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是對一段時間內的工作成果和工作過程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工作報告案例,供大家閱讀和學習,希望能夠啟發大家進行有效的工作總結。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一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它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晌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于塑料制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而且,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和回煉燃油。為了增加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探討怎樣合理塑料袋的方法。有鑒于此,我們提出"塑料袋污染的調查報告"。
組長:向勁宇負責手抄報,黑板報,簡報的主編。
組員:吳玉婷負責聯絡有關部門的宣傳工作。
管治川負責查尋有關資料,打印材料,制作數據統計表格。
黃倩茜負責寫調查報告,統計和收集數據。趙豪負責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10月13日放學后,本課題的小組長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一次環保宣傳會議,主要制定活動方案及步驟。分工撿拾操場,花壇,教室,垃圾桶,角落里的塑料袋。做了一次實際的數據統計之后,又去環保局,進行白色垃圾專題訪問,上網查尋獲取更多資料,然后,把獲取的資料和數據整理在一起,最后,把獲取的資料和數據編成手抄報和黑板報,環境剪報。
1、收集校園內一天中扔掉的塑料袋,稱出重量,統計和分析數據。
2、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3、走訪縣環保局和環衛站。
4、將資料編成手抄報,黑板報,簡報,加大宣傳的力度。
5、向學校發出倡議,讓廣大同學能合理使用塑料袋。
1、本校一天使用塑料袋情況調查表。
收集的塑料袋量學生人數平均每人使用塑料袋量。
3。2千克1593人約2.008克。
2、全縣小學生一天使用塑料袋情況推算表。
每人使用塑料袋量學生人數全縣小學生使用塑料袋量。
2.008克51966人104.348千克。
3、全縣小學生使用塑料袋情況推算表。
學生人數1天1周1年。
51966人104.348千克730.43千克37.98噸。
4、分析討論。
的技術對塑料袋沒有很好的技術處理方法,已經成為一大公害。
(2)據我們親自收集校園內一天所扔的塑料袋重量為3。2千克,可以推算出全校一個月要扔塑料袋3。2×30=96千克。一年要扔塑料袋96×12=1152千克。以"一盹廢塑料回煉燃油600千克"計算,全校一年扔的塑料袋回煉燃油門52×0。6=691千克,再以每千克燃油價值25元計算,可知2。5×691=1727。5元,用這些錢來購買課桌椅,大概可以買61套,足購一個班的同學使用。而把這一年的塑料扔在大自然中,可想而知要破壞多少寶貴的土地資源,如焚燒,將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混入空氣中,就會形成酸雨,直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5、廢塑料袋危害的幾個方面。
(1)造成h視覺污染h: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給人們視覺上所造成的h臟亂差"感覺,它破壞了城市,農村和風景區的給人的景觀美感,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情緒,它也破壞了城市的市容衛生。
(2)造成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一高分子樹脂具有極強穩定性的特點,它在自然環境狀態難以降解,可以存在幾百年,甚至王平車}這樣大量,長久地日積月票,就會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直接破壞有: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導致農作物的減產;被家禽,家畜,野生動物(甚至瀕危野生動物)誤食,就會導致其死亡等;間接破壞主要是在處理一次性塑料制品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如采用填埋方法,會不斷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如采用焚燒方法,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破壞大氣環境。
人體健康有害,國外發達國家己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裝上的使用,或要求對其表面進行涂覆處理。然而,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都可以回煉為燃油。一盹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汽油或柴油。
(1)禁止使用有毒塑料和一次性難解塑料制品。
(2)建議盡量使用紙袋,布袋等塑料袋的替代晶。
(3)建議各部門和單位加強管理,設置專門投放塑料袋的垃圾桶,強制回收廢棄的塑料袋。
(4)對于已經使用過的塑料袋,可以進行多次重復使用。
(5)提高同學環境意識,環境意識是公民素質的一部分。建議學校多開展環境知識方面的講座,讓同學自覺地養成好習慣,只要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人人維護清潔衛生的校園,校園環境才會更加美好。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二
(1)禁止使用有毒塑料和一次性難解塑料制品。
(2)建議盡量使用紙袋,布袋等塑料袋的替代晶。
(3)建議各部門和單位加強管理,設置專門投放塑料袋的垃圾桶,強制回收廢棄的塑料袋。
(4)對于已經使用過的塑料袋,可以進行多次重復使用。
