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一種記錄生活點滴和歷史變遷的工具,通過文字的記述可以使得一切變得鮮活起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相信大家會從中受益匪淺。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一
早就聽人說到開封龍亭公園的蠟像館,就像回到宋朝游了一趟那樣有意思,暑假里,我終于有了機會,和表姐跟著爺爺、奶奶游了一回。
那天,我們是乘火車去的,下火車后坐了一輛三輪摩托車,穿過開封古城,穿過宋都御街,直達龍亭公園的門口。龍亭公園位于開封城的西北隅,占地1300畝,其中水域面積有700畝。這里原為六朝皇宮所長地。以龍亭大殿為主,形成了包括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朝房的萬壽宮等古建筑群,園內還建有我國第一個宋代蠟像館,以及植物造型園。
我們跨過午門,首先看到的就是潘楊二湖,也就是歷史傳說中的潘仁美家的湖和楊家將家的湖。在這里,我們坐上了一條龍船,繞著碧水蕩漾的楊家湖轉了一圈,湖水清澈,微風陣陣,好不愜意啊!在楊家湖的東西二湖之間,有一座一頭連接湖岸,一頭在湖水中中斷的橋,我感到很奇怪,就問劃船的船夫:“這橋為什么是斷的?”船夫說:“因為它叫斷橋。”我好奇地問:“為什么叫斷橋呢?”船夫說:“當年楊六郎出征討伐遼國時,為了表示不打勝仗決不返回的決心,就把這座橋拆斷了,所以才留下了這座斷橋。”一座石橋,就包含著這么有意思的故事,真不愧是七朝古都啊!
下了龍船,我們穿過玉帶橋,來到了嵩呼,嵩呼也是一座門,這里每天還要表演節目,可惜我們沒有看到。走進朝門,我們就看到了萬壽宮的古建筑群,萬壽宮是建在一坐幾十米高臺上的宮殿,顯示出了宋代皇宮的高大雄偉氣勢。
接著,我們參觀了宋代蠟像館,這里有北宋皇帝的十組蠟像,有楊業歸宋、包公赴任、王安石變法、李綱復職等,我最欣賞的就是宋徽宗作畫,只見宋徽宗右手握筆,左手自然直垂。身體直立,眼睛望著左上方,似乎在想這幅畫應該怎么畫,看他多么專心啊!這里的每一個蠟像都雕塑得很逼真,仿佛讓人走進了宋代的皇宮,真有趣啊!
最遺憾的是龍亭大殿正在裝修,我們沒法進去參觀,只好在旁邊觀望了一下。這次游覽龍亭,既讓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又讓我了解如此動聽的故事,我的收獲可真不小呀!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二
七朝古都開封,開封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一座文化名城。以下是有關寫開封龍亭的。
作文。
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家鄉是七朝古都開封,開封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一座文化名城,當然也有許多著名的公園比如;龍庭,鐵塔,大相國寺等,龍庭在開封城西北偶。
一走進龍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潘楊二湖,潘楊湖平靜的像一面明鏡,陽光一照,湖面閃爍著無數耀眼的光斑。這湖水,猶如一潭誘人的陳酒,靜靜的,輕盈盈,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寶鏡亮亮的,藍藍的。
在潘楊湖邊滿是婀娜多姿的柳樹,柳樹的顏色是褐色的,樹皮很粗糙,但柳條順下垂,翠綠的葉子像伏的扁舟在蕩漾。
沿著通道前行,不久就來到玉帶橋前,玉帶橋長40米,東西寬18米,高7米,下砌拱形含五個孔,又叫五孔橋。從遠處看玉帶橋像一個長長的白色的絲帶。
跨過玉帶橋,穿過嵩呼門,便來到龍亭大殿的腳下,抬頭一看數不清的階梯頂上有一個用巨大青磚建造的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站在龍亭大殿門前極目遙望,整個開封盡收眼底。我愛龍亭,更愛我的家鄉開封。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三
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有很多詩文加以贊美,比如大詩人陶淵明就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去年秋天,我們一家游了七朝古都開封的龍亭,剛好趕上開封菊花節的舉行,讓我們有幸看到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菊花展。龍亭到處都是賞菊的人流,到處都是對菊花的.嘖嘖贊美聲,到處都充斥著沁人心脾的花香。我們是從中門進去的,在全長近千米的展覽線上,擺了近千種的菊花,莊嚴古樸的龍亭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
