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是對書中情節的回顧,對人物命運的思考,對作者思想的拓展,更是自己對人生的思索。下面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學習和欣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寫作。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一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于文學,宗白華偏于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于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
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臺樓榭、花樹池石。
藝術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與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的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系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于美。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二
我想起了自己的老父老母。父母親已年過古稀,他們曾不辭辛勞、含薪如苦地把我們姐妹四人撫養成人,直至個個成家立業?,F在,他們還呆在鄉下老家,覺得那兒空氣新鮮、左鄰右舍熱鬧而舍不得離開。這也常讓忙于工作的我們,因為缺少對父母的照顧而充滿歉意。每每這時,父親總是寬慰我們:“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有你們這份孝心就夠了。只要你們工作順利,將來孩子們有出息,我們就心滿意足了()?!笨梢幌肫鹈糠旯澕偃眨改赣H在村頭翹首等待的身影,不免潸然淚下。這個寒假,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去多呆幾天,或一放假就把他們接來,多陪陪他們。我暗下決心。
我也想起了公公婆婆,一對樸實的老人。就在今天,當得知寶貝孫女扁桃體發炎了,婆婆一次又一次來電話詢問,還說明天要趕來看看。最后還是女兒勸住了她:“奶奶,我沒事,馬上就好了,您要暈車,不要上來了,放假了我會去看您的?!?/p>
人們都說:中年人最累,上有老,下有小。我和先生現已步入中年,我們明白身上責任的重大,既要贍養老人,又要養育孩子??墒钦l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幸福呢?我們擁有四位還健在的老人,擁有一個聰明懂事的可愛女兒,我們愿意承擔這份責任!我只祈愿我們一家人也能常擁有如《散步》中的那份融融之樂!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三
今天我們學習了散步一文,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一家三口在田野散步的事情,雖然這篇文章短小也沒有用于過多的華麗句式,可是文章真實感人,情趣盎然,很有波瀾,令人發省。
尤其是描寫他們發生分歧時,母親要走大路,可兒子想走小路,作者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感到一片茫然,但作者還是委屈了兒子走大路,可這時奶奶看著小路,小路上春意盎然,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于是奶奶也決定走小路,在這一處描寫里作者并不是不愛兒子,是因為他伴同兒子的.時日還長,而母親就不一樣了,這里文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體現了作者百善孝為先的崇高品質。這一點是令我們值得學習的,回想以前,母親回家時滿頭大汗,可我卻連一杯涼茶也沒遞上,連一雙拖鞋也沒擺上,甚至連一句溫馨的問候都沒有,現在想起來真實慚愧無比。以后每當媽媽回家時,我一定要照顧她,給她遞一杯水,捶捶背,揉揉肩,與她聊心事,讓她沒有工作的勞累,只有開心的笑容。
家是一盞溫暖的燈光,一個溫馨的問候,家是奮斗停泊的港灣,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才能讓它遠航,家是產生力量的源泉,同學們請好好關愛你們的家長吧!
成都市川大附中科華校區初一13班劉佳鵬。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四
這個是應老師之邀寫的作業,時間緊任務重,交予孩子他爹完成,。當提到交一篇讀后感時,堯爸就想起了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們感動的書,我聽到推薦在書店讀到這本書后就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給堯堯講了一遍,堯堯沒啥感覺,也許這種感覺只有做了父母之后才能深刻的體會到吧,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罷,于是這本書被堯爸帶到了學校給他的孩子們看,而其中的故事讓堯爸也深深感動著。堯媽希望,在堯堯的成長中也有這種時刻,讓愛與堯同行。有愛同行這是一個父親和兒子散步的故事。書中每一次的散步都隱喻著生活中父子關系的不同階段。每一次,母親都在遠處注視著他們:最初是父親帶著孩子散步;兒子大了,開始拒絕與父親親近;再后來,兒子反過來帶著、背著已經佝僂的父親散步。
讀這本書,我好像也在和書中的“我”一起散步,聽他娓娓道來,暢談他成長中的心路歷程。我們一路交談著,一路欣賞著身邊的景色,移步換景,景與情會,給心靈帶來靜謐,讓靈魂得到凈化。雖然書中的“我”在敘述中有嬉戲,有歡欣,但也不無愧疚。他的真誠,參透著道德與睿智,他的生活最終臻于幸福的境界。當我讀到:有一次我問爸爸:“你還愿意陪我嗎?”爸爸睜著明亮的藍眼睛,愉快的說:“當然!親愛的?!蔽疫煅柿恕!耙粋€懷有愛心的人,是不會感到沉重的?!边@是真的。和爸爸一起散步,一路上有你...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他...這淡雅,簡單的故事傳遞一個亙古不變的愛的軌跡:成長路上,與愛同行,親情不僅是人生賴以生存的支柱,也是需要履行一生的責任。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五
課本上有一篇《散步》,描寫一家三代老小散步時的融融親情。老師要求家長閱讀后寫一篇讀后感。以下是我交的“作業”。寫的不好,讓您見笑了!