(5)提高同學環境意識,環境意識是公民素質的一部分。建議學校多開展環境知識方面的講座,讓同學自覺地養成好習慣,只要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人人維護清潔衛生的校園,校園環境才會更加美好。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三
目前我縣從事塑料產品及相關的企業超過200家,年生產量超過10萬噸,生產廠家覆蓋了全縣所有鄉鎮和管理區,產業鏈逐漸形成。
1、塑料再生料加工。
塑料再生料加工企業有10余家,年生產總量約4000噸,分布在油召鄉、豐州鎮、平鄉鎮。主要產品有pe、ppabs再生料。此類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質量差,僅能滿足我縣塑料生產需求量的10%,大部分塑料原料要從廊坊的文安、邯鄲的魏縣、保定的順平等地購買。
2、塑料改性材料。
該行業主要產品是塑料填充母料,年生產能力15萬噸,年生產量10萬噸,產值2億元。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塑料填充母料生產基地,生產廠家有13個,生產能力超過1萬噸的企業有:河北天旗公司、平鄉縣華洋塑膠有限公司、平鄉縣先鋒塑膠廠、平鄉縣東興塑料廠、平鄉縣天誠塑膠廠等,產品有pe、pp普通填充母料、塑料填充繩填充母料、增強填充母料,無紡布專用填充母料、透明填充母料,消泡填充母料、玻纖增強聚丙烯、快餐盒專用填充母料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產品銷售全國各地并出口俄羅斯等國家。該產業由現政協副主席、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改性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徐同考于上世紀80年代領先創辦,目前已發展為原材料生產經營、填充母料生產銷售、技術研發的產業鏈,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3、熱塑性塑料粉末涂料。
我縣共有大小生產廠家5個,主要生產廠家是河北天旗公司,年產塑粉3000噸,河北創力車業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20xx噸,其它廠家年生產產量合計3000噸,該產品用于自行車車筐的涂覆和其他金屬制品表面的涂覆,主要銷往河古廟自行車市場。
(1)塑料管。
生產廠家四家,規模企業有豐州鎮平鄉縣中原塑料廠,年產pe管20xx噸,王楊村志璽塑料廠年產pe管500噸,平鄉宇龍塑膠有限公司年產600噸。該產品主要用于農村灌溉和輸水管道。
(2)塑料包裝桶。
生產廠家主要在平鄉鎮、油召鄉,有5個生產廠家,年生產能力600萬只,代表企業是平鄉縣麗特曼化學有限公司,年產25l塑料包裝桶20萬只。
(3)塑料包裝袋。
生產企業分布在油召鄉和豐州鎮,有十家加工作坊,沒有規模企業。
(4)打包袋。
生產企業在豐州鎮和油召鄉,有生產廠家4個,規模較大的企業是平鄉縣華豐塑料廠,年加工生產打包帶20xx噸,今年新征地30畝,計劃擴大生產能力。其他廠家生產生產總量超過20xx噸。主要原材料為塑料再生料pp,均從外地求購。
(5)自行車零配件。
自行車零配件中塑料配件主要是:搖擺車、車筐、車座、車把、部分車圈、腳蹬、打氣筒手柄、氣管帶等,年需求量超過2萬噸,全部有我縣自己生產加工,生產企業分布在河古廟鎮、豐州鎮、平鄉鎮和節固鄉。加工企業超過100家。主要原材料是塑料再生料pe、pp、pvc,abs。大部分從外地求購。
(6)電纜填充繩(電纜用網狀撕裂膠)。
目前有3個生產廠家,年生產能力1000噸,其中平鄉福利塑料一廠產量600噸,主要原材料來源于平鄉縣的塑料填充母料。
(7)其它塑料制品。
其他塑料制品是生活用及電器、汽摩配件等,加工企業主要在節固鄉,沒有規模企業,年生產量超過20xx噸。
平鄉沒有塑料機械生產廠家,只有加工門市,只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和加工。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四
平鄉縣塑料化工行業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于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了塑料再生料、塑料改性材料(主要是填充母料)、塑料管、自行車零配件注塑件、自行車內外胎、橡膠助劑、塑料化工助劑,電鍍及電鍍助劑等行業。該產業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規模企業30家,加工攤點400家,從業人員2萬人。成為我縣繼自行車及零配件產業之后的第二大工業產業。
目前我縣從事塑料產品及相關的企業超過200家,年生產量超過10萬噸,生產廠家覆蓋了全縣所有鄉鎮和管理區,產業鏈逐漸形成。
1、塑料再生料加工。
塑料再生料加工企業有10余家,年生產總量約4000噸,分布在油召鄉、豐州鎮、平鄉鎮。主要產品有pe、ppabs再生料。此類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質量差,僅能滿足我縣塑料生產需求量的10%,大部分塑料原料要從廊坊的文安、邯鄲的魏縣、保定的順平等地購買。
2、塑料改性材料。
該行業主要產品是塑料填充母料,年生產能力15萬噸,年生產量10萬噸,產值2億元。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塑料填充母料生產基地,生產廠家有13個,生產能力超過1萬噸的企業有:河北天旗公司、平鄉縣華洋塑膠有限公司、平鄉縣先鋒塑膠廠、平鄉縣東興塑料廠、平鄉縣天誠塑膠廠等,產品有pe、pp普通填充母料、塑料填充繩填充母料、增強填充母料,無紡布專用填充母料、透明填充母料,消泡填充母料、玻纖增強聚丙烯、快餐盒專用填充母料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產品銷售全國各地并出口俄羅斯等國家。該產業由現政協副主席、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改性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徐同考于上世紀80年代領先創辦,目前已發展為原材料生產經營、填充母料生產銷售、技術研發的產業鏈,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3、熱塑性塑料粉末涂料。
