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計劃與指導的重要依據,它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小編整理了幾個中班教案的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一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故事,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每組分發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則及注意事項。
t:鵝媽媽家呀住在河的對面,所以我們要爬過山買了東西去鵝媽媽家。
四、過程:
1、每組選一名幼兒做鵝媽媽,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2、在教師喊開始后幼兒越過障礙在筐中任選一樣東西給鵝媽媽后直接跑回。
3、依次輪流進行,速度最快的一組勝利。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二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感知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故事,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鵝媽媽買鞋接力賽》
每組分發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則及注意事項
t:鵝媽媽家呀住在河的對面,所以我們要爬過山買了東西去鵝媽媽家
過程:1、每組選一名幼兒做鵝媽媽,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2、在教師喊開始后幼兒越過障礙在筐中任選一樣東西給鵝媽媽后直接跑回
3、依次輪流進行,速度最快的一組勝利。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室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交往。在本課內容中,通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并用語言講述內容和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當眾表達,在講述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三
蜘蛛買鞋(中班)。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學習改變兒歌的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4、聆聽音樂并用仿編的內容歌唱和表演。
: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改變兒歌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只腳?穿幾只鞋?蜘蛛有幾只腳?穿幾鞋?
基本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后,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念到最后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后請幼兒將買賣后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后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并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唱編后的兒歌并做動作。
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活動課,活動通過幽默有趣的兒歌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加減的概念。為了使這節課能讓孩子們產生足夠的.興趣,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準備了充分的教具,蜘蛛、涼鞋、雨鞋、布鞋、皮鞋等圖片。另外,還準備了一元錢的圖卡及一首《蜘蛛買鞋》的兒歌。
孩子們在這節課上表現的出奇的注意力集中,平時一些喜歡亂動的幾個孩子都不在搞小動作啦,這也許是我的形象有趣的教具吸引了這幫小家伙,孩子們特喜歡上來把貼有磁鐵一元錢圖片運用兒歌的方式表示出來,只有個別的幾個孩子對用錢來表示的方法不能很快的掌握,所以,我有針對這幾個孩子做了個別的操作講解,直至孩子們都能掌握。
由此可見,從這節《蜘蛛買鞋》的主題課上不難看出,不是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是我們的課還不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花上心思去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足夠吸引孩子們的教具,那么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將不再是一個難題。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四
1、讓幼兒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多種分法,掌握4的組成。
師:小兔子(2個 一個小白兔 一個小灰兔) 蘿卜(5個)幼:筆 記錄卡 數字卡(每人一張)紙片每人5張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們,看看符老師幫你們請來了誰到我們班來做客?
2、出示小兔子。
豐收的秋天到了,農民伯伯扒了許多的蘿卜,我們來數數有幾個?
2、幼兒操作 5分鐘3、復習3和4的組成和分解。師:以前的課上啊,我記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3、4的組成和分解,可是現在老師忘記了,誰來告訴老師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個胡蘿卜,要分給兩只小兔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個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
師:那么把5個蘿卜,分給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請小朋友來分。
4、再請個別幼兒來分。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五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故事,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每組分發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則及注意事項。
t:鵝媽媽家呀住在河的對面,所以我們要爬過山買了東西去鵝媽媽家。
1、每組選一名幼兒做鵝媽媽,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2、在教師喊開始后幼兒越過障礙在筐中任選一樣東西給鵝媽媽后直接跑回。
3、依次輪流進行,速度最快的一組勝利。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六
1.通過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活動延伸《鵝媽媽買鞋接力賽》
每組分發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則及注意事項
t:今天啊,鵝媽媽生病了,但是啊它想要買東西,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七
1、學習用標記記錄圖形的兩個特征(大小、形狀或顏色)。
2、觀察、比較圖形之間的不同特征,并能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1、數字1-9的卡片各一張;不同顏色、形狀、大小屋頂的房子圖片一張;標記卡片若干張(大小、形狀、顏色標記)。
2、幼兒人手1-2份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游戲:開火車。
1、教師:今天,小兔子要請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們開火車去好嗎?
