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優秀作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作者的不同寫作風格和思維方式。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經典范例,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一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語文課。
可能這也和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陳老師有關吧。
記得那時候,我剛剛轉學到那個新學校,而陳老師也是剛剛分配到那個學校當老師。
他是一個長相黝黑但性格很陽光的大男孩,也許是因為剛從學生的身份轉為老師,他也正在一個適應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里,他選擇了和學生打成一片。
課間的時候,他并不急于離開,如果看到有同學在玩游戲,他也要湊過來跟我們聊天。起初大家有點怕他,但是他那張黝黑臉上笑起來露出的大白牙漸漸地打消了同學們的顧慮,很多膽小大的都率先和他成了朋友。
我當時的語文成績也還不錯,但是在課上舉手發言很少。其實每一次老師的提問我基本上都知道答案,可就是膽子太小不好意思舉手,生怕自己哪句沒說對被同學們嘲笑。
后來陳老師私下找到我,跟我說課上積極發言,他相信我對于那些問題是胸有成竹的,希望我能勇敢地舉手回答。
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還真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過幾次,基本上都回答正確,同時也得到了朋友們的掌聲。
正是這樣的激勵,無形中讓我越來越喜歡語文課吧。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二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班的一個個新任課老師都“閃亮登場”。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兩面派”—盛老師。
盛老師教我們的是體育,他常常戴著一頂鴨舌帽,穿著t血衫和牛仔褲,個子不算高。整體看來,活力四射。給我的感覺不像是師生,更像是朋友。
盛老師十分幽默。瞧!一個同學沒排整齊,他微笑著說了一句:“come,baby!”示意同學對整齊。一句簡單的英語,令同學們個個捧腹大笑。像這樣的話語還有很多,他的嘴里總能“蹦”出一大堆“新詞”,是同學們的開心果。還調侃地說道:“這些都是我的詞兒,不能盜用版權哦!”
說他是“兩面派”是有原因的,因為有時的他十分嚴厲。
例如:他讓同學帶跳繩,準備好測試,結果第二堂課卻有一部分同學沒帶,連累了全班同學接受“獎勵”。跑步、中蹲、深蹲、青蛙跳,都做了。同學們個個叫苦連天,有的說:“腿都要”斷“了!”也有說:“大腿若好,便是晴天!”等等。幸好的是下一堂課大家都做好了準備,要不然就慘嘍!
這就是我的“兩面派”老師,幽默又嚴厲,讓人捉摸不透!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三
上初一時我12歲,是1977年。第一堂課進來一位女教師,20出頭的樣子,一臉的笑容,鄰家大姐似的。她長得很好看,盡管臉上有些許雀斑。她告訴我們她是揚州人,叫張德珍。同學們哄然大笑,笑得她有些不知所措,連連問笑什么,一個叫顧銀生的同學站起來說,大家覺得這名字跟“張思德”有點像。陳老師一愣,也笑了:對對,有兩個字一樣呢。
同學們無一例外地喜歡上了陳老師,而我對她有一種更深厚的愛戴,因為她是那么懂得呵護一個孩子的自尊心,而這對孩子是多么珍貴啊!我在班上最小,經常有大同學恃強戲弄我,有一次我因受涼唇上起了個皰皰,潰瘍后結了疤,蠶豆瓣大小,有同學說這像日本人的仁丹胡子,喊我“太君”。我們自小是看打擊侵略者的電影長大的,特別痛恨日本鬼子,這個綽號真是太傷我心了,氣得我趴在課桌上哀哀地哭。陳老師知道后,狠狠數落了那幾個同學,還說我在班上最小,可毛筆字最漂亮,作文寫得最好,我們要向他學習。老師的話給我幼小的心靈多大的滿足啊——那時哪位同學被陳老師表揚,簡直像過年一樣高興!
