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時代好少年活動心得體會篇一
今日,我在中國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上觀看了一場節(jié)目,叫《新時代好少年》,里面有著許多年齡和我差不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們雖然很平凡,可是,他們有許多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像一盞明燈一樣,為我們這些同齡人照亮前進的道路。
有位哲人說過: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也會在矛盾無定的迷徑中徒勞無功。一個小小的少年定下了目標,并把這個目標堅定地立在心田。他擅長畫圖畫,會做一些小手工,這些小手工的原材料都是一些廢棄的、對別人來說沒有用的物品。可是,他將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做出許多精美的小手工,并拍攝視頻,傳到網上,網友紛紛在為他的畫作和小手工點贊,沒有一個愿意給差評的。在他的帶動下,好多小朋友也不再亂扔廢物,也把廢物重新利用,既鍛煉了自我的動手本事,也節(jié)儉了資源,為環(huán)保做出了自我的貢獻。
這位少年就是林峻德同學,12歲。看完他的故事,我想,他和我同齡,卻如此心靈手巧,還制造出許許多多精美小手工,畫出那么多漂亮的畫,真不愧是“匠心獨具,巧奪天工”啊!
接下來,還有一個好少年讓我感動。她無私奉獻,常常幫忙那些需要幫忙的人。她熱愛學習,能夠說出地道的英語,她還上過聯(lián)合國演講臺上,發(fā)表過演講,人們稱她“小小外交家”。她有一個朋友,是個聾啞人,也十分內向。這個朋友認為自我生活沒有期望了,可是,這個好少年卻幫忙了自我的聾啞朋友。
這個好少年就是黃郁微同學,她找到了朋友的強項,幫忙朋友展示自我,成功讓朋友走出困境。看了她的事跡后,我想:她真聰明,竟然能做出這么多偉大的事,并且,她又是那么地善良,能幫忙自我的殘疾朋友擺脫困境。她做出了這么多出色的事,真值得我們驕傲,同時也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善良的人,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既照亮周圍的人,也溫暖自我。做人不必須要頂天立地、轟轟烈烈,但必須要善良真誠。人心,不是求來的,而是善來的。你施人溫暖,人才會予你陽光;你施人真心,人才會予你和善。
今日,我觀看了《新時代好少年》電視節(jié)目,我感受到了同齡人的執(zhí)著精神和善良品德,那些擁有完美品德的人,他們就像黑暗里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也是新時代的少年,難道我們不應當學習他們這種執(zhí)著、善良的精神嗎?難道我們不能做一盞溫暖的明燈嗎?
新時代好少年活動心得體會篇二
希望全國少先隊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好學,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yōu)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時刻準備著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爭當四好少年。
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這是大家都爛熟于心的話語,作為21世紀的好少年,我們應熱愛祖國,報效祖國,以建設祖國為遠大理想,一定要牢記明天的輝煌由我們創(chuàng)造。
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
如今的社會,需要的是知識,需要的是人才,而這些知識是怎么來的呢?上課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聽講,課下做好預習、復習的準備。作為21世紀的好少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當今少年朝氣蓬勃,活潑開朗,文武雙全。一個好身體才是成功的基礎。如果你連一個好的身體都沒有,何談建設祖國、振我中華呢?每天早上,教室里能聽到我們那朗朗的讀書聲嗎?操場上能看到我們奔跑的身影嗎?相信這些都是能看到的,健壯的體格,與堅持不懈的信念永遠屬于我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興則國興,青少年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四好少年,今天的我們便是明天的棟梁,21世紀少年必將擔負起明日祖國建設的重任。
同學們,讓我們懷愛國之情,展理想之翼,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新時代好少年活動心得體會篇三
一直以來,書都被視作人類的精神食糧。喜歡讀書的人,必定都是學識淵博。古人就曾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美言。書是傳承文化的工具,因為書,我們達理;因為書,我們有素養(yǎng)。
我很榮幸,因為我是一名教師,因為職業(yè)的選擇,我天天與書為伴。我覺得偶爾會有一些好詞佳句從我大腦躍然而出,但是因為人的惰性我不再去汲取新鮮的養(yǎng)份,我發(fā)現我那僅有一點墨水漸漸在流失。記得那會讀書,一封信,一篇文章,洋洋灑灑一會便寫起。自己細細讀來覺得有甚回味。然而事過幾年,如今叫我醞釀一篇文章,卻如同登天,不知如何起筆。曾經想過原因,卻沒有去深究,也不愿去思索,抱著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在繼續(xù)著這種空虛的日子。
不久前,在我們縣城教育局發(fā)起了讀書活動,看著學校那一幅幅標語,我內心深處似乎觸動了什么,我覺得自己似乎想起點什么東西來。聽著學生那慷慨激昂的發(fā)言時,我仿佛回到了讀書時代,我想起了自己這么久丟失的東西,真的是太重要了。
在把書放到教室與同學們見面時,我意味深長的對同學們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的方面講,要提高自身素質,從大的方面講,要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這都需要與書交朋友。”我跟他們講起了西方教育,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中,不管男女老少,每天除了正當的學習外,都會有兩至三個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這不是強行規(guī)定,是他們已經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所以他們的國民素養(yǎng)、禮儀程度都很高。學生睜大著眼睛聽我講,也紛紛表示愿意做到。
通過此種活動的推行,學生確實比以前更懂事了,也汲取到了一些課外的知識,從課堂的回答中,我都看到了,但這只是開始,學生還不夠投入,可是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空閑的時候,我也會拿出書本來讀一讀,有時也上書店走一走,順便也買回一本兩本。我比較鐘愛散文集,在心情煩躁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地去看一看、品一品,與文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憂傷,一起感慨。忽然間,我便覺得心情豁然開朗了許多。
我非常感謝這一次的讀書活動,它不僅在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面,同時也在幫助老師提高品格,希望這樣的熱潮能在每一個人身上自覺的形成。讓我們以書為伴,塑造美好心靈,點亮我們心中那盞智慧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