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需要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如果你對教學計劃的編寫還有一些困惑,不妨看看下面這篇范文,或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一
3、讀寫結合,學會閱讀寫人文章,領悟寫法特點。
讀懂哈爾威船長在輪船被撞時即將沉沒時,是怎樣井然有序地展開救援。
理解課文中含意比較深刻的句子,感悟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學習。
1、介紹有關雨果的作品,引出主人公——船長。(出示雨果的圖片及介紹)。
2、板書課題,探討課文是屬于寫什么的文章,引導學生質疑:船長做了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引導學生學習回憶寫人文章的方法。(順勢課件ppt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思考提出的問題。
1、學生自由閱讀全文,在讀的時候標記生字新詞,才提出的問題并試著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
2、讀完后,先同學之間交流對問題的見解,再指名說說。
3、全班交流,指明說說。
(1)再說說自己在文中積累了哪些生字新詞?師ppt出示自己挑選的詞語,認一認,并思考每一組詞共同表現的內容。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線索。
1、陰森森剖開嘈雜一窩蜂不可開交(遇難)。
2、巍然屹立沉著鎮定調遣井然有序沒有斗毆(救援)。
3、猶如鐵鑄紋絲不動沉入深淵忠于職守(殉職)。
(2)船長做了什么?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說說引導學生概括全文內容。
(3)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可以用自己的話語來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話語來概括。抓住關鍵詞:忠于職守。
二、細讀課文,了解船長在危難時刻的表現,感悟船長的優秀品質。
一、了解遇難時人們的表現。
1、讀課文相關內容,標記遇難時輪船的狀況與人們的表現。想一想當時的情形。試著邊讀邊做批注。
二、讀懂全船一片恐慌時,船長如何指揮救援,感悟船長是如何忠于職守的優秀品質。
2、讀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指揮救援的過程:先是大吼,然后是與機械師對話,在對話后作出命令,指揮控制,提醒,催促。救援中,在救援過程中,你對船長印像最深的描寫是——(生結合有關重點句談看法,師出示相關句子,針對學生的看法適時點撥補充)。
4、在救援之中我們讀到最多的還是關于船長的——語言。從這些語言與神情之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這樣的船長——(學生說)。
三、了解船長殉職的情形,讀懂船長這樣做的原因,進一步體會船長的忠于職守。
1、讀一讀船長殉職時的內容,劃一劃船長殉職時的樣子,想一想船長在想什么。
2、讀完后表達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提出疑。
4、面對這樣一位了不起的船長,你最想向他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對船長的敬佩之情。
三、回顧全文,了解文章描寫上的特點。懂得如何寫人。
2、總結全文。
文檔為doc格式。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二
目標預設:
1、通過反復練習,學生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和關鍵詞句理解文章最后一節的內涵。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哈爾威船長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現出來的臨危不懼、沉著果敢、鎮定指揮、以身殉職的高尚品質和忠于職守、先人后己、愛護弱小的做人之道。
重點、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哈爾威船長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現出來的臨危不懼、沉著果敢、鎮定指揮、以身殉職的高尚品質和忠于職守、先人后己、愛護弱小的做人之道。
教學準備:幻燈片、背景音樂。
教學方法:讀悟法、討論法、情境想象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通過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學會生字,理解生詞。對文章的結構有所了解,想象、理解輪船遇險時災難的可怕以及它突然降臨時人們的驚慌與恐懼,并對哈爾威船長的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有初步了解。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二、理解“救援”、感悟形象。
1、初讀感知。
2、交流討論:找出哈爾威船長發布的幾次命令。
3、學習第一次命令。
4學習第二次命令。
6、討論、感受哈爾威船長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質。
三、理解“殉職”,升華情感。
1、想象感受殉職的悲壯場景。
2說話練習。
3、通過討論體會船長的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
四、布置作業、拓展提升(機動)。
1、背一背:背誦文章的.。
3.讀一讀:推薦閱讀:本文的作者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等。任選一本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板書設計:
遇險千鈞一發。
6、船長自救舍己為人英雄。
犧牲忠于職守。
教學反思: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三
1.初步了解外國詩歌特點,繼續提高對現代詩歌的鑒賞能力。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作者簡介。
惠特曼(1819~1892),19世紀美國杰出的民主主義詩人、出生在紐約附近長島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迫于生活很早就出外謀生,當過雜役、木匠、排字工人、新聞工作者和編輯等,他只受過幾年初等教育,后來靠自學閱讀了大量世界文學名著,但哺育他成長為時代歌手的,主要還是美國沸騰的社會生活。他的主要作品有《為了你,民主》、《大路之歌》、《今天的軍營靜悄悄》、《起義之歌》、《啊,法國之星》和散文《民主展望》等。這些詩歌都編在《草葉集》中,這部優秀詩集成為美國近代文學史上一座光輝的里程碑,是美國民族文學的典范。
2.寫作背景。
1783年,美國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后,國內存在著雇擁勞動制和黑人奴隸制。
1860年11月,以反對奴隸制而著名的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南方幾個州宣布脫離聯邦政府而獨立,1861年4月,又首先出兵叛亂,引發了內戰。林肯總統上任不到半年,就領導聯邦政府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了四年的奮戰,擊敗了南方叛軍,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次革命的成功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林肯總統為美國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功勛卓著。在全國歡慶大勝利的時刻,對民主懷有刻骨仇恨的南方奴隸主派間諜暗殺了林肯總統。在林肯總統死后,惠特曼寫下了《啊,船長,我的船長》這首詩,以表達對林肯的痛悼與懷念之情。
(二).文本分析。
1.思想內容。
全詩三節,逐層深入地表達了詩人對林肯總統的熱愛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結束,大船凱旋,船長卻倒下了。噩耗伴隨著勝利的巨大歡樂而來,人們為船長的死而悲慟、痛惜。
詩人把美國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長”,把林肯率領聯邦政府軍戰敗南方叛軍的過程比作是“度過了一切風險”的“艱苦航程”。這里詩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駕駛美國這個大船的船長,把南北戰爭比做艱苦的航程,通過大船的勝利返航表現林肯的功績,形象地贊頌林肯,表達對他的愛。
這一節描繪了大船的形象:穩定、威嚴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艱苦,勝利的來之不易。借此來肯定船長林肯的偉大功績。
在這一節里,在抒情方式上,詩人直稱林肯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表達了一個士兵,一個水手,抒發對自己的統帥親切愛戴之情。
(2).人民群眾為大船凱旋而熱情歡呼,鐘聲軍號齊鳴,旗幟飄揚,鮮花飛舞,但船長倒下了,人們是多么悲痛!
