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可以展示個人才華,還可以鍛煉思維能力。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和參考。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一
游完桃花江,我們?nèi)コ粤宋顼垼阆蛳乱粋€景點——著名的佛緣勝地——西山公園出發(fā)!西山公園位于桂林市中心,占地面積125平方米,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便成為旅游勝地,是桂林最早被開發(fā)的旅游景點。
不一會兒,西山公園到了。我們驗過票,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先來到了位于西山西峰前、觀音峰下的山坡上。只見一座石林危石疊聳,嶙峋怪異而險峭,蜿蜒起伏,恰似一只巨龍,栩栩如生。導(dǎo)游講解道:“這座山峰名為龍頭石林,是億萬年形成的中國龍脈之首,為中國兩大石林之一。”
然后,我們來到了西山公園因洞多而稱奇的隱山。隱山有六個洞,分別為北牖、朝陽、夕陽、白雀、南華和嘉蓮,合稱“隱山六洞”。我們走進隱山佛洞,我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道獨一無二的風(fēng)景線——山上樹木的根須透過厚厚的巖石層扎根下來,一直生長到地底下的巖石里,呈現(xiàn)出一種非常頑強和執(zhí)著的生命力。我上前摸了摸,這根須又粗又硬的,真是太特別了。導(dǎo)游告訴我們:“這些神奇的根須叫‘慧根’也叫‘氣根’,這景色在桂林市其它巖洞是絕對看不到的。”
最后,我們又參觀并欣賞了由鐘乳石雕刻成的太上老君像,畫家吳道子留存于世的送子觀音摩崖石刻,被稱為“唐代三十六湖之最”的桂林西湖等等。
西山公園的每個石洞就是一個奇妙的境界。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二
山門所對是靈官殿。殿內(nèi)供奉著王靈官:三目,赤面,披甲執(zhí)鞭,左右有靈童捧卷執(zhí)印,勇猛威武,氣勢逼人。他是道教的護法神,類似佛寺中的韋馱。王靈官姓王名善,宋朝人,因辦事公道,懲惡揚善,死后玉皇大帝封其專司天上和人間糾察。
請看殿前這副對聯(lián):“浮光躍金,靜影沉壁;層巒聳翠,飛閣流丹”。上聯(lián)出自宋朝范仲
在陽光照映下流光溢彩,燦若紅霞。
朋友們,從靈官殿到三清閣有三十六級臺階,剛才我讓大家登石臺階時數(shù)共有多
少級石階,不知大家數(shù)的數(shù)字是多少?對,有的朋友認真數(shù)了,七十二級。請大家注意,這個數(shù)字是有象征意義的。七十二級石階代表了七十二地煞,我們正在登的這三十六級臺階則代表三十六天罡,這是道觀中常見的建筑數(shù)目。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三
前不久,我和爺爺、奶奶去西山公園游玩。
一踏進大門,幾棵樹像迎客松一樣向我招手,像是在歡迎我的到來,又像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子在和我嬉戲。
再往里走,綠葉成蔭,陽光通過綠葉之間的縫隙密匝匝地投射下來,形成無數(shù)的光斑。這茂密的綠蔭頓時驅(qū)走了盛夏的炎熱,給我?guī)頍o盡的涼爽。在這繁茂的樹蔭下散步,心情變得格外舒暢。
漫步湖的四周,微風(fēng)拂過我的臉頰,十分愜意。隨手捧起一小束鮮花,那花香沁人心脾。而花瓣更是美麗,深的、淺的、紅的、黃的、藍的……五顏六色,非常好看。用手拂過水面,一絲涼絲絲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時,頭頂?shù)奶栆菜坪醪惶纠绷耍屓祟D覺神清氣爽起來。
走進西山的深處,那里的樹更多了,陽光投射得更少了。人走在小路上也更舒服了,一點也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熱。我打開一個裝零食的背包,和爺爺、奶奶一起坐在樹蔭下享用美餐。放眼望去,這里是綠色的海洋,有樹,也有草,還有一些花,將這綠色的海洋點綴得更加美麗。
我們又來到了吃小吃的地方,一串串燒烤、糖葫蘆,一碗碗涼面、酸辣粉……我再也忍不住了,連忙點了幾個好吃的小吃,吃得我滿嘴流油,逗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四
今天是星期六。孫公公終于笑了,我們的心情也明朗了。為了不浪費陽光,爸爸媽媽決定步行去西山公園。