記憶中愛說愛笑的陳老師也哭過一回,而且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那是第二年立夏的早上,老師走進教室,拉開講臺抽屜準備拿粉筆時,她吃驚地愣住了——抽屜里擠擠挨挨的全是蛋!我們老家有個風俗,立夏時煮蛋給孩子吃,長大了有勁。那時候窮,家里雞生個蛋都拿去換鹽打醬油,很少舍得吃。同學們把帶著自己體溫的`雞蛋送給自己親愛的老師,其中一個蛋殼都剝了,那是“饞蟲”沈存根猶豫了半天從嘴邊省下的。老師看著大家,眼淚慢慢溢出眼眶,在臉上肆意地流淌。不知怎的,我們的鼻子也酸酸的,跟著老師流淚,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淚水里交融、升華,沒有傷心,只有愛,我們哭得很暢快!
陳老師曾經出過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同學們有的要當解放軍,有的要做赤腳醫生,也有的要像陳老師一樣當個教師。而我呢,第一次在作文里向老師吐露了心思——做個作家。老師在講臺上批過我的作文后專門走到我的座位,用手撫摸我的腦袋,并露出贊許的微笑。那微笑就像一股春風,使一個懵懂少年的心里一下子花紅柳綠,生機盎然!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四
在我的記憶中王健老師一直都是個非常有愛心的老師。這不是因為老師美麗的外貌,也不是因為“老師”這個稱號的光榮,而是老師用她那顆富有關愛的心感染了我。
記得在一次考試中,班里的一位同學成績不及格,王老師非常生氣,氣得不是因為分數太低,氣得也不是他太笨,而是因為他根本不學!老師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他教育。每次上課提問都會問他:“這個問題會不會?”。每一次考試都很注意他的成績是否有所提高。就這樣,在王老師不斷的關心幫助下,他成績快速提高。
有人會說,這是一個老師應盡的責任,而我不這樣認為,老師的責任是教好班上的每一位同學。如果是一個沒有愛心的老師,他只會更關注上等生,而對中、下等生只是抱著“我已經教他了,他不會我也沒辦法”的態度。我認為這就是“愛心老師”和“偏心老師”的差別。
假如說,母親是一朵花,我就是一粒種子,而“愛心老師”就是一位辛勤的園丁,呵護著一個個稚嫩的生命……我真希望這一刻永存!這樣我就可以抓住它,把它放在我的“心底……。
七年的生活轉眼過去了,七年中我學會了寫字、讀書、做人……,這七年中尋找的“愛心老師”在最后一刻被我的到了。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五
陳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和我小學的數學老師同姓,但一個是中學的語文老師,一個是小學的數學老師。
她是我所見過的人中性子最急的一個。她真正做到了“如風”。還未打預備鈴,她便從辦公室里出來,只用了五六秒便穿過20米的走廊,進了教室。有一次,她讓我們做兩篇文言文練習,說給我們20分鐘,她自己在講臺上批作業。但才過了十分鐘,她便耐不住性子了,于是整個教室里便再次充滿了她的催促聲,嚇得我們拼命地做題。做完之后,我們才發現只過了十四分鐘,瞬間怨聲載道,而她卻十分滿意。
同時,她也十分關心我們的成績和紀律,也曾因此大罵了十余次,敲壞了兩根戒尺,摔了一個杯子——但我們的成績仍未能達到理想的前五。
有一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朗誦比賽。成績出來,我們班也不是很好,只得一個三等獎。臨近期末考試,別班都回教室上課,她卻帶著我們到了籃球場上。“這是要干嗎?”大家心里嘀咕。她卻說:“今天就給大家放松一下,自由活動。”我們一下全都愣住了。是的,平時,她一直都抓得很緊,恨不得把下班也用來給我們做題,今天卻說自由活動?下午的陽光照在籃框上,透過透明的籃板,散出金色的光,若在平時,我們定然要立刻去拼搏一番才能盡興,可現在,我們卻狐疑地看著她,直到她說:“去啊,不去就回去做題。”我們才像炸鍋一樣,四散而去。
今天,她一反急躁的性格,坐在樹下微笑看著我們,不再有期末成績的擔憂和其他的焦慮。
當然,期末考試,我們也將放手一搏,以免遭她的打擊。
她就是這樣,急促,嚴格,又平易近人。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六
我的老師二十多歲,濃眉,鼻梁上架著一副薄眼鏡,嘴角掛著微笑。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都害怕他,覺得我們不能離開他。