這一節描寫的歡慶勝利的場面極為壯觀,通過側面描述人民群眾對林肯的愛戴、敬仰之情,來贊頌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這一節里,詩人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把他當作最親近的人,這比上節只稱林肯為船長感情更近一層。對林肯直接稱為“你”,這第二人稱與“父親”的稱呼相配合,直接與林肯對話,感情熱切而真摯。
(3).航船下錨,大功告成,而船長永遠倒下了。
這一節詩人從歷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績,并表達了自己萬分悲痛之情。詩人終于從想象(夢境)中回到現實中來,明確地知道“船長”真的是死了。在這一節里,詩人把林肯改稱為“他”,表明詩人清醒的絕望、極度的悲痛。
這首詩作者主要運用象征的手法來描述林肯這個人物的形象,贊美林肯的業績,表達對林肯的敬仰與愛慕之情。
分析:1.反復詠嘆。詩中以“他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為主句反復詠嘆,其中又有人稱上的差別,這樣的手法使本詩在表現上既保持悲愴感情抒發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體現了這種情感的發展過程。
2.象征。詩人在這首詩中采用整體象征手法,把美國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總統比作這只船上的船長,當這只大船凱旋時,船長卻犧牲了。詩人形象而又鮮明地表現了對林肯的敬仰愛戴和對林肯之死的無限悲痛。
分析:本詩中,詩人抒發的感情是由淺入深、層層漸進的,表現在以下幾點:
(1).對林肯卓越的功勛的贊頌。
詩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長,把美國比喻成一只大船。在第1段中,這只大船在船長的指引下,“艱苦航程已經終結”,“渡過了一切風險”,“顯得威嚴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凱旋,借以表現林肯的功業;在第2段中,“旗幟正為你飄揚,軍號正為你發出顫音”,“為你,送來了這些花束和花環”,“他們為你歡呼,他們的熱情的臉轉朝著你”,表現了廣大人民對林肯的愛戴、擁護和敬仰;在第3段中,“這只船安安穩穩下了錨”,“大功已經告成”,從歷史意義的角度,對林肯的功勛作出極高的評價。詩人在詩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現林肯的功勛,使人倍感詩人對林肯的推崇之情。
(2).詩人對林肯的個人感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將林肯稱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這時他流露的是戰士對統帥、水手對船長的敬仰之情。在第2、3段中,詩人的感情進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摯地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我的父親”,表現詩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這樣的深入變化使詩人的感情更加濃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為失去領航人而悲傷,在第2、3段中則是為失去慈父般的親人而慘痛,稱謂的變化體現了詩人感情上的深入。
(3).詩人對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對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觀地敘述道:“甲板上躺著我們的船長,倒下來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詩人在震驚中感情麻木而沒有感到過度的悲傷,只是當作一件客觀事件來接受,來陳述;在第2段中詩人從震驚中驚醒,悲傷涌上他的心頭,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他不肯相信船長已經死去,他呼喚“親愛的父親”,他用“手臂把”船長的“頭支起”,他寧肯相信這是“在一場夢里”,他對船長仍用“你”來稱謂,表示船長和他一樣,仍是在人世間活生生的人,只是暫時“倒下來”而已;在第3段中,詩人不得不接受這慘痛的現實,他不得不承認船長已經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長“他已經沒有知覺,也沒有脈息”,自己支起船長的頭呼喚也無濟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長,“踏著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來走去”,詩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給自己帶來的悲痛。詩人用第三人稱“他”稱謂船長,表示詩人已經承認船長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間永隔了。
在第2段中詩人還覺得像“夢”,還有一絲希冀,而現在卻只有絕望了。整首詩詩人對船長由無人稱到第二人稱再到第三人稱稱謂的變化,呈現了詩人悲痛心情的發展過程。
(4)總結:本詩中,詩人的感情抒發旋律是起伏波動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歡樂的激昂轉到悼念的悲痛。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歡快的語調,船已經回來了,“爭取的勝利已經獲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歡呼”,但是在這兩段的下半部,卻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傷的氣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幾行敘述船長的語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樣,從“大功已經告成”的歡樂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整首詩這種情感上的強烈反差,更使人體會到詩人心中那種悲愴欲絕的感受。
這首詩表達了對建立自由美國而獻出生命的領袖林肯的無比崇敬和悲悼之情,詩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實際上就是贊美了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獻精神。
反復詠嘆,詩人抒發的感情是由淺入深、層層漸進。詩中以“倒下了,冷了,死了”為主句反復詠嘆,其中又有人稱上的差別,這樣的手法使本詩在表現上既保持悲愴感情抒發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體現了這種情感的發展過程。
詩人用航船戰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庇佑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的勝利結束,一領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的偉大作用,這樣構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任務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船長卻倒下了,具體可感地增添并表現了詩的悲壯情感。
文檔為doc格式。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四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靈魂。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就是——(齊讀)船長。出示課題,板書課題,讓我們再次帶著崇敬的心情齊讀。
二、初讀課文。
初讀要求:
1、先讓我們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詞語:
側舷艦橋肇禍斗毆巍然屹立調遣呼號薄霧哈爾威船長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見習水手克萊芒。
南安普敦格恩西島“瑪麗”號“諾曼底”號。
3、我們可以利用上面的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之時,哈爾威船長鎮定自如地指揮60名乘客脫險,自己卻以身殉職的事。
4.根據概括內容板書:
一、遇險。
二、指揮。
三、脫險殉職。
5.根據內容快速劃分課文段落。在黑板上補上自然段。
一、遇險1——2。
二、指揮3——28。
三、脫險殉職29——30。
6.看著板書大家覺得,最值得研究。
的是哪部分?
確定學習重點內容——指揮部分。
7.這部分內容,大家想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問題,歸類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8.請大家細讀3——28自然段,找找答案,做做批注。
三、細讀課文指揮部分。
解決為什么要指揮?
1.交流句子,出示句子。
你能用一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情形嗎?
誰來試試讀出這種危急?你來讀。
你來讀。
2.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片段。
師:更亂的是,繼續讀:
為什么整個人群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了呢?誰不想???
出示: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
怎樣指揮?
就是在這樣慌亂、急迫的情勢下,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沉著鎮定地指揮呢?
1.“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快救克萊芒!”船長喊道。
“動作再快點!”船長又叫道。
師:我們來好好讀一讀哈爾威船長的這四句語言,
讀完,問:你體會到什么?
請你讀出船長的鎮定果斷!的確是一個沉著冷靜的船長!(板書:臨危不亂)請你讀!一個臨危不亂的船長!
師:平時,女士優先是一種風度!但是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讓女人、孩子先走行的就是做人之道。來,男孩子來一起學習這種做人之道。
拓展想象:
大家試想,船長除了特別愛護女人和孩子這些弱勢群體,還會考慮那些人?
師小結:是啊,船長把每一個需要照顧的人都考慮到了,唯獨忘了自己。
2.
大家先自由讀讀這組對話。
師生合作讀。
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要用這樣簡短有力的語言來描述他們的對話呢?
大家還能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同桌合作讀讀。
來,讓我們一起讀船長的話,把你的體會都融入到朗讀中去。
是啊,哈爾威船長就是這樣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再讀這句話。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五
1、知識目標:掌握這兩首詩歌所表現的內容。
2、能力目標:掌握詩歌所表現的意象、技巧等。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體會普希金和惠特曼在詩歌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掌握詩歌所表現的意象、技巧等。
體會普希金和惠特曼在詩歌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用自己所總結的詩歌學法進行滲透教學。
一、導入并簡介作者。
1、由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導入。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俄)普希金。
賞析:在逆境中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傷,情緒上不要急躁,要有樂觀的態度,相信“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即使有了正確的態度和信念,憂郁也是難免的,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今天的磨難將是寶貴的財富,將成為今后的美好的回憶。
2、普希金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了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鮑里斯·戈都諾夫》、《黑桃皇后》、《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茨岡》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臺上不朽的經典。由于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1月29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名言:我曾經愛過你:愛情,也許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會再打擾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我曾經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個人也會象我愛你一樣。
二、賞析詩歌《致西伯利亞囚徒》一詩。
1、詩作背景。
1825年12月,轟轟烈烈的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了。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動的反對農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領導起義的貴族革命者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十二月黨人”他們拋棄了財產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俄國勞苦大眾謀幸福,被俄國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壓了起義,絞死了起義的五位領導者,并對十二月黨人殘酷迫害,將百余名起義者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在這些被流放的囚徒中,有普希金的許多同學和朋友。想到朋友們正在西伯利亞服苦役,詩人寫下這首詩托人捎給他們。
2、賞析。
普希金與十二月黨人的關系密切,他雖然沒有參加他們的秘密組織,但在政治和思想上與他們是完全一致的。1825年起義發生時,普希金正被幽禁在流放地,起義失敗后,有五位領袖被處死,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在審訊過程中,幾乎從每個起義者的家里,都搜出了普希金的政治詩,實際上他也是一個缺席的受審者。詩人從流放地回來后,十分關心這些苦役犯的命運。1827年初,十二月黨人尼·穆拉維約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亞探望丈夫,普希金就托她帶去了這首獻詩,它于1856年才在倫敦的《北極星》雜志上首次公開發表。
這首贈詩首先對十二黨人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指出他們的革命事業沒有落空。它向在殘酷的環境里受難的革命者送去了詩人的忠誠的友誼、必勝的信念、熱情的鼓勵和崇高的敬意。詩寫得言簡意賅,情深義重,格調激昂,充滿著樂觀精神,它使在西伯利亞受難的同志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十二月黨人詩人奧陀耶夫斯基代表囚徒們和了一首詩。詩中表示,他們仍然堅信革命,將把自由之火重新燃起,“星星之火必將燃成熊熊的烈焰”。這兩首革命的頌歌一同廣為流傳,鼓舞著一代代的革命者。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這個名稱,就取自奧陀耶夫斯基的上述詩句。
(1)、在開頭部分詩人為什么要寄語那些“囚徒”要“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明確:因為詩人知道,在礦井深處服苦役,猶如在地獄里掙扎,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支撐,肉體的折磨決不能是高貴的靈魂屈服。
(2)、“你們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確:解放農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對于“西伯利亞囚徒"和詩人來說分別意味著什么?(找出相關詩句說明)。
明確:對于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而言,“希望”就是愛和友情,只要愛和友情仍在,他們就能戰勝苦難,實現理想。在用希望激勵戰友的同時,詩人也用希望激勵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詩人向沙皇暴政發出了詛咒,預示了它的覆亡。
(4)、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士的詩。
(5)、第二段末尾一句最后的詞“臨降”,意思是“降臨”,為什么說成“臨降”?