課文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正確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深蒂固的。其成人后的種種習慣,很大部分來自父母早期的影響和教育。
文中從初春陪母親、攜妻兒但不,到覺得“走大路”、“走小路”、“背起母親”、“背起兒子”等。無不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關愛呵護,母親對下一代的關心,對兒子是無言的教育和引導,與時下一些不承擔瞻仰老人義務的人對照,其對下一代的影響和引導是不言而喻的。
生活的艱難,絲毫也不能影響我們一家人的快樂生活。
漸漸的,我和我的姐姐們都長大了,工作了,生活條件也一天天好起來了??墒?,我們的父親——偉岸的父親卻因癌癥在我女兒還不記事時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生節儉的父親帶走了我們的歡樂,帶走了母親臉上燦爛的笑容。父親的猝然長逝成了我們家人心中永遠的痛。
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壓力,經常使得我心煩意亂,有時面對母親的絮叨的時候也會對她粗著嗓門吼幾句,看著她孩子般束手無策的樣子,我又覺得于心不忍,內心充滿了愧疚感。早就聽得母親在說,想讓我們帶她去某個地方玩去,而我也總是借口一堆,讓姐姐們誰有時間帶她去。今日想來,她也并不只是想出去開開眼罷了。
“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當女兒給我這個作業時,當我仔細熟讀課文時,我的心中感到很溫暖。是啊,忙忙碌碌,何時有空體會一下生活中那種責任以及所擁有的給我帶來的幸福呢?社會的繁榮和安定,給每個家庭帶來的美滿生活。我們不經意地擁有了一切。同時,社會,家庭和責任,也在我的背上背著。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要我們一起創造。老一代,我們這一代,女兒這一代。—“我過不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文中母親的話,給了我信念,我們是一家子。我們背起整個世界的同時,我們擁有整個世界。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六
看了《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一文,感觸很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工作。
文章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上帝交給我一任務,讓我帶著一只蝸牛去散步,可我卻嫌他爬的慢,催他,唬他,責備他。放棄他,任他往前爬,忽然,我聞到了花香,聽到了鳥叫,體會到了這些以前沒有的東西,我恍然大悟,原來,是上帝叫蝸牛帶著我去散步。
其實在這篇文章里,最引我注意的是那只蝸牛,那只蝸牛真的很可憐,已經盡力了卻還被責備、被訓斥。我覺得孩子就是那只“小蝸牛”,無論他怎么努力,怎么用功,只要沒有達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得到的總是責罵。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讓孩子學這學那的,給了孩子太多的壓力。教師也嚴格的要求著孩子,把自己主觀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但是,我們有誰真正的去了解過孩子的內心,又有誰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了,他們還只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孩子,還需要父母和老師的細心教導與呵護。
而我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那位牽蝸牛散步的人嗎?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嚴格的要求學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學生犯錯的時候,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不會的時候,我會去責備他,我會心情急躁、焦慮和不耐煩,恨不得抱著、背著他,替他往前走,在這樣的心情驅使下,蒙蔽了自己的雙眼,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其實已經很努力了,也看不到沿途美妙的風景,最后,孩子受傷,自己疲憊。弄得“兩敗俱傷”。
