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維深度和獨到的見解,能夠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討論。當我們欣賞一篇優(yōu)秀作文時,也要思考它的成功之處,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一
昆明石林這個地方到處是高高低低,神奇壯麗的怪石,一眼望去,就像茂密的森林似的,“石林”這個名字也許就是這樣得來的吧。
在石林的入口處,一塊高大的石頭上寫著“石林”兩個醒目的大字,我想:在這么高大的石頭上刻著這兩個字可真不容易啊!
我和爸爸媽媽隨著人流往前走誰知道越走越慢,,我們好不容易隨著人流靠近了峭壁,抬頭一看,哇,好多人哦,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的側(cè)身通過,怪不得這么慢呢!
來到雙鳥渡石的石頭下,我抬頭向上望去,are兩塊巨石真像兩只逼真的鳥,還嘴對著嘴,好像母鳥在給幼鳥喂食,再過去我們來到象踞石臺下,一只活生生的大蹲在那里,好像在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在小石林,我看到了阿詩瑪?shù)氖瘢@座石像與我在電影中看到的一模一樣,美麗、善良、純潔的阿詩瑪就屹立在小石林的群峰中。在阿詩瑪?shù)氖袂埃乙拆堄信d致的穿著少數(shù)民族的衣服,背著帶有鮮花的籮筐,拍了一張彩色的照片。
這個地方的石峰非常多,有的像雄雞,有的像駿馬,有的像展翅的老鷹……。
就要離開這個猶如神話中的仙界的地方了,我真的很舍不得,有機會我還要再來一次。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二
五一假期到了,我弟弟他們要出來玩了,我開心極了!
八點多的時候,他們終于到了。爸爸媽媽告許我,要和弟弟他們?nèi)ネ饷孀≠e館,我和弟弟都開心極了。我把禮物給他們之后,就開始收拾去住賓館的“裝備”:有一些衣服、一幅牌、一些我們的玩具和一些需要品。收拾完之后,我們就去睡覺了,準備明天的旅行,我和弟弟因為太興奮了,很晚才睡著。
第二天早上,我們出發(fā)去清遠了。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風景,在休息站的時候我們還吃了豆腐花和玉米,可好吃了!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到了,看到這個酒店,我們想:哇!好豪華啊!進了九點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那就是電梯一下子從3樓去到5樓了,我們進電梯之后,也沒有4樓。我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這很正常,因為4這個數(shù)字不好聽,所以沒有四樓。”我和弟弟恍然大悟。
解決了謎題后,我們就下去游泳了。哇!清涼的水,燦爛的陽光,我們立刻就跳了下去。好舒服啊!游泳真好玩!
這個酒店真好玩!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三
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天池。
我們乘車往天池景區(qū)前進的路上,我看到了高空索道纜車、彎延崎嶇的盤山公路、青翠挺拔的松樹,相互交匯出一幅幅美妙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當車行至北岸車場停下時,我急切地拉著爸爸的手跳下了車,飛快地往天池景區(qū)門口走去,等我氣喘吁吁地來到天池岸邊時,只見在藍天白云、雪山翠松之下,天池綠得宛如翡翠般玉潤,尤如天真無暇外國小朋友的藍眼睛,清澈透明,分外誘人。這時我看到許多游人在天池岸邊拍照留影時,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用相機給我記錄下這美妙的景色。
天池,又稱瑤池,是古代傳說中的神仙云集之地。相傳周穆王西游,與西王母曾在這里飲酒作樂。天池的山依著水,水靠著山,好像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天山上面有著一些許的積雪,好像一位戴著白帽子的紳士,神采奕奕。向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白帶子一樣的瀑布,水花濺起,宛若從天而降的玉龍銀鏈。這時,一棵系著許多許愿繩的老榆樹聳立在我們的眼前,這就是有著美麗傳說的“定海神針”。相傳,天池中有一個水怪,經(jīng)常興風作浪,發(fā)大水淹沒百姓的家。有一年,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請了許多各路神仙,為獨沒請水怪,他勃然大怒,于是發(fā)洪水讓百姓受苦。天兵向王母報告了這件事,王母怒火中燒,當即抽出一根玉簪投到水里,頓時湖面風平浪靜,水退石出。就變成了一棵榆樹,被人們稱為“定海神針”。
天池像一面透亮的綠鏡,倒映著雄奇的天山。突然,一艘快艇疾馳而過,頓時在平靜地水面上劃出一道波紋,水里的“天山”立刻變得模糊了。在天池邊,我還看到一只雄鷹低低地掠過天池,飛向遠處。我們又到了一個小亭子前,四周嘩啦嘩啦的流水聲伴著小鳥清脆的歌聲,就像是一首悅耳的交響曲!郁郁蔥蔥的森林,開遍鮮花的草坪,一陣微風吹過,花朵翩翩起舞,像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歡迎舞會,好像在對我說:“歡迎上海小客人的到來,祝您玩得愉快!”
天池太美了,不枉此行!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四
周末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匯仙湖”公園玩,到現(xiàn)在,我還戀戀不忘呢!
一進大門,就看到人山人海,一下映入我眼前的是一座假山,假山很高,有些人在假山前面拍照。我的兩旁還有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的鮮花,真是美麗極了!
再往前走一走。我的右手邊是荷花池,荷花們亭亭玉立,荷葉下,有些小魚兒還在跟我們捉迷藏呢!