一路上,我們沐浴著陽光,看著金色的油菜花,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談笑風(fēng)生,很快就來到了西山公園的兒童游樂場。
那里人那么多,有的父母帶孩子,有的姐姐帶弟弟……我媽趕緊給我買了張卡,我都等不及要玩了。我第一次來到“太空行走”。我和媽媽上了一輛紅色的嬰兒車,車子沿著狹窄的軌道緩緩向前滑行。我很害怕,也很擔(dān)心會掉下來,但是我看到遠處的田野里有大量的油菜花和雪白的辛夷花,聞到了它們隨風(fēng)飄來的香味,我一下子就不緊張了。我轉(zhuǎn)動方向盤,讓車左、右、前、后轉(zhuǎn)了一會兒。我欣賞著四面八方的風(fēng)景,不知不覺走到了盡頭。
后來玩碰碰車,海盜船。今天,我玩得很開心。直到太陽下山,我才和父母一起回家。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五
各位游客:
西山公園是桂林第二大綜合性公園。西山公園包括西山和隱山。西山在唐代曾為佛門圣地,建有西慶林寺,為當(dāng)時南方五大禪林之一。今山上尚存佛龕90余座,造像200余尊。湖面70多畝,荷塘20多畝。公園景點有隱山六洞、西峰、觀音峰、龍頭峰、千山及巴布什金墓、桂林博物館、桂林熊本友誼館、隱山法藏寺、西湖、九曲橋等。
西山公園在秀峰區(qū)西山路東段,湘桂鐵路西側(cè),距市中心廣場2公里。由12峰組成,主要有千山、立魚峰、西峰、觀音峰等,以西峰最高,由距今3.5億年前的上泥盆紀不大純的石灰?guī)r地層組成。西山群峰有個峰谷地帶,這里安葬著支援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蘇聯(lián)陸軍中校巴布什金。峰谷西為千山,山勢險峭,是南北橫列的屏障; 東北面是立魚峰,像騰躍水面的巨魚; 西北為西山的主峰西峰; 北偏西方向為觀音峰,峰下一危石若龍頭,名龍頭峰,峰石嶙峋,又稱"龍頭石林"。
西山曾為古代佛教勝地。唐宋時,這里殿宇輝煌,星羅棋布。唐有著名的西慶林寺,亦名延齡寺、西峰寺; 宋有資慶寺、千山觀。一時高僧名士、善男信女,云游于此,絡(luò)繹不絕。千山、立魚峰、觀音峰、龍頭石林一帶有摩崖造像兩百余尊,多為唐代作品。
千山位于西山公園西峰東南。海拔357米,相對高度207米。唐貞觀年間(627~649)建有千山觀,宋時重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張孝祥書、靜江府知識李曾伯刻"千山觀"3個大字于觀側(cè),均久廢,唯遺址尚依稀可辨。千山林木豐茂,景色宜人。宋詩人方孝孺為廣西提點刑獄時,建"碧桂山林"、并刻4字于石,擬伴其母終老于此。現(xiàn)有石磴至峰頂,是一條曲折清幽的風(fēng)景道。
桂林熊本館 1990年10月落成。建筑面積947.2平方米,紀念庭園1200平方米。日本民居式建筑風(fēng)格。由常設(shè)展廳,特殊展廳、紀念庭園組成。常設(shè)展廳設(shè)置日本八疊室、茶道室,還展出介紹熊本的照片和傳統(tǒng)工藝品。特殊展廳舉辦兩市各種交流展出活動。日本式庭園體現(xiàn)熊本居民生活習(xí)俗和情趣。熊本館是兩市人民友好合作的結(jié)晶和象征。
桂林博物館 1963年開始籌備,1986年興建,1988年6月竣工,同年12月開館。是一座以桂林歷史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地方性博物館。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由序廳、報告廳、接待廳、資料情報室、文物庫房和8個展廳,有"桂林歷史文物陳列",廣西少數(shù)民族風(fēng)俗陳列","國際友人禮品陳列 "、"明清瓷器陳列"等項內(nèi)容。館藏文物21500件。此外,還經(jīng)常舉辦各種藝術(shù)作品展覽。
西峰與觀音、千山、立魚為連座峰林、位于3峰西部,海拔357米,相對高度107米,東西長1600米,南北寬97米,山體面積82.25公頃,拾磴可達峰前之龍頭石林。遠望西峰,挺拔高聳,雄踞諸峰之土,是西山的最高峰。每近黃昏,夕陽遍灑,金光萬道,是為膾炙人口的桂林八景之"西峰夕照"。
西峰亭在立魚峰山腰,是"西峰夕照"的觀賞佳處,因稱西峰亭。原為木結(jié)構(gòu),建于1958年,后廢,現(xiàn)于舊址西一平臺上,新建鋼筋混凝上結(jié)構(gòu),單檐、攢尖頂、朱柱、綠瓦的八角亭,高10米,長寬各8.3米,面積71平方米。周有石欄,上有著名書畫家黃苗子題額,下有楹聯(lián),"環(huán)觀千峰景; 小坐一亭風(fēng)",誘人流連,極目四野,境幽林靜,開拓塊壘,頤和情性。
