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一
玩一玩,猜一猜
1.能運用多種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黃豆的不同特征。
2.會用耳朵辨別三種材料發出的不同聲音。
3.關注身邊的自然物,有探索的興趣。
沙子、石子、黃豆,盆子、罐子、椅子。
(1).“我們身體有什么寶貝?他們各有什么作用?”(引導幼兒知道我們要用6個寶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腳進行探索活動。)
(2).“小朋友們請看,椅子下面藏著什么好玩的東西?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沙子、石子、黃豆.)
(1).“你們想玩嗎?想怎么玩?”(要求:蹲下來玩,輪流玩三種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們玩的?你玩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覺,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覺。
(1).“歡迎罐子寶寶,請小朋友們想辦法用罐子寶寶和三種材料制作一種樂器。怎樣才能讓這些東西發出好聽的聲音?”
(2).幼兒玩,教師引導幼兒:裝一裝、搖一搖、聽一聽、倒一倒。
(3).反饋:“你是怎么讓罐子寶寶發出好聽的聲音的?罐子是怎么會有聲音的呀?(打開驗證)誰能發出相同的聲音?請相同聲音的罐子寶寶來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們的罐子寶寶為什么發出的聲音不一樣?”(不同的東西發出來的聲音不一樣)
(1).出示三個罐子:“沙子、石子、黃豆玩捉迷藏躲進罐子里,你會把它們找出來嗎?考考你們不打開蓋子看,你有什么更聰明的好辦法嗎?原來聽聲音就能很快找出它們是誰?那我們仔細聽聽,這個罐子里是誰?”
(2).再請幾名幼兒上來辨別,教師引導:搖一搖、聽一聽、說一說(與它告別的話)。
(1).沙子、石子、黃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這是誰的家?(示范送罐子寶寶回家)
(2).幼兒探索游戲:搖一搖、聽一聽、送一送、說一說。
(3).檢查驗證:老師帶領幼兒打開驗證,發現錯誤及時隨機應變作出處理。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二
洪澤縣實驗小學幼兒園座落于美麗的洪澤湖畔。洪澤湖邊是家長、孩子們散步休閑的好地方。蜿蜒多姿的洪澤湖大堤、豐富的洪澤湖水產資源,是我們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洪澤湖文化已列入我園的園本課程。漁民們撒網捕魚,洪澤湖上的圍網養魚,對生長在湖邊的孩子來說十分熟悉。
本活動是由園本課程中漁具—漁網引發出來的,由漁網,我想到了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無處不用的各種各樣的網,因此,我決定帶領孩子們走進“網的世界”,去探索網狀物品的特點,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激發孩子們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1、通過收集網狀物品,引導幼兒發現網狀物品的特點, 了解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嘗試用網狀物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收集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或照片。
2、漁民用漁網捕魚課件,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運用錄象片。
3、混在一起的綠豆和面粉;豆漿和豆渣混合物,魚缸、小金魚若干,小漁網、豆漿機濾網、小篩子等。
活動過程:
一、 發興趣,初步感知網。
1、播放漁民拉網捕魚課件,引出課題:
⑴你看到了誰?他們在做什么?
幼:漁民在捕魚。
⑵漁民用什么捕魚?
幼:漁網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網?是用來干什么的?
幼:蜘蛛網 拎水果的網兜包在水果上的包裝網……
二、探究感知網的特點,了解網的用途。
1、討論交流我們日常生活中見過的網狀物品
(1)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收集到的網狀物品,比較異同點。(注:幼兒帶來的網狀物品有小魚網、羽毛球拍、攏頭發用的發網、包裝用的網、紗窗網、洗衣網袋等)
(2)討論交流:請幼兒說說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么?這些網裝物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人們經常用來干什么?
幼:都有小洞
有的洞大,有的洞小
有的線是直的,有的線是斜的
幼:媽媽用這個來弄頭發
幼:把它裝在門上還有窗戶上
2、請幼兒帶著問題探索、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師:為什么要設計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網狀物品有什么好處?
①出示蜘蛛織網圖,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誰?在干什么?
幼:蜘蛛在織網。
蜘蛛網有什么用?
幼:網蒼蠅;捉小蟲;逮蚊子。
小結:小蜘蛛十分聰明,它會選擇在蟲多的地方織一張網,網織好后,自己躲到一邊。小蟲子飛來飛去的,一不小心就會碰到蜘蛛網,原來,蜘蛛吐出的絲帶有粘性,小蟲子碰到它就會被粘住,怎么也跑不掉,這時小蜘蛛就出來享受它的美餐了。
②出示套有包裝網的蘋果
提問:蘋果上為什么要套上這個網呢?這個網上的洞洞又有什么用呢?
幼:保護蘋果;蘋果摔不壞;
師:水果套上這個網,在運輸的時候就可以防止水果皮碰壞了,上面的小洞還能讓水果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③示電風扇
電風扇上也有個網,小朋友們知道在哪里嗎?它有什么用?
