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身邊的美景篇一
清涼的下午,許久沒有這樣的好天氣了。天空格外的藍,陽光也不像以往那樣失色,那片波瀾不驚的蒼茫大海,伴著好心情一起回來了。
閑庭信步,說笑之間已抵達了目的地——會城門公園。尚未步入園中,稀疏的枝干便已伸出了圍欄,似乎要沖破這限制,把勃發的生機淋漓地綻放,為蕭瑟的景致憑添了些生命力。
迫不及待地步入園內,道路兩旁的松柏與楊樹的枝條交相掩映,深綠與秋意的淡黃色層疊在一起,遮住了那狹小的天空,好像熱情好客的孩子,玩鬧著向我揮手致意,卻不經意間用五彩的羅幕遮掩了天穹。
走進去看,那粗壯如盤龍的楊樹盤旋著沖上云霄,它身上的“龍鱗”黑白兩色,細密點綴卻又井然有序,使人忍不住地要去多看兩眼,這眩目的色彩。相比這傲視眾生的楊樹,松柏可要謙遜許多了。雖然它的身子纖細而渺小,卻自有一股挺拔傲寒的氣質,即使是在這寒冷的冬季,卻不曾脫下它那代表著生機與堅韌的綠衣。
在他的身后仍挺立著一棵小樹,我起初以為這是原生于江南柔弱的樹,因為它的矮小,且它的枝干也已禿去了半數。可據身邊的朋友講,這樹喚作“落葉松”,雖頂著“松”的名頭,一年四季卻也像大多樹木一樣落葉。我走到近前,伸手撫著它的纖弱的迷彩色的樹干,心中又頗起了幾分愛憐,憐的是它被世人強加了“堅毅挺拔”的無形的壓力與準則,愛的確是它雖生的如此的無奈與疲憊,卻仍頂著寒風,盡其所能地傲立著!
正癡癡地想著,那挺立的松樹上忽地有枝干輕輕地擺動,在這靜謐的場景下格外顯眼。湊近去看,原來是那可人的喜鵲頑皮地在繁密的枝葉間捉著秘藏,不時發出幾聲歡快的叫喊,似乎正玩得盡興。
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公園中央。這里矗立著一棵上了年頭的松樹,比之前的楊樹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的樹干是如此的繁密,由上至下,一層更甚一層,那每一條枝干上肆意地“噴發”著松葉,把它裝點得好似從地底噴涌而出的噴泉,那張揚的枝葉便仿佛時刻要落下來,砸出巨大的浪花。
細嫩的綠草環繞著巨松,在這蒼茫的綠海里竟隱約有幾抹彩色。定睛望去,竟是一叢嬌艷的月季花,織縫著冬的花衣。在這單調索然的季節,在看慣了那千篇一律的墨綠后竟然有著如此的驚鴻一瞥,熱烈的紅,嬌艷欲滴的粉,不食人間煙火的白。這是何等驚艷與震撼人心的色彩啊!花叢中仍有含苞欲放的花蕾,聽說這些花在綻放后比他們的同類更加美麗動人,仿佛是積蓄了許久的美麗與芳香,在撩開帷幕后,那一鳴驚人的渴望,像是那尊貴的皇后不輕易展示自己的容顏。我想湊近前去嗅、去撫,去感受這動人的美,可我卻被遠遠地隔開,望著那在水一方的美麗,可望而不可及。
雖則那脫俗的美麗我不可迄及,可我卻發現自己置身在了金色的世界中。這是一片銀杏林,銀杏樹下面鋪滿了金色的落葉,與翠綠的芳草交疊在一起,便如天然的地毯般鋪設其間。我漫無目的地踩過金黃的落葉,在我去過的地方便留下曼妙的“沙沙”聲,引人迷醉。我抬頭仰望,不覺為這景觀所癡愣了。四周的銀杏樹并立著向空中環繞,層層遮掩,竟形成這樣一個尖尖的穹頂,金色的光輝將我籠罩住,腳下已枯萎的薔薇在此日卻巧合地顯出了它旺盛日子所不曾有美麗——那淺綠里生出淡淡的金黃,掩著細密的葉莖流淌,就這些匯成了金色的浪潮。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歐洲中世紀的教堂,這里的天然妙景不輸那富麗堂皇的華庭。俯下身去欣賞,只見金色與淺綠的落葉拌著清風徐徐地落下,而遠端的幾株銀杏樹形成了妙極的漸變,由左至右,金黃、淺黃、深綠、蒼綠、淡綠,好似天然衍生出來一般,幾株銀杏竟形成了如此巧妙地顏色對比,這仿佛如同時空的回溯般,使我想起了春日抽芽的淺綠,夏日黎明的濃綠,從這樣的角度來欣賞,竟有些分不清人間與仙境了。
人皆言“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倘若懷著一顆尋訪“美”的心,睜開洞察的雙眼,也許我們也能看清楚吧。
