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評價,了解教學的有效性和問題所在。希望通過這些中班教案范文的分享,能夠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教學設計的思路和創新的靈感。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媽媽的圍裙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母親節來臨,孩子們暢所欲言談媽媽上班如何辛苦,忽然樂樂大聲說到:“媽媽天天在家做飯也很辛苦啊!”是啊,孩子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媽媽的辛勤勞動,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感教育點??!并且也有許多關于媽媽的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月母親節等。因此我設計了美工活動《媽媽的圍裙》,在增強孩子們與媽媽情感交流的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動手裝飾繪畫的能力。
1、感受媽媽的辛勤勞動,增強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能大膽運用已有經驗裝飾媽媽的圍裙。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1、實物:圍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張圖片《媽媽的'圍裙》。
3、油畫棒。
一、導入部分:
1、出示圍裙,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誰經常穿著它?你家的圍裙什么顏色?
2、了解圍裙的用途:
媽媽穿圍裙做什么?
二、操作部分:
1、角色游戲《我穿圍裙來做飯》:
幼兒自由選擇圍裙穿上,模仿媽媽炒菜、做飯、搞衛生。
2、情感交流:
媽媽做這么多事,真辛苦!
那小朋友可以幫媽媽做些什么呢?
鼓勵幼兒說出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擺碗、洗襪子等。
3、繪畫《我為媽媽畫圍裙》:
三、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介紹自己設計的圍裙。
幼兒可將自己裝飾好的圍裙帶回家送給媽媽。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為培養幼兒感恩母親、關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我們設計、開展了系列活動。“感恩母親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是對前期活動的回顧和展示,讓小朋友們感恩母親,說出溫馨的母親節祝福,送上浪漫的母親節禮物,瞧。。。我們的小朋友們都在認真的在為媽媽們準備自己的禮物呢!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二
2、能大膽畫出圖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鍛煉大小肌肉的協調。
事先了解媽媽的喜好,剪刀,紙,記號筆,蠟筆
一、出示卡片,引起興趣
1、 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說出圖片上畫了什么東西。
2、 教師講述為什么畫了那么多的東西,引發都是媽媽喜歡的事物。
3、啟發幼兒有制作賀卡的欲望。
二、講述媽媽的愛好
1、幼兒聚手發言媽媽的愛好,并在黑板上畫下來。
2、同伴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說出自己媽媽的愛好。
三、動手制作賀卡
1、 幼兒構思卡片的形狀,想一下自己想畫的圖形。
2、構圖好后涂上顏色,并展示作品。
四、評比賀卡
1、 把做好的賀卡教給老師,貼在黑板上進行評比
2、評出最漂亮獎、創造獎以及鼓勵獎,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五、回家送給媽媽
讓幼兒回去送給媽媽,并送上一句祝福語。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三
1、嘗試用報紙包廢舊紙盒、易拉罐等變出帖,并用手指點印畫的方式裝飾帖。
2、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制成美麗的物品,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體驗制作帖的樂趣。
1、經驗準備:幼兒在區域里用小糖紙包過帖。
2、帖實物若干、帖圖片ppt、背景音樂。
3、幼兒收集做帖用的易拉罐,足夠的廢報紙、顏料、抹布等。
4、用來掛帖的繩子、夾子。
一、魔術盒變出帖寶寶,引起幼兒對帖的'興趣。
師:小帖們想要有個帖爸爸,這個帖爸爸比別的帖都要,都要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的帖爸爸吧!
2、出示裝飾材料,探索制作帖爸爸的方法。
(1)介紹報紙、易拉罐等,引起幼兒包裹的興趣。
(2)啟發幼兒探索將"帖"(罐子)包入"糖紙"(報紙),握緊中間,兩頭擰緊的方法。
(3)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教師講解包裝的要點。
報紙,放放平,帖,放一邊,向前卷,向前卷,左擰擰,右擰擰,唐果,做好了。
(4)出示顏料,引導幼兒用手指點畫的方式裝飾。
師:帖爸爸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讓我們給它畫上吧!誰來試一試?
