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具備獨特的觀點和深度思考,還要有精彩的文采和語言表達。接下來是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寫作的熱情和動力。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一
在小學相比其他科目語文的知識點比較雜且多,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
理解詞語。
1、先弄清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疾馳”,“疾”是“飛快”,“馳”是“奔跑”,“疾馳”就是“飛快奔跑”的意思。
2、運用。
近義詞。
或
反義詞。
來解釋。如:(近義)“焦急”就是“著急”的意思。(反義)“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如《養花》一文,從“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斷重復”的意思。
詞的感情色彩。
褒義詞:形容好的,如“頑強”;貶義詞:形容不好的,如“頑固”;。
中性詞:形容不好不壞,如“環視”“桌子”。
五、選詞填空:
先分清楚所給的近義詞在意義、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區別,然后聯系所給的句子進行判斷選。
填。如:正確準確。
1)勘測地形必須十分(準確),不能有半點馬虎。
2)這個意見提得非常(正確),我應該接受。
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右:西為右。
3、河:黃河。江:長江。
4、五岳: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三)。
2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b)。
a、十五歲b、二十歲。
21“入木三分”這個。
成語。
原本是用來形容什么的?(b)。
a、文章b、書法。
22、河姆渡遺址位于:(b)。
a、黃河流域b、長江流域。
2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面包括多少首詩?(b)。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
24、《孫子兵法》的作者是:(a)。
a、孫武b、孫臏。
25、算盤是中國傳統計算工具,利用算盤能進行開平方的運算嗎?(a)。
a、能b、不能。
26、下面哪個成語與秦始皇有關?(c)。
a、指鹿為馬b、奇貨可居c、圖窮匕見。
27、唱念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a、面部表情b、舞蹈動作c、器械表演。
2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b)。
a、王勃b、張九齡。
29、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b)。
a、晚春b、仲夏。
30、成語“機不可失”出自張九齡之筆,它的下句是:(a)。
a、時不再來b、失不再來。
31、“熄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書信通過郵驛傳遞。唐代管理這類工作的中央管理機構是:(a)。
a、尚書省b、中書省c、門下省。
32、陜西省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b)。
a、秦始皇b、武則天(此題有爭議)。
3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b)。
a、白居易b、李白。
34、孟子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里“規矩”的意思是:(a)。
a、法律條文b、美德善行、圓規曲尺。
35、“一琴一鶴”所形容的是:(c)。
a、為政清簡b、平安長春c、淡泊名利。
3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a)。
a、李商隱b、駱賓王。
37、《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b)。
a、《金陵記》b、《石頭記》。
38、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b)。
a、黃河b、長江c、淮河。
39、“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a)。
a、元好問b、柳永c、晏殊。
40、孟子說:“君子有三樂”,下列哪項不在其“三樂”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鄉人無不稱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二
1、四大古典名著是吳承恩的《西游記》、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2、匹諾曹是世界著名童話《木偶奇遇記》的主人公。
3、倒掛起來睡覺的動物是蝙蝠,合不攏眼睛睡覺的是魚。4、填反義詞:
a、聰明一世,(糊涂)一時。b、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
c、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d、獎賞不論冤仇,(懲罰)不論骨肉。
5、歷史人物與哪個成語有關:
孫臏—(圍魏救趙)藺相如—(完璧歸趙)曹操—(望梅止渴)苻堅—(草木皆兵)。
(4)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
(5)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
(6)“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古詩詞中詩人總喜歡題花吟月,使詩詞或香艷醉人,或清新脫俗,你知道含有下列事物的詩句嗎?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杏花: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桂花: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月: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三)。
(主要出現在我國古代文獻,如《莊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韓非子》濫竽充數,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3歷史故事成語,漢語成語中,來源于歷史事件名人傳聞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傳》《史記》《后漢書》有許多著名戰爭或歷史事件概括而來的成語,如草木皆兵,完璧歸趙,紙上談兵,破釜沉舟,指鹿為馬,這類成語要注意這個成語的主人公,考試會考到,(后面有專門練習)。
6來源于民諺俗語的:投鼠忌器,唇亡齒寒,城門失火,秧及魚池。
成語中的廣告應用(活用成語)1一毛不拔(某牙刷廣告)。
2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某臭豆腐廣告)3停電24小時依舊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廣告)4閑妻良母(中國臺灣海龍洗衣機的廣告)5一筆勾銷(某涂改筆廣告)。
6千軍萬馬難抵名筆一揮(派克金筆廣告)7默默無“蚊”的奉獻(某電蚊香廣告)8金獅牌自行車(樂在騎中)。
含“手”的成語。
填反義詞:
a、聰明一世,(糊涂)一時。b、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c、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d、獎賞不論冤仇,(懲罰)不論骨肉。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三
今天,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特別的“語文課”,使我從中感受很深。
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了兩個話題:一是有的同學常常借別人的作業來抄;二是有些同學小小的年紀卻經常看一些毫無意義的書。
對上述的兩個話題,我有自己的一些見解。說到同學們常常抄別人的作業,我認為這是絕對不對的!做好作業,可以幫助我們復習一天中所學到的知識,可以讓老師了解班上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還可以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檢驗我們的學習成果。
如果我們自己不做而去抄襲別人的作業,那么老師會以為大家都掌握了一天中所學到的知識,從而進入新單元的學習,那些抄別人作業的同學就會跟不上學習進度而掉隊,該不會的還是不會。這難道不是害了自己嗎?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學習,不是為父母學的,不是為老師學的,不是為哪一個人學的,而是為自己學的。”
關于讀什么書的話題,我的見解是這樣的:我愛讀書,也會讀書。我從讀書的實踐中體會到讀書的無窮樂趣。
假如,在你面前有一個大書柜,里邊有各種各樣的書,你會去看哪種書?是看那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學知識的書呢?還是去看那些毫無意義的所謂“好看”的書?我的回答只有一個:當然是要看有意義的書!
