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往往能夠觸動讀者的心靈,引發共鳴和思考,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才能。大家可以在下面的范文中找到一些優秀作文的寫作特點和亮點。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一
中午去麥田,因為坑洼,繞道而行。到了之后,還沒割呢!只好等,太熱了,毒毒的太陽在腦袋頂上,玩膩了,沒辦法,熬著吧。
正焦急不安時,收割機還有一塊地就到了,我們高興的跑到地邊,伸著脖子,探著頭,瞪圓眼睛看著收割機突突突地來了,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收割機前面有個大大的鏟子,上面有一個圓筒,其實也就是兩個鐵圈拉開距離,中間定著一圈鋒利的刀片,一發動起來,圓筒就隨著突突突的轟鳴聲旋轉起來。鏟子鏟到哪,圓筒一轉就把那的麥穗割斷,只把麥穗鉸進肚子里去了,消化之后,從左側兩個口里,排泄出來一個個金黃色的麥粒,而麥粒皮卻被它從后邊吐了出來,這就形成了我剛剛看到的那條長長的尾巴。
終于割到了,看到它一點一點的咀嚼著麥穗,真香呀!可把接麥粒的爸爸忙壞了。
一會兒,收割機把我們家的這片麥田吃得精光,只剩下短短的麥茬挺挺的立著,它才慢慢的.向別處駛去。
我們把裝好的好幾麻袋麥子抬到車上,拉回了家。
我的全身被麥穗的無數只小手(媽媽說那叫麥芒),扎得又疼又癢。雖然這樣,我還是過得很快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二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到郊外看麥子。
我們到了郊外,遠遠地看見大片大片的麥田金黃金黃的,像一塊大地毯,顯得平平展展的,讓人感覺無比寬廣。走近了我們才看清楚,麥子長的非常喜人,大片的`麥子整整齊齊的,風一吹,正塊麥田就像此起彼伏的麥浪,雄偉壯觀!我歡快地蹲下來,看到麥子的莖、葉子和麥穗、麥芒都黃了,個個麥穗都是大大的、長長的非常飽滿。
我們正看的忘乎所以的時候,一個農民伯伯向我們走過來了,在弄清我們的來意后,對我們說,今年麥子長的不錯,每畝可收成500斤左右,如果天氣好,這兩天就可以收割了,保證今年又是個豐收年。農民伯伯說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我們衷心祝愿農民伯伯每年都有一個好收成!!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三
今天,我讀了《三袋麥子》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麥子,它們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得到了不一樣的結果。
我覺得小豬憨厚可愛,它迫不及待的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小牛呢,他先把麥子保存起來,等家里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著好東西,我覺得小牛做事很有計劃,為了防止發霉和蟲蛀,小牛經常把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我最喜歡小猴,它聰明能干,它把一袋麥子全都種下了地,一年以后,它的米屋里的麥堆的滿滿的。原來,小猴把麥子種下地,這些都是他的收獲,而且他還讓土地爺爺帶一些回家。我想,小猴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麥子呢?它一定常常到地里去鋤草、澆水、施肥,它也一定忙得滿頭大汗,累得腰酸腿疼,但是看著綠油油的麥苗茁壯成長,心里一定會樂開了花,也就不覺得累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辛勤勞動才會有收獲。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才會有知識,有本領,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從小猴的身上,我還看到要懂得回報,懂得感恩,我也要回報我的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因為他們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所以我才能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四
前幾天,我和媽媽乘公交車去姥姥家走親戚。
路上透過車窗,我被路邊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放眼望去,是無邊無際的麥田,好像一條金黃色的毯子平整地鋪在那里。近處是碧綠的樹木,遠處還有青青的草和點點小花,真是美極了!
