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是一種通過采集信息、編輯和發布等環節完成的傳媒業務。在下面將為大家呈現一些新聞報道的典型案例,希望對大家的寫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一
為了讓幼兒親身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增進親子感情。12月22日下午,在傳統節日冬至即將來臨之際,我園組織開展了冬至包餃子親子活動,特邀中大班幼兒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共同歡度傳統佳節。
在包餃子活動開始之前,家委會成員給孩子們講述冬至節日的由來和習俗,伙委會成員與孩子們一起認識包餃子所需要的原料和用具,并為大家展示特色餃子的制作方法。
家長朋友們從家里帶來了案板、搟面杖等,活動現場,只見家長們揉面團、搟面皮、包餃子,孩子們也不閑著,瞧!有的小朋友也拿著小搟面杖,真挺像那么回事呢!孩子們幫著爸爸媽媽們搟皮、撒面粉,一會功夫,就一起包好了許多餃子。雖然孩子們包的餃子樣子不是很美觀,但是一個個都非常興奮,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
吃餃子環節更是精彩疊加,看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大家都無比興奮、無比自豪。當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家長喂孩子吃餃子、孩子喂家長吃餃子,快樂與感恩在每一位參與者心中久久回蕩。
小班的小朋友們也要歡樂過冬至!
看到我們可愛的泡泡泥餃子是不是很想吃呀?
這是我們喜歡的老師們為我們辛辛苦苦包的餃子,可好吃了!好幸福呀!
本次冬至包餃子活動又一次為幼兒園的家園溝通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孩子們在歡樂的親子氛圍中感受了中國的傳統習俗!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快樂的成長。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二
20xx年的冬至,如約而至。為了感受家鄉冬至傳統習俗,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增強家校凝聚力,12月21日,市實驗小學組織部分家長和學生走進桐城市校外研學實踐營地,共同參與豐富多彩的親子實踐活動。
在桐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家長和孩子們參觀了桐城的特色美食、傳統漁業習俗、書畫作品展覽。
在環保主題體驗館,同學們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垃圾分類體驗處,孩子們紛紛上臺,在游戲中體驗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消防安全模擬廚房,還原了廚房油鍋起火和煤氣泄漏等虛擬情境,孩子們通過仿真體驗,迅速掌握相應的應急廚房滅火措施。孩子們還饒有興趣地參與了一場安全知識競賽。
在桐城故事展廳,孩子們回望桐城歷史,了解桐城故事,感受桐城名人事跡。
走出展廳,親子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孩子和家長們進行了大腳丫的比拼和拔河比賽,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在比賽中體驗親子團隊合作的力量。
孩子們最興奮最期盼的就是下午做南瓜粑實踐活動,看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南瓜粑,心里都樂開了花。
時間匆匆流過,一天的親子之旅、冬至之行圓滿結束。實驗小學的研學活動已呈常態化,相信通過這次親子實踐活動,能進一步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增進親子感情,有效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課本知識更加鮮活立體。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三
為了活躍職工生活,弘揚傳統文化,機關工會聯合后勤服務部于20xx年12月20日上午在機關食堂開展“不忘初心,冬至溫情”活動。
活動由“好利來”蛋糕品鑒答謝活動開始,好利來蛋糕公司的工作人員向在場的職工介紹好利來的幾款新品,并由總公司黨委劉新書記、工會李新衛主席向大家分發蛋糕品鑒。
品鑒結束后,大家便開始動手包餃子。我包餡,你搟皮,他擺盤,分工協作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現場氣氛和諧、笑語不斷。
當一盤盤餃子端上桌時,職工們紛紛表示總公司領導時刻在關心著我們,讓我們覺得熱力大家庭很溫暖。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熱力鐵軍,讓西安這座城市感受到我們的熱情。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四
