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對所經歷、所感受到的事物和經驗的總結。請您閱讀以下這些心得體會的例子,相信會對您撰寫自己的心得體會有所幫助。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一
學習《烏塔》這篇課文,我感觸很大。
十四歲女孩烏塔獨自一人去歐洲旅游,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孩子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含在嘴中怕化,抱在手中怕掉,怎么肯讓孩子一個人去旅游呢?難道烏塔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當然不是。是她的父母不像我們中國的父母一樣溺愛自己的孩子。
為了這次旅游,烏塔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去做,讓我不得不佩服她做事的認真和執著。為了攢夠旅游的錢,她不惜犧牲玩樂的時間,假日陪別人的孩子玩,周末幫餐館、超級市場派發廣告。這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中國孩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我想起我的賣報經歷和體驗工廠生活的經歷,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爸爸媽媽的用心良苦。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對同齡的朋友說,主動地從父母溫暖的懷抱里走出來,大膽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吧。我還想對中國的父母親說,給孩子一片廣闊的天空,讓你們的愛更完整吧。
昨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讀完這篇課文后,我覺得烏塔是個已心細,處理能力強的女孩,因為她能夠打理自己的生活。烏塔還很聰明,她知道每到一上就無查警察局號碼,以便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
再想想自己,我頓時覺得臉火辣辣的,我是家里的獨生女。上學放學由爸媽接送,生活也讓爸媽打理……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做,甚至在閑空時幫爸媽分擔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有一次,我學到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烏塔》。文章主要寫十四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于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覺地當上了“小皇帝”,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去別人家玩,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必須按約定好的時候回家。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游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活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更不要讓我們成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家長們,請你們放開鳥籠,讓您的兒女也像海燕一樣展翅高飛吧!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二
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帶來烏塔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天,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
烏塔14歲就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我被她那善良、膽大、心細的品質所折服了。
學習了這篇文章后,我的心里掀起了一陣巨浪,同時我也產生了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能獨立自主的生活呢?難道對孩子的愛就只是所謂的安全嗎?”可我們是一群自由飛翔的小鳥,而不是被“軟禁”的鳥兒。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溺愛簡直是捧在手中怕掉,含在嘴里怕化,父母的過分關愛使我們感到可怕。
在家里,我的爸爸媽媽總是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從小把我嚴嚴實實的包起來,沒有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間。
我就像溫室里的一棵小草,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我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真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啊!就算作業寫完了,我想幫媽媽做點事,結果都被媽媽好言拒絕了。
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學的而學生,只是因為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被迫輟學。
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是多么缺少獨立自主的生活意識,無論什么都依賴父母。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著豐富的閱歷,有著廣博的學識。
同齡的朋友們,你們要走出父母的溺愛,錘煉自己自主生活的意志!中國的父母,給孩子一片獨立自主的的藍天,讓愛充滿陽光,充滿溫暖!
我最近學了《烏塔》一課,深有感觸,我被她獨立堅強的精神所感動。
烏塔,你是一個堅強的小女孩,敢于獨自游歷歐洲,你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閱讀了很多國家的書籍和資料。
你為了掙取旅游的費用,每個周末去餐館和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耍掙錢,這些旅費都是你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呀!