觀音峰在西山公園西,海拔328米,相對高度178米,高度僅次于西峰。這里是摩崖造像的寶庫,沿石磴可攀峰頂,道側(cè)有佛像數(shù)十龕,百余尊、高者2米,小者數(shù)十厘米。半山脊有著名的毗盧舍那佛,為唐調(diào)露元年(679)李實所造。佛龕為天然石窟,高3.8米,寬2.6米; 像高1.20米,胸寬0.79米,盤坐蓮臺上; 臺高0.52米。佛旁趺坐高0.9米蓮花菩薩左右各一。下有"造像記"。不遠處有西峰亭。西峰是佛教文物勝地,也是觀賞城西山水田疇、樓宇、云霞的好地方。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六
位于桂林城西,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包括隱山和西山。西山在唐代曾為佛門圣地,建有西慶林寺,為當(dāng)時南方五大禪林之一。今山壁上尚存佛龕90余座,造像200余尊。明清以前,西山東南麓曾有一片占地700畝的西湖,荷塘月色,煙波裊裊,湖中一玲瓏小山若隱若現(xiàn),是名隱山。后無人疏浚,遂遭淤沒。今僅開出湖面74畝,荷塘25畝。現(xiàn)國內(nèi)主要景點有隱山六洞、西峰、觀音峰、龍頭峰、千山及巴布什金墓、桂林博物館、桂林熊本友誼館、隱山法藏寺、西湖、九曲橋和亭臺樓閣等。現(xiàn)已成為桂林第二大的綜合性公園。
西山公園園門在西山山路東段北側(cè),與停車場、公共汽車站相對,是公園的大門,進入博物館、西山、西湖的入口處,由一組亭廊建筑組成,建成于1980年10月。正門4柱、3開、通脊、綠瓦、吻鴟云頭裝飾,門上有著名書法家啟功題“西山公園”匾額。正門東側(cè)為有坡頂、綠瓦、通花琉璃窗的連廊與出入口圓拱門相接,拱門再東為售票亭。園門前有1200平方米的開闊坪場,中有花圃。這組建筑總面積為585平方米。整座園門與園中景色協(xié)調(diào),典雅有致。
桂林博物館位于市區(qū)西山公園內(nèi)。1963年開始籌備,1986年興建,1988年6月竣工,同年12月開館。是一座以桂林歷史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地方性博物館。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由序廳、報告廳、接待廳、資料情報室、文物庫房和8個展廳,有“桂林歷史文物陳列”,廣西少數(shù)民族風(fēng)俗陳列”,“國際友人禮品陳列”、“明清瓷器陳列”等項內(nèi)容。館藏文物21500件。此外,還經(jīng)常舉辦各種藝術(shù)作品展覽。
桂林熊本館在市區(qū)西山公園內(nèi)。1990年10月落成。建筑面積947.2平方米,紀念庭園1200平方米。日本民居式建筑風(fēng)格。由常設(shè)展廳,特殊展廳、紀念庭園組成。常設(shè)展廳設(shè)置日本八疊室、茶道室,還展出介紹熊本的照片和傳統(tǒng)工藝品。特殊展廳舉辦兩市各種交流展出活動。日本式庭園體現(xiàn)熊本居民生活習(xí)俗和情趣。熊本館是兩市人民友好合作的結(jié)晶和象征。
西山在秀峰區(qū)西山路東段,湘桂鐵路西側(cè),距市中心廣場2公里。由12峰組成,主要有千山、立魚峰、西峰、觀音峰等,以西峰最高,由距今3.5億年前的上泥盆紀不大純的石灰?guī)r地層組成。西山群峰有個峰谷地帶,這里安葬著支援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蘇聯(lián)陸軍中校巴布什金。峰谷西為千山,山勢險峭,是南北橫列的屏障;東北面是立魚峰,像騰躍水面的巨魚;西北為西山的主峰西峰;北偏西方向為觀音峰,峰下一危石若龍頭,名龍頭峰,峰石嶙峋,又稱“龍頭石林”。
西山曾為古代佛教勝地。唐宋時,這里殿宇輝煌,星羅棋布。唐有著名的西慶林寺,亦名延齡寺、西峰寺;宋有資慶寺、千山觀。一時高僧名士、善男信女,云游于此,絡(luò)繹不絕。千山、立魚峰、觀音峰、龍頭石林一帶有摩崖造像兩百余尊,多為唐代作品。
近年綠化石山,遍植花果松柏,覆蓋面積達39%。唐莫休符《桂林風(fēng)土記》說的“峰巒牙張,云木交映,為一府勝游之所”,今天才真正大放異彩。
觀音峰在西山公園西,海撥328米,相對高度178米,高度僅次于西峰。這里是摩崖造像的寶庫,沿石磴可攀峰頂,道側(cè)有佛像數(shù)十龕,百余尊、高者2米,小者數(shù)十厘米。半山脊有著名的毗盧舍那佛,為唐調(diào)露元年(679)李實所造。佛龕為天然石窟,高3.8米,寬2.6米;像高1.20米,胸寬0.79米,盤坐蓮臺上;臺高0.52米。佛旁趺坐高0.9米蓮花菩薩左右各一。下有“造像記”。不遠處有西峰亭。西峰是佛教文物勝地,也是觀賞城西山水田疇、樓宇、云霞的好地方。
