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用心得體會來記錄一些美好的瞬間和感動,讓這些記憶成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下面是一些精選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一
錢七虎是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和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
1937年10月26日生于江蘇省昆山市。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解放軍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總參科技委常委、總裝科技委顧問;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委、副主任委員;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土木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防科工委核廢物深地質處置專家組副組長、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能源儲備工程專家組成員、國家標準委專家組成員、建設部科技委委員、總參軍隊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曾任國際巖石力學學會副主席,現任國際城市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亞洲區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防護工程分會理事長;江西東華理工大學名譽校長(江西省政府聘)、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山東省政府聘)、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政府聘);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十多所高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
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武漢及上海滬崇隧道工程專家委員會成員。擔任《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土木工程學報》等雜志的主編和編委。
師之大者,為國為民。
60年的光陰,換來了滿頭華發,更換來了錢七虎的10余部技術專著,200多篇論文以及10余項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60年求索,只為鑄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盾,只為鑄就一個從不炫耀但一聲令下便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陣地和堡壘。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二
錢七虎,1937年10月,出生于江蘇昆山,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和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
錢七虎對國家和國防事業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長期致力于我國防護工程研究與應用。系統建立了從淺埋到深埋、從單體到體系、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護體系,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鉆地爆炸以及新型鉆地彈侵徹爆炸等關鍵工程防護技術難題,培養造就了一支防護工程領域鑄盾強軍的國際一流科技創新隊伍,確保了我國首腦指揮工程和戰略武器洞庫等地下工程的安全穩定,對我國國防和人防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戰火燒到了家鄉,母親在逃難的小船上生下了錢七虎。
七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人艱辛撫養他和兄弟姐妹長大。七虎是他的乳名,因錯過了改學名的時間,也就成了相伴終生的符號。
1949年上海解放時,錢七虎在上海中學讀初中一年級。那時,他最愛讀的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婭的道路》、《把一切獻給黨》。保爾?柯察金、卓婭、吳運鐸等英雄事跡深深影響著錢七虎,引導著他在革命的道路上成長。
1954年,17歲的錢七虎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中學畢業,先被推薦出國留學,后因國防建設急需人才,改為保送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他因此成了錢家兄弟姐妹中唯一的一名大學生。
1960年大學畢業后,由于成績優異,錢七虎留在學院任教。1961年,赴蘇聯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攻讀防護工程專業研究生。1965年以《土中荷載和柔性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的論文獲得了副博士學位。
學成回國后,錢七虎被分配到西安工程兵工程學院任教。1969年又被調到剛剛恢復的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工作,其間擔任教員、副教授、教授、訓練部副部長等職務。
1983年至1996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院長。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成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并在第九屆、第十屆連任。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本、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1995年作為總參系統唯一代表被選為全軍愛國奉獻優秀干部事跡報告會成員。1996年起至今,先后擔任總參科技委副主任、常委、顧問。
錢七虎一直致力于國防工程和巖石力學工程技術研究,從事防護工程設計計算理論、教學與科研工作60年,在防護工程計算理論、防護系統工程理論巖石力學與工程領域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攻關,因科研工作成績突出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一次。
