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具有感染力和傳遞力,能夠深入人心,影響讀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優秀作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一
李白,一位熱情豪放的浪漫主義詩人,當在朝廷上不肯與別人勾心斗角,不肯受縛大權大勢。
當他辭去官職,不再與世俗同流合污時,寫下了這豪言壯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實屬罕見,李白的豪放,讓我走進了詩的浪漫之美。
文天祥,一代忠臣,他的忠心,他的堅毅,早已名垂千古。
當敵人已將宋朝推翻時,當大軍壓境,可朝廷已無人再反抗時,他,帶著最后的熱血男兒,與敵人一決死戰,但,還是失敗。
在他被俘虜不接受敵人的重金俸祿,不與別人背上“賊臣”的稱號時——寫下了名垂千古的《過零汀洋》。
這等忠心,歷代君臣,能有幾人呢?
實屬不易,文天祥,讓我走進了詩的悲壯美。
李清照,中國才女之—,她的詩也別有韻味。
當她在欣賞美景,如癡如醉時,心中多么喜悅呀,隨口就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李清照的多情,也讓我走進了詩歌的婉約美。
思緒回到現實,感嘆千古名人,豪情壯志,心中暗想:“我,終于走進了詩,走進了美!”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二
國慶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詩頌祖國祝福母親”為主題的文思首屆國慶詩會,四十多首愛國詩,繪成了一首自豪的歌。
十月五日下午,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來到會場,遠遠就看見了一個巨型舞臺,舞臺中央的臺幕上印有“試頌祖國祝福母親文思首屆國慶詩會”的字樣,用氣勢宏大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臺下已有很多觀眾,熱鬧非凡;主持人們正緊張地對著臺詞;殷老師身著得體的旗袍,委婉優雅,在我眼中,這樣的著裝氣質恰恰給詩會增添了幾分詩意,她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忙前忙后,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恰到好處。
我和九九正聊著詩會什么時候才能開始呢,主持人們已手握麥克風,自如地站在舞臺上,我心一驚,又緊張又興奮,這可是咱們“文思”的處女秀呢!嘿,主持人個個棒棒的,他們穩重、大方,給詩會開了個好頭。當然,節目也壓得住臺風,愛國的情感融進詩歌里,顯得分外“高、大、上”。
我最喜歡的詩歌是《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第一句“我是你河邊破舊的老水車”,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表達了舒婷的愛國之情,還有一句“我是你額上漆黑的礦燈”,更是傳神。品味著優美的詩歌,恍如身臨其境。
突然,我好像找到了什么,對!對!是詩魂!是徐志摩的多情,舒婷的永遠充滿希望,北島的朦朧詩……讓我情不自禁融入詩人的情感,全身心地沉浸在詩歌中!還有那些低年級的孩子們,聲音雖稚嫩,但也令人感動。柴小雅的《媽媽的愛》,并不是多么大氣的詩歌,可經由她的情感處理出來,是那么令人動容。詩歌寫的是一件件小事,可小事中也有大感情。從小到大,媽媽給了我很多的愛,可我們卻沒有給媽媽說聲“謝謝”,一想起來就覺得慚愧。這首詩給我的觸動太多太多。
詩的最后幾句是:“一天,老師叫用“最”字造句,我說,最愛媽媽,媽媽對我說,最該愛的是祖國,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詩的結尾把這首詩的詩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孩子們稚嫩的聲線,透露了一個孩子的真情。
這一次詩會,我受益匪淺,讀詩、誦詩、品詩,不就是接近文學的最好方式嗎?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離開了渾濁的官場,在南山自食其力,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他的志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情趣;“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的氣節。他將生活的靈感融入了詩歌創作,以詩歌為舟,在歷史的.長河上且行且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為友,美酒為伴,孤影相隨。李白雖是寂寞,卻也活得灑脫。國家內憂外患,皇上卻沉迷美色,聽信讒言。也罷,“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然而“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不如游遍神州,“且放白鹿青崖間”。然而失望中又不乏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仰天長嘯東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做夢都期待有一天有明君識才,“忽復乘舟夢日邊”在學而優則士的封建社會里,他也有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南唐后主李煜,出生在錯誤的時代,那優柔寡斷的性格,注定使他承受亡國之痛。政治上的失敗,并不能掩蓋他詩歌上的天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也正是這天賦,造就了他的悲劇。一個弱小沒落的國家容不得風花雪月的才情。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外敵不斷來犯,岳飛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抒發了人民的不滿。“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鮮血都不能洗刷的仇恨,用詩歌表現得淋漓盡致。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主席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用慷慨的情感,蒼勁的文字刷新了歷史上對英雄人物的評價,歌頌了為了革命解放事業奮斗廣大的中華兒女,胸懷寬廣,意境開闊,令人擊節而嘆。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濫觴于《詩經》,成熟于盛唐,如璀璨的銀河,群星閃耀。古人以詩贊物,以詩懷古,以詩言志,以詩抒懷。幸運如我等,能享受詩歌,品味詩歌,走進詩歌的深處。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四
走進詩歌王國,我讀《行路難》,讀懂了詩仙的無奈與期望。
但放下劍,你心中卻是一片釋然。是啊!縱然“堅冰”塞滿了黃河,“暴雪”擠滿了太行;縱然前方一片歧路,但“長風破浪”總還是會有的,到時候,你必將“直掛云帆濟滄海”!