3、師幼共同制作、裝飾帖爸爸,教師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各種各樣的"帖爸爸"。
(1)將幼兒制作好的"帖爸爸"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
(2)引導幼兒相互欣賞,簡單評價。
5、播放帖ppt欣賞各種各樣的帖,引導幼兒欣賞外形各異的帖以及糖紙上的漂亮圖案。
1、包裹帖的過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難度,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可以一起參與,提高幼兒創作的積極性,也同時給予幼兒創作的靈感與啟示。
2、可將晾干的"帖爸爸"用魚線一個一個地串起來,懸掛在活動室內,供幼兒欣賞,獲得成功感。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四
1、嘗試繪畫人物,能夠畫出人物臉部的主要器官。
2、在用直線和弧線作畫的基礎上,嘗試畫出波浪、圓圈等線條來裝飾媽媽的頭發,逐步提高幼兒控制手部動作的能力。
3、啟發幼兒按照自已的想像,選擇不同線條和顏色給媽媽理發,表達對媽媽的感情。
1、媽媽的照片若干,發型圖4張。
2、白紙、黑筆、蠟筆人手一份。
一、談話活動。
1、教師:我們都有自己的媽媽,誰來介紹一下你媽媽長得什么樣?
你們有沒有仔細看過媽媽的頭發呢?媽媽有漂亮的頭發嗎?
那你媽媽的頭發是怎樣的?
(頭發是直直的、長長的。頭發是卷起來的。頭發前面是直的,旁邊是卷的……)。
2、教師:你們媽媽的頭發有沒有染過顏色?
(有紅頭發,有黃頭發,還有的頭發有點兒黑有點兒黃……)。
3、教師:媽媽是在那里把頭發理的這么漂亮的?是誰給媽媽理的發呢?
二、欣賞媽媽的照片,感受不同發型的特點。
1、教師:你們看,今天老師把誰的媽媽請到了電視機里?
這位媽媽的頭發是什么樣的?
2、幼兒欣賞長、短、直、卷的發型誰的媽媽頭發上染了顏色呢?
三、幼兒自己動手為媽媽設計發型。
1、教師:現在你想為媽媽設計一個美麗的發型嗎?
設計發型前我們要先給媽媽畫張像,媽媽的臉是什么形狀的?臉上有什么?
2、教師:示范畫臉你想為媽媽設計一個什么樣的發型呢?
幼兒自由討論后個別介紹。
3、教師示范畫頭發。
教師:現在媽媽有了喜歡的發型,誰能夠讓媽媽變得更漂亮。
5、教師示范圖色。
6、幼兒動手設計發型。
四、講評你最喜歡哪一位媽媽?為什么?
大家都為媽媽設計了漂亮的發型,我們一起和媽媽和張影留念一下吧。
幼兒做一個可愛的動作,喀嚓!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五
(1)這是什么?(沙發)。
(2)那媽媽呢?(媽媽變成了沙發)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坐在沙發上有什么感覺?(軟軟的,很溫暖、舒服)。
(4)媽媽為什么會變成沙發?(寶寶在媽媽的懷抱里就像坐在沙發上一樣的溫暖舒適)。
小結: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愿意把自己溫暖的懷抱變成孩子的沙發。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六
1.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2.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人物紙型一個,各式發型若干,繪畫用具。
1、向幼兒介紹"三八"婦女節的意義,使幼兒了解這個節日是誰的節日。
2、請幼兒說出自己媽媽長的什么樣子。(可請幾名幼兒在全班講述,然后分組都來說明自己媽媽的特征是什么)。
3、教師出示紙型人物,再將若干種頭發型式分別配在頭上,讓幼兒清楚各種發型的特點及畫在頭部的主要位置。
4、請幼兒想想自己的媽媽平時最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繪畫能力請幼兒自己畫也衣服并選擇顏色,也可以為幼兒示范兩至三種服裝形式讓幼兒選擇。
5、教師在指導中注意鞏固幼兒對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據幼兒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一個黑點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雙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6、力求把媽媽半身像畫得端正,在繪畫中教師用親切鼓勵的語言調動啟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使幼兒身心投入。
媽媽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一些”這是我設計這堂活動的一個隱性目標,因此在指導導電中強調“把媽媽的眼睛畫的有神一些、把媽媽開心的表情畫出來……”。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七
(1)獅子和貓,先來看看這個獅子在干什么?(張大嘴巴在吼叫)。
(2)什么時候獅子會這樣?(生氣,發怒)誰來學學這個獅子?(幼兒模仿動作)。
(3)這只貓看上去怎么樣?(可愛,溫柔)。
(4)你覺得你的媽媽是獅子還是貓?為什么?
