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寫一篇優秀作文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驗證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精選范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和指導。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早上,我非纏著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無奈,只好叫我這個“冒失鬼。”
我先看著媽媽包,只見粽葉、粽米在媽媽嫻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媽媽又叫我自己包一變。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粽葉,做成粽子的雛形,緊接著,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葉里放,剛放進去,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顆顆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我不敢怠慢,趕忙把地上的粽葉撿起來,洗了一遍(因為我媽媽很節約糧食)。我又拿起粽葉包了起來,這次,粽葉在我手里乖乖的,一點也不像是剛才的那一片脾氣暴躁的粽葉。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包好了一個粽子。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二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俗節日之一。端午也叫:端五、端陽。關于端午節有個傳說: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忍看國家被占領,所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所以立了個端午節。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了解端午節了嗎?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三
我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清明節、重陽節,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態各異、花花綠綠的香囊,在門楣上插綠綠的、香香的艾草。當然賽龍舟是最熱鬧、最好玩的了。
為什么要賽龍舟呢?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蹤跡。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則拿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人們也紛紛劃船去驅趕水禽水獸,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體。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愛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連齊抗秦,遭到貴族子弟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他不忍目睹國家滅亡、百姓遭殃,就縱身跳進滾滾的汨羅江。屈原愛國精神感動著百姓,人們才這樣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我也能包幾個粽子,劃一下龍舟,用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屈原的敬愛之情吧!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四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端午節這天我們這里都要吃粽子,我們家鄉粽子的品種可多了,有紅豆粽、綠豆粽、鮮肉粽、蛋黃粽、香腸粽……說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你呢?端午節這天我們早上吃美味粽子,中午吃“五紅”,紅燒肉、紅燒魚、紅蘿卜、莧菜、蝦子。多紅火的一頓午餐呀!這一天不僅有的吃,還有的玩。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莆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樣你會大飽口福和眼福喲!
今天,我們漢學社的小朋友參加了在臨湖舉辦的臨海漢文化端午祭祀活動。我們一大早就來到臨湖,今天這里會有很多端午節有關的活動有斗百草、包棕子、做蓮花燈、投壺游戲、猜謎語還有賽龍舟呢。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我們換上發來的漢服,地濕濕的,我在裙子濕了怎么辦?媽媽讓我把裙子提起來走路就不會濕了。一起去化好妝,去臺上彩排。開場后,我們都很想馬上就能上臺就拿著自己的道具等在舞臺邊上,看了祭祀儀式、漢舞、太極劍的表演。等了好久,總算到了第四個、第五個,輪到我們第六個節目了。我在演出的時候,發現那些愛玩的小朋友都不玩了,都認認真真地做著自己的動作表演了。表演結束,我們小孩子就跑去玩各種活動游戲,跑得我滿頭大汗妝都花了呢!
最后,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接受了電視臺叔叔的采訪,我們喊出了“華夏文化,走向世界”的口號。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學到了端午節的習俗和漢文化,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我就想著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有空都來參加吧!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五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
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為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劃著船趕來打撈他的尸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喂魚。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xx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x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床后,就馬不停蹄地趕往x江。我們本以為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x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x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著孩子,幾乎到處都站著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只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著一聲發令槍響,一只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啰!”只見一只只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后。你看!一只掛著黃旗的龍舟遙遙領先,緊跟其后的掛著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后,只見眾人齊心協力,用力劃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云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斗志昂揚、奮力揮舟,沖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六
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插艾葉、掛香袋,有些地方還要舉行龍舟賽活動呢!
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為那天可以吃到外婆包的粽子,還有親手做的香袋,掛在脖子上,可以保佑我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在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聽張老師說:以前家家戶戶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大鐵鍋里,用柴火煮,開鍋時,滿屋都是粽子的清香。出鍋了的粽子要掛在家里陰涼處晾干。
現在人們不僅包白米粽,還包各種餡類:如蜜棗、豬肉、豆沙等,吃粽子時,粽葉清香四溢,糯米柔軟香醇,每次我都吃的津津有味。
但張老師在這里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家有老人,要常回家看看。在中國的一些傳統日子,回家看看長輩,是對長輩最好的禮物。
今年的端午節,我就跟爸媽回了爺爺家與外公家,給他們帶去我們的歡樂與節日的禮物。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買來了粽子,我和哥哥一起吃粽子。
我看見粽子的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外皮包裹著綠色的竹葉,上面還纏繞著白線。里面的餡兒各種各樣,有糯米的、豆沙的、和咸肉的等等。
我們邊吃粽子,哥哥邊給我講了粽子的來歷。他說:“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當年蒙屈含冤,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龍和魚蝦傷害他的尸體,所以用竹葉把糯米卷起來扔進江里。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習俗。
我想,怪不得毛爺爺主席用一首詩高度的贊揚了屈原。我記得那首詩是這樣寫的“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今天,這個端午節我覺得過的很有意義。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八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
作文。
歡迎參考!
