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作文可以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精彩的表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和學習。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一
今天在家里我和家人要進行一次包湯圓活動。當時我很興奮,心中無比期待。
媽媽說:“今天我們?nèi)乙黄鸢鼫珗A。我為大家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糯米粉,還有芝麻餡和五仁餡。”媽媽又說:“首先,必須把糯米粉和成面團,然后取一小塊捏成餅的形狀。再把里面放上餡,最后把它和上口弄成圓形就行了。”
我小心取下一塊面團。包的時候,我先把它捏成餅形,再用大拇指在餅中間用力往下摁,這樣就出來一個小圓窩,再放上餡。用左右手一起把湯圓捏圓,就可以了。湯圓的外皮很厚也很白,像一個白色的士兵在保護里面的“金銀財寶”。看著包好的湯圓,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有的人包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還有的是輪胎形狀,而哥哥更新穎,他包的是三角形。
包完后,開始煮了。只見湯圓在沸水中滾來滾去,像個歡騰的孩子。終于湯圓出鍋了,看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口水直流。我們趕緊開動了,吃湯圓的時候,我們說說笑笑,談論著湯圓的味道。媽媽說:“‘吃不言,睡不語’。老祖宗的話是有道理的,吃湯圓時不能說話,要不然一會該肚子疼了。”聽完媽媽的話我們二話不說,乖乖閉嘴繼續(xù)吃湯圓。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二
今天是元宵節(jié),是一家團聚的日子。
晚上,彩色的煙花令人眩目。整個深圳都洋溢著歡樂的笑聲和濃濃的湯圓味。我問:“爸爸我們吃湯圓好嗎?”“好哇”爸爸回答道,又說:“不過,你剛剛買的湯圓都不很圓我們把它揉圓吧!這就代表今年就會團團圓圓的。”“嗯,不過也太沒新意了吧!要不……”我翻了翻口袋,掏出了一枚一角硬幣。“老爸,等一下,我們把這枚硬幣放進湯圓里,如果誰吃到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我興奮的說,“好哇”爸爸笑著贊同了我的意見。
我們父女倆就開始包湯圓了,我心里想,希望我們一家三口全是今年最幸福的人。不一會兒,湯圓煮好了,爸爸用他那“雞嗓子”叫到,我和媽媽迫不急待地想吃美味可口的湯圓呢。“哎喲”媽媽大聲叫到,湯圓里面怎么有硬幣呀,哈哈媽媽吃到幸運幣了,我就連聲說到“老媽,你今年要發(fā)大財了”!媽媽樂呵呵地說:肯定是你這個調(diào)皮蛋想的點子。我開心極了!
我祝愿媽媽和我們?nèi)医衲晔率马樌瑘F團圓圓,健康快樂!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圓又圓……”聽著這首歌,我不禁想起了中午包湯圓的“荒延”經(jīng)歷。
今天,我突發(fā)奇想,要午飯自己包湯圓吃,可我一點經(jīng)驗也沒有呀!沒辦法,我只好拜“大名鼎鼎”的`老爹為師。
“先和面,加適量的水,再抓,揉成條。再把每個條掰成一個一個的二號電池般粗細的小面柱,把中間按一個坑。再放些紅糖,搓成小圓球。燒水,等水開了以后下鍋,待湯圓浮上水面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包湯圓的全過程。
蒙面匪老大,唉!丟人吶……。
……。
第三步:好不容易解決了包的問題。該下鍋了。水燒得挺順利,可下鍋時湯卻噴到了我臉上。臉沒燙著,面卻化了。嘿嘿!歪打正著!
湯圓做好了,味道很一般。可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湯圓!!!