看有意義的書,可以增長見識,可以解除疑惑,可以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樂。可是書有許多種,分門別類,五花八門,有好有壞,讀好書,有益;讀壞書,有害。在當今社會,一些不法之人唯利是圖,專門印制、販賣壞書甚至黃色書刊,我們青少年千萬不要去閱讀這類壞書!所以說,“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這句話更有其現實意義。
總而言之,讀書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就看你讀得是好書還是壞書。為了不斷獲取新的知識,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讓我們大家都來讀書,讀好書吧!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四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壺中無酒--------難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寺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
43、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44、竹筍出土--------節節高
45、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
55、木偶流眼淚--------假人假義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五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作者:
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詩人。
注釋:
(1)村居:在鄉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2)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
(3)春煙:春天水澤、草木等蒸發出來的霧氣。
(4)醉:迷醉,陶醉。
(5)散學:放學。
(6)紙鳶:風箏。
題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讀了這首詩,我們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的美麗春景,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第一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
第二句寫的是人物活動。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此詩通過細致地觀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語言,勾勒出新穎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悠閑寧靜而又略帶清愁的心情,構成了渾成和諧的意境,給人以優美的藝術享受。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六
3、遞進關系:不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僅、不只、不光)……還(又、也)。
6、轉折關系:雖然……但是盡管……還盡管……卻但是(可、卻、可是、然而、不過、只是、僅)。
7、假設關系:如果(假設、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縱然)……也(還)。
8、條件關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憑……也。
關聯詞語的運用,關鍵在于平時語感的培養,如果一句話當你添上了關聯詞語之后意思表達出現的差異,那么肯定是不對,所以關聯詞語的運用竅門就在于對句子和意思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
修辭方法不只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作文這一重要的知識,所以絕不能忽視,以上粉色的修辭方法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接下來我做了如下小結,僅供參考!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征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夸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6、設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7、雙關: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8、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9、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10、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11、對偶: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兩個句子或短語表達意思相近相關或相反的。
12、反復:為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這個事或人相關的人或事。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七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壺中無酒--------難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寺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
43、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44、竹筍出土--------節節高
45、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
55、木偶流眼淚--------假人假義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8、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71、上鞋不用錐子-------真行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開水里煮空籠--------不爭包子爭口氣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黃牛追兔子--------有勁使不上
78、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79、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80、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83、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八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
修辭方法不只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作文這一重要的知識,所以絕不能忽視,以上粉色的修辭方法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接下來我做了如下小結,僅供參考!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征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夸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6、設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7、雙關: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8、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9、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10、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11、對偶: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兩個句子或短語表達意思相近相關或相反的。
12、反復:為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這個事或人相關的人或事。
