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如臨其境,產生共鳴和情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一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班主任忽然對我們說:“大家從現在開始,自由組合排練課本劇。”我和三個好朋友立即組合了起來,準備排練。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班,時間不統一,經過很長時間的商定,最終決定每周六下午四點以后一起到我家排練。
后來,課本劇的消息慢慢暗淡,沒有人再排練課本劇,我們的課本劇同樣在我們的談話中消失了。但是我們的課本劇排練卻變成了大聚會——玩。地點當然也不一定在我家啦,每個星期三我們就開始商定去哪里玩,四個人輪流找地方,每周五作出決定。
也正是因為以上緣由,我們每周六便有了趣事。
1、公園篇。
記得有一次,我們商定好在公園一起玩,這里風景好,又有安全保障,是一塊不錯的“風水寶地”,我們盡情的瘋玩,甚至忘了時間,直到夜幕降臨,才想起已到傍晚時刻,我們決定在公園的椅子上休息一會兒,給父母打電話,可也就是在這時候,一段又一段囧事如戲劇般上演。
小暢正準備掏出手機,忽然,一個臟兮兮的小女孩也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大約兩三歲的樣子,黑黑的,小暢仔細的看了看,沒有大人跟著呀,這么小的孩子按理說一定是有大人陪著的。我么本來并不在意,可小暢說什么,小孩就說什么,小暢做什么,小孩也跟著做。小女孩走了小暢不想讓她“附體”,撒腿就跑,小暢跑步功夫非同一般,在花壇里穿梭著,可小女孩總是抄小道,還呼哧呼哧的笑,終于,一個中年婦女呼喚起小女孩,抱起小孩就走了。
小暢抬起頭耷拉著腦袋,向前慢慢走著,“嗨,小孩終于走啦。”小暢正準備坐到長椅上,后邊的雨潞大叫:“不好了!后面來了一只大白狗,耳朵小小的,毛都拖到地上,還汪汪的叫,好恐怖!”小暢家有一只薩摩耶。我記得我當初往后一看,那只狗的樣子很像薩摩耶,我就隨口說了一句:“好像是只薩摩耶誒。”自從小暢家養了一條薩摩耶狗以后,對狗狗就特別感興趣,就連看到街上的一條小狗,都覺得好可愛,更何況是跟她家狗是同一品種的呢,小暢掉頭就往花壇旁邊走,雨潞哆哆嗦嗦的跟在她后面,那狗的叫聲近了,近了,更近了,雨潞害怕的手抖得更厲害,小暢終于見到了那只狗,突然,大叫一聲:“啊,小朵!(小暢家狗狗的名字),你來了!”雨潞嚇得都快暈了,小暢轉過頭來對雨潞說:“這哪是你說的什么怪獸,這是我們家的小朵。”雨潞尖叫一聲,癱軟在椅子上,無奈地說了一句:“啊哦,我可不知道是你家的狗呀!”隨后,裝著暈了過去,大家一陣哄堂大笑。
2、家庭篇。
那不知是什么時候的事情了,一個星期五,輪到我找地方了,思來想去,我只想到了我們家,但是,朋友們都開玩笑地說,要不要管飯,我又不好意思拒絕,想了整整四十分鐘,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對大家說:“要不然,你們每人帶點錢,咱們一起到門口的飯店買點飯吃吧!”
“好哇,我從來沒有自己在外面買飯吃過呢!”
“就是就是,你這個方法太好了!”