通過這次勞動,我深深體會到了當農民的辛苦,我們的一日三餐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一定要珍惜啊!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五
;巧姐。
昨天下午,天氣晴朗。我和媽媽去農科院的農田看農民伯伯收麥子。
一進農科院的大門,就看到了一望無際的麥子,麥穗沉甸甸的壓彎了麥稈。小麥長滿了小刺。母親說:“不是刺,是芒。”還有麥皮,上面蓋滿了小麥。突然,我聽到了“轟隆隆”的聲音。順著聲音望去,我看見一臺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我和媽媽跑去看麥收。收割機前面有一把鐮刀。當小麥挨著它的時候,它就會被吃進肚子里,然后稻草、殼和收割機的另一面就會產出小麥。看了一會,渾身是汗。農民的叔叔在麥田里頂著烈日工作。那不是更熱嗎?這讓我想起一首詩:
除草日是中午,
汗水滴入土壤。
誰知道中國菜,
粒粒皆辛苦。
(一年級,300字)。
今天和爸媽回鄉下老家看奶奶。
一走到村口,發現周圍的田地都是金黃色的,和上次來時的綠苗完全不一樣。下車后,我看見奶奶來接我們了。我撲到奶奶懷里,緊緊地抱住她。突然,我又想到了田里的金黃色,急忙問奶奶:“為什么田里到處都是金黃色的?”奶奶笑了:“是因為種在地里的小麥成熟了,該收割小麥了。”“小麥?我也想看。可以給我看看嗎?”我問父母,他們笑著點頭。
于是我們來到奶奶的土地上,看到舅舅已經坐在收割機上,看到舅舅踩下油門,收割機發出隆隆的響聲,向前方駛去,而黃燦燦的小麥在收割機的推進下紛紛落下。金色的小麥被收割機收割后,在機器里被分成兩部分:麥穗和秸稈。最后我舅舅把耳朵打包捆起來放在田里,就算收割完了。
原來收割小麥是這樣的!真是大開眼界!
(四年級,350字)。
昨天下午,天氣晴朗。我和媽媽去農科院的農田看農民伯伯收麥子。
一進農科院的大門,就看到了一望無際的麥子,麥穗沉甸甸的壓彎了麥稈。小麥長滿了小刺。母親說:“不是刺,是芒。”還有麥皮,上面蓋滿了小麥。突然,我聽到了“轟隆隆”的聲音。順著聲音望去,我看見一臺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我和媽媽跑去看麥收。收割機前面有一把鐮刀。當小麥挨著它的時候,它就會被吃進肚子里,然后稻草、殼和收割機的另一面就會產出小麥。看了一會,渾身是汗。農民的叔叔在麥田里頂著烈日工作。那不是更熱嗎?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
除草日是中午,
汗水滴入土壤。
誰知道中國菜,
粒粒皆辛苦。
(小學三年級,)。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六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童年趣事,可要我說,我的趣事比你們都可笑。是什么呢?讓我來說說吧!
那是我兩歲多的時候,每年夏天,都看到身邊的大人們都忙著去收麥子。所以我就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很幼稚的想法——那就是把錢種在我家的菜地里,等到來年的'時候收獲更多的錢。說干就干。到了中午,我就把我的一塊錢種在了菜地里。剛中完,媽媽就喊我去吃飯了。
不知不覺,一年就過去了,農民伯伯又開始了收獲麥子,心想:麥子開始收了,我的錢也該收了吧。于是我就來到菜地,開始挖我種的錢,可挖了半天,只挖出來一張破爛的一塊錢。爸爸看我在這里就過來看看,爸爸問我怎么了,我就把這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可剛說到了一半,爸爸就撲哧的笑了起來。我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說:你真笨,又不是種啥得啥。說完就走了。可我開始疑惑著。直到我上了學才知道。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七
春天到了,剛剛掀去白雪被子的小麥,接受者春姑娘溫柔的撫摸。春風吹過,綠綠的小麥顯得格外精神。春風吹醒了困悠悠的小麥,也把它們的美好的夢境吹走了。
經過絲絲春風和細細春雨的教導,小麥也漸漸長大了,長得越來越高了。也長出了綠油油的麥穗,它們從稚氣未脫的孩子長成了成熟穩定的成人。
夏天來了,炎炎的夏日把春風哥哥和春雨姐姐都趕走了。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大地上的水都被蒸發了,陸地上的植物更是饑渴難耐。小麥不怕,因為它們有農民伯伯的精心照料。小麥也漸漸老了,慢慢發黃,已經沒有年輕時有活力了,變得蒼老了。但農民伯伯看到了個個飽滿的麥穗,心里高興的不得了。樂滋滋的說:“今年又有好收成了。”豐收的季節到了,農民伯伯開著拖拉機來了,收割機也在麥田里大顯神威。
小麥將自己畢生長出的果實全都奉獻給人們了。農民伯伯笑了,小麥也笑了。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八
在離城市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在村莊里種著許許多多的麥子。有一粒麥子可不一樣,他從出生開始就開始了自己的冒險旅程啦!
