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所制定的一份詳細規劃,用于指導教學活動的開展。接下來是一些優秀的教學計劃案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借鑒。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一
學習目標:
1、讀讀背背,積累人際交往中常用的詞語。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口語交際。
4、寫作,喚起學生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習重點:
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課時安排:5課時。
課前準備:實踐活動,購物講價。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16個詞語。
二、朗讀《此地無銀三百兩》,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著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2)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三、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二課時。
一、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禮貌用語;年齡特點。
2、語言簡單、明白、生動。
三、學生自由結合,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練習購物講價。
四、小組匯報。
說:每組向全班匯報。
說說你在購物時的好的經驗及上當受騙的例子。
聽:同學們認真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
五、總結:
表揚積極參與和有創見的同學,有機會進行一次實踐活動。
第三、四課時。
通過想象,以《未來的——》為題,寫一篇習作。
一、指名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了解作文內容。
二、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發揮想象力。
2、內容富有創造性,新奇而有趣。
3、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4、自由交流,說說自己準備寫什么,怎樣寫。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四、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五、學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學生交流作文,互相學習、批改。
第五課時。
作文講評: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二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的歇后語。
??二、閱讀練習。
??三、作文。
??教學重點:
??學習縮寫。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背誦諺語和歇后語。
??1、教師點撥,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歇后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歇后語背誦者。
??二、理解背誦歇后語。
??1、聽教師講解,學生開始自由造句。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歇后語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檢查。
??三、課后背誦有關歇后語。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善良為話題討論神話故事。
??1、你知道民間流傳哪些神話故事?
??2、為什么會流傳民間故事?講解。
&nbs。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三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反義結構成語。
二、閱讀練習。
三、想象作文。
教學重點:
寫出童年的趣味。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四字成語,背誦。
1、教師點字,全班成語。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成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成語背誦者。
二、欣賞、背誦《四字成語》。
1、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成語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默寫。
5、檢查。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童真為話題討論童年趣事。
1、你能回憶童年趣事?
2、怎樣才能從童年中尋找趣味?
3、在游戲、鍛煉中尋找樂趣。
二、閱讀短文《大雪之后》。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我家的孩子與別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說說為別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為什么我要讓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學生自由討論小孩子的樂趣。
第三課時(辯論)。
組織這次辯論活動,大體可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明確要求,確定辯題。
1.為了使這次辯論活動有充分的準備,切合學生實際,教師應在進行辯論活動的前兩三天,安排學生閱讀“積累·運用六”口語交際提示,使學生明確這次辯論活動的任務和要求。
2.辯論會進行前,先讓學生推薦各自準備好的辯論題,教師也可以推薦,大家共同商量確定辯論題目。選擇辯題要充分考慮:問題與學生的學習或生活密切相關,確實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將其辯論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認識和統一行為規范。
3.請推選一名學生當辯論會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選觀點,分組準備。
1.辯題選定后,針對辯題提出完全不同的兩種觀點。例如,“贊成小學生多看電視”和“反對小學生多看電視”??隙ㄒ庖姙椤罢健庇^點,否定意見為“反方”觀點。
2.根據每個學生贊同“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推選出四名主辯人,排出發言順序:第一主辯人,第二主辯人,第三主辯人,第四主辯人。
3.各組學生在一起討論,圍繞本組選定的基本觀點,從各個方面尋找理由。如,理論觀點方面的論據——國家各級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名言、警句;事實論據——成功者的經驗、做法,公認的事實。每個主辯人要認真做記錄,以便集中全組同學意見,作為證明觀點的材料。
第三步,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辯論會開始;公布辯論的題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觀點;介紹正、反方的主辯人及發言次序;通過辯論會有關規則。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辯人陳述本方基本觀點和論據,接著,各方主辯人為維護本方觀點按一定順序發言,或補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對方發言的漏洞和錯誤進行反駁,或指出對方認識的片面,用本方觀點予以糾正……當主辯人應對無力、反應遲緩時,本方組員可以插話支援,盡量使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做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經過幾輪辯論,雙方的陳述都比較充分了,第四主辯人可以歸納小結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觀點的正確。