走進詩歌王國,我讀《石壕吏》,讀懂了一代詩圣的憤怒與無奈。
走進詩歌王國,我讀《桃花源記》,讀懂了五柳先生的絕望與毅然。
而走進詩歌王國,我更希望讀到的則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更希望學到的則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勵志名言。
感謝語文書,帶我走進了詩歌王國,這里所蘊含的精華絕非我想象的那樣深淺,在這里,我將奮發向上,在這里,我將學到萬千!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五
擁有大海一樣深邃的目光。
用愛筑建起神圣的殿堂。
讓圣潔的靈魂在暢想。
把一塊塊磚石鋪在大地的胸膛。
汗水澆灌出青春的臂膀。
思維在不停地舞蹈。
煽動著靈動的翅膀。
殷紅的血液在涓涓地流淌。
無悔的青春。
雄壯地激昂。
殷勤地耕耘在。
浩渺的海洋。
愛永無休止地在暢想。
啜一口香茗,飲一杯浪漫。
使柔軟的芳草地上。
永遠綻放著熠熠霞光。
張開想象的`翅膀。
展開意象與韻律的紙張。
把巧妙的技法與靈動的思想放在琴弦上。
用愛彈奏出美麗的樂章。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六
宋詞是那“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懷春少年;。
元曲是那“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游子。
帶著憧憬,沐浴著三月的陽光,走進詩歌的殿堂。
豪壯的唐詩。
讀唐詩,大多都有那一股豪情壯志。
邊疆處,黃沙漫天,王昌齡高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一抒豪情壯志;戰場上,氣氛緊張,王翰輕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表奮戰之心;軍營前,遙望羌兵,王之渙感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嘆遺憾之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青蓮激情高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拾遺憂國憂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右丞借景抒情。
豪壯的唐詩,在我的心頭激起陣陣漣漪。
婉約的宋詞。
宋詞以其婉約而出名,我亦愛之。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放翁詠梅抒懷;“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思夫心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東坡夜夢妻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大發感慨。
我曾沉醉于蘇軾的豁達,“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盡抒豁達樂觀之情;我曾感嘆于范仲淹的憂愁,“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大悲報國無門之懷;我也曾哀傷李易安的悲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傷嘆丈夫遠離之愁。
婉約的宋詞,給我的心靈添上了一筆憂傷。
悲涼的元曲。
元曲低沉動人,一股悲涼蘊育其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逸性大發;“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借物詠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憂國憂民;“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悲嘆不已。
“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晉耶?”,【慶宣和】中大嘆古人功過;“利名竭,是非絕”,【拔不斷】里杜絕平凡世俗;“天教你富,莫太奢”【落梅風】處感議何為儉奢。
悲涼的元曲,吹奏著一曲不滅的天籟之音。
唐詩,宋詞,元曲,無一不是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走近它們吧,帶著陽光,帶著希望,走向詩歌的殿堂!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七