當它醒來的時候,他不禁為眼前的景色而贊嘆:頭頂是蔚藍的天空,掛著火紅的太陽,朵朵白云隨風飄飄,身邊是浪花四濺的河流,遠處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浪花好奇地問:“小麥子你從何處來?”“我從一個小山村來,這是哪兒啊?”小麥子說。“這是我們的家——美麗的大自然。”“大自然?”“對呀,這里有很多樹木、花草以及可愛的動物們。你是怎么來到這兒的?”“我不知道啊,我只記得被青蛙吞進去,后來的事記不清,醒來就在這兒啦。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那你就在我們這兒住下吧。”“好吧,謝謝你!”
小麥子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長,它的冒險還在繼續。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九
去年,小猴把土地爺爺送的一袋麥子種到了地里,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滿屯里堆滿了金黃的麥子。小猴想:我也要像土地爺爺一樣,把麥子送給好朋友,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于是它扛起一袋麥子向小豬家走去,小豬一見,驚奇地問:“咦,土地爺爺給了你一袋麥子,你不愛吃?怎么還是一袋?小猴笑著說:“不是我不愛吃,我把土地爺爺個的那袋麥子種到了地里獲得了大豐收,這是我的勞動成果。”小豬呵呵的一笑說:“你真聰明,當時,我只想小麥好吃,就一粒不剩吃光了。看來我得向你學習種麥子。”
告別小豬后,小猴回家又扛了一袋麥子來到了小牛家,小牛驚奇地問:“土地爺爺給你的一袋麥子你難道一粒也沒舍得吃?”猴笑呵呵地說:“我把土地爺爺送我的那袋麥子種到了地里獲得了大豐收,這都是我的勞動果實。”小牛翹起了大拇指說:“你真能干!”當時我只想著節約點兒吃,沒想到自己動手種,我要想你學習,到播種的季節,咱一起種。
第二年春天,它們三個翻地,播種,施肥,澆水,鋤草,到了夏天他們都獲得了大豐收。他們想把自己的勞動果實送給土地爺爺,于是扛著麥子結伴來到土地爺爺家,土地爺爺看了高興地說:“你們都是勤勞能干的好孩子'。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
懸賞1元已結束最佳答案1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又稱麥秋秋高氣爽,與夏天太陽肆虐悶熱的天氣完全不同寫秋天,可以寫秋天的收獲,秋天陽光的強。到了夏季,麥香撲奔,整個麥田像是金子的海洋4至山腳下,才發現了金燦燦的麥子被傍晚的陽光渲染過的麥子,著實金黃起來,也美麗起來。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收麥心情語錄,內容包括收完小麥的心情句子,收麥天抒發農民心情的詩句,收麥季節遇見連雨天農民的心情短語1遠遠望去,麥苗長得密。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夏季收麥子短句,內容包括收完小麥的心情句子,這算是什么病,到了夏天收麥子的季節到了夏天收麥子的季節,白天,夏天來了怎么變為。
麥子豐收的句子短句唯美收麥子的諺語,經典語錄,收麥子的諺語1三月不操場,麥在土里揚2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3麥上場,快快揚。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一
今天放學回家后,爸爸對我說:“睿,你種的小麥已經成熟了。”我趕緊跑過去,一看,呀!小麥果然成熟了,麥子金黃色,麥稈一節一節,像一根又長又細的竹子,葉子已經枯萎了。
我去車庫拿來一把鐮刀,右手拿刀,左手握住小麥,輕輕一割,就把小麥割斷了。我用奶奶打衣服的木棒來打麥子。我心想:“農民伯伯可真辛苦,一大塊田的麥子都要收。”媽媽說:“麥子的桿子可以有很多用處,可以做口哨,可以做麥稈畫,還可以造紙。”我驚訝地問:“真的?”媽媽點點頭說:“真的,媽媽小時候經常做著玩”。我瞪大眼睛看著媽媽怎么做,媽媽把麥子的桿用剪刀剪了一截,然后用指甲劃了一條縫,蘸點水,輕輕地搓了一下,口哨就做成了。我用力吹了一口,果然響起來了,真神奇!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二
春天來了,農民伯伯又要開始辛勤的勞動了。他們都希望來年可以有很多很多收成,所以就會在地里播下許許多多的種子。這其中要數一顆麥子和一粒玉米種子最健談了,你看他們又開始聊起了人生。
夏天到了,兩粒種子拼命地吸收養分,都希望自己長得更高更壯些。農民伯伯驚訝的看著兩粒普通的的種子長成了比其它農作物更高更壯的玉米和麥子。于是,農民伯伯展露笑顏地說:“算了,看在你們長的這么強壯的份上,我就不給你們噴灑農藥了。”玉米和麥子聽完農民伯伯說的話后高興極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說:“哎!總算躲過一劫了。”