星期日,我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鬧元宵”活動。
首先,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元宵節(jié)的來歷: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鶴迷路而來到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人射死。玉帝知道后大發(fā)雷霆,立即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這天燒毀了人間的房屋。有一位善良的老仙人,偷偷下凡將此消息告訴人類,并讓他們在正月十五在家里點亮燈籠,燃放煙花爆竹。到了正月十五,玉帝看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以為人類已經(jīng)受到了懲罰,便忘了此事。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個日子,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掛燈籠,成了“元宵節(jié)”。
聽完故事后,我又參加了做“親手搓元宵”活動,老師發(fā)給我們每人一個面團,做元宵就開始了。我們把面搓成長條,然后揪下一小團搓成小圓球。一開始,我做得元宵大大小小,形狀也不等。后來老師的指導我們要用力均勻,先搓成形,再看大了還是小了,再添加或減少面量,我試了這種方法后,果然做出了標準的元宵,看到這一個個元宵光澤雪白,如一顆顆大珍珠一般,我心里可高興啦。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三
湯圓的寓意是,圓圓滿滿,也包含了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吃一頓團年飯,而元宵節(jié)那是非得吃湯圓的。
湯圓代表著圓圓滿滿,包湯圓也一樣吧!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多圓滿呀!雖然第一次邂逅湯圓就鬧出了笑話,但那熱鬧團圓的畫面讓人記憶深刻!
文檔為doc格式。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四
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浮園子”“乳糖圓子”“湯丸”。
“哈…”咦,哪里來的笑聲啊?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來到小荷,只見百合老師的手端著一個鐵盆,里面裝著一個糯米團,老師用盡了十八番功夫,揉、捏、打、搓、壓,老師將糯米團變成了一大團黏黏糊湖的面團。
我看見百合老師一直在搗鼓那些面團,我躍躍欲試,一直想要試試,可百合老師制止了,我就問:“百合老師,你為什么要折磨這些面團呢?”百合老師笑著回答:“為了等一下讓湯圓更順滑,更有黏性。”我微笑著點了點頭。
“老師,好了沒有啊。”“老師,行不行呀?”“老師,快點呀”同學們都等不及了。
“好啦!”老師終于搞好了,把面團端了上來,“不許碰,先聽我講。”接下來,老師告訴我們怎么包湯圓:“首先捏起一團面團,放手中快速揉,直到成了一個圓開,把放在虎口上,用食指在湯圓中心點一個洞,把紅豆沙放進去,再放入手中揉圓。”隨后,老師又端來一個鐵盆,里面裝著生糯米粉,最后放在這個粉里面滾下,一個湯圓就誕生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捏起一團糯米,它一開始要圓有圓,要扁有扁,和我玩橡皮泥一樣。我把它捏圓,放在虎口上,我怕把湯圓戳出一個洞來,所以小心翼翼地把食指放在面團上,用上點點力。再拿出一個紅豆沙放在小洞里,拿起多余的面團,慢慢合攏,可是那紅豆沙總是不聽話,總是把它那小腦袋往外伸,好像在說:“你沒法把我包進去,我也要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拿它沒辦法,只好讓它這樣了。
再看看其他同學,只見陳奕燦,她正在包湯圓“家族”呢,一個大,一個小。哈,這個大點的是媽媽,這個小點的應該是小寶寶了!
不過一會兒,大家就都大功告成了,看著那可愛的湯圓,我真想回到家一口吃了呀!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下了鍋,放點白砂糖,過了10分鐘,我把它端了出來,燙!那個紅豆沙還在外面呢!正沖我瞇瞇笑:“你還是沒把我包進去吧!”