3.為使辯論會氣氛活躍,主持人可以在辯論的過程中相機插話,或評價,或激勵,或引導,把辯論不斷推向高潮。
第四步,評議總結,提高認識。
1.雙方辯論結束,主持人應該對整個辯論過程作出總結,吸收雙方合理意見,陳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請老師點評。
2.教師在主持人總結的基礎上,做更全面的評價指導。第一,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分析所辯論的問題和雙方的理由,指出正確的認識方法和結論。如果教師一時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應建議學生怎樣繼續研究探討,推薦閱讀資料或調查、采訪對象。第二,對辯論過程中各組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指出哪些學生態度最積極,哪些學生提出的論據最有說服力,哪些學生應對最迅速,哪些學生語言最嚴密、表達最清楚,哪些學生最能發現對方的問題、反駁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辯論過程存在的問題,告訴學生一些組織辯論會的方法和進行辯論的常識。
3.評選“最佳辯論手”。
第四課時。
一、布置觀察,積累素材。
學完《童年的發現》后,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
二、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2.讓學生自由說一說都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說到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里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里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說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校活動多了;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教師根據學生說的,適當總結評價:你們幾位說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你說的是學習中的發現,真是有心人!通過這樣來肯定學生的發現,開啟學生的思路。
3.引導學生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么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
三、自主習作,因材施教。
學生構思后自主習作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典型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相機評價,具體指導。
四、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三至五篇,讀一個評一個,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了、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然后,各自修改習作,進行謄抄。修改時先自己修改,再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五、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此環節安排在批閱習作之后。首先,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小作者讀給大家欣賞,師生簡要地進行品析;然后請這次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讀他們的作品,教師點評鼓勵。最后,教師總結,不僅表揚學生作文的成績,更要表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
附習作教學設計。
一、布置觀察,積累素材。
學完《童年的發現》后,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
二、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2.讓學生自由說一說都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說到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里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里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說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顒佣嗔?;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教師根據學生說的,適當總結評價:你們幾位說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你說的是學習中的發現,真是有心人!通過這樣來肯定學生的發現,開啟學生的思路。
3.引導學生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么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
三、自主習作,因材施教。
學生構思后自主習作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典型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相機評價,具體指導。
四、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三至五篇,讀一個評一個,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了、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然后,各自修改習作,進行謄抄。修改時先自己修改,再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五、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此環節安排在批閱習作之后。首先,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小作者讀給大家欣賞,師生簡要地進行品析;然后請這次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讀他們的作品,教師點評鼓勵。最后,教師總結,不僅表揚學生作文的成績,更要表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四
六、抄正作文。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組織學生收集、欣賞春聯。
2、指導學生用毛筆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
教學過程:
一、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完成“實踐活動”部分。
二、出示活動要求,明確活動要求。
1、春聯的意義,象征著祝福與愿望。
2、何為好春聯?(對仗工整,文字優美)。
3、平時注意搜集春聯,與好朋友交流欣賞。
4、練習。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五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訓練要求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
??(1)正確朗讀下面的諺語。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下來。
??(3)邊讀邊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
??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
??好事多做,惡事莫為。--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
??(這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六