再往左一拐,就到了游樂場。有碰碰車、飛機、太空漫步、旋轉(zhuǎn)木馬,小朋友們玩得可開心了。有些小朋友們還在草地上放風箏,有些小朋友們把這些風景都畫下來了,有些小朋友們還在想該玩什么好。
再往前走幾里,就來到了引人注目的動物園了。一進去,一些人就圍在那里,我也過去瞧瞧,原來是一只八哥正在學人們說話呢!一個小弟弟說:“你好,八哥。”八哥也學著小弟弟說,真好玩。我一左拐,有兩個籠子,籠子里面分別是美洲獅和老虎,它們憨態(tài)可掬,像是很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見猴子,我上樓梯,只見人們都圍著圈看猴子,猴王坐在最高處,小猴子特別靈活,人們?nèi)雍贸缘南氯ィ际切『镒酉热ツ茫『镒右埠苈斆鳎藗內(nèi)酉氯ヅD蹋『镒泳湍孟挛埽湃攵蠢铮驮诤扰D獭臉翘菹氯ィ钟性S多小動物,我繞了回去,就繞到了大門口。
公園真美麗,又有趣,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五
星期五,我們?nèi)チ说诎藢没ú翘焓刮译y忘。
我們驅(qū)車到達花博會現(xiàn)場,今天烈日當空,人山人海,沒過多久我就汗流浹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們進場了,我們事先分好了八個小組,在老師一聲令下,自由活動開始了。
我是我們組的小組長,我必須得帶好我們組的成員。
我們先來到了科技館,這里人比較少,很適合,一走進入口,就看見許多繭被吊在上面,下面有一棵樹,隨后,我們來到“熱帶雨林”這里全是在沙漠中的植物,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許多大的仙人掌,叫“叢生金琥”,這些仙人掌很威風,仿佛在守衛(wèi)自己的家園。這里還有許多很長的仙人掌,它們矗立在那里,昂首挺胸,這樣可以讓人更加仔細的觀看。離開“熱帶雨林”我們又來到了室內(nèi),這里有個圓柱形的臺子,上面有許多光從上往下流,別人都以為是水呢,我用手摸了摸,只見光從我手指縫里往下流,本來還想看看的,但是張開航走了,我只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我們走了一會兒,來到室外,這里有瀑布,水從上面瀉下來,我往旁邊看了看,咦?路人怎么在水里?我走了過去,原來還有一層玻璃,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世界,這里的小魚在快樂的嬉戲著,睡蓮和荷葉浮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走進室內(nèi),有許多燈泡鑲嵌在一棵書上,遠處看仿佛讓人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近處看,花兒芬芳嬌艷,無不惹人憐愛。這里賣紀念品的有很多,我看了看,太貴了,然后默默地走了。
繼續(xù)走,肚子不爭氣地叫了,我到小吃攤看了看,天哪!一根火腿腸5元,太貴了。我只好拿出自己剩下的零食。這時,我們看見張兆康小組的了,他們在草地上休息,我們走了過去,和他們一起溜達,快到集合點時,只見周徽他們一組都買個彩帶在那邊揮啊揮,我在心里竊笑:“他們舞得真‘好看’啊。”我們實在是累的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兒,就集合了。
這次去花博會給我一個字“累”但是我很快樂,因為這里的風景讓我回味無窮。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六
到達龜山公園,走過幾條小徑,來到龜山腳下的觀景臺上,上面矗立著一只大石龜,身后石壁上刻著“靈龜望湖”四個大字。的確,你瞧瞧!這只石龜?shù)臉幼樱嫦蚝模晨魁斏剑侯^擺尾,好像在奮力地劃水前進,真是一只靈動的石龜啊!我看到靈龜?shù)纳砗笥幸粋€亭子,亭里豎著塊《龜山景區(qū)碑記》的石碑,它用優(yōu)美的文字詳細的描述了龜山及其風景。
登山看水。
龜山夕照。
傍晚,站在龜山上看巢湖,煙波浩渺,紅日墜在湖面上,發(fā)出萬道霞光,把湖面染成金黃色。看到此景,我不禁感嘆:原來夕陽下的龜山才是龜山風景之最,大自然真美啊!“縱目湖天遠,煙霞一望收。”在龜山腳下的石壁上,就刻著清代詩人劉楨所寫的這一句詩。
從來沒有這么用心地觀賞過家鄉(xiāng)巢湖,原來巢湖這么美麗!也沒有如此細致的去游覽龜山,喜歡靈龜望湖的與眾不同,喜歡登山看水的煙波浩渺,更愛夕陽下的龜山之美。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七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聽說過長江的洶涌,見過西湖的平靜。這個寒假,我真正的見證了桂林的美。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看得見水底的鵝卵石。這塊石頭像一個繭,好似馬上要破繭成蝶。那塊石頭像一個花苞,馬上要含苞欲放。我們順著河流前進,看著蜻蜓輕輕地點了一下江面,波紋就一層層的回旋,魚群閃閃的鱗片映著清澈的水底。起風了,江水也在微風中暈皺,水中的水草隨風搖擺,好似舞蹈者,整齊地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一轉(zhuǎn)眼,小船就劃到了桂林有名的象鼻山。
象鼻山里,一片綠意。柳樹撫摸著自己的身體。扎根了許久的竹子被一場春雨灌溉,小竹筍們拔地而起。還沒欣賞完樹木,一個大花園就映入我的眼簾。里面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綻放,形成了美麗的花海。她們一個個都是由春姑娘親吻后競相開放。那一片是雪白的百合花,這一片是石榴紅的玫瑰花…………看!在那邊的小樹林里,有松樹,有榕樹,有銀杏樹,還有楓樹。那黃色的小扇子給人送來一陣涼風,那如焰火般的楓葉又給人送上溫暖。這都讓人感受到了桂林的美。
桂林的漓江清澈見底,象鼻山里的花草樹木神秘而美麗,這些都讓我感受到桂林的美。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八
媽媽帶我去博湖玩。
那天,博湖陽光明媚,春風輕輕地吹著,湖面一望無際,泛起點點浪花。小船兒在湖面上蕩漾,人們在湖里撈魚。,咦,是什么味這么香呀?原來是一股香噴噴的烤魚味呀!
