓我看到了我即將充滿新奇、美好的旅程。
沿著引路人的路線往前走去,形形色色的人從我身邊擦肩而過,我微笑著面對著他們,他們也回應給我一個笑容的,我們就這樣一起坐了下來,在匆匆趕路的空隙中說笑著。不用多久,我的身邊就有一群與我說笑談話的朋友,就這樣,我接下來的旅程,多了幾個同路人。我們一起賽跑,一起克服腳下的絆腳石,無畏地向著遙遠的地方跑去。
我和同路人嘗試著突破所有困難,但在這次旅程中,總會有故事的高潮,總會有無法解決的麻煩,但我們遇到了幫助我們的老師,他們就像匆匆的路人也像善良的指路人,告訴我接下去的路該怎么走,盡管與我們只能相處短暫的幾年,但足以讓我牢牢銘記,幫到我許多許多。
就這樣,我和我的引路人、同路人、指路人一起向前方奔走,這個旅程里充滿著喜怒哀樂。我旅行的故事一幕開始,一幕結束,來回過往有錯過的,有得到的,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短短那一段旅程,無一不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20xx,新一年的伊始,新一幕才剛剛開始,但卻有人在這一幕中永遠地結束了自己精彩的旅程,他們本是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的,但到最后,卻成了結束自己旅程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別人的幫助下走了這么遠,卻因為在人群最熙攘的時候失去了所有以前擁有的一切。他們還那么年輕,他們的旅程太短,但他們的旅行故事或許將由我們代以訴說,或許他們也將成為我們的旅程中的一個足以銘記與警醒的故事。
我的旅程還會很長,前方有無窮的欣喜等我去發現,遠方有無數個驚喜的故事等我去探索,旅行的故事說長也長,說短也很短,但在這個旅行的故事里,已經收獲到的東西值得換來最后的結束。
旅行篇二
學習這篇科普作品所介紹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大膽想象,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學習如何用科學合理的語言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或自己所想象出的宇宙的奧秘。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對身邊事物規律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也在持續地深入中,由最初對宇宙和自然的懵懂的好奇與猜測、幻想到今天的載人飛船的太空遨游這一系列認知上的量的飛躍。但是直到今天,還有很多的問題是懸而未決的謎團,對此,人類繼續進行著研究與探索,而很多研究成果更需要從被少數人得知到為多數人了解,從文學領域上來講,科普作品無疑是承載這一任務的有效文化載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旅行》,就是英國當代科普作家巴里·齊然爾曼和戴維·齊然爾曼的優秀作品。
1、閱讀“自讀提示”和書下注解①的內容。
2、默讀全文,指出各個小標題所介紹的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結合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談一談你是如何理解時間與空間的。
教師作適當引導與評價,在這個問題上盡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不必有一個既定的標準答案去約束,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向他人說明道理的能力。
比如對宇宙空間的認識,太陽只不過是銀河系20xx億顆恒星中的一顆,銀河系之中還有著數目驚人的河外星系,宇宙的遙遠和無限是難以想象的,因此關于她的奧秘要用“無窮”來形容。地球人類的眼光還沒有越出太陽系,可以認為,ufo實體來自宇宙的某一個地方。我們地球人不也有自己的宇宙飛船嗎?ufo在人的視覺中是個物質的東西。可是,它可以轉瞬湮沒,這是它的一大特點。
有的時候,人的眼睛可以看見ufo,而雷達卻捕捉不到,攝像機也拍攝不到。有些案例表明,ufo能使人失去時間概念,或使人用意念的力量使湯匙彎曲。從大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現象都有其解釋。類似這樣的認識,相信學生們會有很多可說的,一方面鍛煉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引發學習本文的積極性。
教師明確:
(1)化學燃料推進系統。
(2)核裂變推進系統。
(3)核聚變推進系統。
(4)也許根本不需要燃料,可以從太陽風獲取能量。
(5)夢想家們的設計:物質——反物質發動機。
4、為什么說時間膨脹“為探索人類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教師明確:因為對隨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體和人員來說,時間慢了下來,人的化學反應和生物過程也減慢了。空間旅行者衰老的速度是沒有進行旅行的人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人類在時間膨脹中生活,生命好像暫時停止了,實際上能夠到遙遠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