明確:這樣做足為了壓韻——形式為內容服務,翻譯時比較好地再現了原詩音韻上的和諧優美。
(6)、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
明確: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對未來革命的勝利充滿必勝的信念,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同時用希望、愛情和友誼去鼓舞戰友的頑強斗志,只要愛情和友誼仍在,戰友們就能實現理想,也以此來激勵自己。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友和同志們的真摯的感情。
(7)、詩人通過哪些句子、詞語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明確:“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她(希望)會喚起你們的勇氣和歡樂,大家期望的時辰不久將會來臨?!薄皭矍楹陀颜x會來到你們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一樣?!薄杂蓵陂T口歡欣地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钡鹊?。
3、朗讀并概括出普希金抒情詩的特點。(特點不會一下子全找出,每讀一遍,找出些特點)。
討論明確:感情真摯,結構精巧,韻律優美。
明確:(十二月黨人簡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治時期養尊處優,絕無衣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點上他們與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格,為推翻專制的沙皇同志,推翻落后的農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到殘酷鎮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的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這些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了這種人格理想。
三、介紹惠特曼和《草葉集》。
1、惠特曼簡介:沃爾特·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紐約州長島,他是美國著名詩人、人文主義者,他創造了詩歌的自由體,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2、《草葉集》:1855年《草葉集》的第1版問世,共收詩12首,最后出第9版時共收詩383首。其中最長的一首,即后來被稱為《自己之歌》的那首詩。共1336行。這首詩的內容幾乎包括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詩歌之一。詩中多次提到了草葉:草葉象征著一切平凡、普通的東西和平凡的普通人。這薄薄一冊劃時代的詩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愛默生給詩人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惠特曼從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1856年,第2版《草葉集》出版,共收詩32首?!兑宦窋[過布魯克林渡口》是詩人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此外,《闊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萏芈谒囆g上進行大膽革新,打破長期以來詩歌因襲的格律,首創后來稱為“自由體”的新詩形式,即以短句作為韻律的基礎,大量采用重疊句、平行句和夸張的形象語言,并吸收了一部分勞動人民的語匯和少量外來語,大大提高了詩歌的表現力。他的《草葉集》成為美國近代文學史上一座光輝的里程碑,是美國民族文學的典范。
1、總體評價。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是美國詩人惠特曼為悼念林肯而寫下的著名詩篇。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在任期內,他為維護國家統一、摧毀蓄奴制而領導了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就在美國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刻,反動勢力雇傭的刺客殺害了他?;萏芈鼮榇藰O度悲痛,寫下了很多詩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這首詩是最著名的一首。詩歌的基調是悲壯的。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總統比作船長,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廢奴斗爭比作一段艱險的航程。
2、思想內容。
全詩三節,逐層深入地表達了詩人對林肯總統的熱愛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結束,大船凱旋,船長卻倒下了。噩耗伴隨著勝利的巨大歡樂而來,人們為船長的死而悲慟、痛惜。
詩人把美國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長”,把林肯率領聯邦政府軍戰敗南方叛軍的過程比作是“度過了一切風險”的“艱苦航程”。這里詩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駕駛美國這個大船的船長,把南北戰爭比做艱苦的航程,通過大船的勝利返航表現林肯的功績,形象地贊頌林肯,表達對他的愛。
這一節描繪了大船的形象:穩定、威嚴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艱苦,勝利的來之不易。借此來肯定船長林肯的偉大功績。
在這一節里,在抒情方式上,詩人直稱林肯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表達了一個士兵,一個水手,抒發對自己的統帥親切愛戴之情。
2.人民群眾為大船凱旋而熱情歡呼,鐘聲軍號齊鳴,旗幟飄揚,鮮花飛舞,但船長倒下了,人們是多么悲痛!
這一節描寫的歡慶勝利的場面極為壯觀,通過側面描述人民群眾對林肯的愛戴、敬仰之情,來贊頌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這一節里,詩人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把他當作最親近的人,這比上節只稱林肯為船長感情更近一層。對林肯直接稱為“你”,這第二人稱與“父親”的稱呼相配合,直接與林肯對話,感情熱切而真摯。
3.航船下錨,大功告成,而船長永遠倒下了。
這一節詩人從歷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績,并表達了自己萬分悲痛之情。詩人終于從想象(夢境)中回到現實中來,明確地知道“船長”真的是死了。在這一節里,詩人把林肯改稱為“他”,表明詩人清醒的絕望、極度的悲痛。
這首詩作者主要運用象征的手法來描述林肯這個人物的形象,贊美林肯的業績,表達對林肯的敬仰與愛慕之情。
3、藝術特色。
(一)表現手法。
1.反復詠嘆。詩中以“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卻”為主句反復詠嘆,其中又有人稱上的差別,這樣的手法使此詩在表現上既保持悲愴感情抒發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體現了這種情感的發展過程。
2.象征。詩人在這首詩中采用整體象征手法,把美國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總統比作這只船上的船長,當這只大船凱旋時,船長卻犧牲了。詩人用航船戰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庇佑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的勝利結束,以領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的偉大作用,這樣構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任務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船長卻倒下了,具體可感地增添并表現了詩的悲壯情感。形象而又鮮明地表現了對林肯的敬仰愛戴和對林肯之死的無限悲痛。
(二)思路結構。
詩人抒發的感情是由淺入深、層層漸進的,表現在以下幾點:
1.對林肯卓越的功勛的贊頌。
詩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長,把美國比喻成一只大船。在第1段中,這只大船在船長的指引下,“艱苦航程已經終結”,“渡過了一切風險”,“顯得威嚴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凱旋,借以表現林肯的功業;在第2段中,“旗幟正為你飄揚,軍號正為你發出顫音”,“為你,送來了這些花束和花環”,“他們為你歡呼,他們的熱情的臉轉朝著你”,表現了廣大人民對林肯的愛戴、擁護和敬仰;在第3段中,“這只船安安穩穩下了錨”,“大功已經告成”,從歷史意義的角度,對林肯的功勛作出極高的評價。詩人在詩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現林肯的功勛,使人倍感詩人對林肯的推崇之情。
2.詩人對林肯的個人感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將林肯稱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這時他流露的是戰士對統帥、水手對船長的敬仰之情。在第2、3段中,詩人的感情進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摯地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我的父親”,表現詩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這樣的深入變化使詩人的感情更加濃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為失去領航人而悲傷,在第2、3段中則是為失去慈父般的親人而慘痛,稱謂的變化體現了詩人感情上的深入。
3.詩人對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對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觀地敘述道:“甲板上躺著我們的船長,倒下來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詩人在震驚中感情麻木而沒有感到過度的悲傷,只是當作一件客觀事件來接受,來陳述;在第2段中詩人從震驚中驚醒,悲傷涌上他的心頭,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他不肯相信船長已經死去,他呼喚“親愛的父親”,他用“手臂把”船長的“頭支起”,他寧肯相信這是“在一場夢里”,他對船長仍用“你”來稱謂,表示船長和他一樣,仍是在人世間活生生的人,只是暫時“倒下來”而已;在第3段中,詩人不得不接受這慘痛的現實,他不得不承認船長已經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長“他已經沒有知覺,也沒有脈息”,自己支起船長的頭呼喚也無濟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長,“踏著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來走去”,詩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給自己帶來的悲痛。詩人用第三人稱“他”稱謂船長,表示詩人已經承認船長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間永隔了。
在第2段中詩人還覺得像“夢”,還有一絲希冀,而現在卻只有絕望了。整首詩詩人對船長由無人稱到第二人稱再到第三人稱稱謂的變化,呈現了詩人悲痛心情的發展過程。
詩人的感情抒發旋律是起伏波動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歡樂的激昂轉到悼念的悲痛。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歡快的語調,船已經回來了,“爭取的勝利已經獲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歡呼”,但是在這兩段的下半部,卻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傷的氣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幾行敘述船長的語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樣,從“大功已經告成”的歡樂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整首詩這種情感上的強烈反差,更使人體會到詩人心中那種悲愴欲絕的感受。
五、指導朗誦這兩首詩歌。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2、背誦課文最后六小節。
一、導入課文: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靈魂。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就是——船長。
請同學們快速自讀課文,把你心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或者你心中還有什么疑問?(學生提問)。
1、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誰在書中找到答案了?學習課文最后一小節。
2、讓我們一齊來讀一下。
是啊!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他是一名英雄。他那舍生望死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下面就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有感情地讀讀課文,把你最感動的地方找出來讀給你的.同伴聽,并說說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具體體現在哪兒?。
三、學生交流:
預設1:課文第3小節,在危險關頭,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而是指揮著救援工作。他想到的只有60人。唯獨沒有想到他自己。誰能讀好哈爾威船長說的話。(指導讀)茫茫黑夜,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諾曼底”號輪船不幸被“瑪麗”號巨輪剖開了一個大口子。人們的表現如何?(引讀、看.課件二)。
預設2:課文第5、6小節,人們的呼號和嘈雜與哈爾威船長的鎮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誰愿意來讀一讀他和手下的對話。(指導讀)。
預設3:課文25、26小節,你能把這部分讀一讀嗎?讓我們齊讀一下。
預設4:課文29節哈爾威船長沒有豪言壯語,他猶如一座豐碑屹立在船頭,他以身殉職、舍己救人的精神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遠在人們心中定格。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看.課件三)誰也想來試試。
……。
四、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讀到這兒,你能回答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嗎?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齊讀。
五、看著這位船長,你想說些什么?回家想做什么作業?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七
---手克萊芒,突出了人物果斷、堅決的性格。
運用特寫鏡頭,展現人物形象?!按L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人了深淵。這是一個典型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人物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后作業4中的兩個勺子,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2---。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子。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整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
4---。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之因。
(萬分緊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6---。
看圖聽老師背這一段話。
集體看圖背誦這段話。
(5)他真的把每一個人都考慮到了嗎?
