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富有思想深度,在文學藝術中起到開闊思路、啟迪心靈的作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精彩的作文范文,相信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靈感。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二
上個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動手包粽子,也是第一次與媽媽共同完成這樣一件傳統的中國活動。整個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手藝,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母愛的深厚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一段:準備材料和心情。
包粽子的過程中,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包粽子之前,媽媽先準備了糯米、豬肉、筍干、臘肉、粽葉等材料。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仔細準備,從糯米的泡發到粽葉的清洗,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耐心和細心,這讓我更加懂得了做事情的認真和細致。
第二段:學習包粽子的技巧。
在開始包粽子之前,媽媽先給我示范了一遍。剛開始的時候,我手忙腳亂,總是把粽葉包得歪七扭八。媽媽看在眼里,一邊指導我一邊鼓勵我:“不急,慢慢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慢慢地,我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將糯米放在粽葉上,加上一些豬肉和臘肉,再用手巧妙地包起來,最后用細繩系好。通過反復練習,我的粽子包得越來越好看,感到非常自豪。
第三段:媽媽的傳統文化教育。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還給我講了很多關于粽子的傳統文化。她說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我們就要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媽媽還告訴我,包粽子的形狀也有不同的寓意:有的是長方形的,象征著團團圓圓;有的是三角形的,象征著銳意進取。通過這些教育,我更加明白了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身份和文化的珍貴。
第四段:體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不僅教給了我如何包粽子,更讓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每當我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遇到疑惑或困難時,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和幫助我,盡管她也有許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媽媽的愛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母愛的包容,我知道我在媽媽的心中是無比重要的。
最后,當粽子完成的時候,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是我親手包出來的粽子,每一個粽子都經歷了我和媽媽的辛勤勞動。這讓我懂得了努力和付出的重要性,并且更加珍惜每一個我所擁有的東西。包粽子的經歷也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我可以更好地與家人分享這份快樂和成長的體驗。
總之,我與媽媽包粽子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懂得了母愛的偉大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我相信,未來的每個端午節,我都會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繼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繼續品味母愛的甘甜。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三
1.采粽葉,過端午,吃粽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2.從前你會強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兒不在母親身邊,用在朋友圈編織一個虛擬的粽子送給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3.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4.粽香傳萬里,你我情不移。紅棗呈蜜意,糯米心相系。團結如一人,齊心又協力。困難身邊倒,大步永向前。端午送祝愿,開心身體健!
5.現在中國的粽子已經馳名國外了,很多外國人都喜歡到中國過端午節。
6.粽子是我們家端午節必備的食物。
7.端午節到了,愿粽子帶給你好運!祝你:工作粽被領導夸,生活粽是多美夢,錢財粽是賺不完,朋友粽是很貼心,笑容粽是把你戀。
8.端午節吃粽子是約定俗成的習俗。
9.看著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10.話又說回來,這海斗里的粽子不知道應該怎么稱呼,難道叫海粽子?要不餃子?
11.早先的苙和粽子的內餡明顯不同苙是不放餡的香味純樸僅是米飯和蔞葉的芳香后來為了味更美苙才加進了各種肉餡等。
12.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13.端午節,吃粽子必不可少。祝你節日快樂!
14.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15.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粽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色。
16.按照傳統,中國人都會在家里包粽子吃來紀念這一節日。
17.最初人們將以竹葉包扎好的糯米粽子投入屈原自盡紡那條江,以祭祀亡靈。
18.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19.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20.粽子幾多情,包裹著端午的情結;艾葉多神秘,凝聚著端午的韻律;龍舟幾許意,刻畫著端午的精神。端午快樂!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四
1.老奶奶纏過足的小腳像一只三角的小粽子,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真費力哩!
