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策劃不僅僅要關注游戲的玩法和內容,還要注重游戲的商業性和市場潛力,以確保游戲的商業成功。想要打造一款精品游戲,以下是一些游戲策劃的關鍵要點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孩子、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給每一個孩子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在學習之余鍛煉好身體,在競技的同時享受快樂,在拼搏的過程中增加團隊意識,在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友誼,同時也使每一位家長發現孩子的優點,注意各種才能的挖掘和培養,潤新小學一年級七班老師與家長委員會共同協商舉辦此次親子運動會。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齊心協力加強溝通娛樂身心展現自我。
1、比賽時間::20xx年11月3號(星期天)上午8:00。
2、活動地點:龍口市濕地公園。
3、參賽對象:潤新小學一年級七班學生及家長。
1、綁腿跑(2人3足)。
參賽人數:每家庭為1組,4組家庭同時比賽,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裁判員:發令1人,記錄1人。
規則:
(1)家長的一只腳與孩子的一只腳綁在一起。
(2)比賽開始了,2人從起點向終點走去或跑去,最后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2、背靠背運球道具:氣球參賽人數:每家庭為1組,4組家庭同時比賽,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裁判員:發令1人,記錄1人。
規則:
(1)一位家長與一位孩子配對成1對,背夾一球,步調一致向前走;
(2)向前走時,雙手必須在前方,不能碰到氣球;
(3)家長與孩子到達終點后,家長再模防兔子跳返回起點;
(4)最后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3、羽毛球接力跑道具:羽毛球拍羽毛球參賽人員:每家庭為1組,4組家庭同時比賽,每對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裁判員:發令1人,記錄1人。
規則:
(1)羽毛球必須平放在球拍上。
(2)家長在起點線、孩子在折返線。
(3)家長跑到折返線上,將球拍和球交到孩子手上,由孩子跑到終點。
(3)比賽中途如果球落地,需要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4)最后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4、集體跳大繩。
道具:跳繩。
參賽人員:每5個孩子1組,自由結合。每組2名家長,協助參加比賽。
裁判員:每組發令1人,記錄1人。
規則:
(1)每隊7人參賽,2人搖繩,5人跳繩。
(2)5人全部起跳開始計數,跳夠10個停止,用時最短的獲勝。
老師根據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點評。
1、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2、家長、孩子在比賽過程中確保安全。
3、家長裁判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4、請家長同志仔細解讀比賽項目細則,更加清楚各項比賽流程和規則。
5、務必保持場地的衛生,請自備飲水及休息椅。
6、如因天氣問題或全校性活動,比賽日期另行通知。
1、需要裁判員四名.
2、綁腿繩4根(以寬布條為主)、羽毛球拍四個及羽毛球四個、氣球若干(在比賽過程中難免破損)、長的大繩2根(需要夠5個孩子同時跳)。
歡迎各位家長踴躍參與,同時更希望家長們積極提供道具。
1、qq上聯系曲珂爸爸。
2、打電話給曲珂爸爸。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二
二、簽到時間。
上午8:30。
__宮紅領巾廣場。
四、活動對象。
子路班的親子、協會會員親子共40對,后勤志愿者20人。
親子報名方式:請編輯短信“小孩姓名+家長姓名+手機”至__手機,號碼__;
后勤志愿者報名:請登陸志愿時。
活動領隊:__,電話:__。
協助領隊:__、__。
繪畫主題:“文明家園快樂成長”
本次活動,以下文具由親子自備:
1、油畫棒、水彩筆、水粉。
2、剪刀、膠棒。
3、硬卡紙、海綿紙、皺紋紙、及時貼。
4、一次性紙杯、勺子、盤子、紙碗、泡面桶、瓶蓋、瓶子、酸奶盒等。
3、親子需以“勤儉節約,變廢為寶”為主;
4、進入活動場地家長把手機調為靜音,不隨意走動,以免影響親子繪畫;
5、作品要在六十分鐘內完成。
溫馨提示:
1、親子們要帶上足夠的飲用水和食物,及時為孩子補充體力;
2、安全第一,如遇暴風雨天氣,活動將改期,具體請留意信息;
3、所有親子和志愿者要服從組織安排,不得擅自離隊,如有特殊情況可向領隊請假。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三
1.讓寶寶感覺到前行后退的身體變化,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和協調性。
2.通過比賽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體驗與父母一起游戲的快樂。