文章作為一篇科普作品,本身在結構和語言上并不存在過多的疑難點,主要是一些關于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在總結本課時就應該在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說明問題的方法和結構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興趣,并進一步形成能力。
基于這一點,應啟發和鼓勵學生在課下結合書本知識適當閱讀有關人類對未知宇宙界探索的科學成果的書籍,一方面加深了對文章本身的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這對于學生能力的形成與素質的培養是有著極大意義的。
1、在適當涉獵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本文提到的科學知識加深理解。
2、就自己了解的某方面科學知識加以歸納,試寫一篇科普性的小作文。
旅行篇三
在秋季來臨之際,各種植物、農作物的種子都成熟了,孩子們總是興致勃勃地拿著各種各樣的種子跑來問你:“老師,這是什么種子?它為什么會一個人掉在地上?”見到他們對種子這樣的好奇,我們大班組就開展了一個有關種子傳播的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感知大自然事物間有趣又密切的關系。
2、積極參與觀察探索種子傳播方式的活動并產生較強的求知欲。
3、樂意與同伴共同討論、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能初步了解種子的幾種常見傳播方式。
1、幼兒收集的各種種子旅行的圖片。
2、各種實物:蒼耳、鳳仙花、蒲公英。
3、種子旅行的課件。
集體交流、個別講述、分組討論、集體實驗、共同小結
一、教師由故事導入(故事見大班教師指導用書第57頁“頂棉筐的小姑娘”)
師:故事里講到了誰?它們用什么好辦法讓自己旅行?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旅行方法?(小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從一個有趣的故事中來激起他們對種子的傳播探索的興趣,從而導入活動有關種子的幾種傳播途徑,讓幼兒的思想上有個準備:接下來我們將要討論有關種子傳播的話題,這樣也能比較容易地進入活動。)
二、幼兒看圖片,進行交流
師:前幾天你們都帶來了許多有關植物旅行的圖片資料,下面我就把它們發給你們,看一看,和同伴們一起交流。(幼兒進行交流)向幼兒解釋何為“傳播”(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師:請你們來講一講你們都知道哪些植物的傳播的方式?
幼:鳳仙花是太陽曬了,自己一個人炸開來的。
師:這種傳播方式叫彈力傳播。豆莢也是靠這種方式來傳播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到底是怎樣傳播的。
(老師取出一顆鳳仙花種子,演示。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兒發一個,讓他們動手試一試。)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看一看彈力傳播的全過程。(觀看短片。)
(小結:教師利用幼兒收集的各種圖片讓他們觀察,了解種子神奇的傳播途徑,并讓一些回家做過調查的孩子試著來講述,把自己了解的知識傳遞給其他幼兒。另外我們還搜索到了幾個有關種子傳播的短片,讓幼兒觀看,這樣就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了。)
三、幼兒利用實物,了解傳播方式
師:除了彈力傳播外,你們還知道哪些傳播方式?
幼:蒲公英是靠風來傳播的。
(老師拿出實物,示范給幼兒看。讓他們觀察蒲公英的傳播過程。)每個幼兒手里拿一個蒲公英,用自己的嘴吹動蒲公英的種子,親自感受風力的傳播。(動物傳播,水力傳播,過程同上)
四、老師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植物傳播的方式,有的是靠風來傳播的,我們叫它風力傳播,如:蒲公英。
有的是靠彈性傳播的,我們叫它彈力傳播或自身傳播,如:鳳仙花,豆莢。
有的是靠水來傳播的,我們叫它水力傳播,如:睡蓮,椰子。
還有的是靠動物來傳播的,如:蒼耳、龍葵。
我們在了解了第一次活動的不足之后在第二次的活動中,我們加入了大量的實物和錄象短片,這樣可以讓幼兒更加直觀地來認識這些實物,來親手觸摸,觀察,發現。如果活動中教師只提供圖片的話對于孩子來說一是提不起他們的興趣,二是活動開展得也不深入。在第二次的活動中,孩子們不光聽老師、同伴介紹了種子的傳播方式,他們還親自試了一下,親眼見到了不同的傳播方法興趣大增,許多幼兒在活動結束后還想了解有關著方面的知識。
旅行篇四
想象畫《到太空去旅行》
1、 啟發幼兒圍繞命題大膽想象,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2、 豐富幼兒太空知識,激發幼兒想象,發展幼兒空間想象力。
幼兒用書;《到太空去旅行》課件;幼兒繪畫用具。
1、 出示課件《到太空去旅行》,引出主題。
2、 引導幼兒觀看各種太空圖片,豐富幼兒知識。
(1) 請幼兒準備好和老師一同做動作去旅行。
(2) 請幼兒觀看九大行星圖,觀察行星的外型特征。
(3) 引導幼兒觀看登月圖,觀察宇航員特點。
(4) 觀看宇航圖,觀察人造衛星特點。
(5) 觀看火星圖,觀察火星探測儀特點。
3、 引導幼兒觀看繪畫作品,激發幼兒想象
(1)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怎么到太空去旅行,想象中可以看到什么?