我縣共有大小生產廠家5個,主要生產廠家是河北天旗公司,年產塑粉3000噸,河北創力車業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20xx噸,其它廠家年生產產量合計3000噸,該產品用于自行車車筐的涂覆和其他金屬制品表面的涂覆,主要銷往河古廟自行車市場。
(1)塑料管。
生產廠家四家,規模企業有豐州鎮平鄉縣中原塑料廠,年產pe管20xx噸,王楊村志璽塑料廠年產pe管500噸,平鄉宇龍塑膠有限公司年產600噸。該產品主要用于農村灌溉和輸水管道。
(2)塑料包裝桶。
生產廠家主要在平鄉鎮、油召鄉,有5個生產廠家,年生產能力600萬只,代表企業是平鄉縣麗特曼化學有限公司,年產25l塑料包裝桶20萬只。
(3)塑料包裝袋。
生產企業分布在油召鄉和豐州鎮,有十家加工作坊,沒有規模企業。
(4)打包袋。
生產企業在豐州鎮和油召鄉,有生產廠家4個,規模較大的企業是平鄉縣華豐塑料廠,年加工生產打包帶20xx噸,今年新征地30畝,計劃擴大生產能力。其他廠家生產生產總量超過20xx噸。主要原材料為塑料再生料pp,均從外地求購。
(5)自行車零配件。
自行車零配件中塑料配件主要是:搖擺車、車筐、車座、車把、部分車圈、腳蹬、打氣筒手柄、氣管帶等,年需求量超過2萬噸,全部有我縣自己生產加工,生產企業分布在河古廟鎮、豐州鎮、平鄉鎮和節固鄉。加工企業超過100家。主要原材料是塑料再生料pe、pp、pvc,abs。大部分從外地求購。
(6)電纜填充繩(電纜用網狀撕裂膠)。
目前有3個生產廠家,年生產能力1000噸,其中平鄉福利塑料一廠產量600噸,主要原材料來源于平鄉縣的塑料填充母料。
(7)其它塑料制品。
其他塑料制品是生活用及電器、汽摩配件等,加工企業主要在節固鄉,沒有規模企業,年生產量超過20xx噸。
平鄉沒有塑料機械生產廠家,只有加工門市,只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和加工。
平鄉縣化工行業主要為橡膠助劑,塑料助劑及電鍍助劑等行業。
1、橡膠助劑。
目前共有四家企業,主要產品是橡膠促進劑m、dm年產總量6000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平鄉縣輝煌橡膠助劑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20xx噸,河北豐業化工公司生產能力20xx噸,平鄉縣合成化工廠1000噸,河北錦爍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能力1000噸。平鄉橡膠助劑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塑料助劑產品為鋁酸酯偶聯劑,目前沒有規模的企業,有20余家攤點,主要分布在豐州鎮、尋召鄉,年產量為1000噸,主要作為于塑料填充母料加工助劑。
3、電鍍助劑。
主要分布在平鄉鎮,有兩個規模企業,分別是河北金日化工有限公司,平鄉化工助劑有限公司年產量20xx噸,產品銷往我縣及全國各地。
4、電鍍。
目前電鍍企業有6個,年處理加工金屬表面350萬平方米,其中邢臺惠恩納電鍍有限公司年加工金屬表面150萬平方米。大部分為自行車零配件的表面處理。
5、其它化工。
其它化工企業有河北省邢臺市澳德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生產內外墻乳膠漆300噸,平鄉縣科苑潤滑劑廠生產工業潤滑劑3000噸。
1、龍頭企業較少,企業規模普遍較少。塑料企業存在工業分散、規模小、科技程度偏低,對地方經濟貢獻不高。沒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造成企業發展緩慢,難以形成龍頭企業。
2、低水平重復生產較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很多企業去模仿其他廠家的產品進行生產,以壓低銷售價格的方式擠占市場,造成惡性的價格競爭。沒有自己開發研制新產品的能力,企業效益普遍降低。
3、資金不足,困擾企業發展。企業普遍存在缺乏資金問題,貸款難,自有資金少,只能靠自身資本積累慢慢發展。
4、生產廠地狹小,缺乏發展空間。家庭作坊式的企業較多,場地狹窄,征地難,制約企業發展。
5、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夠。大部分企業是家族式生產,文化水平較低,管理簡單。
面對我縣塑料、橡膠、化工產業發展現狀,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導向,以市場為先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培育狀大龍頭骨干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形成多制并舉,優勢互交的工業格局,提升我縣塑料化工企業規模和檔次,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1、培育狀大骨干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領軍作用。
2、建立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制止低水平的無序競爭。
3、加快技術進行創新科研步伐和加強企業知主創新能力,重點做好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產品開發與生產,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4、加強企業技術培訓和管理指導引進技術和管理人才拉高企業技術管理水平。
5、建立塑料化工工業集中區,解決企業發展過程的建設用地問題,實行循環清潔生產,減輕環境污染。
6、建立和完善產業鏈條,對我縣生產需要的原材料要加以政策引導,鼓勵實現自我生產。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五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它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晌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于塑料制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而且,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和回煉燃油。為了增加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探討怎樣合理塑料袋的方法。有鑒于此,我們提出"塑料袋污染的調查報告”。