你的保護意識很強,你知道每到一個地方就查詢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候請求幫助,你的這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為什么外國的孩子可以一個人獨自出門旅行,而我們中國的孩子不行呢?中國的兒童被父母溺愛慣了,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
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小故事:鳥媽媽生了小鳥,等到它的翅膀長硬了,鳥媽媽就把小鳥趕出窩,讓它獨自飛翔外出尋找食物。
中國兒童就像這只小鳥,等我們的翅膀長硬了,學會生存的本領,就應該獨自飛翔了,不該再讓家長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古代有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從電視和書籍認識世界是不完美的,我們要走出去才能親身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像烏塔這樣堅強獨立的人。
有的外國孩子2歲時父母便開始訓練他們獨立的.能力。
美國有的孩子在9歲時就不想被父母所限制,要求獨立自主。
在上小學時,歐美一些國家的老師就教育孩子們要有獨立情,不能依賴家長,不做溫室里的花朵。
在美國,孩子們在學校中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交易,可以賣糖等。
老師們不但不反對,而且還鼓勵他們這樣做下去。
很多美國老師認為,這會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堅定的基礎。
在德國,學校主要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德國孩子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幫助餐館和超市發傳單,做小工來掙零用錢,根本不用跟父母拿。
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我們來學習的是,外國孩子每周都要寫一遍論文,涉及經濟,人物,動物,科學等各方面的。
看看中國孩子,很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是“溫室里的花朵”。
有一個報道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992年,77名日本孩子來到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
中國孩子病了回到營里睡大覺,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挺著走到底。
到了營地,日本孩子麻利地搭建好了爐子,用一些簡單的食品做出了晚餐。
可中國的孩子既不會做飯更不會搭建爐子。
最后還是厚著臉皮地吃日本孩子的飯。
教官說“你們別人的飯,心里不會難受嗎?”而有些中國孩子聽了很麻木,沒有什么反應。
中國孩子的嬌生慣養,沒能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不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小朋友們,從小就鍛煉生存本領,自立自主。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三
這篇文章寫了烏塔是一個自立自強有獨立生活能力、熱愛生活的人,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烏塔的精神品質,引起了我無數的聯想。
烏塔與我同齡,但她卻和我不一樣,我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烏塔也是家里的寶貝,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都很愛她,但是她要旅游,只是他自己一個人,而我旅游,一定要叫上爸爸媽媽一起去。烏塔她一個暑假已經去了歐洲、法國、瑞士、奧地利、英國,他還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弗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而且烏塔的報酬也是不問大人所取得,而是自己努力的掙報酬,自己查找警察局得電話,自己收拾東西,還要自己設計好旅游路線和日程,而我和烏塔不一樣,什么也要依靠大人,我這樣做對自己的成長不利,因此烏塔就是我最好的榜樣。
現在社會日新月異、變化多端,競爭十分強烈,生活在這樣一種充滿活力,充滿變化的世界里,我們要學會獨立,才能面對世界。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四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之后有許多感想。這篇文章大致講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事。我覺得我們為什么不能像她一樣呢?我沒有自己出過遠門,一個人游厲歐洲更是想不到的事情。但這些事情烏塔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的好。這讓我很佩服。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聯想起10歲的我們在做什么?
10歲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吃完了飯筷子一揚,讓媽媽洗;衣服臟了隨手一揚,上學路上爸爸媽媽專車接送……只差4歲的我們卻在家里像蝸牛一樣在家待著。
我想有許多各不相同的原因讓我們有了這巨大的差距。比如:自信、獨立性差、依賴性強……這都因為我們生活在家長的關愛中,所以我們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有了強大的差距。
我想想烏塔,再想想自己,想想在家里養尊處優的孩子,又何必只有我一個呢?父母的關心是無法伴隨著我們一生的,只有我們自己努力,為自己撐起一片天空,因為只有知識,別人是偷不走的。
我們應該學習烏塔的許多優點:平獨立自主、敢想敢做、有膽量、有魄力、有責任感、有條理、有計劃、沒有依賴性……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學習、積累,只有不斷的磨煉才能造就更好的自己。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五
原先,故事主要講我在住青年旅店時偶遇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后,我受益匪淺,不由地暗暗佩服烏塔!