幼:手指防護罩,就不會打到我們的手
師:是啊!有了這個網罩,電風扇用起來就很安全。
④出示紗窗
這也是一種網,小朋友們在哪里見過?有什么用?
幼:門上;窗戶上;不讓蚊子、蒼蠅進來。
小結:網的用處可真大呀!想親自用一用嗎?
3、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操作材料分組活動,嘗試用網狀物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①將混在一起的面粉和大米分開;
②將小金魚從魚缸里撈到盆里;
③把豆漿和豆渣分開;
[備注]操作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為選擇什么樣的網狀工具發生了分歧,經過簡單的交流后,很快統一了意見。分“大米和面粉”的一組,由于小篩子現在家庭很少用,孩子們有點陌生,他們首先選了豆漿濾網,發現無發分離,后來又選了小篩子。總之,孩子很投入。
三、觀看錄像,拓展幼兒思維,進一步了解網狀物品的用途
看錄像:汽車尾部的散熱網;馬路旁邊下水道的過濾網;建筑工地用的防護網;家庭用的防盜網;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三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童年時期,每個兒童都有許多玩具陪伴左右。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動玩具、遙控玩具已比比皆是,家長不惜代價為孩子購買。但我們身邊的經常見到的一些材料卻被忽視,如:報紙、紙箱、塑料瓶等。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報紙也好玩”的教育活動,通過玩游戲,幫助幼兒在探索、實踐中了解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
1、引導幼兒探索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欲望。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的能力、跳的能力以及各種運動能力。
3、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及活動中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廢舊報紙若干,將每張報紙卷成小棒。
音樂材料,磁帶、錄音機。
教師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做熱身操。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瞧瞧這是什么?(出示用報紙做的'小棒)天氣真好,我們拿著小棒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引導幼兒跑步進入場地)
老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活動身體,做熱身操。(反復兩遍)
(評析:教師利用簡短的幾句話,既交代了本節課任務,又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可謂是“一箭雙雕”)
教師請幼兒將報紙打開,在場地上自由坐下:“孩子們,剛才大家跳舞跳得真好,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
1、引導幼兒討論:“報紙可以怎么玩”?
教師:“咦,孩子們,剛才我們的小棒怎么不見了”?(幼兒回答)
教師:“報紙可真有趣啊,我們想想報紙可以怎么玩”?(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幼兒討論情況):報紙有好多種玩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做成球來踢著玩,有的說可以當成小河來跳著玩,孩子們可真聰明,現在我們就比一比,看誰和報紙玩得最高興。
2、自由玩報紙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自由玩報紙,剛開始可以探索一個人玩報紙的方法,然后探索兩個人玩報紙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許多個人一起玩報紙的方法。
每當有幼兒想出一種好玩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先請這個幼兒示范,然后帶領大家跟這個孩子一起玩。
(評析:報紙的玩法不是灌輸給幼兒的,而是幼兒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討論出來的,是大家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幼兒的探索欲望。)
*一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當作小河跳著玩。
*兩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做成小路,走著玩。
*多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連成長城走著玩、做成小球踢著玩、做成木樁跳著玩……
(評析:幼兒玩自己想出的游戲,興趣非常濃厚,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游戲,發展了幼兒跳的能力、平衡協調能力。)
延伸活動
談話:我們和報紙玩了很多游戲,你還能想出和報紙新的玩法嗎?表揚幼兒自己創造的玩法,鼓勵幼兒互相學習。
教師:“現在我們應該把報紙怎么辦呢”?(幼兒回答)教師:“對,我們一起把報紙帶回家,再和報紙玩游戲吧!希望孩子們想出更多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玩法”。
(評析:與報紙的玩法不僅僅是文中的幾種,鼓勵幼兒創造性的玩,能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引導幼兒將報紙收集在一起,能讓幼兒形成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意識。)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四
1、知道周圍生活的世界有各種聲音,人們都喜歡樂音,不喜歡噪音。
2、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聽噪音和發出噪音。
1、小鈴、鋼琴聲、圓舞板、勺子、盒字等。
2、錄有噪音的磁帶、音樂磁帶。
一、請三位幼兒逐個操作小鈴,鋼琴、圓舞板。
1、感受悅耳的聲音,你們聽了這三種聲音,心里感受怎樣?(引導幼兒說出聽了心里很舒服)2、仔細聽發出噪音的物品(搖椅子、撞東西等等)。你們聽了這些聲音,又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聽了心里很難受)3、剛才,小朋友聽了許多聲音,誰知道什么聲音是樂音?什么聲音是噪音?
4、:周圍世界有許多聲音,有些聲音很好聽,這種聲音叫“樂音”,還有的聲音很難聽,這種聲音叫“噪音”
二、聽錄音分辨“樂音”和“噪音”
1、平時你在生活中聽過哪些“樂音”?哪些“噪音”?
2、請幼兒聽磁帶里的聲音。提問:哪些是“樂音”?哪些是“噪音”
3、平時生活中你還聽到過哪些噪音?這些噪音是怎樣產生的?