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議論到,我也對這次活動充滿了期待。
終于到了周六下午,幾個朋友如約來到我的家里面,我們在房間里,做完了作業,看看天色已經不早了,玩了一會兒,就準備收拾收拾去吃飯,這時候,問題又來了,吃什么呢?去街上看看再說吧,老古飯量小,但又是個吃貨,看到大臉雞排,口水都流下來了,嚷嚷著要吃,沒辦法,就成全他一次吧!我們每人買了一份,狼吞虎咽的邊走邊吃回到家。。
“我餓了,要吃東西!”小暢把包裝紙剛扔掉就嚷嚷起來了。
“啊?你不是剛吃完晚飯么?”我吃驚極了。
“我不管,就要吃。”小暢耍起賴皮來,可不是鬧著玩的,我立即邀請了“大廚”老古和我一起去給小暢做加餐。
“大廚”老古打算做土豆泥,我思考了一會兒,決定給小暢做個雞蛋羹吧,又有營養又頂餓,小暢一定很喜歡。我把蒸鍋里添了點兒水,正準備把蛋花送到鍋里,小暢這時候來了,我笑瞇瞇地把我的計劃講給她聽,她臉上連一點兒笑容都沒有,僵僵的,過了一會兒,她冷不丁冒出來一句,“我來做蛋糕給你們吃吧!”我有點兒意外,吃驚地問她:“你會做蛋糕?”小暢眉毛一挑,驕傲地說:“那當然!我們家的蛋糕和面包都是我考烤出來的!”
啊,沒想到,這個連雞蛋都不會打的小暢居然會做蛋糕,“好呀!好呀!”我應聲答到,“做蛋糕需要什么材料?”
小暢抬起45度的腦袋,說:“你放心,有我在,我很有經驗的!”她從鍋里取出還沒有做的蛋羹,放在廚房碗柜柜上,一副大廚的樣子,老古給她系上圍裙,接著,她以閃電般的速度,取走了我家所有粉狀物——煎炸粉、玉米淀粉、小蘇打粉、發酵粉、面粉、奶粉……一股腦地都倒進了我的雞蛋羹里,用筷子使勁地攪呀攪。
我吃驚地問:“你不是做蛋糕嗎,怎么放做雞柳的煎炸粉呢?”小暢沒有說話,只是又往盆里加了五勺面粉,又吩咐我把白砂糖和進口蜂蜜拿過來,抓起一把白砂糖往盆里一撒,倒了半瓶子蜂蜜,用筷子使勁攪拌起來,攪著攪著,她突然驚喜地大叫:“哇!成糊糊狀了!”端起碗就放進了蒸鍋里,打開了爐子。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左右,她沖我們欣喜地大叫:“時間到了,出爐了!”把熱氣騰騰地蛋糕端了出來,嗯,確實膨脹了許多,但是味道如何,還是讓我這個品嘗家來品品吧,我用筷子挑了一點,為什么上面是糊的,下面還是稀糊糊狀,就那一點能嘗了,我放進嘴里,呸呸呸,真難吃,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難吃的東西了,這時候,突然有人敲門,啊,一定時老媽回來了。我下意識地瞥了眼廚房,糟糕,什么情況,面粉撒了一地,那些什么粉的,有的乖乖地躺在柜子上,有的不聽話的掉在了地上,蜂蜜流出了一條小路,白砂糖也和面粉混為一談,碗櫥上堆滿了蛋殼、碗、筷子,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緊跑去貓眼上看了眼,唉!根本沒有人,一定是我的幻覺,我趕緊讓朋友們把廚房收拾干凈,不然我可就慘了!