教學目標?:
1背誦古人論述學習、做事的三段名言。
2獨立讀懂短文,感悟畫家的獨特構思。
3通過評議“優秀作文選”,進行多向互動的口語交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練習寫信,提高與人書面交流、溝通的能力。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閱讀)。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學生自己試讀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讀準字音,不懂的字詞查字典;與同學研究、揣摩語句的意思。
2指名讀名言,說句子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3練習讀通順,讀流暢,討論:每段名言告訴人們的道理。
4多種方式練習背誦。
二閱讀短文《踏花歸去馬蹄香》。
1各人自讀,同桌互讀,把短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按短文后的第一題閱讀、思考,寫一寫自己對主考官選中的那幅畫的看法。
3交流自己的見解,老師補充原文最后的評論。
因為只有這一幅畫真正表現了“踏花歸去馬蹄香”的含義。在這句詩里,“踏花”“歸去”“馬蹄”都是比較具體的事物,容易體現出來;而“香”字則是一個抽象的事物,用鼻子聞得到,用眼睛看不見,而繪畫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難于表現。沒有選中的那些幅畫,恰恰都沒有表現出這個“香”字來;而被選中的這一幅,蝴蝶追逐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為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緣故,所以是成功的。
4說說自己見過的構思奇妙的畫。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在這次口語交際之前,應組織學生編“個人作文選”。讓學生從本學期或升入五年級以來的作文中,選自己認為優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順序編輯在一起,工整地抄寫或打印裝訂成冊。
一觀摩、瀏覽。
評選前,把學生各人編的作文選全部陳列出來。
三五個同學自由結組,觀摩、瀏覽全班同不的作文選,現場議一議每本作文選的長處和不足。
二小結推薦,全班評選。
1每組向班級推薦三至五本優秀作文選,并逐一說明推薦理由。對推薦意見有分歧的作文選,重點展開評議。作者本人亦可參加,自評或申辯。
2在評議的過程中統一認識,歸納評選標準:
(1)作文選中每篇作文質量要比較高。做到:內容充實,有真情實感,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
(2)作文種類齊全,篇數較多。
(3)字跡工整。
(4)裝訂整齊,美觀。
(評選標準和如何掌握評選標準,是學生天評議的裨性內容或爭論的焦點。為了使學生充分展開口語交際,老師不宜過早地拿出統一的標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爭辯,在爭辯中逐漸統一看法,可聯系某一作文選入選與不能入選,討論評選標準。)。
三交流體會,介紹經驗。
“優秀作文選”評出來之后,大家鼓掌通過。
請“優秀作文選”作者介紹自己編輯作文選的經驗。
學生互相交談編個人作文選的收獲和體會,討論如何把這項有益的活動堅持下去。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這項習作是寫信,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積累·運用六”中的“習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導學生自己討論,歸納,明確以下幾點:
(1)寫信對象:外地親人、遠方小伙伴。
(3)達到標準:要寫具體,真實;注意格式;寫完后認真修改;用稿紙抄寫工整。
(4)寫好信封寄出去,變可發電子郵件。
二認真構思,想好再寫。
大家已經明確了這次習作的要求,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同學們議一議。
歸納學生意見,使學生知道,寫作文不要急于動筆,習作前應認真地想一想:寫什么內容,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想好以后再動筆。
三動筆寫信,完成初稿。
老師要關注作文有困難的學生,個別指導。了解全班學生的習作情況。
第四課時。
(習作講評)。
一典型初稿評議,引導修改。
信的內容一般屬于個人秘密,本來不應該公諸于眾,但是,作為我們小學生這封寫給遠方親友的信,如果人個認為沒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請大家欣賞一下或征求點兒意見?誰愿意讀就主動站起來讀。
對主動讀給大家聽的信,評一評,說明哪兒寫得好,提出修改意見。老師相機點撥:如寫信注意稱呼,個人身份,說話的角度、口氣;信的內容是否寫清楚;最后怎樣寫祝語、落款等。
宣讀評議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認真修改和工整地謄寫。
二認真修改,謄抄。
同學們聽了幾位同學讀自己的寫的信,以及大家的評議,對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數了?,F在請同學們認真地把自己的信讀一讀,改一秘方,銪,工整一謄寫在稿紙上。
三寫好信封,裝封郵寄。
把信封寫正確非常重要。誰來說一說,寫信封應該注意什么。信封寫好后,將信裝在信封內,封好口,到郵局里寄出去。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七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對子歌,豐富語言,增加積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2、
閱讀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主要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可與過去學過的寫景文章在敘述順序上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師生收集對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完成“讀讀背背”
1、趣聊對子:師講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講得有聲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說:“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一會兒,對出下聯:“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毕壬鸀樗牟湃A所震驚,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課件出示故事中的對聯)教師解釋“蟾宮)。
“對子”也叫“對聯”,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種形式。有人對此很感興趣,我以前有個學生就是這樣的,他學了《狐假虎威》后,就自己做出這樣的對聯:上聯是“老虎雖兇惡,半信半疑該受狐貍騙”,下聯是“狐貍太狡猾,大搖大擺憑借老虎威”。大家看,多么有趣!同學們喜歡對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祖先創造的這種世上獨有的“對子”。(.課件出示此對子)。
2、教師范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聽老師是怎樣讀出對子的韻味兒的。(教師的范讀要讀出文味,讀出趣味,讀出韻味)。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子的美感。
4、各種形式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讀、師生讀、同位讀等,熟讀成誦。
5、發現對子規律:讀著讀著,你發現對子的什么規律嗎?(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數相等等)。
6、交流收集到的對子。
7、
小結過渡:大家對對子的學習興致很高,我建議大家多搜集一些,如有可能,我們將利用秋游機會,開展對對子比賽,好不好?說到秋游,有人心花怒放了。來,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四季美景圖片)。
二、完成“閱讀”
1、看了圖片,你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2、剛才我們欣賞了哪幾個季節的美?