身為教師,要善于分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所有快樂,分擔孩子的擔心,憂慮,不安和煩惱,他們是活生生的人,需要耐心和愛心,需要傾訴和傾聽,需要安慰和幫助,需要肯定和激勵,他們單純善良,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滿渴望和憧憬,好奇心很強,思想活躍,求知欲也很強,他們的眼光是率真的,他們的視角是獨特的,老師應該視這些為珍寶,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機,和孩子做好朋友,走進孩子童話般的心靈世界,和他們一起笑,一起哭,傾聽他們的心靈之音,用耐心和愛放飛求知的翅膀;用真誠和鼓勵敲開孩子的智慧之門;其實和學生交往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更是一個永遠美麗的童話!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七
今天我讀了《散步》,讀后我感到中華民族的尊老愛幼的美德。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四口人散步,尊老愛幼的美德。
讀完后,我覺得作者莫懷戚是一個對母親孝順誠懇的兒子;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年老體衰、非常順著兒子的,文中的妻子是一個樸素、賢惠的;兒子是一個天真、可愛、浪漫的小男孩。作者在這課中他委屈兒子,走大路,可母親摸著孫兒的小腦瓜說,走小路。真不容易的尊老愛幼的美德呀!想一想,我們都沒有像《散步》中的人物一樣,我覺得自己很渺小。
記得,有一天,我和弟弟、妹妹,去玩,在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可是媽媽買了兩支棒棒糖把我們有說有笑的局面打破了,我見只有兩支,便拿走了一支,弟弟妹妹,只有一支,弟弟見妹妹有,姐姐也有,就他沒有,他就搶走了妹妹的棒棒糖,妹妹沒有搶贏,還摔了一跤,她便哭了起來,我見了,便把我的給了妹妹,她笑了。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作者莫懷戚一家四口的尊老愛幼是多麼的偉大,無私,有責任感。讀完《散步》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是什么人,無論是發生了什么事情,不要用暴躁的手法去對待,要用中華民族的美德“尊老愛幼”去對待。
文檔為doc格式。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八
這周我們上課學了一篇《散步》的文章,故事里流露出來的溫馨,讓人印象深刻。
這篇課文講得是: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在田野里散步,中間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但母親卻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到了一個地方,我蹲下身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背起了兒子,“我”和妻子都走得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起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篇課文我讀出了母親的善解人意;作者的孝敬母親;兒子的懂事聰明;妻子的默默奉獻。
我和媽媽也經常散步,散步能夠讓我們放松身心,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還能夠和媽媽聊天,聊聊學校發生的趣事。這樣也能夠加強我和媽媽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媽媽能夠了解我,也能夠讓我了解媽媽的心里面是怎樣想的,散步可謂是“一舉兩得”。
此刻“散步”成了我和媽媽必做的事,從“散步”中收獲到的趣事也很多。和媽媽一齊下樓慢慢地走一走,邊走邊談談新聞等國家大事,這不僅僅放松了身心,也學到了知識。
家人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做的太多,簡簡單單的陪伴就已經很讓他們滿足了。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九
這篇課文并不算長,作者用了短短的文字描寫了一件極為普通的小事——散步,卻彰顯出了普通記敘文沒有的主題與特點。
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我與母親、妻子、兒子在田野里散步,在走哪一條路時起了分歧。兒子要走大路,母親要走小路,我無法選擇起來。最后決定聽從母親的,走小路。于是,每到一處,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我們就在田野里慢慢地慢慢地走著。
這以小見大的事,彰顯了文章的主題:尊老愛幼。從小時候起,父母就教育我要經常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多與他們聊聊天,要尊重他們,說話不可以沒有禮貌。對比自己小的孩子,要愛護。我并不喜歡小孩子,經常做不到后面的那一條規定??纯醋约旱母赣H呢,每個月都會跑回農村老家看一看爺爺奶奶,對那些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孩更是極具耐心。而我呢,雖然每個星期都會打電話給爺爺奶奶,但說不到三言兩語就掛了電話,對小孩子更沒有耐心。雖然父親一再教導我,但我總是做不到像父親那樣有耐心。