一、介紹游戲規則。
1.媽媽將寶寶的兩只小腳放在自己的兩只腳背上,讓寶寶背對著自己,扶著寶寶向前走。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一,向前走”。
2、媽媽將寶寶的'兩只小腳放在自己的兩只腳背上,和寶寶面對面,扶著寶寶向前走。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一,向后退”。
二、練習《小腳踏大腳》。
三、分組比賽。
比賽方法:
第一次分七組,每組三隊家庭,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后,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走,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每組比出第一名。
第二次獲勝的七組家庭再一次比賽,比出第一名一隊家庭,第二名兩隊家庭,第三名三隊家庭。
四、結束活動。
頒發獎品,集體拍照。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四
此次活動主要籍中秋團圓節,增進家園互動和溝通,提升家長滿意度。
a家長入園簽到。
b班級老師致辭,說明一下本次活動的意義及活動的流程。
c活動開始。
邀請一位媽媽給幼兒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活動的導入。(故事見附件1)。
1.請媽媽們手中有拿一個裝有水果的果盤,站在教室內所指定的位置。
2.將爸爸的眼睛蒙上,抱著孩子原地轉三圈,爸爸在寶寶語言的提醒下去找媽媽,并吃到果盤中的水果,時間用時最短的.一組為勝利者。
1.參賽選手是全家三口,家庭成員不到三位的,班級老師可以參與進去。
2.爸爸媽媽不要發出任何聲音,任何人不要碰水果。
3.4個家庭為一組,進行比賽。
1.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2.請寶寶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寶寶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并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么樣子的卡片)。
(1)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月亮。
(2)中秋歸來---八歸。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開---花好月圓。
(5)明月照我還---歸有光。
(6)舉杯邀明月---賞光。
(7)舉頭望明月---當歸(藥名)。
3.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手中,請爸爸媽媽去猜燈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勝。
d游戲結束:
1.將準備好的水果和月餅切好,請家長和小朋友分享。
2.全家福合影。
3.結束本次的活動。
a教師向幼兒講述中秋節的由來以及節日的含義。
b教師向幼兒講述中秋節(農歷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月亮的變化過程,觀看月亮變化的視頻或卡片,認識新月、眉月、上玄月、盈凸月、滿月。
c教師為每個幼兒發放一張a4紙,請小朋友們畫出月亮的圖形進行涂色,并說出他的名稱。中大班的幼兒可準備兩張卡紙,先畫出月亮的圖形,并進行涂色,再用剪刀將月亮剪下來,粘貼到另一張卡紙上,教師可協助幼兒在下面寫上月亮的名稱。
d教師制作觀察月亮的表格,于中秋節前一周發放給幼兒家長。請家長在家引導寶寶觀察中秋節月亮的變化,并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在活動當天交到班級老師處做展示。
月亮變化表格、月亮變化視頻、卡紙、畫筆、剪刀、膠棒、彩紙等。(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補充)。
月亮變化表格:
班級:
幼兒姓名:
觀察。
日期
繪畫。
圖形。
說出月亮的形狀像什么。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五
(1)老師按節奏示范三步旋轉動作。
(2)兒歌起,媽媽抱著寶寶起來,邊聽著兒歌邊親寶寶的小臉,或拍拍寶寶的背,等等。
(3)音樂起,請媽媽抱著寶寶隨音樂做交誼舞的中三步旋轉動作,一直做到音樂停。反復1——2遍。
交流:訓練寶寶對空間位置的感受,鍛煉寶寶空中旋轉的適應能力。
(1)請全體媽媽圍坐成半圓,雙腿并攏,寶寶面對媽媽騎坐在媽媽腿上。媽媽雙手扶著寶寶腋下,使寶寶坐穩。媽媽看著寶寶、親親寶寶,音樂開始,媽媽雙腳踮起、放下,雙腿也隨之上下運動,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上忽高忽低好像騎馬。
(2)請媽媽做好準備,老師說"寶寶們坐好了,媽媽帶你們騎馬了。"音樂起,媽媽做動作游戲中教師加進“馬兒快快跑”(媽媽雙腿較快運動),"馬兒慢慢跑"(媽媽雙腿慢慢運動)“馬兒累了,馬兒休息了。”(慢慢停止)等口令。
(3)重復以上游戲。最后一遍時,老師可說"馬兒跑累了,馬兒回家了",結束活動。
寶寶好——媽媽、寶寶和老師互相問好。請媽媽抱著寶寶面對教師坐成半圓。
老師挨個和寶寶招手說:"xx好!
媽媽拿著寶寶的手說“老師好!”