媽媽的話:去年用相機拍下來的菊花名,今天用著真好,看來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保存資料的習慣呀!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四
古城開封是北宋王朝的國都。開封的龍亭更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百聞不如一見,去年暑假,我有幸和媽媽一起游覽了龍亭。
走進龍亭公園。穿過一叢叢爭奇斗艷婀娜多姿的鮮花,龍亭便展現我眼前。紅磚砌成的大殿高高聳立,白石階梯分為左右兩側,中間是一個同階梯平行的坡面,用水泥制成,上面雕刻著九條蜿蜒的巨龍,給人一種威嚴肅穆之感。拾級而上,便到龍亭殿前。抬頭望去,屋脊上盤踞著兩條張牙舞爪的蒼龍。二龍中間有一顆“明珠”。兩條龍回首翹尾,用貪婪的目光看著近在咫尺的明珠,把那巨大的利爪伸了過去……這便是“二龍戲珠”。
我們步入大殿。這里不僅寬闊,而且還很華麗,真可謂是雕梁畫柱,金碧輝煌。空蕩蕩的大殿里,一片片琉璃瓦閃閃發光,像一顆顆耀眼的星斗,很是壯觀。大殿四壁光彩奪目,隱隱約約,像無數條巨龍,在我眼前飛舞。定睛一看,原來墻壁上雕刻著許多飛龍,有的龍在騰云駕霧,有的龍在翻江倒海,有的龍在張牙舞爪的怒吼,有的龍在悠閑自得地養神……這些稀有的藝術珍品,可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
奇怪的是,這樣寬敞的大殿里卻空空如也。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詢問了媽媽。媽媽說,這里的文物都被帝國主義者掠奪走了,我不僅為此非常憤怒。我和媽媽走出大殿,來到店旁的欄桿前。我們手扶大殿欄桿,居高臨下,一派大好景色呈現在我眼前,不僅使我心曠神怡。龍亭前有一條大道將亭前湖水一分為二。東湖水像一面大鏡子,閃閃發光,清澈見底,而西湖水卻渾濁不清。這是什么呢?媽媽告訴我,傳說東湖是楊家湖,楊家是宋朝的忠臣良將;西湖是潘家湖,潘仁美是一個大奸臣。啊,怪不得湖水一清一渾呢!微風吹過,湖面碧波蕩漾,湖邊垂柳成行,像一把把大傘覆蓋在水面。這里不愧是“兩家一亭”啊!
龍亭的建成,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他不愧為著名的游覽勝地。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五
各位朋友:
我們現在乘車出發去游覽的是龍亭風景區。龍亭風景區坐落在古城開封的西北邊,占地面積83.13公頃,園內古建筑巍峨,御道兩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來的理想景區。
歷史上曾有七個朝在開封建都,特別是北宋王朝,定都開封長達168年。當年的皇宮所再地就是如今龍亭一帶。金朝末年,龍亭一帶成為皇宮禁苑,到了明,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黃河泛濫,漸成廢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總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廢棄的煤山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位,文武官員定期到此朝賀遙拜。封建朝,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因此這個地方就成為“龍亭”了。解放后,這里被辟為公園,成為人們休息的場所。
今天的龍亭仍然保持著清“萬壽宮”的建筑風格,在南北5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和龍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筑的宏偉氣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麗的建筑風格。午門是龍亭景區的大門,作北朝南,雄偉壯觀,仿佛引導我們進入了歷史。
進入龍亭大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大道兩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橋叫玉帶橋。玉帶橋是用漢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長40米,寬18米,高17米。下有五個涵洞,把潘、楊兩湖連成一體,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
站在玉帶橋上向北望去,是一座巨大的磚砌臺基,龍亭大殿巍然聳立其上,莊嚴雄偉。玉帶橋兩側的龍亭湖被大道一分為二,分別是潘家湖與楊家湖。關于這兩個湖,還有個民間流傳的故事。“楊湖清,潘湖渾,奸臣忠臣清渾分”。說得是北宋一門英烈的'楊家將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但皇帝卻善惡不分。楊業被害后,余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狀,但皇帝卻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世美的三個虛職,余老太君一怒之下,帶領全家罷官歸隱。