小結:其實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在你做錯事情的時候,她會像獅子一樣生氣,在你乖的時候也會像貓一樣很溫柔。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八
目標:了解媽媽辛苦的勞動與自己的`關系,愛惜媽媽勞動成果。愛媽媽,樂于幫媽媽做力所能及事情。
準備:經驗準備:
1、觀察媽媽下班回家及雙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提示:
1、引導幼兒共同欣賞,觀看照片,回憶媽媽的勞動,進行討論,提出問題:“媽媽下班后或雙休日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這些事情行不行,為什么?”“媽媽趕了這么多活,會怎么樣?”“你是怎樣想的,用什么方法去愛媽媽?”“怎樣讓媽媽知道你愛她,你懂事了?”
2、教師幫助、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如:為媽媽畫畫、制作禮物、寫祝福話、錄音等)。
3、相互交流與欣賞,并討論今后自己幫媽媽做什么?”
觀察重點:
1、觀察幼兒在活動對媽媽辛苦勞動態度。
2、不同表達方式、技能與情感體現。
延伸:開展媽媽節日親子活動,“夸媽媽”“我幫媽媽做……”主題活動。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九
1。欣賞繪畫作品,感受媽媽的美,并積極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2。嘗試調出柔和、溫暖的色彩,運用多種方式創作媽媽的肖像。
材料投放:音樂《搖籃曲》,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紙或彩色卡紙,媽媽肖像底板。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一)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在甜美、舒心的音樂旋律中,感受媽媽的溫柔和愛撫。
引導語:夜晚,星星和月亮出來了,藍天像一個搖籃,輕輕地搖著星寶寶,星寶寶睡著了,花園是搖籃,搖著花寶寶,花寶寶睡著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小寶寶睡著了。
(二)鼓勵幼兒積極用語言描述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提問:你的媽媽長什么樣子?她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你最喜歡媽媽和你一起做什么?
小結:媽媽在寶貝眼里是最美的,媽媽喜歡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裙子。寶貝們都喜歡和媽媽一起玩。
二、欣賞作品《坐在窗前的婦女》,感知描繪媽媽的顏色。
引導語:這是畫家馬蒂斯畫的《坐在窗前的婦女》。馬蒂斯擅長畫人物,這幅畫上畫的是一位媽媽。
提問:這幅畫上都有些什么?都用了哪些顏色?她看起來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小結:這幅畫上的媽媽坐在房間里,媽媽身上穿著黃色的衣服,戴著橙色的帽子,給人感覺很溫暖。
三、引導幼兒感知色彩,并選擇合適的顏色描繪媽媽。
(一)引導幼兒憑著感覺,找出適合描繪媽媽的顏色。
引導幼兒將內心深處的情感調動起來,找出描繪媽媽的顏色。
幼兒自己動手調出柔和的顏色。
(二)注意引導幼兒發現白色在顏色調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白色能使各種彩色變幻出朦朧、柔和的色調。
四、幼兒創作自己心中媽媽的肖像。
引導幼兒依據自身的經驗和感覺,選取顏色在媽媽肖像底板上描繪媽媽的發型,添加媽媽的五官和表情;背景色的選擇應和描繪媽媽的顏色形成對比。
五、欣賞與評價。
(一)將幼兒畫作逐一展示,師幼共同欣賞。
(二)引導幼兒從色彩、線條上說說最喜歡哪一幅畫中的媽媽。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
一、運用課件,觀看媽媽偉大的形象。
1、幼兒親身感受媽媽偉大的愛,看課件,邊播放邊講解。
(1)師:剛才我們看到了媽媽在做什么,你能說一說媽媽在哪個地方愛你?
(2)師:你得到媽媽的愛,感到怎么樣?
2、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感受愛。
(1)師:聽,得到媽媽的愛是什么感覺?(再次欣賞音樂)。
(2)師:回憶一下,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快樂的事情。
教師小結:媽媽真偉大,她平時要上班又要照顧你們,真辛苦,來,我們跟著音樂感受媽媽的愛吧。
3、在游戲中找到媽媽的愛。
教師扮演媽媽,幼兒自由拉起一排,做游戲(老鷹捉小雞),感受快樂的時光。
分析:引導幼兒通過感官,感受到媽媽的愛是一種無私,這是一種非常適宜的方法。
二、出示三幅作品,引導幼兒觀賞。
1、師:你感覺畫中的媽媽用什么方法愛你們?