(1)請媽媽抱著寶寶面對教師坐好。教師搖動自己身后的小鈴,問寶寶:"寶寶,什么東西在鈴鈴鈴地響?"以引起寶寶的注意。教師從身后拿出小鈴,邊搖動邊高興地說:"哦!是小鈴呀,多好聽的聲音呀。"。
(2)教師邊念兒歌邊搖鈴做上、下、左、右搖鈴的示范,以訓練寶寶對聲音的敏感性。如:"搖小鈴,搖小鈴(胸前搖鈴),搖搖小鈴媽媽聽(舉起搖鈴),搖搖小鈴,寶寶聽(放下搖鈴),左搖搖,搖呀搖(左邊搖搖),右搖搖、搖呀搖(右邊搖鈴),寶寶搖鈴寶寶聽(胸前搖鈴)。
(3)媽媽握著寶寶的手邊念兒歌邊搖鈴。
(4)寶寶隨意搖動小鈴,學習手眼協調地抓搖玩具。
交流:在反復搖小鈴中讓寶寶學習聆聽,增強聲音感受的.敏感性。
(1)教師問:"xx寶寶,你的媽媽昵?"請媽媽邊逗著寶寶邊說:"xx,媽媽在這里!"使寶寶知道回頭看媽媽。
(2)教師用親切、緩慢的速度唱歌曲《媽媽》,請媽媽跟著老師的歌聲輕輕搖晃身體,使寶寶感受節奏和體驗親情。
(3)請媽媽與寶寶面對面坐好,使寶寶眼睛能看著媽媽。媽媽隨著音樂輕輕哼唱,唱完后對寶寶說"媽…媽",讓寶寶看清口型,然后親親寶寶小臉,以示鼓勵。
交流:寶寶能理解語言,聽懂對人的稱呼和所指具體的人,這種理解比單純發輔音又進了一步,為將來有意識地稱呼大人作準備。
(1)請媽媽抱寶寶面對教室坐好,教師手拿小貓紙盒說:“寶寶看,小貓的臉上有什么?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等會兒請媽媽握著寶寶的食指指一指小貓的五官說:“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嘴巴"。
(2)請媽媽協助寶寶游戲,握著寶寶的食指,指小貓的五官,并說:“這是小貓的眼睛…”
(3)媽媽引導寶寶給小貓喂吃的,寶寶自由摳弄,將小棉花團塞進小貓嘴巴小孔玩耍。
交流:遵循泛化集中的規律,在眼手協調精細動作訓練中,進行認識。
1)經常抱著寶寶做一些旋轉、跳躍等變換體位的游戲。
2)進一步學習使用食指,如按開關、指點物品等。
注意事項。
1)由于本次活動較傾向于前庭平衡訓練,活動時一定要提醒媽媽晃動的速度、幅度不要過大,慢慢來,避免孩子有強烈的不舒服的感覺。
2)給小貓喂食時,鼓勵寶寶自己用食指摳弄,媽媽不要心急,讓寶寶自己嘗試,鼓勵寶寶,如個別寶寶有困難,教師可以示范引導,然后再讓寶寶自己嘗試,避免家長包辦代替獲得的成功感。
未來影響。
1)讓寶寶享受與人交往的快樂有助于培養寶寶開朗的性格和交往能力。
2)讓寶寶獲得豐富的前庭剌激,避免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寶寶出現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經常磕磕碰碰的現象。
3)語言及游戲活動的潛在引導,為了避免以后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語言表達困難、運動障礙、智力發育緩慢等現象。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六
活動主題:《快樂的游戲》。
活動時間:x年7月30日(周五)3:20準時開始。
活動流程如下:
活動一:《打招呼》。
(教師逐一向幼兒問好,并請其他家長和幼兒一起拍手說:++小朋友歡迎你!)。
目標:培養幼兒的言表達能力、能在眾人面前介紹自己。
活動二:親子游戲:《拽尾巴》。
材料準備:一米長的繩子若干。
活動目標::培養家長與幼兒親子之間的關系,讓幼兒樂于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三:游戲《運木頭》。
材料準備:1、積木塊若干。
2、筐子若干。
3、拱橋、小地墊若干。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的協調能力以及競爭意識、增加親子感情。
結束活動:手指游戲《大象蓋房子》。
目的:
1、發展腿部肌肉,提高運動能力。
2、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玩法:
1、孩子與家長相對而坐,雙手體后支撐,兩腳腳底互頂。接著家長一腿繃直,一腿彎曲,孩子的左右腿繃直或彎曲剛好與大人相反。
2、孩子與家長邊念兒歌邊雙腳向前踩,類似踩自行車的動作。
3、兒歌:
齊:大腳碰小腳,我們踩小車。
家長:車子開到哪里去?
幼兒:車子開到______去。
家長:車子經過什么地方?
