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看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一
星期五晚上,我在中央一臺觀看: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
第一個主題:愛國。秦怡奶奶給我們講述每句國歌歌詞的意義,當聽到“用我們的血肉組成新的長城”的時候,我感動得熱淚盈眶。讓我最難忘的一句話:炮火也許會毀了他們的肉體,但永遠折磨不了他們的精神。接著主持人說到左權和他的女兒左太北,左權就是在戰場上犧牲的一名高級將領,主持人把左太北奶奶請了上來,并把一尊雕像送給了左太北奶奶,奶奶望著雕像,忍不住失聲痛哭。這畫面令人心酸,我心里默默對抗日戰士肅然起敬。
第二個主題:勇敢。主持人講述了王小二的故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竟然能做出如此大的犧牲,讓我感動并佩服。
第三個主題:團結。孫九宏爺爺給我們講述他親身經歷過的抗日戰爭事件。接著是航模大賽,啊!幾個十幾歲的小朋友靠團結合作把航模掌控得如此熟練,讓我驚嘆不已!其中,也讓我懂得: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第四個主題:自強。肖江河老爺爺給我們講述了戰士們是怎樣抗日救國的。聽完后,我明白了:自信、自立、自強才能做到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有關抗日戰爭的更多知識,更讓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感恩和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留住這跨越時空,一脈相承的瞬間。英雄不朽,崇高致敬。
看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二
懷著疑問我看了起來,第一課是發現美。美怎么發現?這讓大家陷入了沉思。正當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主持人請“神州”9號航天員劉洋為大家講述。劉洋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比她想象的要大的多:長長的銀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星、水星、土星……。全都盡收眼底。最有趣兒的是失重的時候了,大家一個個都漂浮在空中,筆呀、本子呀什么的都亂作一團,可好玩了。最后,她總結了發現美的真諦:要愛運動,更要會發現身邊的美,這樣美就會在你眼前展現。
體操隊隊員陳一冰也上了場。他在倫敦奧運會上為祖國貢獻了自己,主持人問他為什么會贏?他答:在參加比賽前,他們被視為失敗者。可由于同伴們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使他們一舉得冠。這種同伴的鼓勵就是傳遞美。
最讓我有感觸的是于丹老師的一番話。她用和諧美打了一個比方,把雞蛋、茶葉、蘿卜放入沸水中煮,雞蛋變硬了,茶葉化成了香濃的茶,蘿卜則變軟了。這說明什么呢?變硬雞蛋往往是那種不合群的人,他們一意孤行,蘿卜則太懦弱,他們沒把握好交友的度,以致不被人理解,所以被人欺負。而茶葉呢?它與水融合了,這種人善于團結集體,所以他們是和諧美的最好代表。
《開學第一課》只有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卻讓我受益匪淺。
看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英雄不朽”,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指導,分四個部分、多種形式相結合,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第一節課關鍵詞是“愛國”。秦怡奶奶講她的丈夫金焰參與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所以她知道歌詞并不是編出來的,背后都隱藏著真實的戰斗故事:有一天,日軍在長城上炸開一個大口,八路軍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與敵人拼搏,用自己的身軀將這個大口給堵上了。根據這個,他們創作出了“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樣一句氣壯山河的歌詞。
第二節課關鍵詞是“勇敢”。史林山爺爺說王二小的原型是閻富華。有一天,他和閻富華正在放牛,突然發現敵人來了,閻富華當即決定讓他回去送信,自己去引開敵人,最后壯烈犧牲了。
第三節課關鍵詞是“團結”。當過新四軍的孫九宏爺爺講了他們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當時,有一架美國飛機掉下來,但墜落的地點離日寇的據點只有五里路。他們心里明白美國飛行員是來幫助他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所以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搶在敵人之前把飛行員救走。最后,他們死傷一百四五十人,打死三百多個日寇,成功救走了五名飛行員。
第四節課關鍵詞是“自強”。王伯惠爺爺說他在讀大學時,和同學們都想上前線,所以大學一畢業就報名參了軍,他在中國駐印軍第38師,擔任工兵和翻譯官。抗戰勝利后,他把學來的知識用在了社會主義建設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新的貢獻。
學完四節課,我再次明白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血的教訓。要想不挨打不被外敵欺侮,我們的國家就必須強大起來,讓別人不敢輕舉妄動。而要國家強大起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就必須熱愛自己的國家,忠誠于自己的祖國;就必須不畏艱難險阻,勇敢頑強;就必須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就必須自強、自立,從自身做起,把自身做好,由微小的力量匯聚成力量的海洋。
我們都學過《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更應該牢記使命,努力學習,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好儲備知識和力量!
看開學第一課有感篇四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有些復雜,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再也不能像暑假那樣沒心沒肺的玩耍了,可同時我又覺得欣喜若狂,因為我馬上就能見到我親愛的小伙伴們,以及可敬的老師們,想想就有些激動。但是,讓我最激動不已的是,老師讓我們晚上九點觀看《開學第一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捱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我的小板凳,端坐在電視機旁,眼睛盯著屏幕,生怕錯過每個細節。
里面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一位老爺爺為了在中國研究漢字,用盡了他的全部家當,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著名鋼琴演奏家朗朗和一個意大利機器人比賽談曲子,光聽聽就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可是這個超級機器人竟然做到了,最后撒老師還和他倆合影了呢!
一位年過花甲的中國教授,終身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巴基斯坦一個認真好學的特殊學生,她們共同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師生故事,譜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年近百歲的北大教授,坐在輪椅上,向我們講述了他翻譯路上的點點滴滴。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之源,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簡單的文字,拼湊出來的卻是真理。我相信,凡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加油,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