組長:向勁宇負責手抄報、黑板報、簡報的主編。
組員:吳玉婷負責聯絡尹關部門矛巴宣傳工作。
管治川負責查尋有關資料、打印材料、制作數據統計表格。
黃倩茜負責寫調查報告、統計和收集數據。
趙豪負責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10月13日放學后,本課題的小組長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一次環保宣傳會議,主要制定活動方案及步驟。分工撿拾操場、花壇、教室、垃圾桶、角落里的塑料袋。做了一次實際的數據統計之后,又去環保局,進行白色垃圾專題訪問,上網查尋獲取更多資料,然后,把獲取的資料和數據整理在一起,最后,把獲取的資料和數據編成手抄報和黑板報、環境剪報。
1、收集校園內一天中扔掉的塑料袋,稱出重量,統計和分析數據。
2、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3、走訪縣環保局和環衛站。
4、將資料編成手抄報、黑板報、簡報,加大宣傳的力度。
5、向學校發出倡議,讓廣大同學能合理使用塑料袋。
1、本校一天使用塑料袋情況調查表。
收集的塑料袋量學生人數平均每人使用塑料袋量。
3。2克1593人約2。008克。
2。全縣小學生一天使用塑料袋情況推算表。
每人使用塑料袋量學生人數全縣小學生使用塑料袋量。
2。008克51966人104。348千克。
3。全縣小學生使用塑料袋情況推算表。
學生人數1天1周1年。
51966人104。348千克730。43千克37。98噸。
4〉分析討論。
(1〉、建水一小是一所縣城區小學,校園面積約20畝,在校學生人數1593人,教師70多人,人口密度較大,產生的廢棄塑料袋也較多,教學區、操場、花壇到處都可見同學們隨意丟棄的塑料袋,隨風刮來的廢塑料袋殘留在花壇的草地上,嚴重破壞了校園美。由于同學們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較好,每日消費零食數量可觀,零食的包裝袋是廢棄塑料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塑料袋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生物降解,而且目前的技術對塑料袋沒有很好的技術處理方法,已經成為一大公害。(2)、據我們親自收集校園內一天所扔的塑料袋重量為3。2千克,可以推算出全校一個月要扔塑料袋3。2×30二96千克。一年要扔塑料袋96×12=1152千克。以"一盹廢塑料回煉燃油600千克"計算,全校一年扔的塑料袋回煉燃油門52×0。6=691千克,再以每千克燃油價值25元計算,可知2。5×691=1727。5元,用這些錢來購買課桌椅,大概可以買61套,足購一個班的同學使用。而把這一年的塑料扔在大自然中,可想而知要破壞多少寶貴的土地資源,如焚燒,將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混入空氣中,就會形成酸雨,直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5、廢塑料袋危害的幾個方面。
''(1)造成h視覺污染h: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給人們視覺上所造成的h臟亂差"感覺,它破壞了城市、農村和風景區的給人的景觀美感,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情緒,它也破壞了城市的市容衛生。
(2)造成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一高分子樹脂具有極強穩定性的特點,它在自然環境狀態難以降解,可以存在幾百年,甚至王平車,}這樣大量、長久地日積月票,就會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直接破壞有: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y導致農作物的減產;被家禽、家畜、野生動物(甚至瀕危野生動物)誤食,就會導致其死亡等;間接破壞主要是在處理一次性塑料制品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如采用填埋方法,會不斷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如采用焚燒方法,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破壞大氣環境。
(3)影響人體健康:近來研究發現以聚苯乙烯ps為原料的一次性發泡的塑料餐盒中殘留一定量的苯乙烯單體,這對人體健康有害,國外發達國家己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裝上的使用,或要求對其表面進行涂覆處理。然而,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都可以回煉為燃油。一盹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汽油或柴油。
〈1〉、禁止使用有毒塑料和一次性難解塑料制品。
〈2〉、建議盡量使用紙袋、布袋等塑料袋的替代晶。
(3)、建議各部門和單位加強管理,設置專門投放塑料袋的垃圾桶,強制回收廢棄的塑料袋。
(4)、對于已經使用過的塑料袋,可以進行多次重復使用。
(5)、提高同學環境意識,環境意識是公民素質的一部分。建議學校多開展環境知識方面的講座,讓同學自覺地養成好習慣,只要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人人維護清潔衛生的校園o校園環境才會更加美好。
一、問題的提出。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資料,閱讀相關書籍。
2、詢問長輩們對家鄉塑料污染的了解。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通過閱讀書籍和電腦查找資料的方法,我得到了以下信息:當我們用這些一次性盒飯和塑料袋盛放食物時,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溫度達到60度以上時,這些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會滲入食物中,會對認得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也許你會問,這些一次性塑料產品使用完后應該怎么處理呢?