西峰在西山公園西,與觀音、千山、立魚為連座峰林、位于3峰西部,海撥357米,相對高度107米,東西長1600米,南北寬97米,山體面積82.25公頃,拾磴可達峰前之龍頭石林。遠望西峰,挺撥高聳,雄踞諸峰之土,是西山的最高峰。每近黃昏,夕陽遍灑,金光萬道,是為膾炙人口的桂林八景之“西峰夕照”。
西峰亭在立魚峰山腰,是“西峰夕照”的觀賞佳處,因稱西峰亭。原為木結(jié)構(gòu),建于1958年,后廢,現(xiàn)于舊址西一平臺上,新建鋼筋混凝上結(jié)構(gòu),單檐、攢尖頂、朱柱、綠瓦的八角亭,高10米,長寬各8.3米,面積71平方米。周有石欄,上有著名書畫家黃苗子題額,下有楹聯(lián),“環(huán)觀千峰景;小坐一亭風(fēng)”,誘人流連,極目四野,境幽林靜,開拓塊壘,頤和情性。
千山位于西山公園西峰東南。海撥357米,相對高度207米。唐貞觀年間(627~649)建有千山觀,宋時重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張孝祥書、靜江府知識李曾伯刻“千山觀”3個大字于觀側(cè),均久廢,唯遺址尚依稀可辨。千山林木豐茂,景色宜人。宋詩人方孝孺為廣西提點刑獄時,建“碧桂山林”、并刻4字于石,擬伴其母終老于此。現(xiàn)有石磴至峰頂,是一條曲折清幽的風(fēng)景道。
千山觀在西山公園的千山之上,唐貞觀間建,宋重建。地高勢雄,視野寬闊,為盛游之地。宋張孝祥《千山觀記》云:“乾道丙戌(1166)歷陽張某,因超然亭故基作千山觀,高爽閎達,放目千里,晦明風(fēng)雨,各有態(tài)度。觀成而去,乃書記其極。”在千山登山道旁,有李曾伯刻、張孝祥榜書“千山觀”于石壁上。現(xiàn)久廢,遺址當(dāng)在“千山觀”摩崖處。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七
今天,我與家人和一些親戚朋友來到西山公園玩。
一走進公園,一股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山上開滿了漂亮的花朵,樹木茂盛。給人一種回歸大自然的舒適感覺。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往山上走,就能看見小拱橋、假山、池塘、流水等。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來到山頂就能看見幾座名勝古跡的亭子。亭子已經(jīng)很陳舊了,上面的詩畫還能隱隱可見。山頂還有各種各樣供小朋友玩的玩具,我和小伙伴們?nèi)プ孙w船、飛機和木馬。
今天我玩得可開心了!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八
西山公園是成都市內(nèi)一處集游覽、休閑、健身于一體的大型公園,也是我經(jīng)常去散步的地方。在每次來到西山公園,我總能夠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和人文氛圍,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和感悟。
第二段:美景盡收眼底。
西山公園景色優(yōu)美,景致宜人,四季皆具特色,展現(xiàn)出不同的魅力和美麗。春季,萬紫千紅的花海讓人陶醉;夏季,繁茂的綠蔭和清澈的水坑引人留連;秋季,一片片金黃色的楓葉令人流連忘返;冬季,白雪皚皚的景象則給人帶來一份寧靜的感受。同時,公園內(nèi)的各種庭院、休息亭和風(fēng)景點更是讓人目不暇接,讓人流連忘返。
第三段:健身和休閑。
西山公園有著先進的公共器材和設(shè)施,為游客提供了很好的鍛煉場所。公園內(nèi)的廣場,許多人在音樂的歡快旋律中跳起了廣場舞,展現(xiàn)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姿態(tài)。同時,公園內(nèi)還有不少漂亮的小花園和湖泊,適合人們在這里度過一個愜意的周末或者退休后的休閑時光。
第四段:文化遺產(chǎn)。
西山公園歷史悠久,有著多元、獨特的人文特性和旅游資源。公園內(nèi)有著眾多古跡和文化遺產(chǎn)。八彩樓、青云亭、天成殿、蓮花石等獨具一格的建筑,無不彰顯了華夏文化和成都古城的魅力。這些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過程及其背后的人文環(huán)境,使人仿佛穿越到歷史的沉淀中,感受著古時成都的現(xiàn)場,神跡都能體驗到。