明媚的陽光遍布了整片蔚藍的天空,空中吹了徐徐春風蕩漾吹拂著我的臉頰,我輕輕地呷了一口綠茶,攤開桌面上的中華上下五千年_古詩集曲細細品味,漫步于古詩范,含英嚼華,開始了接受美的洗禮的又一次新旅程。
我一躍進門檻,便看見了一片蔥郁的草坪,但兩旁種植的牡丹,水仙,月季,藍玫瑰等花中仙子卻都奄奄一息,搖搖欲墜,我甚是詫異。只見前方向我走來了一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弱女子,哭哭啼啼吟道:“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人亡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我聽后,也是獨創然而涕下,將詩寫得如此哀傷,情詩合一,詩中有情,如嬌弱的綄紗女,在河邊唱著絕代的歌。
我一邊抹著淚,一邊前行。不一會兒,便走入了陽光高照,林木參天的古寺,經過曲折的幽靜,蔥郁的花木來到后禪院,只見元開進士常建誦道:“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詩中有景,是一種超凡脫俗、心曠神怡的美妙境界,是我仿佛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境地,心無雜念,浮躁頓消,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
我懷著一顆摯誠的心又登靈隱山東南的飛來峰,一聲嘹亮的聲音劃破了浮云重重的山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詩中有志,讓我生出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的壯志。
下山后,我又去了最熱鬧的集市,雖然沒有深山里的寂靜,但卻也有另一番醉情之意,在集市上,又“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氣概,是永遠擁有一顆正義之心的堅韌;又“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福也爭先恐后,又在逆境中發出對挫折的挑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還有寬闊無私的胸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時時激勵著后人等等經典名句都在集市上一一展現自己的才能與本領。
走出了集市,又過了一到小拱橋,映入眼簾金色的大門。門牌上寫著幾排醒目的大字:詩!是塵埃中綻放的絕世。詩,是華夏五千年的華麗之寶,而古詩正是先輩抒情壯志的絕妙體現!走進古詩,走進你的心靈,尋求智慧之光,勇敢面對人生!”
剎那間,金光四射,帶我睜開眼時,我一坐在了自己的書桌旁,仍然是《古詩集典》,仍然是徐徐微風,我又輕輕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八
思念是“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時憶起對方的容顏,思念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時的流連,思念是“夢好難留,詩殘莫續”時淡淡的悵惘。走進詩中思,體驗人生。
現在,隨著手機、網絡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容易,似乎無從思念。夜讀古詩,古人的點滴思念竟令我動容。杜甫被困長安,不禁憶起遠方的家人,感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想起,那惹人憐愛的小兒女還好嗎?“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想見一面可真不容易,只能抱著點點思念進入夢鄉。
古詩中的愛情是美好溫婉的,有時熱烈卻不狂放,在今人看來像是不可能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像一杯苦咖啡,只有咽下后存于口中裊裊不絕的回味。“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或許你已忘了我容顏,但我對君的愛一生不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憶起那時的嬌羞,憶起在眉山的快樂,都成為東坡心中永恒的傷痛,只有攜思念存活于無情的人間。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九
