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是經(jīng)過精心思考和反復修改的,結構合理,內(nèi)容豐富,語言優(yōu)美的作品。希望這些優(yōu)秀作文能夠激發(fā)大家寫作的熱情,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一
先生的文字,向來是犀利的?!艾F(xiàn)在的光天化日,熙來攘往,這就是黑暗的裝飾,是人肉醬缸上的金蓋,是鬼臉上的雪花膏……”許是因為先生看透了國人的劣根性吧?所以,一字一匕首,將黑暗的真實,一絲絲剝給世人觀看。在那個時代,先生被諷作是“瘋狗”四處亂咬,并用先生和二弟周作人鬧僵加以佐證。想不出先生的心該做何感想。突然就為先生不平,本來立志學醫(yī)救人,后來發(fā)現(xiàn)最大的傷痛不在民身在民心,繼而棄醫(yī)從文。新文化運動卻又遭阻擾。列強割據(jù),山河破碎;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而那披著好外套,擁有“好名聲”的“正人君子”卻還在叫囂著“太平”!此情此景,先生哪還有心去做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好人呢?唯有文字,利刃般的文字,才適合先生那顆悲憤的心。
啊,黑夜,我不信先生是真的喜歡黑夜。先生只說自己愛夜,也不過是因為那“白天比夜里更黑暗”罷了!
因為那比夜里更黑暗的白天,先生,對準那“無物之物”,你舉起了投槍,做了一輩子的戎馬書生!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二
暗夜。小樓。微雨。窗啟幾縷風:先生與我對坐于古樸的藤椅上,嚴肅冷峻的面龐略顯清瘦,儒雅脫俗的文豪風采中更兼戰(zhàn)士般堅毅剛正的氣度。
不知從何處均勻灑下的光線明亮而冷清,烘托出恍若隔世般不真實的夢幻氣氛,先生的容貌卻愈發(fā)清晰了。
根根豎立似欲刺破蒼穹的直發(fā),黝黑濃密不肯逢迎曲折的一字須,青煙圍繞散發(fā)著沉思的紙煙——仿佛亙古未變過的先生的形象近在咫尺,我卻遲疑著不敢言語,唯恐一旦開口就會睜眼看到家中的天花板。
兩道足以穿透任何心靈偽裝的嚴肅目光由先生深邃的眼眸射出,堪稱“苛刻”地審視我內(nèi)心的一舉一動,宛如實質的壓力迫得我在頗有幾分秋意的夜里微微滲汗。
須臾,先生的目光倏顯柔和,嘴角溢出一絲真誠的笑意:“年輕人,你很好,我想我們可以敞開心扉且愉快地聊一聊?!狈讲哦阍趬堑那屣L隨著先生的笑意活躍起來,掀起桌面上半尺見方的宣紙,幾支湖筆隨之散落。
而我也受到先生的感染,輕松但認真地說:“在特殊的時間與空間,以這樣的方式與您交流,還真是——出乎意料呢?!毕壬鷨∪皇Γ骸昂伪伢@詫!世上本是沒有路的,此番我們二人做了開路的先鋒,今后自然會有更多仁人志士將路踏平,拓寬,走遠。這樣就可以促進不同時代的有志、有勇、有識之士之間的思想交流,豈非一樁幸事!”我試著拋磚引玉:“但是總會有庸人躺在路中央睡懶覺,有小人拆走路基賣錢換灑,有惡人揮刀屠戮開路先鋒?!?/p>
先生詼諧地故作“學究拈須”狀,“此三者,亦人乎?”而后面色一整:“于庸人,我們須以救亡圖存之思想為鐵桶,以當頭棒喝為二月冷水,澆他個淋漓;于小人,我們當以公理為準則,強權為鞭笞,驅逐他們搬石鋪路;于我們必以長槍短炮為鋼筋鐵骨,以誓死之志筑我們的萬里長城!”
最后的“長城”脫口時,先生已是情緒激動乃至怒發(fā)沖冠了,我終于在瞬間明白了“文人之怒”的深厚激昂,蘊含著毀天滅地的能量!
先生終是坐不住了,他騰然起身,奮筆疾書,簡樸的布袍袖子將桌上宣紙的一角壓下一道長長的折痕。
書罷,先生投筆窗外,仰天朗聲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不知從何處均勻撇下的光線此刻聚在先生身周,凝成一圈神圣的光環(huán);我喃喃:“先生,真神人乎?”