啊!這只是我們周六趣事中的一部分,那些趣事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等我有時間再來和你們傾訴吧!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二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三
端午節是一個中國的節日,每個地方過端午節都是與眾不同的。它有著各種各樣的特色,五月初五端午節系百索子,煮粽子等,各種風俗帶給人們多少樂趣。
我家鄉的端午節很普通,也就是吃粽子而已,不過這粽子很好吃。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媽媽包過,她是先燒一壺開水,再把山上搞來的粽子葉先用水洗一次后,再用開水來泡泡的原因是讓粽子葉好包而包出來的粽子煮后有一股香氣,讓人回味無窮。媽媽包的粽子很好吃,她用肉、香蔥、姜、鹽、味精等很多佐料和糯米包。用涼水來煮,這樣才不搶味。
我家鄉的端午節很簡單,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吃粽子是每個地方都存在的,但風趣不同而已。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這下每個地方可有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四
端午節那一天,我去市場買粽子,走著走著,突然這時,一個老外先生悠閑地轉到了山門前,他一頭黃發,高高的個子,在人群中十分顯眼。只見他,東瞧瞧,西望望,然后向一個賣粽子的攤點走去。
我是第一次見外國人,便好奇地注視著他。哦,原來他想買粽子。他用英語問,賣粽子的用漢語回答,實際上是誰也不懂對方的話,可是心里又都明白:老外問價買粽子。老外掏出來一張10元的人民幣,伸出兩個手指,那意思是:買兩個粽子,10元錢夠不夠?賣粽子的給他裝了兩個粽子,又找了他錢,老外“ok!ok!”地笑著走了。
我們幾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賞里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著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個粽子,又仔細看了一陣子,這才輕輕放到嘴里――哎呀,他沒有剝去竹葉外皮,我忍不住笑起來。可能是咬不動吧,他用勁一擠,粽子肉從一個角里像牙膏一樣被擠出來,他就這樣,擠一點兒,津津有味地吃一點兒。周圍的人都友好地笑著。
這時,一個小伙子趕上來,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親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語和老外交流起來,還邊說便接過老外手里的粽子,幫他把皮剝開。老外一個勁說“thanks”。
正因為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記了下來。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五
端午節那天,在鄉下奶奶家,吃完晚飯后,我們坐在一起看電視。看著,看著,我忽然想考考大家的聰明才智。于是,我準備了九道腦筋急轉彎,我還準備了許許多多的獎品。有黃梅、黃桃、香腸、瓜子、蠶豆、香蕉、荔枝、水蜜桃。
我先讓爺爺抽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一個人從二十多樓的陽臺上跳下來,卻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這是為什么?爺爺想了半天兒也想不出來呢!我就告訴爺爺正確答案。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門牙都露出來了呢!接下來,我又讓老爸、老媽、奶奶猜。我們家歡聲一片。看著大家其樂融融的樣子,我也感到高興。
我盼望天天有這樣的日子。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六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會聚在一起過,因為這樣端午節就過得非常的熱鬧和有去。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奶奶的,發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啊,玩游戲的同時還學到了知識,我真的非常的開心。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
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了明大購物買粽子,我本以為自己來得很早了,可沒想到,明大購物已是人山人海,來買粽子的人滔滔不絕。我和媽媽來到賣粽子的區域,只見粽子各種各樣,有紅棗的,有紫薯的,還有叉燒的……看到這么多種類的粽子,我都不知道該買什么口味的了,媽媽也說看得她眼花繚亂。這時走過來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大概有六十多歲的樣子,中等身高,體態偏胖,頭發也快白完了,皮膚也很白。一看就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看到我和媽媽光看不買的情況下,就熱心地給我們推薦起她認為好吃的粽子來,比如:蜜棗的粽子很甜,板栗味的粽子香,紫薯味的粽子味道也好,一般小孩子都喜歡吃等等,最后還說:“你們可以多買幾種,每種少買點兒,多嘗嘗,下次再買就知道買什么口味的了。”聽了老奶奶的一番話,我和媽媽由衷地感謝她,然后我們各自買了粽子才道別。
買完粽子回到家,快十一點了,我突然聽到一聲“加油”,走近一看,原來我弟弟在用紙做的龍舟比賽呢。很快,我又折好一條紙龍舟,并給取名“完美號”,然后下了水,與弟弟的紙龍舟”速度號“比賽。我們兩個龍舟不相上下,你贏一局,我贏一局,根本分不了勝負。于是,我和弟弟最后商量了一個方案,一局定勝負。比賽開始了,一開始,我遙遙領先,結果撞上了兩岸,弟弟又趕上來了,快到終點了,我們兩個的船爭先恐后,就要分出勝負了,這時,媽媽叫了一聲吃粽子了,我們倆趕忙跑向餐桌吃粽子。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在這一天當中,我們家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正因為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所以我比平常晚起一點。當我睜開眼睛時,發現我的腳上手上,都纏滿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可鮮艷了!媽媽告訴我,在端午節帶五彩線,是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當我涮好牙齒,洗好臉,做到座位上的時候,發現桌子上多了三角形的粽子,尖尖頂的鵝蛋。“這些東西是什么時候擺上桌的呢?”我心里想著,嘴里卻說著:“不管了,我的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于是我便一頓大吃起來。突然,爸爸問:“誰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知道的‘同學’請舉手!”