如果埋進田野,它們會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減產等現象。如果一不小心,讓牲畜吃了塑料袋或塑料膜,就會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果嚴重,將會死亡。
但是,如果把這些一次性產品投入河中,一到夏天,它們就會釋放出有害物質,散播在河水中,就會把小魚小蝦毒死。而且,投入數量較多的話,這條河連著那條河,那條河又連著另一條河,不就會有成千上萬的魚蝦被毒死了嗎?那我們就再也不能品嘗到鮮美的魚肉了!
倘若把廢棄塑料直接焚燒處理,將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會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惡英——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十五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在此期間,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還會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
長輩們的講述:現在從菜市場買菜回來,總能看見許多人手里拎著盛放食物的塑料袋,自己帶籃子的真是少之又少。就連樹枝上、小溪里也都是塑料袋的“居處”。為此,溪水不再清澈,大街小巷里也隨處可見塑料袋的身影,環境開始逐漸變差。
四、結論。
同學們,看到以上這些事例,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吧!這些看來不起眼的一次性塑料產品,既傷害身體,有污染環境,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危害??!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這里將會成為塑料袋的王國,這是多么可怕??!
為了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為了那一片蔚藍晴空及朵朵白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讓我們共同攜手杜絕一次性塑料產品!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六
——以重慶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為例。
1.通過本次調查與走訪,了解塑料袋生產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獲利目標。2.塑料袋生產企業通過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獲利,并進一步熟悉企業運與規范操作。3.并希望通過對產家與消費者兩方面交流溝通,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解決消費者個人需求與保護社會福利之間的沖突問題。
1.重慶市北碚區位于重慶北部,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區人口68.04萬,城區人口28.9萬。擁有如此多人口,北碚區每日對于塑料袋需求量巨大,由此北碚塑料袋使用對環境危害也將十分嚴重。我們以北碚區為調查對象,針對北碚區學生、老師、社會人士進行問卷調查。
2.重慶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為塑料制品生產商,我們對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企業方面情況。
1.對消費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充分了解消費者對于塑料袋使用情況,我們根據分析需要設計問卷并在北碚區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總共發放100份,回收89份,剔除無效問卷7份,得到有效問卷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2%。
2.對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的方法,進入企業切身了解企業狀況。通過與企業生產管理者面對面交流,從企業生產線得到實際情況,以此了解塑料袋生產產家是否在生產各個環節中達到綠色生產的標準,并了解企業對于塑料袋生產與滿足大眾消費所持看法。
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占用土地,且長時間不降解;如果進行焚燒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別是有些含氯塑料在高溫加熱時會產生“二惡英”等致癌物質。
隨著白色污染影響日益加重,環境進一步被破壞,我國政府針對環境問題采取了諸多措施。20xx年政府實行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旨在控制塑料袋使用,以達到減小塑料袋對于環境的危害,當時限塑令的執行引來熱議。
5年過去了,人們對塑料袋的危害與使用是否有一個新的認識?塑料袋生產商對于保護環境與平衡收益之間持一個什么態度?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小組以重慶北碚區重慶王邦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與北碚城區人口為調查對象,希望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
針對82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1.在對于塑料袋使用量問題上,調查結果表明47.56%的人一周塑料袋使用量在3個以下,31.71%的'人使用量在3-6個,使用超過6個的為10.98%左右。由此得到使用量的加權平均數為3.9個,北碚城區人口28.9萬,進而可以得到北碚城區人口一周塑料袋使用量約為112.71萬個。
2.在對消費者如何處置廢棄塑料袋問題上,結果顯示53%的人把廢棄塑料袋當作垃圾袋再次使用,24%的人按大小不同再利用,17%的人按材質不同再利用。人們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再使用塑料袋,僅有6%的人直接扔掉,由此可見人們在塑料袋過程中,絕大部分人選擇再利用而不直接扔掉,人們的環保節約意識較高。
3.在對大家心目中塑料袋是什么概念調查中,結果顯示92.94%的人覺得塑料袋方面、新穎但是對環境有污染,由此可見人們心中對于塑料袋概念的認識是比較準確的。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七
塑料瓶有大有小,瓶口比較大的可以用來儲存花生,花椒,大料等等,而且塑料瓶上部的圓錐形可以用來做漏斗,下底部可用來做花盆…...很多低廉實用的東西都可以自己動手用塑料瓶來實現。
