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合理的結構安排,使得文章條理清晰、觀點明確。接下來請欣賞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一
就拿“春節放鞭炮”來說吧!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來傳說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到村子里去危害人類。村里的人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毫無還手之力,只好能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一次能吃掉整個村子的人,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了。天漸漸黑了,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頓時熊熊大火燃燒了起來。就當火快滅時,一個小孩子找了根竹節扔進火堆,那時“年”正要吃人,被這突然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嚇得狼狽地落荒而逃。
雖然從此“年”不來了,但人們仍舊擔心它還會再來騷擾。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形成了。
過年時,大家除了放鞭炮,還要吃水餃。老師說:“餃子”就是“交子”,意思是說舊年向新的一年交替。而古人在餃子里放一枚銅板,誰第一個吃到裝有銅板的餃子,就意寓著今年會很幸運?,F在的人們,覺得這樣不衛生,改用裝一顆蜜糖。
春節還要倒貼“?!弊郑驗橄笳髦腋5搅?。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遠。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二
在一個鳥語花香的小村子里,住著一位叫卡雅喜拉的姑娘??ㄑ畔怖媚镎庇赂?、美麗善良,左鄰右舍都很喜歡她。小村里的人辛勤勞作,早出晚歸,生活得挺幸福??刹痪?,小村里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干旱,接連好幾個月不下雨,莊稼都枯死了,連泥也變成了粉末,水井和河流成了泥坑。人們饑渴難忍,每天都有人死去。小村里到處是奄奄一息的樣子。
卡雅喜拉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就向村子里一位見識廣泛的老人請教有什么方法能制止干旱。老人說:“在西方的一座山里,有一位女神。找到她,就有辦法使小村不再干旱?!笨ㄑ畔怖媚锫犃死先说脑挘挚纯茨切┛毂粫袼赖泥l親,決定去西方找女神。她告別村里人,即刻向西方走去??ㄑ畔怖媚锩爸崾?,跋山涉水,邁著步伐艱難地走著。路上,她摘野果解渴,經歷了重重困難,終于找到了女神。
卡雅喜拉姑娘祈求女神讓村里不再干旱。女神被卡雅喜拉姑娘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打動了,她拿出三個盛滿清水的陶瓷碗遞給卡雅喜拉姑娘,說:“你到村里的高處,把這三碗神水分別灑向村莊,就可以使你們的村莊不再干旱?!笨ㄑ畔怖媚镏x過女神,來到村莊的山坡上,小心翼翼的把三碗神水一一灑下去。
村莊立馬恢復了原樣,小河“嘩嘩”的流淌,莊稼也被河水灌得濕潤了起來。鄉村們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呈現在卡雅喜拉姑娘面前的,是一片生機勃發的樣子??ㄑ畔怖媚锔吲d極了,把三個碗摞在一起,放在頭頂上,在開滿花兒的山坡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于是,一幅精美的剪紙就誕生了。它的樣子大概是這樣:一個穿著繡有花紋的大裙子,頭上還頂著三個精致的陶瓷碗的少女,在滿山的花之間跳著歡快的舞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三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一: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薄ⅰ皦邸?、“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里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二: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神的剪紙文化。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5篇中國剪紙文化作文5篇例如:十二生肖剪紙中的子鼠。它的腦袋圓圓的;鼻子尖尖的;還長滿了許多胡子;身子活像一顆大瓜子;它的尾巴彎彎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腳像書法中的一點;兩只耳朵豎起來,直直的,好像是怕別人發現它上桌偷油吃。
民間藝術剪紙,是它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與燦爛。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三: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為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是照自己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己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后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四:
剪紙,大家都聽說過,剪窗花就是剪紙的一種,剪紙是公元前1600-11開始的。西漢時,傳說漢武帝的.龐妃去世后,皇帝思念不已,于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龐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
