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吃篇一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吃什么,我一定會回答:“臭豆腐!”你是不是在笑話我了?我才不管呢!我就是愛吃臭豆腐!
“水鄉”紹興臭豆腐可是最有名的。據我紹興奶奶說,“油炸臭豆腐”是紹興一大特色小吃,源遠流長,一經品味,常常令人欲罷不能,一嘗為快。臭豆腐雖名不美,但外陋內秀,平中見奇,風味十分迷人。臭豆腐經選料、配鹵、浸泡、發酵、晾干、油炸精細制作而成。它的特點就是色澤黃亮、外脆里松。
有一次,我去紹興奶奶家做客。老遠,我就問到了一股氣味,好像是什么東西發餿了,還聽見有人吆喝著:“賣臭豆腐了!賣臭豆腐了!”走近了,攤主問我們:“要臭豆腐嗎?”爸爸說:“來一串吧!”“爸爸,這個東西叫臭豆腐,肯定很臭,不好吃吧!”我問爸爸。爸爸神秘地笑了笑。其貌不揚的臭豆腐經油一炸,變得金黃金黃的。攤主用長長的細竹簽船上,遞到了爸爸手里。爸爸讓我先嘗一個。“這臭豆腐真的好吃嗎?”我說。爸爸又是笑了笑。于是,我捏著鼻子吃了一個。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啊!原來這臭豆腐那么好吃啊!我又一下子吃了好幾個。
每年,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去紹興奶奶家做客。而每當這時候,我就會牽著爸媽去買臭豆腐。不管是在著名的咸亨酒店,還是在拱形的石橋邊,都可以吃到臭豆腐。即使離得遠遠的,我也會聞到臭豆腐那股“臭味”,買一串,咬一口,酥酥脆脆的,真是好吃。我們祖國的飲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之后,我又發現我們逍林鎮的市場上,也有臭豆腐。臭豆腐便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因為這不僅是我的最愛,還是爸爸媽媽的最愛。
如果你還沒有嘗過臭豆腐,那就太遺憾了,因為它會讓你吃了還想吃。
臭豆腐,my favourite!
小吃篇二
我的家鄉——龍池鎮可美了。山美,人美,小吃的味道更美。
我的家鄉是美食之鄉,這里的美食很多,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下面,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首先介紹我最愛吃的米豆腐吧。米豆腐在我的家鄉深受人們的的喜愛。聚會的時候,酒席上,路邊的小攤,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米豆腐做起來很簡單,只要把大米和上水磨成米漿,在鍋里燒開,再點上石灰水煮熟,然后讓它凝固,放涼,黃黃嫩嫩的米豆腐就做成了。這是大人小孩都愛吃的。大人不在家,我們要是玩餓了,只要用小刀把米豆腐切成小塊,蘸著準備好的辣椒醬吃,那味道,別提多美了。
接下來就是油粑粑了。油粑粑的制作過程簡單,但味道很鮮美,還有多種吃法。制作油粑粑同樣需要米,也是加少量水一起磨成米漿,比米豆腐的米漿要干一些,在里面加上鹽,花椒,姜米,野蔥,蒜苗等攪拌好。用勺子舀起倒入油粑粑盒子里,再放入翻滾的油鍋里炸,等到炸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油粑粑外面很脆,里面卻很軟,吃起來滿嘴香味。我常看著油鍋里炸得金黃金黃的油粑粑就流口水,媽媽便一邊炸一邊喂我。誰家來了客人,人們都會買上幾十個,就可以很好地招待客人了。我爸爸還經常拿它來下酒呢。出門野餐,帶上它更是方便。油粑粑不管冷熱都好吃,涼了,煮著吃,加點辣椒,老遠就聞到了香味。如果把它和米豆腐混在一起吃,味道鮮美極了。
最后是綠豆粉,綠豆粉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煮著吃。不管是哪一種吃法味道都很鮮美。我就愛煮著吃。煮著吃可以加一些配料,如酸菜、蕃茄、肉等。而且綠豆粉還具有清熱解毒,緩解腸胃不適的作用哦。聽了我的介紹,流口水了吧,快到我的家鄉來品嘗吧。
勤勞的家鄉人對飲食特別講究。關于小吃,我們小孩子都會兩手,還有自己的拿手好菜呢。不信?有機會我一定給你露兩手。
小吃篇三
我吃過好吃不上火的牛肉耗辣椒,肉非常新鮮的壯饃,還有美味的羊肉泡饃,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燴面。
制作燴面很簡單,把面條放入鍋中,再往里面放入牛肉、香料,香料剛放,燴面店門口頓時擠滿了人,仿佛聞見了燴面的香氣,最后把燴面和配料放進碗里,再倒入一些美味可口的湯,讓人垂涎三尺。