楊家搬走后,天降大雨,將潘、楊兩府淹成了一片汪洋,當時潘家位于湖東,楊家位于湖西,大雨過后,東胡湖水渾濁惡臭,西湖湖水卻清澈如鏡,老百姓就認為這是潘楊兩家對國忠奸的寫照。其實并不是這個原因。原來過去東岸住戶多,又有許多作坊,因排放污水,東邊的污水就變的很渾濁,而西邊的湖,因當時住家很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質就很好。現在經過治理,兩湖都變清了。不過這也告訴我們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走過玉帶橋,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裝飾x麗的建筑叫“嵩呼”,其意為“山呼”、“嵩呼”。這座建筑是清開封地方官員在重大節慶之際到“萬壽宮”給皇帝祝壽是三呼萬歲的地方,所以建筑規格采用了最高級別的廡殿頂的形式,取其意,名“嵩呼”。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龍亭大殿前,大殿位于13米高的磚砌高臺上,殿高13.7米,共26.7米,遠遠望去,雄偉而壯觀。拾級而上,一條72級的石階把我們帶到了龍亭之上。石階中間為青石雕刻蠣龍盤繞的御階。龍亭大殿里專門陳列了一組宋太祖趙匡胤大宴文官武將的蠟像。講述的是公元961年,剛剛當上北宋開國皇帝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正中的宋太祖端起了一杯酒,宴請為趙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們。宋太祖借著酒意發一番感慨,說做個天子太艱難,整夜連覺都睡不安穩。
宋朝是我國經濟、科學、文化高度發達的朝,中國古著名的四大發明中指南針、活字印刷和火藥等都是在宋發明和完善的。唐詩宋詞并列于中國古文壇,書畫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然而令趙匡胤始料不及的是,一杯酒盡管巧妙地收回了兵權,坐穩了自己的寶座,卻由此傾斜了整個宋。杯酒釋兵權之后,北宋王朝又采取多項措施防范武將,這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使北宋王朝比之我國歷史上的其它統一王朝表現的都要軟弱,只存在了168年。但北宋的建立,使開封成了當時世界上超一流的大都市。當時,俄羅斯的最大城市基輔才幾萬人,而開封的人口卻已逾百萬。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開封的真實寫照。
站在龍亭大殿平臺上往南望,兩湖碧水猶如二面鏡子,優美嫻靜,一條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開封的悠悠歷史之中。今日的開封盡收眼底。西南方是我市著名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中國開封翰園碑林和天波楊府。往北望,古城墻仿佛如一條綠色的長龍,中國歷更迭的歷史仿佛就在眼前,遠方開封鐵塔,雄偉挺拔,仿佛在告訴您開封過去和今天的說不完的故事。再往遠方望去,那便是我們母親河――――黃河了。大殿下左右兩組建筑,從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時官員們等候的朝房,現在龍亭歷史陳列和宋著名帝王時的歷史事件蠟像。
各位朋友,有關龍亭還有許多優美的傳說和故事,由于時間關系,我說簡單的介紹到這。謝謝!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六
龍亭公園是我們汴梁作為旅游城市發展的一個重點發展的公園。里面許多的建筑都是仿照七朝都城的風格修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進門看見的大殿。
大殿有上百級臺階,紅色的圍墻和黃色的琉璃瓦片使得這個大型建筑,更加金碧輝煌。來到這里的人們幾乎都會不辭辛苦的爬上去的,來到大殿的頂部向下看風景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殿的旁邊有兩個龍頭,據說摸摸龍的頭就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所以摸龍頭也成了一項來龍亭公園必須要體驗的項目之一。
繞過大殿就是龍亭公園的后半部分了,以休閑娛樂為主,歷史氣氛就沒有前院那么濃厚了。這里有一個假山供小孩子們去攀登,旁邊還有一條小河,幾個小秋千可以供游客們休息。
總之,龍亭公園是個值得游玩的好地方,歡迎大家來到這里游玩。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七