為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祭祀風尚,12月20日上午,排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引導社區居民破除祭祀陳規陋習,宣揚祭祀文明新風。
在“冬至”來臨之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電子屏播放的方式進行宣傳,積極宣傳“保護環境文明祭祀”的理念,吸引轄區內居民駐足觀看,進一步引導社區居民轉變觀念、破除陋習,自覺樹立文明祭掃的新風尚。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對路口、廣場等地值班、巡查的身影,看到志愿者們面對不文明祭祀行為,及時勸導和制止的行為,讓居民感慨良多,紛紛表示以后會文明祭祀,用鮮花以表哀思。
通過開展此項宣傳活動,大力推廣宣傳了低碳文明、綠色環保的'祭祀方式,倡導社區居民棄陋習、講文明、樹新風,實現冬至祭祀安全,營造文明、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五
近日,在冬至來臨之際,友善社工的志愿者在美蘭區萬福社區志愿服務站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情暖冬至·湯圓飄香”冬至主題活動,旨在進一步弘揚中華民俗文化,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增進社區居民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湯圓這一應節的食物更是不可或缺,白白的,象征著純潔的親情;圓圓的,象征著家庭的團圓;甜甜的,象征著生活的甜蜜。”活動中,志愿者向居民們講解冬至的來歷和冬至吃湯圓的緣由,隨后便和居民統一分工,有的和粉揉面,有的搓餡,有的燒水,大家圍著大桌子熱熱鬧鬧地包著湯圓。
“北方過冬至有包餃子的習俗,而我們南方卻是包湯圓。”“許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包不同餡料的.湯圓呢。”大家一邊包著湯圓一邊交流著各自家鄉不同的風俗習慣,其樂融融的氛圍溫暖著每一個人。最后,大家將包好的湯圓放進鍋中煮熟,分享親手制作的美食,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此次活動不僅讓居民體會到傳統節日的習俗,更感受到社區的溫情,讓鄰里情在熱騰騰的湯圓中不斷傳遞,為創建文明社區增添一抹亮色。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六
12月21日,德州泰信物業大業·錦繡陽光城服務處組織開展為空巢老人送暖心餃子活動,業主服務處工作女人緣走進空巢老人家中,給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帶去了物業的溫暖和關心,讓老人們在冬至倍感溫暖。
新聞記者了解到,德州泰信物業經常在小區開展便民服務活動,為業主解決了生活“小困難”,把溫馨服務送到家門口,讓業主家人們感受到細致入微的關心與真誠。服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責任,今后,德州泰信物業大業·錦繡陽光城服務處會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務,為業主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七
12月21日,扶風縣法門中心福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暖意融融,熱鬧非凡。由扶風縣法門社區和法門中心組織開展的以“溫暖冬至情暖福澤”為主題的迎冬至包餃子送溫暖活動在冬日里燃起了一股股暖意濃濃的敬老之情。
大家齊動手,福餃顯真情。為了讓照料中心老人在冬至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大早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洗菜、切菜、調肉餡……大家圍在桌前,一邊說說笑笑敘著家常,一邊熱熱鬧鬧地包起了餃子,有的搟皮、有的拌餃子餡,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整個活動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進行。不一會兒,一盤盤新鮮包好的餃子就整齊地擺放起來。
看著桌子上一排排包好的餃子,每位老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地笑容。王大媽激動地說道:“看到大家來和我們一起包餃子過冬至,心里特別溫暖,這個冬至過得很開心”。
冬至,是我們國家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吃餃子,耳朵凍不爛。”“讓老年人享受生活的樂趣,感受大家庭的溫暖,是我們福澤養老中心的宗旨,這次包餃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老年人之間的相互溝通,也增加了彼此的友誼。”福澤中心負責人史寧娟如是說。
在這個冬至節日里,法門社區福澤養老中心包餃子活動,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溫暖了老人的心,熱氣騰騰的餃子,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關心。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八
