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意境深遠、思想深刻,能夠引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和思考。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推薦幾篇精選的優秀作文,供大家品味和欣賞。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一
1、能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象片。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場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于是,他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呢?讀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交流: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檢查字音。
3、你讀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2)理解"遙遠"(從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幾天的火車,與"遠"比較);
(3)理解"壯觀",通過觀看錄象理解(人多、解放軍叔叔的威武……)難怪這個小朋友要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這句話。(提倡個性朗讀)。
三、再讀課文,指導背誦。
1、小朋友們很會學習,讀懂了課文,你認為怎樣能把這篇課文讀好,你就怎樣讀?能背誦的就背誦。(自由嘗試)。
2、指名朗讀,評價交流。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課文。
四、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剛才課文讀得這么好,這些句子你會讀嗎?(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寫一寫。
指導學生寫四個生字。
六、課外延伸。
1、你對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門廣場上隆重的升旗儀式,還想看什么?
2、課件展示北京的圖片,更加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二
236月18日,我成為了星際高速航運公司的一名宇航員。
我走進星際高速航運公司的大門,經理朗斯讓我坐下。給我講解“魯陳一號”超光速飛船的飛行原理:
“300多年前,愛因斯坦曾說過:‘光速,即每秒30萬千米,是個不可逾越的境界。’但是,經過學者們的種種試驗已經證明,光速是可以超越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明了光子發動機,它的能量……”
“是將原子能和宇宙能合二為一,”我接過話,“這是我在技術部的朋友李亞魯告訴我的!”
“‘魯陳一號’是一個高10米的火箭,他是世界上最新技術成果的結晶,形似紡錘,而又優雅利落,僅在圓形頭上有一個小窗,頗有沖天之勢。他的外殼是百合金鋼,萬一碰到危險,它就會自動減速。”
2312年7月16日9時22分02秒,“魯陳一號”研制成功。經理讓我承擔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走上了“魯陳一號”,在2312年7月19日10時50分28秒,“魯陳一號”發射升空。
秒速表上的速度在增加,秒速100……120……160……200公里!
當秒速表上的速度達1000公里時,我換上了宇宙引擎。一切都很正常。
宇宙引擎是借助宇宙能推動的,宇宙能--是人們在2以前發現的,也就在那時,人們弄清里超光速飛行的原理。
秒速2300……3000……5000……8000公里!打破了世界上最快的記錄--7980公里!
“現在距離地球5億1800萬公里,發射綠色閃光彈,讓木衛六上的科學家接收光信號。”我發射了閃光彈。
秒速0……55000……99990……250000公里!從1萬公里升到25萬公里,只用了1分鐘。我將速度向上提升,26萬……27萬……29.9萬,在進入光速的一瞬間,我換上了光子引擎。秒速34.4萬公里!
我又提升了速度,41.5萬……56萬……90萬公里!我以3倍光速行駛,打開座艙內的攝像機,拍攝了小行星的照片,又把采樣器打開,收集了許多小行星的樣本,用物質傳送機把這些東西傳回了260億公里的地球上。我又開始加速了,91萬……120萬……147萬……150萬公里!5倍光速!我非常高興。我忽然在距離地球473.10347個天文單位的地方發現了第十大行星,并且是雙星。我拍下了照片,經光腦掃描分析,有一顆是人造太陽。我提取了x星人的細胞,意外發現他們是亞特蘭蒂斯人的后代我在與他們共處了一天后,返回了地球。
……。
“太陽曬屁股啦!”媽媽喊。我驚醒了,原來,我做了一個奇妙的夢。
我想,只要我們刻苦鉆研,就一定會造出超光速飛船,也可能回和外星人見面呢!為了漫游宇宙,同學們,刻苦鉆研,努力學習吧!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兩個部首“心、方”。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識字、寫字。
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名勝的圖片。
教師搜集網上有關北京的資料。
制作課件,升旗儀式的實況錄像。
學習時間:
兩課時。
學習時間: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認識北京。
1、??????????????出示課件,觀察圖一:
談話激趣:這是個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坐在院子里談話。
你知道媽媽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門的圖片)。
2、??????????????放大天安門的圖片。
請同學們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北京的圖片,讀出圖片上的字。
簡介北京。
鼓勵學生說說看到圖片后的想法。
3、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借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在文中標出生字,讀給同桌聽。
3、??????????????出示課件,認讀生字。
4、??????????????誰能給這些生字組詞?