幼兒:車子開到______去。
提示:游戲過程中,家長要根據幼兒的能力定游戲時間,切不可讓幼兒腿部肌肉運動量過大,以免傷筋。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七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二、時間。
20__年_月_日(星期_)上午9∶00——11:00。
三、地點。
__公園。
四、人員。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
(2)氣球接力賽。
(3)彩帶舞。
(4)小烏龜爬爬爬。
(5)豬八戒背媳婦。
(1)傳球接力賽。
(2)趕小豬。
(3)老牛吃嫩草。
(4)袋鼠跳。
(1)跳長繩。
(2)拔河。
(3)運球。
(4)金雞獨立。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八
經過開展親子游戲,開闊孩子視野,密切親子感情,促進家園合作。親子活動經過親子群體間的活動交流,加強家庭和幼兒園的交流,增進孩子教師家長和同伴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幼兒初步的團隊和競爭意識,增進彼此的感情,提高孩子的綜合本事。幫忙家長營造與孩子間的交流交往的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提高家長育兒的理念和技能,為各位家長創造交流經驗和相互學習的平臺,使家長與幼兒園達成共識,構成教育合力。
游戲。
20xx年5月17日(待定)。
幼兒園大操場。
全體幼兒及家長學校領導和全體幼兒教師。
1.通知家長(爸媽)來園參加親子活動。
2.準備游戲需要的各種材料。
3.布置活動場地。
4.獎品。
5.主持人準備主持詞。
活動流程:
1.幼兒入園各班組織開家長會,介紹幼兒在園情景,及召開親子活動的目的,期望家長參加并做好配合工作。
2.主持人致歡迎詞并介紹本次活動資料,宣布活動順序,并講解活動的有關要求及注意事項。
3.組織教師帶領幼兒和家長做好各項準備活動;工作人員準備器材,完成場地布置。
4.校領導講話。
5.以家長拔河比賽開場,營造熱烈的'氛圍(或者開場舞大一班幼兒表演節目)。
6.主持人或組織教師向幼兒和家長說明游戲玩法和要求,組織開展一項游戲。(游戲負責人說明游戲規則,開始游戲,每項游戲結束后工作人員準備下一項游戲。)。
7.游戲1:摸石頭過河,游戲2:長龍跑,游戲3:《背人接力》。
8.活動結束,主持人組織“環保小衛士”活動,清理活動現場垃圾。
游戲規則:
(1)本次活動共分為四輪進行比賽,每進行一次比賽后,給勝出的小組的寶寶額頭上貼一張小貼畫,當做積分。(具體第一名貼紅袋鼠圖像等于4個積分第二名小雞圖像等于3個積分第三名小青蛙圖像等于2個積分第四名其他圖像1等于1個積分,末尾兩名沒有小貼畫)。
(2)具體按大中小三組進行比賽,共36對家庭組合,每組有12對家庭組合參與,分為四輪,第一輪:(中大班)摸石頭過河(小班)傳紙杯,具體按男女分兩組參賽先是男孩組,再是女孩組,第二輪:《背人接力》由6各班級分六組進行比賽,第三輪:(大班)《袋鼠跳》(中班)《過河拆橋》(小班)我是小姚明由大中小進行比賽,規則同上。第四輪:(中大班)長龍跑(小班)趕小豬。
(3)最終積分最高的家庭為一等獎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凡是參加的家庭都有參與獎。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九
1、嘗試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配對送回家,發展寶寶的觀察和認知能力。
2、引導家長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寶寶認識圖形的興趣。
三種圖形的紙若干。
1、在家長指導下會指認三種不同的圖形,發展寶寶對圖形的認識。
2、運用生活中的實物讓寶寶積累三種圖形經驗。
一、游戲前與家長交流。
1、25——36個月的寶寶能指認圓形、方形和三角形。
二、活動進行:
(一)感知圖形。
1、寶寶觀察實物和卡片:
房子屋頂、彩旗、三明治;
太陽、輪胎、紅綠燈、西瓜;
手帕、電視機、桌子。
2、家長引導寶寶說說這些是什么東西?并要求寶寶指認出來。
3、家長與寶寶進行配對游戲,三種圖形找好朋友。
(二)圖形寶寶送回家:
(場景:地上有許多小的三角形、圓形、方形和大的一套三種圖形)。
1、家長引導寶寶觀察散落在地上的小圖形寶寶和圖形寶寶的家。
2、邀請寶寶把散落在地上的圖形寶寶送回家,并說一句好聽的'話。
3、觀察寶寶撿圖形的動作,并要求寶寶輕拿輕放。
4、家長關注和了解孩子對于圖形的感知程度。
5、當寶寶成功的時候,及時給予寶寶鼓勵和支持。
1、寶寶對活動參與興趣?(主動參與,一般、旁觀)。
2、寶寶是否能夠分辨三種圖形?