爸爸,媽媽吃了以后,開心地說:“我的乖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奶奶直說:“好吃,好吃!“我心里甜蜜蜜的。”
吃湯圓象征全家團圓,合家幸福,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但是比較難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學包元宵就使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從中我學到了做什么事都要開動腦筋,要有耐心。
那天,媽媽把元宵粉加熱水和成軟硬適中的芝麻、糖和油拌成餡,就等著包呢。我也把手洗得干干凈凈準備包元宵。我想這是很簡單的事,把餡放到面里一團不就包好了嗎?媽媽開始包元宵了。只見媽媽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圓團,然后把它捏成扁圓的面片,再把餡放進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邊捏邊轉(zhuǎn),最后把它團一下,這樣一個又大又圓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媽媽的樣子,把和好的面揉成圓團,并把它捏刻扁,放進芝麻餡包起來,可是包來包去也包不到一塊,面粘得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張不開,餡也到處都是。我貫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勉強好一個元宵。仔細一看既不賀也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簡直不像樣。媽媽笑著說:“這哪是元宵呀,倒像一個花球,一下鍋煮非成一鍋湯不可。”我又包了一個,還不行。我對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干了。這時媽媽對我說“:什么事做起來都不那么簡單,包元宵也有竅門。我來教你。”媽媽一邊包一邊講。她左手托著皮,把餡放在皮上,大拇指另按著餡,外四個指頭把皮往一起攏,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幫助往一起團,最后收口捏緊,一個又大又圓又白的元宵就做好了。“你就該多動一動腦子,不能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多練一練就會做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開始起來,一個比一個包得好,越包越熟練,越有信心。不知不覺我包了十幾個。我終于會包元宵了。我非常高興。
媽媽開始煮元宵了,那一個個圓溜溜的小東西在沸騰的水里跳來跳去,不斷地翻滾,真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幾分鐘后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夾起一個咬了一口,啊!里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別是吃到我親手包的元宵時,我的心砰砰砰直跳,真有些激動。
通過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動腦筋,下工夫,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六
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jīng)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幾次,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七
今天晚上,我家要吃湯圓,我家的湯圓和別的不一樣,不是買的,而是自個包的。
下午,媽媽就開始和面了,不但要做這些事,還要炒芝麻、做肉餡······忙得滿頭大汗。傍晚,全家開始包湯圓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面團,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怎么回事?”我奇怪地叫起來。原來,我怎么搓也搓不圓這個可惡的調(diào)皮湯圓,而且還露餡了。我生氣極了,恨不得把這個調(diào)皮搗蛋鬼給打得扁扁的,永遠也別圓起來。大家見我這副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后來媽媽告訴我:“兒子,你的面團太厚了,餡太多了。你把餡放少一點,面團捏薄一點來包包看。”媽媽說著,給我演示了一遍,“要像我這樣才行啊。”我按照媽媽的樣子去包,果然,這個湯圓不再調(diào)皮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并且一個比一個好看。我一邊包,一邊想:哈哈,媽媽這招可真管用啊,我以后要多想媽媽請教。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湯圓,心里美滋滋的。
這件事不但讓我吃到了美味,還讓我知道了做事不光要認真,而且要努力。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八
星期六晚上,家里燒湯圓,我自告奮勇加入包湯圓人員的行列。
媽媽先把面粉加上了熱水,再把它和成了硬度適中的面團,然后把芝麻、糖、油拌在一起。我呢!也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嚴陣以待”。
開始包了,媽媽把和好的面團輕輕地揉成了圓團,緊接著又慢慢地捏成了扇片,把拌好了的餡放進扇片中,然后用大拇指按在上面邊捏邊轉(zhuǎn),最后團了一下,一個又大又圓的湯圓就做好了。我一邊看著媽媽忙活,一邊小聲嘀咕:“包湯圓也不過就這么一回事,輪到我大顯身手了!”
我也先把面團揉成了圓團,又捏成了扇片,再放進了芝麻餡,可無論無何始終包不到一塊兒——不是這邊散了就是那頭裂了,害得我七手八腳,東拼西湊。結(jié)果餡丟得到處都是,很多面粉粘到了身上,五個手指頭還黏呼呼的,怎么張也張不開。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包好了一個,仔細一看,湯圓外面全是芝麻!媽媽看了看,笑著說:“這哪是湯圓啊!倒像是個花球。”辛辛苦苦的成果沒有得到絲毫肯定,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這時,媽媽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很多事看看簡單,做起來并沒那么容易。干什么事都是有竅門的,你仔細看……”說著動手示范起來——只見媽媽左手拿著皮,把餡放在皮上,大拇指按在餡上,另外的四個手指往上一攏,將收口捏緊……很快,一個既圓溜又光滑的湯圓就包好了。“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按著媽媽教的方法,我也包了很多湯圓,而且一個比一個好!