這可難不倒我,于是我便舉起了手,說:“是因為春秋時期的屈原,屈原是懷玉的大臣,寫了《天問》等詩歌。因為被流放,所以與農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后,跳下了__江死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把粽子、雞蛋扔下江里。無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歷五月初五訂為端午節,并把吃粽子定為端午節的習俗。”我剛說完,爸爸就緊接著說:“我們去看賽龍舟吧!別忘了,還有賽龍舟這個習俗呢!”于是我們便去看賽龍舟。
我們一路走去,去的路上,媽媽買了香囊,讓我佩戴在身上,媽媽又買了艾葉、菖蒲。等我們走到那里,賽龍舟已經結束了,我們便往回走。剛到家里,我心里抱怨著,嘴里卻說“媽媽!我還知道端午節的詩句。”于是我便說起來,“‘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還沒等說完,媽媽就不停地稱贊我真棒,真聰明!
這天真開心,時光非常短暫,真想天天都是端午節!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里,我那里屬于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里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后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里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七
昨天,在我身旁發生了一件很令人難忘的事情,說起這個就令人興奮不已。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興趣班才剛剛放學,媽媽就把我接在車上,說:“清苗,我們今天去折甘蔗”!還沒等我接話,媽媽便又說起了,“這甘蔗有多么的美味可口,甘蔗會非常脆,而且很甜呢!也會很……”說著說著媽媽似乎流下來口水。我偷笑,但也著迷了。我們不知不覺就到了。我急忙下車,等不急想去折甘蔗,還不自覺想起了媽媽說甘蔗有多香甜可口。
親愛的媽媽帶領我們去了甘蔗生長的地方,我一看,“啊!太多了!真是多得數不清。”心想,為什么這些甘蔗都那么矮呢?難道是發育不良?便問了媽媽。媽媽聽了笑著說:“傻孩子,這甘蔗可是不含農藥的噢,只有打過農藥的甘蔗才會長得很高,這種甘蔗是無公害綠色天然的。”我拿出軟尺量了量,嘴里叨嘮著,“哎,最長的甘蔗也才1米多,真是太袖珍啦!”
我們在折甘蔗的同時,也碰到了一些小磕小碰,你別看甘蔗表面很光滑,其實很粗糙,還有一些小小的又透明的小白刺,扎進手指里好疼,都被割出血了。
忙乎了一陣后,我們就在甘蔗園里坐了一會兒。天黑了,我和媽媽就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卻很開心。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八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非常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非常“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非常美觀,但是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系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端午節后第一場雨時才能夠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里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九
展望過去——20__年,過得那么的快,飛逝的時光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從人們身邊流過。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人們的又一段旅程。
新年第一天就是元旦節,當然少不了大家的團聚。所以我們在凌晨就踏上了回老家之路。
終于回到了老家,望著這里,草兒茂盛,花兒微笑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就連小鴨、小鳥們也歡暢著迎接我們的到來。
與好久沒有相見的姐姐打成一團,彼此說著自己的真心話,剛覺真開心!
很快就晚上了,所有人都饑腸轆轆。
你瞧,我們都已經在忙著做飯菜呢!燒飯、洗菜、煮菜……忙得不亦樂乎。廚房里還不時傳來叮叮咚咚的碗盆碰撞聲,這聲音真像一首動聽、美妙的樂曲!
不一會兒,桌上就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海蛋、魚丸、牛肉、扣肉、雞湯、雞爪子、青菜、豆腐……我看著它們,口水都能流成瀑布了!不,是比瀑布還長!
我先夾了我最鐘愛的雞腿,哇!真是美味,回味無窮!無數味蕾被喚醒了,讓人吃了還想吃!