(2) 請幼兒看老師帶來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說出他們是怎么想象的。
4、 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到太空旅行的情景,并大膽通過繪畫進行表現。
5、 幼兒做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發揮想象。
請幼兒互相講評自己的作品,教師點評。
旅行篇五
一回到家,媽媽遞給我一本新相冊,封面是一片純藍色的大海,這是我最愛的風格。然后我捧著相冊,開心地回了房間。
第一張是大海,這是我第一次去海南,看見海就一頓亂拍,無論從哪個角度拍,看上去都很美。我尤喜歡傍晚的大海,在晚霞的映襯下,它沒有了白天的“囂張”,也沒有夜晚的沉寂,就連聲音都是那么柔和。在照片前的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氣息。照片的尺寸完全不會影響視覺效果,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看見了寬廣的大海。
第二張是一家人坐在樹下吃椰子,我仍記得這張照片是我們拜托賣椰子的大伯幫我們拍的。我不知為了什么事情,竟笑得把椰子汁噴在爸爸臉上,看爸爸的狼狽相,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
……
但那樣的日子,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
我的回答是:“我并不習慣飛機那樣快的速度。”
每每此時,各種各樣的畫面涌入眼里,以至于來不及一一檢視。
把視線轉回車廂內:
有的人在看報,有的人在打電話,有的'人正戴著耳機聽音樂,還有位母親正壓低嗓子哄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睡覺。而有的人,已經熟睡,大概是太累了吧!
前后的片段,就好像電影那樣……
并不一定要現身熒屏,才是拍過電影。其實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電影的片段,在這部人生的影片中,你自己既是主角,又是導演。唯一的不同,就是這部電影沒有劇本,連參與演出的演員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一切都很突然,卻又那么隨意。
大多數人旅行的過程,都是匆匆忙忙抵達目的地,觀賞一番后,又匆匆忙忙地返回。而這樣的旅行,也就沒有了意義。
對于我來說,旅行的意義是讓心靈沉淀下來,試著放慢節奏,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你會有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旅行篇六
【教案設計】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的規定,幼兒健康關系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在這節教案中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提高幼兒對食物消化的興趣,從而培養幼兒不挑食的好習慣。
【教案準備】
1、消化器官圖卡。
2、人體的掛圖。
3、人體消化器官透視圖。
4、玩具胡蘿卜、盤子。
5、錄音機、磁帶和消化器官圖頭飾。
【教案過程】
一、講述故事。
師:出示實物胡蘿卜,請幼兒品嘗,引出故事情節。
二、提問故事情節。
幼:胡蘿卜
師:對的,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東西把胡蘿卜弄的癢癢的?
幼:舌頭
師:胡蘿卜都去過那些地方?
幼:嘴、食道、胃、小腸、大腸
師:最后胡蘿卜變成了什么東西,又到了哪去?
幼:胡蘿卜最后變成了大便,進了廁所里。
教師強調上完廁所要沖水,還要洗洗小手,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出示人體大掛圖。
(一)出示消化器官圖卡,以我認識新朋友的游戲組織孩子認識器官名稱。
教師把消化器官圖卡藏在身后,作神秘狀拿出圖卡。
教師帶領幼兒按消化圖回憶故事,同時引導幼兒能和老師一起說出胡蘿卜在旅行過程中都去國那些地方。(加深幼兒對器官名稱的了解)
(二)出示人體大掛圖組織孩子把器官圖卡按順序貼在大掛圖上。
幼:我們來把他送回家吧。
師:好,現在我們就幫忙把它們送回家,但是大家一定要想好在我剛才將的故事里它們的鄰居都是誰,千萬不能送錯啊。
教師選幾個幼兒來完成這項教案。
(三)教師組織幼兒每人一份來完成貼圖。
四、組織游戲,體驗樂趣
師:在大家的努力下,器官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它們非常高興想和大家來玩游戲,一會我們就變成器官寶寶來找自己的家。
把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幼兒分別扮演牙齒、胃、小腸、大腸和食物,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按消化系統順序排成兩排,剩下的幼兒和教師一起扮演胡蘿卜在器官中隨音樂做動作,在音樂中結束。
【教案延伸】
安排一次美術教案課教師組織幼兒把器官消化圖能按自己的理解完整的畫出來。并且在以后還要進一步讓孩子了解各器官的功能和作用,讓他們知道應該多吃哪些食物才會對身體有好處,并教育孩子不挑食,做個健康寶寶。
【教案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知食物在體內的旅行的過程。
2、了解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3、參與健康與食品的討論,愿意接受正確的飲食觀念。
重點:了解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過程。
難點:知道主要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與特點。
【教案準備】
1、畫一只大兔子,在兔子的身體上畫出消化器官,1—6數卡。
2、畫紙一張,記號筆一支,青菜圖片一張。
【教案過程】
1、出示兔子和胡蘿卜圖片,引起幼兒對食物旅行的興趣。
師:這是小兔愛吃的胡蘿卜,你知道它吃下去的胡蘿卜又到哪里去了呢?