20世紀60年代,在防護工程抗核、常規武器效應方面解決了防護工程孔口防護、土中淺埋結構、防護結構概率設計理論、三相飽和土介質中爆炸波傳播及相互作用等一系列難點問題。
70年代初,在國內首次應用動力有限元法對防護門進行應力分析,先后進行了鋼骨架帆布工事、40米跨大型機庫鋼防護門、40米跨鋼筋混凝土機庫大門等項目的設計和試驗研究,領導了我國最大跨度、最大抗力的空軍機庫防護門的研究設計。
80年代,提出了改進土中結構頻率計算的有益思路,對土中結構抗爆計算提出了新的計算系數,首次提出了沖擊波作用下我國的三自由度土中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理論及防護結構概率設計理論,先后建立了我國第一套集團軍工程兵、全軍工程兵發展趨勢動態模型,提出了我國確定人防工程第一代防護標準的若干系列模型,在中國防護工程領域創立了防護系統工程理論。
90年代以來,在三相飽和水土介質中爆炸波的傳播與相互作用、斷裂構造對爆炸參數的影響、抗侵徹炸彈的新型遮彈層研制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
1992年,錢七虎擔任珠海炮臺山大爆破工程總指揮,實施了裝藥量達萬噸的峒室定向大爆破,創造了多層多列條形裝藥爆破的世界紀錄。海內外100多家新聞單位做了報道,稱此為“天下第一爆”。李鵬總理視察珠海時稱贊道:“這次爆破很成功,是我國爆破史上的一個突破。”
21世紀以來,錢七虎把研究重點轉到了信息化條件下國防工程和人防工程抗高技術武器精確打擊的新課題,帶領學術團隊開展了天然斷層和軟襯墊的消波隔震機理和計算方法、防護結構抗沖擊爆炸的局部和整體破壞效應的理論計算與數值模擬研究,在深部巖石力學及地下防護工程的關鍵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同時,他積極呼吁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主持完成了100多萬字的《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及對策》國家咨詢課題,推動了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蓬勃發展。
主持和參加了國內多條地鐵工程城市水下隧道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的設計方案審查工作和評標工作,作為專家委員會主任和委員協助完成了南京長江隧道、上海長江隧道和武漢長江隧道,其中因在南京長江隧道建設中的重要建議和貢獻,被南京市政府表彰為一等功臣。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三
“村看組,組看戶,群眾看干部。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為官一任就要致富一方,就要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群眾,率先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4月13日下午,市人民醫院召開全院干部會,邀請代表、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支部書記魏登殿作先進事跡報告,以此教育引導全院干部職工強化宗旨意識,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共促醫院更好更快發展。
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鐘森出席報告會并為魏登殿同志獻花。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仁田主持,院領導柯尊宇、王江陵、王家寧、陳先祥、譚向東、孫澤群、胡圖強出席,全院機關后勤、臨床醫技科室副護士長以上干部、全體黨員、青年英才參加。
魏登殿同志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聲情并茂地向大家介紹了個人情況、坎子山村40余年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坎子山村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以及擔任代表以來認真履職盡責情況。
魏登殿同志生于1954年,1971年入黨,1975年9月退伍回鄉以后,一直擔任我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黨支部書記至今。曾先后榮獲“十堰最美村官”、“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xx年6月當選為中共代表,是全市黨員干部的一面旗幟和學習榜樣。
坎子山村是鄖西縣海拔最高、最邊遠、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國家級重點貧困村。41年來,他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念,困難面前不彎腰,辛勞面前不言苦,先人后己、大公無私,帶領全村群眾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發揚戰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帶領回漢群眾辛勤勞動、發家致富,使坎子山村徹底告別了“無水、無路、無殿、無房、無地”的歷史,實現從“五無”到“五有”的滄桑巨變,成為聞名全省的基層組織示范村、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民族團結模范村。
魏登殿對市人民醫院優越的醫療條件、良好的醫德醫風、精湛的醫療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通過實地參觀、親身感受,對市人民醫院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市人民醫院“人民醫院為人民”的辦院宗旨,與人民公仆服務人民的精神一脈相承。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工作中做到了‘三勤三快’,對患者服務嘴勤、腿勤、手勤,貼心細致的服務感動了患者,做到了踏踏實實為人民服務,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實現了病人入院快登記、檢查手術快落實快、精益求精快治療,造福了鄂陜兩省的廣大老百姓。”
