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別樣的春節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臘月三十的早晨,我們備好年貨,開車回到家鄉,體驗不一樣的春節風俗。
回到家中,爺爺奶奶都還在忙碌著,奶奶在廚房做飯,爺爺正在大門外貼春聯。我連忙放下行李,跑過去幫爺爺貼春聯。爺爺叮囑我說:“嘉豪,千萬要注意,上聯貼右邊,下聯要貼左邊,不要貼反了。”我飛快的刷好漿糊向大門外跑去,剛要貼,爺爺笑瞇瞇地!對我說:“別著急貼,要把舊對聯撕下來再貼新的,寓意著撕破霉運,除舊布新的意思。”哦,原來貼春聯也有這么多講究啊!我按照爺爺的要求,把對聯工工整整地貼在了大門口。
一家人忙忙碌碌,不知不覺中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鞭炮聲此起彼伏,正式拉開了年的序幕。晚上八點,全家人準時圍在電視機旁,一邊看春晚一邊聊天。爸爸和爺爺看著春晚的小品笑得前仰后合。我和媽媽加入了包餃子的隊伍。歡聲笑語中,時針指向了11點。剛才還信誓旦旦地說要熬夜守歲的我,現在好像被孫悟空扔了瞌睡蟲一般,上眼皮與下眼皮直打架。我使勁的睜大眼睛,奈何一會兒又打起盹來,逗得家里人哈哈大笑,都讓我去睡覺。以往過年這個時間點我早就睡著了,可今年因為聽奶奶說,熬夜守歲能夠幫助家里的長輩增長壽命,所以我一定要熬住,堅持!
“咚……當”天還沒亮,睡意朦朧的我就被一聲鞭炮的巨響驚醒了。本來還想睡會兒,但一想到可以穿新衣拜年我就興奮的睡不著了。剛起床,奶奶就在我耳朵后面別了根小柏樹枝,說是辟邪的。還叮囑我們太陽出來前不能開柜子,不能拿笤帚掃地,不能把水灑在地下……過年的講究可真多呀!吃完早飯,我們就出去拜年了。路上碰到很多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們各個都喜氣洋洋的,互相熱情的問候著“過年好”!比在城里過年熱鬧多啦!一上午下來,我的紅包也是收獲頗豐啊!
這次回村過年不僅讓我了解到了很多別樣的春節風俗,更讓我品味到了村里濃濃的年味!
別樣的春節篇二
在太原的清徐東于村,春節大約在臘月初七、初八就開始了。這時候,就要在村口點燃整堆的旺火,一直到正月十五,不間斷。在寒冷的冬天里,烘托著暖烘烘的氣氛,刺骨的寒風仿佛被它融化,匯集成一股暖流,繚繞在它四周;新春被它點燃了,迸發出活力與激情,洋溢在人們的笑容里。
春節期間,要搭“架火”。架火是用一張張沒有桌面的“桌子”搭成的,一般有12至13張。“桌子”上綁著各種各樣的花炮。花炮由一根點火線所連接,燃放的時間由導火索的長度控制。據說燃放“架火”,在新的.年里可以步步升高、紅紅火火。
元宵之夜,便是燃放“架火”之時。鼓隊開始巡游。最前面一排挑著燈籠領隊,接著是敲鼓敲鑼的雄壯隊伍。中間是喊著號子劃旱船的人,旱船上載著當年生i的玩偶。然后緊接著一批敲鑼打鼓的隊伍。“咚咚鏘鏘嗨——呦!”鑼聲、鼓聲與號子聲混在一起,這洪亮的聲響,吸引了無數人。在人群的簇擁下鑼鼓隊走到一處架火,便燃放一處。
房子兩邊點燃了“火簾”,無數金黃的火星落了下來,照得如同白晝。火簾一落,大批的煙火便開始燃放了。綠色的花團,金黃色的麥穗,紅色的花束,連續不斷地綻開在夜空中,令人分不清誰是誰。無數花炮過后,隨著最后一層“架火”“上天燈”的燃放,無數火焰飛上夜空。接著人們隨著鼓隊走向下一個架火,周而復始,整夜不斷。徹夜燃放的架火,預示著來年的新旺,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里,家家燈火通明,與夜空中的煙火照相呼應,好不熱鬧!
熱鬧非凡的氛圍,炮火沖天的陣勢,在緊張喧囂的城市里已很少見到,這里有家人朋友團聚的親切,節日輕松歡愉的休憩。傳承傳統文化,放松心情,釋放情懷,不亦樂乎!
歲歲依舊,新年依舊。我突然想到,這么好的旺火民俗可千萬別只叫我們這代人看到。
別樣的春節篇三
春節快到了,我吃了一些瓜子,也吃了一些辣椒,喉嚨很快發炎了,口腔潰瘍了,大過年的.,還要去醫院打吊針。
過年,爸爸買了很多吃的,只要我想吃什么,爸爸都會買的。可是我的喉嚨不允許我吃美味佳肴,連青菜都難以下咽。
我的爸爸是湖南人,奶奶在我家的時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很少有吃稀飯的,我的爸爸更是不喜歡,我的媽媽愛吃辣椒,好多好菜放點辣椒都好吃啊。
可是春節這幾天,你們猜猜,我們家吃什么呢?
我們家餐餐吃稀飯!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為了我的身體快點好起來,他們過年過年和我一起吃稀飯。爸爸還帶我去了書店,買了我自己喜歡的書,我特別開心。
雖然我沒有吃到大魚大肉,也沒有嘗到讓我心動的零食,也沒有喝到讓我開懷的飲料,但是我可以把書當做最好的過年食物,汲取我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營養,是不是很有意義呢?而且我特別感覺到了過年的溫暖,感受到了父母深深的愛。這個年是過得最簡單的,但也是最難忘的,它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就是20xx年的春節!