自治區扶貧辦赴融安縣、田陽縣開展20xx年春節慰問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在自治區扶貧辦黨組成員、總經濟師朱有奎帶領下,三個慰問小組帶著慰問品和慰問金,分別來到了融安縣崗偉村、同仕村以及田陽縣定夜村,為村干部和困難群眾送上暖暖的新春祝福。
在融安縣大坡鄉崗偉村,自治區扶貧辦慰問小組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開座談會,了解該村在過去一年的.脫貧情況,分析進一步的脫貧策略。據了解,近年來,崗偉村大力推廣"大坡飛雞"、"滑皮金桔"等增收產業,貧困戶的收入得到顯著提高。隨后,自治區扶貧辦慰問小組走訪慰問了該村的貧困戶。在坡甲屯,朱有奎把食用油、餅干等慰問品和慰問金送到了貧困戶何振奇家里。何振奇高興地介紹,現在他們家養雞養鴨都有補助,還建起了小洋樓,即將告別危舊的老泥房。
20xx年,在自治區扶貧辦的結對幫扶下,融安縣崗偉村、同仕村以及田陽縣定夜村都取得了可喜的脫貧成效。20xx年,自治區扶貧辦將持續增強幫扶力度,幫助結對幫扶貧困戶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九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吃餃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
為活躍員工文化生活,促進同事之間的友誼,讓大家過一個快樂而溫馨的節日,12月21日,地建公司組織機關及分公司在蘭員工開展了“迎冬至、送溫暖、包餃子”活動。
活動中,大家都熱情高漲,調餡兒、包餃子、拌涼菜,各顯身手,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現場氣氛和諧,有說有笑,相互切磋著搟皮和包餃子的技巧。在員工們的齊心協力下,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新鮮出爐,吃著親手包的.香噴噴的餃子,忘卻了冬日的寒意,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
這次活動,在促進公司各部門、員工間的溝通交流的同時,增進了員工間的感情,提高了團隊合作精神,在豐富員工業余生活的同時,增強了歸屬感。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22個節氣,為了讓師生能更真切地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感受節日氣氛,傳承民俗文化,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路小學在黨支部組織下,開展“情暖冬至,傳承文化”冬至日系列主題活動。
漫步校園,中華文明養育了我們五千年,歷史的印記早已烙在每個炎黃子孫的生命里。一幅幅插圖栩栩如生,一篇篇文章妙筆生花,孩子們將濃郁的節日情懷濃縮在一張張精致的`手抄報上!
同學們將自己積累的有關冬至的詩詞、歌謠做成視頻,在吟唱中領略詩詞、歌謠的魅力,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一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蘇州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與家人團聚,共同準備一桌豐盛的冬至夜飯、暢飲冬釀酒、吃冬至團,寄托對美好生活的祈愿。在蘇州大學,每年冬至節也是蘇大學子們期盼的美食節,這份傳統一直代代相傳。
12月20日,蘇州大學20xx校園美食節拉開帷幕。三個校區內的學生食堂人頭攢動,同學們排起長隊,興致勃勃地使用冬至加餐券購買蘇式糕點、鹵菜、餃子等特色小吃。在東校區四食堂內,后勤工作人員精心布置了的大運河餐飲文化進校園活動吸引了眾多學子的眼球。一組組精美的圖片,介紹了大運河沿岸城市歷史上有名的飲食文化――既有食具的介紹,也有食物的介紹,還有關于飲食的詩畫介紹。“在這些圖片里,我了解到非常多的新知識,我覺得我們中華文化真是非常偉大,一炊一食,無不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和情思,希望我們能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好。”東吳商學院的胡夢妍同學說。
在獨墅湖校區,校研究生會組織了“文化暖冬,相約冬至”文化體驗活動。活動以蘇州傳統手工藝為主題,學子們一起描畫流光溢彩的花燈、制作熱烈靜美的剪紙、體驗妙趣橫生的字謎,同學們通過身體力行,切身感受那些跳躍在指尖上的文化藝術,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紫卿書院邀請書院學子和外國留學生一起走進書院社區,開展彩色扎染、畫臉譜、體驗民族樂器等傳統文化活動,通過體驗傳統文化之美,感受辛勤勞動之樂,以美溫潤心靈,以勞提升素養,激發紫卿青年文化自豪感和價值認同感,引領青年學子做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
傳媒學院在20xx年冬至“感受傳統文化 傳承蘇州味道”文化尋味活動中,邀請制作師傅帶領學子們動手制作糕點,讓同學們了解蘇州糕點文化,親身參與到冬至盤糕點的制作過程中,并將勞動成果與同學朋友分享,讓同學們感受到在勞動中傳承文化,在勞動中分享快樂。