(他把自己給忘了,面對災難,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小組交流,討論。
(7)出示: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指名讀。
為什么沒有人違抗他的意志?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
(8)指導朗讀第二段。
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讀。
8---。
1、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3、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齊背。
指名學生背。
二、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
三、批改,訂正。
10----。
11。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八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全文內容,能夠簡單復述故事情節。2、字詞學習,掃除學習障礙。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3、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讀通課文,掃清閱讀障礙;分段。教學難點分段。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教具器材掛圖,音樂。
教學步驟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媒體的運用。
三、學習生字。小結,故事按事情發展地順序寫了諾曼底的遇難,自救和船長的犧牲。學習生字正音:“械”(xie)“勒”“洛”聲母是“l”“梭”是平舌音械的筆順,教師示范。指導書寫。教師示范,描紅。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學生分段第一段:(1-2)講諾曼底被瑪麗號猛烈撞擊,情況非常危急。第二段:(3-28)寫哈威爾鎮定自若地指揮人們脫險。第三段:(29-30)寫哈威爾犧牲的過程。學生練習。
作業1、描紅,抄寫生詞。2、讀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后反思。
第1課時(總17課時)第1頁。
教學目標:1、讀熟課文,體會文章中所描繪的緊張氣氛。并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他表現出來。2、找出文章描寫情況緊急的句子,并能找出人物在此情境中發表現。
教學重點讀通課文,體會情況之緊急。教學難點體會文章之緊急。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教具器材錄音(氣氛緊張之音樂)。
教學步驟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媒體的運用。
一、復習導入。二、精講課文?;貞浺幌挛恼掳词裁错樞驅懙模v了哪些內容?教師板書:遇難-自救-犧牲指名讀課文第一部分。要求找出文中人物的表現討論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看出情況的緊急的?(教師板書)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情況之緊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做什么呢?那么哈威爾又是怎么做的呢?引入下一段的學習。找出描寫船長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通過反復誦讀體會情況的緊急。學生回答:遇難-自救-犧牲指名學生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況之緊張。學生讀:頃刻間,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呼喊著,哭泣著,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船長的句子。學生讀出畫出的句子。通過比讀,賽讀讀出情況之緊急。
抓住船長的語言,指導朗讀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船長喊了一聲:“奧克勒大副!”“快救克萊芒!”船長喊道。船長又叫道。從這些詞你體會到了什么?大家當時什么感受的呢?討論: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分角色對話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你認為船長是怎樣一個人?體會哈威爾在死亡前、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讓人感受到他的偉大和高尚。
作業1、練習背誦課文,體會船長的鎮定自若和舍己為人的精神。2、摘抄句子,描寫情況緊急的句子。
教后反思。
課題學會合作課型閱讀教學上課時間。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讀通課文,掃清閱讀障礙。理清文章條理。教學難點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教具器材音樂圖片。
教學步驟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媒體的運用。
三、再讀課文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業設計1、朗讀課文。2、抄寫詞語兩遍3、完成文后練習2。
板書。
教后反思。
第2課時(總課時)第頁。
課題學會合作課型閱讀教學上課時間。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讀通課文,掃清閱讀障礙。理清文章條理。教學難點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教具器材音樂圖片。
教學步驟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媒體的運用。
一、復習檢查聽寫詞語悠揚典范和諧顧名思義傾瀉瓶子嘴唇卓有成效犧牲協作完美情不自禁。
靜,就是生命的完滿;
水,就是生命的本源。
作業設計。
板書統一的目標學會合作協作精神取得成功自我犧牲精神。
教后反思。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九
1、了解惠特曼與《草葉集》,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2、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一、作者介紹。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生于長島。他曾在公立學校求學,任過鄉村教師,干過送信、排字等雜務,后在報館工作,成為編輯。他喜歡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歡歌劇、舞蹈、講演術,喜歡閱讀荷馬史詩、希臘悲劇以及但丁、莎士比亞的作品。
青年時期,他幫助父親承建房屋,經營小書店、小印刷廠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歡游蕩并和船夫、舵手、漁民、雜役、馬車夫、機械工等結交朋友,自稱是美國的“吟游詩人”。1855年出版《草葉集》第一版,收詩12首。南北戰爭期間,他自愿到華盛頓看護傷員,戰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門供職多年。1873年身患癱瘓癥,以后始終沒有恢復健康,直到逝世,臥床達20年之久。但他的樂觀主義,他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在他生前,《草葉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變動,現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謂“臨終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詩383首。1865年,詩人還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續集,內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開放的時候》。1882年,詩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遠景》一文。《草葉集》中最長的《自己之歌》,表達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除《自己之歌》外,《草葉集》還收錄了《通向印度之路》、《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等佳作?;萏芈鼮榻⒚绹约旱奈膶W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二、寫作背景介紹。
這是詩人惠特曼為紀念林肯而寫下的著名詩篇。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在任期內他為維護國家統一、摧毀農奴制而領導了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農奴。在他和美國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候,反動勢力雇用的刺客殺害了他。惠特曼為此極度悲痛,寫下了許多詩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這首詩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習。
1、在這首詩中“船”、“船長”、“航程”、“錦標”分別象征什么?
明確: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總統比作船長,把維護國家統一和廢奴戰爭比作一段艱險的航程。
2、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對南北戰爭的領導人林肯的崇敬和贊頌)。
3、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詩歌突出的寫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運用象征的手法“國家—航船,林肯—船長,南北戰爭—可怕的航程,港口—勝利”詩人用航船戰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象征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的勝利結束,以領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的偉大作用,這樣構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人物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時,船長卻倒下了,具體可感地表現了詩歌的悲壯的情感。)。
(運用場面的對比。航船即將到達港口的時刻,萬眾歡騰喜慶勝利,而為搏擊風浪而頑強奮斗的船長卻在此時倒下了。這種場面的對比,在情感上引起強烈的反差,也更能體會到詩人心中的那種悲痛欲絕的感受。)。
4、詩歌為什么每一節的末尾都寫“他已渾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在反復的詠嘆中加劇了悲劇氣氛。)。
5、第二節的詩的稱代為什么突然發生了轉換?這種轉換對表達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達出人民對林肯的崇敬,“船長,親愛的父親”,表現了人民對總統高尚人格的敬重。)。
6、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是怎樣的?
(悲壯的基調,表達出對總統的崇敬和贊頌)。
四、小結。
這首詩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謳歌人物,詩人用航船戰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比喻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的勝利結束,以領航的船長象征了創造了豐功偉績的林肯總統,在萬眾歡騰中,以一曲悲歌贊頌一位偉大的人物。表達了詩人對領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對領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文檔為doc格式。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后作業4中的兩個勺子的不同意思,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寫了他的一件什么事?為什么說他的靈魂是偉大的?)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震蕩調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嚴履行深淵忠于職守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子。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謹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一犧牲”給全文分段。
討論: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業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二、精讀訓練
1、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朗讀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之因。
“一聲巨響”、“剖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可見事故之大,情況之危急。這緊急的情況可用什么詞來形容?”(萬分緊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3)朗讀指導。
指名試讀,相機指導。(開始時語調平緩、輕快,后來要急促,最后一句話要用緊張的語調讀,因為情況危急)
指名再讀,及時鼓勵。
過渡: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了,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
3、朗讀理解第二段。
(1)速讀,找出最能表現船長沉著鎮定的一段話。
(2)出示: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3)出示掛圖。
(4)圖文結合,理解船長的“沉著鎮定”。
看圖說說船長的神態和動作。(板書: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讀這段話。
看圖聽老師背這一段話。
集體看圖背誦這段話。
(5)他真的把每一個人都考慮到了嗎?