如果想把修辭方法運用的恰當正確,一定要在日常的學習中留心、留意,多積累,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把每個修辭方法都背一到兩個有代表的句子,并以此句舉一反三!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九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文字。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小學語文漢字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橫后豎(十),先撇后捺(八),從上到下(景),從左到右(樹),從外到內(同),從內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國),先中間后兩邊(水)。"
獨體字(中)、左右結構(秋)、左中右結構(做)、上下結構(恩)、上中下結構(翼)、全包圍和半包圍結構(園、區)、品字形結構(晶)
(1)"音序查字法"的步驟:認準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節、找漢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定部首、翻索引;數余畫;查漢字。
部首查字法的規則:
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內外都有,取外不取內。
獨體字一般將字的第一畫作為其部首。
(3)"數筆畫查字法"的步驟:數準筆畫數;翻索引、查'難檢字索引';找漢字。
(1)筆畫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筆形不同"外"和"處"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筆畫數量不同"今"和"令"
(5)結構單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貧"和"貪"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如:"張"(1)展開(2)看、望(3)陳設(4)姓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列寧)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毛澤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語文園地三。
正月菠菜才吐綠,二月栽下羊角蔥,三月韭菜長得旺,四月竹筍雨后生,五月黃瓜大街賣,六月葫蘆彎似弓,七月茄子頭朝下,八月辣椒個個紅,九月柿子紅似火,十月蘿卜上秤稱,冬月白菜家家有,臘月蒜苗正泛青。
十二屬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一
詞語解釋:
天際:天邊更:再唯見:只看見。唯:只。碧空:晴朗的天空。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協調:配合得適當。暴發:突然發生。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x疆庫車附近。饒有興趣:興趣很濃。
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譴責:責備,嚴正申斥。
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時性上漲的時期。懶惰:不愛勞動和工作,不勤快。
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說應該這樣。聯結:結合(在一起)。
間隔:指兩個事物之間的.空間(或時間)距離。凋零:(草木)凋謝零落。
輾轉:指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地方。襲擊:比喻突然打擊。
炫耀:夸耀,顯示。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突如其來:突然發生。突如:突然。跨越:越過地區或時期的界限。
談何容易:指凡事辦起來不如想象的那樣簡單。空曠:視野開闊,無任何阻擋物。莊重:舉止和談吐不隨便。寬裕:寬綽富裕。屏息凝神:屏住呼吸,精神集中。叮嚀:叮囑,告誡。號啕大哭:放聲大哭。驚嘆:驚奇贊嘆。
目不轉睛:不轉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端詳:仔細地看。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悟:醒悟,明白。給予:給,使別人得到。
突如其來:出乎意料地突然發生。
不假思索:用不著思考。形容說話辦事敏捷、果斷。
形影不離:像形體和他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密切,經常在一起。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二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好吃甜的,找賣糖的;好吃酸的,找賣醋的。
禍從口出,病由心生。
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謀官如鼠,得官如虎。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日長事多,夜長夢多。
家常飯好吃,常調官難做。
賭錢眾人罵,讀書眾人夸。
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三
如:“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先后順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動作后,我就照著樣子做。”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接著……、……就……、……于是……、……又……、……便……。
遞進句。
分句間是進一層的關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
選擇句。
各分句列出幾種情況,從中選出一種。
如:“我們下課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轉折句。
后一個分句與前一個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對,或部分相反。
如:“雖然天氣已晚,但是老師仍在燈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雖然……但是……、盡管……可是……、……然而……、……卻……。
因果句。
分句間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如:“因為這本書寫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歡看。”
假設句。
一個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另一個分句表示假設實現后的結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不舉行了。”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就……、即使……也……。
條件句。
一個分句說明條件,另一個分句表示在這一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
如:“只要我們努力,成績就會不斷地提高。”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四
說書的嘴快,演戲的腿快。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后必然說是非。
話多了不甜,膠多了不粘。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錘。
逢惡不怕,逢善不欺。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當面是個人,轉臉是個鬼。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量大福大,心寬屋寬。
病好不謝醫,下次無人醫。
先釘樁子后系驢,先撒窩子后釣魚。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五
反義詞:
饑寒---(溫飽)索取---(奉獻)寒冷---(溫暖)虛假---(真誠)冷漠---(熱忱)。
破壞---(保護)危險---(安全)復雜---(簡單)安靜---(熱鬧)普通---(特殊)。
熟悉---(陌生)容易---(困難)開始---(結束)快活---(悲傷)仔細---(馬虎)。
好看---(難看)買---(賣)退---(進)快---(慢)長---(短)。
正---(反)美---(丑)貧---(富)冷---(暖)恨---(愛)。
細---(粗)遠---(近)真---(假)哭---(笑)朝---(夕)。
輕---(重)好---(壞)單---(雙)高---(矮)生---(死)迎---(送)。
詞語:
aa的詞型:胖胖的甜甜的香香的綠綠的紅紅的。
abb的詞:靜悄悄綠油油金燦燦白花花亮晶晶興沖沖胖乎乎慢吞吞。
aabb的詞:來來往往明明白白開開心心許許多多干干凈凈高高興興。
abac的疊詞:又說又笑又大又紅又香又甜又高又大又細又長又白又胖。