于是媽媽點了兩串魚讓我親手烤,我看見烤魚的大媽烤起來挺輕松的,我便想:烤魚也不難嘛!可當我把魚放在烤爐上烤的時候,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我只好離開烤爐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烤魚的大媽告訴我烤魚的秘訣就是要勤翻,每隔1-2分鐘翻一次,我按照大媽的話去做。
且每隔一段時間刷點油,刷油時,油刷要在碗里蘸一下,再在碗邊輕輕刮一下,然后才往魚身上刷。可我一刷就燙手,于是我就把魚拿下來,然后對著一邊刷。就這樣,烤兩條魚就翻了10-20次左右。
一會,魚烤好了,一股香噴噴的烤魚味使我陶然若醉。拿起一串,品一口,我覺得任何魚都比不上我做的魚,因為那是我勞動換來的成果,讓這色香味美的味道和美好的經(jīng)歷永遠留在我童年的美好記憶里吧!吃好了烤魚,又玩了一會,時間也不早了,夜幕也開始降臨,該回家了。
回到庫爾勒,已經(jīng)燈火輝煌了,這次博湖之旅結(jié)束了,雖然下次還能來,但時間卻不是今天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
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九
這暑假我和媽媽去廣州游玩,在那里我們?yōu)g覽了很多風景,去當?shù)匾灿忻臇|華寺參觀,那里住了兩天,我們打算去做義工種花生。到了那塊種花生的田里,很多義工和師父都在那里幫忙,我們?nèi)チ四抢铮吹搅朔N花生的經(jīng)過,先要刨土,再撒肥料,再把花生種子擺上去,最后蓋上土,澆水。我們先打算撒肥料,那里的義工告訴我們,要每次只能挖一勺肥料,而且要隔著一個腳印的長度,而且不能撒太緊湊,義工們安排我們?nèi)龇N子,看看這些義工,他們干得熱火朝天,炎炎夏日帶著斗笠,多么的辛苦啊!農(nóng)民伯伯也是這樣頂著夏日在田里工作者,多么的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大米,每一粒稻谷,在烈日炎炎下,他們有的刨土,有的撒肥料,有的撒花生,個個滿頭大汗,于是,我們也領(lǐng)到了種子,撒起來,那些義工們叮囑我們,要下到肥料的中間,不能撒在肥料上面,要每次只能撒兩到三個。我開始興致勃勃地撒起來,在做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比我小四歲的小女孩,叫劉佳琪我跟她成為了好朋友。然后,我過了一會兒,受不了炎炎夏日,準備回去了。正走著呢,一些人抬來一箱鷹嘴桃,分給了我們幾個,我一嘗,好甜呢!真不愧是當?shù)氐奶禺a(chǎn)。到了晚上,吃完飯,我和劉佳琪要幫大家洗碗,一共有四個盆,這盆里面裝水,是流水線活,先洗碗再過碗最后一個盆要把里面碗擦干,放在碗柜里。每一個盆前坐兩個人,我和劉佳琪是坐在第二個盆旁,一個人洗完了以后傳到另外一個人手里面再洗一遍依次傳下去,最后擦干。開始了,要知道可有百多個人在吃飯呢,那我們肯定要洗一百多只玩嘍,nono,是每人兩只碗呢,兩百多只碗,洗吧,對了還有筷子呢!這時候洗碗工程開始了,我一個你一個洗,洗得好激烈,不久,更多的人開始洗碗,因為我和劉佳琪的動作特別的快,所以我們的盆里通常沒有碗,而媽媽那組的盆里是堆積如山的碗,好,我們開始得意了,通常把洗好的.四個碗疊在一起送到第三個盆里去,于是,我們經(jīng)常有很多的時間來聊聊天,劉佳琪的朋友要來挑戰(zhàn)劉佳琪,我也幫著劉佳琪做幫手,最后,我們贏了。這時,我們已經(jīng)開始腰酸背痛了,碗雖然洗得剩幾個了,但是筷子一大堆。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媽媽每天洗碗是多么的不容易,洗碗工人洗碗有多么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幫媽媽分擔家務(wù)活。一天的勞動結(jié)束了,雖然辛苦,但是非常的有意義,在這次勞動中,讓我感到了義工的無私奉獻和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快樂無比。我們每個人都要為這個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今天我們來到富陽常綠鎮(zhèn)的石梯游玩。
我們先爬上彎彎曲曲的山路,山路又陡又窄,只有一輛汽車可以通行,山路的右邊是小溪,流水潺潺,左邊是懸崖,深不見底,山風吹來,頓時令人神清氣爽。我一鼓作氣往上爬,可惜沒走多久,我就累得彎下了腰。
這時,阿姨發(fā)現(xiàn)小溪上有一大塊平整的石頭,說:“我們在這里燒烤吧!”我一瞧,阿姨選的地方真不錯,這里有水玩,真是太好了。我和小妹妹一看溪水淺淺的,清澈見底,跳下去,頓時一陣涼意從腳底傳來,哇,水好涼啊!我們在水里互相潑水。這時一股青煙升起來,妹妹見狀,迅速將水潑了過去,一邊還叫“著火了,快噴水。”結(jié)果阿姨大叫一聲,別灑水,可惜遲了,烤箱的炭火滅了。只好重新來了,過了三十來分鐘,一陣陣香氣傳來,原來火腿腸、蝦、小魚都烤好了。一看有吃的,我和妹妹撲上來,接過舅舅遞來的火腿腸,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接著又吃了雞翅、土豆、蝦、玉米、茄子……,美味極了!
