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和指導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各類寫作任務。小編特別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優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一
曹操臨終前,留下《遺令》說:“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遺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二十公里鄴城遺址內),好好安置他們,在臺正堂上放六尺床,掛上靈帳,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要向帳中歌舞奏樂。你們要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
后以“分香賣履”喻臨死不忘妻妾,唐朝詩人羅隱在《鄴城》中寫到:“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曾言:“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二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地區展開了爭奪中原的官渡大戰。
袁紹率十萬大軍駐守在黃河北岸,兵強馬壯,糧草已基本用完。
謀士田豐勸袁紹打持久戰。消耗曹軍實力。袁紹不聽,反將田豐關進監獄。另一位謀士許攸建議袁紹乘機偷襲許昌,卻被袁紹懷疑為曹操的奸細,想調開前線兵力。許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營。
許攸建議曹操出奇兵突襲袁紹糧草供應的`大本營——烏巢。曹操采納了許攸的獻策,親自率領精兵強將,夜襲烏巢,一把火將袁軍的糧草燒個精光。
袁紹部將曾經主張全力增援烏巢,袁紹卻堅持要與曹軍正面決戰:結果,既攻不破曹軍大營,又損失了烏巢的糧草,軍心大亂。
曹操乘勢大舉進攻,揚言直取袁紹的老巢郡合黎陽。袁紹從河北官渡前線分兵趕去久遠,曹軍尾隨追殺,袁軍無心戀戰,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損失足有七八萬人。
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范例,體現了曹操的指揮才能。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三
當時,漢獻帝和李催與郭汜軍隊正在作戰,而漢獻帝已經突圍成功了,但是李催與郭汜仍然率領軍隊對漢獻帝窮追不舍,情況危急,漢獻帝需要外援的軍隊來增援他。此時,有一位隨從的將領便向漢獻帝推薦曹操,說曹操英勇善戰而且很有計謀,漢獻帝可以讓曹操來救駕,加上曹操曾經平定了青州的黃巾軍,從這件事情完全可以看出來曹操是有力的人選。漢獻帝聽到部下的意見,認為曹操的確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讓信使出發,前去通報消息讓曹操前來救駕。就在此時,李傕和郭汜的軍隊已經殺來了,漢獻帝慌了陣腳。眼看信使還未出發,正準備和倆人的軍隊火拼之時,夏侯惇來了,他是奉曹操之命前來增援漢獻帝。漢獻帝看著曹操部下來了,心中的石頭就落地了。夏侯淳將漢獻帝解救出來隨后又將李傕和郭汜的軍隊擊潰了。后來,漢獻帝對曹操軍隊的建設和作戰精神有了強烈的認同感。并且,還大肆的嘉獎曹操,對他加官進爵。后來,在說起這件事情后,都很感慨曹操料事如神,以及速度之快,便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說法。
曹操成語。
與曹操相關的成語非常多,這些成語背后都有與曹操相關的典故。比如:望梅止渴、老驥伏櫪、無懈可擊、心如鐵石、決一死戰、赤壁鏖兵、封金掛印、斗轉參橫口、出不遜、對酒當歌等等。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并且擁有叱咤風云的.一生。他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作品財富和軍事兵法經驗,而與他息息相關的故事,也有很多。
曹操斷發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則。曹操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父親曹嵩是東漢末年朝廷的重臣之一,曹操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曹操也有底層貧民情懷,他非常能體會底層百姓生活的疾苦,在他大量的詩歌作品中,都能看出曹操以反映百姓疾苦的感慨。
一次在行軍過程中,途徑一片麥田。剛好是麥子成熟的季節,但是周邊百姓們都很忌憚曹操的軍隊,于是紛紛躲在家不敢出來收麥子。曹操得知后,便告訴周邊的百姓們,自己是奉朝廷之命,出兵討伐叛黨賊子,不會傷害百姓一絲一毫。而且不會踐踏麥田,如果有手下的士兵如果有踐踏者,一律處死。曹操承諾后,手下的士兵在過麥田時,都用手扶著麥稈,沒有出現踐踏麥田的情況。曹操這一做法,收到了百姓們的稱贊。曹操騎著馬正在前方走著,突然田野中有一只鳥發出刺耳的叫聲,驚動了曹操的馬進而沖入麥田,踐踏了一片麥子。曹操便問郭嘉,自己該如何治罪,自己犯了軍令應該受到一樣的處罰。郭嘉前來勸阻,說到,曹操是奉命去平反叛亂的,如果自殺了怎么向皇帝交差。于是,郭嘉建議曹操割一縷頭發以示懲罰。在古代,頭發和腦袋一樣重要,于是曹操便割了一縷頭發以示對自己的懲處。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四
有一次,曹操率軍經過麥田,下令說:“士卒不要弄壞了麥子,有違反的處死!”軍中凡是騎馬的人都下馬,用手相互扶著麥子走,未想曹操的馬竟然竄進了麥地,招來手下的主簿來論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應對說:自古刑法是不對尊貴的人使用的。曹操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帥屬下呢?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劍來割斷頭發投擲在地上。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五