冬至活動中,學校還舉辦了包餃子活動,老師和同學們相聚在一起邊包餃子邊閑話家常。和面,拌餡兒,你搟皮兒,我包餃子,大家分工配合,有條不紊,時不時地還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雖然天氣嚴寒,但是在活動現場卻是暖意融融。
“參加學校舉辦的冬至美食節活動,我們雖然是外國人,卻也能感受到現場濃濃的節日氛圍,非常開心。拿著學校發的餐券來食堂吃飯,感到很溫暖。”來自阿富汗的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愛德華同學分享道。今年活動中,學校依舊為同學們發放每人10元加餐券。
包餃子活動中,各校區同學們第一時間將餃子送到為學校和師生們辛勤付出的保潔阿姨、宿管阿姨和保安大叔,向他們傳遞暖暖的情意。在東校區工作了七八年的宿管陳師傅從同學手中接過熱氣騰騰的餃子,十分感動,“謝謝同學們能記起我,在大冬天吃到同學們送來的餃子,感覺到十分溫暖,也非常感謝同學們平時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據悉,蘇州大學在20xx冬至系列活動還將推出“蘇大年味”專欄、迎冬至九九消寒圖設計、剪紙與春聯制作、勞動競賽等專題活動。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二
20xx年x月x日上午,xxx大學xxx學院在西區田徑場舉行了趣味十足的趣味運動會。本次運動會由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主辦,并邀請了xx老師,xx輔導員和團委副書記xx同學出席活動的開幕式。
每班的同學都積極參與,而且每個班級都穿上自己班的班服,整齊劃一,別具氣勢。本次趣味運動會總共有5個項目:混合接力,跳大繩,障礙運球,紙杯傳水,仙人指路。
每個既能鍛煉同學們的體力又趣味十足,激起參賽者高漲的參賽熱情。雖說外文學院女生比較多,但是個個不甘示弱,斗志昂揚。
跳繩如輕盈的燕子,傳球速度不亞于男生,運球技術更令人意外,一個個拿出了自己的真實本領,而且整個賽場洋溢著歡聲笑語,更體現了我們活動的趣味性,讓大家在歡樂中得到鍛煉。
整個賽場上各班沒有參賽的同學也為本班的選手加油喝彩,項目不是一個人在完成,也不是只有參賽者在完成,而是整個班級,整個團隊。賽場上口號無比響亮,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經過運動員的奮力比拼和團隊的協作,最后榮獲獎項的有以下班級:
大家為本次運動會畫上圓滿句點!在本次活動中工作人員都積極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為本次運動會的成功出了一份力,感謝大家的配合。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三
近日,龍華區福城街道興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冬至日義工團建"活動,以傳統節日冬至為契機,通過趣味小游戲、包餃子、美食分享等環節讓義工們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同時增強義工隊伍的凝聚力,讓其繼續在社區義工崗位上發光發熱。
活動現場,義工們首先玩起了團隊游戲——搬運氣球,大家齊心協力將氣球運送到終點線,不時發出一陣陣歡聲笑語。在包餃子環節,大家一起切菜、調餃子餡、包餃子,不一會兒,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新鮮出爐了。
活動最后,義工們逐一分享自己帶來的'美食,有砂糖桔、拍黃瓜、小蛋糕,還有義工骨干李玉英夫妻手工制作的湯圓。大家一邊享受美食,一邊交流節日習俗和義工經驗,氣氛其樂融融。活動中,義工們不僅感受到了快樂,放松了心情,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四
冬至吃餃子是我國傳統習俗。為了讓廣大干部職工感受佳節的濃厚氛圍,進一步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12月21日,我集團公司組織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活動前,職工餐廳精心準備,提前備足當日所需食材和原料。上午9點半,員工陸續到達集團公司餐廳參加活動,大家熱情高漲、分工協作,摘菜、調餡、和面、搟餃子皮、包餃子......,一條餃子生產線在分工中形成了,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經過1個多小時的.忙碌,一盤盤形態各異的餃子展現在大家面前。活動結束后,大家吃著餃子,聊著家常,現場氣氛和諧,到處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
本次活動不僅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更豐富了職工文化生活,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大家感受到了城投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五