吃飽后,我們?nèi)ヅ朗荨J菪藿ㄔ诎肷窖且粭l在陡峭的山壁上開鑿出來的一條水渠,將溪水引過去用于澆灌莊稼。水渠旁是一條僅有50厘米寬的小道,而且不是很平坦。走在石梯上,感覺越來越高,小道邊就是懸崖峭壁,越往前走,落差越大,我的腿也不禁抖了起來,老爸說:“文文,不要看山下,看水渠,慢慢走。”看著這條人工渠,不禁想起以前人們修建水渠,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
8月8日這天我們開始了度假的旅程。早晨我們一行人乘車出發(fā)去連云港,我們開了一上午6個小時的車,我快要暈車了!終于到了連云港。
先去花果山,看看孫大圣的家園和拍西游記的景色。走進花果山,導游說,這里很大上去要好長時間的,于是我們便乘觀光車上去。車在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前行,外面驕陽似火,可在花果山里卻感到很涼爽。這里鳥語花香、空氣宜人。
大家又往山上爬,爸爸一邊爬山,一邊嘴也不閑著:“艾艾,等會我們要上最高峰啊!”聽說玉女峰是江蘇最高峰。一會我就爬到了那些奇形怪異的石頭上,到頂峰了。我們往下一看,眾山在腳下,太壯觀了。我們趕緊合了影。“哎,我下不來了!”我驚叫道,爸爸卻輕而易舉的把我抱了下來,吁,下來了,好險那!
啊,不知什么時候,“孫大圣”和“豬八戒”來了,也許它們是坐“筋斗云”來的吧!
下來時,我覺得自己就在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真好玩!
我們走呀走,又來到了“大圣的水簾洞”,我們紛紛穿上了“迷彩服”雨衣,走了進出。我們看到了大圣的椅子。哥哥一下子坐了上去,褲子濕了。哈哈哈…..接著又看到了大圣的床,不過,這兒得當心了,太滑了,誰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西瓜”。大約10分鐘我們走出了大圣的水簾洞。
走了半天還沒看見猴子那,導游說:“樹上又一些小猴子,都在樹上休息那,它們不會傷害人。”嘿!我看見兩只小猴子在樹上跳了,好靈活。到下面猴園看猴子去,大猴小猴有數(shù)十只,個個都很可愛。這可是猴的樂園啊!
天晚了,我們乘車下山了,啊!花果山真好玩!如果你感興趣,你也到此一游。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一
在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有機會到壺口瀑布去游覽,是同爸爸一起去的。車出縣城,上了北原,沿管頭山向西,大約行了45公里,就到了黃河岸邊。傳說,這段黃河是大禹治水時用神斧劈成的一道峽谷,這條峽谷就是聞名全國的黃河第二大瀑布——壺口瀑布。
壺口兩邊是巍巍的石頭山,一眼望不到頂。滾滾黃河水,從山上傾瀉而下,激起百丈水柱,水聲震耳欲聾,水珠彌漫,形成大片似煙的霧氣。遠看水霧迷蒙,在陽光的照耀下,還顯出了彎彎的一道鮮艷的彩虹。游人穿行其間,好似騰云駕霧。此段黃河水傾瀉直下,跌進30米深的狹槽中,形成瀑布。因狀似壺口,故名“壺口瀑布”。
上游船只一到壺口瀑布,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或機械拉纖拖出水面,沿河東岸(山西一側(cè))拉過狹槽,再進入河中續(xù)航。這就是所謂的“旱地行船”。十余年來,始終未變。那天,我們就親眼觀看了一番旱地行船的景象。
一位日本游人以壺口瀑布為背景拍了三卷膠卷后說:“壺口真是名不虛傳呀!ok,到中國不到吉縣的壺口,就等于沒來中國。”是啊!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黃河心不甘。
黃河奔流千里,自強不息。它充分體現(xiàn)著我們?nèi)A夏民族的精神。壺口波濤洶涌,氣勢磅礴,更能激起我們炎黃子孫奮發(fā)圖強、振興中華的情懷。我們?yōu)榧亦l(xiāng)的壺口瀑布而驕傲,我們?yōu)樽约菏屈S河的子孫而自豪!
[簡評]感謝小作者領(lǐng)我們神游壺口。神斧劈谷的美麗傳說,晴天看煙雨、觀彩虹的美好享受,旱地行船的稀有景象以及騰云駕霧的微妙感覺,真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粗一數(shù),全文不過500來字,真佩服小作者的觀察力和簡要、準確地描寫景物的能力。文中,一位外國游客說:“到中國不到吉縣的壺口,就等于沒來中國。”讀罷此文,真想插翅去壺口一游,以不枉做一個中國人。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二
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趁著這個好時機,然后我和爸爸興高采烈的坐上剛剛買來的新轎車,一起去溫嶺錦屏公園玩。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花壇了,花壇里,桃花盛開的最為鮮艷,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美麗極了。
沿著小路,我們來到了釣魚池。我連忙飛奔過去,往魚池里一看,然后一條條小金魚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十分自在,有幾個釣魚的人在一心一意的釣魚,只見一個人,將一小塊魚餌放在吊鉤上扔進魚池里,一大群金魚一擁而上,但是碰了一下就跑了。有一條大魚卻吃了下去,那人立刻一提,就被他釣走了。真令人羨慕啊!