有次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后,嘴里都流口水。他們憑借著這個,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六
曹操十歲那年,有一次在龍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后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潭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七
曹操臨終前,留下《遺令》說:“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遺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二十公里鄴城遺址內),好好安置他們,在臺正堂上放六尺床,掛上靈帳,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要向帳中歌舞奏樂。你們要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
后以“分香賣履”喻臨死不忘妻妾,唐朝詩人羅隱在《鄴城》中寫到:“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曾言:“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八
曹操討伐袁紹時,曾被陳琳一紙檄文罵得狗血淋頭,辱及祖宗。但是,他愛惜陳琳的才華,事后不但不殺,反而委以重任。打敗袁紹后,曹操的手下在整理繳獲的文書時發現了一些曹操部下和袁紹暗通的書信。有人勸曹操把這些人都殺了,曹操卻說:“尚紹之強,孤亦不能果,況他人乎?”意思是說:正當袁紹強大的時候,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結果將會怎樣,更何況別人呢?于是,曹操下令焚毀這些書信,對當事人概不追究。
素材解讀:
不管歷史對曹操做出怎樣的評價,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對人才的憐惜、對下屬的寬容都說明他這一軍之帥、一方霸主是當之無愧的!在此,我們也可以聯系自身實際來進一步分析他的作為。在許多時候,我們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那么,別人的過錯可能有許多都是情有可原的。原諒產生寬容,寬容比處罰更能震撼人心!所謂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寬廣的氣度,稱得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在這里還可以把“寬容”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氣度是領導素質的`重要內容。只有擁有包容屬下過失的氣度,領導才能夠得到屬下的真心擁戴。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九
曹操討伐袁紹時,曾被陳琳一紙檄文罵得狗血淋頭,辱及祖宗。但是,他愛惜陳琳的才華,事后不但不殺,反而委以重任。打敗袁紹后,曹操的手下在整理繳獲的文書時發現了一些曹操部下和袁紹暗通的書信。有人勸曹操把這些人都殺了,曹操卻說:“尚紹之強,孤亦不能果,況他人乎?”意思是說:正當袁紹強大的時候,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結果將會怎樣,更何況別人呢?于是,曹操下令焚毀這些書信,對當事人概不追究。
素材解讀:
不管歷史對曹操做出怎樣的評價,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對人才的憐惜、對下屬的寬容都說明他這一軍之帥、一方霸主是當之無愧的!在此,我們也可以聯系自身實際來進一步分析他的.作為。在許多時候,我們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那么,別人的過錯可能有許多都是情有可原的。原諒產生寬容,寬容比處罰更能震撼人心!所謂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寬廣的氣度,稱得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在這里還可以把“寬容”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氣度是領導素質的重要內容。只有擁有包容屬下過失的氣度,領導才能夠得到屬下的真心擁戴。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
華佗以醫術為業,心中常感懊悔(中國封建社會中醫生屬于“方技”,被視為“賤業”)。后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得病(頭風)沉重,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華佗說:“這病在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長期治療也只能延長壽命。”華佗因為離開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說:”收到一封家書,暫時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寫信讓華佗回來,又下詔令郡縣征發遣送,華佗自持有才能,厭惡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氣,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賜小豆四千升,放寬假期期限;如果欺騙,就逮捕押送。結果華佗撒謊,于是用傳車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獄,經審訊驗實,華佗供認服罪(漢律:1.欺君之罪;2.不從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高明,關系著人的生命,應該包涵寬容他。”曹操說:“不用擔憂,天下就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于把華佗在獄中拷問致死。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