(他把自己給忘了,面對災難,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小組交流,討論。
(7)出示: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指名讀。
為什么沒有人違抗他的意志?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
(8)指導朗讀第二段。
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全文
四、作業
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摘錄你認為感人的句子。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3、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齊背
指名學生背
二、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
三、批改,訂正。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落大意,說出主要內容。
重點難點:
1、把課文讀通讀順。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激情導入: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投影)。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3)了解詞語理解情況,提出質疑。
3、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點重點句子的朗讀。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自救-犧牲”給全文分段。
5、結合交流板書:
一(1-2):遇險。
二(3-28):自救。
6、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械巍。
四、作業:
完成鋼筆習字冊。
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組織學生與教材進行心靈的對話,自主地閱讀課文,感悟船長的偉大。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精讀時,抓住重點把能夠展現船長風采的部分,反復朗讀,認真體會,感悟理解。
一、整體回顧,激情導入。
歷史永遠都不會忘記英雄。有這樣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長,當他駕駛他的輪船遇險的時候,他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領導著,控制著……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員全都得救,而他卻與他的“諾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他就是哈爾威船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深情地一起來喊一聲——哈爾威船長。
二、自主朗讀,走近船長。
同學們,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當你讀到感動的時候,請你停下來讀一讀,然后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呆會兒我們來交流。
片段一:
哈爾威船長那卓越的領導才能讓人折服。看,在船上亂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卻用威嚴的、簡短有力的話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
指導學生朗讀船長和船員的對話。提醒學生:
(1)、這是船長威嚴的聲音,是壓倒一切呼號和嘈雜的聲音,是簡短有力的聲音。
(2)、同學想更好地讀好這一段對話,可以嘗試著將提示語拿掉。
片段二:
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毫不懼色,在他的指揮下船上井然有序。看課文中的這兩段議論:
1、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的上空。
2、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同學們對課文中的“偉大的靈魂”你是怎樣理解的?(1、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他毫不懼色,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想到了船上所有的人,卻沒有想到自己。2、哈爾威船長隨著“諾漫底”號一起沉入大海,卻像一座雕像一樣,這難道不讓佩服嗎?)。
片段三: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最后二個自然段,請問你有什么疑問請你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1)、哈爾威船長為什么不逃生呢?他完全有可能成為獲救的第61個人?。?/p>
2)、作者為什么說“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三、總結: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位英雄,齊讀或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作業:
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填生肖,再寫幾個含生肖的成語。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二
教材解讀:
《船長》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說,船長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小說以沉船與逃難為敘述的順序,塑造了一位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勇于獻身的船長形象。文章情節感人,文字雋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所以教學本文應以“感”和“悟”為宗旨,以體驗語言文字的作用為目標,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上,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種的語文實踐活動,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價值。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后作業4中的兩個勺子的不同意思,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學難點: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哈爾威船長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大家,把死亡留給自己的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課時分配: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段。
3、找出描寫哈爾威船長在生死關頭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句子,細細讀一讀。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找出描寫哈爾威船長在生死關頭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句子,細細讀一讀。
教學難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段。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展示出一個人的靈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說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靈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六課,題目是――《船長》。
二、檢查預習。
1.昨天老師已經讓同學們按要求預習了課文,下面老師來看看大家預習得怎么樣。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詞:
呼號薄霧秩序忠于職守。
調遣肇禍嘈雜陰森可怖。
(3)讓我們帶著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再來把這些詞語讀一讀。
(4)根據這三個小標題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大家說得真不錯,看來預習得很充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三、學習新課。
精讀第二自然段。
“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的情形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描寫“諾曼底”號被撞后情形的句子,抓住其中重點的詞體會體會,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默讀。
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交流:
只聽一聲巨響,諾曼底號的船身一下被剖開了一個大口子,教學反思《船長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理解“剖”,什么是剖?暑假里我們吃西瓜的時候,一刀下去,一分兩半?,旣愄柕拇^就像一把刀一樣,一下子就把諾曼底號撞開了一個大口子。說明了什么?情況十分危急,沉船已在所難免。)。
頃刻間,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呼喊著,哭泣著。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涌”能改為“流”嗎?為什么?“涌”能讓我們感受到水流速度之快,水量十分大。這又說明了當時情況十分危急,沉船已在所難免。)。
(按學生找到哪句話,抓住了哪個詞,體會到了什么,認為這句話應該怎樣讀,并請他來讀一讀這樣的步驟來交流。同一句話,詢問其他同學是否有補充)。
我們怎樣才能讀好這段話呢?(因為當時情況十分危急,我們應該用緊張的語調來讀。)指名讀,齊讀。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
2、抄寫文中生詞。
船長。
情況危急。
第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通過課文學習,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通過課文學習,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說說課文大意。
2、在讀課文體會情況危急。
3、導入新課。
二、講讀課文。
(1)在這突如其來的可怕的災難面前,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怎么說的?請大家快速讀讀課文3到28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描寫哈爾威船長怎么做怎么說的句子,抓住其中重點的詞,把你的體會寫下來,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出示要求)。
(出示: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從哈爾威船長大聲吼的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船長?(“把救生艇放下去”這是救援的方法;“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指明了救援的次序,為什么讓婦女先走,這說明哈爾威船長尊重婦女,在死亡面前,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把救援婦女放在首位;“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說明了什么?說明船長對船上有多少人了如指掌。說明他是一個臨危不亂、鎮定果敢的船長。)。
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位臨危不亂、鎮定果敢的船長讀出來?我覺得他已經具有了船長的鎮定自若,只是這樣的聲音足以蓋住現場的呼號和嘈雜嗎?我們一起讀。
(2)精讀第4、5自然段。
出示:整個人群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
你們能想像出“不可開交”是亂成什么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電影錄像吧?。úシ烹娪捌瑪嗬斫?。)。
這就是亂得不可開交。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是亂成什么樣嗎?為什么這么亂?(人們面對死亡的威脅,簡直快瘋了)此時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瘋,而是整個人群。
指導朗讀。
照這樣亂下去,意味著什么?(諾曼底號將船毀人亡)。
(3)跳讀25自然段。
然而,讀――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或斗毆。
與不可開交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詞是――井然有序。什么是井然有序?
(4)精讀船長對話。
這句話是船長對話過程當中的――一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整段對話。
出示整段對話。同桌分角色讀。
你從這段對話中體會到了什么?(這艘船肯定要沉沒了。)。
還體會到了什么?(這艘船還能堅持二十分鐘。)。
這二十分鐘非常的重要,哪個詞告訴了我們?(夠了)你從“夠了”這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船長有經驗、充滿自信。)如果他說“不夠”會怎么樣?說明他這樣說也是為了安撫民心。每個人都聽到哈爾威船長能用20分鐘拯救他們的生命,這20分鐘給了人們逃生的希望。指導朗讀“夠了”。
他真的會開槍嗎?請大家以小小組展開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在最危急的時候,在最迫不得已的時候,船長只能這樣去做。這樣才能保證拯救船上的絕大多數人)。
此時此刻,引讀――(出示)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上空。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人們為什么沉默了?