我敬佩烏塔的膽量。文中寫道:“我叫烏塔,在讀小學,已經12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玩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以后還要去波恩,然后去希臘……”這么長的旅程,她一個人,買的聯票。試想想:她成功出游的背后,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啊。知識的儲備、衣食住行、安全等。這對于我一個成年人來說,都只是偶爾想過。到此刻為止,我還只是在想何時能游遍中國,沒想到這樣一個12歲的小女孩,就已經開始環游世界了,我感到汗顏。出門前,就在想:自我行嗎?如果路途中身體出問題了怎樣辦、遇到壞人了怎樣辦、沒錢了怎樣辦?從烏塔身上,我看到了出行的勇氣和實力。她真是一個有膽量、有魅力的女孩。
我敬佩烏塔的細心。文中寫道:“為計劃這次旅游,我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她的講述中,我們感受到了烏塔自強、感恩的精神。她自我準備,遇到問題明白怎樣求助,還明白家中有親人牽扯掛著她,給家人報平安。并且還給家中的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還明白外面的價格比自我所以城市的物品價格便宜她才買。她在理財方面也有自我獨特的見解。看似烏塔獨自出行,可要獨自應對和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可見烏塔的知識面和應變本事真得十分強。而我們大多數中國孩子呢?有的同學不僅僅自我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愿自我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我,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寒暑假是否早有了規劃,并且圍繞規劃在做準備。以后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凡事預則立的好習慣。
我還敬佩烏塔的自立。文中寫道:“她不全部向父母要錢,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費用父親出一半,自我出一半……”一個12歲的女孩,出行的旅費有一半是自我掙來的。在掙錢的過程中,是不是鍛煉和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應變本事呢?她真是一個十分棒的孩子,早早接觸社會,早早感知社會,早早認識社會。我們的孩子呢?中國的父母是全球父母中為了孩子付出最多的父母,為了孩子操心最多的父母,為了孩子研究最多的父母,可是我們的孩子呢?放到全球上去還有競爭力嗎?我們常常看到,在全球青少年開展活動時,我們中國的孩子適應社會的本事、謙讓的本事、環保的本事、助人的本事、兼顧未來的本事、理財本事和別的國家的孩子有差距啊!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到一個12歲的德國小姑娘真得很棒,她適應社會的本事很強,她的個人素質很高,她做事情有計劃,計劃了就去實現。勇敢堅強的烏塔,說到做到的烏塔,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六
前不久,我學習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讀了課文知道烏塔是個自強、自信、獨立生活的人。烏塔14歲了,竟能獨立生活,居然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真讓人不敢相信啊!我深受感動。
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從小就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要光是從書本上學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是烏塔說的話。我想是啊,父母愛孩子,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單獨出門鍛煉,鍛煉他們自立的本領,不要只是單方面的呵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愛孩子,不要束縛孩子的思想和行動。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受爸爸媽媽疼愛。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出去鍛煉,只是認為在家里學習成績好就行,什么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們做,現在不是有許多同學不會做家務事嗎?有的家長還擔心孩子,上學放學都來接孩子。這樣不僅不能養成孩子自立,還容易養成依賴性。
我很佩服烏塔獨立掙錢的精神,烏塔她既能獨立掙錢,而且還獨立生活呢!我要是能像烏塔那樣,能獨立生活,那該多好。讀了課文,我能猜想到烏塔小時肯定打好了“基礎”,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那么好得“結果”。我記得有一次,我表姐她一個人在家,開始她是有點害怕,后來她想:這么大個了,都快16歲了,自己在家,竟還害怕,是不是一個大姐姐呀?經過這一想,她便不害怕了。其實我這個表姐很勤勞,不管在什么時候,她都會將家務事都做好。而且她還是個有計劃的人,有一天,她便想了一個計劃是:現在是9:00,我30分鐘掃地和拖地,就到了9:30。用30分鐘把家里的臟的地方擦干凈,就到了10:00。用30分鐘把家里全部整理好,就搞定了。那么剩下的時間就做完作業。她擬好計劃就行動行動起來了!。等到我們11:15回到家時,她已將房子收拾得干干凈凈了,簡直就像煥然一新一樣!這時表姐慢悠悠地從房間里走出來,手里還端著兩杯熱呼呼的水,說:“快坐下喝喝水吧。”可見表姐的自主而獨立的能力與烏塔相比哦。
最后,我們不單要學習烏塔獨立出國的膽識,還要學習烏塔自強、自信、獨立生活的習慣。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七