三、?????????識記字型。
1、??????????????誰能說說我們學習了哪些識記字型的方法?(猜字謎、熟字加偏旁(部件)、熟字換偏旁(部件)、熟字去偏旁(部件)、分析結構)。
2、??????????????在學習小組內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記住這些字。
3、??????????????檢查自學情況:
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重點指導:
猜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想:拆成“木、目、心”來記憶,認識心字底。
比較形近字:北——比??走——足??升——開。
四、?????????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誰想將課文讀給同學聽?分節指名讀課文。
2、??????????????誰能說說他們讀得怎么樣?
3、??????????????看圖一,思考:媽媽對“我”說了什么?
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范讀,并刻意將“遙遠”一詞重讀。
請學生說說你聽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儀式的錄像,觀看升旗的場面。
談談你看了升旗的場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壯觀”。
范讀,渲染壯觀的氣氛。
誰能像老師這樣讀?
4、??????????????聽了媽媽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說什么?
一齊讀讀課文第二部分。誰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誰能讀出期盼的語氣?
5、我們一齊把全文讀一讀吧。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知道了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許多同學對北京產生了很深的感情。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樣,很想去北京看看。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有關北京的圖片、資料。我們將召開一次“我愛北京”的主題班隊會。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四
1、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生字卡片、課件。
(2)、學生齊讀一遍課文,然后自由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把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給生字加上拼音。
(3)、讀生字比賽: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我們來比比看,誰最聰明,讀得最快。出示生字卡片,粘在黑板上,讀對的,組詞好的,當獎品分道組里去。認識偏旁:心方。
提問: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想:木目心;告: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安:寶蓋下面一女孩)。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生字,為了獎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帶來北京的禮物,你們想看嗎?展示課件,增強感受。)。
1。欣賞課件:
3、自由默讀,想一想課文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讀后回答。
出示:媽媽的話。
4、(出示課件)理解“彎彎”、“遙遠”、“壯觀”,指導朗讀。
相機進行詞的訓練:彎彎的。
5、“我”說了什么?
出示:“我”的話。
比較這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說話練習。
6、“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儀式呢?我們來讀幾句話。
出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出示: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你們見過五星紅旗嗎?它是什么樣的?(出示國旗)。
出示: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
只有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是和太陽一起升起來的,一邊是冉冉升起的太陽,一邊是在國歌聲中飄揚的'國旗,那種莊嚴的場面多么激動人心啊!同學們,你們想去看看嗎?那我們一起來讀讀小作者的心愿,誰能把這個山村小朋友特別想看升旗儀式的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1、同學們,你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北京的內容,在讀課文的時候會更有感情,下面,老師來讀媽媽的話,同學們讀山村小朋友的話。(課件)。
2、有感情的朗讀。男———小男孩,女生———媽媽,分角色朗讀。
3、學習了這一課,對你有什么影響?周一升國旗是怎么做?看見升國旗要怎么樣?