第五段:感悟體會。
在西山公園,我總是能夠享受到別樣的體驗,不同的花樣滿足了我對生活的期盼。在這個寧靜、美麗、和諧的環(huán)境中,我不僅提高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找到了平靜內(nèi)心的感覺,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豐沛。西山公園給予我的是信任,是喜悅,更讓我深刻領(lǐng)悟到旅游的意義。無論是否是一人游,還是結(jié)伴出行,都讓我體驗了真正的旅游精神,“旅游使我們變得更好,讓我們更真切地愛生活”。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九
西山公園是成都市內(nèi)一處以自然景觀優(yōu)美著稱的公園,我有幸在上個周末來到此地游玩。此次經(jīng)歷讓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并感悟到了許多與之相關(guān)的道理。
第二段:體驗自然中的平靜與美好。
一進入西山公園,我就被它的寧靜所吸引。只聽到風(fēng)吹樹葉的聲音,一身沉重的負擔(dān)也變得不那么沉重了。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細細品味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平靜,讓我在忙碌中也能感受到心靈的寧靜。
第三段:與人相處的友善與關(guān)愛。
在西山公園,不僅可以體驗自然的美好,也能感受到與人之間的友善與關(guān)愛。我看到一些老人攙扶著身體不便的人,讓我感受到了同樣的溫暖,讓我愿意用更多的真心和關(guān)愛去對待他人。
第四段:自然與城市的平衡相處。
來到西山公園,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管理十分的周到。景區(qū)的工作人員堅持對環(huán)境的保護,并且把公園打造的整潔明亮,設(shè)施也非常完善。在這里,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和城市的相互融合。自然是城市的一份子,城市也需要更加努力的去保護自然。
第五段:收獲與體悟。
此次西山公園之旅在我心中留下了許多美好的體悟。在這里,我悟出了生命的本質(zhì)、自然的美妙以及與人友善與關(guān)愛的重要性。我也得出了結(jié)論,我們需要好好的去保護自然資源,去提升自己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在未來,希望我們能用更多的努力去保護環(huán)境,讓人類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成為日常。
總結(jié):
西山公園之旅讓我收獲了很多。從自然之美到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性,從自然與城市的平衡共處到對環(huán)境的保護,它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與自然相處的一些基本道理和文化內(nèi)涵。這里讓我感受到了生命之美,也讓我更加明確了應(yīng)該怎樣去愛惜自然,珍視這片美麗的土地。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
請記住本站網(wǎng)址aoue。
每到春天,山上開滿了各種野花,有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天真的孩子們在花叢中追逐,游戲。每當(dāng)有風(fēng)吹過,樹林中便發(fā)出“沙沙”的聲音,伴著林中小溪的“叮咚”聲,仿佛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樂曲。
到了夏天,人們便來到山上乘涼,山上樹木郁郁蔥蔥,林間涼風(fēng)習(xí)習(xí),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大空調(diào)。
秋天來了,樹林里結(jié)滿了各種野果,引來了小鳥們在林間覓食,小松鼠也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收集著過冬的糧食。