塑料瓶以優異的特性逐步代替許多已經使用了十幾年,幾百年的材料和器皿,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因此,我們覺得做“調查塑料瓶的妙用”課題具有一定意義,我課題組以塑料瓶的功能,用途為基礎,入手進行調查以及采訪的方式,或取有效數據,統計分析得出結論,了解到塑料瓶的現狀。
設計調查問卷:全體組員。
信息錄入員:陳小靜,呂春紀:將其他組員整理記錄好的資料信息錄入電腦,要求快速準確。
寫作能手:呂春紀:根據記錄員整理完成的資料,用文字和表格等形式編輯完所有文章和報告。
攝影員:王娜,陳萍:拍攝活動時的畫面內容,要求畫面清晰,主題明確,符合活動安排的內容,并搜集整理每項活動的圖片信息。
記錄員:林妙,王娜:記錄活動過程,發現的問題,老師的指導意見等,做好筆記并及時整理,向組員公布整理內容。
結題報告整理內容:全體成員。
1.前期準備工作:制定研究方案,查詢資料,做好資料準備。
2.調查研究:發放調查問卷給屯昌思源實驗高級中學的學生,
一些市縣的市民。
3.劃訪問人員:(1)部分在校學生,通用老師,縣環保局人員。
(2)采訪本校的環衛工人。
階段時間主要任務階段目標。
1xxxx.5.19確定新課題指導老師是課。
題完成任務的。
導航、
課題。
3xxxx.5.27制作調查問卷了解塑料瓶的。
功能。
4xxxx.5.28對本校高中生發了解不同人群。
調查問卷對塑料瓶發展。
xxxx.5.30制作采訪提綱現狀的分析。
xxxx.5.31對本校環衛人員。
進行調查采訪。
5xxxx.6.2-5整理調查問卷從調查問卷中。
得出結論。
6xxxx.6.8采訪縣委環保局。
相關領導了解政府部門。
現狀的看法和。
建議。
7xxxx.6.12組員寫心得體會組員在這次活。
動中遇到的困。
難和收獲。
題報告動進行總結。
9xxxx.6.20錄入課題本次實踐活動。
結束。
通過調查塑料瓶的發展現狀的活動,分析,訪問,總結得出合理,科學的結題報告,經過一系列的實踐調查,加強組員的溝通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我組所預定的目標計劃。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八
很多的同學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面……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只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勤儉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p>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海鹽縣武原鎮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了解到:海鹽武原鎮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武原鎮,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1萬個左右。
4、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于“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5、我們去了海鹽縣武原鎮環衛所。環衛所的蔣叔叔告訴我們,在我們海鹽縣武原鎮,每天有300多名環衛工人為海鹽的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經過查找資料,理解了:“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鞍咨廴尽蔽锏闹饕煞譃椋壕垡蚁?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調查后得出了它的潛在危害:
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九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伙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著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于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為了了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伙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通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了解我們這位伙伴。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xx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xx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節目組曾經岸訪了塑料袋的生產廠,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干,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制成各種塑料袋。記者問老板,這種塑料袋用來裝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該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認這類薄膜未經消毒,肯定有害于身體,他本人從不用這種塑料袋裝食物。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xx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xx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二、白色污染調查問卷。
1。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是80%否20%。
2。是否知道國家在20xx年6月1日頒布了“限塑令”?
是23%否77%。
3。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飯盒等一次性用品是否可降解?
是16%否84%。
4。在超市購物時,是否使用環保袋?
是14%否86%。
5。周圍的人使用環保袋居多還是購買塑料袋居多?
環保袋32%塑料袋68%。
6。周圍農貿市場、早點攤、私營小店等地是否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是11%否89%。
7。自己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大約有多少?