轉眼間秋天來了,麥子和玉米為人們做貢獻時刻也到了。于是,它們倆就開始爭先恐后地吵著表現自己。玉米說:“我的作用可大了,我可以做玉米餅、玉米窩窩頭、玉米糊……”麥子卻也毫不示弱的說:“我也可以做面包、饅頭、餃子……”正在兩人吵的不可開交時,他們倆就被人們和在一起,變成了玉米包子。玉米嫌棄的對麥子說:“還好你也沒有被噴灑農藥,不然我都和你同流合污了。”這時,旁邊的豆沙包說話了:“別吵了!你們就知足吧。你們這么幸運,都可以安心的為人們做貢獻,而我卻不能,因為。。。。。。”。豆沙包話還沒說完就被拿了起來,他急切地說:“不要買我,不要買我,我是被噴灑過農藥的麥子做的,吃了我會拉肚子的。”但是人們根本聽不懂豆沙包在說什么,依舊把豆沙包拿走了。
玉米無可奈何地看著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吃下香噴噴的豆沙包,卻渾然不知可怕的后果而感到沮喪。而麥子看著玉米哭喪的臉則自言自語道:“現在我才真正發現,做一個對社會無害的人,才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三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麥浪翻滾,稻谷金黃。我出生在農村,每年秋天都要去幫助家人收割麥子,這讓我更加深入體驗到了勞動的辛苦和這個季節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從收麥子中獲得了許多心得和體會。
段落1:收麥子的艱辛和魅力。
收麥子是一項辛勞而重要的農業勞動,需要人們在酷暑下揮灑汗水。我記得每天清晨,我們整裝出發,沿著堅實的田埂步行,來到稻田旁。當我看到那一片片金黃的麥浪被斬斷,風中亂舞的麥桿,我明白了麥子是如此的幸福。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自然的力量,麥草儼然成千上萬個小生命,多么偉大啊!盡管勞作的過程中有辛苦和疲憊,但收獲的時刻總能讓我心中充滿喜悅。
段落2:勞動中的收獲。
在西部的鄉村,農民們是最大的勞動者。收麥子是他們一年最辛苦但也最重要的勞動之一。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希望收獲豐收的結果。在勞動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生活不易,也更加懂得珍惜食物的來之不易。每當我看著滿滿的麥捆被送上卡車,我就會想起這些努力背后的故事。這讓我更加感恩并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段落3: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性。
收麥子不是一個人的戰斗,而是整個團隊的合作。在田間,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互相幫助。一個人割麥,一個人捆麥,一個人撿麥穗。只有通過緊密的團結合作,才能完成工作。這樣的團隊精神讓我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意識到團結團結的力量。
段落4:體會到了農村風俗和傳統。
農村的生活有著獨特的風俗和傳統。收麥子是鄉村的一大傳統活動,人們在這個時候團聚在一起,互相幫助,分享著勞動和收獲的喜悅。當麥田里的勞動結束之時,村里就會唱著收獲的歌曲,搖晃著麥稈和噴灑稻谷,慶祝豐收的到來。這樣的場景感染著我,讓我更加熱愛農村文化,傳承和弘揚這些傳統。
段落5:勞動中的成長。
在勞動中,我認識到自己成長的重要性。通過參與收麥子的勞動,我學會了關注細節和從容面對困難。我明白了勞動的價值,知道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與農民們相處,我感受到農產品背后的艱辛,意識到一個社會的良性發展是需要努力和奉獻的。因此,我也更加明白了自己應該如何去努力學習和成長,為社會做出貢獻。
在秋天收麥子的過程中,我從中獲得了許多心得和體會。我明白了勞動的辛苦與價值,意識到合作和團結的力量,感受到了農村文化的魅力,也讓自己有了更深刻的成長。這些收獲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懂得感恩和奉獻,并堅定了我的努力前行的信念。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四
1.我們學校最有名的就要算是開心農場了,秋天的開心農場有很多農作物都成熟了,小麥金黃金黃的,猶如一片金黃色的地毯,閃爍著金光,十分耀眼。
2.那雪,潔白溫柔的雪,現在已變堅硬,堅不可摧,硬不可侵;它將這世界封住,它將這空間罩住,將這無垠曠野上村落割裂,將這冰河封住,將這莊稼覆住。
3.收麥子,整大蒜,弄到現在還沒吃飯,累成狗還要回去準備考試。
4.到了郊外,遠遠地看見大片大片的麥田金黃金黃的一塊大地毯,顯得平平展展的,讓人感覺無比寬廣。
5.家里的人都勤快的狠,半夜兩點剛滴答了幾滴雨,叔叔家都呼呼的起來收麥子,爸媽和我聽見響聲也起來幫忙,早晨五六點大家又早起來攤麥子了忙碌,勞動人民最可敬。
6.成熟的麥子.挺著沉甸甸的腰桿,互相磨擦著.發出嗦嗦的響聲。