3、自由讀短文,檢查自己昨天預習有沒有要變動的內容。
4、小組討論交流教材中的問題,訓練一個同學當小組長。
5、全班反饋:
(1)作者認為每個季節什么時候、什么景物最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顏色的變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螢火蟲的微光在漆黑的夜里閃爍;
秋天的黃昏,美在風聲、蟲鳴;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與嚴寒的和諧。
(2)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描寫,美美地讀一讀,準備挑戰讀,指名讀。
(3)分春、夏、秋、冬四大組,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讀最喜歡的一段,爭取背下來。
(4)大家將每段的第一句劃下來,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沒有?
(5)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為哪個季節最美?仿照書上的內容說一說。
(6)這篇文章按什么順序寫的?與《高大的.皂莢樹》對比。(《高大的皂莢樹》的敘述順序:圍繞皂莢樹這一種景物來寫的,本文寫的是各個季節不同的景物。)。
(7)歸納小結:讀文章要弄清文章的敘述順序,這樣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我們自己寫文章,也要理清思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別人讀了才會清楚明白。
三、作業:準備“口語交際”及作文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了解掌握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購物講價。
課前準備:教師:各種商品,商店標牌等。
&n。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八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詩《望洞庭》。
??二、閱讀練習。
??三、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看清圖意,推前想后。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詩歌,背誦。
??1、教師點詩,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詩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詩歌背誦者。
??二、欣賞、背誦《菩薩蠻》。
??1、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辛棄疾及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詩歌的意境。練習背誦。
??5、檢查。
??三、課后背誦有關長江的`詩歌。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死亡為話題討論人生的價值。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偉大的科學家?
??2、科學家為什。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九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訓練要求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
(1)正確朗讀下面的諺語。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下來。
(3)邊讀邊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
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
好事多做,惡事莫為。--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
(這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4、學生朗讀、背誦這些諺語。
三、完成閱讀。
1、指名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2、自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題。
3、指名朗讀短文。
4、學生提問質疑,教師引導歸納。
第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小問題:財主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得到快樂了嗎?為什么?(回答時要學生聯系上下文,了解他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一個朋友也沒有、只好答應老人的條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說、所做。)。
5、組織交流、討論。
6、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第二課時。
訓練要求完成總要求3。
訓練準備制作《小攝影師》的朗讀磁帶。
訓練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導入新課。
1、播放錄音,回憶《小攝影師》的故事內容。
2、說一說你眼中的小男孩、高爾基分別是怎樣的人?
