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加強政治監督心得體會一
政治監督是指監督公共權力正當范圍內行使職權,主要任務是防止和懲治腐敗。加強政治監督,對紀檢干部自身的政治覺悟、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不僅要成為業務上的行家里手,更要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以擔當詮釋忠誠,用行動兌現承諾,確保本質要好、本事要有、本身要凈。
政治監督的重點是要堅持把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著力督促各單位強化黨的意識,加強黨的領導,形成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時刻提醒黨員干部做到“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言論。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決不允許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團結大多數,不得以人劃線,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序,決不允許擅作主張、我行我素,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不能先斬后奏。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跟組織討價還價,不得違背組織決定,遇到問題要找組織、依靠組織,不得欺騙組織、對抗組織。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日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政治監督存在的問題:一是覺得政治監督工作無從下手。紀委的監督工作即為政治監督,但大都是具體到違紀違法具體行為的監督,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意識缺失等方面感覺沒有抓手,沒有有效的途徑進行監督。甚至停留在開會強調政治紀律,但對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方面是否到位沒有一個量的標準,難以監督。
二是對政治監督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紀委組織協調作用發揮不充分。在當前以治標為主、高壓反腐的大環境下,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的執紀監督作用日益彰顯,但紀委執紀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其他七大監督的協調聯動還不夠,對權力制約監督和反腐敗的整體合力還未形成,從某種程度上講,紀委由反腐敗的組織協調者變為事實上的
“主力軍”。紀委在開展反腐敗組織協調工作中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還不夠,存在靠人情、靠關系、靠個人魅力來協調的問題,與反腐敗協調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在線索移送、信息共享、聯動辦案等方面的辦案協作機制還不順暢,成員單位的職能優勢、資源優勢、工作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履行職責方式方法不適應。對下級紀委領導、督導和指導不夠,有的地方和單位難以把握上級意圖和要求,在工作中進退兩難。有的干部在退出一線監督后感覺工作失去了抓手,難以及時發現問題,難以啟動執紀問責程序。有的抓作風建設滿足于抓工作紀律等淺層問題,對于人財物管理、收送禮金、說情風等深層次問題觸及不多。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執紀監督不夠,查辦案件工作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實體輕程序、重突破輕規范等問題,有的習慣于深挖細查、滴水不漏,追求查辦大案要案,抓早抓小不夠,導致
“病樹”發展為“爛樹”。
(四)系統隊伍建設不到位。紀檢系統事多人少的矛盾較為突出。鄉鎮紀檢力量尤其缺乏,有些紀檢監察干部常年高強度、高負荷、高風險開展工作,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較大。另外,紀檢干部整體素質還需進一步提升。復合型人才稀缺,不能完全適應查辦案件專業化的需要。
“試金石”,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切實增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的意識,推動落實責任在全覆蓋、抓具體、抓細化上下功夫,實行條塊式分責、動態式傳導、差異式考核、連帶式追責。督促落實“兩個責任”清單任務,加強常態化的督導檢查,通過定期督導、專項督導、分層約談、通報曝光等方式,把壓力層層傳導到基層,形成發現問題、推動整改的閉環效應。按照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考核序位化的思路,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評中突出落實“兩個責任”情況,加強痕跡化管理。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和“一案雙查”,增強落實責任的剛性約束。
(二)在查辦案件、嚴肅執紀上再加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的案件,確保紀律剛性約束,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在繼續嚴肅查處工程領域等重點領域案件的同時,力求在扶貧資金專項管理等案件查辦上取得突破,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要健全辦案流程等方面的制度規范,提高查辦案件規范化水平,保證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強化反腐敗組織協調,完善執紀執法部門問題線索移送和辦案協作機制,形成合力。
(三)在鞏固拓展、抓常抓長上再加力度,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鞏固教“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進一步抓好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和落實,持續抓住關鍵時間節點、緊盯重點人員,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堅決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完善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將以前工作的有效做法上升為制度,切實把制度約束轉化為紀律自覺,把規則要求轉化為擔當行動,根除
“四風”問題病原體,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
(四)在抓早抓小、強化監督上再加力度,實現對權力的有效制約監督。加強對“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促進“一把手”規范用權。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監督,落實“三資”管理、“鄉財區管”、村務公開、票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切實防控村官廉政風險。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建立廉政談話、廉政約談、誡勉談話分級分類管理機制,規范工作流程,對發現的問題早提醒、早糾正、早防范。扎實開展黨紀條規教育,充分利用紀委網站和公眾號加強宣傳工作,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
(五)在發現問題、問責追責上再加力度,有效發揮紀檢監察“再監督”作用。加快建立部門監管責任清單,逐項明確責任內容、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做到可視化、能公開、易考核。采取重點巡查、交叉檢查、信訪篩查、部門聯查、輿情倒查等方式,及時發現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中的問題,推動執紀監督由
“過程監督”向“結果監督”轉變。協助黨委、政府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督促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對“為官不為”、“為官亂為”問題及時問責和查處。
(六)在健全機制、激發活力上再加力度,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以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改進完善機構人員整合融合,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建立信息溝通制度,完善干部信息平臺和后備干部隊伍庫。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大力實施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加強系統干部業務培訓和拓展訓練,加強實崗鍛煉,增強履職能力。完善紀檢監察干部實績考核機制,強化實績導向。構建優質高效內控機制,嚴防“燈下黑
”,科學運用《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指導工作,進一步明確職責,規范監督執紀工作流程,切實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