先生忽而轉身瞪著我:“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我躬身到底:“小子受教?!毕壬Z氣帶著莫大的欣慰:“孺子可教。這幅畫卷名為‘壯麗山河’,便留贈于你吧!”
我直起身子望向桌面,卻只在空白的宣紙看見那道折痕,我一愣——先生的話音從耳畔傳來,飄渺而懇切:“再美的山河,亦須人手勞動,這幅畫卷,且請你們用行動的汗水來繪制!切記:要做就做,與其來年痛飲佳釀,不如現(xiàn)在立刻喝水!”
先生,小子受教!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三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近乎吶喊的聲音,不僅道出了您的心聲,更是您一生的寫照。
讀著您的作品,我分明看到了您神情嚴肅,憤然命書,眉間擰皺,心中的力量被熱血傳到指尖,傳到筆尖。凝聚在筆鋒之處的,一股凌人的氣場卻也讓我心潮澎湃起來,跌宕起伏的心情難以言表,我對您的敬意,遠不止是因為“先生領吶喊,文壇怎彷徨”。
從《三味書屋》到《藤野先生》,從《記念劉和珍君》到《從諷刺到幽默》,從回味到懷念,從出離憤怒到深刻批判,我真的能夠理解您觀看日俄戰(zhàn)爭中屠殺中國人的感受——醫(yī)學對于改變中國人并非緊要的事,如果思想不覺悟,身體強壯,也無濟于事!于是棄醫(yī)從文的您開始了對社會的反思,對社會的批評。您敢為人先,是思想斗爭的主力軍,您一定從來都沒有懷疑過手中這桿“槍”會打敗仗。那樣黑暗的時候,敢于抨擊時政,鞭撻習俗的人也只有您一位吧。把熱情都寓于冷峻之中,周圍人的眼中,您恐怕已經(jīng)成為“狂人”了吧。
的確,經(jīng)歷過屠殺的人很多,但有所感悟的人少之又少!經(jīng)歷過國家動蕩的人很多,能堅持救亡圖存為堅持拯救國人而獻身的人少之又少!每個時代都有很多杰出的作家思想家,可是能在壓迫中狠狠地將“匕首”插入敵人胸膛的人不是更少么?與流言家針鋒相對,與當權者斗爭到底,您如同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在“國人”心中,您的堅持定有人會繼承,您的吶喊也定會有回聲!
有黑暗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光明,而您這烈火愈發(fā)放出光和熱,讓那黑暗顯得如此膽怯懦弱。您用語言描繪出他們丑陋不堪黑暗惡毒的嘴臉,是敢于直言不諱,敢于直面慘淡的勇士;是經(jīng)得起殘酷歷練在槍林彈雨中獻血的沖鋒陷陣者,毅然決然走在革命斗爭的最前端,留給我們的是怎樣高大的身影!“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又是何等的壯烈!
其實怎樣的戰(zhàn)士,心同樣是血肉筑成的,不同與石頭的堅硬,堅強之下同樣是一顆柔軟的心。同窗落寞,您為之哀嘆;國人的麻木,您為之悲痛;列強的粗暴,您為之憤恨;走狗的無恥,您更是無法忍受?!鞍洳恍?,怒其不爭”這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讓我不由發(fā)出一聲悲嘆。您注重生的意義,“孤梅韓雪,紅花茶樹”“在酒樓上”看到了您對生的感嘆和留戀。思考人生價值,劉和珍與楊德群的離開讓您的思考有了轉折,無聲的請愿不要再有了——人生的價值不能建立在大量的犧牲而換不來半點的效果,積蓄力量,團結斗爭才更有意義。無論贊揚還是針砭,都讓我看到您那顆在滴血的心還有力地跳著!
中華民族的脊梁,烈火中擎起的火炬,先生雖已作古,卻用文字講述不平凡的故事。一生如此,吶喊如燈,這也許才是魯迅,中國文壇的驕傲。謝謝您,先生!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四
魯迅,原名周樹人,又名周章壽,浙江紹興人,是中國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赐晁淖詡?,我心中這個陌生偉人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魯迅在我心中是謙虛的。魯迅從來不在別人面前吹噓自己,但你在他的.自傳里找不到任何炫耀自己的文字。相反,作為知名作家,他只觸及他的創(chuàng)作成果,比如“我留學的時候,只在雜志上發(fā)表過幾篇爛文章?!边@個“壞”,真的體現(xiàn)了一代偉人魯迅的謙虛。正如他所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由于謙虛,他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從未停止寫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是我,當我有一點成績的時候,大喊大叫,炫耀我芝麻大小的成績!怪不得總是進步不大!