7.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是一年收麥子季節,農民伯伯辛苦收獲的季節,一個中年男人,撐起一個家庭的脊梁,辛苦勞作的老爸,您該歇歇了,您的女兒已經長大,會跟您一起分擔。
8.微風吹拂,麥苗輕輕晃動,好像把自己的精擻抖擻,準備使出全身勺氣往上竄呢。
9.那綠茸茸的麥田讓我癡迷,使我沉醉!那“天人合一”的感覺隨瞬間綻放的蒲公英,飄向了無邊的遠方……綠化帶外延就是麥田,微風刮起,麥浪翻滾,金燦燦的麥穗,拿到手里沉甸甸的。
10.從小就喜歡那種麥子的淡淡的清香,就像是剛出籠的饅頭一樣,讓人陶醉,讓人想象。
11.秋風瑟瑟,田里的小麥、稻谷都熟了,農民伯伯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13.冬去春來,楊柳吐綠,溫暖的春風吹綠了一望無際的麥田,吹皺了靜靜流淌的河水。
14.遠遠望去,麥苗長得密集齊整,好像川裁刀削平的毛茸茸的綠色地毯鋪資開來。
15.只是這些麥芒讓我們的眼睛疼痛,仿佛使我們不忍凝視農人的'辛勞和汗水,它想刺痛我們的心,讓我們流淚。
16.成片的麥芒直指天空,如執劍問天的俠客。
18.今年端午節趕上了收麥子,想起了小時候在家干農活的情景。那時候早上四點多就要起床到地里割麥子,那個腰疼呀,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怯怯的,那時候每當割到地頭時躺在麥蒲上很是舒服,還記得大人們說我,小小孩子那有腰呀,怎么會腰疼?呵呵,估計這是很多家長騙孩子的一種方法吧。
19.麥子黃燦燦的,好像在向我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麥粒一顆一顆的,像小水珠一樣鑲嵌在麥穗上,還長著長長的麥芒,你如果拿一穗麥子放在手上搓一搓,放到嘴里嚼一嚼,滿嘴都是清香!
20.收麥子,收胡蘿卜,棉花,甘蔗,牛奶,雞蛋,曲奇餅干……。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五
小滿的時候,最需要做的是健脾養胃,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滿過后幾天收麥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滿后還不能馬上收麥,這個時候的麥子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稱為小滿,還未大滿。在小滿的最后一個時段,麥子開始成熟。
1、吃苦菜。
在小滿節氣,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苦菜,俗稱苦苦菜。這是因為小滿是濕性皮膚病的易發期,所以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可以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而苦菜正是一種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功能的應時蔬菜,它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美味又健康。
2、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3、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所以古時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4、小滿動三車。
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里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里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后,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從“小滿動三車”這一習俗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獲的日子快快到來。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它的到來預示著我國大部分的地域都已進入夏季。
對小滿的解釋,南北方不同。
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分屬不同的氣候帶,因此對于小滿的解釋或者認知,南北方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北方是以小麥來解釋小滿的,而南方則以雨水來解釋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就是典型的北方解釋,北方種植的是小麥,而且在宋朝以前,北方是經濟中心,小麥的產量決定著封建王朝的穩定與否,小滿就是夏熟作物(主要是小麥)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還未大滿。