最令我開心的就是坐船了。爸爸給我付了錢,我便一頭鉆進了船中,開動引型,然后船便“嗚嗚”的開了起來,我拿著船上的槍,瞄準水上的目標“達達”的打了起來,我一打中,那個東西便噴出水來,美麗極了。最后,時光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別了船。
公園公園真美麗,真好玩,下次我要再來玩。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三
早有耳聞,麗江歷史悠久,古樸自然,是個神奇而美的歷史文化名古城,因種種原因,身為云南人沒去一睹麗江的芳容,一直是我的一個心結(jié),今年過年后,在堂妹一家的邀約下,我走上麗江的旅途,圓了我的夢。
在前往麗江的之前,我對麗江的了解也只限于別人的文字抑或道聽途說,我曾極盡所能發(fā)揮想象,麗江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她應(yīng)該是一位集江南水鄉(xiāng)般飄逸婀娜及高原女子的古樸俊秀的姑娘吧!
從大理出發(fā)到麗江,沿途風景美不勝收,阡陌交通,萬物蔥蘢;藍天白云,如影隨形。
車子沿著山邊蜿蜒盤旋的公路繼續(xù)前行著,倏然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壯觀的雪山,它就是麗江的靈魂——玉龍雪山。遠遠望去整座巍巍納西神山被一層白茫茫的霧氣所籠罩,好像披了一層薄薄的白紗,綿延的雪山銀裝素裹,蒼勁而挺拔。
在一個麗江做生意的老鄉(xiāng)的熱情導游下,我開始了麗江古城的游覽、觀賞。沿街漫步,兩旁店鋪琳瑯滿目、風格迥異,有銀器、有玉石、有木雕、也有版畫,還有披肩圍巾等手工藝品。然面對眼前琳瑯滿目的`商品,我沒有以往逛街的貪婪和留戀,我只是浮光掠影般的一瞥。我想先瀏覽一下這個小城的全貌,我想把麗江之美與小城的風韻盡收眼底,珍藏于心。
走進麗江古城的第一個感覺是驚嘆!沒想到擁擠紛雜的國土上,竟然有這樣一片凈土!古城的水清澈見底,古城的石頭路面泛著青光。古城的建筑集江南水鄉(xiāng)與藏族民居風格于一體。如詩畫般的古鎮(zhèn),讓我邂逅了陶淵明意念里的莊園。石橋與河水,綠樹與古巷,成就了高原麗江江南般靈秀的意韻。
流連于四方街,舉目雪山,在巍峨之中顯出清秀,在峻峭之中更見超逸,氣勢磅礴,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矯健玉龍橫臥在山巔,一輛古老的水車在河水中怡然地旋轉(zhuǎn)著百年前的市井繁華,驟然,利祿功名間的躁動出奇的寧靜。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均為土木結(jié)構(gòu)瓦屋面樓房,多數(shù)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省四合院,兩間融會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民居布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雨刻,門窗多雕飾花鳥圖案,色調(diào)濃烈。庭院內(nèi)喜種花木,擺設(shè)盆景,無房不養(yǎng)花。形成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人家”高原水鄉(xiāng)風貌。
這里街道獨特別致,民居順水而建,風景秀麗怡人。那五花石鋪就的石板路,明清時代的石橋、石牌坊以及土木結(jié)構(gòu)、古色古香的民居瓦房,無不記載著歲月的痕跡與時代的變遷。小橋流水通萬家,石巷瓦舍美如畫,麗江的水清清的,細細的,長長的,如同一條心靈的溪流,潺潺地流進心田。是那么清澈,是那么圣潔,是那么的柔軟。行走在麗江街頭,能看到流水穿室,人居水上的飄逸與浪漫;能看到柔波里水草飄動;能看到金發(fā)碧眼的老外來往穿梭,店鋪招牌中文外語并存,不甘寂寞的傳統(tǒng)手工制品林林總總與無孔不入的現(xiàn)代工業(yè)品琳瑯滿目的和諧統(tǒng)一;能看到街傍水筑,水依街流,楊柳依依,流水潺潺;能看到夜幕降臨時,小橋流水邊,茶坊、酒吧、餐館燈火通明,游客們在此品茶、飲酒、用餐、聊天,腳步佇留在“那家”咖啡屋前,喜歡“那家”這幾個字,看到它如同感受到如陽光般溫暖的氣息。最初“那家”只是個傳說。據(jù)說玉龍雪山終年積雪不化難見陽光,只在每年秋分時分才有一米長的陽光斜照下來,傳說被這那家照到的人就能擁有美的愛情。是啊,真正燦爛終生難忘的愛情會一閃即逝,正如這“那家”彌足珍貴!
