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西游記讀后感篇一
放下《西游記》,我就猶如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電影。有懦弱而又誠心向佛的唐僧,有嫉惡如仇、重情崇義的孫悟空,有集貪,懶,色,饞于一身的豬八戒,有老實憨厚的沙僧。
書中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盡了千辛萬苦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以前我看過電視劇,如今讀完《西游記》,我對里面的人物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孫悟空,忠心護主,一切妖魔鬼怪魑魔魍魎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護著唐僧西行取得真經,為斗戰勝佛。孫悟空雖然有七十二般變化,卻改變不了他身后的那根尾巴,以至于在跟二郎神斗法是被識破。孫悟空是貫通全書的人物,吳晨恩把猴子的調皮,靈敏,不服輸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造就了孫悟空乖張又不失圓滑的形象。
豬八戒,貪,懶,色,饞。被迫出家后,取經的心一直不是很堅定。梨山老母菩薩稍一試探,立馬原形畢露。后來取經的一路上,八戒三天兩頭嚷嚷有散伙,所以雖然取經回來,但也只當了個金壇使者。
沙僧是整部戲里的和事老。原本是天宮中的卷簾大將,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因打破酒杯被貶,墜入流沙河,整天吃人不日。后經觀音菩薩點化歸順佛門。他任勞任怨,沉默寡言。號金神羅漢。
唐三藏雖然沒什么特殊本事,他慈悲善良,收了三個得力的徒弟。他潛心向佛,一心只往西天取經普度眾生,時常真假善惡不分。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棒打死貌美如花的女兒,第二棒打死瘦骨嶙峋的老奶奶,第三棒打死風燭殘年的老公公。唐僧氣得把那緊箍咒來回念了二十多遍。可他哪知道孫悟空對他的好哇。
《西游記》讓我懂得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確定了目標,不怕艱辛,收獲肯定是美好的。
小學西游記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唐代詩人孟郊寫的《游子吟》,被這首詩深深地感動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養育我長大,每天風雨無阻地送我上學;絞盡腦汁地做我喜歡吃的菜;噓寒問暖地呵護著我……媽媽好比是一支蠟燭,總是燃燒自己,照亮著我,使我一直向前。媽媽好比是天上的太陽,總是溫暖著我,讓我茁壯成長。
還記得那是一天中午,媽媽感冒在家休息。我出門前她千叮嚀萬囑咐讓我記得帶雨傘。我往窗外一瞧,心里嘀咕著:天空萬里無云,哪會下什么雨?根本沒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背著書包上學了。在上最后一節課時,天空果真烏云密布,黑沉沉地壓下來,不一會兒就“嘩啦啦”下起傾盆大雨。糟了,媽媽肯定不知道我沒帶傘,怎么辦呢?真是天公不作美,明知我沒帶傘,還下雨。整節課我心神不定,心里面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老師講的課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
媽媽,您跟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我哪里需要您,您就會出現在哪里。如果沒有您,我不會這樣快樂地學習;如果沒有您,我不會這么幸福地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多么偉大,我怎么能報答得完呢?但是,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對我的愛,因為我知道,這樣會讓您的臉上綻開欣慰的微笑。
小學西游記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可以算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的作者是吳承恩。我讀了這本書后,有所領悟到,我們做任何事都得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在與壞人戰斗時,要自己的智慧來對抗。
《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石猴孫悟空拜師學藝,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等待新的師父唐三藏到來,護送他去西天取經,唐僧途中還收了豬八戒、沙和尚做自己的二徒弟和三徒弟,他們師徒四人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這一路經過了十四年多。這讓我十分吃驚,一共有十四年多啊!他們竟有這股毅力走下去,一直走到雷音寺。如果是我,我一定在中途就會輕言放棄。
再想想我自己,在生活中,在學習上,每次一遇到難題就放棄,不肯動轉自腦筋自己仔細地想一想該如何解決,甚至會哭喊著搬救兵,讓爸爸媽媽來做。現在,我讀了《西游記》后,想起自己的做法,就感到非常慚愧。他們每一次遇到磨難,遇到困難放棄了嗎?沒有。他們為什么能取得真經呢?這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不懈。
我以后一定要與困難作斗爭,不被困難找趴下,不向困難屈服,只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一定能成功。
這本書正好應驗了一句話:“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現在,我才真正領悟這句話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