1、家長和寶寶互動交流各種圖形,說說圖形,感知形狀的不同。
2、寶寶對圖形寶寶找家有困難,家長給予引導,不直接告訴他。
運用“時時有教育”的理念,將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圖形有意識讓寶寶去感知,比如:在和寶寶走路時候,引導寶寶看看,自己吃飯用的碗是什么形狀?窨井蓋是什么形狀的?馬路上的紅綠燈是什么形狀的?自己吃的菜園餅干是什么形狀等等。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
套圈游戲規則如下:
一、每人只能玩一次;
二、在進行此游戲前,須在規定線外;
三、每人每次派發三個塑料套圈(1個大圈、2個小圈),套中目標將獲得一份禮品;
四、禮品發放完,活動截止;
五、重復玩此游戲者,不獲獎。
1.保留在讀學生繼續上課。
2.促進老生返校,并續費。
3.老帶新,讓更多的新面孔到校區留下信息,后續跟進。
周二(8月12日)周四(8月14日)校區演練。
周六(8月16日)5:00--6:00正式開始。
1.主持人:呂老師。
2.物品采購:謝老師(飲料,糖果,薯片,玩具)。
3.活動現場負責:涂老師和王老師。
氣球套圈圈物品(飲料,糖果,薯片,玩具)。
1.陌拜通知套圈圈活動。(呂老師,王老師,涂老師,劉老師)。
2.外出發單或者直接邀請外面的學生以及家長過來參加活動。(涂老師王老師)。
3.通知老學員參加套圈圈活動。(楊老師和謝老師)。
4.凡是帶朋友過來的`,每個人額外獎勵3個圈圈。
1.主持人介紹活動開始。(歡迎小朋友們的參加以及套圈圈游戲規則)。
2.凡是填了信息登記表的同學每人獎勵3個圈圈。
3.活動現場排隊套圈圈,套到什么東西,這個東西就可以拿走。(學生站在1米外套圈圈)。
4.如果學生需要更多的圈圈,內部的學生可以用積分兌換圈圈,20分兌換一個圈圈。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一
準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小紅花若干。
游戲: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通過看表演,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目。
規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建議: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二
1、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2、家長、孩子在比賽過程中確保安全。
3、家長裁判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4、請家長同志仔細解讀比賽項目細則,更加清楚各項比賽流程和規則。
5、務必保持場地的衛生,請自備飲水及休息椅。
6、如因天氣問題或全校性活動,比賽日期另行通知。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三
玩法:家長站在氣球邊,幼兒站在起跑處,發令后幼兒跑向家長,家長將氣球吹起和幼兒一起跑回終點,下一個幼兒出發。
規則:氣球必須由家長吹好用線扎好,一個幼兒只能拿一個氣球。
2、趕小鴨。
玩法:幼兒分成十人一組,站在起跑線后,各組前的起跑線上各放一個大紙球。排頭幼兒手拿一個球拍。游戲開始,排頭幼兒快速推球走向終點。如果球滾出去了,必須撿回原處繼續推滾。繞過終點目標后再推球回到本組,把球拍交給下一個幼兒。比比哪組先完成。
3、采珍珠。
道具:籃子三只,波波球若干(由負責人員準備)。
玩法:家長用繩子將籃子捆在腰間,幼兒拿小球。兩人相距1—2米,幼兒向籃子里投小球,家長用籃子接投來的球。在規定的時間內誰接得多為勝,由此分等級。
4、夾皮球。
道具:大小相等的皮球三只,鈴鼓一只(由負責人員準備)。
玩法: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開始時讓幼兒夾著皮球從起點跳到終點,然后將皮球交給家長,家長夾著皮球跳回起點,誰先到為第一。后到的為第二名及參與獎。
5、氣球游戲。
玩法:由家長先將氣球吹起來之后,幼兒夾氣氣球到定點返回為勝,可獲一張獎票。
規則:1、必須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2、必須兩組以上方可進行。
6、踩紙皮。
道具:大小相同的紙皮若干塊。
玩法:每次請三位家長和幼兒參加,幼兒從起點踩著紙皮到終點后將紙皮交給家長,家長踩著紙皮再回到起點,誰最快到達為勝。
7、小松鼠拉松果。
準備:松果(用十個紙球代替),塑料籃(有一根繩)。
玩法:幼兒與家長手不能動球,協作夾球在規定的地點段看哪組最快為勝,并可以得到一張獎票。
規則:必須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及兩組以上方可進行。
8、棍子夾球。
玩法:家長與幼兒共同拿兩根棍子,在兩根棍子的中間放上一個皮球,途中不掉,較快的那一組就獲勝。
規則:1、必須遵守游戲規則,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2、不能用手扶球。