在我心里,魯迅珍惜時間。他抓住一切可能的時間,緊張地工作著。他珍惜自己的時間,總是想用更少的時間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經(jīng)說過:“節(jié)約時間就是延長一個人的壽命。”他不僅珍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他從不遲到,也從不要求別人等他,即使下大雨,他也總是在雨中準時到達。
看了魯迅的自傳,覺得他不愧是被毛主席稱為“中國民族革命的主人”,被人民稱為“民族的靈魂”。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五
來到熙熙攘攘得售書中心,魯迅先生還沒到。今天下午得簽名售書活動看來時在這里舉行了,還有一個小時才開始售書活動。慕名而來得學生和學者已經(jīng)站滿了整個大廳,每個人逗拿著一本《阿q正傳》,表情逗有些著急。有的兩三個人聚在一起激動的討論著,有的在一邊默默的看書,還有的一邊啃著饅頭一邊翻著書,看來是剛下班。我急急忙忙在助手的陪同下穿過大廳來到魯迅先生的書房,魯迅先生也是剛用過午餐,開門進屋,魯迅先生笑著讓座,一陣問候后,我們進入了主題。
“魯迅先生,《阿q》自問世以來一直很暢銷,您開這次售書活動是為了單純提高它的知名度,還是另有用心呢?”
“其實主要還是另有原因?!彼麌@了口氣接著說,“讀《阿q》的人的確很多,但有多少了解書中所包含的悲憤與無奈呢?我曾在《吶喊》自序中說過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p>
“您在寫《吶喊》、《狂人日記》、《彷徨》以及現(xiàn)在的《阿q》過程中,您是怎樣取材的呢?”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辛的人們中?!?/p>
“目的呢?有很多人也層分析過,只是想聽聽您的說法?!?/p>
“目的也很明確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將意思傳給別人了,救寧可什么陪襯拖帶也沒有?!?/p>
“您在《阿q》中塑造人物阿q時,是指一個特定的人物,還是是一個大眾化的吧!但不是說在我身邊沒有“阿q”的存在?!?/p>
“在您以前的作品和現(xiàn)在這個《阿q》中,你曾經(jīng)多次提到看客,我想知道您對‘看客’是怎么理解的。”
“那是在日本留學期間,看過那次殺中國人的電影后,當時感觸特別深,就棄醫(yī)從文了,認為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的國民,不改變他們的精神,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笨纯鸵膊贿^是麻木國民的一個代名詞而已”。
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這次對話我感悟很深,是啊,不改變?nèi)藗兊木?,只能做毫無意義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六
如果真有“時空遂道”,我渴望回到歷史某個時刻;如果真有“時空遂道”,我希望與一名人促膝長談;如果真有“時空遂道”,我要與魯迅進行一次關于人生態(tài)度問題的對話。
穿越“時空遂道”,我來到了那觸目驚心的年代,拜訪魯訊先生秉燭夜談。
我問先生: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
魯迅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道干為儒子?!?。
魯迅一生用如椽之筆,深刻揭露了現(xiàn)實的黑暗,用匕首之利,指向封建社會的黑暗。蔑視一切反動派,直刺敵人之心臟。
然而,在他剛強靈魂的背后,有一顆胸懷百性的心,他甘心為人民做牛做馬,毫無怨言。
例如許多優(yōu)秀歷史人物如鮑子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先?而背之也!”魯迅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今后的人生之路是什么。
我又問:“您說得太對了,我們要對敵人蔑視,要甘愿為人民做任何事。那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才是積極的呢?”
魯迅笑了笑:“真正的猛士,敢于自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就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用筆鋒喚起人們的英勇斗爭。無數(shù)有理想,有抱負的仁人志,為了謀人民幸福的一片天地而舍生取義而感到幸福,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魯迅一句話,讓我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努力建設國家,為正義而戰(zhàn)的勇氣與決心。
我激動地大聲說:“此乃大丈夫慷慨激揚之人生態(tài)度也。那我們現(xiàn)在應該做什么呢?”
