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產年終總結篇一
為貫徹科技部,*和*科協《關于舉辦20xx年科技活動周的通知》精神和自治區、市科技主管部門的總體安排部署工作,貫徹落實柳州市柳南區科學技術協會、柳州市教育局的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獨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與能力,使學生逐步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培養科學創新精神,我校結合自身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學校領導小組
組長:桂文校長、王欣*
副組長:黃欣萍副校長、蒙海燕主任、付月老師
小組成員:年級組長、大隊部、各中隊
三、活動主題
“節能環保我先行”主題活動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7日—5月25日
20xx年5月7日下午,我校蒙海燕主任利用中隊會活動時間,向全校宣布了“科技活動周”工作部署。宣傳“科技活動周”中心思想,號召各中隊都積極參與到科技創新的熱潮中來,并進行了“科技活動周”各項工作部署。會議傳達了上級領導的精神,鼓動了學生的熱情,為接下去的工作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我校以“科技活動周”具體實施方案為藍圖,逐一將活動推廣開來。
(1)、5月12日,學校出一版以“科技活動周”為主題的校園宣傳海報。
負責人:付月老師規格:240cm*120ccm
(2)、5月14日,下午中隊會,各班開展以節能環保為主題的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并進行會場記錄,拍照。
(3)、5月15日,各中隊用班級宣傳海報(板報)和節能環保科技小制作作品展示的方式,向全校宣傳和展示科技創新成果及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其中五件科技小制作選送參加柳州市“節能環保科技”小制作比賽,分別榮獲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此次比賽,在學生中間樹立了節能環保的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5月26日前,我校年級學生,積極參加“我為環保做貢獻”征文比賽,并經過班級初步評選,學校最終推選出10篇精品,上交柳南區。從學生上交的征文中,發現學生的視野十分廣闊,思維十分獨到,在司空見怪的廢舊物品中,發現新的創作題材,賦予其新的靈魂。
(5)、5月25日前,1—6年級學生,積極參加“我為環保做貢獻”科幻畫比賽,上交了無數的優秀繪畫作品,畫面中無不體現了孩子天真與純情,期望地球變成美好的家園,期望身邊的人們一起手拉手共建和諧、健康的家園……學生們美好的祝愿,甜美的理想,都是在參加本次活動中感悟出來的。
(6)、5月15日,我校學生踴躍參加柳州市科協舉辦的“小魯班科技制作”培訓班,報名人數達167人。每次開課,小小的課堂里都呈現出熱鬧非凡的景象。
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崇尚科學,探索創新,挑戰新科技,才能有我們強大的民族。xx年5月的科技周已經進入尾聲了,但是該活動延伸的探究思索還在繼續。孩子對科技研究的向往和執著,是一個國家科技騰達的前提。這項工作需要我們教育者去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給學生建設出更多精神食量,使學生茁壯成長。
水產年終總結篇二
一、突出特色抓產業,強化板塊建基地。
圍繞“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發展主題,突出我縣漁業特色,堅持科學創新,強化富水庫區水產板塊基地建設。
2、狠抓富衢生態養殖小區建設。以富有圍汊和衢潭精養池為依托,采取“豬—沼—魚”、“鴨—魚”等立體開發模式,建設x畝休閑觀光漁業基地,將休閑漁業與九宮山、隱水洞等景區景點成功對接,帶動二、三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該養殖小區吸納投資x萬元,新建休閑漁莊x家,促進了休閑觀光漁業發展。
3、狠抓大中水面水產開發建設。對我縣大、中水庫實施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復水庫漁業資源、修復水庫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健康養殖、實現漁業增產增收的重要舉措。自xx年起,我縣每年投入數十萬元,累計向水庫投放了上億尾規格魚種,使水庫魚類資源量明顯增加,水庫水質明顯改善,捕撈產量不斷提高,捕撈收入逐年增長。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我縣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按照縣政府提出的擴大投放面、增加投放點、優化魚種結構、提高投放效果的總體要求,精心選育良種,認真組織苗種繁育,已生產各類魚種x余萬尾。目前,增殖放流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4、狠抓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建設。上半年,我們在九宮山畈中村、通羊鎮下楊村扶持養殖戶新建“小龍蝦—泥鰍”養殖示范基地x畝,組織進行示范養殖和育種試驗。目前,養殖的龍蝦、泥鰍長勢良好,預計畝產龍蝦x斤、泥鰍x斤,畝產值可達x元以上,為我縣特色水產養殖大面積推廣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突出職能抓服務,強化措施保增收。
今年上半年,我們堅持面向基層,深入漁區,貼近漁民,為漁民排難解憂,大力促進健康生態養殖技術和高產高效養殖模式的推廣應用,漁民整體科技素質明顯提升,促進了漁業增產增收。
1、大力開展科技入戶活動。今年上半年,我們全面落實漁業科技服務工作方案,以提高漁民養殖技術水平、促進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為目的,以推行十大名優品種、十大實用技術為主線,深入塘前庫尾將政策、標準、技術送到科技示范戶和漁民手中,累計舉辦培訓班x期,培訓人數x人次,發放科技資料x余份。
2、大力開展科技示范工程。我們以鄉鎮水產服務中心為載體,以鄉(鎮)村(組)為陣地,開展水產養殖技術的專題講座、技術咨詢,組織科技下鄉x次,發放技術資料x份,受理技術咨詢x余人次,培植重點科技示范戶x戶,培植一般示范戶x戶,示范面積近x萬畝,輻射帶動全縣x個水產養殖戶。
水產年終總結篇三
(一)水產生產面積基本穩定。今年全市水產養殖總面積16.8萬畝,其中池塘10.1萬畝、湖泊3.5萬畝、河溝3.2萬畝。