至現在發現得最早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團花剪紙、對馬團花、對猴團花、金銀花團花、菊花團花、八用形團花。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大約因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各種各樣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可用于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
中國剪紙文化作文五:
剪紙來自于民間,在寒冬農閑時,人們盤腿坐在熱炕上,邊聊天邊剪紙,隨心所欲,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來裝扮透明的玻璃,讓它變得越來越漂亮,當然還有一些剪紙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剪紙,又叫刻紙,區別在使用不同的工具。雖然工具不同,但創作出的作品相同。
我拿出剪刀和紅紙,想學剪小魚。我先在對折的紅紙上畫好小魚的模樣,然后再剪,很快小魚的大概模樣出來了。要剪到很逼真,可就不容易了,魚鱗、魚鰭,是最難剪的。要用剪刀尖挑,一不小心就會剪錯。我仔細地挑著,挖著。無論怎么樣的細心,我還是挑斷了一根魚鰭的骨,還好沒什么大礙。過了半個小時,小魚才堅難地完成了。我看著小魚,雖然不逼真,但是我也感到滿意。
我覺得剪紙真不愧是中國文化瑰寶之一,一把剪刀,一張彩紙,便會剪出各種東西。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四
剪紙,剪刀和紙是離不開手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才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為好,質地薄的紙為宜。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折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并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后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后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涌刹痪幸桓瘢遣灰丝偸褂弥本€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為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最后,去除多余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后,你還可以豐富一下想象力,剪條龍,剪個網袋……總之,當你運用自如時,你會發現,你是那樣富有耐心。
剪出的作品可以收藏在書中或空白的筆記本中,夾在兩頁紙之間,上面再附上一層半透明的紙,保持整潔。
待靜下心來時,翻閱欣賞下自己的作品,嘿,那才是其樂趣窮呢!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五
剪紙是我國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把剪子一張紙,就能創造出一幅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每一幅精美的剪紙的背后都有著一個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紙,它大致的樣子是這樣的:一個穿著五彩斑斕裙子的年輕少女頭上頂了三個雕刻精致的陶瓷碗,在生機勃勃的麥田里跳著歡快的舞蹈,好像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上生活在一群善良的人們。男耕女織,日起而作,日落而息。但不久后,有一條惡龍來到這個村莊,這條惡龍濫殺無辜,無惡不作。有些年輕人實在受不住惡龍的霸道,便自發組成一個部隊來打敗惡龍。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對惡龍說:”惡龍,我們來比賽跑步吧;我贏了,你就離開這里,我輸了,你就把我殺了?!睈糊埐恍嫉乜戳怂谎?。說道:“就你還想跟我比賽,我看你活得不耐煩了吧?!笨墒潜荣惲耍瑦糊堃幌戮团艹隼线h,它回首看了看遠處的年輕人,突然,惡龍感覺腳下的泥土松了,惡龍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村民們布置的陷阱里,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活抓燒死了。村民們把這一天設為驅龍節,每到這一天的時候,人們都要圍在火把周圍跳舞。其中一個小姑娘跳的頂碗舞姿態優美,深受大家的喜愛。
從此這個村莊的村民們幸福地生活。
剪紙是我國藝術的瑰寶,是華夏廣大勞動者的智慧結晶。
我的書上就有著四幅精美的剪紙,每一幅上面的人物,動物惟妙惟肖,或昂首踏步,或翩翩起舞,或在與伙伴嬉戲;或正津津有味讀書……而在這四幅精美的剪紙中我最喜愛還要算第四幅了。為什么了,瞧:那剪紙上,彎彎曲曲的藍色藤蔓上開了藍藍的牽?;ǎ@藤蔓長滿了蒙古包,蒙古包下還生長了好幾株茂盛的草兒,白色的蒙古包中有一個可愛的女孩正坐在精美的毛地毯上,正在津津有味地閱讀著一本小畫冊??粗@張精美的剪紙,我不禁想到一個故事。
從前,在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的草原深處有一位可愛的,心地善良,富有愛心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什么也并不重要,不是這小女孩的命運艱辛,父母早逝,而她也只可以寄居于她的舅媽家,然而這個舅媽生來一副好模樣,卻是實在的鐵心腸,不但常常對女孩打罵,還常常叫她去砍柴、挑水、洗衣、做做飯……不僅如此,舅媽的兒子還常常欺侮她,打罵她,什么氣都往她身上撒……小女孩的生活艱辛可她卻實實在在是一個向往可以與其他小伙伴讀書的人,可這又有什么用,舅媽是一個鐵心腸的女人,她一定不會答應的,她想??删驮谝惶焱砩希@女孩兒還是壯著膽兒,戰戰兢兢地來到舅媽住的蒙古包,想向舅媽提出她想上學這件事。
可沒等她開口,舅媽先說了:“你來干什么,還不去睡,想挨板子嗎?”