魯迅沉默一下,道:“我要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弛的猛士,便他不憚壓于前驅?!?/p>
我情不自禁地應和:“民眾醒來!猛士奔弛。”
是啊,魯迅用他響徹云霄的話語喚醒了麻木的民眾,用吶喊慰藉了奔弛的猛士。民眾的覺醒,猛士的奔弛,人民團結,猛烈沖擊著列強的欺凌,打擊軍閥割據(jù)勢力。他堅信,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必將響徹華夏大地。
魯迅的吶喊,讓我精神為之一振,讓我自覺賦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重擔與人生態(tài)度,我要隨猛士一道奔弛。
與魯迅先生一席對話,使我深刻的感到:與名人的對話,如飲清泉;與名人對話,如品香茶;與名人對話,如飲淳酒。甘甜、純香、激昂,空谷回響,響徹云霄。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七
這一時期,對于魯迅前期作品的評價大大提升,認為以《吶喊》和《彷惶》為代表的前期小說成功塑造了兩大系列形象,一個是農(nóng)民形象,一個是知識分子的形象。對于農(nóng)民,魯迅采取了和高爾基類似的既關心又批判的態(tài)度,對于知識分子則更為復雜,肯定其中的.勇士,同情其中的可憐人,批判其中的蛻化變質分子。另外,這一時期特別突出《野草》在魯迅創(chuàng)作當中的地位,認為其充分表達出了魯迅這一時期悲觀與信心交織的復雜感情。其中最有代表性是《死火》,題目就暗示了革命之火僅僅在表面上被撲滅,最終還會沖出冰谷,這個形象很明顯的模仿了高爾基筆下丹柯燃燒的心,盡管兩者的基調很不相同?!堵斆魅撕蜕底雍团拧窞榇淼钠恐兄S刺藝術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相反,這一時期對魯迅后期作品的評價則每況愈下,特別是對于魯迅后期的雜文評價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幾乎與西方世界接軌。這些專家認為魯迅的政論文要比文學作品多得多,后期魯迅把政論文也看成是文藝作品,但是其中的大多數(shù)很難說有什么藝術價值可言。不過,這一時期對于《故事新編》的評價和前期比較近似,認為其開創(chuàng)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特別是《非攻》和《理水》在塑造正面人物形象上有了很大的成功。這說明了魯迅的創(chuàng)作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八
朦朧中看到你高舉的矛戈,聽到你急切地為四萬萬同胞“吶喊”,喚醒“彷徨”的中國愚民,你如“野草”般在夾縫中倔強地生存。起來了,在你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國青年起來了,你就如堅實的臂膀讓人想要依靠。
沒有與先生生活在同一時代,是我的遺憾,然而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可以與先生跨越時空促膝長談。
“先生,您為何要棄醫(yī)從文,醫(yī)生的職業(yè)不是很好嗎?我以后就要做一名醫(yī)生,救人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是我初讀魯迅問他的第一個問題。
先生坐在微弱的燈光下,手中握著筆。聽到我的疑問他點上煙和藹地說:“每一個人總會問我相同的問題。那時的國民,他們是健康的,卻又病入膏荒。醫(yī)生倒是有很多,但能夠拯救中國的‘醫(yī)生’哪里去尋。我必須點化他們愚鈍的心,挽救衰亡的民族。”是的,是神圣的責任,是強烈的愛國心讓他選擇了戰(zhàn)斗。我不禁想到聞一多的一聲斷喝:“這不是我的中華,不是!”他們心中的矛盾應該是相同的吧。
看著先生微弱單薄的身影,我不由得問到:“先生,您不怕嗎?”