準備好了,火車就要開了哦。
教師: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
幼兒:幾點開。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你們看。
幼兒:(看數字)x點開。
2、教師帶領幼兒先集體開展游戲,再分小組游戲,最后請個別幼兒游戲。
二、看圖形做標記。
1、教師出示有不同形狀的屋頂圖片。
教師:我們的火車終于開到小兔住的小區門口了。
可是這么多房子,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
別急,小兔子啊給我們小朋友寫了一封信,我們來看一下。
2、出示標記圖。
(1)小兔子可真聰明,他把他家的屋頂用標記記錄下來了,讓我們小朋友看標記來找到他的家。
(2)啟發幼兒根據標記來找出相應的圖形,注意引導幼兒要兼顧多個標記來找出圖形。
可讓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小兔子的家的?并集體認識。
(3)師生共同驗證結果。
3、教師:小鹿看見了也想請我們來幫它寫一封信,寄給其它小動物。
(1)那么小鹿家的屋頂是什么樣子的呢?
出示小鹿圖片并粘貼在一幢房子門口。
(2)小鹿正在它家門口等著我們呢。我們一起幫它來寫這封信吧。
(3)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結果。
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幫小鹿把信寫對了呢。
三、操作活動。
1、看圖形記錄特征。
教師:小區里的其它小動物都知道我們小朋友聰明,所以都要叫我們幫它們寫信呢。
2、幼兒操作材料,觀察上面的屋頂和小動物,說出是誰叫你寫信的,并說出屋頂的名稱和特征,然后在空白處記錄它們的兩個特征。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活動評價展示。
展示個別幼兒操作結果并請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結果的。師生共同檢查評價。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八
1、通過猜想、組合,理解圖形間的關系,嘗試用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拼出狗、鳥、帆船等形象。
2、發展觀察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初步養成與同伴間的協調合作能力,體驗圖形分、合的樂趣。
重點:復習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認識及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難點:幼兒合作操作,用幾何圖形拼貼圖完成一本書。
1、故事《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課件。
2、幼兒的操作材料5組、自制圖書11本。
3、幼兒專用膠水、蠟筆、籃子等。
4、經驗準備:知道各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1、引導幼兒進入“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藥”的故事情節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看課件,復習鞏固對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及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幼兒根據圖畫,自由回答。
師:原來……哈哈阿姨因為喝了魔法藥,也變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語“方方正正的磚頭啊,變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這樣,方方正正的磚頭飛過來變成勇敢的大狗把貓趕走了。
教師小結:我們身邊的黑板、窗子、書、文具盒……都是由長方形組成的。
師:誰愿意試一試用正方形、和長方形拼成大狗。
3、幼兒進行拼搭的游戲活動:幼兒操作,合作完成狗、大鳥、帆船的拼貼。
(1)用圓形和半圓形拼成大鳥。(把圓對稱的分成兩份就成了半圓形)
(2)用三角形拼成帆船。(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小結:原來每種圖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等等。
4、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看運用多種幾何圖形拼成的圖片。
5、幼兒分組操作練習,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九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1、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
2、鵝媽媽頭飾若干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1)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2)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
(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3)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1)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2)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故事,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1、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2、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故事:鵝媽媽買鞋
鵝媽媽去買鞋,左看右看,買了一雙高跟鞋。
老板說:“鞋很美,可惜你腿上毛太粗。看來還得買雙襪,讓你看起來像朵花。”
老板說:“襪很美,可惜 你腰圍肥了些。最好加件大花裙,保證你受歡迎。”
老板說:“裙很美,不過你脖子光溜溜。只要有條金項鏈,你會變成大美人。”項鏈兒美,不過老板有意見:“現在什么都不缺,只要一瓶好香水。”
哎呦呦,鵝媽媽手酸腳也累,原來只想買雙鞋,怎么會抱回一大堆。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
1.學習按一二一二的規律排列物體,體驗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
2.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規律進行排列,并會用語言表述。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感知數學活動中有序排列的規律美。
1.動物房子的墻按一二一二規律排序的展示板。(三塊板,一塊是形狀相同顏色不同,一塊是顏色相同形狀不同,另一塊是有空缺的)。
2.《幼兒畫冊》(第3冊第10頁)、蠟筆每人一份。
重點:學習按一二一二的規律排列物體。
難點: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規律進行排列,并會用語言表述。
二、組織學習,找排列規律1. 出示第一塊展示板,讓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師:我們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這些圖形的?