在小滿這個節氣也是有風險的,北方民間也有諺語,“小滿不滿,麥有一險”,也就是這個時候如果小麥受到侵害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干癟而減產,這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這個節氣也有重點的防護,主要防護干熱風的影響。現在是通過營造防護林來防護這個問題。
南方跟北方的氣候不同,很少種植小麥,所以南方對于小滿的認知主要是通過雨水來解釋,小滿節氣,雨水漸漸增多,因此這個時候的雨水就是小滿。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天氣出現反常,對于后續的芒種等都有影響,因此,南方地區有“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的諺語,也說明這一點。
但是如果小滿的雨水太多,那么也會帶來災難,也就是常常說的“小滿大滿江河滿”,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防汛的任務是非常重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節氣之后更是疾病容易出現的時候。建議人們要有“未病先防”的養生意識,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
小滿不像冬至、清明等節氣那樣為人熟知,但它以特有的方式和哲理,釋放著它特有的韻味。夏天來了,人們的心情消沉而浮躁,沒有欲望的人生,可能了無新意;欲望過于強烈,又恐貪婪伴隨。讓我們掌握一個小滿的尺度,活得樸素、從容、平和,遂有一種知足感與幸福感。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年中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最終形成這個知識體系。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相關。小滿節氣期間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區的農諺中小滿是指氣候三大要素(光照、氣溫、降水)中的降水。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第二,與農業小麥相關。“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很少或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
元吳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南方地區的農諺小滿是指氣候上的降水:“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六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就在這個時候我要和媽媽一起回農村了。媽媽跟我說過這個時候的農村景色是最美的,到處都是成熟的莊稼和果實,但是這個時候的天氣也有點變冷了,所以我們還要多帶上幾件衣服。于是我趕緊收拾了幾件厚衣服,準備到時候穿上。
一道早,我和媽媽拎著行李就出發了,我坐了幾個小時的車才到達目的地。不過這一路上我也看到了很多在城里看不到的景色。我和媽媽下了車,看著遠處的風景,感覺真是太美了,于是我們趕緊在這里拍了好幾張照片。很快我們就來到了農村奶奶的家,晚上吃完飯后,只能在門口看著整個村子都是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而且非常的冷,幸好我帶了很多衣服。
早上起來,站在門口看著遠處的麥田里全是麥子,一陣風吹過,麥子就發起了一層波浪,真是美極了。麥田里已經有很多農民在割麥子了,看的我有些心癢癢,于是我也跑過去試著割了幾把,沒過幾分鐘我就受不了了,太累了,現在我的腰還疼著呢。
望著遠處麥田里金黃色的麥子,感覺整個世界都被麥子所包圍著。麥子淡淡的香味被風吹的到處都是,聞著麥子的清香,想著平時吃的白面饅頭,在看著農民伯伯們辛勤的勞動,真是感慨萬分。秋天成熟的莊稼和果實是農民們的生活的根基,收獲的越豐收,農民們就越開心,看著這些我也不自覺的很開心。
秋天,麥子成熟時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我覺得我已經愛上這個季節的農村,以后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要來這里,感受豐收的喜悅和這些震撼忍心的美景。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七