別樣的春節篇四
一提到春節,人們自然會想起喜慶的紅色,以及那掛滿紅燈籠和對聯的熱鬧大街,可是今年卻不同于往年。
20xx年的春節,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幾乎沒有一家商店是營業的,往日堵車堵得厲害的街道,只有幾輛車孤零零地行駛著。各種大街上小販的叫賣聲如今沒有了,有的只是安靜、冷清。
這一切不同于往年的變化都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引起的,那就是——新型冠狀病毒。這次的疫情非常嚴重,傳染速度十分快,短短一個月,已經有兩萬多人被傳染上,還死了400多人,可見疫情有多嚴重,因此,人們每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門,偶爾去買點菜,還要帶醫用口罩。
我們中國的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就要祭灶神,過后還要除塵,蒸饃饃,炸肉丸。這時的疫情還沒有開始,人們都在大街,超市買年貨,為過節串親戚用。
我們一家人來到外婆家,媽媽幫外婆炸肉丸。外婆系著一件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圍裙,站在那口大鍋前炸著肉丸,大鍋中,一個個肉丸好似一個個調皮的小孩子,翻來覆去,滾來滾去,也好似一個個赴湯蹈火的邊疆戰士。
我看著那一個個翻滾的肉丸,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眼睛也目不轉睛地看著鍋中的肉丸,恨不得一口把他們吃掉。不一會兒,肉丸就要炸好了,外婆拿出一個大碗,用漏勺把肉丸一個個撈到碗里,那模樣像極了打撈落水難民一樣。媽媽和外婆還蒸了各種各樣的饃:棗花饃、小刺猬、小狗、小豬,還蒸了可口的包子,小刺猬的嘴巴里還叼著硬幣。一家人其樂融融,一片和諧過年的氣息。
那時,疫情還沒有加重,我們都在買東西,準備年貨,很少回老家的我們也決定在今年春節回趟老家看看爺爺奶奶和姑姑。
可老天卻給我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離大年初一還有一天時,疫情開始迅速蔓延,各個地方開始封城封村,不許人進,不許人出,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著病毒。白衣天使不眠不休地在一線與病毒坐著斗爭。親戚串不成了,老家也回不去了,買的年貨只能放在家里自己吃,整座城市都是冷清的'。
今年的春節,是灰色的,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20xx年的春節注定是最難忘的,因為它是灰色的,它是冷清的。不過,雖然沒有能串親戚,但是年前忙碌的準備年貨,炸肉丸、蒸饃饃,還是讓我感覺到了年的氣息。
希望全國人民能早日戰勝疫情,待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共賞美景。
別樣的春節篇五
又是一年春節時,鼠年轉眼即逝,鼠年不請自來。我的初中生活也已過去一半,忙碌的學習暫停了下來,我們走進歡樂喜慶的春節。
別樣的田野,別樣的我。
背著沉重的書包,踩著泥濘的小路,突然聽到一聲鞭炮聲,是穿上新衣的弟弟妹妹們在一邊玩耍。這里春節的鞭炮聲如此親切而又陌生,望著這群歡叫著放炮過春節的孩童,我回憶,曾經,我也是這群孩子里的一員。
別樣的鞭炮聲,別樣的年味。
在老家呆了兩天,沒有玩伴,沒有游戲,我著實有些寂寞。攤開幾本書,卻不自覺地盯著看老屋下空空的燕子巢,春節的歡樂不屬于我,也不屬于燕子,更不屬于已回城準備中考的堂哥。我知道,明年,該輪到我啦!
別樣的日子,別樣的心情。
別樣的年齡,別樣的留戀。
我再也不是在田野上嬉鬧的小孩,我該是在天空里翱翔的雄鷹,歲月給了我更堅硬的翅膀,我就該飛向遠方。我不該是寄居在屋檐下的那些燕子,我的夢想在遠方。
望著遠方的天空,我背起了返城的書包。
別樣的春節篇六
20xx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我們一同經歷了南方雪災,西藏**,四川地震,北京奧運,神七升天,金融危機。這一年我們經歷的太多太多,也收獲了太多太多的感動。伴隨著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我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20xx年。
20xx年的春節與以往一樣,依然按照家鄉的習俗進行。大年三十吃餃子,初一拜年,接下來的幾天走親戚。今年的'春節我想好了,要過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
現在長大了,不能像小時候凈知道玩,餓了回家吃東西,無憂無慮。而如今我盡力幫助父母干活,積極向父母爭取讓我去買年貨。
大年三十晚,看了整個的春節聯歡晚會,盡管已是凌晨多,但依然沒有睡意。按照習俗,初一清晨是要早起的。盡管沒有怎么睡,我沒有想以前無所事事,躲在被窩里睡懶覺。
初一還沒有到6點,天還是黑的,我就和父母一樣起床了,幫助父母準備供品,這是敬獻上天和祖宗的;幫助母親煮餃子,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幫助父親放鞭炮,祝愿一年平平安安。
待天明之后,我與父親去上墳,祭奠先祖;去鄰居家拜年,祝愿幸福。以往,總是以自己小偉借口推脫。
如今村里與我同齡的,大多不上學了。他們擔當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他們都在為提高家庭幸福指數而辛勤工作。
忙完了這些亙古不變的禮儀習俗之后,我就開始了“新的生活”。沒有像以前那樣整日整日的瘋玩,而是靜下心來認真地看看書;沒有像以前那樣整日整日地看電視,而是走出門和好友談談天;沒有像以前那樣整日整日地玩游戲,而是坐下來與父母聊聊天。
這個春節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非常的充實。我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