(二)水產品產量略有下降。全市預計水產品總產量3.75萬噸,比去年略減,河蟹價格略有上漲。全市漁業總產值約23億元,其中一產產值15億元,與去年14.7億元基本持平。
(三)持續高溫對養殖生產影響大。今年7-8月連續高溫天氣,不僅影響河蟹等水產養殖對象生長,還出現池塘水草腐爛、藍藻爆發等一系列養殖不利因素,直接導致今年河蟹等水產養殖品種生長緩慢、規格偏小,減產減收。
(四)養殖成本上漲產業風險加大。今年因蟹種、飼料、塘租金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養殖成本提高了15-20%,加上近年來,河蟹養殖在我省乃至全國養殖面積快速擴張,產量劇增,而整體市場消費受大環境影響,壓力增加,產業風險加大。
(一)圍繞園區內涵提升,強化服務平臺建設
1、新品試驗全覆蓋:充分發揮訓62期,參訓2980人次,其中漁業科技入戶指導員培訓8期,編寫漁業科技入戶信息專刊28期,發放資料7萬多份,發放報刊雜志3萬多份,電臺農業節目18期。“三解三促”舉辦大型科技下鄉活動3次,咨詢人員達350人次,咨詢內容涉及苗種質量、新品種養殖、病害防治、漁藥使用及河蟹銷售等,同時利用支部結對共建,黨員骨干社區行等活動,先后到沙家浜現代漁業產業園、蘆蕩村,支塘鎮現代漁業精品園、鳳涇村、徐政村,古里鎮李市村等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切實幫助養殖戶解決實際問題。
(二)圍繞科研創新,積極爭取項目
今年新申報中標項目6個,到帳資金159萬元:
7、市級項目《水生動物疫病防治》,項目資金10萬,到賬資金10萬。
(三)圍繞疫病防控,加強病害監測
制定年度病害監測方案,重點加強主養品種蝦蟹及四大家魚病害發生流行規律的研究,突出對一、二類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全市設立10個水產養殖病害測報點、10個水生動物病害監控點和5個漁情信息采集點,每月3次對測報點進行常規檢測并報送測報信息,全年完成監測92個樣品任務,撰寫六期水生動物疫病防控信息。免費開展門診服務,全年接待技術咨詢650人次,魚病門診144人次,檢測病蟹、病魚400多只(條),檢測水樣200多批次。
(四)面對持續高溫,應對措施有效
今年入夏以來,我市出現了罕見的持續高溫無雨天氣,給水產養殖帶來嚴重影響,我們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及時提出養殖建議和生產指導,保證了安全度夏,全年未發生重大水產生產安全事故。
(五)圍繞質量安全,加強投入品管理
1、漁藥連鎖經營規范有序:3月份與全市47家漁藥經營戶簽訂合法經營責任書和連鎖銷售合同,建立水產投入品可追溯制度,對入常漁藥廠商建立產品登記備案制度。3月22日組織全市漁藥經營戶開展業務培訓,加強連鎖管理,強化合同意識,提高業務知識,8月2日組織全市漁藥經營戶召開“漁藥安全管理工作會議”,要求經營戶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全年配合執法大隊、獸醫站組織漁藥檢查12次,共檢查漁藥門店29家,未發現違規現象。
2、“兩中心”運行正常:作為沙家浜現代漁業產業園的主要功能板塊,“兩中心”已成為現代漁業的新亮點,4月2日作為蘇州市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會現場考察點接待張家港、吳中區代表團。11月18日,全省農村科技服務超市推進工作會在常召開,并在物流中心作為典型召開現場會。初步統計全年共接待省內外及周邊縣市參觀考察43批上千人次。4月22日在全省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作“夯實基礎,強化服務,全面提升現代漁業建設水平”的典型交流,得到省局領導的肯定。物流中心全年組織各類漁藥約600噸,滿足了養殖需要。
1、繼續推進錫太路沿線高效水產養殖帶建設,示范帶動全市水產養殖生產轉型升級。完善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支塘、古里精品園建成水產投入品服務分中心并掛牌運行。
2、全市新增高效設施漁業面積3000畝,發展循環水養殖面積500畝,新增微孔增氧機200臺(套)以上。
3、全市新增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家,新增名優水產苗種生產繁育基地2個。
4、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全年完成500個批次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任務,選擇2家水產專業合作社試點實行市場準出制。
5、加強病害測報工作,在全市設立10個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與監控點、5個漁情信息采集點,完成80個樣品監測任務,預防和控制全市水生動物疫病的發生。
6、加強水產新品種引進與試驗,推廣沙塘鱧蟹池套養面積5000畝,開展胭脂魚、鯔魚蟹池套養試驗與示范。
水產年終總結篇四
我區依托境內豐富的水資源優勢,聚焦生態健康養殖、特色養殖、休閑漁業等重點,加快推進水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有力推動了全區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全區有水產龍頭企業9家,其中國家級1家(龍王恨)、省級1家,養殖新型經營主體107家。其中,合作社64家,企業37家,家庭漁場6家,面積萬畝。
(一)
加強了水產示范場建設。以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為抓手,著力發展低碳、綠色漁業,全區現有部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1家,水產健康養殖面積2萬余畝,覆蓋全區主要漁業鄉鎮;加強了養殖基地改造。通過爭取財政投入和吸引社會資本2230萬元,實施漁業養殖基地提檔升級和尾水處理工程,改造漁業基地6500余畝,其中爭取財政資金投入329萬元,實施養殖尾水處理面積2376畝,促進了生態漁業、健康漁業規模化發展。
(二)
圍繞小龍蝦、河蟹、泥鰍等主導特色品種,全區逐步形成了具有水產特色的養殖格局。蝦蟹養殖面積發展至萬畝,其中,小龍蝦萬畝,河蟹萬畝;泥鰍養殖專養面積達1100多畝年向省內外供應泥鰍苗種2億尾以上,泥鰍苗種繁育能力全市第一;鱖魚、鱸魚、黃顙魚、翹嘴鲌等名特優品種多點分布,全區專、套養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同意在部分湖庫開展增殖漁業資源利用試點的函》(鄂農函[2022]76號)的相關精神,我區野豬湖保護區被列為全省5個利用試點之一,通過在野豬湖開展增殖漁業資源利用試點工作,實施以漁抑藻、以漁控草、以漁凈水,適度利用湖泊增殖漁業資源,促進魚類種群結構明顯優化,湖泊水質明顯改善,水生植物明顯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全面提升野豬湖生態環境質量。