今天是端午節,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桿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里去了。我喜歡端午節,我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九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賽龍舟、包粽子,這些都是端午節的著名習俗。
記得一年端午,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包粽子,這個活動很受歡迎。好多學生都不會包粽子,我也是其中一個,準備趁機好好學一學。到了下午,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去食堂,其實個個早就迫不及待了。而食堂門口,好多班級早早地到來,嘻嘻哈哈又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終于可以進去了,各班各到自己的位置上,原本安靜地食堂變得喧嘩起來。當我們紛紛坐下,老師就給我們發配料,有粽葉、水草繩、米和棗。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學著老師開始了:
首先,右手拿粽葉,左手拿粽葉頂,讓左手順著靠近右手的粽葉的另一端繞過來,接著右手拔出拉住另一端,拉緊,做成了一個漏斗似的東西。接著右手拿漏斗,左手把米倒進漏斗里,可以放幾顆棗子,用多出的兩片葉子拿上,拿起繩子包扎好,在鍋里煮一會兒,一個地地道道的粽子就完成了。可是,當我要開始用水草繩包扎好粽子時,犯難了,因為我想不起來應該怎么包了,于是亂七八糟一繞,就完工了。老師見了,就再給我做示范,順便幫我包好了。
幾天之后,食堂給每位同學發粽子,就是我們自己包的。嘗嘗這美味的粽子,再想想悠久的歷史,真是愜意極了。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有關。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那天,才7點,媽媽就把我拉起來了,說要我和她去買粽子,我沒辦法,誰叫這天是端午節呢。我們來到菜場,看見到處都是賣粽子的。我們走到一個賣粽子的'旁邊,我發現旁邊有一些牌子,上面有的寫:肉、棗子……我和媽媽買了幾個棗子的和肉的粽子就回家了。
端午節的下午,媽媽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灑上雄黃水。我問媽媽為什么,媽媽說是為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我真希望天天過端午節!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一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哦!對了,還有姐姐呢!
開始包了,媽媽把提前準備好的江米、花生、棗、粽葉和線拿了出來,媽媽隨手拿了一片粽葉,把粽葉折成三棱錐形,之后拿了一把勺子,挖了兩勺江米放進粽葉里,又拿了幾顆花生放了進去,又挖了幾勺江米,把棗放了進去。媽媽包呀包,媽媽要封口的時候,發現沒有線,媽媽立刻把姐姐叫到了餐廳,讓她剪線。
我看著媽媽包粽子問道:“我可以包一個嗎?”媽媽說:“可以,但是要把手洗干凈。”我洗完手,我照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包了一個粽子,我讓媽媽看了看,媽媽說:“好,放鍋里吧,讓姐姐來煮粽子,”我說:“好。”
姐姐來煮粽子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姐姐掀開鍋蓋,發現鍋里全是已經煮熟的江米,姐姐問到:“誰包的粽子有一個小孔?”媽媽說:“不是我,”姐姐已經知道是誰了,我們哈哈大笑起來。
端午節真有趣,這么好玩的事情,可惜爸爸錯過了。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二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海南過端午的習俗主要有:賽龍舟.洗龍水.吃粽子。
端午節的節日氣氛從節日前幾天早早就有了。先是街邊開始買粽葉了,然后是賣菖蒲和艾草的也慢慢多了起來。這種草平時里幾乎是無人問津的,據說端午節百草都是藥,百草當中菖蒲和艾草的效果又是最好,所以這些草到這時也突然變得珍貴起來,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來掛在門框上,以避百邪,于是一屋子也彌漫著草兒的淡青香。
我看過一次賽龍舟,是爸爸媽媽帶我去新港鎮看的。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鼓聲中畫著他們多彩的龍舟前進,圍觀的群眾在旁邊為他們加油吶喊,場面熱鬧非凡。
媽媽每年端午都給我洗龍水。龍水就是由5中清熱消炎的草藥一起煮的.草藥水,讓家中的人都一起去洗澡.淋浴。這5中草藥一般是雞屎藤.百日紅.艾草.菖蒲.燈籠草,據說洗草藥澡可以健身強身。
過這個節日我最開心的就是吃粽子,我一次就可以吃2個大大的粽子,我又可以吃的好吃的粽子了!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三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式各樣的,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都劃龍舟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里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特多。
端午節時小孩們戴香囊,傳說有避邪之用。實際是用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