4、咱們試著背背這首詩歌:我多想去看看———(配樂朗讀《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樂曲)。
聽!這是什么歌!《我愛北京天安門》。一起唱吧!唱著歌離開座位!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五
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開、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把長句子讀好。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書寫生字“廣”、“開”。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展示北京的風光圖片(播放課件)天安門、天壇、長城、香山;北京市世界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風景迷人,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這么美得風景,有什么想法對大家說說好嗎?指名回答。
我認識一位山區的孩子和你們差不多,他從來沒有到過北京城,沒有看見過天安門廣場,更沒有看到那雄偉壯觀的升旗儀式,小朋友們,你們想去北京看看嗎,讓我們坐上特快列車一起去旅游吧。
2、標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范讀課文,思考課文講的什么內容?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做上記號。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初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為識字寫字起了鋪墊作用。
4、讀完了這首小詩,我這兒還有一些字,帶領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請看大屏幕:
想?告?訴?路?能?走?北?京?城?安?廣?升?旗。
5、全班交流識字方法,“京”可以根據“驚”用減一減的方法,“北”與“比”,“走”與“定”,“升”與“開”可以通過比較記憶,“告”用猜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記憶,根據“旗”與“想”字,認識偏旁“心”“方”。
6、剛才我們借助音節認識了生字,不借助音節能不能很快地認識生字。請看大屏幕。開火車讀,齊讀。
[設計意圖]:開火車讀游戲是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把開火車的游戲與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教師給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時間,并且在課件創設的環境中學習,識字效率會大大地提高。
小朋友們讀完了嗎?它一共有幾句話?哪位同學告訴老師?(指名回答)其他小朋友同意嗎?指名學生讀這三句話。
讀得非常好。
10、下面我們輪流讀一讀,女孩子讀媽媽的話,男孩子讀我對媽媽說的話。
12、我們來換一種方式讀,我讀第一句,小朋友要聽清楚,
媽媽告訴我。
天安門在哪兒。
書上升旗怎么講。
是啊!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課文中最后兩句該怎么讀?
三、說話練習。
在我們書本104頁還有幾句話,看看哪幾個小朋友讀得最好,開始吧!
下面我們完成一個練習,看大屏幕。
我國的首都是—————,我愛首都————。
我國的國旗是—————,我愛國旗————。
四、再讀課文,指導朗讀。
1、播放北京升旗儀式課件,學生自由讀,讀出感情。
2、小組比賽讀,比比哪組讀得最正確、流利、有感情。
3、全班與老師由分角色朗讀。
五、指導寫字“廣”、“開”
1、觀察兩個字“廣”、“開”在田字格的位置。
2、師范寫、生書空、描紅。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六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
西藏的天藍的不像真的,虔誠的xxx在布達拉宮腳下排著長隊一步一拜,半白的雪峰流向山腳的喀達湖,湛藍的湖水,流動著的白云,當地人稱其為圣湖,據說在其閉眼祈禱你會看到前世今生。世界這么大,我還沒有看過。
世界這么大,就像鳥兒可以飛向它想去的遠方;獨自開船的少年,可以去尋找太平洋上的任何一個荒島。傳說有一種鳥兒叫天方,生來無腳,只有不停地拍打翅膀飛翔,一生只能落一次地,便是它放棄的那一刻。它向往它的自由,它可以去它想去的世界。世界這么大,我并未看過。
我很喜歡我所在城市的夜景,安靜美好。
初中放學很晚,晚到只能坐到末班公交。我總是所在車站后的長椅上,淺淺的月亮像水煮蛋一般若隱若現,身后提拉米蘇的燈光正好能夠打到腳尖,微風帶來獨屬白天的淡淡花露水的味道,她喜歡抱著腿坐在我身邊吃著香草冰激凌。一坐邊是半個小時,誰也不說話唯有這夜里的涼爽與安靜。我曾有機會體驗過廈門的夜。海邊城市的空氣很好,即使午夜也能看到大片大片的云緩緩流動,不同的是,那兒的夜總是熱鬧的。已經是深夜了,我背上包獨自下去走走。路邊盡是各種燒烤攤歡呼的人們隨處可見,這夏天的夜,仿佛就是為這燒烤和啤酒而生的。我坐在路邊,遠處的紅綠燈閃著,車窗大開的汽車呼嘯而過。它已不同于江南城市的夜;沒有涼爽,卻有它獨自的熱鬧。
我不知道未來的我會去向何方。是在西藏看著xxx們供奉著他們的佛,還是在海邊尋找我的荒島,抑或是留在江南看著細細密密的梅雨?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去享受這夜,我也不知道她是否還會留在我的身旁。世界這么大,我想帶她去看看。想要減肥就要去跑步,想要早起就要放下手機,身邊多的是機會去選擇。世界那么美好,等著你去發現。
世界這么大,我會去看看。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七
我的二姑、四姑、舅舅、舅媽、弟弟……他們都在四川,他們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
四川的水果很豐富,有蘋果、鴨梨……最高興的是可以親自去摘桔子、柚子、檸檬……你在那里摘著摘著,就會有不認識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送你好吃的呢。
四川是個最美的地方!四川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四川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八
播放升旗儀式的視頻,小朋友起立,跟唱國歌。
孩子們,你們知道剛才視頻里的人們在舉行什么活動么?
