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自我局開展四群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機關干部深入鄉村,作民情調研。
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61個村民小組。末,全鄉總人口9924人,其中農業人口9713人。全鄉總耕地面積有12496.4畝,其中旱地11601.73畝,水田894.67畝,全鄉糧食總產量432.05噸,人均有糧441.2公斤,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414元。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145萬元。
鄉村地處鄉政府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2公里、縣城23公里,從村委會到國道為土路,交通方便。總人口28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83人,下轄2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6.90攝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桐油、漆樹、核桃等農作物及經濟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積2640.20畝,人均耕地面積0.88畝,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該村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40名,均為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團支部1個,團員76人。目前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外出務工人員23人。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幫扶下,該村糧食增產、經濟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據調查,單個農戶家庭年總經濟收入最高達10000元,最低僅有84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核桃、漆樹等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受氣候、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村85%的農戶居住在山頂和半山腰一帶,不適應種植水稻,養殖業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絕大多數村民僅僅依種植幾分田地、幾棵核桃樹、漆樹,養幾頭(只)豬雞來維持生活。
農村低保工作是一項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各項涉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全國各地貧民百姓得到了實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縣貧困人口享受農村低保人數發展迅速。
據調查了解,目前,鄉村已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學生104人,殘疾人296人,貧困老黨員。21人,其他人員944人。享受農村低保人數占該村總農業人口的56%。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的社會穩定。
一是嚴格農村低保申請審批制度。村委會及時成立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工作組,通過調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況及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做好調查摸底、政策宣傳、對象產生、低保金發放等各個環節工作。
二是及時傳達省、州、縣農村低保有關政策,通報全村農村低保人數及相關工作情況,共同分析研究當前村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嚴格按照《云南省農村低保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法和、細則,村委會加強對低保制度的落實,本著本人申請、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組審定上報、張榜公示、政府審核、民政審批的農村低保工作方式,認真做好該村農村低保工作,形成了農村低保工作責任制度。
(二)加強低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自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村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堅持輿論先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村干部通過辦宣傳欄、貼標語、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把實施農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內容、方法步驟、工作程序、資金發放和管理等講明講透,做到農村低保政策家喻戶曉。
據了解,村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專項宣傳農村低保相關政策,召開了2次會議,重點動員青年群眾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參加會議人數達1593人次,印發宣傳涉農惠農政策資料500余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堅持原則,規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縣民政局及低保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村堅持動態管理、區別對待、分類施保的原則,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對象范圍,以戶為單位,深入調查了解家庭收入,認真核定家庭收入,嚴格審核審批程序。
對符合享受的對象,在本村范圍內進行為期7天的張榜公示,公示后無重大異議的,由村委會造冊登記并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鄉政府提出審核意見并張榜公示后報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審批同意后,經所在村委會再次向社會張榜公示。