每當鈴聲響起,我們的心就會敲一個小鼓:老師在這個課上會問什么樣的問題?他會讓我回答嗎?如果我回答錯了呢?說實話,他的問題確實令人困惑。例如,在中文課上,他問我們挖甘草和地球的關系。地球這么大,哪能和挖甘草聯系起來?但他解釋道:我們挖甘草是為了破壞植被,造成地質荒漠化,減少人類活動的可用土地,威脅人類的.生存。人類不再存在,那么地球有什么意義嗎?這讓我們口服。然后他告訴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教訓。例如,在班會上,他讓我們討論媽媽養雞和我們學習的關系。我媽媽和我們一起養雞和學習。這是哪里?但是他又聯系上了:媽媽養雞是為了讓他們下更多的蛋,所以她必須學習如何養雞。我們學習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也應該學習學習方法。直到那時,我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都在討論如何更好地學習,我們班的學習風格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除了寫奇怪的問題,老師也喜歡練習武術,而且功夫相當好!有一次,我們用了半塊磚,但沒有瓷磚刀。我看見他用自己的眼睛把一塊磚劈成兩半,就像在玩耍一樣。但同樣奇怪的是,即使我們再次讓他生氣,打碎磚頭的那一巴掌也不會落在我們身上。然而,一些學生牙痛,頭痛和胃痛,老師用她的手溫柔,拍和點,嗨!真的很好。
我的老師是這樣一個人,人們害怕并且喜歡。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七
初秋的夜晚,窗外下著雨,輕輕敲打著每個人的心房,也把我的思緒帶回遙遠的過去。
“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最憑良心的活兒,我有十分的知識只教你八分,你不知道,只教你五分,你還不知道。”這是初中的語文老師跟我們說過的一句話,而對于他而言,是有十分的知識卻教了我們十二分,因為他教的一些知識不是教學大綱所要求必會的,但是對語文學習是極其重要的。
這次有近十節課的關于句子的分析、擴展、潤色、修改病句及分析由特殊句式轉換出來的成語,怎樣用各種寫作手法去敘述,才能使文章出類拔萃、超群絕倫,源于第一次作文課。那時,老師發現作文中的病句很多,很多同學搞不清句子的結構,而且用詞單調不豐富,導致意思的表達不充分,這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句子又是構成作文的基本要素。于是他決定擠出時間來專門給我們講句子。經過幾節課的學習,我們才知道修改病句的過程和句子的擴展、潤色是相反的,要“掐枝去葉找主干”找出句子的主、謂、賓語,才能準確地分析出句子究竟“病”在哪兒,怎樣改。好好聽他課的同學,只要有病句出現在眼前就像煉就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便能認出來,如此實用,難得的課程,有的同學竟還認為他講得沒多大用,因為他們當時并沒有明白老師的深謀遠慮、良苦用心。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八
靜謐的湖水,映襯著教學樓盞盞燈光,宛如繁星點點,駐立在旁的教學樓雄偉挺拔,仿佛一艘即將起錨遠航的船。在一樓的辦公室,在柔和的燈光下,李老師用筆輕點著我的作文,耐心地給我講解文章該如何組織、如何潤色,如何感人,繼而上升到如何為人處事。而我則站在一旁靜靜地聆聽,感受著一位辛勤的園丁精心地培育稚嫩的幼苗。
這是十年前我正值初三時的一幕,定格在我腦中已有十余年,揮之不去,常常縈繞夢中。幕中的老師是我當時的班主任李永立。他是教語文的,他沒有上過正規的師范院校,因善寫文章、口才好,在本地頗有名氣,而進入我鎮的中學教師行列。在印象中他走起路來昂首挺胸,寫起文章來令人驚嘆,講起課來眉飛色舞,批評人來毫不留情,為了學生的利益敢言別人不敢言,敢為別人不敢為,是個性格鮮明、特立獨行的老師。
李老師對生活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從小家境貧寒,被迫中途退學外出打工。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其他人一倒床就呼呼大睡,他卻頂著一天的疲憊,躲在被子里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堅持閱讀和寫作。他常說是那段艱苦的日子磨練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人生目標。飽嘗生活的艱辛,體味真實的人生。正因為如此,他對我們的點滴教導都透著他的生活體悟,給我們以無形的力量。
李老師對學生的生活是關心的。那時,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他知道這個情況,就經常到那個同學家家訪,了解具體的困難,并積極為那個同學奔走,減免了每年的學費。而且利所能及地從生活小事上幫助那個同學,從精神上鼓勵他,樹立他的自信心,擺脫自卑的陰影。