北京!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好不好看?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啊?有一個小朋友和我們一樣,也非常想去北京看升旗,他是聽他的媽媽說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所以不停的和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文題目)。
下面的時間,老師交給你們,認真的讀這首詩歌,一會來告訴大家,讀完之后,你認識了哪些字。
七八分鐘之后。
認識了××字,拼音,組詞,教師板書生字。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字,拼音,組詞。再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摘蘋果的游戲。
四個人一個小組,仔細讀課文,回答問題小男孩住在哪里?他的家離北京遠嗎?他為什么想去天安門廣場上看升旗儀式?他的愿望容易實現嗎?(遠,沒有錢,沒有電腦。)。
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課件出示大山,北京,告訴他們要走出大山,坐車就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再坐車到北京就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到。(理解遙遠,課件展示)。
指名讀。
我們來聽聽這位阿姨是怎么讀的。
指導朗讀。
這節課大家表現的真不錯,作為獎勵,老師帶大家放松一下好不好?
我們來一起看一些北京其他的美景.咱們這節課一直在說國旗國旗,那你們知道哪些歌唱國旗的歌曲,咱們一起來唱一下。齊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下課。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九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
1、能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懂得熱愛北京、熱愛祖國。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談話: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能談談感受嗎?
2、激情:同學們,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每天我們的國旗都同太陽一同升起,那場面非常壯觀。你們想去看看嗎?(生:“想”)。
3、出示課題,請同學們帶著此刻的心情讀一讀課題。(指讀,齊讀,讀好題目)。
4、播放升旗的錄象。(觀看后,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1、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難讀的音,難記的字。
(3)分句讀課文。
2、再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1)學生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交流:
b:理解“壯觀”。聯系看到的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北京天安門廣場之大、參加升旗儀式人之多,場面之雄偉,進而體會“壯觀”的含義。指導朗讀。c:品讀第三句,同桌議一議,怎樣讀才能表達“我”的強烈愿望。
兩個句子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讀好書上的這句?
學習第二段。
(1)老師朗讀第一句,找出與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讀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的新疆()的天山()的雪蓮。
(3)全班齊聲朗讀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讀。(男女生賽讀)。
4、指導背誦。
1、讀了這課,你讀懂了什么?
2、課外閱讀補充:《國旗歌》。
3、你還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課前收集的北京風景圖片及有關的資料,介紹北京美麗的風光。
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山村的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隨著國歌聲的響起肅立,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后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時,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初讀時,我讓他們合作學習字詞,然后再重點交流。品讀時,我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后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背完課文就結束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在課后我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十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件、卡片。
2課時。
一、看圖導入,說話練習。
1、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2、導入新課,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去北京看看。
二、初讀詩歌。
1、詩歌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些什么?
2、同桌對讀,一個當“媽媽”,一個當“我”,讀讀看。
3、朗讀比賽。
三、識字。
1、認讀詞語自由練讀詞語。
比一比,開火車,教師隨即抽讀,全班齊讀。
四、認讀生字。
1、圈出這些生字,大聲練讀。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五、說話練習。
1、出示句子,個人練讀,指名讀,全班讀。
2、說話練習: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國旗是——。
六、讀詩歌小組讀一讀,全班與老師分角色朗讀。寫字“廣、升”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范寫,書空,描紅。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復習詞語。
3、轉盤游戲。
二、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背誦詩歌。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十一
教案。
教師:楊穎。
2014.3.13。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小學人教版新疆專用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爸爸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遠方的北京城,遠方的新疆,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新疆天山上美麗的雪蓮。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向往新疆的強烈思想感情。
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和新疆的熱愛之情,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理念: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直觀入手,以活動教學為主,培養合作意識,注重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目標:
1、認識六個生字詞、五個偏旁“心、方、?、氵、又”。學會寫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熱愛北京、熱愛新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和朗讀教學是重點。
難點:是熱愛祖國熱愛北京和新疆的感情激發。教法、學法:
課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法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通過課題“我多想去看看”發問;“我”想去哪里看看?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為什么我多想去看看?看看什么?”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知道了北京升旗儀式的壯觀,新疆雪蓮花的美麗就產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對課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然后通過范讀、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聽國歌、看升旗儀式、讀句子、唱歌曲等活動,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識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然后通過闖關的游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培養想去識字、主動識字的意識。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我多想去看看”,師板書課題,生書空,請齊讀課題兩遍,分析生字“想”,并組詞、造句。一字開花的方法讓學生提起對漢語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第一關、我會認:瞧,這里有條彎彎的小路,誰能把這條路上的星星摘完誰就能到達北京!(帶拼音)開火車游戲:火車火車哪里開?火車火車這里開!