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奶奶耳背,身體不好,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但是奶奶又不知道。經常看到父親一遍一遍地在對奶奶說食物的名字。如果按照我的作風,就會打一張表格,拿去看吧,別來問我。在這一點上,我與父親要求的尊老愛幼完全不符。
課文的最后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體現出來的就是母子之間情誼深厚。有句名言說得好,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所以說,多去和父母交流,多去和老一輩人聊聊天,做到傳統美德中的孝敬才是最重要的。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
在語文課上,老師發美文給我們看,在這無數優美的文章中,那篇《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打動了我。
上帝讓“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蝸牛啊!那是走的多么慢的呀!當“我”被它的速度激怒,對它拳打腳踢??墒撬乃俣炔粫倏炝??!拔摇毙闹斜г股系塾羞@么多的動物,那么多的昆蟲,為何偏要牽著蝸牛去散步呀!可是當我靜下心來,慢慢看周圍卻發現周圍的景色是那樣細致,那樣的美。
就像我每天都要家匆匆趕到學校,又從學校匆匆趕回家一樣,一路上,我只能看見外面的葉子長出來,葉子是路色的,葉子落光了,有花開了,花都敗了,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沒帶月票,只好自己慢慢走回家去,這一路我才發現,葉子不只有一種綠色,花兒更是姿態各異、五顏六色,它們不再像我往常所看到的那樣粗略了,而是更加精細了。
只要慢慢的走多細小、多美麗的景色都能被發現,只要慢慢的思考,再復雜的問題也有解開的時候,如果不慢慢的走,我又何曾知道原來葉子不只是綠色,它是有嫩黃色、翠綠色、深綠色,花兒不只是全部打開的,有的只是花骨朵,有的是才展開兩三瓣,有的是花瓣掉落的只剩下三四片花瓣,不慢慢走這些是看不出來的。如果不慢慢思考,直接放棄的話,那么可能永遠不知道它的答案,只有慢慢的想了我才知道答案。
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需要一只與你一起散步的蝸牛呢?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一
寒假里,我看了《和兔子洛德去散步》這本書,作者李麗萍在書里面一共寫了十九個圍繞著植物、房子、動物、生活用品、以及人所展開的新奇有趣的童話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怪房子》以及《和兔子洛德去散步》。
在《怪房子》這個故事里,我看到了前所未聞的關于會說話的房子的事情。主人公阿旺,認識他所住的那條街上的所有的房子:白房子、紅房子、黑房子、灰房子、綠房子、石頭房子……當他走到路上時,房子都會愉快地跟他打招呼、談話。阿旺和每個房子都是好朋友,而房子們對他也很友好。他可以自由進出這些房子,隨便使用每座房子的家具,任意在每張小床上睡覺,欣賞每扇窗子里的風景,還可以品嘗每間廚房里的美味呢。
這個故事很新鮮、很特別,給房子賦予了生命,讓他們能說話、會唱歌。跟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木訥的、死板的、單調的房子完全不一樣。我在這個童話故事中看到了難得一見的樂于助“房”、慷慨大方的房子們,看到了一貧如洗、可憐巴巴的小石頭房子,還看到了愛搞惡作劇卻又廚藝精湛的紅房子。我以前每天都待在房子里看書、玩耍、做作業、睡覺、吃飯,也沒覺得這房子有什么特別,但是這個故事讓冷冰冰的房子變得更加親切,跟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
《和兔子洛德去散步》也是個很不錯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只正在戀愛中的可憐的兔子通過散步解悶的經過。這只兔子本來很調皮、活潑,但是戀愛后脾氣就變大了,后來主人帶他去散步聊天,終于幫助他解開了心結。我以前都看到過很多關于動物類的童話故事,在這些童話里,動物們也能像人一樣講話、思考,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從來沒有讀到過正在戀愛的動物的故事。
這本書確實很值得一看,故事充滿了想象力,讓人覺得非常新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二
反思一下,我們的學生是不是就像文中的小蝸牛,我們又何嘗不是常常抱怨這些“小蝸牛”走得慢,而偏離生活中最純最美的一面。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不僅我們自己走得快了些,似乎讓我們的孩子們也走得快了,現在才感悟到,其實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