外婆把青菜夾給我,邊夾邊說:光吃葷菜不好,吃些素菜來平衡一下才健康。
爸爸又夾了海蛋給我,媽媽在旁邊說道:海蛋吃了好,它的配料種類多,制作過程復雜,營養價值高,多吃點。
就連弟弟也加入到我們的行列,狼吞虎咽的吃著美食,可真熱鬧!
就在這時,爸爸舉起了杯子說:干杯!我們也紛紛舉杯送祝福。就連弟弟也舉起雙手,咿咿呀呀的說話,給大家送祝福。弟弟的舉動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相聚飯后,姨媽又端了許許多多的水果,有紅彤彤的蘋果、美味多汁的梨,甜津津的西瓜,還有鉆石般的葡萄……我們邊吃著好吃的水果,邊看電視,歡笑聲在客廳里回蕩。
今天,是元旦。校園里充滿了歡快而興奮的濃韻,那些傷心、不高興的同學不知吃了什么“蜜”似地;那些開心同學的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是畢業班的,學習不能松弛,拼命的學習,顧不得一切。元旦的到來卻奇跡般的使我們脫離了那種氣氛,同校的學弟學妹們見到我們突然改變后,竟背地里悄悄的說:“應該感謝元旦,是元旦使學哥學姐們放松了一下,也可以和我們玩了。元旦萬歲!”。
清晨,我睜開眼,立坐在宿舍的床鋪上,眼前的事情讓我震驚了:全宿舍的人幾乎全醒了。看看手表,離起床的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以前我們這宿舍里的人幾乎都很懶,每當到起床的時候,全宿舍只有幾個同學起床,今天卻奇跡般的改變了。我問問旁邊已醒來的小虎:“你為什么今天起來的特別早?”,他說:“由于今天過元旦,心情很激動,所以睡不著”。我又問了問平常起床最晚的老鱉(“老鱉”外號。它的學名叫趙長慧)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與小虎所說相差并不多。由此可猜測,全宿舍的人面臨元旦的迎來太激動了。
夜,終于來了。同學們爭先恐后裝飾教室,但井井有條,一點都不亂,并且配合的十分默契。大約20分鐘后,教室變了一個模樣:同學們主要以金色和紅色為主要顏色,將深紅色的紙貼在燈管上,并在燈管的旁邊掛上幾串金色飾品,打開電燈,教室立馬變成紅色,紅光射在金燦燦的飾品上,別提有多么漂亮呢,還……看起來非常的喜慶,干完后同學們笑了。不久后班主任來了,并且帶來了許多的零食、水果。“臺上”的同學們將自編的節目紛紛向大家呈現,“底下”的同學一邊看著精彩的節目,一邊吃著foot,自在著呢。每個班都會舉行這個慶祝會,所以老師也會陪同我們一起過,哪個班級的老師多,就說明哪個班級裝飾好,表演的精彩。所以,同學們便一擁進功辦公室,將認識的老師“搶”到教室,有可能還會因為老師而“打斗”起來,當臺上的同學表演的較好時,有些調皮的“淘氣包”便已瓜子皮當花向他們投去,可憐了今天的值日生們。登臺表演人中,有的像是第一次表演,非常的緊張,雖然表演的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們應為他鼓掌。
……。
時間過得真快,這個慶祝會要向我們說再見了。
六年的時光,帶給我的是追憶;六年的時光,帶給我的是友誼;六年的時光,給予我的是信心。再去年的元旦會上,我也報名參加了,我吹了一首葫蘆絲曲,大獲成功,讓我有了信心。
元旦會開始了,同學們紛紛表演完畢,終于輪到我了,我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心想:我到底上不上啊?我吹的不好,萬一同學們笑我怎么辦啊!杜鵬洋見情況不對,急匆匆地趕到我位上,開始一個勁的鼓勵我、說服我。孫毅見此景,也火急火燎的趕到。同學們越聚越多,我國不敵眾,只好吹了。
葫蘆絲已出手,同學們都歡呼了,我的臉瞬間沸騰起來,激動的心情一時難以收復,說道:“我吹的葫蘆絲曲是‘打跳歡歌’,給大家獻丑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表演!”