2、沒有了拼音你們還會認出來這些生字寶寶嗎?(搶答)。
3、猜個字謎(小口上一點?---京)獎勵搶答的學生!恭喜過關!生字寶寶給大家說什么了?(謝謝你們把我帶到了北京)聽歌(我愛北京天安門)。
第二關、我會讀:媽媽說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很壯觀,我們一起來看看!(看圖片,放視頻)。
1、看了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感覺怎么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課文中媽媽說了什么?(媽媽說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到遠方的北京,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很壯觀)。
“我又說了什么?”(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課文第二自然段爸爸說了什么?(爸爸說沿著寬寬的公路就能走到遠方的新疆,天山上開著美麗的雪蓮,)我對爸爸說什么?(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第三關、我會做:
1、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2、我國的國旗時————五星紅旗。
3、彎彎的北京。
遠方的小路。
壯觀的公路寬寬的升旗儀式。
三、教師帶領學生觀看北京、新疆的圖片!
四、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祖國首都北京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許多同學對北京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像文中小朋友一樣,想到北京看看、新疆看看。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有關北京和新疆的資料,我們將召開一次“我愛北京”的主題班會。
五、板書設計:
北京天安門新疆天山升旗儀式圖雪蓮花。
六、作業:熟讀課文,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讀五遍!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分清字形。
(2)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字卡(1)開火車讀(2)組詞造句,反饋課文內容(一個山里的孩子想到北京看升旗儀式)3句話。
3、師引:(請說說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把它讀出來)“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齊讀。
4、師:對呀!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請同學們看掛圖。
(三)學習一、二句話,出示掛圖。
圖:近處的大樹、房子、竹椅、石桌、一座連一座的大山,圖片,媽媽和孩子文:彎彎的小路,大山。
2、誰能想像一下,圖中的媽媽在給孩子說什么?假如你是媽媽,你會拿著天安門圖片對孩子說些什么?(自由說,指名說)。
(孩子,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到北京去。孩子,知道嗎?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3、誰能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指名一、二句師生,生生互評鼓勵你們讀的真好,老師也忍不住想讀讀,可以嗎?(可以)(生評)。
4、齊讀,突出重點詞“遠方”誰來解釋給大家聽?(路程非常地遠)。
5、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
6、個人,小組伙伴賽讀,師生互評一、二句。
現在,我明白了,這個山里的孩子家離北京那么遙遠,從來也沒去過北京城,而北京城里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又是這么壯觀,怪不得這個孩子這么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呢,讓我們把這種迫切的愿望用朗讀表達出來吧!(指導讀第3句)。
8、質疑,為什么要重復“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
9、誰能讀好這一句,讀出“我”想去的心情?(自由讀,指名讀,評價)同學們讀的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想去的心情,齊讀。
(四)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個別,小組,同伴,匯報朗讀情況)。
(五)通過聽介紹,感知體會課文內容,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
1、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對你說:”小組交流說一說。
2、現在老師要當一次記者,把你的話錄下來,寄給北京市的市長,一定要把你最想說的說出來!(1)說(2)讀我還想帶同學們唱一去《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給北京聽,可以嗎?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朗讀全文并談感想。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十二
雷莉。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欣賞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2、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課件出示北京風光圖片)。
3、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4、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有什么想要告訴小朋友或老師的嗎?能用上這課的課題來說一說嗎?(帶上感情說)突出“多想”。
5、板書課題。
小朋友說得真棒啊!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好嗎?齊讀。
6、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想”?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借拼音讀準拼音。
2、指名讀、評讀。小組交流。
3、這個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山里的孩子想去看升旗儀式)。
4、他為什么這么渴望看升國旗儀式,去天安門呢?