我們在教學中,對孩子們提出要求本沒有錯,但是對他們達到要求的過程是不是有些不夠耐心呢?自己提出的要求,恨不得馬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做到完美,我也會抱怨學生多么地難教,多么地不守紀律或是習慣有多么不好,可是我卻忽略了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的都受著不同的家庭生活環境的影響,有著迥然各異的性格,接受能力,知識水平也存在著差距。我們也有被氣瘋和失控過火的時候,然而靜下心來去觀察他們,孩子們的一個眼光、一句問候、一個舉動都不知不覺向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最純真的一面。其實,這是對教師耐心的考驗,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跟隨蝸牛、跟隨孩子們,也許就會發現自然的美,傾聽鳥叫、蟲鳴,欣賞滿天的星斗。我們不妨回過頭看一看,看“小蝸?!眰円呀浨斑M了多少,而不是去計較他們到底有多慢,對于你來說也許這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這時,你就應該很認真地表揚他們。我們會感到身心愉悅,而孩子們也會和我一起見識到這個世界的和諧有序,自然從容。
我們作為老師啊,不要丟失了那份平和的心態,有一部分學生在我們面前就像蝸牛一樣,可是,我們在某些大師面前又何嘗不是一只蝸牛呢?教學是一門交流的藝術,孔子提出來的”教學相長“原則,意味著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并非就是弱者的形象,他們身上也有美好的東西吸引著我們,促進著我們的發展。
的確,教育是慢生活,孩子是純真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不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留一點時間,留一點空間。
一天我去上二年級的科學課《磁極與方向》,突發奇想就地取材用線栓好一塊條形磁鐵、一塊蹄形磁鐵和一塊環形磁鐵,帶著一根棍子就走進教室了。有的孩子嚇得趕緊問:“老師,你帶棍子來要打我們嗎?”我笑了:“孩子們,老師今天帶棍子來不是打你們的,是上課用得著的?!庇袀€孩子站起來說:“我知道了,老師帶棍子來是要掛磁鐵的?!薄跋胫览蠋熞趺磼靻?請大家趕緊翻開課本吧!”我讓孩子們翻開課本,并跟他們解釋:“我們沒有課本上那樣的演示教具,我們今天還是要驗證磁鐵有指示南北的作用。”
我搬來兩張桌子把棍子放在這兩張桌子之間,把三塊磁鐵拉開足夠的距離依次掛上去,孩子們停止了嘰嘰喳喳,靜靜地看著。看著他們那明澈的眼眸,我尋找到“孩子王的價值”,感受到教育潤物細無聲的美妙。跟孩子們相處,老師每天要處理許多瑣碎繁雜的事,一天天,一年年,我們陪孩子們漸漸成長,歲月磨煉著老師的耐心,歲月讓孩子們漸漸成長。這其中成就的又何止是孩子?更是教師耐心的磨練,愛心的考驗,人生的品味——自然從容。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三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作者、老母親、妻子和兒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過程中,體現了他們一家的其樂融融、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更說明了親情無價。
《散步》一文中,開頭寫作者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而不想出來散步,但最后還是出來了??吹竭@里,我們都會以為作者的母親是被作者強迫拉出來的,其實作者本意不是這樣的。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作者也是想讓多病的母親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鍛煉一下身體,這對老人來說是有好處的。從這兒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說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說:“走大路”。然而,出于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四
祖孫三代在風景如畫的秋色里悠閑漫步,作者的母親說要走平坦順暢的大路,而作者的兒子卻喜歡趣味十足的羊腸小路,作者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難以抉擇,不過想想稚嫩的孩子還小,所以陪伴他的時間還有很久很久,而母親已經是年邁體弱的耄耋老人了,所以作者還是決定聽從母親的建議,好讓老人家可以在平平穩穩的大道上欣賞沿途的美景。
這就是《散步》所描繪的一個溫馨場景,而就是在這個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一家人和和睦睦、互相體諒、和和美美的真摯情感很是讓人感動,尤其是作者那孝順體諒的良好美德更是讓人覺得啟示多多、反思多多。