第一段,引入題目:自古以來,收麥子都是農民們最為重要的收獲季節之一。在這個季節里,農民們要付出巨大的汗水和精力,收獲自己一年的勞動成果。今年我也有幸參與了一次收麥子的經歷,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的辛苦和收獲。在此,我想談一談我的收麥子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第二段,談談我們收麥子的流程和體驗:在參與收麥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分為三個主要的步驟:收割、打捆、運輸。在收割的時候,需要將麥穗割下來,由于它們是頭重腳輕的,所以我們必須像抱小孩子一樣抱著它們,格外小心。接著就是打捆的過程,我們對麥穗進行綁扎,一個個地打成捆。最后是需要運輸的環節,我們用拖拉機和運輸車將麥穗送到指定地點。在這個整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將勞動力最大化地使用,如何團隊協作,如何感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
第三段,總結收麥子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生活技能:參與收麥子讓我們學會了很多以前生活中不曾了解的生活能力。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處理和照顧植物,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聆聽風聲和麥穗與手的碰觸聲,學會了如何用自己的身體力量解決實際問題,學會了如何在同伴的幫助下共同完成任務。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它們幫助我們更加堅強、自信和耐心。
第四段,分享我在收麥子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在收麥子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他人無法替代的收獲。首先,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潛力,保持良好的狀態的艱難和巨大的內在魅力。其次,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適應環境來完成困難的任務。最后,我感受到了和諧的團隊氛圍和快樂。在繁重的工作中,當我們一起工作時,我們不僅會合作,而且會互相鼓勵和推動。這種和諧和快樂的團隊氛圍,為我未來的生活和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段,總結體會和感悟:回顧整個收麥子的經歷,我對勞動與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勞動是讓我們建立起一種更持久、更深刻的聯系和認同感的途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生活和事業而努力。同時,勞動和團隊合作也是我們更好地發掘自我潛能和突破自我極限的途徑。這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價值觀。
總之,參與收麥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珍貴的體驗,讓我們感受到了工作的意義和團隊的重要性。這也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更感激別人給予我們的幫助,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也應該向著更勤勞,更感悟和更關懷的方向去邁進。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八
1.秋天麥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黃色。所以稱為金色的麥田。
2.被傍晚的陽光渲染過的麥子,著實金黃起來,也美麗起來。
3.綠油油的一眼望不到邊的麥田。
4.麥子一直就是我的寓言、一直就是我的神話、一直就是我的傳說。
5.田田野中,沉睡的小麥被天公慈祥地蓋上了一床棉被,睡的更香了。
6.微風吹拂,麥苗輕輕晃動,好像把自己的精神抖擻抖擻,準備使出全身勺氣往上竄呢。
7.早餐想去小區門口吃面條的,結果店主回家收麥子了。背詩一首: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8.天是那么藍,地是那么鵝黃。
9.五月里,麥田黃了,一片又一片。
10.享受一夏的陽光和雨水,秋天里,稻子熟了,初秋的北大荒,到處翻滾著無垠的金浪,流淌著沁人肺腑的稻菽豆香。
11.下雪了,麥苗娃娃在雪被下面.‘呼呼”地睡得正香。
12.到了夏季,麥香撲奔,整個麥是金子的海洋。
13.今天回娘家幫老爸收麥子,回家晚了。進門洗澡后22:30開始雙盤,20分鐘過去了,后背熱乎乎的。待23:00準時雙盤收工睡覺。
14.正是麥子拔節、抽穗、揚花、結籽的時節,萬傾麥海.泛著綠油油的波浪。
15.麥田干凈而又充滿了神秘感。