我的家鄉住在開封,那是聞名中外的七朝古都。有許多名勝古跡,象鐵塔、繁塔、禹王臺、延慶觀等,最有名的古建筑還數龍亭。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龍亭,傳說龍亭是大宋朝皇帝趙匡胤登基的地方。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名揚天下,是開封的城市標志。每天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這里參觀游覽。龍亭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高的深紅色基臺上,雄偉高大。有許多臺階,上去一次要費很大勁,所以皇帝是騎馬上去的,現在還有當年的馬蹄印呢。站在龍亭大殿向前看,能看到開封市的全貌。
龍亭大門前有兩個大湖,一個是楊家湖,一個是潘家湖。連接兩個湖的是一座美麗的玉帶橋,玉帶橋上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象彩虹橫臥在波光瀲滟的湖面上。
到了深秋季節,龍亭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花會,整個公園都成了菊花的海洋,只要你一進門就會陶醉在花香之中。
宋朝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宋朝時龍亭大門口的這一條長長的大街,著名的開封市二師附小就在這條街上。
我愛龍亭,這個美麗、古老的龍亭。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八
龍亭公園的大門朝南,是開封的主要旅游景點之一,也是中國開封菊花花會的主場的主場。
我們從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菊花,有白的,粉的,紫的等等。菊花真是五彩繽紛!除了菊花的顏色美麗,菊花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有巨龍飛天,還有像吊蘭一樣的菊花掛滿了道路兩旁。菊花還有招人喜歡的名字,有葉公好龍,古都慶菊,還有奧運火炬呢!連名字都特別招人喜歡。
觀看過菊花,我們走上了玉帶橋,今天有霧,潘楊二湖像被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霧中的小亭若隱若現,過了一會兒,太陽出現了,湖面像有螢火蟲飛舞。不一會兒,太陽又消失了。
過了玉帶橋,我們來到了古色古香的龍亭大殿前,“天哪!這也太高了吧!”我情不自禁的喊出聲來。我禁不住爬上了龍亭大殿,大殿周圍有許多石欄,上面雕刻著龍與風的圖案,龍亭大殿里面真是金碧輝煌!里面全是金色,又高又粗的柱子上雕刻了飛龍,盤龍,舞龍,臥龍的形象,皇家好氣派呀!!!
出了龍亭大殿我們又來到了右邊的廂房,里面展現的都是古代的一些大事,有“包公上任”,有“王安石變法”,還有“接待外使”的蠟像。我們又來到了右邊的廂房,展現的也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場面非常逼真,令人笑嘆!我們又聽到了鑼鼓聲,原來是在演節目啊!有“楊八姐游春”,變臉節目,好看極了!游人陣陣叫聲,此起彼伏!
我們稍休息了一下,便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龍亭公園。
文檔為doc格式。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九
假日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開封龍亭游玩。從導游圖的資料上看:龍亭風景區是國家a級風景區。它位于開封城內西北隅,東邊與鐵塔公園相望,南邊與宋都御街相連,西邊與天波楊府、中國翰園、清明上河園等景點相接。形成規模宏大、面積近百公頃的景點群,是開封最大的旅游名勝景區,整個景區坐落在宋金皇宮和明代周王府遺址上。
我們在公園門口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公園門前的兩座石獅。它們高大雄壯、威風凜凜,左邊的獅子腳下踩著一個圓球,右邊的獅子腳旁依偎著一只小獅子,據說這對石獅是宋代留下的古跡。
我們進入公園大門,眼前一亮,豁然開朗。原來通往宮殿的道路兩旁是兩片明凈的湖水,湖里的游船很多,湖面寬闊,湖岸彎彎曲曲,綠柳成蔭,景色真是迷人。爸爸說東邊的叫“潘家湖”,西邊的叫“楊家湖”,這湖水原是一清一渾,好像代表楊家和潘家的“一清一昏”,后來修建了五孔玉帶橋,兩邊的水才一樣清澈。
我們說說笑笑,一邊走一邊看。走過玉帶橋,越過建筑樣式特別的“嵩呼”,來到了龍亭大殿腳下。我抬頭望著威武莊嚴、金碧輝煌的大殿,它仿佛就像天上的殿堂,高高在上。它的前面有寬寬的石階。我們踏著臺階向大殿進發。我邊攀邊數一共有72個臺階,終于到了最高處,我氣喘吁吁,兩腿發軟。俯首遙望,整個園區盡收眼底,垂柳依依、湖面如鏡、芳草如茵。遠處的高樓和街道也清晰可見,與景區形成別樣景觀!