一首詩,能綻放出艷麗的花朵,感受到自然的清新,發現藍天似的廣闊,學到海洋一樣的知識。詩,是我們語言表達的另一種獨特的方式。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披著月光,感受到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或者是坐船在湖面上,看到朵朵蓮花,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時候,細心觀察身邊的每一處景物,也許就能在其中發現一首詩。感受到每一種意境,也許就能提筆唱出藏在心中的話語。
記著小時候,經常被爺爺逼著背古詩,那時候的我是多么幼稚啊,還那么憎恨古詩。現在才知道,自己的古詩積累量已經完全輸給了其他同學。從古詩中得到的也是少之又少,因為背詩時只是囫圇吞棗地背下字來,從不惦記古詩的意思。我想告訴大家,古詩并不是枯燥的東西。不要看表面的黑體漢字,只要認真體會了,就會發現它的美麗所在。讓我們走進詩歌的大門,來到這萬紫千紅的詩詞花園吧!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
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塊光彩奪目的瑰寶。走近詩歌、走進詩歌,便能觸碰到柔軟的花瓣,嗅聞到芳香的花氣……隨著這次綜合性學習,“詩歌”這兩個字在我眼中似乎又多了一些別樣的含義。如果說,是父母養育了我們,老師栽培了我們,那么詩歌則熏陶了我們。這種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就像是花香沁入我們的心脾。置身于這片花海,你會有發自內心的舒暢之感。
古詩的靈秀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讀起來便有種身臨其境之感,猶如花氣襲人、好似春風拂面;“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簡單樸素的語言,卻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繪出“嬌花與美人相襯,美人與嬌花相映”的動人情景,一字一句,雖是平淡,但卻字字珠璣,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翡翠般的荷葉與紅玉般的荷花交相輝映,讓人心曠神怡;“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絢紫的鮮花如水晶般艷麗,裊裊的花香似香水般怡人,令人飄飄欲仙。“荷香銷晚霞,菊氣入新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雖有秋天的蕭瑟,卻無秋天的悲戚,那秋景之中明艷的一抹黃色,更為其添上幾分生機。“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早梅發高樹,回應楚天碧”,雖有冬日的嚴寒,卻無冬日的冷清,那傲立于冰天雪地間的一抹火紅,更為其添上一絲活力。
我無法以筆墨來一一形容詩歌的美。讓我們走進詩歌,徜徉在這片“花海”中吧!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一
木刨花汁液。
梳白了母親的頭發。
五月風吹麥浪。
我連夜追趕一粒麥穗。
好在蟬鳴之前。
邂逅我的母親。
我想寫詩謳歌母親。
一直以來。
從末贊美過母親。
今天。
我要獻上帶露的康乃馨。
我沿襲著母親的姿勢。
跪在麥壟里。
撿掇一些新鮮的夢。
幾縷炊煙。
飄落母親額前。
烙成風霜。
我用春夏秋冬。
描繪母親的年齡。
眼花耳背的母親。
雖然視物模糊。
卻分明看清孩子勇敢的`身影。
辨別孩子遠方堅定的足音。
母親的笑容。
長過我的年齡。
漫過我的心扉。
鋪滿我前進的路程。
母親說:日子要摳著過。
在母親很摳的生活里。
我們幾棵小草沒蔫。
在五月里茁壯繁花。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二
努力向上的聲音。
恍若父親滾燙的期冀。
夏天的田野。
玉米苗在太陽的怒視中。
一日日地瘦身減肥。
卻從不彎下。
努力向上。
頑強拼搏的身姿。
夏天/烈日炎炎。
父親置身炙熱的壟中。
親切地和土地。
交流/溝通。
我呀。
便是那小小的鋤頭。
在父親的指導下。
規規矩矩地前進。
多么想。
請父親從頭頂。
抽一絲潔白悠長的愛。
將我系綴在家鄉的衣襟上。
千年萬載/永不褪變。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三
看朵朵花兒怎樣的一點點綻放。
然后再看一瓣瓣一片片如何飄零。
水流花謝。
滿目的落紅翩躚成童話里的蝴蝶。
便走進了一個感傷的季節。
蒲公英在風中放飛小傘。
丁香花開了又謝。
摘一串紫藤做成窗前搖曳的風鈴。
有風吹過每一聲玲瓏的脆響。
就是你深沉而又憂傷歌聲。