晚餐,大家都吃得很開心,我更是胃口大開,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還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開動腦筋,肯下功夫,就一定會成功!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九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圓又圓……”聽著這首歌,我不禁想起了中午包湯圓的“荒延”經(jīng)歷。
今天,我突發(fā)奇想,要午飯自己包湯圓吃,可我一點經(jīng)驗也沒有呀!沒辦法,我只好拜“大名鼎鼎”的`老爹為師。
“先和面,加適量的水,再抓,揉成條。再把每個條掰成一個一個的二號電池般粗細的小面柱,把中間按一個坑。再放些紅糖,搓成小圓球。燒水,等水開了以后下鍋,待湯圓浮上水面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包湯圓的全過程。
第三步:好不容易解決了包的問題。該下鍋了。水燒得挺順利,可下鍋時湯卻噴到了我臉上。臉沒燙著,面卻化了。嘿嘿!歪打正著!
湯圓做好了,味道很一般。可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湯圓!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
中學生作文hnzn.
(記事)。
今天是元宵節(jié)。早上,我剛睜開眼,媽媽就對我說:“今天是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我趕緊起了床,要和媽媽一起。
開始了。我們先把和好的面團搓成長條狀。然后,用手掐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取一塊放在左手手心里,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壓個洞。接著,把它捏成一個“小碗”,再舀入適量的湯圓心子。最后,把“小碗”的口捏在一起,再搓幾下,湯圓就做好了。
吃著甜甜的湯圓,我心里也甜滋滋的。
中學生作文hnzn.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一
今天早上,我來到了廚房。我看見婆婆正在準備,于是我也加入了婆婆的“陣營”。
由于我沒有包過湯圓,所以先看著婆婆是怎么包湯圓的。只見婆婆先把一塊兒面,捏成碗形,然后把餡兒塞進去,按平,最后把口子捏在一起。這樣一來,一個湯圓就包好了。婆婆又把那個湯圓遞給我說:“這個湯圓不夠圓,你把它搓圓把!”“yes!”我一口答應。我搓呀搓呀,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誕生了。
看了一會兒,我就覺得應該可以了。于是我就對婆婆說:“婆婆我也來包吧!”婆婆就說:“好”。我按照婆婆這樣來包,但是不知道是餡兒多了還是什么的,剛把口子捏好,結(jié)果裂開了一條縫,剛把這條縫補好那里又裂開了一條縫。婆婆看見了就來幫我。哇!婆婆還真神,不一會兒就把問題解決了。婆婆對我說:“有些事情是越干越熟練,就是這樣。”果然如此,我越包越熟練。不一會兒,我就能包出一個又圓又白的湯圓了。這還要多謝婆婆的教導。
湯圓包完了,就等著下鍋了。過了幾分鐘,湯圓煮好了,馬上就要進入我們的嘴巴里了。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二
元宵節(jié)是一定要吃湯圓的。今年元宵節(jié)我們一家一起做湯圓。
媽媽準備好面團和餡。就要開工了。今年的湯圓餡可不一般,是巧克力餡、黑芝麻餡、桂花豬油餡。準備完畢。媽媽說“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只包一種餡,比比誰包的多。先讓我來抽簽決定誰包什么餡的吧”。說著拿出三張紙條。
抽簽結(jié)果出來了:媽媽包巧克力、爸爸包桂花豬油餡、我包芝麻餡。開始包湯圓了。全家總動員,我們都包起了湯圓。
一開始我像捏彩泥一樣。慢慢的,變得熟練,動作也快了一大團面團消失了。媽媽讓我們數(shù)數(shù)自己包了多少個。我包了18個,媽媽包了40個,爸爸包了32個。媽媽贏了,獎品是一包巧克力。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煮湯圓,吃湯圓。
媽媽把三個碗里的湯圓放進鍋里煮了10來分鐘,看著一個個湯圓在鍋里慢慢的漂浮起來,媽媽說湯圓熟了,來把碗拿來。吃湯圓啦。吃著香噴噴的湯圓別提有多高興了。媽媽說:“這湯圓味道好幸福。”“那是當然。”今天真是最快樂的一天。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三
今天,我們剛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作文老師說:“我們今天呀,就來吧!”
