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心靈底片篇一
在我記憶的匣子里,盛裝著許多的人和事,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切實觸動著我心靈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如同攝影底片一樣,在不經意間便擴充出來,占據我的腦海,使我眼前一次又一次地浮現那些感人的畫面。
其中有一張是最顯眼的。那是一個扎著兩個小辮的女孩,手里舉著一支快化了的雪糕,臉上的表情很復雜。她是我小學時最要好的朋友,因為比我大一點,所以處處都照顧著我。那是一個夏天,一個酷熱難當的夏天。因為我體育考試沒及格,所以放學后要參加訓練準備補考。
為了記得這每一件令我感動的事, 每一個令我感動的人,我把這些照片珍藏在我的心靈深處, 使我的心時時充滿感動與愛,充滿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激。
心靈底片篇二
大雪紛飛的那個早晨,我裹著厚厚的衣服騎車上學。在一個紅燈處我停下來抬頭看看天,天灰蒙蒙的,漫天飛舞著大片大片的雪花。遠處有一個小孩在玩雪,他扔出的一個雪球不知怎的像是砸在了我的心上。那些散落在我內心深處的碎片,一下子全都拼接完好了,在這個清晨為我放映了一場屬于我一個人的影片。
似乎已是很多年前了,那時的我還梳著一個小辮整日在小學校園里活蹦亂跳。那天也下著鵝毛般大雪,父母帶我去頤和園。
闊大的昆明湖早已結了冰,冰上積了好厚好厚的一層雪,我一看那雪,內心的欣喜瞬時膨脹得像一個大氣球。我急不可待地跳進了雪的懷抱。
“我要堆一個高高的雪人!”稚嫩而響亮的聲音在雪花上跳躍。小時候看動畫片一直覺得滾雪球是一件好玩又簡單的事。可是試了一下才發現并不容易。再難的事情也難不住一顆溢滿熱情的童心,一個雪球算什么,臉上撒滿燦爛微笑的我在那個寒冬玩得全身都出了汗。
天空是白茫茫的,大地同樣是雪白的一片,然而我臉上的燦爛,感覺足以融化所有的雪花,那是童年最真摯的熱情,那是感情最單純的體現。那天的湖面上,我的童心耀眼得仿佛沒有什么能擋得住。
雪花一朵朵在我的頭發上、眉梢上扎根,雪人在我的手下一點點地長高,雪球一邊翻滾一邊膨脹,我腦子里不斷涌現出雪人向我揮手,陪我一起玩耍的樣子,我不斷地想著,要怎么才讓我的雪人又高又大又神氣。
那天父母幫我一起堆起了一個比我們都高的雪人,我仰視著它感覺好驕傲。我把帽子圍巾都給它帶上,然后抱著它照了一張相。相片上我笑得傻傻的,雪人的臉上也被我畫上了一個和我一樣的笑臉。
昆明湖上白茫茫的一片,遠處的那些帶著同樣微笑的游客們,在雪的映襯下像童話般的剪影。雪地上堆起了好多雪人,我跑來跑去和每一個雪人合影,然后笑著拍拍它們的腦袋對它們說你好。有人也過來和我的雪人合影,每當那時我就會特別高興,假模假樣地為雪人理一理圍巾,整一整帽子。隨著照相機的咔嚓響,我的快樂在雪人的笑臉上凝結,永遠留在記憶里。
今天的我還會有那么單純的快樂嗎?為了一個雪球,費了多于別人幾倍力氣,但卻依然不如別人的好看,為了那么一個雪球而獲得的滿心歡喜,還會再有嗎?今天的我,在回憶往事時再悄悄拾起一絲一縷的笑聲,雖然已少了那分燦爛與響亮。
一聲汽車的長笛把我拉回了這個大雪紛飛的世界,厚厚的雪還沒有多少人踩過,汽車拖著白煙緩緩行駛,很美很靜。行人帶著不同的目的匆匆地走,卻共同譜寫出響亮的“吱吱”踩雪聲。在這響亮聲音的襯托下,清晨卻顯得更加清靜。
紅燈滅了,綠燈亮了。我壓了壓帽檐,拍了拍圍巾,嘴角上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雪花紛飛,而我內心深處,卻很溫暖很溫暖。
心靈底片篇三
拉著時間的小手,搖啊搖啊不知如此搖過了多少春秋,從往昔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背著書包上學的讀書郎,再到眉頭緊鎖的青春年少,當回過頭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失去了許多,但正因為失去許多我才得到更多。我很慶幸我有這樣一段平凡而不失精彩的人生,我是老師、同學、朋友、爸爸媽媽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樣的,他們也成了我不能割舍的一部分,我會留一個記憶的空白將他們填寫。
夏日的一天,溫度不高,天空中落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不時還刮起一陣風夾雜著絲絲雨滴飄入衣領之中,可能會有點冷。
這一天我們中考結束,似乎努力了三年都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但它并沒有讓我感到高興,因為在今天許多的人都可能變為曾經。
我們的中考是集中到縣城進行的,我們乘車而去又乘車而回。在回的路上下起了雨,天空中的云很低,似乎還在不停地向下擠壓著,同學也顯得異常沉悶,偶爾傳來幾聲話語,不知是在擔心成績,還是知道身旁的彼此都要離去,一路上窗外的雨不停地下著,車輪不停地轉動,路越來越短了——能走下去的路。我希望車能一直的開下去,我們就這樣沉浸著,當回過神來時還能發現身旁的笑臉。可現實總是殘酷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傾去,車停了,雨也不知在何時逃去了身影。下車的時候還是熱鬧的,書和包塞滿了車,各自忙活著,拿起自己的書或幫別人挎上了包,看著前面的身影有股想要落淚的沖動。我站著,呆呆地站著。突然有人拍了我一下:“喂,發什么呆啊?不會是想哭了吧!哈哈……”“你才想哭呢,不就是畢個業嗎?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畢個業嗎?不就是畢個業嗎?心中不停地回想著這句話,發現自己違背了良心,畢業對我來說確實很傷感。
記憶不斷地沉淀,顏色很深,刺痛了我的心。醒來才想起校園的紅花在夏季的雨中化為了記憶的春泥。