話音剛落,全場鴉雀無聲,我深吸一口氣,平復下心情,深情的吹了起來。只不過,剛吹不到十秒鐘,音調就從“打跳歡歌”拐到了“阿瓦人民唱新歌”。吹到一半時,心中忐忑不安:我這是怎么吹的,這下肯定完了。我到底該怎么辦啊——成敗在此一舉,我只有繼續吹下去了。我凝視著前方,看到米老師那鼓勵的眼神,增加了信心,一口氣吧歌曲吹完了。
我剛吹完,還沒來得及松口氣,就被同學們那熱烈的掌聲所包圍,我信心大振,又加奏一曲,又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成功。
這次的元旦會,我嘗試表演,收獲了成功,同時也收獲了信心。這次的成功,讓我懂得什么是信心,它教會了我什么是信心,這一次的元旦會令我終身難忘!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今天是20__年的最后一天,我們三(5)班開了一個盛大的聯歡會來跟20__說“再見”。
這天是同學們都期待巳久的日子。上完了下午第一節課,大家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興奮得團團轉,一回教室,立刻找到上體育課的隊伍坐了下來。聯歡會開始了,同學們做好一切準備。
主持人由唐志文、馮靜妍、翟志成、孫亦菲來主持。其中唐志文、勒博文和孫亦菲的表演小提琴配演唱,三人團結合作。沈涵鈺和楊俊強的雙人舞蹈,也給了我深刻印象。除了表演,還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呢!如搶座位、抽獎和剝大栗。
最令人興奮的游戲活動開始,我參加了搶座位游戲。在搶座位時,大家都很想參加,可機會留給了我。我一上臺高興地手舞足蹈,最后還是輸給了蔣臻,不過我還是很開心,我是堅持到最后與他競爭的幸運者。
輪到我的演唱“小蘋果”了,我的心情激動萬分,同時又有一點兒緊張,害怕的,生怕會唱錯歌詞,但看著前面那些堅強的女生,我也不甘示弱起來,想一想以前,是那么的膽小,現在終于可以讓同學們對我刮目相看了,最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后膽子越來越大了。當我唱完“小蘋果”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讓我自信起來,回到座位,同學夸我很棒,我可開心啦!而且媽媽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所以接下來表演豎笛時,我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聯歡會在一片歡笑中結束了,在家長和老師們的幫助下,讓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難忘的元旦節,我也收獲很多。
和煦的陽光伴隨著鐘聲迎來了元旦節走進了我們的校園??在星期三的下午,我們學校全體師生興致勃勃的來到前操場觀看元旦聯歡會,我們從教室里有順序的搬出凳子來到前操場上。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主持人走上舞臺,先請出評委,又請校長講話,接著播報了第一個節目:《春節序曲》。上面的琴聲悠揚地傳遍整個上空,大家都感受到了元旦的氣息。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初中部男生的機械舞,他們的動作如機器人做的動作一樣,非常滑稽。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個動作是他們快到最后演的六個“機器人”一起動起來的情景??由一位帶領人做的動作使他們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噔”“噔”“噔”“啪”,六位“機器人”做出一個滑稽的動作:“主角”把手擺成槍的形式,然后一開“槍”,其他的機器人全部都倒下去了。表演完了,觀眾們爆發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這個元旦節讓我記憶猶新,過得特別充實、有意義、有趣!