走在這與悠悠河水纏繞的小街上,感覺久遠、古典、自然而清新,像是來到了江南。于是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于是想起了一道道悠長而又寂寥的街巷,于是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清爽,于是有了一縷幽遠古老的韻味。長滿苔蘚的屋瓦和臺階,濕潤的青石街,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構(gòu)成了一幅水墨畫,恬淡、寧靜、悠遠。麗江,多么具有詩情畫意。
走至一個寫有東巴文字和的街頭,我看到了千姿百態(tài),裊娜起舞的納西象形文字,將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納西的東巴文化中,如,“展翅高飛”的納西文字就畫了一只展翅高飛的小鳥,“永相伴”的納西文字就畫了牽手的兩個人在烈日下、在風雨中相伴不分離,每一個字,都能隨想像派生出許多更形象的“字態(tài)”,甚至扯一片綠葉就能表達愛情;剪一縷清風就能風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能洗蕩靈魂……。
我的思緒收斂了翅膀,停落眼前的這條處處彌散著淡淡溫馨氣息的街上,在這里信步,恍若又回到了在喧囂中一度已經(jīng)疏遠了的、恬靜的心靈家園。曾經(jīng)有哲人說,人這一生,便是不停地出走,卻又不停地渴望回歸,渴望回到最初那安寧的心靈的家。于是,便有無數(shù)人在不同的地方失落,他們從各種地方來,帶著各不相同的塵土,卻在這里的石板窄巷中進行了精神上的回歸。
在老鄉(xiāng)的引領(lǐng)下,我走進了一間名叫“和志剛書齋”的小屋,在這之前,老鄉(xiāng)就跟我簡單的介紹了書屋的主人,何志剛的事跡,和志剛,男,納西族,中國著名口書書法家。11歲時不幸被高壓電擊失去雙臂。他失臂不失志,在逆境中靠頑強拼搏的精神創(chuàng)造著一個生命強者的精彩人生。學生時代失去雙臂后的和志剛沒有向命運屈服,始終保持了自信與堅強的心態(tài),以超乎常人的頑強毅力以口代手寫字,苦練書法,成為國內(nèi)外著名的口書書法家。
帶著崇敬的心情,我見到了何志剛,從逆境中走出的失臂不失志的真正的強者,我欣賞了他剛勁灑脫的書法作品,并給孩子買了他著的《假如上帝還我一雙手》,請他在書的扉頁上簽名,在震撼之余,真希望女兒看了這本書,能以此為激勵,做一個頑強拼搏的人。
走出書屋,澎湃的心情久久難以平息,和志剛的精神書寫了麗江納西族人民堅強和博大的奮斗精神,也代表了中國人矢志不移的精神,為麗江的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靚麗的色彩,作為一個身體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沉淪呢?面對著寧靜幽美的麗江,我雖然是過客,但我?guī)ё吡他惤拿谰耙约凹{西人不屈的奮斗精神,我也懂得了珍惜,將一切美好的東西珍藏心間,無論行至何處,即使年華老去,也要唱吟過往。
麗江的美,是古樸中透著華麗,淡雅中露著莊嚴,讓你不能不驚嘆納西民族的勤勞智慧,不能不欽佩身背籮筐的納西族婦女為弘揚民族文化付出的辛勤汗水,我留戀麗江的雪山,麗江的水,麗江的獨特,麗江的燦爛文化,思緒總在古樸自然、幽雅寧靜的古城中流連忘返,似乎我的夢還在麗江,我依然不愿醒來,清秀嫵媚的麗江為什么讓我如此纏綿?那幽長潔凈的青石板路,那綿長清澈的河水,屬于麗江,納西古樂、東巴文字、酒吧文化,屬于麗江,這其中無不折射著淳樸與寬容的內(nèi)涵,正如深植于此的正統(tǒng)儒學文化,在這邊遠之地得到完整的傳承,這或許才是真正的麗江韻味吧。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四
自長春乘車近兩個小時到達雙陽,隔日又乘車一個多小時到達吊水壺景區(qū)。山口有橫木擋道,車沒有辦法繼續(xù)向前,只得提前下車徒步前進。待走在積雪的路上,才發(fā)覺適才乘車進山是多么不明智的選擇,雪下是光滑的冰,兩腳踏在上面都滑溜難行,就別說沒有做防滑措施的汽車了,而且東北的司機開車相當冒懆,在鄉(xiāng)間公路上時速沒有低于九十公里的,進山之后還都是八十邁左右。
人就是這樣,身在其中時不覺得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對自己來說是多么的危險,只有事后自己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想,才會心驚膽戰(zhàn)。
一入山口,舉目看去是莽蒼叢林,只在山谷里一條銀白色的綢毯蜿蜒流下。只是谷地兩側(cè)的山上都是人工次生林,行行列列太過整齊,少了野性,少了自然地風趣。人就是這樣,為了眼前的利益無所顧忌,待到事后有更大的利益來時,再投入資金來整治。不知道到頭來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只能說人性的貪婪,制造著無數(shù)錯誤,破壞自然地饋贈,把自己送上那個毀滅的不歸路。等到醒悟再回來補救,就算現(xiàn)在把他建設(shè)的如先前一樣,又有何用。