其中一個說法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讓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來給他治療多年的頭痛,但華佗認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開頭顱,加以麻沸散麻醉,動大手術,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想趁機殺害他,便以刺殺的罪行將華佗關押拷打致死。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一
曹操患有頭風病,每次復發,頭疼欲裂,十分痛苦。聽說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的華佗醫術很有名,應把他召來,留在身邊專為自己診治。頭風再發作時,華佗只要針刺“鬲腧”一個穴位,病就好了。
華佗在京日子久了,十分思念家鄉親人,便對曹操說:“剛剛接到家里來信,家中有事,我必須請假回家一趟。”曹操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
華佗在家鄉為百姓治病,實在不愿意回去侍候權貴,便以妻子有病為由,幾次捎信給曹操,要求延長假期。曹操多次命下屬寫信要華佗回去,又下令讓郡縣地方官催他回京,他都借口妻子病未好拒絕上路。曹操十分惱怒,立刻派人前去查核,并說:“如果他的妻子確實有病,賞賜四十斛小豆,放寬假期;如果他妻子沒有病,馬上拘捕進京。”來人一查,就把華佗逮捕起來關到了許昌的監獄里。曹操的一位謀士勸說曹操:“華佗的醫術確實很高明,與人們的生死相關,還是把他放了吧!”曹操不但不聽,反而下令立即處死華佗。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書給獄吏說:“這卷書能治病救人。”獄吏不敢接受,華佗就向獄吏討來火種把書燒掉了。
后來,當曹操的愛子舒病危時,他才嘆息說:“我悔不該殺了華佗,不然這孩子不會活活病死的。”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二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三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漢未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并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杰出醫術的醫師。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四
曹操率領大部隊在行軍,恰好是正午,天氣炎熱、士兵們十分困頓。走了很久都沒有喝水,曹操的士兵都紛紛嚷著走不動路,想要喝水。曹操看了看四周,發現并沒有水源,知道士兵們身心俱疲,便心生一計。曹操大聲的說到,這條路我走過,穿過前面一條路,就會出現一片梅林,里面的梅子果實飽滿,吃起來酸酸脆脆,特別好吃。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出這條路就可以吃到酸酸可口的梅子了。士兵們正好口渴,聽到曹操的形容之后,感覺自己的唾液都被酸出來了,頓時也有勁頭。曹操見此情況,便一鼓作氣的帶領士兵前行,有了梅子的號召,士兵們腳步都輕快了很多。于是,很快地走出了這片林子,出了林子后就有了水源,曹操的士兵們,便喝飽了水,再次踏上前行之路。而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五
曹操曾經途經曹娥碑下,楊修跟隨著(曹操)。石碑的背面題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別說,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遠的時候,曹操才說:“我已經知道了。”命令楊修單獨寫出他所知道的。楊修寫:“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受辛之器,盛納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注:這不是受盡艱辛的器具,而是受(盛納)五辛的器具)。這說的是‘絕妙好辭’的意思。”曹操也寫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楊修是一樣的,于是贊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六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2013年1?1月,復旦大學通過研究發現曹操既非一些史學家認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漢代丞相曹參的后代。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七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統一北方后雄心萬丈,經過周密的準備,向南進兵,目標首先就是荊州。當時劉備已死,劉備的兒子劉瓊舉眾而降,劉備敗走,江東的孫權也危在旦夕,如果孫、劉聯合與曹軍決戰,勝敗尚不可知,如果單獨行動,就極有可能被各個擊破。是戰是和,當時吳國境內卻有兩派,而決定關健就看周瑜。
《三國演義》里對諸葛亮舌戰群儒寫得十分精彩,而事實上最管用的一腳棋卻是諸葛亮和魯肅夜訪周瑜。當時周瑜正在邵陽湖訓練水師,魯肅見到周瑜開門見山地說:“曹操驅兵南侵,傳檄至此,欲與主公會獵于江夏,顯有并吞之意,和戰二策,主公不能決,將軍之意若何?”