沒有73%一個到兩個26%三個到四個1%五個以上0%。
8。選擇購買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備購物袋太麻煩32%忘記帶購物袋38%純粹是一直以來的習慣6%。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21%買來的塑料袋用完后還可做其他用途3%。
三、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
1.通過本次調查與走訪,了解塑料袋生產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獲利目標。2.塑料袋生產企業通過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獲利,并進一步熟悉企業運與規范操作。3.并希望通過對產家與消費者兩方面交流溝通,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解決消費者個人需求與保護社會福利之間的沖突問題。
(二)調查對象。
市北碚區位于xx北部,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區人口68.04萬,城區人口28.9萬。擁有如此多人口,北碚區每日對于塑料袋需求量巨大,由此北碚塑料袋使用對環境危害也將十分嚴重。我們以北碚區為調查對象,針對北碚區學生、老師、社會人士進行問卷調查。
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為塑料制品生產商,我們對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企業方面情況。
(三)調查方法。
1.對消費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充分了解消費者對于塑料袋使用情況,我們根據分析需要設計問卷并在北碚區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總共發放100份,回收89份,剔除無效問卷7份,得到有效問卷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2%。
2.對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的方法,進入企業切身了解企業狀況。通過與企業生產管理者面對面交流,從企業生產線得到實際情況,以此了解塑料袋生產產家是否在生產各個環節中達到綠色生產的標準,并了解企業對于塑料袋生產與滿足大眾消費所持看法。
(一)“白色污染”
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占用土地,且長時間不降解;如果進行焚燒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別是有些含氯塑料在高溫加熱時會產生“二惡英”等致癌物質。隨著白色污染影響日益加重,環境進一步被破壞,我國政府針對環境問題采取了諸多措施。20xx年政府實行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旨在控制塑料袋使用,以達到減小塑料袋對于環境的危害,當時限塑令的執行引來熱議。
(二)問卷調查。
5年過去了,人們對塑料袋的危害與使用是否有一個新的認識?塑料袋生產商對于保護環境與平衡收益之間持一個什么態度?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小組以xx北碚區xx王邦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與北碚城區人口為調查對象,希望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針對82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1.在對于塑料袋使用量問題上,調查結果表明47.56%的人一周塑料袋使用量在3個以下,31.71%的人使用量在3-6個,使用超過6個的為10.98%左右。由此得到使用量的加權平均數為3.9個,北碚城區人口28.9萬,進而可以得到北碚城區人口一周塑料袋使用量約為112.71萬個。
2.在對消費者如何處置廢棄塑料袋問題上,結果顯示53%的人把廢棄塑料袋當作垃圾袋再次使用,24%的人按大小不同再利用,17%的人按材質不同再利用。人們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再使用塑料袋,僅有6%的人直接扔掉,由此可見人們在塑料袋過程中,絕大部分人選擇再利用而不直接扔掉,人們的環保節約意識較高。
3.在對大家心目中塑料袋是什么概念調查中,結果顯示92.94%的人覺得塑料袋方面、新穎但是對環境有污染,由此可見人們心中對于塑料袋概念的認識是比較準確的。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一
現在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了,在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看不見的氣體也恰好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因素??蛇@些污染環境的殺手正是我們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袋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是這一時的方便卻帶來長久的危害。恰逢本學期電大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為此我對“塑料包裝袋到底有什么危害”?筆者取本單位職工作為調查對象,就職工對塑料袋危害情況展開了一次調查。目的是通過此次調查活動,了解職工對塑料袋引起環境污染的認識情況,并且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護環境,讓更多的人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倡導、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
(一)調查對象。
xxxxxxxxxxx隨機調查職工30名。
(二)調查方法。
問卷、座談、個別訪談。
(一)基本情況及問題。
1、絕大多數職工家庭成員對塑料袋的危害性基本上形成共識,但仍有一些人存有模糊認識。
從調查統計來看,45·9%的人認識到塑料袋是會污染環境,所以改善塑料袋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頻率是緩解能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保障經濟安全的得力之舉。有63·6%的人平均每天使用2個以下個塑料袋,21·6%平均每天使用3至4個塑料袋,如果將其使用數量降低,這又能減少不少白色污染。65·4%的人認為使用無害化的代替品來代替塑料袋的方法是最值得提倡的,這說明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的。56·4%白色污染問題的治理關鍵在于個人環保意識的養成,29·2%的人認為白色污染問題的治理關鍵在于政府,這說明從自我做起,加上政府的推動,我們完全有能力去改變現狀的。
2、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3、保護環境降低白色污染的具體措施還有待完善。
對“您覺得哪些包裝方式比較環保,值得推廣?”的多選回答中75·2%人為“大多使用環保布袋”,50·7%的人為“降解回收利用的塑料袋”,47·9%的人為“紙袋”,46·7%的人選“背包”,44·9%的為“其他”??梢姳Wo環境,告別白色污染工作的主要措施為使用環保布袋子、降解回收利用的塑料袋、紙袋、背包等,但并不是絕大部分人都采取了這些生活措施,仍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開始真正提倡健康生活。
(二)原因。
1、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和個別人素質不高。
塑料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袋。在我國,每天光買菜就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至于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更每天在20億個以上。到超市、集市購物由商家提供塑料袋,也早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習慣。
但塑料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卻也因為過量使用及不易回收處理等原因,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損,加上我國人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在使用后大多被隨意丟棄,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了“視覺污染”并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2、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3、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于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4、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游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5、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6、監督和執行不到位。
我國的限塑令一出,意味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將要不可避免的要發生改變,又要回到拎著菜籃子買菜的生活。因此引發了眾多的觀點和言論。其中有部分人可能習慣了塑料袋在生活中帶來的便利性,忽略了它所造成的危害而持反對意見。
此次調查從總體可以看出,家庭低碳生活工作剛剛開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些方面還應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1、要加強宣傳,廣泛發動,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一要利用報刊、網絡、板報、宣傳手冊和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杜絕塑料袋危害的重大意義,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和先進典型。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居民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二要加大環保的宣傳力度,要通過各種形式,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科普讀物,介紹和宣傳日常環保生活知識和技巧,把家庭節約資源知識宣傳普及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三要組織好每年一度的節能宣傳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要緊緊抓住群眾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采訪和報道,特別是對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各種行為和觀念展開批評,對嚴重的案例予以曝光。四要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及相關知識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節能是美德健康要環?!钡男吕砟睢?/p>