遙遠、沒去過。(抓詞體會)。
5、看圖當你看到國旗升起來時,你會想些什么?
我愛祖國,我愛北京。
6、學生自由讀。結合生活講一講。
三、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自己練讀。
同桌檢查。指名讀。
2、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什么生字?
4、學生暢所欲言,相機教學“方”字旁。學生講得好的獎勵玩猜字謎游戲。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保蓋頭下一個女。(安)、、、、、、5、比一比,看誰的眼睛亮。(鞏固生字學習情況)。
6、去掉拼音讀一讀。
7、同學挑戰讀。
四、學習一、二兩句話。
過渡:看,調皮的小豬把生字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1、指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1)“誰想去什么地方?”
指導朗讀。
(2)以“彎彎的()”拓展說話。(3)理解“遙遠”。
多遠算是“遙遠”?舉例來說。
(課件)出示地圖,認識北京的地理位置。(4)擴展:一座()(5)他“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儀式的壯觀。
2、學校里的升旗儀式怎樣的?(莊嚴、肅穆)。
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顯得更莊重。每個早晨經常有人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儀式,連外國人也都要駐足仰望我們國家的國旗冉冉升起。(播放課件)看有關升旗儀式的圖片,老師解說。
3、你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4、文中哪個詞寫出了你的感覺?理解“壯觀”。
5、指導朗讀“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天安門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五、學習第三句話。
過渡:這位山里的孩子家離北京那么遙遠,他從來也沒有去過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又是如此地壯觀,怪不得這位山里的孩子這么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升旗儀式呀,讓我們把這種迫切的愿望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讀好第3句話)。
1、這里為什么說了兩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說明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2、那么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請你讀一讀。
(1)自由讀(2)指名讀,集體評議(3)齊讀。
3、小結:這位小朋友讀得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再來讀讀這一句話。
4、指導讀:我想山里小朋友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班的男孩子們從心底里大聲地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班的女孩子甜甜地向著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六、指導背誦課文。
七、課外拓展。
通過讀詩,我知道了什么?
1、請去過北京的同學說一說。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嗎?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八、布置作業:
收集北京風光圖,辦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圖片展。
山村。
遙遠天安門廣場。
看升旗。
十、課后體會:
首先,我以精美的課件(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他們以新鮮感,也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看到如此優美的北京風景圖,都驚嘆不已。一些去過北京的同學都紛紛舉起小手爭著搶著要介紹北京的各個風景區,在這個氛圍中引入課題,輕而易舉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來。
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比如:在學習生字環節,我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讀,自由讀、抽讀、猜謎讀、挑戰讀等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不足之處,像那些不愛發言的、成績又不太好的學生,由于識字量不多,很多字都不認識。我卻不能很好地引導他們去讀、去認、去記,因為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為了能把課文重點知識講完,也就忽略了這些差生。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他們的指導,讓他們迎頭趕上。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十三
單元教學目標:
1、學會18個生字,認識2種筆畫。
2、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3、體驗在海邊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4、有順序地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描繪的事物。
5、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課標實驗教科書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因此,在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噴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讀好并理解詩中的長句。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嘗試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學手段:課件(含升旗儀式實況錄像、北京風光圖片等)。
使用教材構想。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2.“多想”什么意思?(心里非常非常想,很想等)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課題嗎?
3.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1)“我”是誰?