文中寫了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用了三年時間,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閱讀了很多與這一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飯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朋友玩。在暑假里,一個人游歷了整個歐洲。在我們中國有哪幾個孩子,自己獨自一個人到其他國家去過。
我時常看見這樣的情景,媽媽抱著孩子,爸爸從包里不斷地拿出零食來,爺爺奶奶一邊哄著他,一邊講著笑話。我想,這雖然包含著偉大的母愛,還有父愛,但是“小皇帝”會成會合適的棟梁之才嗎?我的心不是甜的,更不是自豪的。而是苦的、澀的……是童年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候,特別是我們這一代吃著好吃的,玩著好玩的。有電視,有兒童圖書,還有游樂園……孩子們淋浴在媽媽溫柔的懷抱中,無憂無慮,什么也不過問。但是,爸爸媽媽卻不讓孩子們單獨一個人出遠門,害怕孩子們迷路。所以,每當孩子提出要出去玩時,爸爸媽媽就會像忠實的管家一樣看著孩子。
與烏塔相比,我們有著一個共同點:烏塔在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她。我也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但我和烏塔卻有著絕然不同的生活:烏塔一個人游歷了整個歐洲,也不害怕。我卻獨自一人在家,也會害怕得要命。更不用說一個人到外面去玩,全家人都會忐忑不安。
總而言之,烏塔,我打心眼里敬佩你的勇敢。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八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最難忘的是烏塔獨自一人到國外旅游的經歷。她14歲就能獨立到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意大利等國家旅游了。想想自己,雖然已經九歲了,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想和同學去利川旅游。回家和爸媽說了這件事,本以為他們會同意的,沒想到爸爸媽媽卻說:“去利川多危險呀!萬一迷路或遇到壞人怎么辦?不行!”我不滿意的說:“如果你們總是不放心我,那我長大以后怎么獨立生活?”可無論我怎么說,他們的腦袋都搖得像波浪鼓一樣。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小鷹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而不是像風箏一樣總是讓捆綁自己的繩拽在他人手里。
不過這也不全怪家長,我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確實很差。比如,我吃飯的時候總要家長不停地催促;每次都要別人提醒才知道帶好紅領巾;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天熱了不知道減衣服……再看看烏塔,會先設計好旅行的路線和日程,提前想好出現緊急情況時的自救措施,每到一處都會及時給家里報平安等等。
如果我也能像烏塔一樣,相信爸爸媽媽一定會對我放心的,也就會答應我獨自一人外出的請求。所以,我要向烏塔學習,不斷地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爭取有一天能夠獨立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九
此刻,能獨自出游的未成年人是少上加少,如果你能認識一位,你就能夠稱為幸運兒。我在課本中認識了一位名叫烏塔,在14歲就獨自游歷歐洲的女孩。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里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我讀后感到烏塔很偉大,她獨立、大膽、有禮貌、不認生,烏塔還有更強的提高自理潛力和開闊眼界的欲望。烏塔將來應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我好像明白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發達國家靠的就是烏塔身上的種品質,那種性格。
我也夢想過一個人游歷亞洲,可我連一個人坐公交車的勇氣都沒有,根本不能自己出游。我就應一點一點鍛煉自己的膽量,把自己變成一個大膽的女孩。
我們就應自己多做些事,多自己行動,多想想烏塔。這樣我們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將會更加完美。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
昨日上午,我們剛學過《烏塔》這篇課文。說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能夠獨自環游歐洲,她的獨立、能干和勇敢深深地震撼了我。讀完課文,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太了不起了!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到羅馬去游玩,遇見了十四歲的烏塔。烏塔要獨游歐洲,并在三年前開始準備,周末去打工掙旅費,翻閱資料了解各國風情,設計路線和日程。在旅行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安全,也會及時向家里報平安。
十四歲,外國的小孩已開始獨自環游歐洲,但中國的小孩連中國也獨游不了。是我們沒有這樣的生存本事和勇氣嗎?不,我們都有,但只是被茂密的樹林給遮掩住了。
我們凡事都由父母幫我們打理,什么都會幫我們準備好。這樣,我們被愛我們的父母慣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本事低下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我想要做一次煎餃,那可是我第一次煎煎餃,并且我才二年級。但我那時自以為我能夠做得很好,不耐煩地聽完媽媽講的話,轉頭就去做了。我先從冰箱里拿出餃子,把平底鍋放在煤氣爐上,在鍋里倒入一杯水。“哎呀,水太多了!”我轉頭一看,原先是媽媽。聽了媽媽的話,我把水倒掉了一點。之后我把餃子放進鍋里,打開了火。“火太大了!”媽媽隨手把大火轉成了中火。過了一會,餃子變得有些透明了,我從冰箱里拿出豬油,用鍋鏟刮了一些油在鍋里。“油要涂的均勻。”唉,真煩!最終,我的杰作出鍋了!