已經(jīng)失去的,是不可能在找回來,就算現(xiàn)在手里有一個和以前一模一樣的,他還算是他嗎?還有原來的味道嗎?還能有原來的感覺嗎?不要以為自己會制造,你制造出來的只是符合你或者極少數(shù)人的東西,而自然卻是創(chuàng)造這符合所有人的東西。不要自以為是,我們相對于有著無盡歲月的自然,不值一提,別再試圖去取代自然了,因為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再回過頭去補救的機會了。如果在自作聰明,等待我們的就只有毀滅了。
山門是借了古時的牌坊,想沾點古韻,只是從這鋼筋混凝土鑄就的粗鄙的牌樓,只能看出現(xiàn)代人內(nèi)心的躁動,心里的空虛。山門旁邊的崖壁上是一個鎏金佛像,看上去畏畏縮縮,毫無佛該有莊嚴寶像。心中無佛怎能雕出真佛來,就算刻出來了也是,徒有其表。
現(xiàn)在是信仰缺失的時代,人們已經(jīng)失去了對神鬼的敬畏之心,所以我們可以,傷天害理,所以可以不忠不孝,所以可以視人格淪落于不顧,所以我們可以違法亂紀,為所欲為。既然都沒有了信仰,還調(diào)這些佛像干什么,來粉飾自己?還是來救贖自己。崖頂有一座小小的佛塔,這佛塔里既無舍利,又無神像,也無藏書,對了,它的飛檐上有風鈴,每每有風流過,就能奏響現(xiàn)代人心里的欲求與貪婪。我想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為人類的行為粉飾正義。
山谷里的這條路上就只有一行腳印,虧的有這行腳印,我才不至于陷在雪地里寸步難行。看這行腳印應(yīng)該是上山的人留下的,不知道是誰來得比我還早,我到山下也才早上七點,前面目極之處并未發(fā)現(xiàn)人影。看腳印應(yīng)該是女人或者矮個子男人留下的,腳印修小,步幅頻頻。沿著前人的腳印亦步亦趨,就這么靜靜的走這,周圍回蕩著腳踩雪面的簌簌聲。山谷里并沒有風,但是我的臉頰在空氣里慢慢變僵。
“噗嚕--”空谷里傳出嚇人的聲響,停下步子靜靜尋覓想知道是什么發(fā)出的,終于在山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灰色的雀鳥,這使我驚喜莫名,因為,自我進山這一個多小時,這是我看到的除了我之外的的第一個活物,雖然它距我很遠,以致我分辨不出它的名字,但是它讓我知道這山里并不只有我一個活動的生命,我并不孤獨。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五
又是晴朗的一天,我早早地就從床上跳了起來,大喊了一聲:“今天要去石林啦!”這一聲可把我媽嚇壞了,她也從床上跳了起來,說:“哎呀!都八點啦!我們得趕快啦”于是我們開始吃早餐,但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媽胡亂吃了一點兒就帶我坐上了車,和奶奶、阿姨、叔叔一起前往石林。
在路上,我不停地問我媽:“石林的石頭有什么樣的呀?”我媽的回答總是:“奇形怪狀,千奇百怪,各領(lǐng)風騷!”聽到這,我的心在我胸那兒懸掛著,激動得恨不得直接長出一雙翅膀來飛到石林的上空!到了石林售票處,我興奮地第一個跳下了車,和媽媽他們一起買了票,可要上電瓶車的時候我卻看見了電瓶車的車頭上寫著“后林”兩個字,我問媽媽:“媽媽,難道我們要去石林里的后林嗎?”我媽說:“那不是‘后林’而是‘石林’。”
我們上了電瓶車,到達了“石林”入口,我剛要進去,我媽一把就把我拉住了,說:“來,兒子,媽媽給你怕個照!”我只好再跑回去拍了一張照,再跑回來。
我剛一進石林,看見的場面簡直是人山人海呀!
我們跟著導游姐姐一起來到了一個上面刻著石林兩個字的石頭面前,導游姐姐說:“石林所在地區(qū)為彝族,在彝族,女的叫‘阿詩瑪’勤勞的男人叫‘阿黑哥’,好吃懶惰的男人叫‘阿白哥’,花心的'男人叫‘阿花哥’”接著,我們又去了一個像雄鷹一樣的石頭那兒,我穿上彝族阿黑哥的衣服,媽媽給我照了很多照片,帥氣極了!
然后我們又去了一個像一條魚的石頭,我坐在魚頭上,跳來跳去,我們還去了瞭望塔,看見了一個像倉鼠一樣的石頭,下瞭望塔的時候,我還看見了像小象和象媽媽一樣的石頭,于是便問道:“象爸爸去哪里了呢?”導游姐姐說:“象爸爸去了一個地方叫‘象鼻山’的地方,象鼻山遠在桂林呢!”我哈哈大笑起來,導游姐姐真有意思!讓我突然就想起了當年在桂林象鼻山玩水的時候掉河里了呢!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陸續(xù)看到了當年壓孫悟空的五指山,看見了孫悟空打妖精,還看見了豬八戒在和沙和尚睡覺,又看見了唐僧在草叢里念經(jīng),最后我們還看見了“阿詩瑪”一樣的石頭,導游姐姐說:“這是當年‘阿詩瑪’去旅行結(jié)果被洪水沖走了,就變成了這個石頭,守護石林”
時間不早了,我一邊依依不舍地離開石林,一邊給媽媽感慨地說:“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能把海洋變陸地,能把石頭雕刻成這樣那樣地形狀,真的是千奇百怪呢!”就像著名作家郭沫若還說過一首打油詩:“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真希望下次再來石林!