李老師的課是吸引人的。上他的第一節課,就被他生動的講解,還有那豐富夸張的表情所吸引。記得那天,他給我們講解漢字的構形和發音的聯系。如人們念“笑”、“哭”字時,面部表情給人高興、悲傷的感覺。李老師當時模仿各種各樣的笑和痛苦的表情,令我們開懷大笑,同時在笑聲中理解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了解漢字構形的奇妙。他的作文課更是錦上添花,他能以最簡單清晰的線條闡釋文章的結構,以最樸實的生活為素材攥人幾把淚,以最精練的語言蘊涵深邃的思想。我們學生由開始的最討厭作文課,到后來最喜歡的就是作文課。他的作文課為我們所津津樂道。
李老師對學生的培養是因材施教的。我們是一所鎮中學,每年僅有3—5%的同學能進入區重點高中,20%的同學進入區非重點高中,剩下的讀中專或輟學打工。針對這種情況,對于想繼續上高中的,他在學習上要求非常嚴格;對于無心繼續讀書的,他給他們很多其他的鍛煉機會,并沒有死板的在學習上一味地強壓他們。而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我很矛盾,不知道是繼續上高中還是考師范好,這時是你輕拍著我的肩膀說“你聰明,而且能靜下心來讀書,還是上高中吧,爭取考上大學,多學點知識,將來出息大點,對社會作的貢獻多點!”,我當時沒有說什么,卻把你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了。
雖然初三時我們正處于升學的壓力,每天的學習任務很重,精神也很緊張,但在李老師的正確指引下,相對于其他班的同學來說,我們班的同學更顯得目標明確,精神愉快。
畢業時,我順利地考取了區重點高中,李老師在我的留言冊上寫了四個字“江上白帆”。當時懵懵懂懂,我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深刻含義。在接下來近十年的求學歷程中,我經歷了很多人和事,時常會想起他的這四個字:江海上的小小白帆,風平浪靜時在朝前航進,狂風暴浪時依然朝前,無論什么也不能阻擋它前行的方向。正如在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會有困難挫折,在這時的我們只有堅定自己的目標,永不言棄,擦干眼淚奮力前行,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才會收獲鮮花和歡笑。這是李老師對我的鼓勵,也是他對我的殷切希望。每當想到這些時,渾身就像充電一樣,又有了前行的能量,以前的種種不愉快統統拋諸腦后,因為前面是美好的。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一位老師,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是他的鼓勵讓我重新拾起了信心,堅定不移的往下走。感謝李老師對我的關愛。你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九
我們的班主任熊老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從教了二十多年,心血全部揮灑在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了。他個子不高,高顴骨,他稱不上帥,因為日夜為我們操勞的臉上以有好些皺紋。我們都很喜歡他,因為他愛笑,可謂“笑里藏刀”。可是他那種對工作認真的態度還是值得一提。
記得去年開學,熊老師提出要去同學家家訪。熊老師一上來就選擇了我和其他幾個同學。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覺,心想:老師為什么選擇了我?是不是對我有什么看法?是不是要向媽媽打我的小報告?……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到樓下迎接熊老師。只見老師冒著炙熱的太陽騎著自行車來我家。看到老師,我激動萬分地迎了過去——我看到熊老師被太陽曬得通紅的臉上還有幾滴汗水。上樓后,老師和媽媽互相交談著。他們談得很多,隱約聽到一些:怎樣預習、聽講、復習等等。原來是這樣,我忐忑不安的心終于得以平靜下來。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忙給老師倒了一杯水,表示我對老師的感激。過了一會兒,連水都顧不上喝的老師又匆匆忙忙地趕到下一個同學家家訪。