胸外科醫生王海峰和普外科醫生劉偉,分別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和擅長領域,分別向前來參加活動的群眾介紹了醫院開展的微創技術以及一些高發病、常見病的前期癥狀,并引導大家培養定期查體的好習慣。
每場科普講座后,拓展部主任寧輝都會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與群眾互動,對專家講授的知識重點進行現場提問,并為回答正確的村民發放健康禮品,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強化了村民對健康知識的記憶。
義診開始后,縣一院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婦科、骨科、眼科、康復科、腎內科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放療科等各科室專家及醫院健康365志愿者們為村民提供了專業的身體檢查,醫療服務項目包括測血壓、測血糖,甲狀腺、乳腺超聲檢查,泌尿系統超聲檢查、心電圖檢查等。
專家們對每一位前來咨詢的村民詳細問診,根據他們陳述的病情,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給予治療建議,并進行科普宣教。醫務人員熱情、耐心的服務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此次義診,專家們共為村民測量血壓、血糖,提供保健咨詢、健康查體200余人次,志愿者向到場的村民發放院報、健康科普彩頁等健康宣傳資料200余份。村民們紛紛表示,非常感謝縣一院的專家們能把健康送到家門口,希望以后可以多舉辦類似的活動,讓老百姓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
今后,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將持續不斷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者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百姓送醫送藥送健康,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有效架起醫患“連心橋”,為健康寧陽、文明寧陽的建設貢獻力量。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六
冬至,在農歷中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而冬至吃餃子,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進同窗情誼、學習包餃子技能、讓同學們過一個溫馨的冬至節、展現科大的人文情懷,20xx年12月20日,冬至的前一天晚上,數學院xx級本科1班舉行了冬至包餃子的集體活動,班主任許斌老師和不少2班3班同學也參加了活動。
團支書鄭雪華同學早早聯系好了食堂,食堂的叔叔阿姨們為大家準備好了包餃子的食材、面案。活動在晚上7點準時開始,同學們熱情高漲,都積極參與,大家圍在一起,包出各式各樣的餃子。各地習俗不同,餃子樣式也各不一樣。不同樣式但各具美感的餃子端坐盤上,煞是好看;當然也有一些同學不太熟悉包餃子的手法,包出來的餃子歪歪扭扭、憨態可掬,讓人忍俊不禁,場面很是精彩。包餃子的'過程中,歡聲笑語不斷,大家齊心協力、一排排獨具個性的餃子很快就擺滿了一個個盤子。
“開飯咯!”隨著食堂大叔熱情的呼聲,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餐桌,餃子的香氣溢滿了屋子。吃著自己親自動手包的餃子,大家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和集體的溫暖。
這次活動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快樂,放松了心情,還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心,同時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讓大家感受到了xx級數院的溫暖。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七
此次展覽主要展出了×××作品,向大家展示了×××。準備工作從籌備、制作到展覽地點的布置,歷時×××,凝聚了×××的許多心血。展覽地在各種××和××的撞擊下,營造出熱烈的現場氣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八
為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12月1日,臨夏道合出租車服務有限公司開展“冬日送溫暖”慰問活動。為公司320名出租車駕駛員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為“文明先鋒號”車隊駕駛員發放防疫物資,并為駕駛員減免了7-11月出租車承租費用,讓廣大出租車駕駛員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
在發放現場,一車車生活物資堆放整齊,大家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有序領取。真真切切的'惠民舉措,讓駕駛員們倍感溫暖。對于未能到場參加的駕駛員,公司還派專人送到家。收到公司暖心物資的駕駛員們紛紛表達了對公司的感謝。