看,我們并不是那么的生活本事低下,只是我們太習慣于依靠父母了,想當然的以為我們自我還小什么還都不會。其實只要我們伸出手,事情我們都能夠自我完成的。花盆里栽不出參天大樹,鳥籠里飛不出雄鷹。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我們要做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一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烏塔是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她居然獨自一人游遍歐洲,真是了不起!她的行為令人十分敬佩。
烏塔為了旅游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收集了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到一地她總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掙旅費,她每個周末都要去幫餐館或市場分發廣告單......總而言之,烏塔是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小姑娘。
真是太遠了。平時,我們在家。
松,怎么經得起風吹雨打呢?我們雖然從電視和書本。
了解了一些知識,看到了世界的樣子,但僅僅從電視和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是不完美的,必須要有親身的經歷,親身的體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麗,生活的精彩,才能真正地去了解世界,感受世界。
活,磨礪中去成長,使我們越來越堅強。我要向烏塔學習,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力。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二
今天學了一篇課文,講的是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獨自一人游歐州。游費,她掙的;日程路線,她設計的……這令我驚訝不已。
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到我自己。我的成績不算差,但我獨立生活能力很差。假如我離開父母,擁有再多錢財也是死路一條。想想看吧,飯,我不會煮;喝茶,我拿不動熱水瓶。
我又是這么膽小。面對生人,我不敢熱情地交往。有一次,上鋼琴課,老師讓我到房間里休息,我推開門,看見里面已經有一個女孩,我嚇得剛要退出去,因為我不敢與陌生人交往,她卻和我打招呼,我們就交談地很融洽……這還不算什么,倘若我一人在家時,突然想到那些可怕的魔鬼、怪物、就會很害怕,全身上下都不敢動。
我要從今天起,不,從現在起,我要獨立,少依靠父母。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三
我有這種勇氣嗎?沒有。我有這種自主意識嗎?沒有。我有這種獨立能力嗎?沒有。
我為什么沒有這種勇氣?我為什么沒有這種能力?我不禁問自己。這使我又想起四月份的春游。
春游的前一天,媽媽早早地幫我把餅干、蘋果、礦泉水等準備好,第二天一大早,我背起媽媽收拾好小書包,輕輕松松來到學校。大家排好隊,剛走出校門,就看見在門口等候的媽媽和其他家長。等我們的隊伍過去,他們就遠遠地跟在隊伍后面,將我們保護在他們的視線之下。走了一段路,家長們就開始走到孩子們身邊,背包不知不覺就背到家長們身上了。烈日上來,媽媽和其他家長開始行動,看帶隊老師不注意,悄悄給我們送上水或飲料,還不時伸出手幫我們遮擋太陽。他們既擔心帶隊老師批評,又害怕給我們丟臉,這可難為了媽媽和其他家長們。而他們卻不知,孩子的依賴心理就是在父母的百般擔心及嬌寵中養成的。
我們碰到難事,總是把期望的目光投向父母。而我們的父母,也把這種救助的目光當成理所當然的事。總會毫不猶豫地幫我們解決。而在不知不覺中,就培育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族。
大文豪歌德說:“失去勇氣,就失去了一切。”面對困難,勇敢面對并積極想辦法解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是我們健康的成長,才能是我們不斷的突破自己,超越自我!
烏塔讀后感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四
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己掙到路費后,獨自一人旅游全歐洲的是,表現了烏塔機智勇敢、聰明能干。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當時深受感動。拿自己跟烏塔比,我慚愧不已。一個人去旅游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我都快十二歲了,可除了上學以外,我從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因此,我一個人不敢到爺爺家去,不敢到外婆家去。
“六一”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為了慶祝,給了我10元去買零食。可我不敢自己去,非要姐姐陪我去,而姐姐不愿意去,我就說:“我不知道買什么零食,要是買得不好吃怎么辦?”這樣一說,姐姐就只好陪我去。
烏塔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們自由地玩耍,而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對我們過分的寵愛、溺愛,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
親愛的家長,我們知道你們的用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您不要把它折斷,我們會自己行走,請您不要總是扶著我,我們想像雄鷹一樣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請您不要把我們的理想破滅。
我們是明天祖國的棟梁,不光要學習好,還要學會獨立,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