“對不起,打擾了,舅媽,我……我……我想去上學,可以嗎?求你了!”女孩吞吞吐吐地敞開心扉。
“可這舅媽卻怎么答應,只聽她冷冰冰地說:“上學,哼,上學對吧。就你這喪失父母的孤兒有什么資格上學?!?/p>
“舅媽,我雖然是孤兒,可我也是有資格上學的。你憑什么剝奪我上學的權利。你不過是一個壞女人,只是你天生著一幅好模樣,你鐵心腸,你罪惡,你不是人”。女孩兒似乎不是故意要罵她,只是她心中怒火難消?!昂?,上學有什么用,白費錢,那錢誰來出呀。你再說,我就把你關到牛圈去”。舅媽一把抓住小女孩,一巴掌過去,狠狠地打在了女孩兒的臉上。女孩兒也不放棄,大聲叫喊“上學的錢我自己想辦法,只要你答應就行了,我一定會賺足上學的錢”。
“哼,什么,你這孤兒可以賺足這么一大筆錢,去偷還是去搶”。舅媽大聲罵道。
小女孩知道沒用,只好哭著跑開了??蛇@女孩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常常偷跑去聽學堂老師講課,她把為別人干活賺來的錢一分分地賺起來,用來買書學習……就是這樣一個小女孩。她無時無刻不孜孜不倦地學習,她求學的事情開始在人群中傳播,終于她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她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她走出草原,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幻想之后,我也無不驚嘆剪紙的神奇,精美,它可真不愧為人類藝術寶庫的瑰寶呀。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構成了不一樣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時民間剪紙用自我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我很鐘愛我的奶奶,奶奶也很鐘愛我,并且疼愛我。我的奶奶啊,不僅僅有一雙目光炯炯的眼睛,還有一對巧手呢。
這對巧手,剪出了許多許多活靈活現。美麗的窗花,因此,奶奶背我說成是“剪紙狂”她那雙巧手剪什么像什么。
有一天,我看見奶奶又在細心的剪紙,我就湊了上去,只見奶奶把一張彩紙刷刷的一服窗花剪成了,這只窗花表達的是這樣的:在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夏天,有一個十分調皮的小孩,正牽著兩只駱駝,一只是黑的,一只是白的,很可愛,它們在小孩的領導下,愉悅成長著,并且過著完美的生活。啊!太好了這個窗花我鐘愛,也永遠會銘記在心。正因,這個窗花我也會剪了。在這,我要多謝我的奶奶,是奶奶用窗花告訴了我,要鐘愛小動物,要保護它們。
就正因這樣,我一向保留著這個窗花。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六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到了這一天,人們要在一起吃飯、貼春聯、貼倒福、放鞭炮,等活動。
在這一天,媽媽讓我上街買對聯和倒福,哇,街上到處都是賣對聯和倒福的,有在超市賣的、有在商店賣的、還有在地上賣的,品種多的數不清。比如接財接福接平安、迎喜迎春迎富貴的。福有金字黑邊的﹑紅邊金字的、還有紅邊黑字,我挑了兩幅對聯,三副福字,把它們帶回家。
我先把兩幅對聯貼到門上,再把福貼到窗子上,這時媽媽跑出來說“貼錯了。”貼錯了我說那怎么貼?媽媽說要倒貼,福倒福倒(到)福們家了,就到我們家來了,我說貼正也行,福正福正(掙)別人家的福就到我們家了!