出租汽車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駕駛員的生活保障是臨夏市保民生、穩經濟、促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次慰問活動,對受到疫情影響的出租車行業從業人員來說,既是一股暖流,也是一針強心劑。相信嚴冬過去,臨夏市各行各業將迎來復蘇的春天。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十九
座談會上,梅寶菊要求駐村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省駐村辦關于春節期間慰問走訪困難群眾的有關通知要求,充分發揮省直機關黨建優勢,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楊中軍詳細詢問了孟李莊村20xx年脫貧攻堅情況,仔細了解了駐村工作隊在體育扶貧中遇到的困難并商談解決的思路和辦法。他指出,駐村工作隊要緊密圍繞"加強班子建設、落實基層民主制度、搞好精準扶貧、為民多辦實事"的工作思路,認真踐行局黨組提出的"單位做后盾、領導負總責、個人當代表、全局共出力、體育突特色"的扶貧指導思想,努力帶領全村群眾早日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走訪慰問貧困戶過程中,梅寶菊察看了駐村工作隊工作成效、了解貧困戶建檔立卡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的相關情況,并詳細詢問了李德祥、郭三高、李焦氏等10余戶政府兜底貧困家庭的生活狀況和困難。并囑咐他們一定要保重身體,鼓足干勁,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要相信黨和政府一定能幫助困難群眾早日擺脫困境,過上幸福和祥的日子。
慰問結束后,局領導還實地察看了省體育局駐村幫扶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太平鎮文化體育園,聽取了創建全民健身示范鎮的.工作情況,并對駐村工作隊20xx年駐村"加強班子建設;加大精準扶貧力度、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加快新型社區建設、搞好舊村落拆遷工作;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完善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增加群眾收入,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等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23年冬至節活動新聞稿范文(20篇)篇二十
為了體現濃濃的人文關懷,讓奮戰在施工一線的干部職工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傳統佳節,進一步增強團隊凝聚力,冬至當天,陜煤建設澄合公司各單位紛紛行動起來,開展了“情暖冬至”主題活動,讓出門在外的職工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了傳揚傳統文化,該公司第十五項目部組織職工開展了“濃情”冬至主題座談活動。該部黨支部書記通過圖文及視頻的形式帶領職工一起回顧了中國二十四節氣和傳統節日,學習了“冬至”節氣文化,了解了冬至的氣候特征、氣候知識、節日的由來,還學習了相關的諺語與詩詞。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互相交流,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新時代企業職工的作用,將文化傳承當做責任與義務,為締造中國文化之根、文化之魂貢獻自己的力量。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一大早,該公司各單位食堂便熱火朝天起來。一切食材準備就緒,職工們從緊張的.工作中抽出身來,組成多個小組分工協作,大家捋起衣袖,摩拳擦掌,洗菜、調餡、揉面、搟皮、包餃子,一個個流程動作非常嫻熟,當然也有個別新手加入其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一會兒的功夫,一盤盤象征著團結與和睦、溫馨與歡樂的餃子便出現在眼前。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爭先恐后盛起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一個個充滿香氣、祝福和美好的餃子,使長期奮戰在施工一線的人員忘卻了冬日的寒意。
舉辦此次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使一線干部職工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還增進了同事之間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心,使大家感受到澄合大家庭的和諧與溫暖,讓“一家人、一條心、一起來”的企業文化不斷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