游玩了一天我們都感覺很累,準備回去。天已近黃昏,再過玉帶橋,回頭望去,白天看起來莊嚴的龍亭大殿此時已燈火輝煌,別有一番景色。正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十
今天是星期天,正趕上一年一度的菊花花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美麗的龍亭公園游玩。
剛來到公園大門口,我就被一片熱鬧的節日氣氛牢牢吸引住了。四周錦旗招展,彩球升空,人頭攢動。公園湖畔,到處都是盛開的菊花;到處都是賞菊的人流;到處都是對菊花的嘖嘖贊美聲;到處都充斥著沁人心脾的花香。
我們從大門進去,迎面而來的是美麗的玉帶橋,橋上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象一道彩虹橫臥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路走來,道路兩旁擺滿了怒放的菊花,我們仿佛穿行在花的海洋。我仔細觀賞者朵朵美麗的菊花,它們形態各異,色彩繽紛,有黃色、紫色、粉色、還有綠色……菊花除了顏色美麗,造型也各不相同,有的象用象牙雕刻成的圓球,有的象少女的長發隨風飄揚,有的似滿天的繁星傾瀉而下……直看的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再往前走,走過近千米的展覽線,我們來到了雄偉壯觀的龍亭大殿前,“天哪!這也太高了吧!”我手腳并用的爬完了臺階,已經氣喘吁吁了。大殿周圍有許多石欄,上面雕刻著龍與鳳的圖案,大殿里面全是金色,真是金碧輝煌!又高又粗的柱子上雕刻了飛龍,盤龍,舞龍,臥龍的形象,皇家好氣派呀!
出了龍亭大殿,我們來到了右邊的廂房,里面展現的都是古代的一些大事,有“包公上任”、“王安石變法”、“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蠟像,場面非常逼真,令人贊嘆!
下了大殿,一陣熱鬧的鑼鼓聲吸引了我,啊!原來在演節目,演的都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民間傳說,好看極了,游人陣陣叫好聲此起彼伏!
不知不覺,已經是下午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龍亭公園。今天的游玩真讓我難忘,有時間我還要再來!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十一
八月三日,我和媽媽游開封《龍亭公園》,開封是七朝古都。龍亭其實并不是亭子,而是建筑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臺基之上的殿堂。
午門,即龍亭公園鐵南大門,坐北朝南,是典型的清代風格建筑物,也是現在進入龍亭的正門。媽媽辦的是年票,我享受半票。
過午門有一百米,便是玉帶橋,玉帶橋長四十米,寬十八米,鬧十七米,下有五個涵洞,玉帶橋貫穿潘楊二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所以潘湖是渾濁不清的。西湖為宋朝抗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舍身救國,是個忠臣,所以楊湖的水是清澈見底的。
過了玉帶橋往前行,有一座小巧玲瓏、裝飾華麗的建筑,這便是“嵩呼”,嵩呼文呼“山呼”和“高呼”,是古代中國參拜帝王的遇高禮節。清代的時候,是開封地方官員朝參拜皇帝、高呼萬歲的地方。
繼續往前走,就是“朝門”了。朝門是文武百官上朝參拜皇帝的地方。邁過高高的門檻,門里兩側用密封玻璃裝的濃縮了的古都建筑群,很壯觀很雄偉,我連忙用相機拍下來。朝門中間的大門是專供皇帝出入的,兩邊小門是供文武大臣和皇親國戚出入的。旁邊的掖門是供內監和守衛將士出入,等級分明,不得逾越。
過朝門十米就是照壁,中間開了一個圓形的拱門,離拱門幾步遠有一塊大青石,大青石被游客們摸的平滑放光。傳說宋太祖越匡胤登基后,感覺龍椅坐著不舒服,于是就命人千辛萬苦從泰山挖來泰山之石,精工雕琢而成,取”穩坐泰山”之意。
