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應急救護培訓的心得和體會篇一
本次培訓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運用不同種類滅火器撲滅大火的知識講座。
二、發生緊急狀況時的實際操作方法。
首先,徐醫生為我們講解了何為心肺復蘇搶救:心肺復蘇又稱cpr,是針對呼吸心跳驟停和心肌梗死的急癥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在我國,人們對于這一技術的掌握不足10%,而成功率更是遠遠低于1%,因此,提高老師們的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徐醫生又向我們講解了它的作用和專門針對的對象和實施者的要求。接著,徐醫生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做了一個簡潔、全面的講課。又因為關注到教師們教育的對象——幼兒年齡的特殊性,徐醫生又另外重點講解了幼兒心肺復蘇術和成人心肺復蘇術的不同之處及應重點注意的方面。最后,為了讓廣大教職工們對心肺復蘇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掌握而不單單只是了解,徐醫生又請部分教師上臺進行心肺復蘇實際操作,而臺下的老師們協同徐醫生負責監督檢查。這樣,讓大家在一個理論的基礎上又有一個全面演練從而完全掌握技能的機會。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對緊急施救認識,提高了老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強化了責任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掌握了心肺復蘇、撲滅明火的緊急救治方法。同伴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了解了各類突發事件及意外的處理方法,掌握了緊急救護的基本技能及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也讓我對各種救護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
應急救護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當人的生命在緊急危難的情況下可以救人一命。我想,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在安全方面的知識也是很貧乏的,我應該活血活用,回去馬上組織全園教師進行緊急救護技能培訓,增強老師的自救以及緊急施救的知識,提高緊急救護能力,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識。以后也將繼續開展多方式的演練,做好急救技術的普及,將意外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
應急救護培訓的心得和體會篇二
疾病和意外是人一生中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確定它們什么時候會到來。在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危急的情況,甚至死亡。那么在去醫院之前,我們能做些什么,如何幫助別人呢?這就需要我們學習院前急救的知識。
今天有幸參加了鄭州市急救醫療救援中心的“全民急救技能普及活動”。這次培訓是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急救與危重醫療中心的老師給我們上的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懂得急救的重要性和學習急救知識的必要性。
所有在場的學生都積極參與老師的講課。每個人都學習急救,急救是為了每個人,不同的學生,相同的目的。不同情況下的急救方法讓我們受益匪淺。急救概念深深扎根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需要的不僅僅是思維和記憶,還需要身體的記憶,讓急救知識成為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存技能。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利用模擬人進行現場練習,讓我們對如何實施正確的急救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經驗豐富的老師一步步教我們急救技能的步驟和要點,讓我們快速學會有效的急救方法。
下午訓練指導老師教急重癥治療,現場講解包扎,針對不同部位的損傷教不同的包扎方法,還叫了一個同學上臺表演,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各個方面的包扎知識。我們以掌聲結束了急救知識培訓,開始了實戰演練。
原本以為很容易的事情,在實際操作中就會亂成一團。我們在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總是會忘記很多事情,很匆忙,所以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一定要學會冷靜。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是很重要的。
總之,這次培訓收獲很大。我覺得這個訓練讓我明白了面對緊急情況應該怎么做。一旦發生這種事情,我一定會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治療病人。
如果每個人都采取行動,世界會變得更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更多身邊的人積極參與全民急救技能普及。我會和所有的醫務人員和志愿者一起努力工作。
應急救護培訓的心得和體會篇三
你知道紅十字的起源嗎?不知道吧!它的起源是亨利杜南先生,在一場戰爭時,他看見我方4萬多人被遺忘在戰場上。為了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建立了紅十字。
如果成人昏迷不醒可以在他耳朵邊叫:“喂!你怎么啦!”如果是嬰兒,則輕輕的拍打腳跟。搶救者還要打開氣道,先把他(她)的領扣、領帶、圍巾等解開。同時清楚傷病者鼻內的污泥、土塊、鼻涕、嘔吐物等。方法是怎樣的呢? 讓我告訴你吧!用手指把他(她)的嘴巴張開,再把嘴中的雜物清除出去。
舌會厭阻塞氣道,所以要用仰頭舉頦法。仰頭舉頦法:先一手把傷病者前額下壓,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還有按壓胸部平位、行胸外心臟擠壓也可以。可以把雙手重疊,壓著胸部,用手掌的下部按壓制定位置。
人工呼吸:用拇指食指捏閉患者鼻孔,然后吸氣盡力張嘴,緩慢吹氣兩口,每次一秒以上。
總結起來:
1輕拍呼喊試其反應。
2、高聲呼救。
3、保護頭頸。
4、擠壓30次。
5、仰頭舉頦。
6、人工呼吸。
7、檢查脈搏
所以,我們要讓更多人參與學習當中,讓死亡和受傷率減少。
應急救護培訓的心得和體會篇四
5月19日,在同學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后我積極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協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愿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范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么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愿者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著100%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