2.池塘里的蘆葦,選頂上的第二三四張這樣嫩的葉子(老了包的時候容易裂開),自家田里收的大米,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顆花生米,加點白糖,最奢侈的也不過是放顆蜜棗,就這么簡單。可是煮出來的粽子清香無比,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粹的鄉土的味道。
3.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4.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5.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6.偶爾,媽媽也會玩個花樣,搞個創新,比如把粽子包成四四方方的,我們稱之為炸藥包;或者把粽子包成長條形,像枕頭;或者,一個一個很小的竄在一起的。看那繁雜的工藝,天知道她在上面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粽子,也往往是我們拿出去炫耀的資本,不舍得馬上吃掉的。
7.看著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8.池塘里的蘆葦,選頂上的第二三四張這樣嫩的葉子(老了包的時候容易裂開),自家田里收的大米,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顆花生米,加點白糖,最奢侈的也不過是放顆蜜棗,就這么簡單。可是煮出來的粽子清香無比,房間里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粹的、鄉土的味道。
9.吃粽子,是在咀嚼遙遠,鮮活記憶,汨羅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獨而偉大的靈魂。
10.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11.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這樣想的,或許是因為草長鶯飛,或許是因為艾葉飄蕩著清香,也或許是粽子的香氣和美味,或許更是因為詩人的氣節流傳千古的浩然正氣。
12.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3.媽媽會很早就從河邊的蘆葦蕩采來蘆葦葉,煮在鍋里,然后將珍藏好久的糯米用涼水泡在面盆里。我們圍坐在媽媽的身邊,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只見媽媽嫻熟地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平,用剪刀裁平蘆葉的一邊,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圓錐狀,然后用右手在面盆里足足抓一把米,投進去,如果再講究一些,會在米里放進一枚紅棗或者花生、赤豆之類。葉子在媽媽的手里折來折去,就出現了一個三角錐的形狀,然后用線一扎,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14.端午節的早上,我們吃上熱熱的又香又糯的粽子了,那翡翠綠的葉、珍珠白的米、暗紅色的赤豆或者棗兒,唉,世上還有更好的美饌嗎?若是再有白糖蘸著,簡直就是一種奢侈了!那種香甜的味道,溫馨的時刻,曾經一直伴隨著我成長的歲月。
16.回到家,發現每間屋子的門上都被插上了艾條,艾條的梢頭稍彎,新鮮的綠色上面帶點白,一定是剛割就插上。那顏色、那姿態很討人喜歡。
17.小的時候等不得過端午節,因為那個煮粽子的飄香味實在是太誘人了,更不要說吃粽子的那個香勁了。另外還能吃到兩個煮雞蛋與西葫蘆燴好面。除此之外端午節時媽媽會給我做非常精致、漂亮的小荷包戴在身上,手腕上戴著五顏六色的百線線。小伙伴們在一塊就比誰的荷包漂亮,誰的百線線鮮艷。
18.提前一個星期,媽媽就開始腌制醬肉了。我們都喜歡吃肉粽子,老媽便專攻肉粽子,甚至自創出一套腌制鮮肉的獨門秘笈。周三,媽媽開始浸泡糯米花生赤豆等,周四媽媽開始包粽子了。我特意請假一節課,帶了相機回家,記錄媽媽的包粽子。如今會包粽子的人,已經很少了,盡管,包粽子的過程也沒多少的技術含量,但愿意去學的,不多了,我,也僅僅是記錄。
20.每年的端午,媽媽都會包粽子。這在我們家里是一種習慣,估計也是絕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習慣吧。那個時候,不管日子怎樣的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會有粽子吃。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五
“哇……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么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著的半塊咸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今天是公歷的五月二十八日,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聽媽媽說:“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這一天要吃粽子的。”說完就去買粽子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買回來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形的,表面是用綠色的竹葉包著,我逐層剝開,越往里面葉色越黃,里面就是一個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這種味道真香啊,真是香氣撲鼻呀!我還沒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終于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里感覺甜甜的、粘粘的、軟綿綿的,就像是吃了棉花糖一樣,舒服極了!里面還有兩個大棗,棗比蜜還甜!就這樣我把粽子全都消滅了。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六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著些虛榮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棕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七
“媽!快給我一根線”,這是在干什么呀!原來是年級在呢。
我在粽葉里找來找去,終于找到了我想要的又大又綠,大的像荷葉那么大,綠的像碧玉那么綠,我先給他洗了洗身子,它一點兒也不喜歡她在水里跳躍翻滾著,我又把一大堆米飯倒進去。這個愛吃的家伙,把大嘴裝得滿滿的,也不滿足。就在我要給他戴上帽子,它又一下子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個光光。
所以我用了我的.第一招“九陰白骨爪”,我用我的手死死抓住了,想往外吐的粽子被我抓疼了,使勁兒的扭動著,我怕他跑了更加用力,“絲”的一聲粽子的衣服破了個大洞,這一招不行,于是我使用了第二招,“輕輕抓抓”于是我用手小心翼翼地塞滿粽子,輕輕的抓住它。剛要弄線,“嘩”的一下子種子因我沒抓緊,全都散了,我氣得火冒三丈,使用了我的殺手锏,“大鵬展翅”我再次弄線了,粽子又想跑,我手機眼快地抓住了粽子的衣角,終于我包好了一個粽子,我成功了。
最后我包了13個粽子,我勝利咯!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八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我也跟著老媽學會了。
我和老媽來到家和超市買了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里,老媽把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就用竹葉,我學著老媽的樣子把竹葉卷起來,形成筒狀,再把糯米和紅棗裝進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線捆綁起來,粽子就這樣做好了。老媽把粽子放到鍋里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只花臉貓。