而我只能悠悠遠遠的望著那串搖曳的風鈴。
聽著太息般的風聲。
因為我始終是一棵固執而又孤傲的梧桐。
便走進一個多夢的季節。
傾聽著一個傳說里的故事。
抑或一個故事里的傳說。
而我不會成為故事里的情節。
因為有一個永遠也園不了的夢。
為了夢想且歌且行。
走過霧靄虹霓走過霜花雪野。
我便是風景中那個飄逸而又疏離的背影。
漸行漸遠愈遠愈淡愈淡愈遠。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四
低垂著媚眼的花兒。
用慘敗的姿態爭取那最后的回眸一笑。
葉子茂密的樹上掛著心情。
當風吹過。
心和葉子一起搖擺。
浮浮沉沉,平平淡淡。
就要這樣的慢慢滑過。
用往事折疊成帆船。
看漂泊的影子慢慢遠去。
被打濕的聲音。
從情懷里漸漸溢出。
沾上了水的.顏色。
緩緩流動。
蘸著墨汁。
用沉重寫下這幾個方方正正的字。
千般的思緒。
蕩起陣陣漣漪。
如同淡煙籠罩下的雨絲。
清涼如秋。
雖然,這個季節屬于熱情。
但,筆墨上總是濃愁淋遍。
手捧一卷詩書。
把思緒歸攏到漫著書香的扉頁中。
讓心從喧囂的紅塵中。
回歸到最初的淡定。
在文字里。
感受詩經的悠然淡雅。
尋覓蘭心慧質,紅袖添香的優雅情懷。
為一花一葉輕賦。
為一人一生傾訴。
盡付一紙素箋。
嘔心一曲衷腸。
筆墨作陪。
詩書作伴。
去感受。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的滋味。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五
我們便隨風。
葳蕤的芳草地。
和清風繚繞的湖畔。
春天總讓我們。
閃爍著美夢。
春天是青春期。
少年騷動的情懷。
充滿誘惑力地。
招惹著我們的心旌。
于是我們便紅紅火火。
走進了。
這個風風雨雨的季節。
并讓雎鳩回到。
長胡子的`年代去。
并讓亞里斯多德莊周。
回到古典的皺紋里去。
我們一起輕輕松松。
走啊走。
走進屬于我們的芳草地。
屬于我們的天空。
揚起三角帆。
駛向湖心尋夢。
尋春天的風景。
讓流行色及曲線條。
揮動青春的旌旗。
讓歌聲和笑聲。
在陽光下。
長成蓊郁的叢林。
蓬勃我們燧石似的美夢。
這時地平線上。
拱托出太陽的笑臉。
春天就在我們的影子里。
開始富有詩意。
整個春天。
因此而變得沸沸揚揚。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六
北方因春太過纏綿。
倒也嫵媚安然。
看到日漸豐腴的葉子。
你會感到春將已晚。
看到熟透的杏黃。
到處都是火熱的場面。
天變得湛藍。
白云在低懸。
莊稼在瘋長。
河水變得很寬。
風悄悄地收住了腳步。
桃、杏將枝兒壓彎。
燕子在編織著家園的夢。
哺育的小燕已經呢喃。
依偎在媽媽的身邊。
夢想暢游藍天。
人們感到很困倦。
白天有蟬聲打擾。
夜里有蚊蟲擾眠。
真想大睡特睡。
睡到日西闌珊。
生活的節奏不緩。
一切都在悄然。
我們正走在。
創建中國夢的征途上。
哪有清閑去懶散。
我們在夏日里與時俱進。
快馬加鞭。
去迎接秋天的金燦燦。
奮勇向前。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七
靠近你的身邊。
驚嘆你容顏靚麗。
徜徉你的家園。
領略你風光旖旎。
巍巍井岡是你。
堅挺的背脊。
悠悠贛江是你。
秀發飄逸。
翱翔的白鷺。
放飛你青春的夢囈。
遮天的榕樹。
訴說你古老的傳奇。
啊!迷人的吉安。
神奇的'土地。
二
撲入你的懷抱。
浸染你千古正氣。
翻開你的史冊。
感悟你歲月壯麗。
星星之火點亮。
紅色的印記。
座座豐碑銘刻。
先輩偉績。
新興市區。
展示你恢弘的奇跡。
滿城的榕樹。
綻放你無限的希冀。
啊!迷人的吉安。
神奇的土地。
走進詩歌初一(實用18篇)篇十八
你會變成小精靈。
每個小精靈都會送給你許多驚喜,
讓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綠色的小精靈是春姑娘的使者,
當春姑娘來到時,
綠色小精靈便唱起歡樂的歌:
花草樹木快點起來,
鳥獸蟲魚別睡了。
春天來了,曬曬太陽,
為長大做準備!
銀色的小精靈是夏哥哥的使者,
銀色的小精靈告訴大地:
炎熱馬上要來到,
大家做好避暑準備。
晚上,小精靈在天空中眨著眼睛,
夜晚在樹上乘涼吧!
金色的小精靈是秋姐姐的使者,
秋姐姐來了,
小精靈們把田野染成金黃色,
到處是金色的海洋;
稻谷笑彎了腰,
高粱馬上點起火炬,
迎接秋姐姐的到來!
白色精靈是冬爺爺的使者,
冬爺爺來了,
白色的小精靈帶著冬爺爺做的棉帛,
給花草樹木穿上,
讓他們穿上厚厚的棉帛里美美地睡覺,
為明年的茁壯成長準備能量!
作者姓名:周綺夢。
學校: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小學四年(4)班。
輔導老師:毛偉蘭聯系電話(手機)13068870780。
家長姓名:張吉容聯系電話(手機)1592089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