9、二人二足。
玩法:家長與幼兒穿上二人二足鞋,兩組以上在規定的'地段進行比賽,哪組最先到達終點,哪組就獲勝,并可以獲得一張獎票。
規則:1、必須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2、必須兩組以上方可進行。
10、踩汽球。
規則:1、必須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2、必須兩組以上方可進行。
11、頭頂沙包。
玩法:幼兒與家長一人拿一個沙包置于頭頂上后手牽手,不能讓沙包落下,到定點返回最快者為勝。
規則:1、必須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2、必須兩組以上方可進行。
12、搶凳子。
道具:凳子若干,錄音機,錄音帶(由負責人員準備)。
玩法:每次放四張凳子,請6位幼兒參加,請幼兒繞著凳子跟著音樂行走,當音樂突然停止時,幼兒立即找位置坐好,如沒有找到位置的幼兒就被淘汰,每次淘汰2名幼兒,到最后能坐到凳子的幼兒為勝利者。
13、搶尾巴。
道具:紙尾巴若干條,錄音機,音帶一盒(由負責人員準備)。
玩法:每次5位幼兒參加,每位幼兒褲頭上插進一條紙尾巴,音樂響起后,幼兒相互搶尾巴,最后沒有被搶到尾巴的一位幼兒勝出。
14、扔毽子。
玩法:家長手持籃子,幼兒往藍里投擲,一多的為勝出。
15、毛毛蟲。
玩法:準備呼拉圈六個,分兩組,家長列入其中,三人一列縱隊,把圈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拉住自己和前面一個人的圈,比比哪組跑完規定路線,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16、做皮球。
17、蜈蚣走。
玩法:幼兒蹲下扶住前面的幼兒腰部往前走,以先到終點為贏。
18、滾輪胎。
準備:輪胎兩個、小椅子兩把。
玩法:爸爸、媽媽和孩子分別成縱隊站在起跑線后,先由小朋友向前滾輪胎,滾到終點繞過小椅子,再原路返回,把輪胎交給爸爸,爸爸把輪胎滾回后交給媽媽,依次進行游戲,比賽根據游戲速度來排名。
19、肚子夾球。
準備:籃球兩個、椅子兩把、手帕若干。
玩法:小朋友和爸爸分別兩邊對立站好,孩子張開雙臂,家長半蹲,手背在背后(用手帕系住),兩人用肚子夾住球,橫著走到椅子處再繞回來。媽媽拍球順原路來回。
注意:用手拿球算犯規,須回到起點重新開始比賽;如果途中球掉了,撿完球還需回到掉球的地方重新開始游戲。比賽根據游戲速度來排名。
20、運氣球。
玩法:父母的腦袋夾氣球,孩子站在另一端,手拿呼啦圈當做球框,父母要在規定時間內向球框運球,運球最多的一組獲勝,同樣獲得獎品,若中途皮球落地的則父母要返回起點,重新夾球。
結語: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幼兒園除了開展幼兒園元旦親子游戲活動以外,還可以引導幼兒制作各種元旦賀卡,并寫上自己的祝福語。在親子游戲活動結束之后,讓幼兒集體為爸爸媽媽送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元旦賀卡,相信,家長一定會很感動。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四
1、啟動儀式、合影。
2、以孩子自我介紹為主,各小組原地分組開展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盡快互相認識,增進了解。
3、趣味拔河比賽,鍛煉孩子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和樹立孩子們集體榮譽感。
4、趣味廣播操比賽,讓孩子們在大自然里舒展筋骨,大膽展示自我。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五
活動規則:
1、比賽分為4組,每組3—5人,各組人數必須相同。第一名學生是火車頭,第二名同學低頭彎腰兩手抓住前面同學的腰兩側,后面的同學動作一樣。
2、把虅圈在場地上豎立擺放,有一名同學服務固定。所有的虅圈可以方向不同,只要距離合適就行。所有虅圈擺放好后不能再移動,只有在4組學生都比賽過后,可以調整位置進行下一輪的比賽。
3、比賽開始后,火車在車頭的帶領下順利、安全的鉆過所有的“山洞”后,帶回到起點為完成。比賽的過程當中火車不能斷開,斷開后要迅速連接。每斷開一次加時10秒。
4、比賽的方式是分組進行,第一組完成后,第二組進行依次類推。最后按照用時的長短來決定勝負。
5、游戲可以多輪次的進行,可以每一輪都變換虅圈的擺放位置和方向。
6、活動結束后,由主持人組織頒發獎品。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六
活動地點:學?;@球場、足球場。
活動時間:20xx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動組織:
總指揮:曾見陽活動協調:鄧煥金。
組織組長:溫惠君組織人員:唐東成、何小平、
陳少巖、各班主任(場地布置、活動組織)。
后勤保障:謝東紅、劉微蘭(飲用水、禮品領取)。
安全保障:黃光威、黃文金(預防受傷)。
活動過程:
一、家長到校,到禮堂集合。學校作動員講話。