確認無重大異議的,發給由省民政廳統一印制的《云南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后方可領取農村低保金。在低保金發放過程中,鄉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到村委會進行集中發放,這樣,確保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保障。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我也找到了這個支點,很榮幸,能夠在工商銀行宣武支行機關人力資源部完成我后半年的實習。在這里我很感謝宣武支行給我提供了對我來說最好的實習機會。我所實習的崗位是機關人力資源部科員,這半年中,在機關人力資源部領導的言傳身教下,在人力資源部各位前輩同事的耳濡目染下,從一名幾乎什么都不懂的門外漢變成了如今自認為能肩負使命的責任人。這一切,使我對人力資源部乃至整個宣武支行有了很好的體會認識。
一、對實習工作單位的認識
在宣武支行人力資源部這個大集體里,沒有嚴肅呆板的領導、沒有沉悶寡言的同事,有的只是熱情大方的師長,真誠幫助我的朋友。在和他們的半年接觸中,我從他們那里學習到了很多自身沒有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對我來說最長遠的就是我學會了如何學習!“;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從前的我覺得,學習是在學校里的事情,走上了社會,更多的是在認真工作上下功夫,不自覺的就忽略了繼續學習。然而在宣武支行機關人力資源部的實習工作中,我的這一觀點徹底的被否決,不論是單位同事還是機關領導,他們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因為是在特殊的金融行業,他們不但學習工作上的相關技能知識,還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政治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單位保持一致。同時,單位同事們時刻保持著親密無間的戰友關系,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都是互相溝通交流,通力合作,完全就像是一個人在“;戰斗”;。特別是領導,時時以身作則,團結上下,擔當先鋒模范,在他的帶領下,我看到了部門在這半年中發展迅速,成績斐然。而我自己,受到如此與眾不同的熏陶,也從一來的不適應身份的突然轉變到慢慢理解,然后融入這個大集體。
二、具體實習工作情況
實習的前半年,由于我是新人的資歷尚淺,主要在網點負責對單位票據的提出和提入,對公開戶資料初審、錄交通卡、企業代發工資等業務,在逐漸適應讓融入后,隨著工作有了起色,后半年開始到支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力方面的工作,學習了勞務人員工資、公積金、房補、企業年金、保險和給各個部門報送相關人力數據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近日,按照領導的要求,我以一名普通客戶的身份到招商銀行辦理了一個人賬戶,從一名銀行工作人員的視角,用心感受了招商銀行高檔次的服務,讓我感觸頗深,受益良多。
當我走進招商銀行大廳,立刻就有工作人員來到我面前,熱情詢問:“;您好,有什么能幫助您的嗎?”;。當知道我是來辦理人人帳戶后,工作人員對我說:“;好的,您稍等!”;接著拿了兩張表單和兩張排號給我,“;您先填一下這張表單,這是兩張排隊號,您看哪張先排到,就先去辦理!”;她始終掛著微笑!我輕松地走到填表區,看了看表,拿起筆開始填表。
這時,有一個服務員走過來。“;您好!女士您開戶嗎?”;
“;是的!”;
“;請這里填寫!”;她指著表單里的“;客戶填寫區”;說,“;這個地址欄請詳細填寫,我行規定這里是必須要填寫詳細的,好嗎?”;她微笑著說!
“;哦,好的!”;我點頭。
說著她微笑著離開了。
我繼續填我的表。
不久,另一個工作人員過來,這次是大堂經理。
“;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女士!”;他微笑地看著我和我的表單!
“;這個地方要填嗎?”;表單上有一處需要填寫第三方聯系人,以備能夠準確聯系上客戶!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1、認真考察調研,掌握鄉情民意。
云仙鄉雖是我以前工作過的地方,但對云仙鄉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了解甚少,工作起來不知道從何開展,因此為了掛職工作的順利進行,我積極與鄉黨委書記、副書記交流與溝通,并積極走訪各村,掌握鄉情,了解民意,與村干部、黨員進行深入交流,聽取他們對基層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意見,與他們拉近距離,并對走訪他們的情況和問題做詳細記錄。通過近兩個月的調查,我對云仙鄉有了進一步的解。云仙彝族鄉是原云仙鄉與震東鄉于20xx年3月18日合并后成立的,俗稱"大蘆",位于普洱市思茅區西北部,距思茅城57公里,全鄉國土面積678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116個村民小組,4550戶農戶,17433人(其中農業人口16355人,非農業人口1078人),有漢、彝、傣、佤等十多種世居民族,主體民族為彝族。鄉境內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地勢西部高,東部低。最高海拔為大蘆山2154米,為思茅區最高峰,最低海拔為小黑江邊南宋河口680米,相對高差1475米。水利資源較豐富,但利用甚微。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地表多為赤紅壤和紫色土,耕地面積51900畝,98%為山地,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咖啡、茶葉、小米辣、橡膠、蔬菜;畜牧業主要養殖黃牛、水牛、山羊、豬、蘆山烏骨雞為主。
1、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按照區委"建設中心城,發展功能鎮,打造特色村"三位一體城鄉統籌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分步建設,強化管理,搞活經營四位一體,加大集鎮建設力度,使集鎮建設更加合理、完善。堅持"一村一特色,一寨一風格"的要求,科學規劃村寨布局。20xx年云仙鄉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完成7個村27村民小組的村莊建設規劃;(2)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重點扶持村項目順利實施;(3)完成14個小組財政獎補,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有利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4)道路建設設施建設大步推進,碧云大橋建成通車,完成村組硬化4600米,新建煙區道路98.2公里,新建生產道路28.4公里,農村群眾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5)全面完成了金子塘河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完成20.96公里"三面光"溝渠建設;(6)新建水窖277口,蓄水池12個,1480立方米,架設飲管道68.34公里,人蓄飲水困難的問題有效緩解,水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圍繞"打基礎、調結構、建支柱、促增收"的工作思路,不斷打牢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始終堅持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綠色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烤煙、畜禽、林業、咖啡、茶葉、蔬菜、小米辣七個主要農產業得到鞏固提升。