啊,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也是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
我的家鄉是高郵,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我們一家人回家鄉過端午節。一路上,到處是山清水秀,美不勝收,我看著看著都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
我們過了好一段時間到達了高郵。我一下車,我來到河邊。“哇,太美啦!”我不禁贊嘆到,小河清澈見底,河面上還有幾只鴨子“嘎嘎嘎”的叫著。爸爸說:“全中國都有鴨蛋賣,但高郵的鴨蛋最有名,就是這些鴨子生出來的。”我邊看邊走,我發現每家每戶門口都掛著草。我很好奇便連忙問爸爸是什么東西。爸爸說:“這是艾草和菖蒲。每個人家都插這個。據說,這些草可以避邪。”一路上,空氣中迷漫著粽子的香氣味。走著走著,我們不一會兒就來到自己的老家。中午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有紅豆粽子、有花生粽子、還有肉粽子,可好吃啦!這些粽子不僅好吃,而且十分可愛。外面裹著彩絲,綠色的粽葉。一打開粽葉,里面就是米飯了。我咬上一口,十分十分的香。這時,我想起了高郵的特產—鴨蛋。我拿了一個鴨蛋和粽子一起吃。這鴨蛋很咸。爸爸對我說:“高郵人一般把鴨蛋腌一下,就變咸了,就變成了有名的高郵咸鴨蛋啦。我們就喜歡這樣吃。”我們邊吃邊聊天,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吃完午飯,爺爺奶奶又帶我們去家鄉的其它地方玩,我還拍了許多照片留作紀念。
家鄉端午節可真好玩啊!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一
作文。
吧。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端午節的趣事優秀作文,供你參考。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
我的家鄉。
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我了,“杜強起床啦!”媽媽叫道,我問:“怎么了,干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么,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后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粽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1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6點,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么那么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著。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著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著,我和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贊嘆道。里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里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二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神奇的節日,當然也有關于它的神奇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美麗機靈的姑娘叫端午,她的爸爸做生意失敗了,沒有錢還債,債主名叫周伯強,聽說這事后,馬上找到了端午的爸爸,說:“你做生意失敗了,怎么還我錢?但如果你把你的女兒端午嫁給我,你就不用還錢了!”
爸爸和端午都被這個提議嚇壞了,于是狡猾的周伯強思索了一會兒,說:“跟我來。”端午和爸爸跟著他走進了他家別墅里的鵝卵石小路,道路都是用黑色和白色的鵝卵石鋪成的。周伯強對端午說:“就讓上天的旨意來決定吧!我準備兩個袋子,里面各放黑色、白色石子一枚,然后你我各從袋子里取出一枚石子,如果顏色不一樣,你就要嫁給我;如果顏色一樣,你就不用嫁給我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周伯強還加了一句話:“你爸爸的錢也不用還我了!”可憐的端午和爸爸,實在無計可施,只好答應了。
然而,就在周伯強撿石子的時候,眼尖的端午發現,他明明是在自己的袋子里裝了兩個白色的石子,而在端午的袋子里裝了兩個黑色的石子。那么就是說,無論端午拿出哪顆石子,最后都是和周伯強的顏色不一樣!機靈的端午急出一身冷汗,但她并沒有慌張,突然,一個好辦法來了。于是端午拿出一顆石子,然后假裝不注意掉在了路上,路上都是黑色白色的石子,當然判斷不出剛剛端午拿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石子,于是端午建議看看袋子里的石子是什么顏色,袋子里只剩下一個黑色的鵝卵石,那么按照周伯強說的“一黑一白”的說法,掉在地上的應該就是白色的了,和周伯強拿出來的石子的顏色是一樣的,這樣,端午就不用嫁給周伯強了,而端午爸爸的債也不用還了。
后人為了紀念端午的智慧,就把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三
包粽子,賽龍舟,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就和家人一起包了粽子,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哦!
我和奶奶一起去河邊洗粽葉,粽葉一身清爽爽地上了岸,奶奶和我一起來到了長廊那里包粽子,不過奶奶說包粽子有點小困難,我不怕!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我先把粽葉交差,哇!那個樣子真像一個小小的帽子,再把糯米放到“小帽子”里,我想打噴嚏了結果一噴,噴到了弟弟臉上,我“咯咯咯咯”我笑了起來,然后再把粽葉和糯融為一體,輕輕提住它的鼻子”最后,用繩子綁住,正宗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想:如果加上眼睛嘴巴會成什么樣呢?我還是不要了吧!因為粽子不夠,只能擺成花朵,好漂亮呀!
