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我早就聽說,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皇家園林,一直向往著有一天能一睹它的真容。今年暑假,我終于如愿以償見到了它。
我們從北門進入頤和園。園內古柏蒼松,松柏之間矗立著一座宏偉的牌坊。穿過牌坊,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一片江南美景。彎彎曲曲的蘇州河緩緩從橋下流過,水面上幾只小船搖著櫓,悠悠地搖曳在水面。河岸兩側,小店林立,古色古香,熱鬧非凡。我仿佛置身于幾百年前的江南水鄉。
作別柔和的江南水鄉,我們沿著頤和園的中軸線攀上了萬壽山。沿路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我們踏著巖石小徑,終于攀上了萬壽山頂?;厥走h望,古木蒼脆,亭閣樓宇錯落其間。夏日艷陽的光輝灑在廟宇的金頂上,發出耀眼的光芒。那一刻,我仿佛體會到乾隆皇帝站在山頂,俯視蒼生的帝王之氣。
我正沉浸在千古帝王之夢里,忽然聽到媽媽激動的聲音:“快看,昆明湖!”我扭頭一看,傳說中的昆明湖如一塊碧藍的寶石,鑲嵌在天地之間。雄偉的十七孔橋橫跨湖上,為昆明湖平添幾分壯美之氣。湖面上幾只游船緩緩駛過,不留下一絲痕跡;湖邊群山環繞,蔥蔥郁郁,好像一幅壯美的山水畫。
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沖下山去。昆明湖離我越來越近,我驚喜地發現,近處的昆明湖別有一番風味。湖水清澈明亮,波光瀲滟,像是風中微微皺起的藍色綢緞。此時正值八月,荷花千姿百態,爭奇斗艷。碧綠的荷葉如一個個圓盤,你挨著我,我擠著你,連成一片。一朵朵粉紅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張開了笑臉,有的低垂著花瓣卻不失優雅,還有的已經成為了飽滿的蓮蓬。一陣風吹過,荷葉帶著荷花輕輕搖曳,如一個個起舞的小仙子。在這“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昆明湖上,“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美景,如一幅抹不去的畫面,印在了我的心里。
看著眼前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回首身后巍峨雄偉的萬壽山,我不禁為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喝彩!頤和園真不愧是當今世界上最美的園林啊!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頤和園在北京市海淀區,我曾幾次到過那里。
第一次是幼時,一到地方,就與帶著花香和土地的氣息的微風撞了個滿懷。陽光透過那翠綠的葉子照耀在我的臉上。來到那寬闊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清新的風,讓人涼爽。再加上那湖邊的垂柳像到了仙境一樣。昆明湖不像黃河一樣波濤洶涌,不像長江波瀾壯闊。昆明湖是平靜的,是明亮的。站在佛香閣頂層看昆明湖,一面又大又明亮的鏡子,在鏡框周圍是植被的影子,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在藍天和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二者相融??匆豢春馍缴?,聽一聽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嗅一嗅土地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在湖邊有一個小池塘,碧綠碧綠的荷葉擠滿了整個池子,就像一把把小傘浮在水面上。池塘里開滿了千姿百態的荷花,每一朵荷花都有它們獨特的姿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完全綻開了笑臉,它那粉紅色的花瓣中鑲嵌著星星點點的金色花蕊,時不時會吸引幾只蜻蜓。一陣微風拂過,一池的荷花都在搖擺,有些還在翩翩起舞呢!就好比是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
第二次去時比第一次年長不少。這回去,我不再站在佛香閣上看昆明湖。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我站在長廊旁邊,放眼望去,看見了十七孔橋橫跨在南湖島與龍王廟之間。它是頤和園中著名的景點之一。橋長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長虹飛架在碧波萬頃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條蛟龍浮游在湖面上。這令我贊嘆不已。導游介紹,昆明湖面積約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這回去還正好碰上了雨季,刮起了陣陣風。天逐漸陰了,豆大的雨點掉了下來。一滴一滴雨水跌落在寬廣的昆明湖中。昆明湖仿佛被一滴滴雨水擾了清靜,一浪拍著一浪水逐漸翻滾起來。湖上滿是波紋,游船和畫舫靜悄悄的待在湖邊。雖說是人工湖,這生起氣來絲毫不輸自然湖。雨中的昆明湖就像一幅靈動的畫,讓我不得不佩服畫家高超的畫技。
看著這么美的昆明湖,不禁想起了歷史。1900年,八國聯軍的槍炮摧毀了曾經亭臺樓閣的頤和園,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在帝國主義的沖擊下走投無路土崩瓦解。站在頤和園,腳下是新生的土地,但無心去瀏覽煙波浩渺、紅花掩映的頤和園勝景,仰望歷史匆匆踏過的痕跡,仿佛看到,每一座亭臺樓閣上都鐫刻著傷痕累累的歷史,每一陣風吹綠葉的沙沙聲都哭訴著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塊土地見證著蒼白無力的過去,我仿佛聽到來自歷史的呻吟。
曾經的頤和園金碧輝煌,在1900年歷經三天的大火變成了廢墟,如今到頤和園的重修。中華民族經歷了多少滄桑,才有了今天的蛻變。不管是狂風驟雨還是大風大浪,中國人民永遠團結一心。從98年抗洪到03年非典,到如今的戰疫。有困難,中國人都能在一起攜手并進,萬眾一心。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催促他們趕快起,他們慢吞吞地起了床,說:“今天上午,我們去頤和園!”我高興極了,急忙走出賓館,上了巴士,等著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頤和園。
到了頤和園東宮們,我們下了巴士,向園里走去。進了門,第一眼就看見任壽殿,穿過任壽殿,就看見了水天空闊的昆明湖,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旖旎動人。向西北方遠眺,看見了矗立的三層寶塔,莊嚴、壯觀。