周瑜回答:“曹操挾天子之名,其師不可拒,其勢力亦不可輕敵!”
魯肅大不以為然地說:“伯符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正欲賴將軍以保全國家啊!”
兩人爭執不休,諸葛亮一言不發,眼看雙方就要翻臉,不覺哈哈大笑起來,引得周瑜問他:“先生何故發笑?”
諸葛亮從容回答:“我笑魯肅不識時務罷了!試想曹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來只有呂布,袁木,袁紹敢與對敵,今數人都被曹操所滅,天下無人了啊!只有劉備不識時務,強與爭衡,如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國祚遷移,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
魯肅傻乎乎地問:“你怎么一下子又轉過來叫我去投降呢?”
諸葛亮仍然不急不慢地說:“我有一計,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用不著國家投降,只須派一個使者,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曹操得到這兩個人,百萬之眾就會卸甲卷旗退走!”
周瑜一聽,十分新鮮,急問:“用哪兩個人,可退曹兵?”
諸葛亮仍然拐彎抹角地賣關子:“江東去此二人,如大樹之飄一葉,太倉之減一粟,但曹操獲得了,一定會大喜而去。”
就這樣胃口吊盡之后,諸葛亮才慢條斯理繼續說:“我還住在隆中的時候,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造一臺,起名銅雀臺,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充實在里面。曹操是個好色之徒,聽說江東喬國老有兩個女兒,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所以發誓:‘吾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現在他弓陌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只是為此二女,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曹操得到這兩個女子,稱心滿意,一定班師而去,這是范蠡獻西施的計,將軍還不趕快執行。”
周瑜問道:“曹操想得二喬,有何證據?”
諸葛亮不慌不忙地說:“曹操的兒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銅雀臺賦》,文中寫道:‘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話到此處,周瑜已氣得臉紅脖子粗,諸葛亮故意裝作滿頭霧水似地問:“漢天子常以公主和親,你現在怎么可惜起兩個民間女子來了呢?”
周瑜說道:“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策的妻子,小喬就是我的妻子。”
就這樣諸葛亮裝瘋賣傻,激怒了東吳的決策人物,把東吳拖向赤壁戰場,直接承擔了曹操的強大壓力,才使得立足未穩的劉備,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雖說孫劉聯合,諸葛亮功不可沒,但沒有二喬又怎能做到這一點呢?沒有孫劉的聯合,又那有赤壁之戰的勝利。
諸葛亮是聰明的,曹植《銅雀臺賦》中的關于“二喬”一句,實際是另有所指,卻被他巧妙地用來激怒周瑜,促成孫劉合作,使后來飽償寂寞之苦的二喬在當時也為國作出貢獻。諸葛亮敢這樣做,就是他看準了周輸個性的弱點:心浮氣躁。在后來他也就用這一點在荊州的借還問題上活活氣死周瑜。使已經嘗盡孤單的姐姐大喬,有了個做伴的妹妹。從此,姐妹兩人面對江南的春草碧色,春水綠波,天天就坐在一起,說些孫策和周瑜當年的故事,特別是周瑜肯為她兩人去進行大規模的赤壁之戰。
父子爭美。
官渡大戰,袁紹慘敗,曹操攻下了袁紹家所居的鄴城。好色成性的曹操聽說袁紹的二兒媳年輕貌美,立即遣派心腹領衛隊去把美人甄洛帶來。衛隊飛奔到袁府,發現早有曹操兒子曹丕的衛隊在那里把守。
原來,事先已有人向曹丕描述了甄氏如何如何美麗。曹丕便暗中策劃,不管父親曹操的禁令,城破之日親自領衛隊直奔袁府,先行搶奪了甄氏。
曹操聞聽美人已經被兒子曹丕搶去了,大怒,憤憤地說:“這次攻打鄴城,就是為這甄氏!”可氣歸氣,兒子先占了,作父親的總不能大打出手,跟兒子公然爭奪一個女人吧!