學完這篇感動人心的散文后我心中也很感慨,我想做人一定要有擔當、有責任,就像文中的作者一樣,身為人子他對母親充滿了關懷、敬重、體諒、孝順之情,身為人父他也承擔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啟示孩子、關愛孩子、陪伴孩子的重擔,身為人夫他更是盡到了分擔家庭重任,維護家庭和睦的本心和本分,所以不得不說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再者,人生其實就是一條漫長的征程,在這條風雨兼程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分岔路口,而一旦出現了需要做抉擇的場景,那我們就必須仔細的考慮、認真的思考,不然一旦走錯了路那就會有無盡的后悔和遺憾。而相對的,只要我們可以做出最明智、最正確、最合理、最合情的選擇,那么前路就會變得坦坦蕩蕩、平平順順不說,偶爾我們還會看到彩虹漫天、鮮花遍布的美麗風景。
總之,生而為人就要學會承擔責任,學會付出心血,學會關愛感恩,更要學會為人處世,只有真正做到了會辦事,會做人之后,我們才會體會到最真摯的幸福和最誠摯的感動。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五
這段時間給兒子買了很多繪本,兒子都很喜歡,每天都嚷著讓我給他讀幾本。我讀的時候他聽得也很認真,這個時候也是我們母子最快樂的時候。繪本鍛煉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快樂。
在這些繪本里,兒子最喜歡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赌鸽u蘿絲去散步》是美國繪本作家佩特·哈群斯的成名作。主要講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貍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它在畫面里敘述了一個文字里并沒有提到的故事,讓文字與圖畫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比照。你看,文字里只是說蘿絲穿過院子、繞過池塘……只是對蘿絲散步的一種描述。至于那只跟在蘿絲身后上躥下跳的狐貍,只字未提。所以這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實際上包括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用文字講的蘿絲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還有一個是用圖畫講的狐貍追逐獵物的迭宕起伏的故事。
故事讀完了,也許你會想,讀這本書我的孩子究竟能學到什么道理。我真的不知如何說了。我和兒子讀繪本的時候,從來沒有刻意地去問他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但我從他讀書時所表現出來的聲音、動作、表情,從他讀了一遍還要求再讀的表現中,我覺得他所有該體驗的都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快樂、緊張、刺激、長舒一口氣————;所有該收獲的,都收獲了。這就夠了。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品讀繪本。我要感謝我的兒子,在我為人母的時候,我和他走進了圖畫的世界。我的心靈被許多圖畫所感動,我的靈魂被許多圖畫所震撼。不要以為繪本是低幼讀物。即使是簡單的圖畫,它同樣內容豐富。陪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吧,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看到那個世界是多么精彩。
散步讀后感(通用16篇)篇十六
今天我們學習了散步一文,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一家三口在田野散步的事情,雖然這篇文章短小也沒有用于過多的華麗句式,可是文章真實感人,情趣盎然,很有波瀾,令人發省。
尤其是描寫他們發生分歧時,母親要走大路,可兒子想走小路,作者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感到一片茫然,但作者還是委屈了兒子走大路,可這時奶奶看著小路,小路上春意盎然,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于是奶奶也決定走小路,在這一處描寫里作者并不是不愛兒子,是因為他伴同兒子的時日還長,而母親就不一樣了,這里文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體現了作者百善孝為先的'崇高品質。這一點是令我們值得學習的,回想以前,母親回家時滿頭大汗,可我卻連一杯涼茶也沒遞上,連一雙拖鞋也沒擺上,甚至連一句溫馨的問候都沒有,現在想起來真實慚愧無比。以后每當媽媽回家時,我一定要照顧她,給她遞一杯水,捶捶背,揉揉肩,與她聊心事,讓她沒有工作的勞累,只有開心的笑容。
家是一盞溫暖的燈光,一個溫馨的問候,家是奮斗停泊的港灣,,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才能讓它遠航,家是產生力量的源泉,同學們請好好關愛你們的家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