三、總結。
師總結:面對生死的考驗,我們看到了人們的害怕,看到了人們的驚慌,但,在船長哈爾威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卻是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看到了他的英雄本色。板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
四、作業設計:
1.繼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查查大作家雨果的資料,讀讀他的有關書籍。
[設計意圖:夯實學生的語文積累,在感悟人物品質的同時能有更多的收獲。]。
遇險。
忠于職守。
舍己為人。
犧牲。
五、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很有特色,這是一篇短篇小說,大作家雨果對人物的描繪可以說是栩栩如生。有正面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本課著重通過語言(下達指揮命令)描寫來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質;有側面描寫,對遇險時場面的描寫,船長英勇獻身時人們的心態描寫等來突出船長的光輝形象。在作家的生花妙筆下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凸現在我們的面前,讓人景仰。這些都是寫作方面的知識,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應該滲透寫作的指導。但出于完美角度的考慮,教學時未強化,這也是一種遺憾。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三
3、讀寫結合,學會閱讀寫人文章,領悟寫法特點。
讀懂哈爾威船長在輪船被撞時即將沉沒時,是怎樣井然有序地展開救援。
理解課文中含意比較深刻的句子,感悟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學習。
1、介紹有關雨果的作品,引出主人公——船長。(出示雨果的圖片及介紹)。
2、板書課題,探討課文是屬于寫什么的文章,引導學生質疑:船長做了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引導學生學習回憶寫人文章的方法。(順勢課件ppt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思考提出的問題。
1、學生自由閱讀全文,在讀的時候標記生字新詞,才提出的問題并試著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
2、讀完后,先同學之間交流對問題的見解,再指名說說。
3、全班交流,指明說說。
(1)再說說自己在文中積累了哪些生字新詞?師ppt出示自己挑選的詞語,認一認,并思考每一組詞共同表現的內容。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線索。
1、陰森森剖開嘈雜一窩蜂不可開交(遇難)。
2、巍然屹立沉著鎮定調遣井然有序沒有斗毆(救援)。
3、猶如鐵鑄紋絲不動沉入深淵忠于職守(殉職)。
(2)船長做了什么?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說說引導學生概括全文內容。
(3)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可以用自己的話語來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話語來概括。抓住關鍵詞:忠于職守。
三、細讀課文,了解船長在危難時刻的表現,感悟船長的優秀品質。
一、了解遇難時人們的表現。
1、讀課文相關內容,標記遇難時輪船的狀況與人們的表現。想一想當時的情形。試著邊讀邊做批注。
2、讀后說說遇難時的情形。體會人們一片恐慌的情景。(在深入體會的基礎上出示輪船沉沒時慌亂的視頻,進入情境的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引導思考:此時人們都在想什么?
二、讀懂全船一片恐慌時,船長如何指揮救援,感悟船長是如何忠于職守的優秀品質。
2、讀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指揮救援的過程:先是大吼,然后是與機械師對話,在對話后作出命令,指揮控制,提醒,催促。救援中,在救援過程中,你對船長印像最深的描寫是——(生結合有關重點句談看法,師出示相關句子,針對學生的看法適時點撥補充)。
4、在救援之中我們讀到最多的還是關于船長的——語言。從這些語言與神情之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這樣的船長——(學生說)。
三、了解船長殉職的情形,讀懂船長這樣做的原因,進一步體會船長的忠于職守。
1、讀一讀船長殉職時的內容,劃一劃船長殉職時的樣子,想一想船長在想什么。
2、讀完后表達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提出疑。
4、面對這樣一位了不起的船長,你最想向他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對船長的敬佩之情。
四、回顧全文,了解文章描寫上的特點。懂得如何寫人。
2、總結全文。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四
集中筆墨,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寫作色。具體說來,能夠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運用比較方法,揭示人物品質。
客輪遇險以后,船長想到的是60個人的安全,惟獨沒有想自己,這60與1的比較,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質;在人們混亂時,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兩處比較,突出了船長的鎮定自若,臨危不慌。
運用語言動作,突出人物性格。
客輪遇險后,哈爾威船長“大聲吼道”,“簡短有力的對話”,“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下達著命令,一切都在聽從他的調遣,危急中還不忘搶救見習水手克萊芒,突出了人物果斷、堅決的性格。
運用特寫鏡頭,展現人物形象。“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齊沉人了深淵。這是一個典型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人物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透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資料,理解文后作業4中的兩個勺子,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透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述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看了課題,你想明白什么?(文中寫了他的一件什事為什么說他的靈魂是偉大的)。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震蕩調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嚴履行深淵忠于職守。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狀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貌。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就應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整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一犧牲”給全文分段。
討論: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業。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二、精讀訓練。
1.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應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的好處。你怎樣理解句中的“又”的。
朗讀這段話就應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應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狀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之因。
(萬分緊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3)朗讀指導。
指名試讀,相機指導。(開始時語調平緩、輕快,之后要急促,最后一句話要用緊張的語調讀,因為狀況危急)。
指名再讀,及時鼓勵。
過渡: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了,哈爾威船長是怎樣做的。
3.朗讀理解第二段。
(1)速讀,找出最能表現船長沉著鎮定的一段話。
(2)出示: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思考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3)出示掛圖。
(4)圖文結合,理解船長的“沉著鎮定”。
看圖說說船長的神態和動作。(板書: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讀這段話。
看圖聽老師背這一段話。
群眾看圖背誦這段話。
(5)他真的把每一個人都思考到了嗎。
(他把自己給忘了,應對災難,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小組交流,討論。
(7)出示: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此刻他們的上空。
指名讀。
為什么沒有人違抗他的意志。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
(8)指導朗讀第二段。
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指名分主角朗讀。
三、總結全文。
1.分主角感情朗讀全文。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四、質疑。
五、背誦。
第29、30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主角感情朗讀全文。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3、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齊背。
指名學生背。
二、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
三、批改,訂正。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五
船長。
一、導入。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靈魂。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就是——(齊讀)船長。出示課題,板書課題,讓我們再次帶著崇敬的心情齊讀。
二、初讀課文。
初讀要求:
1、先讓我們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詞語:
南安普敦格恩西島“瑪麗”號“諾曼底”號。
3、我們可以利用上面的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之時,哈爾威船長鎮定自如地指揮60名乘客脫險,自己卻以身殉職的事。
4.根據概括內容板書:
一、遇險。
二、指揮。
三、
脫險殉職。
5.根據內容快速劃分課文段落。在黑板上補上自然段。
一、遇險1——2。
二、指揮3——28。
三、脫險殉職29——30。
6.看著板書大家覺得,最值得研究的是哪部分?
確定學習重點內容——指揮部分。
7.這部分內容,大家想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問題,歸類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8.請大家細讀3——28自然段,找找答案,做做批注。
三、細讀課文指揮部分。
解決為什么要指揮?
1.交流句子,出示句子。
你能用一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情形嗎?
誰來試試讀出這種危急?你來讀。
你來讀。
2.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片段。
師:更亂的是,繼續讀:
為什么整個人群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了呢?誰不想???
出示: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
怎樣指揮?
就是在這樣慌亂、急迫的情勢下,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沉著鎮定地指揮呢?
1.“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快救克萊芒!”船長喊道。
“動作再快點!”船長又叫道。
師:我們來好好讀一讀哈爾威船長的這四句語言,讀完,問:你體會到什么?
請你讀出船長的鎮定果斷!的確是一個沉著冷靜的船長!(板書:臨危不亂)請你讀!一個臨危不亂的船長!
師:平時,女士優先是一種風度!但是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讓女人、孩子先走行的就是做人之道。來,男孩子來一起學習這種做人之道。
拓展想象:
大家試想,船長除了特別愛護女人和孩子這些弱勢群體,還會考慮那些人?
師小結:是啊,船長把每一個需要照顧的人都考慮到了,唯獨忘了自己。
2.
大家先自由讀讀這組對話。
師生合作讀。
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要用這樣簡短有力的語言來描述他們的對話呢?
大家還能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同桌合作讀讀。
來,讓我們一起讀船長的話,把你的體會都融入到朗讀中去。
是啊,哈爾威船長就是這樣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再讀這句話。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六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后作業4中的兩個勺子,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寫了他的一件什事?為什么說他的靈魂是偉大的?)。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震蕩調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嚴履行深淵忠于職守。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子。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整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一犧牲”給全文分段。
討論: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業。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二、精讀訓練。
1.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的意義。你怎樣理解句中的“又”的?
朗讀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之因。
(萬分緊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3)朗讀指導。
指名試讀,相機指導。(開始時語調平緩、輕快,后來要急促,最后一句話要用緊張的語調讀,因為情況危急)。
指名再讀,及時鼓勵。
過渡: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了,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
3.朗讀理解第二段。
(1)速讀,找出最能表現船長沉著鎮定的一段話。
(2)出示: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3)出示掛圖。
(4)圖文結合,理解船長的“沉著鎮定”。
看圖說說船長的神態和動作。(板書:巍然屹立)。
指名感情朗讀這段話。
看圖聽老師背這一段話。
集體看圖背誦這段話。
(5)他真的把每一個人都考慮到了嗎?
(他把自己給忘了,面對災難,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小組交流,討論。
(7)出示: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指名讀。
為什么沒有人違抗他的意志?
“偉大的靈魂”指什么?
(8)指導朗讀第二段。
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2.看板書總結。
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遇險的萬分緊急的時刻,巍然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沉著鎮定地組織指揮著救援工作,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使船上60人脫險,他自己卻以身殉職,英勇犧牲。課文歌頌了他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板書: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四、質疑。
五、背誦。
第29、30自然段。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七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遵循這一教學理念,本課教學我嘗試著眼整體,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領學生在比較與聯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讀與靜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1.教什么?