2、師:除了媽媽給寶寶講故事,還看到什么?
分析:孩子在欣賞過程中,培養幼兒關心媽媽。
三、引導幼兒為媽媽送一件禮物。
1、師:3月8日是媽媽的節日,節日就快到了,你準備送媽媽什么禮物?當媽媽收到禮物時一定很高興。
2、師:(老師有意出示一條白裙子)把這個禮物送給媽媽好嗎?
3、師:請大家幫忙讓裙子變得更漂亮,好嗎?(老師發放給幼兒每人畫有一條白裙子的圖畫紙)。
4、幼兒選擇自己需要的顏色,進行創作,教師隨機進行個別輔導。
分析:孩子們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作畫工具,自由地表現裙子美麗,興趣濃厚。
四、展示幼兒作品。
1、請幼兒觀賞他人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2、與同伴們共享作品。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一
1、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和豐富的想像力。
2、認讀漢字:"滑梯"、"先"、"后"、"爬"。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二、活動準備。
1、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錄音機。
2、詩歌范文,新字卡:"鉛筆"、"今天"、"明天"。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師:會唱的小朋友跟著唱。
2、曲完后,師問: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大聲地告訴老師!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與媽媽有關的的兒歌,題目叫《畫媽媽》。
(二)學習新的字詞。
1、引出詩歌《滑滑梯》老師朗誦一遍。
2、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3、學習新的字寶寶:"滑梯"、"先"、"后"、"爬"。
今天老師要介紹3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3個字寶寶很調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要請3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三)熟讀成誦。
1、分小節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表情朗讀、表演讀。
2、練習背誦。師提醒:背誦時也要有感情,不能唱讀。
3、把它作為一個小禮物,送給我們親愛的媽媽,回家背給媽媽聽。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二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這是一個情感的驛站,是愛的舞臺。愛。是永恒不變的話題,而媽媽對孩子的愛,那是偉大的、無私的。通過這個活動,更能讓幼兒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要學會感恩父母,使幼兒對媽媽的情感更濃烈。
2、對活動效果的反思:這是以涂色活動為主的一個方案活動,其中主要是色彩的運用,有些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不夠強烈。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徹底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色彩,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
3、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作為一名教師,應逐步引導幼兒運用色彩,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使作品更加出色。
4、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從活動中,幼兒出現了一些和預想不一樣的反應,沒有及時采取行為,為幼兒解決問題,應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勵幼兒,敏感的察覺幼兒的反應,及時調整幼兒的行為。
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發揮更大的想象空間,可以送其它的來當作禮物送給媽媽,并不局限于裙子,或者并不局限與美術,也可以是手工方面的,還可以讓幼兒分小組來完成作品,從而讓幼兒明白合作互贏,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三
1、讓幼兒知道3月8日是媽媽的節日,了解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體貼媽媽,增強幼兒對媽媽的情感。
2、鼓勵幼兒運用色彩,培養幼兒對色彩的創造力。
3、鍛煉幼兒手部的肌肉,提高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四
3.進一步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同時表達出熱愛媽媽的情感。
1.每人帶一張媽媽懷孕時的照片;
2.油畫筆、記號筆諾干,
1.欣賞與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到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媽媽生的。
“你們是誰生的?老師是誰生的?”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媽媽的特征,請幼兒出示媽媽的照片,向大家介紹自己媽媽的外形特征。
“你的媽媽長得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從深到淺或從淺到深涂色。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示幼兒把人物畫得大一點,方便將想象到的不同花樣畫在衣服上。
引導幼兒注意顏色選配,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3.引導。
引導幼兒觀察媽媽的衣服上的有些什么花紋,討論怎樣為媽媽的衣服選配顏色。
把媽媽的照片和畫像放在一起展覽,請媽媽們一起參與欣賞。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五
1.觀察圖片,理解繪本中媽媽所變化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并能夠大膽表達。
2.感受母愛的偉大,知道媽媽很愛自己,自己也很愛媽媽,并樂意表達對媽媽的愛。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最新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通用16篇)篇十六
(1)咦,媽媽又在干什么了?(拿了很多東西)。
(2)媽媽為什么要拎這么多東西?一下子拎這么多的東西,會怎么樣?(累)。
(3)拎了這么多的東西會很累,可是看看媽媽的表情,為什么還是笑瞇瞇的?
小結: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不怕累,就算讓她像大力士一樣拎這么多的東西,她也覺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