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夕篇一
桌邊吃年夜飯,放爆竹……
這些美味佳肴我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老師的話:能把自己所見,所做詳細描寫,較好體現(xiàn)了自己的高興之情.
除夕篇二
過年啦!大家都穿上新衣服,來迎接蛇年的到來。孩子們向來最喜歡過春節(jié)收紅包、享美食、拜親戚、穿新衣……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大家跑啊,跳啊,樂此不彼。
在除夕之夜,我們是最快樂不過的了。晚餐上,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紅燒肉,有鮮美可口鯉魚,有芋艿和毛豆,還有大家一同制作的蛋餃……12個家庭組成的大家族齊聚一堂,共享如此美味佳肴,配上種類多樣的飲料,真讓我大飽口福啊!
吃過了年夜飯,便是觀看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今年的春晚非常好看,央視、芒果臺、番茄臺都很吸引人,當然按大家要求還是看了央視。一開場就是相聲、小品的幽默有趣使我咯咯大笑,還有絢麗的歌舞表演(看的眼都花了)和不可缺少的魔術,一年難得這么開心過,一個接著一個的表演使我想喝水都舍不得錯過一秒鐘!
流星過后,幾個花朵同時綻放,有紅的花,猶如一把火;有紫的花,顯得那么高雅;有銀色的花,像燦爛的珍珠。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美。四面八方到處在響,在綻放花朵,我都不知道看那兒了。最后,一個碩大的超級禮花彈在橋上被人點燃,當當當,隨著零點的鐘聲敲響,那巨大的煙花般隨周圍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沖向天空。時不一會兒,整個城市就在煙花鞭炮和人們祝福下沸騰了。
又是新的一年,愿這一年合家歡樂,學習進步,幸福美滿。
除夕篇三
今天過年了,非常興奮,我早早地起床給爸爸媽媽做早餐。因為吃完飯我們就要去哥哥家,接大姑、姑爺、和哥哥,去哥哥的爺爺家—樂至過年!
欣賞著美麗的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家。
我們先去參觀他們的新房。一樓是堂屋,接待客人的地方,還有廚房。踏上寬敞的樓梯來到了二樓,二樓有臥室,還有會客廳,是休閑的地方,非常干凈整潔,看上去很舒服。我們參觀完新房后,姑爺、爸爸、媽媽他們上樓頂打牌,一邊吃著糖果、瓜子、花生,一邊享受著春天的陽光。
在山村里,雖然沒有城市的繁華,沒有寬闊的公路,沒有那么多的煙花爆竹,但這里的傳統(tǒng)氣息,讓年味兒十足!
在這里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難忘的除夕!
除夕篇四
大年初一,照慣列地沒睡好,鞭炮聲一晚不離耳,這對于習慣早睡早起的我真是折磨。
可我依舊早起了,奶奶還是比我早起的,她忙里忙外,打理著祭祀的事。
這位了不起的老人家呵,為了給家里打理一些雜活,每天晚睡早起,自然地白了頭發(fā)。可幸的是,她心態(tài)一直很好,幾乎沒聽過她抱怨什么。她認為爸媽在外賺錢,家里的雜事就該她做。
嗯,這位老人家還對佛很虔誠,每天早起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請早安。而且,在她的思想里,畏懼神鬼,敬仰先人是必須的,這也是我們從小被灌輸?shù)乃枷搿_@無關于科學,而是一種信仰,一種用來束縛自己言行舉止的信仰。
奶奶正敲著父親房門——該去祭祀了。
剛剛?cè)ソo小學老師拜年,這是我每年初一必做的事。他是一位即將退休的和藹可親的語文教師,對我甚好。他的記憶力挺好,會寫毛筆字,打乒乓球,不賭博——這在他那個年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雖然每年都去他家,但每次去還是會緊張,畢竟人家是師長,想像朋友一樣非常融洽地聊天基本不可能。幾乎每次都是向他匯報學習生活情況,看看春晚重播,換柑橘問好年,然后回家。流程單一不變,而且會有不自在的緊張氣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這樣很溫馨,或許某一天,我就做不到這樣的事了,罷,到過年不必如此多愁善感。
他雖是長輩,卻極重禮數(shù),我每次,他總會送我一段,以致我每次離去,都不敢回頭。嗯,老師,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