熊老師的課講的`也是有聲有色,每節課同學們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而且有些題目不會他總會耐心地講解。老師,您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著,雖然廣播里聽不到您的名字,報紙上看不到您的照片,可我還是喜歡您。喜歡您風趣的話語,喜歡您美好的心靈。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十
上一年級的時候是朱老師教我們。朱老師對我的教誨我始終記在心里,那件事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記得第一次打掃教室的時候,我連掃把都不會拿,同學們都笑我笨,我羞得頭都抬不起來,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只有朱老師沒有笑話我,而是微笑著走到我的面前:“曉璐,你不會拿掃把吧?來,我教你!”說著,便手把手地教起我來。一會兒,我就學會了。朱老師豎起大拇指說:“曉璐,你真聰明!”聽到老師的夸獎我心里喜滋滋的,比吃了蜜糖還甜。
開始掃地了。我手握掃把,東掃一把,西掃一把,眨眼工夫就把地掃完了,只等老師來檢查完就可以玩了。結果老師說要重新掃。我清楚地記得朱老師是這樣說的:“曉璐,做什么事都要認真負責,包括掃地。一個人如果連地都掃不干凈,那她做別的事情也不會認真負責啊!”
朱老師語重心長的教誨,羞得我低下了頭。我紅著臉說:“老師,我錯了!”我立刻跑到最后一個位置,拉開凳子,細心掃了起來。這次我掃得很認真,不漏過一個座位,不放過一個死角。過了二十多分鐘,我終于把地掃好了,還把桌椅排得整整齊齊。
望著干干凈凈的地面,整整齊齊的桌椅,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朱老師來了,夸我是認真負責的孩子,同學來了,夸我是清潔能手。
“認真負責”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我們必須加以重視。這是朱老師教會我的,她可敬的形象永遠存儲在我的記憶中!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十一
那年,我跟著奶奶在鄉下讀一年級。
也許是因為時間太久了吧,也行是因為那時候還小,因此,在我的記憶中老師的長相有點兒模糊。她姓張,短發,那時的她已經快六十了,頭發有些花白,臉上常掛著笑容。
學校只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樓房罷了,而學生的教室也只有兩間窄小的屋里,這里只有幼兒班,一年級和二年級,也許是因為這個地方太過于貧窮,整個學校就只有她一個老師。
張老師也有自己的孫子,不過住在縣城里,她每個星期六都會回去。直到星期一才回學校,每次回學校都會買一些文具或者零食之類的。
第一天上學張老師見我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就笑著對我說:“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呀?”“我。”“別怕,他們不會欺負你,走!我們一起去玩!”在游戲中,老師還會時不時拿著她買給小朋友的零食來鼓勵我們。
到了中午我們都是回去吃午餐的,雖然我們一起回家的有好幾個,而且學校離家不遠,但是要穿過一片林子,張老師怕我們亂跑,便天天把我們送過樹林,然后看著我們的身影漸漸走遠了自己才回學校做菜。
一次,我跟她說奶奶做了一種粑粑特別好吃,是用葉子包的。于是中午回家時她便讓我帶她去摘,我們來到摘葉子的地方,我不小心被樹枝掛傷了,疼的哇哇大哭,這時候張老師便自責道:“乖,不哭了,都怪老師不好,等回到教室我幫你擦點藥。”后來,回到教室張老師小心翼翼的幫我擦了藥,還做了粑粑給我吃。
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說我們要努力學校,長大以后有出息了才會離開這個窮地方,話是這么說,可張老師卻在這兒教了十多年書。
張老師,謝謝您讓這個小山村的孩子們可以上學,不用去很遠的地方上學。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十二
古人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名言已流傳千古。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茁壯成長。你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
在我的記憶中老師有時并不可愛甚至感覺有點討厭。可這并不影響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雖然現在我已經畢業了但是我還是不能忘懷親愛的老師。如果沒有你三年的諄諄教誨我怎能考上理想中的高中。如果沒有你的嚴格要求我怎能很好的掌握自己。老師,謝謝你!