16.正在返青的麥苗,毛絨絨、綠茵茵的,在朝輝下挑著一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17.這是麥子成長最旺盛、魅力最四射、青春最耀眼的時期,麥地里那一片片沉甸甸的'正在慢慢燃燒的麥子焦躁而壯烈地站在麥地里。
18.遠處麥田中,金黃的麥子連成一片,就像一座金色的海洋,微風一吹,麥子一晃一晃的就像波浪一樣,它們相互拍打著,在這海洋中那些收割機便成了漁船,它們慢慢的駛過,留下那滿是秸稈的道路便成了漁船劃過的余波。
19.一些不知名兒的小蜂在麥穗前繞來繞去.花大姐也在穗子上,葉子上爬來爬去的忙碌著。
20.田壟里的麥苗稀稀拉拉的,像是在翹首苦盼著下雨。
收麥子的季節大全(19篇)篇十九
很早的一年,東坡的麥子黃了,收割鳥在后窗的樹上叫的有些筋疲力盡,父親一邊在院子的月光下磨鐮刀,一邊對母親大聲喊著,“讓娃睡早些,明個趁著天沒亮有潮氣把場面子再收割一遍。”母親噢了一聲繼續手在面盆里揉著,對吧嗒吧嗒拉著風箱的我說,睡去。母親提前一晚蒸一鍋白饃,這是收割麥子的“糧草。”天麻麻亮父親就大聲喊著,”快起來要收割場面子。”父親把木架子套在一塊碾場的石頭上,在木架子上栓幾個帶有樹葉小樹枝。
父親在中間,我和哥是一人一側,父親是老牛,我和哥是牛犢子,使勁地拉著肩上的繩子,石頭拉著樹梢在土場面子上轉動著,把那些蚯蚓松動了的小小土粒全碾平了。一道道石頭印,像生命中走過的年輪,父親一聲不吭的拉著肩上的繩子,這樣的勞作不知父親經歷了多少回?父親是指揮者,他知道如何的轉圈圈,我和哥是不操心的跟著走,不知哥想著啥,還沒割麥子我就盼著天黑,天黑了就不用割麥子還能到村里那唯一的黑白電視機前看《霍元甲》。
“可以啦!”昏昏沉沉的在場面子轉了約一個小時,父親發話,他說場面子光了,可以拉架子車去割麥子。父親領著我們一起上東坡割麥子。收麥子的路線圖有些復雜,要先下一個小坡,沿著一條鄉間小路走到河邊,沒見太陽的河水是冰冷的,拉著木架子車,踩著墊腳丫片的大小不一的石頭,車子緩緩地前進,腳丫片子鉆心的疼。過了河也不休息,把濕腳丫片子塞進布鞋里,然后弓著腰拉著車子繼續前進上坡。父親是拉車的主力軍,他在車轅里,我和哥是一人一邊使勁地推著車幫子。父親像牛一樣的喘著粗氣,我是邊使勁邊抱怨著,“累死了,收啥麥子?”母親左手提著鋁壺,右手護著肩上的饃布袋。嘴里還嘮叨著,“不好好念書,上東坡收麥子的日子還多著呢!”父親回頭看一眼我和哥說:“過幾年就輪你們在車轅里。”
太陽火辣辣的從東山頭冒了出來,父親把鐮刀一發說:“開始割吧。”我們就在東坡的第一段責任田里開始勞動。彎著腰開始勞動,割麥子時沒有話,望著那一片熟透的麥子我沒有收獲的絲毫喜悅,甚至大逆不道的渴望來一場罕見的冰雹把它全部毀掉,這樣就不用曬太陽割麥子,身上的汗水也不會像雨一樣的流著。我是割麥子隊伍里最愛喝水的人,喝水就是休息,水壺在柿子樹下。家里沒有人批評我,柿子樹下有人議論,“老三是靈娃,喝水能歇一會兒。”我紅著臉回到割麥子的隊伍中。看見父親的上衣濕透了,他還在若無其事的繼續埋頭割麥子,母親緊隨其后,好像在努力的追趕著父親。我是割麥子隊伍最后的人,也是割一割歇一歇。抱怨太陽,抱怨東坡的路難走。
“大概一兩點該回家了吧,坡里沒人了。”最期待和盼望的就是母親手搭涼棚望著太陽后說的這一句話。父親擦一下額頭上的汗水說:“不割了,開始裝車。”我和哥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柿子樹旁的架子車。心里喜悅地想,可以逃離太陽,可以回家了。可是架子車拉不到麥子地里,路有些窄,還要把麥捆子一個一個扛到架子車前。我和哥把特意拿來的長衫子蒙在頭上護著肩膀,每次三個麥捆放在肩頭,走向架子車。汗水流著,有時迷糊了眼睛,走路搖搖晃晃的,母親就大喊,“慢些,不要掉到深溝里去。”扛夠三十五六個麥捆了,父親會喊停下來,下一車再拉。父親是細心人,裝車很平,基本沒有翻車現象。可是架子車的內胎卻出了問題,父親和哥在車前面,父親駕著車轅,哥面朝著父親護著車轅,擔心車子掉到東溝里去。拉麥子的路線很危險,稍不留意就會翻車,我在車尾巴一邊吃著揚起的塵土,一邊使勁腳踏著車尾巴。
咚的一聲響,車身突然傾斜,父親恐慌不安地對哥說,“慢些把車靠內邊的麥茬地。”我意識到出事了,父親沮喪地望著沒氣的輪胎,擦著臉上的汗水,望著火紅的太陽對我和哥說:“卸吧,把麥子捆一個一慢慢地卸下來,不要讓麥粒落了。”母親把饃布袋和洋蔥遞過來說:“吃吧,吃些就有勁了。”我和哥幾乎是同時伸出腳去踢那沒氣的輪胎,嘴里不干不凈的抱怨著,“狗日的不讓人活了!”“民哥,車輪胎爆了,我還以為是誰打槍,想著大忙天也不可能有人打兔子。”是巷口的金貴叔幸災樂禍的笑著對父親說。我生氣的喊著,“金貴叔,慢些,不要車子翻到溝里去。”“放屁。”父親擂了我一巴掌,彎腰扛著沒氣的輪胎說:“沒看東坡的路危險嗎?”,母親手指著我生氣地訓斥道,“你咋能說那話,不知道拉麥子本來就危險嗎?你還詛咒你金貴叔”。
我委屈的一口氣跑到了東溝里,爬在清清的那一眼泉水邊,貪婪地喝著那甜甜的泉水。喝的肚子發漲了,我抬起頭,太陽依然火辣辣的照著,一個戴著草帽,扛著架子車輪胎的人漸漸的從我的視線里慢慢地變小到消失。多少年過去了,那一次收麥子牢牢地印在腦海里,我永遠記住了那一幕,那是我記得最清的一次收麥子。
本文作者:郭明亮(微信公眾號:三賢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