(四)
在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的同時,積極推進“漁業+旅游業”產業鏈融合,實現從單純休閑垂釣向集觀光、旅游、服務融為一體的多層次、多功能、全方位休閑漁業的轉變,建成龍王恨漁具、新建源農莊、楚榮農業園、金卉莊園、長湖生態園等一批休閑漁業基地。
(五)
水產年終總結篇五
1、及時召開全局**百日攻堅動員大會,成立領導小組,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圍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以“定紛止爭、案結事了、停訪息訴”為目標,對排查出來的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和不安定因素,黨組*局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站所股室領導分包抓,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化解了一大批停留在社會面上的難點糾紛矛盾、熱點問題。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局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6件,已辦結45件,結案率97。8%,另有一件城區建筑污染居民生活的案件已經在落實處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對于排查出的疑難、重大問題進行跟蹤監控,隨時掌握發展動態,對群眾來信來訪,做到件件有登記、有答復,均在要求的時間內辦理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上級領導或有關部門,做好有關人員的政策解釋、說服工作,對當時不能解決的,事后認真查處,給當事人做好答復,并及時向上級匯報事件處理情況,堅決防止出現集體*事件。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嚴密的報告制度,積極實行“零報告”制度,做到有問題及時處理,發現矛盾及時解決。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出現集體*事件。
3、建立案件包案制度,做到定人定責定時限落實責任。走訪當事人,了解和掌握具體情況;聽取當事人意見,做好思想工作;排摸事件原因,提出解決辦法;同時建立領導督辦制度,對案件辦理進行實地調研,現場督辦。召開辦公會,由相關人員匯報案件辦理進度,實行“百日攻堅”案件通報制度,及時向局黨組和縣*主要領導匯報,有力推動“百日攻堅”活動的順利開展。
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有效可行的實施方案,按步驟、分階段進行宣傳發動、組織實施、案件化解等工作開展,并及時上報,明確工作任務要求,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一是摸清底數,建立臺帳。對排查出的各種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梳理、登記造冊,建立臺帳,摸清底數、確定重點。
二是全面排查,突出重點。建立矛盾糾紛每周四排查上報制度,同時結合我局實際,開展共性問題的聯合排查,突出問題的專項排查等。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匯總上報,任務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到人,明確解決時限。工作中要做到:對重點群體、重點人員排查到位;對重點部位防范到位,以重點突破推動全面工作的開展。
三是全力化解,加強防控。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要分類組織人員進行化解。不斷提高化解質量,努力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矛盾不上交,從而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
我局在結合日常工作化解矛盾、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同時,堅持思想疏導工作貫穿案件查處的全過程,堅持群眾觀點,特別是在執法方面真誠面對群眾,帶著感情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對生活困難人員,給予救助。對那些群眾反映有道理或部分有理的,依據政策給予解決;對限于當前條件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細致的思想工作征得*人理解;對過高要求的給予說服教育,使其停訪息訴,維護了城管工作方面的社會穩定。
水產年終總結篇六
(一)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漁業船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為加強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20xx年漁業船舶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局長、分管領導和業務股站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漁政管理站,并制定漁業船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
(二)廣泛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三)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承諾書》
我局嚴格按照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安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市漁政管理站對全市已登記在冊漁民簽訂了《安全生產承諾書》和《保護漁業資源承諾書》。通過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增強了漁民安全生產和保護漁業資源的意識,明確了責任。
(四)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安全監管