2、講述故事《胡蘿卜旅行記》
⑴小兔子吃胡蘿卜,它在小兔子的身體里經過了哪些地方?
⑵老師出示小兔子的消化器官圖,邊演示胡蘿卜經過的線路,邊講述,最后在兔子的身后畫一顆顆圓圓的大便。
3、認識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旅行途徑。
⑴胡蘿卜從哪里進去,哪里滑下?
⑵胃像一個什么,胡蘿卜在里面變成了什么?
⑶小腸是什么樣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⑷胡蘿卜進入大腸后變成了什么?
⑸胡蘿卜最后從哪里排出體外?
4、演示講述食物旅行記。
⑴小兔子還喜歡吃什么?
⑵食物在兔子的肚子里是怎樣旅行的?
⑶請個別幼兒上來拿青菜圖片,邊講述邊演示食物在兔子體內運行的線路。
⑷教師小結并貼上相應的數卡。
5、討論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⑴老師告知幼兒我們的身體內部的消化系統與兔子的消化系統是一樣的。
⑶討論: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為?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為?
⑷教師小結:胃是人體的攪伴機,如果吃下去的食物太多的話,它就會很累,這樣機器就會受到損壞,所以在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時不要吃得太飽,油炸食品更要少吃,保護好自己的胃。
⑹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吃東西不多吃,少吃油炸食品與膨化食品,多吃水果與蔬菜和粗糧,養成睡前不吃東西,平時少吃零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小兔米菲喜歡吃胡蘿卜,米菲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我順著一條長長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樣,滑到了一個大袋子里,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變得像漿糊一樣……接著我來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宮一樣,我身上的營養都被吸收完了,我才好不容易出了迷宮,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里,在這里我的水分也被吸收掉了,變成了干巴巴的大便,最后我就被排出了米菲的體外。
旅行篇七
那是去年暑假,跆拳道興趣班組織學員到秦皇島游玩。作為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員,家人不放心,于是讓姥爺一起陪同。雖然我心里很不服氣,但是想到這次令人興奮、激動的旅程,我還是痛快地答應了。經過將近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我們的旅游大巴終于到達了美麗的海濱城市——秦皇島!
經過短暫的休息,我們來到了旅游第一站——室內游泳館。我穿好泳衣,迫不及待地跑向泳池。原來泳池并不像我想的那么深不可測,我的雙腳甚至可以觸到底部。我玩得正起勁,突然被潑了一臉水,等我睜開眼,發現我的朋友在不遠處哈哈大笑。我毫不示弱,捧了一大把水向他潑去,他也不善罷甘休,迅速反擊。鉆石般的水花蕩漾在我們之間,爽朗的笑聲回蕩在游泳館內。玩了一會,教練通知我們要出發去下一個景點。
下一站是海灘,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真實的海灘。我激動地跑到海邊,站在浪能打到的地方,閉上眼睛,靜靜感受著浪花打到腳上那種癢癢的、涼涼的美妙感覺。我深吸了一口氣,慢慢睜開眼睛,我看到瓦藍瓦藍的天,天的盡頭便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墨藍的海浪從天邊不斷地向前翻滾著,發出低沉而有力的響聲,像極了一排排巨人手挽手、肩并肩,咆哮著奔騰而來。我被這壯觀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一動不動地望著波光粼粼的大海。沙灘上的嬉笑聲離我越來越遠,此時的大海仿佛睡著了,我只能聽到它發出的沉重鼾聲。