身邊的美景篇二
的家鄉有一條小河,小河淙淙地流著,像一面明鏡。
春天,樹木抽出嫩綠的枝條,長出一片一片的葉子。小河里的雪化了,水流得更快了。小河邊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迎春花慢慢舒展開自己黃黃的花瓣,我們這些孩子一見就忍不住拔一朵。狗尾巴草也探出頭來,看看世界是什么樣子。螞蟻弟弟睡醒了,它走到小草妹妹旁邊,小草妹妹被叫醒了。蘑菇姐姐也醒來了。我們在小河邊開心的玩游戲。
秋天,樹上結出了果子。我把各種各樣的果子放到大石頭上,和姐姐玩“過家家”。我把螞蟻放到一片葉子里,再放到水里,螞蟻就去“旅游”了。
冬天,雪給小河披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我和媽媽在“被子”上玩。
我愛小河,因為它給了我們快樂。
身邊的美景篇三
我家陽臺前,有一片茂密的樟樹林。這里環境清幽,景色宜人。
每天五點鐘,小鳥就歡躁起來,嘰嘰喳喳地把人們從夢中喚醒。它們撲棱著翅膀,在枝條間蹦來跳去。你啄一下我的嘴巴,我拍一下你的羽毛,那么歡暢。
面對這樣的美景,朋友,你一定會流連忘返吧!
身邊的美景篇四
我獨愛那一處美景,它沒有杭州西湖的清奇俊秀,它沒有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它沒有汪洋大海的吞吐日月,它沒有敦煌莫高窟的氣勢磅礴,它更沒有秦兵馬俑的天工巧奪……但我偏偏愛它,它給了我一種奇妙的美,它珍藏著我太多的記憶……那是我家門前的小花園。
小花園從我記事起就一直陪伴著我。花園不大,卻有一個可以讓我和小伙伴奔跑游戲的場地。空地的邊上還有一個草坪和各種各樣的植物兒。
時光飛逝,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小花園不同季節的風韻皆留在心房。
總是早早凝結在花園里的是一抹綠色的希望。風兒越是吹就越是溫暖,暖風里還帶著一股飄渺的花香。花園里并沒有金燦燦的迎春花,卻有著幾棵開花像櫻花又非櫻花的樹兒。每到初春迎春花綻放的時節,這幾棵樹也綻開嫩粉的花朵,笑瞇瞇地迎接春季。“初春粉”。我給它起了這樣的名字。每到這時我和伙伴都會站立在“初春粉”的樹下,期盼風兒的到來,當風兒們嬉戲在樹間時,便下起了花雨,淋著我們滿身都是,我們用手拿起落在身上的花瓣,甜蜜地、癡癡地笑了起來。
緊緊咬著春天尾巴的便是夏季了,夏季充滿著生機和熱烈。小花園此時也換上了綠色的長裙,飛舞在天地之間,一切都在傳遞著生命的訊息。這時草兒也從剛剛破土而出到如今齊上腳背,撓得穿短衣短褲的我們,癢癢的,好不快活。每到這個時間,我們便在陽光下盡情揮灑汗水,奏響盎然的生命樂章。
秋季帶著香甜來了,我們并排坐在黃色顏料灑遍的草坪上,咬著甘甜的水果,看著紅楓葉兒化作蝴蝶上演的節目。
不論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是“停車坐愛楓林晚”的秋,還是“千山鳥飛絕”的冬,小花園都是令我獨愛有佳的我身邊的美景,小花園我要大聲贊美你,贊美你那生機勃勃的一切。
身邊的美景篇五
以往夏天,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帶我出去旅游,看巍峨的高山、遼闊的大海或美麗的草原。但今年因為疫情存在,無法遠行,實在憋不住了才到小區里“放放風”,這使我突然發現,熟悉的地方也處處是美景。不信,我們一起去逛一逛。
進入小區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中心花園那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長廊,為炎熱的夏日帶來陣陣清涼。進入長廊,一陣“嘩嘩”的水聲伴隨著孩子們的嬉笑聲就清晰的傳了過來,這就到了我們小區最熱鬧的地方----噴水池。清澈的池水中六個噴泉噴出六條錯落有致的白色水柱,高的如同一條巨龍直沖云霄,低的像一只只小鯨魚噴著小水花。小朋友們興奮地在水池邊戲水,有的玩水槍,大大小小的水槍噴射出遠近不同的水花,還時不時地會噴到伙伴的身上;有的在水池邊卷起褲腿蹚水玩,不小心滑倒弄了一身水。盡管小朋友們一個個渾身濕透,但是依舊發出快樂的笑聲,看著真盡興啊,我也忍不住體驗了一把。