二、各班組織家長、學生到指定的場地集合,由班主任公布活動內容、規則,指導開展活動。
1、協同運送籃球。
游戲方法:家長與學生手持2根木棒托著籃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先把籮筐內的球運送完為勝。
分組方法:每次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
活動地方:籃球場。
活動材料:籃球18個、籮筐10個,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游戲方法:家長與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線后,兩人內側的兩只腿要用繩綁住,教師發令后必須繞過標志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足球場。
游戲規則:綁腿的布條不能松,必須兩個人同時跑。
分組方法:2人一組,共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父子或母子配合。
3、拋接毽球。
游戲方法:家長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對的兩頭,孩子拿著6個毽球拋到家長手持的塑膠桶那里;然后雙方調換位置,12個毽球拋完游戲就結束。以接到的毽球數多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分組方法:2人一組,共分6組,父子或母子配合。
活動材料:毽球36個、塑膠桶6個。
4、穿越障礙救人接力。
游戲方法:孩子先站在對面,家長跑步穿過障礙到達孩子處,手牽手2人同時再次穿越障礙跑回終點,最快到達者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活動材料:跨欄架6個。
歡樂親子游戲策劃(匯總17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共度快樂六一,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家園共育。
活動組織:
策劃:xxx成員:xxx。
后勤:xxx攝影新聞:xxx。
活動時間:
xxxx年xx月xx日(星期x)上午8:00~10:30。
活動準備:
1、園部和各班布置節日環境,各班門口張貼個性化的游戲單。
2、每班準備兩個游戲,正副班各負責一個。
3、每位幼兒一份六一禮物,游戲小獎品若干。
4、每位家長一張游戲卡,優勝獎券若干。
活動流程:
1、8:30—9:00家長憑接送卡入園內,到孩子所在班級簽到、領游戲卡,班主任對孩子進行節日教育,可適當組織節目表演,向幼兒和家長介紹本次活動具體安排和游戲玩法。
2、9:00—10:30家長帶孩子隨意參加同年齡班級組織的游戲,每玩一個游戲后由組織游戲的教師蓋小印章,不得重復玩一個游戲,優勝者發給獎券。家長憑獎券到保健室領取小獎品,憑游戲卡(必須六個游戲全部玩過)換小禮物。
3、10:30—10:50家長帶孩子回班級,領取六一禮物。家長離園,原則上不帶孩子。
活動項目:
(一)小班組。
游戲一:袋鼠跳(地點:芽芽班外場地組織者:xxx)。
準備:場地上畫有起點與終點的標志。
玩法:分4組進行游戲,家長將孩子抱在胸前,雙腳并攏從起點跳躍至終點,先到者為勝。
規則:必須雙腳并攏跳躍至終點,否則視為犯規,不計成績。
游戲二:夾彈珠(地點:芽芽班組織者:xxx)。
準備:筷子、勺子、彈珠若干,碗若干。
玩法:分4組進行游戲,每個碗里放10個彈珠,家長用筷子夾,孩子用勺子舀,把彈珠從一個碗移動到另外一個碗里,先移完的為勝。
規則:以碗中彈珠數為準,掉落的不計入總數。
游戲三:親子二人行(地點:苗苗班組織者:xxx)。
準備:場地上畫好四個走道。
玩法:一位家長和一位幼兒參加活動,幼兒和家長分成四隊,幼兒和家長面對面站好,幼兒的腳踩在家長的腳上,準備出發,游戲開始,家長帶著幼兒向終點前進,最先到達終點的隊為勝。
規則:幼兒的腳不許離開家長的腳。
游戲四:喂餅干(地點:苗苗班組織者:xxx)。
準備:在活動室內貼好橫線、四只小動物箱子、四籃積塑。
玩法:一位幼兒和一位家長為一組,四組為一輪游戲。游戲時家長和幼兒站在線后,將積塑扔進前面的箱子里,在規定時間內哪組扔進箱子的.積塑最多為勝。
規則:投積塑時家長和幼兒的腳不能超過橫線,每次只能扔一個積塑。
游戲五:兩人三足走(地點:果果班外場地組織者:xxx)。
準備:場地一塊,繩子四根。
玩法:八人為一組,幼兒和家長并肩站著,家長左腳寶寶右腳摟綁住,聽信號開始,誰先到終點獲勝。
規則:游戲過程中,家長不能抱幼兒如有返回原地,重新游戲。
游戲六:拋球接球(地點:果果班外場地組織者:xxx)。
準備:海洋球、框子若干。
玩法:四家庭為一組,四組同時進行比賽。寶寶和家長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游戲開始,幼兒拋球,家長手持框子接球,時間為一分鐘,球多獲勝。
規則:掉在地上不能撿起來。
(二)中班組。
游戲一:聽音樂搶椅子(地點:朵朵班組織者:xxx)。
準備:三張大椅子。
玩法:四個家庭為一組,家長抱著自己的孩子聽音樂圍著椅子走,音樂停止以最快的速度找一張椅子坐下,沒有搶到的淘汰,搶到最后一張椅子的為勝!