采取以漁船為核心,以漁民安全生產為工作對象,以漁船船主自查自糾和漁政執法檢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根據我市漁船的實際,嚴格制訂安全生產各項防范措施,全面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特別針對漁船載客、大風大浪、洪水等惡劣天氣作業,救生設備不齊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面、系統、徹底排查安全隱患,狠抓安全隱患整治。
1、檢查漁船持證情況,確保“三證”齊全。
2、檢查漁船是否有載客載貨情況。
3、檢查船檢期限、救生、消防、通信設施的配備等。
4、檢查漁船的安全適航情況,重點檢查漁船的船體、主機運行以及漏水情況,穩性情況。
5、檢查是否有電,炸魚等違法行為。
(五)積極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為了有效的、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局針對漁船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制定整治方案和措施,強化對不適航狀態漁船的監管,責令整改,整改率達到90%。同時加強重點水域、復雜水域的通航秩序維護,嚴厲查處漁船違規作業行為,特別是漁船載客載貨運輸和非法電、炸、毒魚等行為,打擊違章捕撈,有效避免了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1、漁民安全生產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漁民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存在僥幸心理,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2、監管范圍廣,監管力度不足。管理范圍點多、線長、面廣,漁民漁船比較分散,執法管理有一定困難。
3、存在許多低質量的漁業船舶。一些年久失修或接近報廢的漁船仍然在航行作業,屢禁不止,給漁業安全生產留下較大隱患。
1、繼續加大漁業安全法律法規等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
2、繼續實施對漁民安全生產專項培訓,提高漁民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漁民抗災救災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繼續加大針對違章載客、載貨和非法作業,漁船的整治力度,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
水產年終總結篇七
工作總結
2012年是縣域經濟加速發展的重要一年,我縣水產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漁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全面監管、突出重點、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山西省實施辦法》精神,把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維護全市經濟社會穩定的一件大事來抓,積極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有效遏制了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為全縣人民創造了一個良好水產品消費環境,為水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我局成立了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導組,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將職責分解到人,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制度,成立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領導組,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順利進行。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質量安全意識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縣廣大人民群眾對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我局6次50人次對全縣10戶養殖場,4家水產品門市進行了多次檢查。
1、廣泛宣傳禁用漁藥的危害,與水產品質量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發放宣傳冊及宣傳資料5000余份。
2、與各養殖戶簽訂水產養殖質量安全責任狀,督促養殖場建立健全“五項制度”,即生產日志制度、科學用藥制度、水產品加工企業原料監控制度、水域環境監控制度、產品標簽制度;“兩項登記”,即水產養殖生產記錄登記、水產養殖用藥記錄登記,確保無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3、與水產品門市簽定質量安全承諾書,督促銷售戶建立了進貨和銷售臺帳,落實了水產品安全監管責任,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通過宣傳使養殖戶了解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目的和意義,增強依法生產的自覺性和發展健康養殖的主動性,使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將加大打擊力度,杜絕違禁限用漁藥及餌料添加劑現象的發生,通過監管確保我縣水產品質量的安全,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同時歡迎各屆人士以書面材料、電話或其它形式向我局舉報水產品生產中使用違禁藥物的養殖戶或水產品經營戶。我們的舉報電話是5725808。
雖然我們在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在縣委、政府、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克服困難,再接再厲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此項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規化,把好水產品質量安全這道關,為全縣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水產品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