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一
今天媽媽不在家,我干了許多家務活——洗爸爸的襪子,洗自己的鞋子。
洗著洗著,我發現媽媽的辛苦:我們家沒有洗衣槽,洗東西都要蹲在衛生間里洗。蹲了一會兒,我的腿都麻了。我靈機一動,拿根干凈的毛巾墊在下面,就可以跪在上面洗了。果然,這樣輕松多了。鞋子在我的手中隨意使喚,里刷刷,外刷刷,上刷刷,底刷刷。整雙鞋子滿是灰蒙蒙的肥皂泡沫。
淋干凈鞋子,我拎起來一看,還不賴呢!黑黑的邊緣已經被我刷得白白的,沾滿泥土的鞋底也刷得干干凈凈,原來鞋墊上五個烏漆麻黑的腳趾頭印,洗刷以后,完全看不到一點痕跡了。鞋子洗得完全滿意了,可是身體開始抱怨了,哎呀,兩條腿都站不穩了。還要洗爸爸的兩雙臭襪呢,當時好想知難而退啊,轉念一想,媽媽平時都干那么多活,更何況我一個男子漢,還怕兩雙襪子?打開水龍頭淋濕,手一抓,肥皂一擦,一刷,一淋,完工。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二
昨天,我們在胖發祥大采購了!
走進里面,最多的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前往超市購買年貨的人!
先買手帕紙,單買大都是一塊錢一包,而一整提紙促銷價是13元,于是媽媽讓我算算一提12包紙,那么,單買12包的價錢是:12×1=12(元)那么,一提紙多送兩包,12+2=14(元)
14×1=14(元)
3.9-3=0.9﹙元﹚多出的錢應該就是包裝的費用吧!
x=34÷2
x =5 哦!原來一條褲子17元啊!我們又走進了襪子區,有一種襪子和促銷區的一模一樣,襪子區的單價是7元,促銷區5雙32元,那么,我來算算在襪子區買五雙同樣的襪子的價錢:7×5=35(元)但是,促銷區五雙同樣的襪子的價錢是32元,所以,促銷區的五雙襪子比襪子區便宜3塊錢。
我們又去了人聲鼎沸的甜品區,巧克力的單價是79.8元一斤,而我們買的巧克力有0.106斤,那么,用79.8×0.106就等于8.4588,約等于8.5元。買年貨一定要買糖果,糖果的單價為35.6元,我們買了0.084斤,用35.6×0.084=2.9904(元)≈3元。
今天一共花費387塊錢!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三
每當我走進校園,眼前就會出現十分醒目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句話,那就是“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是啊!在生活中我們總也離不開數學,如果不學習數學,就會鬧出許許多多笑話。
“一元。”
“那兩張二元等于多少?”
“當然是四元嘍!”
最后,我終于在爸爸解釋中明白了自己不認真。從此我再也沒犯過同樣錯誤。
這個笑話,我都不會忘記,它給我一個教訓,永遠印在我腦海里。
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學數學,數學可不是那么簡單家伙。學后一定要記著: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四
54÷9=6
45÷9=5。
所以正確的商是5。
這一周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好開心呀!
這一星期我們學了表內除法。。我知道了:被除數和除數相同,且都不等于0的時候,商是1。我還學會了怎樣提問題、自己編題,如:一架小飛機可以坐五人,我們班有40人,一共要坐幾架小飛機?40÷5=8(架),可以坐8架。看來我知道的真不少啊!我還要繼續努力,學更多的知識!
在數學課上,我學會了2到9的乘法口訣求商,我還知道做一次小飛機要8元錢,要是坐9次小飛機需多少錢?用乘法計算。我還知道什么是平移和旋轉:如;電扇轉動是旋轉,拉開抽屜是平移。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發現他們吧。
今天星期六,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動物園玩,我們看了許多動物。媽媽問我:“猴子有15只,大象有4只,猴子比大象多幾只?”我馬上說:15-4=11(只)猴子比大象多11只。媽媽說:“你還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我說:“那這個題還可以這樣問:大象比猴子少幾只?”媽媽說我很聰明,還會舉一反三呢!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五
上周我學習了植樹問題,植樹問題分為3節課,講了3部分情況。
第一種情況:兩端都種,間隔數+1=棵樹。有關兩端都種的問題比如:在路的一側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從起點到終點共插了10面。這條道路有多長?這部分我掌握的不錯。
第二種情況:一端種,一端不種,間隔數=棵樹。有關一端種的問題比如:一個圓形水池周長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這種題目比較簡單,只需用36÷3就行。我想提醒大家有一種題目是讓在正方形花池上擺花,每一邊擺4盆,每個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共要擺幾盆花?這種題目要先用4×4,然后再-4,大家肯定會問,為什么要-4,因為-4是有4盆花重復了,所以要-4。大家見到這種題目時,一定要記住-4。
第三種情況:兩端都不種,間隔數-1=棵樹。有關兩端都不種的問題比如:一根木料,要鋸成4段,每鋸開一處用5分鐘,全部鋸完要幾分鐘?這部分我掌握的也不錯。不過,我提醒大家,如果見到上樓這種題目,假設說從1樓上到4樓,上一層走10臺階,那上到4樓走幾臺階?我們要先用4-1,因為-1是1樓不用上,所以只需要上3層,然后再進行下一步計算。
這就是我學到的植樹問題。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六
這幾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調查了我們家三天的吃飯開銷。第一天,一共是50元,第二天,一共是60元。第三天,一共是80元。50+60+80=190,190÷3=63.3333這是個純循環小數,我把它看作63,那全家人的平均每天的開銷是63元。我們家有五個人,50÷5=10,60÷5=12, 80÷5=16,16+12+10= 38,38÷3=12.6666這也是個純循環小數,我把它看作13,那么平均每人每天的開銷是13遠。如果天天這樣,一年有365天,那么全家花在吃飯上的錢一共要365×63=22995(元),哇!要那么多錢呀!以后要節省一點才行啊!