過春節真是太好了,我愛過春節!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七
一個晴朗的上午,放牛娃阿牛騎在老牛背上,高高興興的去小山坡上放牛。阿牛是個窮苦孩子,從小就沒了爹娘,靠自己放牛過日子。日子清苦,買不起玩具和零食,就不免會遭到富家孩子的取笑。平時一起玩的'時候,有的孩子就看不起阿牛,取笑他。每到這時,阿牛都很傷心很生氣,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牽著自己的老黃牛,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淚。
阿牛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帶著他心愛的老牛,到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去吃草。這天,阿牛又騎著老牛來到山坡,山坡上的草很青很綠,老牛吃得很歡。阿牛也很快樂。
太陽漸漸偏西,阿牛也該回去了。他騎著老牛,慢慢悠悠的往回走。
突然,阿牛聽見了幾聲痛苦的呻吟從遠處傳來。阿牛騎著老牛循聲找去,只見地上坐著一個小孩子。阿牛仔細一看,喲,這不是隔壁的鄰居小胖嗎?那個經常取笑阿牛的小胖。
“你怎么了?”阿牛輕聲問?!拔摇医裉斐鰜硗?,不…不小心扭傷了腳,現在動…動不了,嗚嗚…”小胖抽泣著說。
阿牛不想理小胖了,因為他以前嘲笑他的模樣出現在眼前。阿牛牽著牛,調了個頭,繼續往家走?!罢媸亲镉袘?讓他也嘗嘗痛苦的滋味!”阿牛想。
可他走了幾步,身后傳來小胖哀求的聲音:“阿牛!救救我吧!天快黑了,我好害怕啊!”
阿牛想,我到底救不救他呢?不救吧?他太可憐了。救吧?又太便宜他了,他原來對我那么壞!怎么辦呢?救還是不救?他猶豫了。突然,他想起已經去世的媽媽曾經說過的話:在別人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他們。想到這兒,他為自己的做法臉紅了,他立刻調轉牛頭,回到小胖身邊。
“來,上來吧!”阿牛輕聲對小胖說。小胖沒有緩過神來,不解的問:“什…什么?上來?你救我?”阿牛淡淡的一笑,“是啊,快上來吧。”說著,伸出手來。
“阿牛,謝謝你,我以前那樣對你,你還是不計前嫌,愿意搭救我。”小胖又羞愧又感激,眼淚流了出來。
“不用謝!”阿牛笑著回答。他用力把小胖拉上了牛背。“阿牛,你真是個好人!我以后再也不會欺負你了,讓我們做好朋友吧!”小胖發自內心的說。
阿牛笑了。
夕陽下,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老牛馱著兩個男孩的剪影是那樣美,好像一幅畫。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八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瓷器、京劇、小吃、笛子,有鼓、紅旗、天安門、皇冠,還有國畫、花轎、中秋節、對聯等。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龍井茶了。龍井茶有四絕:色、香、味、美。茶泡在水里,顏色由淺變深,漸漸變綠,然后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嘗一口,味道棒極了!泡茶的樣子就更有趣了,透明的杯子里放一小簇茶葉,用開水一沖,于是有的葉子像是急性子,“嗖”的一下就竄到水面上了;有的葉子性子不急,緩緩地向杯底沉下去;還有的葉子很固執,既不沉下去,也不上升,就在杯子中間來回晃悠。龍井茶不但味道好,而且對人身體有好處。它含有多種礦物質,能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正是因為茶對人有好處,所以許多人都愛喝它,也就有了中國傳統茶的文化了。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九
風箏在我國由來已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我特別喜歡它。
有一天,媽媽帶著我到鳳凰廣場上放風箏,我高興地說:“好啊!”到了鳳凰廣場,天上已經有許多風箏了,有灰太狼的、喜羊羊的,還有孫悟空的。
我也迫不及待地打開我的口袋,一只“燕子”探出頭來,好像在對我說:我要在天空中飛翔,我要飛!我要飛!