3)為什么想到那個地方去看看?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讀課文。
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你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用“——”標出。
2.小組合作讀。
小組長帶領著同學們合作著學習,合作著讀一讀課文。什么是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就是共同學習,互相幫助。你會和別人合作著學習嗎?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匯報合作情況。
在剛才的學習中,誰能勇敢地告訴老師,你什么地方得到過同學的幫助?或你幫助過誰?都可以說說。
4.指名讀。
誰來試試,能把這些字詞讀準。(告訴、能、走出、大山、北京城、升旗、儀式、壯觀)。
5.范讀。
我多想讀讀這篇課文呀,你們歡迎嗎?(老師讀得好嗎?你覺得什么地方讀得好?為什么?)。
6.比讀。
誰敢跟老師比一比。其它同學仔細聽,注意字音是否讀準確,讀得是否有感情。
7.小組賽讀。
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組的同學讀得最認真,最有感情。
四、感悟交流,探究內容。
1)“我”是一個大山里的孩子。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隨機板書:大山里的孩子)。
2)北京城離大山里的孩子非常非常遠。理解:遙遠。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再坐火車到北京需要幾天幾夜的時間。(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3)我多想去看的是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隨機板書:天安門、升旗儀式)。
五、創設情境,強化感受。
1.你想看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嗎?(課件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實況錄像)。
2.現場采訪:看了你們這入神、激動的樣子,我想現場采訪一下幾位小朋友:
1)你剛才看到了什么?(人多,解放軍戰士嚴肅威武)你覺得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隨機板書:壯觀)。
2) 看圖當你看到國旗升起來時,你會想些什么?我們來讀讀這句話。國旗美麗!
我愛祖國,我愛北京。
學生自由讀。結合生活講一講。
4)你想對五星紅旗說些什么?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
3.說話訓練。
我國的首都是(???),我愛(???)。
我們的國旗是(???),我愛(???)。
4.出示我國的風景名勝圖片,引導說話。
我多想??????????????????????????????。
5、聽音樂休息。
當《國旗,國旗多美麗》的歌詞中念“敬禮、敬禮、敬禮”時,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這么壯觀,我作為一名中國人覺得非常非常驕傲、非常非常自豪,非常非常想親眼看看,你呢?把這種急切的心情再讀出來。
六、分角色對話表演。
(課件顯示課文插圖)導語:同學們,看大屏幕:在這一座遙遠的大山里,有一位媽媽手拿天安門圖片,正在滿懷期望地對兒子說著什么。你知道嗎?我們請一名同學扮媽媽,請一名同學扮孩子,讓他們上臺來對話表演。
七、指導背誦。
八、課外延伸。
九、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廣(????)?升(????)?足(???)。
廠(????)?開(????)?走(???)。
2.書寫“廣、升、足、走”4個字,每個字寫4遍。
3.背誦課文。
大山里的孩子。
遙遠 ???北京城????天安門廣場?。
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教學反思:
一、體現了以學生為發展中心的特點。
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視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思維火花。在本節課中,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現代化教育手段播放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再如富有挑戰性的朗讀,識字等比賽形式,都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熱情,使整個教學充滿了情趣。
三、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的發展。
加強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課標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能主動地合作,愉快地交流,遇到不懂問題也能主動地探究,這說明教者在平時是十分注意這方面的培養。
我多想去哪里寫(匯總14篇)篇十四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說教法、學法: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學會質疑。然后通過自讀、、范讀、賽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數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通過看升旗儀式、聽歌曲等活動,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他會很自然地就問:我寫的是誰呀?多想去哪兒看看?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看看呢?我緊抓這個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學習方法的契機,讓學生齊讀課題后就問: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嗎?為后面情感的激發打好伏筆。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這也是文章的內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二、品讀課文。
讀中感悟學生現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再小組合作讀,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指名讀、范讀,跟老師比讀、小組賽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
探究內容《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教師提問:通過剛才朗讀練習,你讀懂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門、升旗儀式(壯觀)。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四、創設情境,強化感受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了共鳴,學生的思維沖破現有時空的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像,我借情續情,帶上記者證,進行現場采訪,讓他們談談感受:你覺得北京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樣?你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你想對五星紅旗說些什么?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最后,利用聽音樂《國旗,國旗多美麗》,當念到敬禮、敬禮、敬禮時,我充滿激情地對學生說;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