心靈底片篇四
如果說發現“美”的眼睛是臺照相機,那么心靈就是張底片,放映著那種讓人莫名的感動。
——題記
“終于離開了爸爸媽媽了,不用受他們的束縛了,不用天天催著我早起了,不用天天過在他們所安排的生活里了……”這是拿到高中錄取通知書后第一感覺,心里真是無比的開心呀!等來等去,終于等到了開學的那一天。
那天爸媽執意要送我來學校,可我卻真得很不想讓他們來,覺得只要有他們在,我就好不自在。到了學校,找到宿舍后,他們就幫我鋪床,收拾柜子。這些舉動在別人眼中一切都顯得那么平常。然而,我卻一直在旁邊埋怨個不停,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其實我知道當時只想著自己的心情不好,就很生氣地對待他們。可是他們并沒有說什么,但我心里明鏡似的:他們的心里不舒服,因為自己的女兒那么排斥自己!其實在我眼里也不難看出來他們的幾分無奈和辛酸,可是為了我,他們還是掩飾得那么好。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因為有事先走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陪著我,我依然很急促的對他說:“你也走吧,我一個人可以的。”可是他并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又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對我說:“早晨出來得早,沒吃飯,我出去給你買吃的去。”我終于不耐煩了,兇兇的說:“別去了,我不想吃,你就回家吧。”爸爸這次只是像從鼻子里哼出了一個“嗯”字。果然爸爸走了。心中正是一陣竊喜,想著離開了那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家。來到新學校,真是新鮮,真是激動。正在心里興奮之時,只見爸爸又回來了,手里拿著早飯,站在宿舍門口看著我,他那雙眼睛里有點祈求。再仔細看看他,因為剛爬了六樓的緣故,本身就很胖的爸爸滿頭大汗。我真的不忍心再責備他。爸爸說:“吃吧!”只見他把東西給我遞了過來,轉身就走了。看著爸爸慢慢離去的身影,不由讓我想到了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是呀!也許當爸爸轉身離開的那一刻,我才真的明白到了什么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至今,爸爸那胖胖的身影依然浮現在我的眼前,那幾句問候,那幾滴汗水,全是為了我!
也許,我可以忘記一切一切,但是留在我心底的那幅畫面永遠揮之不掉,就是那份默默給我的愛。
心靈底片篇五
如果時光可以倒帶,我愿意和你再走一次那條沒有盡頭的小道。
——題記
一個人站在陽臺上,絲絲的寒風輕輕地吹過,現在已是深夜,周圍是如此的寂靜,靜得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抬起頭,卻發現今晚竟然是一個月圓之夜,月亮旁邊有幾顆黯淡的星星,和它一起點綴著這遼闊而又寂寞的夜空。
看月亮,數星星,讓自己的心完全陶醉在迷人的夜景中。或許因為在思念你,所以才會在月亮上看見你的身影。你的臉上依舊綻放著美麗的紫丁香,如水的眼眸充滿了希望的波,一圈又一圈地蕩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時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正在這最寂寞的深夜欣賞同一輪明月。今晚,將我們當初一點一滴積攢的友誼從記憶的銀行中取出,細細品味一番,看它是否已泛黃。或許該讓它走出黑夜,沐浴一下陽光。
記憶的門被思念沖開,如同一束光線射進了黑夜,往事如幻燈片般放映在眼前,那是我們埋藏最深的紀念。
“那墳前開滿鮮花……”這首久別的歌聲又在耳邊回蕩,我們因它而相識。因為我們都喜歡它,喜歡它的憂傷、凄美,還有它背后那段讓人淚如雨下的故事。也因為它,我們由相識變成相知,由朋友變成知己。此后,每天放學都會有人陪我走完一段原來寂寞的路,它因你而變得溫馨。
友誼的種子在心中慢慢的生根發芽,我們幾乎形影不離。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即使前方的路很漫長,很崎嶇,可只要拉著你的手,我就可以像風一樣勇敢的穿過棘刺,吹向前方。
日積月累的感情或許因為在心中的份量太重,所以太害怕失去而抓得很緊,有時候會讓人有些窒息。我是一個“專制主義者”,希望成為你心中的唯一,不愿與任何人去分享那份只屬于我的“財富”。或許你以為我的“專制”對你來說是種束縛,你要掙脫束縛去呼吸自由的空氣,于是你學會了交更多的朋友,我不再是你心中的唯一。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很悲傷,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對我的拋棄,可我卻無能為力。但我也不想加入你正在擴大的社交中,因為我想保持自己的清高。在所有問題都必須得面對時,我寧愿選擇沉默來逃避這些令我痛苦的現實。沉默使我漸漸遠離了你,我們之間似乎已建立起了無形的屏障,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話題。有時候,會出現放棄這段友誼的念頭,因為我感覺到它已不再屬于我,這條曾留下我們歡笑的路又將回到寂寞中去。
再精彩的影片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們之間的友情如影片一樣,燦爛過后,只給觀眾留下了一個黑色的屏幕。我們走在同一個世界里,卻選擇了兩個相反的方向。從此,我們之間再也無法產生交集。
葉的離去,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