由于以上各項基礎設施建成和實施,有力推動云仙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使烤煙、畜禽、林業、咖啡、茶葉、蔬菜、小米辣七個主要農產業得到鞏固和提升。烤煙產業提質增效明顯,完成烤煙種植面積9167畝,比20xx年增3344畝,煙葉、畜禽牧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推進,建成大山腳、大荒地兩個高標準肉牛飼養基地;建成常年無公害蔬菜基地160畝;咖啡產業發展迅速,蠶桑產業穩步發展;茶葉、橡膠種植穩中有升;小米辣品種推廣種植效益明顯。
2、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的要求,通過深入開展創新爭優活動,認真抓好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活動,"公開承諾"、"評先競旗"活動,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廣大黨員、干部政治意識、黨性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形成了黨組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群眾得實惠的良好氛圍,20xx年鄉黨委被區委命名為"五星紅旗黨委"。結合四群教育深入開展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建立科級領導干部聯系基層黨建示范點制度,打造市、區、鄉級4個示范點。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及目標考核機制和黨建工作"雙述雙評"制度。嚴格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年內發展黨員36名,轉正40名。"三培養"活動,年內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5人,把黨員培養成村組干部3人。為民服務五項制度得到落實,責任區和人民勤務員全覆蓋。完成了鄉、村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網絡。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全鄉風清氣正的干事環境。
三、云仙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弱。近些年,云仙鄉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利用國家水利項目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建立了大量的水窖、水壩和小水塘,但任有大量的塘堰溝渠等水利設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澇設施老化,農業抗災能力減弱,二是標準化農田比例不高,雖然近幾年先后對大地、挖令村進行了土地綜合治理,并建立罵木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但是"田成塊、路成網、渠相通、溝相連"的標準化農業比例低,綜合生產效益低,三是農村生產生活"四難"問題突出,即行路難、用水難、看病難和信心交流比較突出,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太差。
2、農村基層運轉困難,基層戰斗力不強。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十分緩慢,村級公益事業長期投入不足,生產和生活條件難以得到改善;二是農村黨員年齡偏大,干部待遇過低,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造成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
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增收渠道單一,農民增收困難。由于老百姓科技文化水平較低,守舊思想嚴重,傳統觀念難以改變,仍然以常規種植方式為主,種植作物仍為水稻、玉米常規作物為主,仍停留在小而不全的小農經濟狀態,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農民的市場組織化程度不強,應對抗御市場能力弱,渠道單一,這些都制約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4、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科技培訓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20xx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民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本人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的問題。要借扶貧之機,盡力爭取農村公路油路改造工程。人畜飲水工程及國家對衛生事業項目的投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這些工作,一步完不成的分兩步,一年完不成的分兩年,逐步解決。