2、國家改進塑料袋制作工藝。
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制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后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3、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我國于前不久由國務院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鑒于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應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并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自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4、開展告別白色污染生活社區志愿者活動。
組織社區志愿者向居民宣傳告別白色污染意義及知識;監督和舉報違法用能、排污等現象和行為;采取記錄家庭購物袋使用頻率、減少垃圾排放等方式,動員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提倡布袋出行購物。
5、搭建環保生活社區平臺。
可在每個社區委派一至幾位低碳生活巡查員,定期巡視,對各家各戶的環??沙掷m發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還可在社區設立亂扔垃圾、浪費資源行為的曝光欄(臺)、舉報電話和節約資源光榮榜,積極發揮居民監督作用。
6、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持。
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結尾。
告別白色污染首先需要一種態度,然后形成一種習慣,最后定型為一種價值觀。積極倡導和推廣健康的生活,需要我們進行觀念破冰;布袋出行的生活要落到實處,政府的引導至關重要;公眾參與是告別塑料袋時代的社會基礎。廣大公眾要戒除“便利嗜好”,從傳統的便捷模式向健康模式轉變,養成健康、無污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本次調查活動,如果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塑料袋的危險性,讓更多的人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倡導、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就是調查的最大收獲了。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二
1、上網查找資料,閱讀相關書籍。
2、詢問長輩們對家鄉塑料污染的了解。
通過閱讀書籍和電腦查找資料的方法,我得到了以下信息:當我們用這些一次性盒飯和塑料袋盛放食物時,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溫度達到60度以上時,這些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會滲入食物中,會對認得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也許你會問,這些一次性塑料產品使用完后應該怎么處理呢?
如果埋進田野,它們會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減產等現象。如果一不小心,讓牲畜吃了塑料袋或塑料膜,就會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果嚴重,將會死亡。
但是,如果把這些一次性產品投入河中,一到夏天,它們就會釋放出有害物質,散播在河水中,就會把小魚小蝦毒死。而且,投入數量較多的話,這條河連著那條河,那條河又連著另一條河,不就會有成千上萬的魚蝦被毒死了嗎?那我們就再也不能品嘗到鮮美的魚肉了!
倘若把廢棄塑料直接焚燒處理,將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會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惡英——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十五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在此期間,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還會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
長輩們的講述:現在從菜市場買菜回來,總能看見許多人手里拎著盛放食物的塑料袋,自己帶籃子的真是少之又少。就連樹枝上、小溪里也都是塑料袋的“居處”。為此,溪水不再清澈,大街小巷里也隨處可見塑料袋的身影,環境開始逐漸變差。
同學們,看到以上這些事例,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吧!這些看來不起眼的一次性塑料產品,既傷害身體,有污染環境,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危害??!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這里將會成為塑料袋的王國,這是多么可怕??!
為了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為了那一片蔚藍晴空及朵朵白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讓我們共同攜手杜絕一次性塑料產品!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三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伙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著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于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為了了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伙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通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了解我們這位伙伴。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四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經過查找資料,理解了:“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五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調查后得出了它的潛在危害:
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六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xx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xx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節目組曾經岸訪了塑料袋的生產廠,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干,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制成各種塑料袋。記者問老板,這種塑料袋用來裝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該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認這類薄膜未經消毒,肯定有害于身體,他本人從不用這種塑料袋裝食物。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xx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xx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七
我們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勤儉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海鹽縣武原鎮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了解到:海鹽武原鎮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武原鎮,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1萬個左右。
4、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于“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5、我們去了海鹽縣武原鎮環衛所。環衛所的蔣叔叔告訴我們,在我們海鹽縣武原鎮,每天有300多名環衛工人為海鹽的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八
1.對消費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充分了解消費者對于塑料袋使用情況,我們根據分析需要設計問卷并在北碚區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總共發放100份,回收89份,剔除無效問卷7份,得到有效問卷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2%。
2.對晨光橡膠密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的方法,進入企業切身了解企業狀況。通過與企業生產管理者面對面交流,從企業生產線得到實際情況,以此了解塑料袋生產產家是否在生產各個環節中達到綠色生產的標準,并了解企業對于塑料袋生產與滿足大眾消費所持看法。
塑料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模板19篇)篇十九
塑料袋,白色污染中的重要角色。
每次跟媽媽上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拎那一個個塑料袋,塑料袋轉眼間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不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器具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但是,在“簡單、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隨手扔下的一個膠袋、一個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響的后果?白色污染的情況也不容忽視啊!
希望我們的這個調查報告,可以使一些還未懂得“白色污染”的嚴重性的人成為未來的環保標兵!還以地球一片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