本課是一篇小說,主要透過一件事刻畫了船長哈爾威的高大形象。教學中,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感悟船長形象、在品讀文字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上,在這樣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潛力。課文中的船長是一個臨危不懼、關心弱小、忠于職守的人,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職責”二字,他的忠于職守、做人之道,均是“職責”的體現。僅僅明白這些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將學生引向一個更深層面的學習,那就是透過文字學習作者是怎樣寫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效率。
2.怎樣教?
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很重要,但學生的學更重要。教師要切實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課堂設計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
要想引領學生將文本感悟得有血有肉,就得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情境,在語言品味與表達上下工夫。因為文本中人物一言一行都寄寓、棲息著作者與作者要表現的人物思想。所以錘煉語言就是錘煉思想,本著這一教學理念,從強化語言實踐,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讀中體驗入手,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畫面,觸摸文本語言溫度,直至最終實現情感升華。
自主、探究是本課教學中我著力要凸顯的學生學習方式。比如在上課開始后不久,我請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寫人類文章,在交流討論中明白這類文本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感悟人物形象并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這就為學生后續的自主探究學習確定了學習的目標?!皢栴}是探究的開始”,“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學生充分感知課文資料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船長為什么不與船員一齊離開,而要犧牲自己呢?”這時候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基于充分了解文本的前提下的,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從文本中尋求依據”,需要再次進行探究?!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自能學習的潛力”,而自主、探究,正是這樣能夠促進人終身發展和學習的好方式。
【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讀好課文的基礎上,透過人物的對話由表及里地理解文中重點語句。
2.引領學生有層次、個性化地解讀人物的語言、行動,感受船長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高尚品質,使學生經歷一次心靈洗禮、完美人性的熏陶的過程。
【教學重點】。
透過看、聽、讀、議、寫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理解、體會、品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價值。
【教學難點】。
透過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開展個性化的閱讀,使船長舍己救人、沉著鎮定、忠于職守等品質在學生頭腦中逐漸豐滿。
第二課時。
一、復習談話。引出重點。
1.教師提問:透過上節課的學習,船長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ppt出示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4.課文怎樣具體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二、朗讀感悟,層層突破。
(一)突破難點一。
1.瀏覽課文,哪些地方具體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讀后交流:客輪遇險后,哈爾威船長組織大家自救。
3.默讀課文,畫出船長發出的三次命令,讀一讀,從中讀出了什么。
4.學生品讀交流。
(二)突破難點二。
a.品讀命令一:
(1)指名讀。
(2)從這一次命令中,你讀出了什么?(扣“務必”“全都”,再讀。)。
預設:
(船長讓婦女兒童先走,船員斷后dd這是船長的經驗)。
(從務必、全都讀出了船長的決心dd這是船長的職責)。
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注意要讀出船長的沉著、鎮定和決心。
小結:多好的船長啊!在緊急關頭的他仍然忠于職守,仍然履行著做人之道。
讓我們一齊再來讀讀這段話,相信你會比剛才讀得更好。
(4)過渡:(指名一學生提問)。
船長這震耳欲聾的命令,使得局面得到了控制嗎?課文中怎樣寫的,請你讀一讀。
b.品讀命令二:
出示:“洛夫機械師在哪兒?”……“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t:老師把這段對話改了改,同學們讀讀看看有什么感覺。能夠這樣改嗎?
(出示:
“洛克機械師你在哪兒呀?”
“船長您在叫我嗎?我在這兒呀!”
“爐子此刻怎樣樣了?”
“已經被海水淹了。”
“那么爐子里的火呢?”
“火也全部熄滅了。”)。
生交流可不能夠這樣改?
(出示: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樣樣?火呢?機器怎樣?”)。
生討論。(感覺到船長很緊張)。
師:你們都相信船長嗎(生點頭)是呀,應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船長鎮定自若的指揮,威嚴有力的命令,怎能不使我們敬畏而信任呢此刻看來,之后救援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不僅僅僅是因為奧克勒大副手中的那把槍,還有這段體現著船長意志和靈魂的對話!(指名學生讀對話,指導讀出“力量與威嚴”。師生分主角讀對話)。
c.品讀命令三(略)。
(三)突破難點層次三。
ppt:《泰坦尼克號》主題曲,了船長與船徐徐沉人水下的畫面,出示文字“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齊沉人了深淵”。
師: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哈爾威船長沒有豪言壯語,此刻的他猶如座豐碑屹立在船頭,讓我們懷著敬仰激動的情緒再次感受這位英雄的做人準則。
(生再次充滿激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將凄美的音樂、感人的畫面、生動的文字集合成一體,創造了一個震撼學生心靈的情境,更好地渲染了氣氛、升華了感情、突破了難點。哈爾威船長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遠在學生心中定格。
三、合作探究,走進內心。
1.創設情境:看著船長漸漸消失的身影,這一刻你的心里又會有怎樣的疑問呢?(學生質疑)。
預設:(1)船長為什么不選取逃生,而選取與船一同沉沒?
……。
2.組織學生展開四人小組討論:誰能就這些問題談談看法?(發散學生思維,思考各種可能性)。
3.師小結: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選取活,有道理;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選取死,也有道理。所以,哈爾威船長在完成任務后選取逃生,不會錯;他選取了死亡,也沒有錯。
危難中出英雄。危急時刻,是放棄職責,違背天良,只求獨自活命?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義?哈爾威船長已經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讓我們再看看船長吧!
4.讓我們將無窮的敬意化為美妙的旋律,獻給他吧?。▽W生配樂齊讀課文最后三段)】。
【設計意圖: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是一種師生、生生之間的多項互動。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單向“動”得多,師生群體“動”得少;表面形式“動”得多,真正好處上的思維“動”得少……一談到討論,就容易構成表面熱鬧內在無法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真正有效的互動就應建立在學生產生需求的基礎上,這個教學片斷先設計了讓學生自主提出疑問,而不是由教師提出問題丟給學生??鬃釉唬阂墒撬贾迹瑢W之端。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贝蠖鄬W生會提出“船長為什么不選取逃生,而選取與船一同沉沒?”這個問題,并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做人的最高準則,再次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八
一、設計理念:。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引領學生帶著問題潛心會文,在閱讀交流中,抓住重點詞語,以疑促讀,以品促思,品讀感悟,感受人物的品質,體會作者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能說出課文梗概。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把遇險和船長第一次指揮的內容整合在一起。)扣住重點詞語,讀中感悟人物品質。
3、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扣住重點詞語,讀中感悟人物品質,體會表達方法。
四、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1)閱讀作者卡片。
(2)通過查字典讀準不認識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通課。
文,了解課文梗概。
2、教師在小黑板上寫上第3自然段內容。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寫的一篇小說。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注:上課伊始,開門見山,揭示學習內容。)。
二、檢查預習,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條理。
么地點?經過結果怎樣?同學們已預習了課文,一定有所了解。誰來。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議:說得怎么樣?好好在哪里,說清了什么?不好不好在哪?怎樣補充,改正?)。
師相機板書。
遇險——自救——犧牲。
預設:學生劃分的意見可能不一致,師則相機引領學生讀相關內容,合并歸類,說理由,作出正確判斷。
3、在這個故事中,船長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嗎?
(注: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布置,有檢查,使學生逐步養成認真預習的良好習慣;概括主要內容,是學生的一個難點,通過訓練,使每個學生經歷怎么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過程。
三、引發生疑,提出本課學習的目標。
1、學到這里,我們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故事脈絡,對故事中的主人公船長有了一些認識,那么課文學到這里是否可以了?接下去,你想從這一課中學些什么?(或解決什么問題)。
預設:學生可能說得比較碎瑣,淺顯。師則引領學生,歸類,歸納,提煉。簡單的問題當場由師生共同交流。有難度,有價值的留待學習課文時解決。
2、剛在我們一起歸納提煉出了這兩個問題:
(1)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指揮自救工作的?
(2)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表達方法來向我們展示哈爾威的優秀品質的?
(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好學深思的習慣與能力,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學案。)。
四、深入研讀,感悟人物優秀品質。
1、現在,我們就按照同學們剛才提出的要求來學習。哈爾。
威船長是怎樣指揮自救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給同桌聽聽,說說自己的感受。
2、交流。(誰來告訴大家,一開始船長哈爾威是怎樣指揮的?相機出示小黑板。)。
(1)誰來讀?2人,相機評議。
(2)同學們注意“吼”這個字嗎?船長為什么“吼”?