冬天的西山白茫茫一片,更加美麗迷人。快樂的人們在山上堆雪人,打雪仗......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山谷。
西山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真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請記住本站網(wǎng)址aoue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一
距昆明市區(qū)西郊20公里,位于滇池的西岸,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掛榜山等山峰組成。
這里山脈連綿,長達40多公里,最高海拔為2500米。相傳,有鳳凰棲息,稱為"碧雞山",又因遠眺西山群峰,即像一尊龐大的'睡佛,又似一個美麗的少女仰臥在滇池畔.青絲垂海,所以有"臥佛山"或"唾美人"之稱。它是一個峰巒起伏、林木蒼翠、澗流泉、鳥語花香的大型森林公園,同時又是有眾多名勝古跡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
主要景點包括:華亭寺、太華寺、二清閣、龍門、聶耳墓等以及山麓的普賢寺、楊升庵祠等名勝。西山為文物古跡、名勝風(fēng)光、森林兼?zhèn)涞娘L(fēng)景名勝區(qū)。"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人民傳統(tǒng)的春游習(xí)俗。
該景區(qū)有景區(qū)公路、水上航運和空中索道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二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游覽了內(nèi)蒙古的猛犸象公園。
清晨,我們乘坐大巴向公園駛?cè)ァ9穬蛇呉粫菏且淮笃S澄澄的油菜花,一會兒是一大片綠油油的青草地,漫山遍野的牛羊,湛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云,內(nèi)蒙古真美啊!
行駛了30多公里,終于到達了猛犸象公園。向東望去,一座座猛犸象雕塑映入眼簾,極是壯觀!導(dǎo)游阿姨告訴我們:“猛犸象在冰川時代就滅絕了。這個公園有87座猛犸象雕塑,總面積有60萬平方米,其中象王長14.77米,寬13.80米……。”我迫不及待地奔下車要和小象拍照,拍完照我才靜下激動的心情觀察起雕塑群。猛犸象雕塑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有的象微閉雙眼,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有的兩只大象摩拳擦掌,仿佛要一決雌雄;還有的象滾成一團,正在一起愉快的嬉戲……。這個猛犸象雕塑群主要體現(xiàn)出猛犸象遷徙的場景。我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冰川大爆發(fā),天氣非常寒冷,猛犸象沒有了食物,只能遷徙。象群在冰天雪地里艱難行進著,不斷有大象餓倒在了雪地里,再也爬不起來了,最終,整個象群都餓死了,猛犸象就這樣滅絕了。雖然猛犸象在世界上滅絕了,但是它們永遠存留在歷史的記憶中。
沿著小路向南走去,就來到了十二星座廣場。廣場是圓形的,十二星座分布在廣場的周圍。我首先找到我的星座——天蝎座,圓盤上有一只大蝎子,它長著一對威武的大鰲,尾部是一個尖利的毒針,它好像在耀武揚威的說:“不要惹我,否則我可不客氣哦!”我又找到了媽媽的星座——處女座,圓盤上有一位美麗的女孩,她頭戴花環(huán),上面寫著“和平仙女”。
往北走去是丹頂鶴園。丹頂鶴多如繁星,它們穿著潔白的外衣,頭頂火紅的王冠,好像一群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往西走去是落雁湖。落雁湖水平如鏡,一陣微風(fēng)吹過,湖面泛起魚鱗般的波紋。
下午四點我們要返回滿洲里了,導(dǎo)游阿姨催了我們很多遍,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和猛犸象告別。在回程的路上我沉浸在猛犸象公園的美景中,這次游覽給我留下了甜美而難忘的記憶。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三