吃完粽子,老媽還為我編了五絲,聽老媽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端午節,收獲真不少。我喜歡端午節,盼望著下一個端午節快快到來!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九
今天是星期六,陰有雨。我在家無所事事。
突然,我聽見廚房里有奇怪的的聲音,便一下子警惕起來。以為有了老鼠。我抄起一根棍子偷偷溜進了廚房。哦,原來是外婆在。嘿,有事做了!我立即甩掉棍子,撲上前去,一把抓過一張粽葉,一板一眼的學起來。我把粽葉小心翼翼對折后,疊成一個圓錐形,再放入些許米,夾入用醬油浸透的鮮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蓋住。咦,是不是米放太多了,棕葉外衣不夠大,老包不住?外婆一瞧,樂開了花:“雨雨,米太多,棕葉太小,米還不往外逃呀,你看臺面上全是米粒。肉也太多,你是不是想自已吞呀!”嘿,我連忙給棕葉減負,穿好衣服,再系上腰帶,一個可愛的粽子寶寶就誕生啦!嗨!你還真別說,包出來的.粽子還真像那么回事。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的粽子寶貝,還給它們編號。(1)、(2)、(3)。粽子寶貝越來越多,我都懶得去數了。當然,越是后面,粽子寶貝也就越漂亮,因為我的手藝在一點點長進,包到后來,自然駕輕就熟了。欣賞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這次,不但讓我學會了怎么包,更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
快過年啦!家家戶戶都做著過年的準備。買年貨,買新衣,大掃除……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剛下樓就被那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吸引住了。奶奶正忙著嘞!我心想:這么多個新年過下來了,吃粽子我總是第一個,還真沒體驗過。于是我胸有成竹地對奶奶說:“奶奶這些粽子就交給我包吧!絕對包的不遜色于你。”奶奶半信半疑地看了看我問到:“你能行嗎?”“絕對能行!”奶奶不放心,給我示范了一遍。只見奶奶把粽葉掄成一個三角,抓了一把由番薯和糯米制成的餡兒倒進“三角”里,不多不少剛剛好。在將粽葉包回來,系上兩根繩,一個粽子就算完成了。
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把它捏在手心。抓了一把陷放進去,可誰知我沒把粽葉捏牢,剛放下去就撒了一地的米。我怕挨罵,趕緊把米給掃了。我又嘗試了一次,粽葉不成型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當我把粽子包好,系繩時,手不夠快根本來不及嗎,結果米又撒了。試了一遍、兩遍、三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當奶奶驗收成果是,我才包好了三個。奶奶風趣地說:“照這個速度,大年三十兒也包不完!”
這次體驗不僅僅是讓我學會,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只有勞動才會有收獲。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一
端午節到了,我家。媽媽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干凈后放在水里泡著,再把粽葉清洗干凈,我把線剪成一段段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干水,撒一點食用純堿,拌均勻。然后,媽媽把兩片粽葉卷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里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困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由于媽媽是第一次,所以,媽媽包的粽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在高壓鍋里煮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打開粽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么好看呀!咬一口,特別香。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二
快過年了,外婆搬出了一個大圓桌,在上面放了粽葉、繩子、糯米等材料。哦,要開始了!
我的兩只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外婆熟練地包了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先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糯米,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后外婆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用繩子繞了幾圈兒,好了!粽子做成了!
看著外婆包也不覺得有什么難的,便也躍躍欲試,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外婆的模樣重疊在了一起,緊接著又卷兒了個漏斗狀,放上糯米,花生、紅棗……把粽葉往下一折,原想著一個粽子就會這樣在我手中誕生,可做的永遠比說的難,最后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連連試了七八次也沒有成功。我的耐心終于被磨光,丟下半成型的粽子,跑了。
外婆也只是看了一眼,也就沒說什么了,但我的心沉甸甸的,久久不能恢復,可能是沒學成的不甘心吧!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三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它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所以如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這天早晨,我和媽媽來到超市里買粽葉、糯米、五花肉還有棗子和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和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得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開始啦!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塊五花肉和棗子,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后再拿筷子攪勻、折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媽媽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地學。我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后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緊,我想把粽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混亂之中我沒把粽子包好,卻把糯米灑了一地。但我并不灰心,我又細心地包起粽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終于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真香啊,這種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這次,我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四
端午節,賽龍舟,這是我聽大人們說的,端午節我吃過粽子,但沒有親手包過,看著那些親手包過粽子的同學們繪聲繪色的形容著,真是羨慕啊!不過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可以親手了!