除了這些商品,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都別買,交稅商品可是要翻兩倍多的價錢。
2月18日,我們全班去香港上了兩節展示課,當然要買車票。
半票票價:115元港幣(回)95元
換成人民幣要加十95+115=200
分之一即360÷10=36 (元),360+36=396 (元)
人的紅包。但在香港人心目中,他微不足道,只能買一瓶飲料或坐車。 107元人民幣可以兌100元港幣。香港人的月收入是廣州人的十倍,廣州人的月收入是3000元,香港人的月收入就是30000元,香港人花五元錢,就等于廣州人花0.5元錢一樣從容。
60 ×1.7 420 60 102. 0
0.2 ×0.3 0.06
最后等于0.06。我發現凡是兩個小于1的小數與小于10的整數相乘,它們的積就會比它們都小,例如:0.5×4=0.2。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七
小學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面對小學,各位學生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八
更多資源敬請關注本站日記頻道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今天,爺爺去買了一箱啤酒來,準備招待客人。晚上,客人們來了,爸爸媽媽端出瓜子、花生、橘子,他們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開飯了,我們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老酒,小孩子都喝飲料。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客人們走了,我發現爺爺買的那箱啤酒是這樣裝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口訣“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來共24瓶,現在箱子里還有18瓶,那客人們總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數了數,果然是6個。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于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雖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關于圓的周長的東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點皮毛告訴大家,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鐘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鐘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說了一點剩下的就由你這位高手去觀察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會觀察,眼睛亮一點就可以了。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鐘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這是我所歸納的。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切記!
”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讀完后我很佩服他。這個故事講的是高斯上二年級的時候,剛學加法不久,老師出了一道題:1+2+3+4+5+6+7+8+9+10=?高斯很快就將答案算了出來,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也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后,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才能化難為簡,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公斤*3000 萬畝 =30 億公斤水稻,假如每人每年吃糧食 300 斤,可以 養活多少人呢?列式:30 億×2 =60 億(斤)60 億 ÷300 =20xx 萬 (人)天哪!!全省 6000 萬人,再加上 20xx 萬人,不就 8000 萬人 ! 了嗎?!這樣的話,我這個饞貓一個月還可以吃到 300 斤÷12 個月 =25(斤)呀。哈,真好!我真佩服這位農業科學家,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如果全國都用 這種方法來種,我們國家就不會缺糧食,而且還能資助糧食短缺的國 家呢!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國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爺。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
“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九
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覺得無聊,正準備出去玩時,看見廚房里還沒有洗的碗,我心想:爸爸媽媽天天上班已經夠累的了,回家還要洗碗,打掃家,收拾我的書房,多辛苦呀!我現在沒事,不如我幫幫他們吧!
好,說干就干!我第一個目標是廚房里還沒有洗的碗,我來到廚房,把碗全摞在一起,一個一個地洗,但是那些有油的盤子特別滑,也非常難洗,弄得我滿身都是水,這時我已累得大汗淋淋了,怎么辦呀?我索性扔下洗了一半的碗,不干了!我再一次準備出去玩時,又仿佛看見了爸爸媽媽回家以后忙碌的身影,不行!我一定要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絕不可以半途而廢,哪有我xxx干不成的事,我又渾身充滿了干勁,我坐下來,靜靜的思考著,有了!媽媽以前洗碗不是要用洗潔精嗎?我怎么忘了這么重要的事情,我拿著洗潔精往盤子上倒了點兒,又洗了洗,果然洗干凈了,剩下的我不廢吹灰二虎之力,全部搞定,耶!
我看著被我收拾過的家,心里美滋滋的。
這時,只聽“丁零零”的門鈴聲響了,原來是爸爸媽媽回來了,看見家被我打掃的`這么干凈,就表揚了我。我聽了心里特別高興,我終于嘗到的勞動的甜頭。
數學與生活的日記篇十
何慈恩
我們學習了許多關于圖形及一些空間問題,而這個空間又是指什么。在字典中,空間的解釋相信很多小學生都不明白,其實我也不明白。問家長,家長就會用手比比劃劃在天空中,說這就是空間。我們都知道空間在什么地方,可別人一問起來,就措手不及。而我在這暑期中,稍微歸納了空間的問題,大家也來看看吧!
空間的范圍很廣,因此要從頭說起。我們就從身邊看起。有些人寫作文,都常用這句話來描述“方位”的:這個房間的空間很大,正適合。而這個作者正因為不想說得太復雜,不僅讀者不明,自己也不明。因此空間一詞可包括許多事物。一個房間,大家覺得它大,會說是空間很大,因此空間可以被說成是被幾個面圍成,里面的所容納物體體積的地方叫空間。那么說,空間也有一種是體積的簡明意義。如木箱子里面是由6個面圍成的,而這里面的“空氣”位置就可叫空間。而玻璃瓶所包圍的地方也可叫空間,他的里面可求體積,也可求空氣存放量。
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物就講到這里,當然你也可以繼續舉例,在此我就不再舉身邊的例子了,我要講遠處的事物了。那我們看向更遠的,如蔚藍的天空。
實際上天空根本沒有邊際的。我們再說更遠的――宇宙。宇宙就更不用說有邊際了,但他也是一個真正世界上最大的空間。他的空間中,有許多星系,但這一點并沒有阻礙他被人稱作為空間的說法呀!
因此,我總結出了空間分兩大類:
1、是有邊際的空間(體積);
2、是無邊際的空間。而這兩大類的空間并不在于空間中的物體,而在于物體空間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