不大一會兒,曹丕拜見曹操,一見面便乖巧地請求父親把甄氏賜給他。曹操無奈,只好答應。就這樣,甄氏便成了曹丕夫人。曹丕這年19歲,而甄氏這年24歲,比曹丕大5歲。這一年是建安九年,就是公元2。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八
曹操十歲那年,有一次在龍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后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潭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十九
曹操曾經途經曹娥碑下,楊修跟隨著(曹操)。石碑的背面題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別說,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遠的時候,曹操才說:“我已經知道了。”命令楊修單獨寫出他所知道的。楊修寫:“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受辛之器,盛納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注:這不是受盡艱辛的器具,而是受(盛納)五辛的器具)。這說的是‘絕妙好辭’的'意思。”曹操也寫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楊修是一樣的,于是贊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優秀曹操著名典故(匯總20篇)篇二十
摘要:曹操說的可能是“真心”的話,連他兒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說得很動聽的“假話”,天下卻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這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嗎!
問題:“說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為什么是曹操,而不用別人的名字?
解釋:說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講誰,誰就出現在你面前。
典故:漢獻帝在李催與郭汜火拼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繼續追拿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以殺到,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后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說曹操,曹操到”之說。
生肖屬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經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國演義》把他的性情刻畫得入木三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
名言。
“,也塑造了戲劇中陰狠殘酷不仁無義、臉白心黑的奸臣形象。喬玄在曹操年少時就當面指稱他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識鑒之精,令人贊嘆。
曹操中年時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沒想到風云際會,“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權位,理由是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誠恐已離兵,為人所禍;既為子孫計,又已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江湖未靜,不可讓位!”后來又很快地躥升為“魏公”“魏王”,心態上也從“父子相誓終身,灰軀盡命”以報答漢朝“三世厚恩”,轉變為“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既然已經說清楚講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個月,兒子曹丕就把漢獻帝拉下來,自己當了皇帝,哪里還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過曹操的心愿只實現了一半,他是被尊為“國父”了,他的兒子曹丕卻偏偏只肯尊他為“武帝”。根據《謚法》,“武”比“文”略遜一籌而且有“博聞而無德不得為文”的說法曹操想當“文”王的心情,連兒子都認為不切實際他能不遺憾九泉乎!
曹操當權時,曾經兩次下令求才,“唯才是舉”,卻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東漢以來將近兩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觀念完全破壞了。這么樣得來的“人才”,司馬懿就是個中國翹楚;司馬懿的為人,史傳上說是猜忌多權變“有狼顧之相”,看來與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夢見“三馬食槽”的景象,對兒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然而曹丕對司馬懿已經是言聽計從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就更明目張膽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奪之心;司馬昭死后4個月,兒子司馬炎就老實不客氣地取代了曹魏。祖孫三代輕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經營的“槽”給吞掉了。
曹操說的可能是“真心”的話,連他兒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說得很動聽的“假話”,天下卻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這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