規則:要求音樂停止后才能搶椅子坐下!
游戲二:樹袋熊(地點:塑膠跑道南端組織者:xxx)。
準備:障礙物。
玩法:四個家庭為一組,寶寶抱住家長,家長從起點以最快的速度繞過障礙物原路返回到起點,中途家長不得用手去抱住孩子,誰最快為勝!
規則:寶寶若不小心滑下來掉地,游戲終止。
游戲三:投沙包(地點:星星班組織者:xxx)。
準備:場地上畫好若干格子,格子內分別寫上數字,沙包若干個。
玩法:四個家庭為一組,家長和孩子各拿一個沙包依次投向有數字的格子內,最后以數字總和大的為勝。
規則:在規定的范圍內家長和孩子投沙包,沙包定要在格子內才有效。
游戲四:推小車(地點:塑膠跑道北端組織者:xxx)。
準備:場地上畫好四個走道。
玩法:四個家庭為一組,孩子用手撐住地面,家長用手握住孩子的兩只腳提起來,孩子和家長一起向前進,先到達終點的一組為勝。
規則:起點和終點必要在規定的范圍中。
游戲五:鴻運當頭(地點:點點班組織者:xxx)。
準備:1-10的紙牌。
玩法:同時四組家庭的兩個成員共同在桌面上選擇一張紙牌,把選擇的兩張紙牌的數字加起來,數字和的一組家庭為優勝。如果加起來數字一樣,由孩子重新翻抓一張,直接決定大小即可。
游戲六:壘壘樂(地點:點點班組織者:xxx)。
準備:麻將牌若干。
玩法:家長手拿10只麻將牌,孩子拿8只麻將牌,共同壘高,壘高的機會只有一次中途倒塌,游戲就結束,最終四組家庭中產生一組壘的的為優勝。
(三)大班組。
游戲一:夾彈珠(地點:甜甜班組織者:xxx)。
準備:彈珠、筷子、碗各四雙份。
玩法:一親子為一組,四組同時進行夾彈珠,時間一分鐘,以碗里的彈珠數量最多為勝。
游戲二:投海洋球(地點:甜甜班組織者:xxx)。
準備:海洋球若干、籃子四個。
玩法:一親子為一組,四組同時在規定距離內進行投接海洋球,自己確定投接者,時間一分鐘,以籃子里的海洋球數量最多為勝。
游戲三:螃蟹夾球(地點:美美班組織者:xxx)。
準備:皮球8個,椅子4把。
玩法:家長與孩子面對面,手拉手,兩人用身體夾球,身體迅速前進,到達前方之后繞過小椅子原路返還,最先到達終點的為勝利。
規則:在運球的過程中如果掉下來要重新從起點開始。
游戲四:倆人三足(地點:美美班組織者:xxx)。
準備:四條繩子。
玩法:由孩子和自己的家長將其中的一只腳捆綁在一起,并由四對進行同時比賽,先到終點的一對即為獲勝。
規則:起點和終點必要要在規定的范圍中。
游戲五:運球走(地點:樂樂班組織者:xxx)。
準備: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蓋。
玩法:一家庭為一組,四組同時進行比賽。寶寶和家長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游戲開始,家長手持乒乓球板,托球跑到寶寶處將乒乓球用手放在寶寶的瓶蓋上,寶寶手托瓶蓋將球運送到終點,時間為一分鐘,運球數多為勝。
規則:家長和寶寶不得用手扶乒乓球,掉了撿起來繼續游戲。
游戲六:巧疊火柴棒(地點:樂樂班組織者:xxx)。
準備:火柴棒若干、礦泉水空瓶4個(去掉蓋子)。
玩法:一家庭為一組,四組家庭同時游戲,每組一個空瓶,在瓶口上疊放火柴棒,時間為30秒,家長與幼兒疊放火柴棒累計多者為勝。
規則:每次只能取一根火柴棒,如有火柴棒落地,立即終止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