三、討論噪音的產生及危害。
1、為什么不喜歡聽“噪音”(對身體有害:頭疼、心情煩躁、聽力下降、失眠、影響健康)2、小朋友聽到噪音怎么辦?
3、幼兒討論:在幼兒園里、在家里、在社區里、怎樣減少噪音?
四、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好聽的聲音是樂音,難聽的聲音是噪音,今后,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要聽噪音,自己更不能發出噪音。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五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氣球、圈各4個
一、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初步感受身體會動。
1、師:今天,顧老師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你們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個小朋友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去玩吧!(幼兒玩,師鼓勵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創造“一物多玩”)
3、提問:誰來說說,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兒示范、說,師引出如手動起來了等)
二、探索身體更多會動的部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發現手、腳、嘴巴會動起來,那想想,我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呢?(幼兒想一下)
2、好,聽著音樂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放音樂,幼兒動起來)
3、提問:開心嗎?那誰來說說看,你身體的哪些部位也動起來了?(幼兒說,大家一起跟著做)
三、游戲:動起來。感受身體動了的快樂
1、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夠動起來的。
2、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動起來吧!(師帶幼兒一起做)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師,讓她們的身體也動起來吧!(高潮,結束活動)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六
1.讓幼兒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知道蘿卜的種類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3.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蘿卜的食用方法,喜歡吃蘿卜。
1.各種蘿卜的實物、圖片若干。
2.每桌一盤切好的各色蘿卜塊。
3.蘿卜雕刻的造型若干。
了解蘿卜的特征。
活動難點:
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審美元素:
1.通過對各種蘿卜的認識,充分感受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蘿卜的外形美。
2.感受蘿卜造型的美。
1.出示蘿卜造型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師:你能看出是什么嗎?(龍和鳳)好看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嗎?(請幼兒自由討論)
(2)向幼兒簡單介紹雕刻用的工具刀。
(3)欣賞一些蘿卜雕刻的造型。
2.認識蘿卜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蘿卜實物:
師:你認識這些蘿卜嗎?你知道有什么樣子的蘿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蘿卜。
師:看看,這兒有什么樣的蘿卜?
小結:蘿卜有各種各樣的,有橙色的胡蘿卜,有白蘿卜,有綠蘿卜,有紅蘿卜,有紫蘿卜;有圓圓的蘿卜,有橢圓的蘿卜,有長長的蘿卜;有的蘿卜比較大,有的蘿卜很小。
3.討論: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嗎?
小結:蘿卜可以生吃,可以做菜,還可以腌制成小菜等。
4.品嘗蘿卜。
請幼兒品嘗各種蘿卜,說一說,吃的蘿卜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辣的。)
5.總結:蘿卜有豐富的營養,吃了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開展種植蘿卜活動。
對于小班幼兒,創設情境的教學是有效的導入方式。
有幼兒說“像小老鼠的腦袋”,教師可以抓住時機,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想象。
對幼兒抓得比較緊,牽著幼兒走。應以對話的形式和幼兒進行交流,讓活動更加生動、流暢,
按蘿卜的自然屬性顏色進行分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形象生動的表格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對小班幼兒,這種表格的記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維定勢。“眼見的才是真實的,不能想當然。”
切蘿卜的方式,應該多角度去切,讓幼兒切實查證蘿卜里面的顏色,這樣才是科學的。
小朋友知道了蘿卜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兒的食欲。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篇七
時間過得好快,又到了每隔一星期去村里支教的日子了。雖然平時工作很忙,天空也不作美,卻依然擋不住我們三位老師前行的腳步。
這次支教的形式跟前面幾次有所不同,我們商量了一下,和村幼的老師合作分工,每人各上一個活動。雖然村里的條件、環境都比較艱苦,整天要跟孩子們呆在一起,一天下來會很累,沒有休息的時間,但是老師們并不抱怨,依舊抱著滿腔的熱情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
這個星期的主題是“從頭到腳”,我的《心跳咚咚咚》是一個科學活動,幼兒對于自己的身體,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而心臟作為身體內隱的一個重要器官,對于幼兒來說更是一個未知的迷。于是創造必要的學習情景,將心臟以直觀的方式巧妙地顯現出來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幼兒的觸摸、談話、繪畫,讓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當幼兒親身感受到心臟跳動之后,幼兒也能學會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來表現心跳和心臟部位。參照建構式課程上的活動內容,也為了更好地將活動實施,目標不變:1、讓幼兒感受心臟的跳動。2、以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來表征心跳和心臟部位。重新準備了課件,活動設計修改如下:
一、知道心臟的位置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臟,你們知道心臟在哪嗎?引導幼兒猜測在這在那。(好,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我們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然后往左邊稍微移一移。你找到了嗎?感覺到了什么嗎?)
二、運動身體,感受心跳的快慢
1、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感覺到了心跳,有的說沒有感覺到,那怎樣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能明顯地感覺到心跳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引導幼兒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