先生放下手中的煙嘴,轉過身堅定地說:“怕,我怕這個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無助的眼神,怕劉和珍們白白地犧牲,怕世間黑白巔倒,怕惡人淆亂乾坤,我怕刀劍不夠鋒利,無法刺破敵人的喉嚨………..”先生的眼中充滿怒火,字字鏗鏘,句句肺腑,滲透著“我以我血寄軒轅”的悲情。中國的脊梁就是這樣錚錚如鐵。
先生走到我的身邊,嚴肅而不失溫和地說:“中國的光明到了,我們的靈魂會隨你們與時俱進,俯首甘為孺子牛,為祖國而犧牲是每個時代不朽的精神,未來的祖國需要你們的付出?!?/p>
先生的身影漸漸淡去,而他的諄諄教誨卻融入我的心中,我看到歷史的天空因為他曾經(jīng)的存在而顯得那么的博大而光輝。
2. 和魯迅對話
老編交代我一樣任務,要求我采訪魯迅先生,可愁壞我這個“見習記者”,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出發(fā)了。
一轉眼的工夫,這魯鎮(zhèn)可大變樣了,樓房座座,歌樂聲聲,好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我找到了先生的住處,開門的正是先生,模樣沒有大的變化,只不過臉色是好多了,微黃中顯出紅潤,竟顯得有些富態(tài)了。我說明來意,先生豪爽的把我讓進了屋里。
屋里的布置很簡單,樸素中傳來撲鼻的書墨香氣。引人注目的.是房間內(nèi)竟有空調等家用電器。一陣寒暄,我開始了我的采訪。
“先生,外界評價您為文壇的圣人,大多是針對您的雜文于世有補,您是怎樣來定位自己的呢?”我覺得我的問題很尖銳。魯迅先生笑笑說:“圣人談不上,但我卻是愿做一只在夜里鳴叫的貓頭鷹,我在行使我的職責,利用的是手中的筆。別人說我是把文章當作投槍,我還是一個運動員了,人民的運動員?!闭f著,先生笑了?!澳敲?,你最看重的作品是什么,是《阿q正傳》么?”我又問?!白髌肥怯幸恍?,但也是珠沙混雜,哪得什么滿意之作?不過,我倒是很喜歡那部詩集《野草》,總覺著自己像些。”先生點燃了一只香煙,夾在手中,鄭重地說。
采訪結束了,先生又把我送出門來,并送我一本書,那名字是那樣的熟悉——《激流》。先生用專注的目光看著我,輕輕的說:“看看吧,它是永遠向前的!”
對啊,它是永遠向前的!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九
在歷史的銀河中,閃耀著許多光彩熠熠的星辰?!活w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進的燈塔。于是我穿過時間的隧道,去歷史的太空,尋找那一顆星。
我四處尋找著,忽然,我看見一位穿黑色長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頭寫作。我走過去,他似乎被我打攪了,慢慢地抬起頭來。一張消瘦的臉龐,透露出剛毅與堅強;兩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頭不屈的硬發(fā),根根顯示著與惡勢力的不調和。沒錯,就是他——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也看見了我,微笑著讓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覺到他是那樣慈祥、和藹。
“魯迅先生,我與您是相隔一個世紀的人啊,但我也很愛好文學?!彼畔率种械墓P打量著我,笑著說:“啊,那么我和你是同路人啦!”
“先生,”我問,“我最喜歡看您的書,除了在課上認真學習了從您的書中選來的文章外,還課外閱讀了您的其他一些著作,如《朝花夕拾》、《吶喊》等。為什么您能寫出如此精妙絕倫的文章?”
“這個原因很簡單,”魯迅先生慈愛地看著我說,“我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我看到了茍延殘喘、陰險狡詐的‘落水狗’,我看到了奴顏婢膝、貌似中庸的偽君子,我也看到了國民眾生的劣根性,我想要抨擊他們,讓那些反動的御用文人捉襟見肘、心驚肉跳,讓病態(tài)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p>
‘可是您對待傳統(tǒng)文化是否太偏激了呢?”
“我承認,我是有點偏激了,但我想通過某種必要的偏激,來打破禁錮,激活思想,引導解放。我時時解剖別人,更多的卻在解剖我自己?!?/p>
“在熱情勇敢的農(nóng)村孩子中間,您看到了一個無知無能的‘我’;在衣衫襤褸的人力車夫面前,您感受到了體面外袍下的自私自利的‘我’;從學醫(yī)到從文,從迷信‘進化論’到辯證地看問題,您就是這樣不斷地自我督促,自我更新?!?/p>
“您是位偉大的作家,您的筆鋒幽默辛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卻不自命清高;您的幽默中閃爍出睿智與深刻,憂憤中蘊含著一顆深沉的愛國之心啊!”
“您是偉大的戰(zhàn)士,異常清醒與敏銳,您不屈地戰(zhàn)斗著、抗爭著,以思想做劍,以寸筆為槍,劃破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是您在那黑暗荒蕪的年代里始終堅持的人生態(tài)度!”