離開噴水池,沿著旁邊的小路,穿過幽靜的竹林,就看到了小區的兒童樂園。里面有滑滑梯、蹺蹺板、蕩秋千等許多游樂設施。最受歡迎的要數滑滑梯了,小朋友在上面上躥下跳,像一只只可愛的小猴子爬上爬下,一不小心后面孩子的腳踢到前面孩子的頭了,兩個孩子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告別兒童樂園向左走,沿著側面一條旋轉的階梯,就上了天橋,一條暗紅色的木柵欄圍成的小路蜿蜒消失在密林深處,在樹葉中穿行,別提多愜意了。累了也沒事,上面還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小亭子供人們休息。從亭子上往下看,噴水池,兒童樂園盡收眼底。
下了天橋就來到了最后一站——沙池,這是專門給喜歡玩沙的孩子準備的,孩子們有的在里面挖沙坑,有的做寶塔,還有的做城堡,樂此不疲,熱鬧極了。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我們的小區,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一座開心的游樂場,也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歡迎大家來游玩。只要我們用心,身邊處處是美景!
身邊的美景篇六
現在剛剛乍暖還寒,誰知下起了綿綿細雨。有時我仰望空中飄灑的雨,真的是又歡喜,又興奮。
雨點一點點的蔓延著大地。烏云沒有要散的意思,反而更加用力的灑著雨點。松樹不太干凈,竟讓這小小的雨點洗得一塵不染;嫩草不太精神,居然被這細細的“銀絲”澆得煥然一新。
馬路兩旁,幾條涓涓細流順著馬路邊流淌著,偶而帶著幾片干干的小葉子。它從一個大水洼流出來。坡,它就順著走;但向上去,它就滯留在那里,也讓我在心里暗暗好笑。
雨珠瀝瀝得下著,房上的紅瓦像換成新的一樣,亮亮的,艷艷的。綠樹也像離開了城市的污濁,一點點的精神煥發了。
幾棵丁香樹也不想被這落下的銀針所湮沒。天晴了,云散了,一陣微風踮起腳尖,輕輕踏過草的葉尖,帶走一點丁香的笑。這沁脾的花香,不太濃,也不太淡,清香中帶著一些微微的苦,真令人舒暢。
那條涓涓的水流細了,又細了。陽光帶走它最后的水滴,漸漸散入云的行列,又悄無聲息。
對面的田野里有著幾棵雜草,一點都不精神,低著頭。風任意玩弄它,它也不理。
這挺拔的綠樹,清新的嫩草,沁脾的花香,紅瓦的高樓,銀絲般的雨滴,都凝集成了一片身邊的美景。這些,都好像遠離喧囂,遠離污濁。多么清新自然!身邊的美景,又多么令人陶醉!
身邊的美景篇七
我的家鄉在黃橋,這里風景優美、瑰麗無比,可我覺得最美麗的還是公園。
剛進公園,映入眼簾的便是兩匹用石頭雕成的馬,其中一只眼睛瞪得圓溜溜地。騎在上面,如同騎在真馬上,隨時隨地準備戰斗。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池塘。池水清澈見底,一只亭亭玉立的白鶴站在池塘中央,小魚游到它身邊,它似乎在點點頭,對小魚友好地說:“歡迎你們來到這里。”水面上有一個亭子,每逢周末,總是有人在亭子里乘涼。
池塘北邊是烈士陵園!來到這里,我們會看到有很多墓碑,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看到這些墓碑,我仿佛看到了烈士們不顧個人安危,攻打敵人的場景。
順著石子鋪成的羊腸小道,就來到了最后一個景觀地——竹林。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竹子像一塊碧玉一樣。綠油油的竹林旁邊還有一片黃白相間的竹子,顯得很特殊。
這就是我家鄉的公園,很美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