過了一個小時,粽子熟了,一股香味向我飄來,我連忙抓起一個粽子,棕子可真粘,把我的手緊緊的粘住了,剝棕子就像剝衣服一樣,棕子衣服剝了下來,黃黃的身體全露了出來,我不太喜歡吃灰水棕子,像九江的粽子有綠豆的,紅豆的……不過黃色棕子,只有定南才有,大家都稱為它叫灰水粽。我只吃了一半就丟棄在旁邊了。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四
以前我過的端午都是包粽子,而這次本來以為也是包粽子但情況有變,變成了做香包,聽到這個消息,我們班也開心我也很開心。直接問到:包幾個香包帶走,袁老師半開玩笑說到:你們又沒出錢,一人一個不能太多。”但是我們還是很開心,因為又可以玩了。
課堂上袁老師一一的給我們講那些材料的大概,然后我們開始選香包,我本來是藍色的香包,程鑫他把他的給我換了。
接著我們上了德林陸續的排隊裝香包,到我的時候袁老師卻說少的材料拿少些,多的多拿些。
我看到合歡花我就少來了一些。我一看到黃色的細粉粉,我猜那應該是桂花,但它所剩不多了,我就沒拿。我看到了茉莉花就拿了兩三朵花就去看其他的種類了。咦,這是什么,范姐回答我說,這一個是艾草,袁老師說這一個艾草可以多裝一點。
我們裝完材料后開始裝香包,我不會弄,就叫了同學幫我一下。最后我們還美美的拍了一個照。
今天我們收獲了很多的東西,雖然香包不如包粽子,但是做了香包之后我們還是開心。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今天提前過,我們在溫柔袁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香包,袁老師還親手在我們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但有些同學有點頑皮,硬是要讓袁老師在他們額頭上寫上別的字。
今天晚上我們吃完飯,快速的回到了教室,上課時袁老師滔滔不絕的給我們講了制做香包的材料,我們越聽越有興趣,一直在不停的躁動,而我不一樣,我表情非常冷漠,我只期待過程和結果,最不喜歡起因,終于等到過程這里階段,我高興不已。
我們隨著親愛的袁老師來到大自然景區我們靜靜坐在凳子上,靜靜等著,終于到我了,到我了。既高興又興奮,我快速起身,像老虎捕食一樣沖了上去,快速做香包。
我先放了點艾草墊底,然后中間放茉莉花、合歡花等很多很多的花,最后在放薄荷封頂,就這樣,香包的一半就做好了。
我走下臺階,坐在凳子上,把香包裝進袋子里,我拿起來聞了聞,看了看,嗯、不錯、非常好,簡直天衣無縫。
最后我們一起照了一張美美的照片,便開開心心回到教室。
謝謝袁老師讓我們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現在離我們最近的就是詩歌中描寫的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龍日、詩人節,小兒節等等。
端午節的`由來是: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是在楚王身邊做官的,他一心想讓國家強大起來,但有一位奸臣在楚王面前編了些屈原的壞話,楚王就把屈原趕了出去。屈原在外聽說楚國被敵人占領了,百姓受累受苦,心里難受極了!他就抱石投進了汨羅江自殺了。百姓知道了,拿粽子,雞蛋往江里扔,拿雄黃酒往江中倒,就是為了不讓魚蝦吃了他的尸體,誰讓屈原如此高風亮節呢!
端午節有許多風俗,有包粽子,有戴香囊,有拴五色線,還有賽龍舟,而我們這兒最常見的就是包粽子了。每過端午節,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包粽子要準備好糯米、粽葉、餡料、漏勺。我先把粽葉選出來,卷出圓錐狀;再把糯米放進去,接著放入餡料;然后裹上粽葉;最后捆上粽繩,放人鍋中。我包的粽子可是有模有樣呢!當粽子在煮的時候,我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
端午節是我最愛的節日,我最喜歡這個節日了!
端午節趣事初二學生(匯總16篇)篇十六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我對爸爸說:“粽子形狀非常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么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很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很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楚王不采納。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很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尸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么包的?”媽媽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后,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里面,非常好吃,并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