“我很高興,你能讀懂我的文字,能清楚地了解我,正確地看待我。我希望,當你醉心享樂、虛度光陰時,‘浪費時間無異于慢性自殺’的警告能讓你幡然悔悟;當你無法把握自我,卻又自欺欺人、逃避現(xiàn)實時,阿q的形象能讓你窺見自己的影子,猛然驚醒;當你鉆人‘虛無主義’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對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產(chǎn)生懷疑甚至自卑時,那一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么’的反問,又能讓你重新挺起胸膛……”
“魯迅先生……”
隱約地,那張消瘦的臉龐模糊了;漸漸地,那黑色長袍的背影也消失了。
但我想,一個真正的思想家,他思想的光芒是不會受時間與空間阻隔的。
即便是在一個世紀后的今天,魯迅那深邃的目光依然會讓人驚醒,給人力量。
這,就是魯迅。他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屬于歷史,又屬于現(xiàn)代。
他嚴厲,卻又慈祥。他消失了,卻又永遠在人們心中。
人的思想永遠是相通的,它可以穿越時光的隧道,進行交流。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
魯迅先生,當你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等等一系列作品問世以后,便不停地讓我們笑著,又讓我們深思著。
的確,我很認同你的說的"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這句話在《阿q正傳》中表現(xiàn)的.特別的淋漓盡致,把一個近乎無賴卻又令人同情的阿q刻畫的即令人生厭又令人深思,真正的做到了撕破阿q的麻木不仁并表現(xiàn)出中國當時人性的麻木。讓我們不但看到了阿q的愚昧又看出了國人的懦弱。
老實說魯迅先生,雖然您是中國的文化巨匠,可在我初讀你的小說時,卻感到您寫的那些東西既沒有什么價值又沒有什么特別的文化修養(yǎng),讓人覺得你好象在寫沒有意義的逗人發(fā)笑的材料,這種想法直到明白你的寫作意圖以及看到您的"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之時才改變,才明白您所寫的小說的真正韻味。
或許,在您看到我對您的小說又如此評價時,會不失風度的說一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在于揭出病因,引起療救的注意。"我想,這大概就是你當初的"啟蒙主義"吧!
魯迅先生對于您的文章,我不敢說深得其精髓,卻也知其幾分真意,從文章中,我讀懂了您,我想,大概在寫這些小說的時候,您拿的不是筆,而是一柄刺入敵人心臟得尖刀;是一座驚醒麻木國民的警鐘,是自己的一腔熱情。而你寫出的,不僅僅是小說,還是一面鏡子,一面能照出人本性得鏡子;更是一根鞭子,一根激勵、鞭策國民時時向上的鞭子。
或許,此時你會說:"不要人夸文章好,只想留言警國人。"但我卻要說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你說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說你"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魯迅先生,我了解了你的"凡是愚弱得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壯,也只是毫無意義得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一
我懷著好奇心,去探尋爸媽的童年生活。我翻開一張舊照片,看見媽媽穿著一件舊衣服,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沒有新衣服,只有過年才有一件新衣服,而且都是用手縫制的,其它衣服都是穿哥哥姐姐不穿的衣服。我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衣服舊了,破了就扔掉了,我真是太浪費了。
媽媽還告訴我,她小時候總是吃不飽,一日三餐吃饅頭和咸菜,貧窮人家只能吃菜窩窩,而且菜里沒有一點油水,過年的時候才能有一點點肉吃。而我的童年呢,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時候還嫌飯菜不好吃。有一次奶奶蒸了窩頭,我吃了一口就吐了,媽見這情景說:“你勉強吃吧,窩頭在我們小時候可是最好吃的了?!?/p>
又翻到另一頁舊照片,是媽媽站在坯屋前照的一張照片,媽媽小時候的房屋墻是用坯弄成的,屋頂先抹上坯,先鋪一屋麥稈,最后再鋪一屋麥稈,最后再鋪一層瓦。外觀雖然好看,但是到了冬天,屋里的溫度跟外邊的溫度差不多一樣。有時候甚至能結冰,當時爺爺就把煤粉和紅土和起來曬到太陽底下,等曬成固體了,再砸斷,每次夾一兩塊放到爐子里烤烤手。冬天我回到家,家里就暖烘烘的,有時候熱的穿短袖呢。
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不能出遠門,出遠門只能做牛車,馬車等,而且爸爸小時候去上學只能步行,如果下了雨,土路就會變成泥路,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斑點?,F(xiàn)在路上都是汽車,而且都是柏油路,不管下不下雨,身上都是干干凈凈的。
爸爸媽媽的童年雖然清貧但是快樂,我的童年見識更廣,生活質量更高了,這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努力學習,讓未來更美好。
文檔為doc格式。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二
朦朧中看到你高舉的矛戈,聽到你急切地為四萬萬同胞“吶喊”,喚醒“彷徨”的中國愚民,你如“野草”般在夾縫中倔強地生存。起來了,在你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國青年起來了,你就如堅實的臂膀讓人想要依靠。
沒有與先生生活在同一時代,是我的遺憾,然而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可以與先生跨越時空促膝長談。
“先生,您為何要棄醫(yī)從文,醫(yī)生的職業(yè)不是很好嗎?我以后就要做一名醫(yī)生,救人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是我初讀魯迅問他的第一個問題。
先生坐在微弱的燈光下,手中握著筆。聽到我的疑問他點上煙和藹地說:“每一個人總會問我相同的問題。那時的國民,他們是健康的,卻又病入膏荒。醫(yī)生倒是有很多,但能夠拯救中國的‘醫(yī)生’哪里去尋。我必須點化他們愚鈍的心,挽救衰亡的民族。”是的,是神圣的責任,是強烈的愛國心讓他選擇了戰(zhàn)斗。我不禁想到聞一多的一聲斷喝:“這不是我的中華,不是!”他們心中的矛盾應該是相同的吧。
看著先生微弱單薄的身影,我不由得問到:“先生,您不怕嗎?”