我把我的風箏扔向天空中,然后拼命地跑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幾乎把所有的風箏都落在背后,我非常高興,想與別人一起分享。
但是,風箏突然降落,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我的心情非常失落,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上。這時,媽媽走過來,微笑著對我說:“沒關系,放風箏的時候要找風向最大的一面……”
我立刻站起來,又重新放了起來。終于,我的風箏終于在天空中翱翔了。
在傳承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同時,放風箏讓我嘗試過了失敗,更讓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
今天是我們推出假日團隊的日子,也是我們探尋杭州傳統文化的日子。
首先我們去了一個南宋御街的新作坊,開始學習杭州方言。我父親是一名志愿教師。他讀一句,我們跟著讀一句。比如《貪戀胚胎》《蔥花》《油冬兒》《口水滴》。
然后,我們開始制作陶器。一開始我們看著大叔做的。他說他應該把粘土放在磨盤中間,粘在上面,不要讓它旋轉得太快,否則它會把粘土飛幾米遠。終于到了自己動手的時候了。我拿了一大塊粘土坐下開始做。我先把泥土打濕,然后讓它粘在磨盤上,但是不小心把磨盤弄飛了,我就趕緊把它止住了。結果停車不是好事!克萊飛了出去,正好打在我肚子上,我痛得哭了。后來,我的手和身體都沾滿了泥土,我幾乎成了一個泥人,可以在火里烤了。然而,制作一個杯子需要很多過程?,F在是粘土坯,需要烘干上色上釉最后燒成杯。此工藝與南宋官窯相同。據說宋朝的經濟占世界經濟的80%,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驕傲!
最后,我們在杭州博物館了解了很多杭州的老基礎,然后我發現杭州充滿了傳統文化。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我們要在家里包餃子,吃餃子。我興奮極了!
我們去上墳之后,就回去包餃子了。我看見媽媽拿了一小塊面粉,將面粉的邊緣捏出手指印,再把肉放進去,最后把邊緣合在一起。這樣一個美味的餃子,就做出來了。媽媽一直按這樣的步驟,做出來了很多餃子。媽媽拿出來一枚硬幣,準備放到餃子里。
我很疑惑的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硬幣放到餃子里面去呢?”媽媽說:“只要吃到硬幣的人,這一年就會很幸運的:”媽媽把餃子放進了鍋里。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出爐了。餃子端到了桌上,我手拿筷子,一下子夾了一個,馬上放到嘴里。味道好極了。我非常想吃到硬幣,所以就吃的很多。忽然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拿出來一看,我高興極了,原來是硬幣。
我們在家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二
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傳統文化。
作文。
三年級,希望能夠幫到您!
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中的風俗習慣,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賞月、元宵節吃餃子、春節.......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家戶戶都要過春節。從進入臘月,市場上到處都有很多很多的年貨,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
進入年貨市場,占了很大部分的是。
春聯。
春聯有各種各樣的有的上面寫著大大的“?!弊趾汀罢胸斶M寶”;有的寫著“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江山萬里如畫神州四時皆春”等等一些歡樂祥和的話語!每家都會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春聯買回去等待大年三十那天貼上去!