幼:一個紅片片,兩個綠片片,一個紅片片,兩個綠片片。
2.出示第二塊展示板,讓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幼:一個三角片片,兩個方片片,一個三角片片,兩個方片片。而且顏色相同。
(2):它們是按一個二個一個二個的規律來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導幼兒填補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動物房子展示板,讓幼兒幫忙找規律,補全規律。
(2)請個別幼兒上臺幫忙找出規律并把它補齊。
四、布置輔導1.出示彩旗,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讓先完成的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怎么涂的。
2.請2-3個幼兒上臺講講,教師講評。
3.讓幼兒相互檢查。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一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改變兒歌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只腳?穿幾只鞋?蜘蛛有幾只腳?穿幾鞋?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后,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念到最后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后請幼兒將買賣后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后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并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唱編后的兒歌并做動作。
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活動課,活動通過幽默有趣的兒歌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加減的概念。為了使這節課能讓孩子們產生足夠的興趣,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準備了充分的教具,蜘蛛、涼鞋、雨鞋、布鞋、皮鞋等圖片。另外,還準備了一元錢的圖卡及一首《蜘蛛買鞋》的兒歌。
孩子們在這節課上表現的`出奇的注意力集中,平時一些喜歡亂動的幾個孩子都不在搞小動作啦,這也許是我的形象有趣的教具吸引了這幫小家伙,孩子們特喜歡上來把貼有磁鐵一元錢圖片運用兒歌的方式表示出來,只有個別的幾個孩子對用錢來表示的方法不能很快的掌握,所以,我有針對這幾個孩子做了個別的操作講解,直至孩子們都能掌握。
由此可見,從這節《蜘蛛買鞋》的主題課上不難看出,不是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是我們的課還不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花上心思去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足夠吸引孩子們的教具,那么讓孩子的注意力集;將不再是一個難題。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二
1、對鞋子的不同種類和用途感興趣,嘗試按特征配對,并樂意說出自己的認識和發現。
2、初步積累根據不同場合、不同季節及腳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生活經驗。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掌握鞋子的不同特征、用途、適用季節。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布置成“丁丁鞋城”。
2、 介紹鞋的課件(芭蕾鞋釘鞋、絕緣鞋等特殊用途的鞋。)
3、 不同大小的鞋盒、記號筆、貼有雙面膠的鉛畫紙若干。
一、參觀鞋城
1、說說我的鞋
a師:今天我穿了一雙運動鞋。你們都穿了什么鞋?
b依次請穿相同鞋子的幼兒伸出腳,大家一起數數共有幾雙鞋,總共有幾種鞋。
2、參觀鞋城
師:除了我們腳上穿的這幾種鞋,還有沒有別的鞋呢?我們一起去新開張的“丁丁鞋城”看看,為自己挑一雙喜歡的鞋。大家一定要找對相同的兩只鞋喲!(教師了解幼兒選鞋情況,選擇幼兒沒選的一至兩種鞋。)
二、交流討論
1、認識鞋的種類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買了什么鞋?(請買相同種類鞋子的幼兒把鞋放在一起。)
師:你為什么買這雙鞋?你認為什么時候穿這雙鞋最好?為什么?
師:我剛才也買了一雙鞋。知道這叫什么鞋,我為什么買它嗎/
2、發現鞋子的不同特征、用途、適用季節
師:剛才我們都介紹了自己買的鞋,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一共有多少種鞋。
師:這些鞋除了種類不同,還有什么不同(拉鏈、系帶子、高跟、平跟、硬底、軟底)
3、了解買鞋的常識
師:這些鞋子不但漂亮,而且用途也不同,我們換上試試吧!