先生放下手中的煙嘴,轉過身堅定地說:“怕,我怕這個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無助的眼神,怕劉和珍們白白地犧牲,怕世間黑白巔倒,怕惡人淆亂乾坤,我怕刀劍不夠鋒利,無法刺破敵人的喉嚨………..”先生的眼中充滿怒火,字字鏗鏘,句句肺腑,滲透著“我以我血寄軒轅”的悲情。中國的脊梁就是這樣錚錚如鐵。
先生走到我的身邊,嚴肅而不失溫和地說:“中國的光明到了,我們的靈魂會隨你們與時俱進,俯首甘為孺子牛,為祖國而犧牲是每個時代不朽的精神,未來的祖國需要你們的付出。”
先生的身影漸漸淡去,而他的諄諄教誨卻融入我的心中,我看到歷史的天空因為他曾經(jīng)的存在而顯得那么的博大而光輝。
老編交代我一樣任務,要求我采訪魯迅先生,可愁壞我這個“見習記者”,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出發(fā)了。
一轉眼的工夫,這魯鎮(zhèn)可大變樣了,樓房座座,歌樂聲聲,好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我找到了先生的住處,開門的正是先生,模樣沒有大的變化,只不過臉色是好多了,微黃中顯出紅潤,竟顯得有些富態(tài)了。我說明來意,先生豪爽的把我讓進了屋里。
屋里的布置很簡單,樸素中傳來撲鼻的書墨香氣。引人注目的是房間內(nèi)竟有空調等家用電器。一陣寒暄,我開始了我的采訪。
“先生,外界評價您為文壇的圣人,大多是針對您的雜文于世有補,您是怎樣來定位自己的呢?”我覺得我的問題很尖銳。魯迅先生笑笑說:“圣人談不上,但我卻是愿做一只在夜里鳴叫的.貓頭鷹,我在行使我的職責,利用的是手中的筆。別人說我是把文章當作投槍,我還是一個運動員了,人民的運動員?!闭f著,先生笑了?!澳敲矗阕羁粗氐淖髌肥?span>什么,是《阿q正傳》么?”我又問?!白髌肥怯幸恍?,但也是珠沙混雜,哪得什么滿意之作?不過,我倒是很喜歡那部詩集《野草》,總覺著自己像些。”先生點燃了一只香煙,夾在手中,鄭重地說。
采訪結束了,先生又把我送出門來,并送我一本書,那名字是那樣的熟悉——《激流》。先生用專注的目光看著我,輕輕的說:“看看吧,它是永遠向前的!”
對啊,它是永遠向前的!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三
魯迅的童年生活十分美好,有個睡覺會講美女蛇吃人的故事的長媽媽。還給我買來帶圖畫的“哼經(jīng)”,長媽媽慈愛、淳樸、寬厚。閏土雪地捕鳥,衍太太圓滑陰詭,看“五猖會”,敬愛的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這一系列的故事、人物給作者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寫出了童年生活軌跡。
魯迅的童年十分美好,我的童年也不賴!
我的快樂童年有快樂的伙伴、慈愛的爺爺奶奶、美麗的田地……。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江西奶奶家度過的。那里是個美麗的地方,裝載著我所有童年美好的回憶。在這個快樂童年中,我有許多快樂的好伙伴,我們最喜愛的就是寒假于暑假的期間。
在暑假,烈日當空,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但這熱不到辛勤的農(nóng)民和我們一群調皮的小孩。所以,在暑假大家都是早出晚歸,白天家里都是空的,沒人。大人們出門,帶著斗笠,到了田中,卷起褲腳,在收割,雖辛苦但很快樂。我們小孩子就馬上結成隊,足包上山,我們也在勞動,我們在摘果子,一邊吃一邊放在袋子里,每天嘻嘻哈哈真開心!