走過賣春聯的,就進入了賣煙花爆竹的地方,那里有“花中花”“坦克車”這些全部是孩子們玩的。還有一些大人放的,有“孔雀開屏”“大禮花彈”“絢麗多彩”“吉祥富貴”等等。鞭炮的數量也很多,有1000的有2000的還有10000的,這些全都是引人注目的年貨,家家必備。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奔亦l的春節有著家鄉的味道,正如那爆竹聲后的春意,久久的回蕩在我的心里。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奇妙的傳統文化!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著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墒抢咸煜窈退鲗λ频模J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陽光灑落在幽靜的花園里,梧桐葉斑駁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攤開一本厚厚的《論語》,不停地讀著、背著,一股清新、淡雅、古樸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鳥兒飛來飛去,美麗的歌聲時而婉轉動人、時而清脆動聽。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國學。
教我們學習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國學教我們為人處事;“百善孝為先”國學教我們孝敬之道。
中國文化,就是風雨中堅忍不拔的大樹,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無法將他打敗;就是風雨時同舟共濟的努力,團結一心用愛溫暖每一個人;就是風雨后七色的彩虹,只有在與困難搏擊之后才會顯現。
其實,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細小的舉動中流露。在早上,媽媽耐心的叫我們起床;上學路上,不隨便攀折樹木;學校里,見到師長禮貌問好;上課時,謙虛認真地傾聽;課間,朋友互相幫助,不恥下問……國學并不是一定多么深奧的哲學,而是在最細微中體現的。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但是腹有詩書卻不能夠真正做到書中所講,豈不是變成了書呆子?!現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學問,卻顯得特別膚淺,是他們學問少嗎?不,是他們做不好。在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質”放在前面,是為了強調文明、禮儀、幫助、關愛、感恩等素質的重要性。而這些素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中國文化,這些中國文化,就是大家所說的國學。
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紀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發揚光大!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三
我參加了鄞報小記者的“我與2022端午相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首先,老師用生動的語言,搭配形象的圖畫,給我們上了一堂內容豐富的傳統節日的文化課,讓我們了解到,端午節的來歷以及許多傳統習俗,如賽龍舟、掛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編五色彩繩等。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習制作香囊。首先把棉花和艾草揉捏在一起,然后小心翼翼地塞進事先準備好的香囊袋里,接著一只手按住收口,另一只手捏住針線,一針一線地把口子縫合起來。我做的香囊是粽子形狀的,穿著金黃色的綢緞面料外衣,上面繡著“歡喜”、“快樂”、“無憂”三個美好的祝福語,底端拖著長長的流蘇,頂上用珠子和彩線編了一條精美的繩環,非常漂亮。我要把它作為禮物送給爸爸,掛在他的車上,相信他一定會喜歡!
老師還告訴我們,傳統文化需要感受,也需要傳承,而不是僅僅只存放在博物館里。這節精彩的體驗課,真的讓我獲益良多。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四
我的家長在廣東紫金,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家鄉的傳統文化是舞龍燈,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我們都有舞龍燈這個習俗。每年的`這時候,大街上都非常熱鬧。
夜幕降臨的時候,一條“巨龍”穿著黃色的龍袍,從巷子里出來,神氣地仰著頭,樣子很威武。我們小朋友用手數著龍的節數。你們知道龍的節數是多少節嗎?告訴你們吧,有四十二節,每一節都有一個龍孩子,“好長??!”他們轉著圈,打著滾,真好玩!
舞龍燈煥發著龍的精神,激發著人們向上進取。我喜歡我家鄉的舞龍燈。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五
從進入臘月,市場上到處都有很多很多的年貨,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
進入年貨市場,占了很大部分的是春聯,春聯有各種各樣的,有的上面寫著大大的“?!弊趾汀罢胸斶M寶”;有的寫著“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江山萬里如畫,神州四時皆春”等等一些歡樂祥和的話語!每家都會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春聯買回去,等待大年三十那天貼上去!
走過賣春聯的,就進入了賣煙花爆竹的地方,那里有“花中花”“坦克車”這些全部是孩子們玩的。
還有一些大人放的,有“孔雀開屏”“大禮花彈”“絢麗多彩”“吉祥富貴”等等。
鞭炮的數量也很多,有1000的有2000的還有10000的,這些全都是引人注目的年貨,家家必備。
我愛春節,我愛春聯,我還愛鞭炮!!!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六
今天下午,有少先隊社團課。少先隊社團課,聽說是王舟遙媽媽來上呢!她是一位剪紙高手,所以下午的社團課也就是剪紙課啦!