以風景游記為題材(熱門16篇)篇十六
麗江有座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不設(shè)防的古城,沒有城墻,卻保存完好。
遠離城市現(xiàn)代的蠅蠅茍茍,一頭闖了進來,因設(shè)防而繃緊的心,像皮筋卸了力,一下子松懈了,輕松無比,僅憑這一點,就由不得你不愛上這座小小古城。難怪四十年代曾旅居麗江十年的俄國人顧彼得,在他那本寫得極精致的書《被遺忘的王國》的結(jié)尾,仍念念不忘地敘述說:“我有一種感覺,即使到現(xiàn)在,這種旅行尚未結(jié)束。我一直夢想找到并且生活在那個重重大山使他與外部世界隔絕的美地方。”
麗江的美不同凡響,充滿著神奇和神秘,就像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嬌寵的幺女,深藏在大山的襁褓里,異常柔嫩。令人十分驚奇,高原上怎會有江南小鎮(zhèn)呢?麗江有2萬余平方公里,人口106萬,其中少數(shù)民族達61萬,占一大半,因自古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除漢族外,聚集了納西、彝、僳僳、普米、藏等十余個少數(shù)民族。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的中部,住的多是納西族人。
古城始建于宋、元,建成后似乎就從沒有變化過,令人詫異地完完整整的保留下來,是個奇跡,因而被國務(wù)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zhèn),納西人稱“鞏本知”,“鞏本”指倉廩,“知”即集市,自古為倉廩集散之地,貿(mào)易盛于明清,古城曾是府衙所在地,明稱大研府,清為大研里,民國后改稱大研鎮(zhèn)。所以1981年納西人宣科重建納西古樂隊時,欣然取名為“麗江中國大研納西古樂會”,典出于此。
漢人似乎在潛意識中根深蒂固地有一種“長城”情結(jié),可長城建成后似乎從未發(fā)揮過御敵的預期作用……有城墻的阿房宮燒掉了,有城墻的明王朝也跨掉了,如今除了埋在地下的一些文物,地面上究竟還留下一點什么?可沒有城墻的麗江,卻驚人的“活”了下來。沒建城墻,純屬偶然,據(jù)說是因為麗江土司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的緣故。
沒有圍墻,也就沒有城門。古城的入口是一座橋,叫玉龍橋。站在橋頭,仰頭北望,可見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玉龍雪山。橋下有河,名玉龍河,河水清洌急湍,源于古城北約二里處的黑龍?zhí)丁K劣颀垬颍?jīng)分流水渠,一分為三,自北向南,分成東、中、西三河,然后再三分而九……細細分去,穿過古城。古城中便隨處都是小橋流水人家,晝夜水聲潺潺,街頭巷尾,足不出戶,如至山林,難怪城中人多壽。古城的西面,緊倚獅子山,古為木氏土司私家林園,山上多古柏,參天數(shù)圍,種于明代,樹齡達數(shù)百年。山頂有座“萬古樓”,可登臨,可覽古城全貌。
西河順著獅子山山腳流向古城集市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塊方場,場邊的河上有橋,一南一北,都是單孔石拱橋,名字怪,一座叫賣雞豌豆橋,另一座叫賣鴨蛋橋。橋下有閘槽,黃昏市散,便用木板閘住西河水,水溢河岸,將街面沖洗干凈,省事省力。城中有不成文的用水俚約,清晨取水以飲,10時后方可洗菜、洗衣,無人監(jiān)督,卻家家自覺。
步入城中,順著幾百年來被人走馬踩變得斑痕累累,深淺不勻,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會被自己腳下踩出的樂律和節(jié)奏而驚異。路是用當?shù)厣街歇氂械奈寤ㄊ伨停侥ピ胶每矗筛蓛魞簦俗咴谏厦鏄O舒坦,不累人。街道兩旁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均為獨具特色的納西族院落,古樸的家庭氣氛濃厚,戶戶門前掛著“重點保護民宅”的牌子。
古城建成后,也許是因為實在太完美,又無戰(zhàn)爭的災(zāi)難,一切對于生活在城里的人來說,似乎都無需改變,古城因而就這樣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來。而古城的主人卻是女人,女人當家,男人賦閉,女人天生的母性和懷舊,也可能是古城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內(nèi)因。
“娶個納西婆勝過十頭騾”,作為一個男人,我不知道這世上還能找到什么比做一個麗江的男人更安逸更幸福的事了。連殺豬這種事都是女人干,我想象不出納西女人還有什么事不能干的。女人出了名的勤勞,從她們的傳統(tǒng)服飾就可看出端倪,長褂百褶圍腰,褂子過膝,寬腰大袖,外加坎肩,披一羊皮披肩,上綴兩大圓布圈,代表太陽和月亮,四周綴七個小圓布圈,是七顆星星。服飾樸素大方,并不花俏,俗稱為“披星戴月”。
女人把能干都干了,男人便像被寵壞了的孩子,雖然一個個儀表堂堂,鼻高嘴闊,高大英俊,熱情豪爽,卻整日里無所事事,養(yǎng)尊處優(yōu),溜鳥閑談。很多人閑出了名,玩得高雅,精通音樂和繪畫。畫源于古老的宗教畫,雜夾著東巴象形文字,亦畫亦字,只覺得好,卻又說不出好在哪里,似是而非,看不懂。音樂卻古,曲子古,樂器古,樂師老。保存了諸如“紫微八卦舞曲”、“浪淘沙”、“山坡羊”等唐宋古曲,及道教洞經(jīng)安魂曲。用的是蘆管、蘇古篤、十面云鑼等能擺進博物館里的古董樂器演奏。樂師多為七八十歲的老藝人,一個個天庭飽滿,長須垂胸,仙風道骨,聲音蒼老清麗。一見,你便不自覺地坐下,一聽,恍若仙樂,可清心明神,所思遠矣。
麗江古城不可久留,僅住一夜,就如回到了雅色雅香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