游來游去飛來飛去走來走去跑來跑去跳來跳去說來說去。
例:()極了神氣極了可怕極了漂亮極了傷心極了。
開心極了可愛極了害怕極了認真極了。
例:立刻()立刻喊起來立刻歡呼起來立刻唱起來。
立刻跳起來立刻叫起來立刻跑起來。
例:聞了聞聽了聽看了看瞧了瞧望了望。
例:一個比一個好一棵比一棵壯一塊比一塊甜一只比一只大。
例: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一塊塊(石頭)一條條(金魚)。
一棵棵(小樹)一只只(小雞)一座座(大山)一本本(書)一雙雙(小手)。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六
1、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2、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3、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陰朔山水甲桂林。
5、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無(被譽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濟南市,有名泉七十二處,號稱"泉城"。
6、在七十二泉中,趵突泉名列首位,人稱"天下第一泉")。
7、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七
抓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連起來,稍加整理;。
2、按所敘述的問題來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3、根據文章的標題,加以補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寫了五壯士接受任務;第二段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段寫了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段寫頂峰殲敵;第五段寫英勇跳崖。把這五段段意連起來,稍加整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寫了五位壯士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掩護群眾的任務,有計劃地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終于把敵人引上絕路,殲敵于頂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經過。
又如《顏黎明的信》一文敘述了這樣幾個問題:
1、青年人該怎樣讀書;。
2、談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發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八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一般說來應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確。二、內容具體,條理清楚。三、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四、詳略得當,主次分明。五、善于觀察,想象豐富。六、書寫工整,格式正確。
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寫作素材外,還必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編寫作文提綱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審題。只有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于“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里教給同學們三種審題方法:
(1)分析法:先把題目按詞拆開,然后一個詞一個詞琢磨,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校園新事多》可分解為“校園”、“新”、“事”、“多”四個詞,我們就能寫發生在校園里的新鮮的事,至少要寫出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2)比較法:根據所給題目,自已擬幾個相似的題目進行比較,弄清它們的寫作范圍和要求。如寫《我和老師》,可自擬《我的老師》、《我愛您,老師》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確定寫作重點。
(3)設問法:先提出幾個問題,并考慮好其中的重要問題,然后對照題目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回答。如《她變了》,可提問:變之前她是怎樣的?她變的原因是什么?她變后是怎樣的?有哪些人說她變了?另外,對于特殊的題目要仔細推敲,弄清真正的意義。如《溫暖》,就不能專寫天氣溫暖,而應體現互相幫助或得到關懷愛護的感受。2、確定中心中心就是文章的靈魂。教給大家確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如《記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確題目的重點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寫作時要緊扣這個中心。
第二、要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積累,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來確定中心。如寫《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現王小明的好品質,他的優點。
材料的組織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對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寫,哪些后寫,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對材料的處理。哪些詳寫,哪些略寫。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1)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安排材料。(2)按時間的推移安排材料。
小學語文級的知識點(專業19篇)篇十九
1、基礎知識回顧: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
3、音節:音節是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組合。
(1)當韻母?u?和聲母?j、q、x、y?相拼時,去掉?u?頭上的兩點,如?ju?。(2)人或事物等專用名詞的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北京beijing?4、隔音符號:當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后面,讀音易發生混淆時,應在第一個音節后面加上隔音符號,用?’?表示,幫助分清兩個音節。如?ping’an(平安)?、?qi’e(企鵝)?。
二、漢字。
1、筆畫與筆順規則?先橫后豎(十),先撇后捺(八),從上到下(景),從左到右(樹),從外到內(同),從內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國),先中間后兩邊(水)。
2、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7種結構)獨體字(中)、左右結構(秋)、左中右結構(做)、上下結構(恩)、上中下結構(翼)、全包圍和半包圍結構(園、區)、品字形結構(晶)。
3、無聲的老師——字典(3種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驟:認準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節、找漢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定部首、翻索引;數余畫;查漢字。部首查字法的規則: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內外都有,取外不取內。獨體字一般將字的第一畫作為其部首。
(3)?數筆畫查字法?的步驟:數準筆畫數;翻索引、查‘難檢字索引’;找漢字。
5、多音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如?塞?、?露?、?咽?。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6、多義字: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意思的字。
如:?張?(1)展開(2)看、望(3)陳設(4)姓。
三、詞語。
實詞:名詞(木)、動詞(跑)、形容詞(美麗)、數詞(一)、量詞(位)、代詞(你、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