師:為什么小朋友都穿進新鞋了,我卻穿不進呢?(認識大小、是否合適、舒適、便于行動)
三、拓展延伸
1、了解特殊的鞋
師:除了我們買的這些鞋,“丁丁鞋城”還有哪些鞋?它們有什么用?你還看見過什么鞋?它有什么用?(放課件)
2、鞋、盒配對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我也想了一個辦法,給鞋子畫了一張“像”貼在盒子側面,這樣就能很快找到想穿的鞋子了。你們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去試試吧。
3、交流分享各自的記號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能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他們認識鞋子并給鞋子配對,在此基礎上,知道鞋子的不同特征、用途、適用季節。繼而拓展延伸了解特殊的鞋子。結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層層深入,讓幼兒在玩中學,既游戲化又生活化有利于幼兒理解。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三
2、能夠發現并完成串珠子的多種排序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幼兒樂于參加活動,喜歡把物體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ppt課件、操作材料、各種“糖葫蘆”小卡片。
小豬串手鏈的排序:紅-綠-紅-綠-紅……。
小猴串手鏈的排序:大-小-大-小-大……。
小象串手鏈的排序:圓-方-圓-方-圓……。
3、進門闖關,創設情景。
小動物們來到小兔子家要答對問題才能進門,請幼兒解答問題,完成排序,才可以進入小兔子家為慶祝生日哦。
4、操作游戲。
教師給每個幼兒分操作材料,請幼兒動手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把圖片粘到小棒上面,做成好看的“糖葫蘆”,親手為小兔子送上生日禮物,完成后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說一說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排序。
教師總結幼兒表現,點評幼兒動手完成的“生日禮物”,最后以《生日快樂》歌曲結束活動。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四
1.通過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提問,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啊?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1.教師根據教具再復述,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每組分發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則及注意事項。
t:今天啊,鵝媽媽生病了,但是啊它想要買東西,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五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學習改變兒歌的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4、聆聽音樂并用仿編的內容歌唱和表演。
: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改變兒歌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只腳?穿幾只鞋?蜘蛛有幾只腳?穿幾鞋?
基本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后,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念到最后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后請幼兒將買賣后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后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并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唱編后的兒歌并做動作。
活動中滲透了科學、藝術、語言等多方面內容,幼兒參與興趣積極踴躍,收效很好。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六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學習改變兒歌的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4、聆聽音樂并用仿編的內容歌唱和表演。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6、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改變兒歌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只腳?穿幾只鞋?蜘蛛有幾只腳?穿幾鞋?基本部分:
1 、 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后,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念到最后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 、 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 、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后請幼兒將買賣后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后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并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唱編后的兒歌并做動作。
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活動課,活動通過幽默有趣的兒歌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加減的概念。為了使這節課能讓孩子們產生足夠的興趣,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準備了充分的教具,蜘蛛、涼鞋、雨鞋、布鞋、皮鞋等圖片。另外,還準備了一元錢的圖卡及一首《蜘蛛買鞋》的兒歌。
孩子們在這節課上表現的出奇的注意力集中,平時一些喜歡亂動的幾個孩子都不在搞小動作啦,這也許是我的形象有趣的教具吸引了這幫小家伙,孩子們特喜歡上來把貼有磁鐵一元錢圖片運用兒歌的方式表示出來,只有個別的幾個孩子對用錢來表示的方法不能很快的掌握,所以,我有針對這幾個孩子做了個別的操作講解,直至孩子們都能掌握。
由此可見,從這節《蜘蛛買鞋》的主題課上不難看出,不是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是我們的課還不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花上心思去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足夠吸引孩子們的教具,那么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將不再是一個難題。
中班數學買鞋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七
1、能按5以內指定數目取出相等的'物體。
2、幼兒能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出等量物體。
3、能初步與同伴協商,分享材料。
1、將活動室布置成超市。笑臉信封1-5,1-5的實物卡一套。
2、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內有點子卡。
3、按數取物的笑臉信封,實物卡。
一、活動導入。
1、幼兒每人拎一個小籃子,籃子里有點子卡。
教師:“小朋友們,一會兒我們要到大班哥哥姐姐的娃娃家去做客,我們先去超市買點禮物好不好?每人可以買三種禮物,每種禮物買幾個呢?看看你們籃子里的點子卡是幾,就買幾個。”
2、幼兒到超市購物。按照點子卡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3、教師:“哥哥姐姐打來電話,說讓你們給他們的笑臉信封帶一點小卡片。我們先看看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有幾個。然后再給它找卡片朋友。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臉數量一樣多的卡片才能放進信封里面。”
請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臉數量放小卡片。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比較等量物體。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臉娃娃是幾個,自己找了幾張卡片,每張卡片上的物體有幾個。
2、師生共同帶著購買的物品和笑臉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