(小男孩有禮貌,高爾基熱愛兒童,關心祖國下一代。)。
二、展開想象,設計情節。
(1)假想結尾的幾種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來找高爾基爺爺,向他道歉并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來,通過其它途徑找到照片,完成辦墻報的任務;也可能觀察了解高爾基的活動規律,在不耽誤高爾基工作的情況下,完成照相任務。
(2)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續說。
要求:
a、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線索中思考,也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設想情節的變化,想出補救的辦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節合理。
三、學生分組說故事。
b、小組互相商討,把故事講完整,講清楚,講生動。
c、試著演一演。
四、小組評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要注意看別人的優點,贊賞別人的奇思妙想,學習別人的生動表達。(老師深入到小組中,關注學生的討論,了解學生的合作效果。進行個別輔導、點撥,使他們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組推選優秀代表上臺續說故事,大家評議,看誰的故事編得好,誰的故事講得好,評出優秀小組。
六、課外拓展。
把你續說的故事寫下來,回家講給你的父母聽。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
貝殼。
作者:席慕蓉。
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個小點周圍雙有自成一圈的復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里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p>
在海邊撿起這一枚時候,里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的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微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制作居所時卻是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
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吧。
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
“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
【作者簡介】。
席慕蓉,蒙古族人,全名是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倫”的諧譯。1943年農歷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慶城郊金剛坡,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9年遷至香港,后隨家飄落中國臺灣,1956年入臺北師范藝術科,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1970年以穆倫為筆名,在《聯合副刊》發表作品。七月回中國臺灣,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其后數年間應邀參加多次省級及國際性之美展。并以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等筆名投稿,作品多為散文。1989年九月前往父親及先母的家鄉,初見蒙古高原。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反義結構成語。
??二、閱讀練習。
??三、想象作文。
??教學重點:
??寫出童年的趣味。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四字成語,背誦。
??1、教師點字,全班成語。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成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成語背誦者。
??二、欣賞、背誦《四字成語》。
??1、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成語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默寫。
??5、檢查。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童真為話題討論童年趣事。
??1、你能回憶童年趣事?
??2、怎樣才能從童年中尋找趣味?
??3、在游戲、鍛煉中尋找樂趣。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二
1?了解比喻句的兩種形式(有比喻詞和沒有比喻詞)。
2?積累俗語和成語。
3?能清楚、明白地介紹自然風光,并能學習課文的寫法,用語言文字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引導學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樣性;在習作中運用所積累的語言,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有關祖國自然風光的多媒體課件。
3~4課時。
1?讀句子,自讀自悟。
2?合作交流,發現特征。
3?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4?教師小結:比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個事物比作了另一個事物。
1?反復讀句子,讀懂句子的意思。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談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熟讀成誦。
1?自由練讀,讀通順,想想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2?把讀懂的內容與同學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閱讀體會,說說成語的意思。
4?說說自己從成語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里,我們伴隨著作者的`足跡,領略了華山的險、九寨溝的美、五月青島的秀在生活中,同學們也游覽過不少的地方吧,也許你也有新奇的發現和奇妙的見聞。下面就讓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2?小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所見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順序,把美麗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組內評比,看誰說得最清楚、明白。
(3)小組匯報交流的情況,推選一位講得最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1?讀懂題意,明確目的。
(1)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2)小組合作,互相解決疑難。
(3)教師引導梳理習作要求,明確選材范圍,提示本次習作目標。
2?讀寫結合,擴展視野。
(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再次品讀與本次習作有關的文章,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表達方式。
(2)教師向學生推薦幾篇范文學習。
(3)啟發學生聯系自己所見到的自然美景選材。
(4)學生練習作文,寫完后反復修改。
3?評價修改,樂于交流。
與同桌或四人小組內交換作品讀一讀、評一評(從兩個方面評價:作文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再次修改。
1?自主選合作伙伴和閱讀方法閱讀短文。
2?邊讀邊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生生互相質疑,釋疑,交流體會。
4?勾畫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或語段,可做記號,做批住,記一記,背一背。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三
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編的四字詞。
二、閱讀練習。
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看清圖意,推前想后。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詩歌,背誦。
1、教師點詞,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四字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四字詞背誦者。
二、背誦四字詞。
1、聽教師朗讀,學生開始尋找四字詞的規律。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反義的四字詞的特點。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檢查。
三、默寫四字詞。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環保為話題討論珍稀動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動植物?
2、為什么要保護珍稀動植物?講解生物鏈。
3、珍稀動植物的處境。
二、閱讀短文《畫龍點睛》。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解釋“植物熊貓”,引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義詞是什么?