看得累了,我漫步在沙灘上,這里有許多被海水沖上來的小貝殼,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閃一閃就像在金黃色的絨布上綴上了美麗的小花。海鷗在天空中嬉戲著,好像是在感謝大海賜予它們的無限歡樂。
當我在沙灘上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忽然一陣針扎似的痛感從腳上傳來。我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只螃蟹。我用力甩掉那只螃蟹,蹲下來觀察它,卻發現它的鉗子一只大一只小。我很奇怪,忙叫姥爺來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姥爺笑瞇瞇地說道:“這是因為螃蟹為了逃避敵人的攻擊,不得不丟掉鉗子,不過很快會長出新的。”“天呀!這么神奇,那么這只小鉗子是螃蟹新長出來的嘍!”我興奮地說。
快樂總是短暫的,為期三天的旅程眨眼結束了,大家玩得都很開心。這次難忘的旅行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座美麗的城市。
旅行篇八
——題記
我們走了多久,夢了多久的草原,在十三歲那年,如愿以償地來到眼前。故城,我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緣何,那些最初的目的與信誓旦旦,會在我們踏上這片廣袤的草原上時漸漸灰飛湮滅,隨著草原上拂過的一陣清風,褪卻了所有的躁動與不安,心情驀然間冷卻下來。就這樣以一個不小心的闖入者,為這樣安靜、平和的環境所深深震撼與感染。
“故城,這不像你,這是實話。”我猶豫了半天,終于說了實話。
“你不覺得,這幅畫面很眼熟么?”他轉過頭去,淺淺地說。
“有啊,不知道在哪里見過。”我輕輕地點點頭。
“那個孩子望天空的樣子,讓人…心疼。”他突然敏感地回頭望了我一眼,那個眼神里寫滿了疼惜。
“嗯。”我靠著他坐在邊上,抱著膝蓋,把頭埋在手臂里,安靜地附和,生怕驚醒任何一個沉睡在這片草原上的精靈。
故城牽著我,他的手寬大而溫暖。他像哥哥一樣保護我。我則像一個聽話、乖巧的小貓一樣跟著他。他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這么多年了,我們慢慢長大,盡管社會中的人情冷暖改變了我們很多,但不變的是我們的本質,還有我們幼年時代,最簡單、最幸福的快樂。
我們寄住在一個和他爸媽很熟的人家里。那個男人不是蒙古人,但是卻一點不輸蒙古人的熱情,他的夫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女人,沒有江南女子的柔弱之美,卻有著不一般的魅力。她的略有些藍色的眼眸,讓我想起我在草原上與故城看到的那藍得動人的天空。正如她的名字——朗空。
晚餐本以為會不習慣那些賣相油膩的酥油茶,竟沒想到朗空夫人會做南方菜,而且絕不次于那些整天做南方菜的家庭主婦。
故城不顧形象地狼吞虎咽,朗空夫人看著他欣慰地笑。飽餐后,我們走出蒙古包,這時候太陽正好落在草地盡頭的某個地方,露出半個腦袋。它收起了那刺眼的光芒,泛著昏黃的暈圈,草地被鍍上一層金色,天空的藍色深了一些。直至,太陽被隱沒在地平線下,天空也就完整地被扔進黑暗。
“你全都認識?”這是我從來不知道的。
小時候,我很害怕突然停電,那樣毫無防備地被丟進黑暗里,會在還未適應黑暗的一小段時間里,撞到些什么,打翻些什么,仿佛身邊的一切都變得陌生,不是我記憶中的映像,這時候好像對世界的感知變得遲鈍,讓我覺得那么冰涼、空蕩。
黑暗中,有人從遠處走來,是個孩子,他的臉在身后的蒙古包微弱的光線里一點一點變得清晰,是下午我們看見的那個孩子。他對著我們憨憨地笑,我們隨著他一起走向蒙古包。原來他是朗空夫人的孩子,他長得很靦腆,遺傳了他母親的眼睛,一樣藍得透明。
“晚安。”故城對我說。“晚安。”大概是太累了吧,很快就睡著了。在恍然間看見:我在草原上慢慢地走,故城追上來沖我笑。
第二天早晨,我們辭別了朗空夫人一家,踏上回家的路途。這一次旅行也許會成為這一生最深刻的記憶,后來我的確用事實證明了這一切。
故城去了省外上學,已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旅行,我卻一直固守著這一份執念,原來那么堅毅的信念也會在現實的破壞下如此不堪一擊,曾經說好要一起去環游世界的夢想,為了如今各自的忙亂,成了一紙空談。
也許還會在我們都將把時間揮霍殆盡的時候,想起這一次特殊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