在寒假,最開心的當然是過年前后幾天了,過年前,我跟著大人們上街。一年才上一次街,甭提有多高興了,上街買了過年要用的物品,我也趁機那平時積攢的錢買點新鮮的玩意。到了除夕,更是興奮的不得了。大家忙的不亦樂乎,貼。
春聯(lián)。
放鞭炮做年夜飯吃年夜飯。處處彌漫著歡笑與香味。夜晚天空成了煙花小姐的舞臺村里坐著很多的觀眾。舞會結束后全家人一起打牌、看春晚、聊天。真是開心啊接下來幾天拜訪親友、走龍燈。休息幾天后又回到忙碌的季節(jié)。
這就是我的童年,不必魯迅的童年差吧!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四
每個人都有一個最美好的童年。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隨著時光的流逝,卻一去不復反了。
自從學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我就深刻了解到魯迅先生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與暢想。課文主要寫了魯迅先生幼時在百草園中玩耍,隨著時光的流逝,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被家人送進了書塾,在那個新天地中接受教育。再緊急的學習壓力下,他卻能忙里偷閑,在先生家的小院兒里玩耍。魯迅新生的童年里雖然沒有現(xiàn)在的玩具,卻能在百菜園和三味書屋里玩得有聲有色。他的童年充滿了樂趣,但是我的童年也不賴嘛。
聽媽媽講述,我小時候就是個笨小孩兒?!罢媸潜康目梢园?!”這句話我聽過不少于20次了。
小時候,我總是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里要被兇巴巴的老師管著,在家里自由自在,多么舒服?。u漸地,我發(fā)現(xiàn)家里有一本很奇怪的書,聽大人說叫日歷。后來,我又發(fā)現(xiàn),媽媽每天晚上都會撕一張日歷下來。后來,我又發(fā)現(xiàn),媽媽撕到紅字時,我就不用去上幼兒園了。媽媽說:“紅色代表星期天,這一天大家都放假。”
后來,我天天看日歷,可是好久才會出現(xiàn)一張紅色的。
有一天,我看到墻上的日歷,突發(fā)奇想,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說干就干!我搬來一把小板凳,然后把日歷一張張的撕下來,過了好久才出現(xiàn)一張紅的,我又驚又喜,急忙把媽媽拉過來,指著墻上的日歷說:“媽媽,日歷是紅的,今天是不是不用去上幼兒園???”媽媽看見滿地的日歷紙,就一下子全明白了。他語重心長的說:“日歷只是讓人知道今天的日子,但是時間是不會隨著日歷的變化而變化的?!眴鑶琛乙t的!我要紅的!”我大哭起來,把全家人都逗樂了。
我與魯迅對話(專業(yè)15篇)篇十五
最近作文連連失利,便想約中國文學大師魯迅先生討教幾招。
我們相約百草園。我原本想我比魯迅先生早到,可我到時,魯迅先生早已等候多時了。他正在泥墻根一帶找油蛉、捉蟋蟀,時而翻開斷磚來看有沒有蜈蚣或者斑蝥,時而拔起何首烏根,每當他摘到覆盆子時,總是笑得跟個孩子一樣。想不到魯迅人到中年,居然還這么調皮!
我緊走兩步,上前打個招呼:“先生早上好!”魯迅回過頭來,微笑著說:“很好很好,小朋友早?!蔽沂智敢獾卣f:“本來晚輩請先生指點迷津,卻讓先生早到,真是失敬失敬!”魯迅仍舊微笑著說:“我也是剛到,天氣有些寒冷,進屋喝杯熱茶吧!”
幾口熱茶下肚,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我開門見山,說起正題:“晚生不才,作文老寫不好,深聞先生大名,懇請前輩賜教幾招?!濒斞赶壬f:“依照我的經(jīng)驗,寫人要抓住特征,寫事要寫好細節(jié),寫景宜多用比喻、排比、擬人的手法。要觀察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寫作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要以所寫對象為圓心,引發(fā)許多‘輻條’一樣的材料,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略加金爪、翎毛以創(chuàng)新,如此就是一篇極好的文章了。作為中學生嘛,把字寫好也是非常重要的?!边祝@些話,好像語文老師也講過的呀!
正在回味之余,魯迅先生已不知去向。我心里暗暗發(fā)誓:我一定勤奮努力,將來成為像魯迅先生那樣的文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