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體會 民族理論與政策論文1500字篇一
總之,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進行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民族觀的教育,從而提高我們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的自覺性,正確處理好民族關系,做好民族工作,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為加速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民族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不同于階級,不同于國家,不同于政黨,也不同于種族,而是一種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是一個社會實體,并有著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同樣由于民族存在引起的民族問題,即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也不同于階級問題、國家問題、政黨問題和種族問題而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馬克思恩格斯對世界民族和民族問題這一歷史范疇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體系,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而獨立的學科。同時,它與許多學科相聯系:
(1)與哲學相比
哲學研究的是整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探討的是一切事物產生、發展、消亡的客觀規律,是普遍規律;民族理論研究的則是民族和民族問題這兩個具體為基本的方面。
(2)與民族學
民族理論研究民族和民族問題的規律,并用其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民族學研究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具體到每一個民族的產生、發展過程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內容。
(3)與歷史學
歷史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的全過程,讓人們了解社會的過去及發展;民族理論只對民族這一社會歷史中的現象、范疇作研究。
(4)與民族史學
民族史學著重研究民族發展的全過程,是每個民族的歷史,也就是追溯各個民族的起源、形成、發展和變異;民族理論只對規律進行研究。
同時,民族理論還與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法學、藝術、倫理學等學科有關系,并應用這些學科的許多優秀成果來研究民族的一般特點和普遍規律。但民族理論也在學科發展中體現出自己的特點:(1)科學性;(2)階級性;(3)實踐性;(4)發展性。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最可靠的銳利武器。就中國來說,民族問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的重要方面,因此,掌握好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認真制定和執行好黨的民族政策,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民族問題,將對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體會 民族理論與政策論文1500字篇二
縱觀歷史,在我們黨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很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從建黨之初到新中國成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到后來的改革開放,從改革開放到之后的每一屆執政政府,每一屆領導人,都把解決民族問題和協調民族關系作為一項根本原則和基本政策。黨的以來,更把民族團結視為人民的生命線,并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宏偉藍圖“中國夢”,充實了新形勢下的民族團結工作內容,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時代內涵。可見民族團結問題不僅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前提,也是今后改革開放成敗的關鍵。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各民族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因此“民族無小事”。隨著國際、國內局勢的日趨復雜,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抬頭,民族問題日益成為影響和平與發展的顯著問題,和睦相處、和舟共濟、和諧發展是關鍵。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深刻指出:“增強團結的核心問題,就是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2014年人民網理論部就刊出了《擺脫貧困》一書,書中深入調研分析了閩東少數民族狀況,并指導性提出了擺脫貧困的戰略方針。高屋建瓦,非常重視各民族工作,從祖國的世界屋脊到黃土高原,從西南的山寨到天山南北,從北國的邊疆到南海椰林,就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大問題不懈努力著。
團結穩定是中華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重要前提,核心問題是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這是關乎人民是否康樂幸福的關鍵指數。民不富則國不強,同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深知民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政府工作人員,我深感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怎樣使我們的民族能夠真正的團結、富足、有禮呢?結合實際,我們社區現有居民 人,其中少數民族占居民總數的百分之 ,少數民族黨員 名,占全體黨員的百分之 ,每一個小團體,每一個分子,一枝一葉總關情,社區居民的事就是大事。新形勢下,深入貫徹執行民族團結指導思想,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堅持同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重要思想精髓,鞏固和發展轄區平等、團結、互助、友愛、和諧的民族關系,凝聚各民族居民團結一心,打造和諧社區,推進民族團結的楷模社區建設,讓民族團結之花競放,是我今后的職責,也是我今后繼續努力地方向。
公而忘我,情系居民。孔子有一句話,反映了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句話用于我們的當今社會有一樣的作用。用于我的實際工作中就是以民族團結,社區和諧為重,千方百計想居民所想,解居民所急,不斷學習,加強服務意識。以人為本,端正服務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與民心連心,自覺服務,傾聽民聲,體察疾苦。
1、 堅持思想學習工作不放松。通過集中學習和不斷自學,不斷努力,才能適應當前社會形勢的需要,個人綜合素質才能不斷提高,才能密切結合實際,更好地服務于民。
2、 求真務實,力爭更好成本職工作。堅持實事求是,不擺架子。利用社區之家,廣泛開辦各類活動,包括健康講座,各類娛樂活動,扶貧、幫助再就業等活動,促進感情交流,增進了解,凝聚人心,從而真正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共同創建和諧文明社區。
3、 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牢固樹立為居民服務的觀念,杜絕歧視不同民族現象,從社區居民不滿意的難點熱點抓起,從居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做起,急居民所急,讓居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精簡手續,讓居民多半事,少走路;少說話,多受益。
4、 積極引導居民做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理想公民。德不孤,必有鄰。也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社區服務堅持兩手都要抓,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宣教與建設,營造公德向善濃厚氛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強風紀建設,大力倡導樹立文明觀念。
放眼未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為奏響富民強音,實現全國各民族的現代化強國發展夢,最終使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勤勤懇懇去努力。社區工作雖然瑣碎,但是它承擔的責任重大,好比一滴水與大海的關系,學習關于民族團結的理論,使我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信心,堅定了更好為民服務的決心。人人從我做起,做好本職工作,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必將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