聽到消息后,同學們特別高興。有的正在拍桌子,有的正在晃板凳,有的一蹦三尺高,我心里特別激動。
準備的材料有:糯米粉、黑芝麻餡。糯米粉的'樣子雪白雪白的,用手摸摸澀澀的。黑芝麻餡樣子是正方形的,是墨綠色的,樣子也特別好看,用手摸一摸有一點硬。拿起來聞聞一股香油味,仔細聞一聞有一股黑芝麻味道。
老師給我們示范:怎樣包才好。
先把糯米粉放到一個小盆子里,放點溫水把它揉成圓圓的,然后,再用食指彈成圓圓的片,再把黑芝麻餡放進去,把它包好。最后,蘸點糯米粉就行了。
同學們就開始包起來!有的包成三角形,有的包成正方形,還有的包成圓形。在這期間,有的同學說:“老師,給我點糯米粉吧!有的說:“老師,給我點水吧!”還有的說:“老師,我的包壞了。”大家都享受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同學們,你們會做這圓圓的湯圓嗎?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四
星期四,下午第三節(jié)課,我校舉行了包湯圓活動。
包湯圓之前,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去洗手。回到教室后。就開始包湯圓了。因為我在前年的元宵節(jié)里跟外婆學過怎樣包湯圓。所以,現(xiàn)在我一拿到老師發(fā)的面團,就知道該怎樣做了。首先,把面粉壓扁,再那一點兒餡,放在中間,然后,再把邊上封起來,輕輕的把它撮圓。
接著,我們又吃了一、二年級小朋友包的湯圓。一咬,哎呀,幾乎都沒餡的。但是,這畢竟是他們親手做的勞動成果呀!
雖然學會做了湯圓,但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
后來我回家查了一下,原來,在宋朝時,民間過元宵節(jié)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qū)嵭模驇юW。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事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辛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了解了湯圓的來歷。我覺得這次活動,我既學習了更多包湯圓的秘訣,還很有趣。
第一次包湯圓(匯總15篇)篇十五
今天,我們剛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作文老師說:“我們今天呀,就來包湯圓吧!”
聽到消息后,同學們特別高興。有的正在拍桌子,有的正在晃板凳,有的一蹦三尺高,我心里特別激動。
準備的材料有:糯米粉、黑芝麻餡。糯米粉的樣子雪白雪白的,用手摸摸澀澀的。黑芝麻餡樣子是正方形的,是墨綠色的,樣子也特別好看,用手摸一摸有一點硬。拿起來聞聞一股香油味,仔細聞一聞有一股黑芝麻味道。
老師給我們示范:怎樣包才好。
先把糯米粉放到一個小盆子里,放點溫水把它揉成圓圓的,然后,再用食指彈成圓圓的片,再把黑芝麻餡放進去,把它包好。最后,蘸點糯米粉就行了。
同學們就開始包起來!有的包成三角形,有的包成正方形,還有的包成圓形。在這期間,有的同學說:“老師,給我點糯米粉吧!有的說:“老師,給我點水吧!”還有的說:“老師,我的包壞了。”大家都享受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同學們,你們會做這圓圓的湯圓嗎?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