龍亭大殿就在眼前,它坐北朝南,御道左右為72級上下蹬道,平臺四周有石柱環繞,東西兩側各有迂回上下的便道。龍亭大殿高26.7米,東西長19.1米,南北寬11.9米,東西朝房內有八組蠟像以稱宋代蠟像館,是我國的第一個宋代蠟像館。
從龍亭大殿下來,有賣棉花糖和面人的的,我吃著棉花糖,又發現了一塊遺址,碑文中寫道,此處地下米才是古城墻的頂。真是嘆息啊。
龍亭大殿后面就是御花園了,御花園里奇花異草,正走著,我被一陣戲曲聲吸引,還有不少觀眾圍觀,走近一看,原來是公園里在演出節目《貍貓換太了》,我上前觀看,也明白了這個典故的由來。
在御花園里,我跟媽媽還去了《梅園》,現在不是梅花開的季節,可惜是看不到梅花,但里面有竹林,有山有水,有亭,讓人留戀。
出了《梅園》,回到朝門,水上有龍舟,我和媽媽一起坐上了龍舟,看四周的美景,湖波蕩漾。還有腳踏船,下次再來一定要親自試一下喲。
從龍亭回來,上網查詢,結合自己實際走的路線,又認認真真的學習了一番,并明白了許多的歷史知識和典故,來開封游龍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十二
4月2日,一個我期待已久的日子終于來到了,因為今天學校要組織我們去春游啦!中午12點半我們準時在校園門口集合,一起向亭林公園進發,外面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和煦的春風吹在臉上暖洋洋的,同學們一路歡聲笑語,興高采烈的來到了亭林公園。
一進公園大門,就看見一座白玉雕像,是明清思想家——顧炎武先生的雕像。顧炎武先生尊稱為亭林先生,他出生于昆山千燈鎮,他的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千古流傳。為了紀念顧炎武先生,人們把公園命名為亭林公園。繼續向前行進,一幅盎然的景象映入我的眼簾——春風吹綠了山坡、草地,柳樹抽出了嫩嫩的綠芽,宛如少女的長發在微風中蕩漾。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火紅的茶花,嬌艷欲滴,粉紅的桃花楚楚動人,雪白的梨花冰清玉潔。小鳥在枝頭歌唱,譜出了一首春天的歌。
老師把我們帶到了公園游樂場門口,讓我們自由活動,三點鐘在這里集合,大家立即一哄而散奔向了各自愛玩的項目,我和辛曉涵一起坐上了高駕車,高駕車是懸在空中的一根鐵桿上的二人自行車,騎在上面,像是在空中飛呢!接著我們又壯著膽子走進了鬼屋,洞里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上面忽然伸下來一只鬼手要把我抓上去,旁邊還冒出來一個僵尸,嚇得我們尖叫不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開封龍亭(實用13篇)篇十三
今天是8月6日,是游玩的第五天,我們決定明天就要回家了,在這最后一天之際,我們準備到開封龍亭去看看,據說那里是六個朝代的古都,它也是國家aaaaa級景區,歷史上曾是唐代宣武軍節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六個朝代的皇宮所在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許多國家領導人也來到過這里游玩。而現在,我們正愜意的坐著船上,享受正在吹來的習習微風。現在正是艷陽高照之時,陽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由于走水路比走旱路快,所以要不了幾分鐘就到了,當我們下船后,才感受到了這里的美,看,修剪工人們把這里的花花草草修剪地這樣美,有些像大鼎,有些似大象,還有的像大鼓。走過蒿呼門,我們就到了最終的目的地:龍亭。我們上了幾十層臺階后,就看見了龍亭,跨過門檻,擠進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看到了一墻壁上盤旋著一條金龍,看起來十分威武,它的頭上有一塊大匾,寫著:勵精圖治。
看完戲,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出了這里。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