西山公園大門位于西山路東段北側(cè),與停車場、汽車站相對。是公園的大門,也是博物館、西山、西湖的入口。它由一組亭子和走廊組成,建于1980年10月。正門用4根柱子、3個洞口、屋脊、青瓦和云朵裝飾。門上有一塊由著名書法家題寫的題為“西山公園”的匾。正門東側(cè)是一條坡頂青瓦琉璃窗的走廊,與出入口圓拱相連,圓拱東側(cè)是售票亭。在花園的前面,有一個1200平方米的露天露臺,里面有花壇。這組建筑的總面積為585平方米。整個花園大門與花園里的風(fēng)景和諧而優(yōu)雅。
桂林博物館位于城市的西山公園。1963年籌建,1986年建成,1988年6月竣工,同年12月開業(yè)。是以桂林歷史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地方博物館。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序廳、報告廳、接待廳、資料信息室、文物倉庫、8個展廳包括“桂林歷史文物陳列”、“廣西民族風(fēng)情陳列”、“國際友人禮品陳列”、“明清瓷器陳列”等項目。藏品中有21500件文物。此外,還經(jīng)常舉辦各種藝術(shù)作品的展覽。
桂林熊博物館位于市區(qū)西山公園。它于1990年10月完成。建筑面積947.2平方米,紀念園1200平方米。日本住宅建筑風(fēng)格。它由永久展廳、特別展廳和紀念園組成。永久展廳配有日式八折室和茶道室,還展示介紹熊本的照片和傳統(tǒng)手工藝。專門的展廳舉辦兩個城市之間的各種交流和展覽活動。日式園林體現(xiàn)了熊本居民的習(xí)俗和品味。熊本博物館是兩個城市人民友好合作的結(jié)晶和象征。
西山位于秀峰區(qū)西山路東段,桂香鐵路西側(cè),距市中心廣場2公里。它由12座山峰組成,包括前山、李玉峰、西峰、觀音峰等。最高峰是西峰,由3.5億年前的上泥盆統(tǒng)石灰?guī)r地層組成。西山群峰有一個峰谷,埋葬著支持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蘇聯(lián)軍隊中校·巴布什金。峰谷之西為千山,山險險峻,是南北屏障;東北是垂直的魚峰,像一條躍過水面的大魚;西北是西山主峰。西北方向有觀音峰,下面有一塊危石,叫龍頭峰,峰頂崎嶇,又稱“龍頭石林”。
西山曾經(jīng)是一個古老的佛教勝地。唐宋時期,這里的寺廟富麗堂皇,星羅棋布。唐有著名的西青林寺,又名炎陵寺、西鳳寺;宋有《自清寺》、《千山》之見。當(dāng)時的僧人名流,良男良女,絡(luò)繹不絕地來到這里。千山、李玉峰、觀音峰、龍頭石林中有200多尊摩崖造像,其中大部分是唐代作品。
近年來,石山綠化,花果松柏遍布,面積達39%。唐的《桂林風(fēng)土》說“山山覆齒,云樹映,一府勝一游”,今天真的大放異彩。
觀音峰位于西山公園西側(cè),海拔328米,相對高度178米,僅次于西峰。這里是懸崖造像的寶庫,路邊有幾十個佛龕,高2米,小的幾十厘米。半嶺有著名的毗盧舍那佛,是李實在唐條路元年(679年)修建的。佛龕為天然石窟,高3.8米,寬2.6米。喜歡一個身高1.20米,胸寬0.79米,坐在蓮臺上;平臺高0.52米。佛旁坐著一位蓮花菩薩,高0.9米。下面有“雕像”。不遠處有西鳳閣。西峰不僅是佛教文物勝地,也是觀賞城市西部風(fēng)景、建筑和云彩的好地方。
西峰位于西山公園的西面,與觀音、千山、李煜連成一片峰林。位于三峰之西,高107米,東西長1600米,南北寬97米,山區(qū)82.25公頃。遙望西峰,巍然屹立于群峰之地,是西山最高峰。每到近黃昏,夕陽普照各處,是桂林八大名勝之一的“西峰夕陽紅”。
西鳳閣位于李玉峰山的腰部,是觀賞“鳳姐夕陽紅”的好去處,故稱西鳳閣。原為木結(jié)構(gòu),建于1958年,后來廢棄,現(xiàn)建在前址西平臺,鋼筋混凝土上部結(jié)構(gòu),八角單檐亭,金字塔屋頂,竹柱青瓦,高10m,長寬8.3m,面積71m2。周有一座石墻,上面是著名畫家,下面是對聯(lián)。“環(huán)顧千峰;”坐在亭子里”,邀請人們流連忘返,看著田野,留在林箐,探索街區(qū)和基地,彼此相愛。
前山位于西山公園的東南部。海拔357m,相對海拔207m。唐貞觀年間(627~649),錢山的概念在宋代確立并重建。廣西巡撫張孝祥和靖江知府李增波在觀側(cè)刻上了“前山觀”三字,雖已廢棄多時,但遺址仍依稀可辨。前山樹木繁茂,景色宜人。宋代詩人方孝孺在給廣西判刑時,修建了“碧桂林山”,并在石頭上刻下四個大字,打算陪母親死在這里。現(xiàn)有的通往山頂?shù)氖故且粭l蜿蜒而寧靜的風(fēng)景區(qū)道路。