(3)交流。引領學生初步感受“諾曼底”號突然遇險,乘客恐懼。
萬分,慌不擇路,現場一片混亂。
3、那么課文哪個自然段就寫了這場災難?
(1)誰來讀第2自然段?相機評議。
(2)想自己讀一讀嗎?輕聲讀讀第2自然段,體會一下,有什么感受。
(3)交流,相機板書,大口子、涌進。
預設:學生一般都會體會到“諾曼底”號非常危險。師則追問,引發學生深入感悟。
4、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危險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
引導學生從“突然冒出”、“陰森森”、“大口子”、“涌進”、等詞語來通過個人讀、集體讀、賽讀、評讀等方式感受到“諾曼底”號的岌岌可危。
5、是啊!“諾曼底”號危在旦夕,太可怕了,如果你就在險情現場,你會怎樣做?
6、交流。
7、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誰來讀?
8、你能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人們當時的表現嗎?相機板書、驚恐萬狀、驚慌失措。
9、能通過你的讀把人們當時的表現展現出來嗎?相機評讀。
10、船上的口子越來越大,船里的海水越來越多,乘客們驚慌萬狀、慌不擇路,使得險情更嚴重了。所以,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船長不得不吼著指揮自救了。我們用心來讀讀船長的話。誰來當一回船長吼一吼?2—3人,相機評讀。
(1)你聽懂船長的命令了嗎?他的命令中包含幾個要點?
a、先放小艇b、按順序撤離c、必須全部救出。
(2)學到這里,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3)交流,相機在小黑板上圈出重點詞,引導學生扣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評議小組賽讀、范讀等多種形式,感受船長沉著果斷、關心婦女、忠于職守、舍生忘死等優秀品質。相機板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
預設:在品讀交流中,如果學生忽視了“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和第4自然段:“實際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師則質疑:船上明明有61人,船長為什么只命令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逃生可是人的本能?。∫I學生通過品讀。進而體會船長哈爾威心中裝滿了船上所有的人,惟獨不為自己考慮的優秀品質。
11、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船長哈爾威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高貴的品質!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來讀第3、4自然段。(全體起立。)。
(注:滿足上課伊始學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引領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扣住重點詞語感受船長哈爾威關心弱小、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品質。
五、探究作者的表達方法。
2、交流。引領學生根據板書體會作者通過對人物語言、行動的描寫和對比、襯托等來突出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注:滿足學生需求,探究上課伊始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不僅要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為“讀寫結合”打開一扇窗戶。)。
六暢談收獲。
引領學生從內容的理解、人物品質的感悟、表達方法的體會等方面暢談。
(注:升華提升、品嘗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更好地學習作好鋪墊。)。
六、作業。完成《補充習題》第一第二題。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十九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引領學生帶著問題潛心會文,在閱讀交流中,抓住重點詞語,以疑促讀,以品促思,品讀感悟,感受人物的品質,體會作者表達方法。
1.通過預習,能說出課文梗概。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把遇險和船長第一次指揮的內容整合在一起。)扣住重點詞語,讀中感悟人物品質。
3.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1.扣住重點詞語,讀中感悟人物品質,體會表達方法。
1.學生預習課文。
(1)閱讀作者卡片。
(2)通過查字典讀準不認識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梗概。
2.教師在小黑板上寫上第3自然段內容。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寫的一篇小說。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注:上課伊始,開門見山,揭示學習內容。)。
二.檢查預習,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條理。
(預設:學生說不完整,或不夠簡明,類似復述課文,表達條理不清。師則引領學生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來回答;引領學生評議:說得怎么樣?好好在哪里,說清了什么?不好不好在哪?怎樣補充,改正?)。
師相機板書。
遇險——自救——犧牲。
預設:學生劃分的意見可能不一致,師則相機引領學生讀相關內容,合并歸類,說理由,作出正確判斷。
3.在這個故事中,船長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嗎?
(注: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布置,有檢查,使學生逐步養成認真預習的良好習慣;概括主要內容,是學生的一個難點,通過訓練,使每個學生經歷怎么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過程。
三.引發生疑,提出本課學習的目標。
1.學到這里,我們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故事脈絡,對故事中的主人公船長有了一些認識,那么課文學到這里是否可以了?接下去,你想從這一課中學些什么?(或解決什么問題)。
預設:學生可能說得比較碎瑣,淺顯。師則引領學生,歸類,歸納,提煉。簡單的問題當場由師生共同交流。有難度,有價值的留待學習課文時解決。
2.剛在我們一起歸納提煉出了這兩個問題:
(1)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指揮自救工作的?
(2)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表達方法來向我們展示哈爾威的優秀品質的?
(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好學深思的習慣與能力,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學案。)。
四.深入研讀,感悟人物優秀品質。
1.現在,我們就按照同學們剛才提出的要求來學習。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指揮自救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給同桌聽聽,說說自己的感受。
2.交流。(誰來告訴大家,一開始船長哈爾威是怎樣指揮的?相機出示小黑板。)。
(1)誰來讀?2人,相機評議。
(2)同學們注意“吼”這個字嗎?船長為什么“吼”?
(3)交流。引領學生初步感受“諾曼底”號突然遇險,乘客恐懼萬分,慌不擇路,現場一片混亂。
3.那么課文哪個自然段就寫了這場災難?
(1)誰來讀第2自然段?相機評議。
(2)想自己讀一讀嗎?輕聲讀讀第2自然段,體會一下,有什么感受。
(3)交流,相機板書,大口子、涌進。
預設:學生一般都會體會到“諾曼底”號非常危險。師則追問,引發學生深入感悟。
4.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危險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
引導學生從“突然冒出”、“陰森森”、“大口子”、“涌進”、等詞語來通過個人讀、集體讀、賽讀、評讀等方式感受到“諾曼底”號的岌岌可危。
5.是??!“諾曼底”號危在旦夕,太可怕了,如果你就在險情現場,你會怎樣做?
6.交流。
7.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誰來讀?
8.你能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人們當時的表現嗎?相機板書、驚恐萬狀、驚慌失措。
9.能通過你的讀把人們當時的表現展現出來嗎?相機評讀。
10.船上的口子越來越大,船里的海水越來越多,乘客們驚慌萬狀、慌不擇路,使得險情更嚴重了。所以,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船長不得不吼著指揮自救了。我們用心來讀讀船長的話。誰來當一回船長吼一吼?2—3人,相機評讀。
(1)你聽懂船長的命令了嗎?他的命令中包含幾個要點?
a.先放小艇b.按順序撤離c.必須全部救出。
(2)學到這里,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3)交流,相機在小黑板上圈出重點詞,引導學生扣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評議小組賽讀、范讀等多種形式,感受船長沉著果斷、關心婦女、忠于職守、舍生忘死等優秀品質。相機板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
預設:在品讀交流中,如果學生忽視了“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和第4自然段:“實際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睅焺t質疑:船上明明有61人,船長為什么只命令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逃生可是人的本能??!引領學生通過品讀。進而體會船長哈爾威心中裝滿了船上所有的人,惟獨不為自己考慮的優秀品質。
11.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船長哈爾威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高貴的品質!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來讀第3、4自然段。(全體起立。)。
(注:滿足上課伊始學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引領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扣住重點詞語感受船長哈爾威關心弱小、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品質。
五.探究作者的表達方法。
2.交流。引領學生根據板書體會作者通過對人物語言、行動的描寫和對比、襯托等來突出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注:滿足學生需求,探究上課伊始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不僅要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為“讀寫結合”打開一扇窗戶。)。
六.暢談收獲。
引領學生從內容的理解、人物品質的感悟、表達方法的體會等方面暢談。
(注:升華提升、品嘗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更好地學習作好鋪墊。)。
七.作業。完成《補充習題》第一第二題。
船長。
忠于職守舍己為人語言、行動、對比、襯托表達方法。
遇險:大口子、涌進——自救:吼、先走、跟上——犧牲。
驚恐萬狀、爭先恐后斷后、60人全。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設計(熱門20篇)篇二十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節選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短篇小說《船長》。
課文記敘了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后即將沉沒時,船長哈爾威鎮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安然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文章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如運用動作描寫,突出人物性格,在客輪遇險后,哈爾威船長“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下達著命令,一切都在聽從他的調遣,危急中還不忘搶救見習水手克萊芒,突出了他果斷、堅決、友愛的性格。再如運用特定鏡頭,展現人物形象。“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币粋€典型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人物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學情分析:
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理解故事的情節不成問題,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長在面臨危急時“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偉大情操呢?為此,我根據學生具有對船長品質的情感認同,但苦于沒有危急時刻的生活體驗而難以真正理解船長的行為的特點,選擇時機適量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適應學生特點,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