有一次,我和媽媽準備去吃牛肉面,但剛拐進小巷,就看見一個飯店門口車水馬龍,抬頭一看,“胖民燴面”四個大字映入眼簾,讓我口水直流,于是我對媽媽說:“我不吃牛肉面了,我想吃燴面。”“我們不是事先說好吃燴面了嗎?”“不嘛,不嘛,我不吃牛肉面”,我拉著媽媽的手撒嬌道。“我就想吃燴面”。“好,好,吃燴面,吃燴面。也不知道燴面哪兒吸引住你了,每次出來吃面,燴面是必須的。”媽媽嘟嘟囔囔。
買燴面的人排成了一條長龍,店內高朋滿座,我們只好排在最后面,隊伍一點一點的向前移動,我的腿都站酸了,終于輪到我們了,我快步跑向前,“阿姨,要兩碗燴面。”我眼睛往店里快速一掃,看見兩個空座位,我招呼媽媽:“媽媽,快來,這兒有座位。”十分鐘過去了,面還沒有上來,我著急地問媽媽:“面怎么還沒上來啊,快餓死我了?”“快了,快了,再等下。”媽媽安慰我。
在我的耐心等待下,面終于上來了,我顧不得形象,看見這一條條的燴面好像在向我招手,“來呀,吃我呀。吃我呀!”頓時我的口水流了下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把燴面往嘴里送,“哇,真好吃。”雖然吃過很多次燴面,但是每次吃燴面時,總還是禁不住誘惑,我繼續大口大口地吃著燴面。你看,這塊牛肉,外焦里嫩,肥而不膩,美味。聞著香菜發出來的香味,真是讓人留戀忘返。最后,該喝湯了,我用勺子舀了一口,倒入口中,感覺立刻神清氣爽了,真的太好喝了。你看,碗里干干凈凈的,我連湯帶面吃得精光。
世界上有很多美食,卻都阻止不了我對燴面的喜愛,我最喜歡吃我們濮陽的——燴面!
小吃篇四
清晨,陽光明媚,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
因為媽媽上班太忙,讓我自己在小吃店里吃些早點就去上學。
我匆匆忙忙來到小吃店,找了一個沒人的桌子坐了下來。請服務員阿姨給我拿了一個饅頭和一碟小菜。剛要吃,突然,從我身后傳來“啪”的一聲,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小男孩把碗打碎了。那個小男孩胖乎乎的小臉蛋,身穿一件牛仔服,脖子上戴著小領帶,樣子很可愛。
看到眼前這場小風波,我沒胃口了,胡亂吃了幾口,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父母疼愛孩子,可不能太嬌慣孩子。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小吃篇五
山水不同,風味各異。我們耀州的風味小吃――咸湯面,雖不及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名氣大,可也別有風味,頗受耀縣人的寵愛。
大概是因為我們耀州盛產小麥的緣故吧,我們的祖先早在數百年前就創造了這種獨特的面條吃法。咸湯面要從前一天晚上做起。用適量咸水將面粉反復揉和好,扯成或寬或窄的面條,煮熟撈出,涼透,拌上熟蘋油,儲存在盤里。第二天清晨,將下過面的湯燒開,放入食鹽、小茴香、大茴香、花椒、胡椒、丁香和桂元等十幾種原料配成的調合粉,加上豆腐片和捏碎的豆腐塊。將一碗白里透黃的面條,用調好的滾煎煎的湯透幾遍,將面透熱,澆上原湯,再加上生姜末、生蔥(韭)花及油潑辣子,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咸湯面就捧在了手中。碗內生姜黃、蔥韭綠、油辣紅、豆腐白,五顏六色,鮮艷悅目,令人垂涎三尺。這種咸湯面吃起來辛辣出汗,筋韌爽口,令人回味無窮。嚴冬臘月,當你瑟縮發抖時,一碗咸湯面,保叫你周身透熱;盛夏酷暑,當你茶飯不思時,一碗咸湯面,準讓你食欲大振。
經濟實惠,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咸湯面以其獨有的魅力得到耀州人的青睞。5角錢一老碗,3角錢一小碗,再泡上一塊鍋盔或一個蒸饃,實實在在一頓飯。不想吃豆腐還可以再少一角錢,而且隨便一只碗、一雙筷子,隨便一片地方,或蹲或站,簡簡單單就是一頓飯。人人買得起,人人吃得高興。每天清晨,咸湯面館前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端著碗的,有滋有味;排隊等的,急不可待。不論是干部,還是工人,不論是趕集的,還是搭車的,全都爭先恐后,就連一些學生的早餐也都改在咸湯面館里。有些夫婦,不愿花時間做飯,便全家出動,來吃現成的。
咸湯面原本是鄉里人進城趕集的充饑便飯,如今卻演變成了城里人的生活快餐。現代化的潮流催促著耀州人前進的步伐。改革開放了,經濟搞活了,傳統的咸湯面也在適應時代的快節奏了。
咸湯面,這種風味小吃,展示了我們耀州傳統的民俗文化,是我們耀州人民淳樸、敦厚性格的體現,是我們耀州人精神風貌的一個縮影。
美哉,耀州咸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