二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重點對本鄉干部的思想教育問題,與他們多交流,多談心。同時,按照黨員納新的相關要求,做好老黨員結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工作,拿計劃、出實招,把那些具有共產主義理想,懂科技、能致富、會帶頭的年輕農民不斷吸納到黨組織中來。比如,結合實際提出黨員納新新計劃,按計劃分到老黨員頭上,這樣,即使老黨員發揮了余熱,又做好了黨員納新工作。要通過黨建帶團建、帶婦建等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加強科技培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先行,才能不斷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要結合發展產業的實際,每年舉辦種植、養殖的科技培訓,逐步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質。同時,要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風,相信科學,破除守舊思想束縛,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四是切實抓好糯扎渡電站移民工作。云仙鄉移民工作是鄉內重點工作,全鄉有8村民委員會55個村民小組涉及糯扎渡移民,搞好云仙鄉移民工作,直接關系到全鄉移民生存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因此全鄉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齊心協力,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分工協作,各司其職,整體推進。并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大力加強移民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移民群眾的思想認識。同時要把移民政策認真及時地落實到位,真心誠意地關心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把移民安置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移民工程促進移民區更好更快地發展。
總之,近三個月的掛職學習,感覺受益匪淺,既看到了希望,更體會到肩頭的責任之重。因此,我認為要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不斷摸索出合適本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及方法,推進全鄉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一、認真考察調研,掌握村情民意 認真考察調研, 剛到 村時,我雖然激情有佘,但工作不知道從何開展,為了 掛職工作順利進行,我積極與村書記、主任交流與溝通,積極參加村 兩委和黨員會議,并抽取節假日走訪農戶,掌握村情了解民意,與 農戶進行深入交流,聽取農民對基層組織建設,新農村的意見,拉近 與群眾的距離,并對走訪農戶的情況和和問題做詳細的記錄。并根據 實際情況進行一一解決。真正為民辦實事、好事。通過近一個月的調 查,我對該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村距泉口鎮 10 公里處,屬明堡 地區,是漢、回、土、蒙等民族聚居村,全村共有 2 個社,129 戶, 576 人, 勞動力 315 人。
本村以農業為主, 養殖業為輔, 共有耕地 2236.2 畝,其中退耕還林還草面積 170 畝,擁有中小型農具 30 臺(套) ,手 扶拖拉機 45 輛。共有各類牲畜 754 頭(只) 。全村電視覆蓋率達到 95%。
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學校 1 所, 學生 64 人, 村衛生室 1 所, 黨員活動室 1 處,有黨員 22 名,入黨積極分子 1 名,后備干部 3 名, 黨員致富能手 2 名。目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
1、積極參與宣傳社會撫養費征收政策、新農保政策并參加了社會撫養費、新農保參保費的收繳工作,20xx 年本村新農保參合率達 90%。
2、積極參與各項惠農政策的宣傳與落實,做好農村低保戶的評 審,今年本村新增低保戶 6 戶,做到其評審工作客觀、公正、透明。
其他重大事項嚴格執行“三議一表決”制度,保障群眾參與權、監督權、知情權。
3、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上級有關 文件精神和黨的惠民政策,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素質和為民服務的 能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 戰斗力。
4、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及時、經常為群眾提供各類致富信 息,努力調整經濟結構。也利用遠程平臺,及時、經常地為群眾提供 各類法律政策、 致富信息。
通過組織村民及黨員干部觀看遠程教育片,讓他們了解最新農技知識以及各項法律政策, 塑造全村百姓熱情學習 的良好氛圍。
5、做好平安創建以及穩定工作。到村后我協助村兩委建立健全 平安創建組織機構,完善制度,規范檔案。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 截止目前我參與調解糾紛 5 起。從中我感受到村工作的繁瑣和艱辛, 但同時也認真開展農村工作需要有責任心和耐心。農村畢竟是農村,經濟基礎不好,開展工作要用對方法,做事要了解村民的具體情況, 切實地維護村民的利益。
三、收獲和體會 通過在 近半年的掛職鍛煉,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機關的工作 人員,到基層第一線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半年里,雖然我們在 工作上碰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 但是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 下,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下,我們最終能把困 難一一克服,是本村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本村村兩委的共同工 作和生活中,在和老百姓深入接觸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基層工作的 經驗和方法,深有感觸和體會。
體會之一是做基層領導工作真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要針“是對基層領導工作的形容比喻。有些工作任 務部署下來后, 存在部分群眾不支持, 作為分管領導就得想千方百計, 尋找工作突破口,苦口婆心講道理,耐心細致做工作,有時候遇到一 個難點或釘子戶, 幾天回不去家。
體會之二是找準自己的位置真重要。
作為掛職鍛煉的干部必須要能找準自己的位置。用一句話來總結就 是;把握好尺度,既不要把自己當“領導”也不要不把自己當“領導” 說的是作為下派掛職干部, 只有本著謙虛和學習的態度, 不擺官架子, 該請示的早請示、該匯報的早匯報,要敢于決策、敢于承擔分管工作 的責任,這樣才會贏得領導的信任和群眾的擁護,才會營造順暢的工 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