王舟遙媽媽來啦!旁邊還有陳思伊外婆,王梓屹媽媽,張圣嵐媽媽。老師說:“她們是今天下午的管理員?!?/p>
管理員們把材料發給我們,材料是一張白色軟紙,白色硬紙和一張圓形橘色彩紙。
開始做手工了,我專心致志地聽著王舟遙媽媽說的每一句。王舟遙媽媽說;“首先,我們把橘色彩紙拿出來,在橘色彩紙上畫出鼻子,眼睛和眉毛。鼻子要畫在中心稍微偏上一點的位置。我聽完了就想想怎么可以畫得更漂亮。
我們先把大嘴巴給畫上去,然后把牙齒畫在白色軟紙上,用剪刀把牙齒剪下來,把嘴唇牙齒都涂上顏色。接著還要把食物畫在白色軟紙上,用剪刀把食物剪下來貼在嘴巴里面,再把圓形橘色彩紙后面的雙面膠撕下來貼在白色硬紙上。并且把你喜歡吃的食物也畫在旁邊,最后再在旁邊畫上手,在上面畫上彩虹。這樣一個大胃王就做好了。
今天的剪紙課收獲真大啊!我學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仔細,有耐心。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七
星期六我們班十六、十七組興高采烈、熱血沸騰地走進孝義文化館,與剪紙名人郭潤芝奶奶“零距離”接觸,體驗傳統文化-----剪紙的魅力。
慈祥、和藹的郭奶奶耐心地告訴我們,剪紙藝術在她家代代傳承,分為政治類、日常生活類等等。最有意義的是郭奶奶還手傳手、口傳口的教我們剪紙了呢!奶奶還把剪紙的絕招,把剪刀當成筆,剪出自己的心花。
奶奶先教我們剪蝴蝶,可是蝴蝶好難剪呀,我們都剪成了“四不像”的美麗圖案。郭奶奶說:“那就從簡單的學起吧!”于是奶奶教我們剪“喜”字,我們跟著奶奶一步一步地剪,終于剪好了,我們剪得好漂亮、好開心。隨后我們參觀了《孝河兒女》、《懸空女回娘家》《獅子鬧春》等許多作品,剪紙線條如同行云流水,讓人百看不厭!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會了一些基本的剪紙技巧,提高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
家長評語:
這次實踐活動很有意義,對應的這篇習作更有價值,文中條理地敘述了活動的過程,實際剪紙的步驟,筆中洋溢著快樂。
三年級剪紙傳統文化(優質18篇)篇十八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貼對聯、皮影、年畫、吹糖人等等等等,今天我去廟會的時候,看見了吹糖人這種傳統文化。
正月初四,我們全家人去了隋唐遺址植物園,這里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河洛文化廟會。走進隋唐遺址的民俗街,我立刻被這里各種各樣的民俗文化所吸引。我穿梭在人流中間,眼睛都不夠看了。我們停留在一個攤位前,十二生肖的造型呈現在我的面前,一個個晶瑩剔透、惟妙惟肖。媽媽告訴我說這就是傳統文化藝術——吹糖人。吹糖人啊,我可沒見過。我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纏著媽媽要買一個我的生肖——龍。媽媽看我喜歡就買了一個,接過錢的老爺爺就開始給我做。
只見他從面前的小鍋里拿出來一塊用各種糖熬成的糖稀,兩只手揉呀揉,揉成了一個里面是空的小球。然后從一頭拉開成一條“小尾巴”,去掉一部分后就把“小尾巴”放在嘴里吹,小球在老爺爺的手里開始變大。老爺爺的`手和嘴配合著,嘴吹著,兩只手靈巧的捏來捏去,不一會,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就出來了。這手藝也忒好了吧!在老爺爺兩只手的扭來扭去中,不一會龍身子也出來了,接著,他又拿了一根棍子,趁著糖稀還沒干,把糖稀龍粘到了棍子上。我把它舉到太陽下,好晶瑩剔透的龍?。∥以谛睦锊挥少潎@這位爺爺的手藝可真厲害!
其實,吹糖人兒祖師爺是劉伯溫。據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幸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擔換破爛。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后制作各種糖人兒,有小雞小狗什么的,煞是可愛,小孩子爭先購買。在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一一教會了他們,于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到現在據說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吹糖人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已經不多見了,希望以后能夠受到更多人們的關注,讓我們中國古老的傳統手藝保存下去,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