一開始,老師你有這一頭長長的青絲,烏亮烏亮,特別漂亮、而現在在這頭青絲中長出了一根根如白雪般的雪絲。
在畢業時,我清楚地看見你那雙大大的眼睛中摻雜著一絲絲的血絲,我想你應該是一晚沒睡吧并且你還偷偷的哭泣。你明明舍不得我們,卻在我們面前叫我們快“滾”,你們“滾”了,我就輕松了,也不會這么氣了。你嘴里叫我們快“滾”我卻清楚地看見你那顫抖的肩膀和那含著淚水的眼睛明白的告訴我們你舍不得我們。
老師,再見!我們在成長而你卻在變老。我希望你下一屆學生不會再像我們一樣調皮。老師,真誠地祝愿你幸福、快樂!
【點評】。
文章寫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內容切合題目,寫的是“記憶中的老師”,敘事清楚,但細節的真實性不足,譬如“一開始,老師你有這一頭長長的青絲,烏亮烏亮,特別漂亮、而現在在這頭青絲中長出了一根根如白雪般的雪絲”,譬如“你明明舍不得我們,卻在我們面前叫我們快‘滾’”,開頭的古詩句引用有點生硬。建議從“不可愛甚至感覺有點討厭”的細節入手,先抑后揚刻畫老師,老師的形象才會讓人難忘。
記憶中的老師(精選13篇)篇十三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照亮了我的心,勾起我心中的記憶。
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黝黑的皮膚,中等的身材,說起話來猶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這就是我心中的'好老師——錢梅錢班主任。
錢老師幽默風趣,且教育有方,從不讓同學們死記硬背。一個字還能編出一首兒歌,還記從前:當我們學到《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有一些同學不會寫“德”字,這可急壞了錢老師。但這小小的困難怎么可能難倒她呢?錢老師眼珠一轉,一首兒歌便釀造在心田:一個雙人旁,十四上學堂,一心干革命。還別說,這招還真靈,這“德”字像在腦海里生了根似的,牢牢地記住了。
錢老師十分重視我們的寫作水平,那時的我寫作十分差,每當寫作時,我便會: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破爛筆頭了。時不時幾個“良”“中”光顧我的本子。錢老師便把我叫來,皺了皺眉頭,然后細心地給我講解起來。教我如何加長作文,教我怎樣把句子寫生動。經過她的一點撥,我茅塞頓開,下筆如有神。
她是那么的和藹可親,那么的平易近人。下課不是獨來獨往,總會和同學們談談心,聊一聊家常,喜歡和伙伴們做游戲。一直是同學們心中的“孩子王”,也是我們心中的“好家長”。
雖然錢老師已經不教我了,但她一直被我銘記在心。或許,時間會磨滅記憶;或許,煩惱會模糊記憶。但您,一直是我心中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