繞過幾座大殿,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長廊,紅桿綠柱,一眼望不到頭。每一間都刻畫著不同的畫,有人物、風景、花草等,沒有一幅是相同的。
十七孔橋如同一條彩虹橫臥湖面,橋西接南湖島,東連廊如亭,是園內最長的一座橋梁。
萬壽山不但高,而且陡。嚇得我毛骨悚然,但我還是爬上了山頂。啊!好美?。≡谒希厦婵讨胺鹣汩w”三個金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雄偉壯麗而又富麗堂皇。向東望去,可以隱隱約約地看見幾座古老的建筑。
頤和園優美的景色,豐富的建筑,精美的物品,杰出的藝術,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高度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頤和園還有好多有趣的地方,希望大家細細地觀賞。
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們站在山峰上,來觀賞黃山那美麗的風光。
我看見過公園里千奇百怪的假山石,也游賞過九華山上險峻的石頭,卻從沒看見過黃山這一帶的石頭。黃山的石真怪啊,一個個奇形怪狀,姿態萬千,像仙人,像金雞,像仙桃,被大自然雕刻得栩栩如生;黃山的石真險啊,怪石嶙峋,十分光滑,好像你一爬上去就會一個倒栽蔥摔下來;黃山的石真繁啊,像滿天的星星,數不勝數。
我觀賞過人為栽種的松樹,也看見過田野里挺拔的松樹,卻從沒看見過黃山上的松樹。黃山的松真挺啊,一棵棵蒼翠欲滴,生機勃勃,好像把它們那頑強的生命力展示經我們看;黃山的松真多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黃山松筆直地挺立在你的眼前,好像這里就是黃山松的天堂;黃山的松真奇啊,它們竟然能夠從窄小的縫隙中鉆出來,而且,還泛著翠綠的顏色,讓人見了,無不稱贊。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早就聽說頤和園的景色美不勝收,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我多次在書里,夢里見到的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的時候修建的皇家園林。在1760年的時候完工,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侵入中 國,把頤和園毀于一旦。1886年的時候慈禧貪圖享樂,挪用海軍經費重建。后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的時候又遭八國聯軍的嚴重破環。1902年的時候再 次修復。于1924年正式批為公園。我們才有幸走進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水氣氤氳的昆明湖。幾只小船在湖中蕩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建筑獨特的十七孔橋。十七孔橋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橋上有 許多石獅子。這些小石獅子造型各異。它們有的在玩繡球;有的依偎在媽媽懷里;還有的`張開爪,仿佛在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橋上的獅子就像就像盧溝橋的獅子 一樣,數也數不清,我想:大概只有設計師才能數清吧。
再向右走就是德和園。德和園是慈禧太后看戲的地方,在那里有一間展廳,里面有兩輛黃包車和一輛馬車,在里面還有一輛黑色的轎車,你可別小瞧它,它可是世界上第一代奔馳車呢。!
樂壽堂的左邊就是長廊了。長廊全長七百二十八米,有畫一千四百余幅,有_世界上最長的畫廊_之美譽,走進長廊,在長廊的兩側有兩幅畫卷,上邊分別寫著:清河郁云和流清靜俯。放眼望去,長廊就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它展現了古代建筑文明的精髓,長廊里面畫滿了壁畫,有亭臺樓閣,有蟲鳥花草。坐在長廊邊上,環顧四 周,在昆明湖邊上有許多柳樹。它們婉如窈窕的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長發,她們一邊梳理著,一邊_沙沙_地唱著動聽的歌曲,給人以美的享受。
坐在長廊邊上,我看見了一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熟睡的小姑娘。盛開的荷花在荷葉的襯托下就像一個穿著綠色裙子,粉色上衣的陽光燦爛的小姑娘,小魚喜歡在她腳下嬉戲,愛美麗的小蝴蝶喜歡在她的發梢上停留。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十一月十八日,我在首都北京,游覽頤和園。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它占地290多公傾,是清代末年帝、后政治活動和游憩的主要御園。
未進頤和園,我已經可以領略它那雄偉的氣勢:在大門兩側分別有一只青銅獅子。公獅子右爪握球,象征一統江山;母獅左爪扶幼獅,象征母儀天下。走入大門,迎面看見一對豬猴石,據說它們分別代表孫悟空和豬八戒。走入第二道門,一個遮風辟邪的萬壽石映入眼簾。在它的后面有一只麒麟,也就是俗稱的“四不像”:龍頭、鹿角、獅身和牛蹄。
再往里走,穿過許多互相連通的四合院就來到了長廊。它長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可謂是頤和園中的一絕了。
這長廊是游人必經之地。且不說廊上那一萬四千余幅蘇式畫令人贊不絕口,其建造者的智慧也是讓人交口稱贊的:長廊其實是隨坡就彎而建的,但你在廊中游覽時卻感覺不出一點兒高低起伏。它的奧妙在于長廊中間的4座八角亭,它們起到了高低過渡和變向聯結點的作用,同時利用左右景觀轉移了游人的視覺觀感受。
出了長廊,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條西堤,它縱貫昆明湖,并以支堤將湖面分成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都有一座中心島嶼,三座島嶼成鼎足布局。其中最大的島為南湖島,島北端的涵虛堂雄居于臨湖的高臺上,正好和對岸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遙相呼應,構成對景。
我游走了一回頤和園,那里的一切讓我回味無窮。頤和園那富麗堂皇的氣勢,宛如天開的景物,和諧、藝術地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它是古代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我們應當愛惜這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