清晨,爸爸帶著我來到了菜市場,買要用的材料,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往里面走去,走著走著,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賣粽葉的老爺爺,爸爸就買了一些深綠色的粽葉,然后,剩下的糯米、紅豆、臘肉和繩子都在旁邊買到了,然后我們就快步的跑回家。回到家事情又來了,要泡糯米和選粽葉,為了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還是要挺著,泡好了糯米,選好了粽葉,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這可是我第一次,還不會包,只能跟著媽媽一步一步的學:第一步把粽葉卷成圓椎筒,第二步把糯米放進去,第三步蓋葉子,第四步捆繩子,前面幾步我都做好了,就是第四步比較麻煩,一捆繩子糯米就像調皮的小孩子到處滑,嘗試了十幾遍,終于包好了,要蒸粽子了,蒸好了粽子,我吃了起來,真的好香啊!因為這個粽子是我自己親手做的!
我喜歡這個端午節,因為我學會了,還學會了一個道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五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準備大顯伸手——。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買好了江米.粽子.肉.和粽葉。頭一天的晚上泡好了江米,今天一大早媽媽把江米淘一下,并把其它的準備食材拿出來,就可以包了。
我和媽媽先把粽子包一個漏斗的`形狀。之后,我們把江米放里,在粽子的中間加兩個紅紅的蜜棗,看起來好吃極啦!之后,我們把多余的粽葉蓋到粽子上面。把粽子捂得緊緊的,一點米也不露。之后我們用繩子纏了幾圈,一個粽子包好啦。我們還包了肉粽,菠蘿粽還包了好多樣式的粽子。
包了一上午終于包滿了一鍋。我們把鍋端到氣上,開始煮啦!我們等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等啊等,終于媽媽說快來吃粽子啦,我們如箭一般地,跑到餐桌前吃粽子。
嗯,好香啊!終于吃到我們包的粽子啦!
在端午節里我祝大家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和家人在一起好好吃一頓粽子,感受節日的美好。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六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媽媽送年貨給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葉、米、繩子放在那里。我說:“外婆,還要。”外婆說了一句,你和媽媽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飯,我看見媽媽真的在那里。我過來一看,媽媽熟練地包著,她先將粽葉卷起圓錐形,在里面放一些米,接著用粽葉包住,把繩子繞在上面捆緊,一個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葉像模像樣地包起來。我放米時,米從小洞里漏出來,當我塞住這個洞,那個洞又流出米來……我弄了好多時間才包好。
過了一會,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見我和媽媽在。表哥迫不急待地過來拿起粽葉,問阿姑怎么包,叫軒來教你,好吧!我說:“你看著我包,馬上就會。”他拿起棕葉,將粽葉卷起來在里面放滿米,也不要太滿,再將粽葉包住,最后把繩子捆緊,一個粽子包好。我媽媽說:“兩個人真棒!”一看就會,是一個既頑皮又聰明的小伙子。聽到媽媽的夸獎,我倆非常高興。我們三個人包著包著很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點鐘,外公和外婆將粽子放進鍋里,再倒滿水,接著蓋住。燒了非常長時間,總算燒好了,打開鍋蓋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來是漏餡了。
我和媽媽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帶來,我非常高興。謝謝!外婆。外婆明年過來我家哦!
媽媽包粽子(精選17篇)篇十七
新年,我們家鄉都習慣,所以我們一家大小決定一起迎接新年。我們先訂好計劃,媽媽去買東西,爸爸負責拍照,姐姐,哥哥和我跟媽媽學。
大年三十,我們一早就去市場買的材料。材料有粽葉、有糯米、有肉餡、豆子、繩子等等。
各種材料準備好了,媽媽說開始包了。我說:“我不會。”媽媽說:“慢慢學就會了。”她一步一步地教我。第一步是拿出葉子,對折出一個“v”字形,再把米放進去,接著拿出繩子把粽子和葉子綁起來。我學著做,可是手腳配合不好,不是米漏出來就是繩子幫不好……我泄氣了,哥哥和姐姐很快就學會了。我真不想學了。媽媽說:“堅持就是勝利。”我又學了很久,終于做出了一個粽子,雖然樣子很難看,但終于成功了,我開心極了!我繼續練習,終于包的粽子越來越好看了。
我們終于包完了粽子,媽媽把它們放入鍋里蒸,蒸好了,我們就拿出香噴噴的粽子一起吃。我拿了一個大粽子,吃得津津有味,那個粽子又軟又香,又甜又脆,好吃極了。這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一天呀!
這就是我們一家人一起做的最好的一次新年晚餐,也是我們的團圓飯。所以我們都很開心。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