前山建在西山公園前山之上,唐至貞年間,宋代重修。地高勢大,視野開闊,是旅游的好去處。瀟湘《千山觀記》云:“(1166年),主路,李,立足超然亭,作觀千山,而達目,目千里,氣象明亮,態(tài)度各異。眼看著就走是書記的極端。”在前山的登山道旁,懸崖上有一本李增波和張孝祥寫的《前山觀》。現(xiàn)在荒廢已久,遺址應(yīng)該在“千山觀”的懸崖邊。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四
暑假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去昆明。都說“不耍西山,可不算來過昆明。”所以我們游玩的第一站就選擇了西山公園。
清晨八點,我們開車從家里出發(fā)來到西山公園。走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茶馬花街”,這里簡直是美食小吃的天堂,各種美味應(yīng)有盡有:有各種口味的冰激凌、皮薄餡鮮的小籠包、色香味俱全的油潑面,還有那圓圓的、被碳火烤得脹鼓鼓的餌塊……我們吃飽喝足,沿著新修的棧道往上爬,一路上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我們一家人一邊開心地聊著,一邊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突然,在一片緩坡的綠樹叢中,我看見一座墓,這座墓有些特別。我正有些疑惑,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她說這是著名音樂家聶耳的墓,他的墓地呈琴狀,主體為琴盤,道上七個花臺,呈琴品狀,象征著七個音階;道上的24級石階,示意著他僅活了24歲。聽媽媽說完,我才真正明白“不耍西山,就等于沒來昆明,”
我們繼續(xù)前行,我們經(jīng)過了南洋華僑抗日紀念碑、華亭寺,在這里可以吃齋飯、敲鐘,還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大約兩小時,我們終于到了龍門。站在龍門口,可以看到整個昆明城,俯瞰滇池美景,湖面在陽光的映襯下五光十色,令人心曠神怡。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所有的疲倦都煙消云散了。
伴著陣陣輕風(fēng),聽著耳畔的鳥鳴,聞著野花的芳香,不知什么時候,夕陽的余暉把天空染成了紅色,我們不得不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頭——再看看西山!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五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貴港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xx。
大西山是鵬山的主峰,座西向東,故名西山,高度1238米,居鵬山高峰第三位。西山山體最龐大,巍峨雄偉,氣勢磅礴,大有五岳之尊。其中,還有三奇:一,西山成“山”字狀,但中峰很小,是由上課頂映襯過來才合成“山”字狀的,真是“天作之合”。二,西山大石壁上有一云馬騰飛圖像,說是梁嵩乘云馬上京赴考時碰在石壁上留下的`勝跡。三,西山上長年有泉水,高山流水,人稱神仙水。
登上西山最高峰,遠眺西北,瑤山千嶂峰巒盡收眼底,真是“一覽眾山小”,連圣堂山、桂平的潯江和白石洞天也歷歷在目;早上東看日出和鵬山霧海,簡直不知自已至身人間或天上了;若低頭俯視崖下深谷,萬丈深淵更是令人驚心動魄!大西山的奇?zhèn)ズ碗U峻是鵬化人的驕傲!
西山公園游記(模板16篇)篇十六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西山公園,那是一個叫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跨進西山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兩行階梯,一行是上山的,另一行則是下山的。爬上階梯,是一個很大的廣場,在廣場的中央有一些鍛煉身體的器材。器材旁邊有一些石凳供人們休息。繼續(xù)向前,是一個人造湖,湖上有許多亭子。再向前走幾步,可以看到湖里有許多魚兒,偶爾也有一些游客會給他們喂一些飼料,那時的魚兒會真先恐后的從四面八方趕來吃飼料,那場面,非常壯觀。繞過人造湖,又是一座小山,在山頂上屹立著一座寶塔。登上寶塔,城市中的所有美景,便可盡收眼底。
這邊是,一個讓人留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