歷史悠久的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植樹節、國慶節等等,每一個節日都有不一樣的故事和特殊的意義。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四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游覽新建的科技館。
一進科技館的大門,首先讓我引入眼簾的是由鄧爺爺題詞的“中國科學技術館”幾個大字。之后爸爸媽媽分別帶我參觀了華夏之光館、科技生活館、挑戰未來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4d電影《深海迷航》,它仿佛把我帶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
通過參觀科技館,使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大詩的。今年端午節我們全家人去看賽龍舟。
這里人山人海,好熱鬧啊!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那種感覺,真像曾師徒過火焰山的感覺,船上的隊員們早早做好準備了,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各個龍舟隊開始出發,紅隊遙遙領先,將別的隊都遠遠地甩在了后面。不久,黃隊緊跟上來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后面的藍、綠隊也不甘示弱地緊跟上來了。就在我們覺得冠軍肯定是紅隊時,遠遠落后的紫隊突燃爆發了,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沖上來了,一會兒功夫,竟然從最后一名變成了第一名,奪得了今年賽龍舟的冠軍。當紫隊的隊員捧著冠軍之杯的時候,每個隊員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看完賽龍舟,我們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端午節到了。本來,我爸媽要帶我去珠江河畔看劃龍舟的。可是,因為期末考試將近,我被要求呆在家里復習功課哪兒也不能去。我爸媽反復對我說一句話:你到陽臺去看看,街上一個小孩都沒有,他們都在家里復習功課呢!我不信,就到陽臺往下看,果然,平時熙熙攘攘的大南路的街面上,一個小學生也看不到!
出去玩,不能看劃龍舟比賽,面對一大堆的復習材料,我感到很郁悶。作為補償,媽媽為我包了很多粽子。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還有五花肉、咸蛋黃、花生和綠豆……粽子煮了一個多小時,滿屋子都是香氣。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放假了。
端午節風俗要吃粽子、包香袋、掛艾草……。
“端午節掛香袋是用來驅惡避邪的。”媽媽說。
我們準備了一張長方形的紙、一團棉線、一塊棉布和一包香料。
我們先把長方形的紙折成三角錐,再放一小把香料到棉布里,然后把三角錐攤開,把布放進去,再把三角錐折好,最后把棉線一圈一圈地繞在三角錐上,香包就完成了。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五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端午節的時候,你是如何度過這個傳統佳節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端午節。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六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和哥哥、母親約好鄭龍和他母親去華信游泳館游泳。
早上九點左右,我們大家一起出發去游泳館。到了那里,我們各自換好泳衣、泳帽。然后就開始游泳了,最開始鄭龍不會游泳,我母親就給他租了個救生圈,讓他跟我們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練習了幾次才敢往水里下了。可是他還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母親給我們每人買了一桶泡面。我們吃飽喝足了,就又開始下水玩了,我們看別人都拿著一個球,我們也想租一個球,于是,我就讓我母親去租。球來了,我們就爭先恐后的搶了起來,哥哥先搶到球,然后傳給了我,我在那時候正在發呆,居然被鄭龍搶走了球,他又使勁一扔,扔到了他母親那里,接著他母親便傳給了我。就這樣我們漸漸的成了一個菱形,互相傳球。
到了晚上,我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游泳館,我們坐上了19路公交車,半路上公交車發動機還停火了,收費員還讓幾個男生和我母親、鄭龍母親下去推車,車開動了,母親們趕緊上車。到了四平賓館我們下車,我覺得肚子很疼,就讓母親牽著我走,吃了過橋米線后,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讓母親背著我走。
這次我們上游泳館,玩的都很高興。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七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三年級寫端午節(優質18篇)篇十八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看著賽龍舟節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爸爸告訴我,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由于當時外有強敵,朝廷腐敗,屈原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為了保持自己高貴和清白,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讓江中的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太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