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江高考晦澀難懂篇一
加分投檔就是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的簡化。舉例來說,某位考生高考成績總分535分,可他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加20分投檔的條件,于是,省級招生辦就可以555分的招投總分向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需要強調的只是在投檔時加分,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投檔考生的如何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
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加分投檔
(2)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者;
(6)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且在報考當年通過省級招生委員會會同體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測試并被認定的考生。以上各項均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投檔。
(7)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
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投檔加分可否累加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過20分。
加分投檔等于加分嗎
加分投檔只是在投檔時加分,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如何對待加分投檔的考生,根據國家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而"加分"就是既可以在省級招辦投檔時加分,到了學校的專業錄取時還可以加分。二者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混淆。
浙江高考晦澀難懂篇二
被細細的窗欞剪輯成四四方方的蔚藍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長長的綠樹枝丫分割成閃亮遙遠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羅坐在瓦爾登湖畔,垂釣水中一望無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國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誦奇麗詭譎的《天問》。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們的靈魂。他們因此有了天空般遼闊的情思與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雙眼,天空的臉頰上生滿了無數只大大小小的雙眼。太陽是一只熾熱的雙眼,讓大家不敢直視它的烈焰金光,有如大家對炙手可熱的權貴的向往與敬畏。月亮是一只溫順的雙眼,不論陰晴圓缺,悄然看著從古到今的大家。“今月過去照古人”,靜謐流淌的淡黃色光芒中,大家獲得了安寧溫和的一刻。至于數不盡的星辰,則好似昆蟲的復眼中呈現的景象。《小王子》中寫道,大家肉眼看到的星辰,或許在億萬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們的光芒到達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料之外。
云朵則是天空的粉妝。清晨的云被染成鮮嫩的粉紅,如初生的嬰兒的臉頰,血色柔和。黃昏的云被鍍上金橙色,如斑斑銹跡,閃耀著孤獨歲月逝去的光輝。有一個成語叫做“白云蒼狗”,天空每天便上演著一部《白云蒼狗》的電影,觀眾有稚嫩的孩童,有遲暮的老人,他們從變幻莫測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時品嘗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話故事里云的國度。
憑借日晷上的投影,大家可以知曉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銀河多寬?此刻都已無關緊要。
大家何曾看清了天空?不過是在懷想中,做夢夢到永恒。
浙江高考晦澀難懂篇三
2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設計思路:
本題命題材料源自作家盧新華《讀三本書,走歸零路》(初發《光明日報》2015.12.10,《新華文摘》2016年第5期轉載)。作者認為,人要讀好“三本大書”,觀點較為全面,有利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作者不但強調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還強調讀“心靈之書”,提倡認識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學生精神層面的人格養成。
根據《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能寫三類文體(應用類、論述類、文學類)要求,針對近年來缺乏客觀、冷靜、理性的思考,不具備論證思維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體結構感、空疏而有欠嚴謹的“偽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濫,我省加強高考作文的命題導向,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特別是思辨能力的培養,所以此次命題仍著重論述類文章,圍繞語文核心素養,突出語言、思維與表達品質的提升;對于文體雖無顯性的規定,卻有隱性的指向,在題干中有“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一段話,引導學生寫成“論述類”文體。這既能檢測考生對文體的審題能力,也體現我省高考作文命題思路的延續性,更符合我省高中老師和學生的心理預期。當然,為體現高考的公平性原則,考生寫成其他文體,只要能表達自己看法,根據作文分項分等評分辦法,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數。
該作文題貼近時代,立足學生生活,審題難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從“書本知識”(讀萬卷書),“生活,或自然與社會”(行萬里路),“自己的心靈”(三省吾身)三方面展開。當然,也可以從“什么是三本大書?”“為什么要讀三本大書?”“怎么讀好三本大書?”三個角度展開。如果思考再深點,還可以提出一些新觀點展開論述,如“不同的人會讀不同的大書”“人在不同階段會側重讀不同的大書” 等等。總之,具有可寫性,讓學生有寫作的欲望,能展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