2)說說為銀杉保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擔心火災威脅國寶。
3、為什么買了保險后就能起到保護銀杉的作用?你還有其他的辦法保護銀杉嗎?
4、學生自由討論保護其他珍稀動物的方法。
第三課時。
一、介紹演講的特點,講解演講的技巧。
二、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分析圖意。
1、看圖。說出主要意思。
2、析圖。從主到次依次說出圖中所見的人物或景物。
“我最欽佩的一種行為”和“我最看不慣的.一種現象”
3、哪些是非寫不可的?描繪一下他們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結果會怎樣?
四、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構思五分鐘后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六、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從圖意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詩《望洞庭》。
二、閱讀練習。
三、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看清圖意,推前想后。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詩歌,背誦。
1、教師點詩,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詩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詩歌背誦者。
二、欣賞、背誦《菩薩蠻》。
1、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辛棄疾及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詩歌的意境。練習背誦。
5、檢查。
三、課后背誦有關長江的詩歌。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死亡為話題討論人生的價值。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偉大的科學家?
2、科學家為什么偉大?除了他們對社會的科學研究,還有什么?
3、科學家的.死亡。
二、閱讀短文《巴甫洛夫很忙》。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引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義詞是什么?
2)說說為巴甫洛夫很忙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擔心火災威脅國寶。
3、為什么巴甫洛夫到死都在忙?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4、學生自由討論人生的價值。
第三課時。
一、介紹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滋味。
二、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分析題意。
1、看題。說出主要意思。
2、析題。從主到次依次說出題目要求。
小女孩、兩束菊花、窗戶、臺歷、課本、眼鏡、筆筒、地球儀、墨水瓶、朝陽、牽?;ā?/p>
3、哪些是非寫不可的?描繪一下他們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結果會怎樣?
四、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構思五分鐘后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六、講評作文。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從感情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五
自由讀一讀這些詩句或格言,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二、指名讀這首詩,教師正音。
注意:“覺”“即”讀二聲;“為”“覺”都是多音字,要注意讀音。
三、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不懂的大家討論。
1.意思是說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終究是膚淺的,一定要親自去實踐。
2.為什么渠里的'水如此清澈,就是因為源頭的活水。
3.只要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明了事態人情,就能增長學問。
4.只有不怕辛勞,反復篩選,不斷錘煉,才能求得真知、獲得成功。
5.不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就是因為站得高,看得遠。
四、有感情的朗讀這些詩句或格言,背誦這些詩句和格言。
五、你還知道哪些有教育意義的詩句或格言。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六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編的四字詞。
??二、閱讀練習。
??三、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看清圖意,推前想后。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詩歌,背誦。
??1、教師點詞,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四字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秀的`四字詞背誦者。
??二、背誦四字詞。
??1、聽教師朗讀,學生開始尋找四字詞的規律。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反義的四字詞的特點。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檢查。
??三、默寫四字詞。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環保為話題討論珍稀動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動植物?
??2、為什么要保護珍稀動植物?講解生物。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七
1.了解引號的其他作用。
2.積累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名言、警句。
3.理解文章題目的作用和意義。
4.圍繞愛國主義的話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
5.記敘一位讓你尊敬、佩服的人,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6.運用學過的知識,自主批讀短文。
教學準備。
1.有關引號的不同用法的例句。
2.題目需要作改動的短文。
3.演講稿例文、寫人方面的習作例文。
教學課時。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回顧課文內容,再一次感受張鈺哲、許海峰強烈的愛國情懷。
3.回憶以前學過的引號的用法。
4.小組討論例句中的“張星”“中華星”“零”三個引號分別有什么作用。
5.師總結:引號還有特指和強調的作用。
二、語海拾貝。
1.學生試讀,注意停頓。
2.師范讀。
3.學生朗讀句子。
4.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
5.指導學生記憶,背誦這四句話。
三、互動平臺。
2.學生匯報,師總結:好的文章題目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例舉以前學過的好題目的文章?!耙郧拔覀儗W過哪些課文的題目好?說說你的理由。”
4.出示無題目的短文或文章(高大的皂莢樹,秋天的懷念等)讓學生標題目。
5.小組討論并篩選較好的題目,和原文的題目比較。
6.師出示練習題卡,(收集的一些無標題的短文)小組討論給短文標出你認為好的題目。
7.匯報交流。
8.師總結并提出要求,在今后自己寫作文時,要認真思考,給文章取一個貼切的題目。
四、口語交際:祖國在我心中。
教學目的。
1.了解國旗下的講話,感受升旗儀式的莊嚴,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2.收集愛國故事,訪問身邊的人,談自己的感想等不同的形式,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知道怎樣演講,能大膽地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課前準備。
1.課前學生收集愛國故事、圖片資料。
2.教師準備升旗儀式的錄像。
3.幾幅愛國英雄的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謳歌祖國,唱響祖國的贊歌,舉行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比賽。(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景,集體交流。
1.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舉行升旗儀式。(播放升旗儀式的錄像。)。
教師:看到無比莊嚴、神圣的升旗儀式,你想說點什么呢?
2.播放學校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的場面。
教師:同學們現在的心情一定很激動,一定也很想站在國旗下來一次國旗下的講話吧。那我們現在先來了解什么是國旗下的講話,國旗下的講話都該講些什么呢?生回答,師補充。
學生:情緒激昂,富有號召力和感染力。
學生:要有合適的稱呼。
學生:要有明確的觀點,結尾要點明主題,發出號召。
3.出示愛國英雄圖片。
教師:是呀,看著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我們不禁想起了為祖國成長流血犧牲、英勇奮斗的英雄們,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你們認識他們嗎?認識的話就喊出他們的名字吧。
師選擇其中一個講講他的故事。
三、分小組準備演講。
師: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些愛國英雄。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用我們滿腔的熱情來歌頌他們,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吧。拿出你們準備的英雄的故事,先在小組內演講,小組評選出你們組講得最好的參加比賽。注意演講的要求。開始吧,盡情地講吧。
四、匯報會開始,同學評價。
1.宣布匯報會開始。
2.小組抽簽上臺,同學根據匯報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選出最優秀的匯報者。鼓勵小組集體匯報形式,體現集體精神。
(評價標準由師生共同制定。如: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言有感染力,內容符合此次綜合性學習要求,內容較為具體,了解途徑不單一,表達了愛國情感。)。
3.根據評價,給最優秀的匯報者頒獎。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以自己獨有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牢牢記住: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老師更希望能從你們的行動中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在你們心中。
板書設計。
祖國在我心中合適的稱呼。
明確的觀點。
點明主題,發出號召。
六年級語文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優秀18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熟讀、背誦對子歌,豐富語言,增加積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閱讀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主要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可與過去學過的寫景文章在敘述順序上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對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完成“讀讀背背”
1、趣聊對子:師講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講得有聲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說:“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一會兒,對出下聯:“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毕壬鸀樗牟湃A所震驚,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課件出示故事中的對聯)教師解釋“蟾宮”)。
“對子”也叫“對聯”,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種形式。有人對此很感興趣,我以前有個學生就是這樣的,他學了《狐假虎威》后,就自己做出這樣的對聯:上聯是“老虎雖兇惡,半信半疑該受狐貍騙”,下聯是“狐貍太狡猾,大搖大擺憑借老虎威”。大家看,多么有趣!同學們喜歡對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祖先創造的這種世上獨有的“對子”。(課件出示此對子)。
2、教師范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聽老師是怎樣讀出對子的韻味兒的。(教師的范讀要讀出文味,讀出趣味,讀出韻味)。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子的美感。
4、各種形式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讀、師生讀、同位讀等,熟讀成誦。
5、發現對子規律:讀著讀著,你發現對子的什么規律嗎?(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數相等等)。
6、交流收集到的對子。
小結過渡:大家對對子的學習興致很高,我建議大家多搜集一些,如有可能,我們將利用秋游機會,開展對對子比賽,好不好?說到秋游,有人心花怒放了。來,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四季美景圖片)。
二、完成“閱讀”
1、看了圖片,你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2、剛才我們欣賞了哪幾個季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