在聆聽魏登殿同志的先進事跡報告后,市人民醫院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深受觸動,精神和靈魂得到了洗禮和凈化。王仁田指出,魏登殿同志身上集中體現了一名新時期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本色和可貴品質。我們向魏登殿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忠誠,41年堅持政治本色不變的堅定信仰;學習他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無私奉獻的公仆情懷;學習他艱苦奮斗、苦干實干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勤政廉潔、嚴于律己的精神境界。各位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魏登殿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工作熱情,進提高服務質量,加快醫院發展,為“五個十堰”建設,為秦巴山醫療衛生中心建設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
今年3月18日,為積極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在全市開展向魏登殿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市人民醫院黨委派專家組到坎子山村親切看望慰問了魏登殿同志,為他檢查身體,贈送了相關藥物和免費健康體檢卡,轉達了全院干部職工對他的濃濃敬意。
此次在請魏登殿同志作先進事跡報告的同時,醫院也精心安排為他做了免費的全面健康體檢,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予以治療。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鐘森說:“魏登殿同志是全市黨員干部的一面旗幟,是坎子山村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關心保護他的健康不僅是向模范致敬,更是對坎子山村全體老百姓的關心愛護。”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四
錢七虎八一勛章獲得者,是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防護工程和巖石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以下是關于2022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
事跡。
介紹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錢七虎。江蘇昆山人,出生于1937年10月,現年85歲,他的童年歲月,是在殘酷的戰爭中度過的。新中國成立后,依靠人民政府提供的助學金,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高中學業。
1954年,在他17歲那年,錢七虎以優秀的高考成績,進入了當時中國頂級的軍工學府: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并且服從安排,進入工程兵系,開始學習十分冷門的防護工程專業。
當時,美蘇冷戰已經爆發,中國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美國人幾乎天天叫囂,要用原子彈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因此,防護工程專業當時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確保我們在遭受核打擊之后,能夠生存下來,并發起反擊。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下來,才有反擊的機會。
從1954年進入哈軍工,一直到1965年,從蘇聯。
留學。
歸來,錢七虎一直都在構思,為中國建設一條地下鋼鐵長城,確保中國擁有二次核反擊能力。
據資料披露,當年,為了檢驗自己設計的飛機洞庫防護門,在遭受核彈沖擊波之后的受損情況,當蘑菇云在西北戈壁灘上騰空而起的那一刻,其他人在歡呼慶祝的時候,他卻已經穿著防護服,沖進核彈爆炸中心,親自進行實地檢測。
他所進行的,就是當時處于頂級保密狀態的核彈爆炸防護工程研究。在此之后,他還先后針對炮彈,航空炸彈,鉆地彈,原子彈,氫彈等各種爆炸物,進行了深入而細致地研究工作。
確保我國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打第一槍的情況下,擁有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毫不夸張地說,錢七虎所進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他的指導下,構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就是中國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名副其實的地下鋼鐵長城,使中國戰略防御的基石。
為了完成這些保密度極高的秘密工程,錢七虎只留下了一張6個字的紙條,就在長達十六年的時間里隱姓埋名,與家人兩地分居。
正因為他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堅定的信念,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在幾十年的艱苦奮斗歲月中,不斷鉆研和創新,在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工程學奇跡,讓中外學者都為之贊嘆。帶領中國的地下防護工程以及巖石力學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可以說,中國能有今天安定的環境,錢七虎功不可沒,他被授予八一勛章,完全是實至名歸。
錢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在母親逃難途中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在抗日戰爭的槍炮聲中,錢七虎度過了窮苦的童年時期。新中國成立后,他依靠助學金完成中學學業,這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報黨報國的種子。
1954年,錢七虎迎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轉折。作為上海中學的。
畢業。
生,錢七虎原本被選派到蘇聯讀書。而就在這一年,我國急需軍事人才,新成立不久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要在中學招收優秀畢業生。
出國。
留學還是在國內讀軍校?錢七虎毅然選擇了后者。他回憶:“我這個鄉下的窮孩子,能受到良好的。
教育。
離不開黨的培養唯有獻身黨的事業方能報答黨的恩情。”
1954年8月,錢七虎高興地邁進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哈軍工)的大門,成為哈軍工組建后招收的第三期學生。2019年,錢七虎將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出來,重點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孩子,讓他們有學上、上好學。談及捐獻的初衷,錢七虎說:“我就是在黨和國家的資助下成長成才的,現在很多貧困學生,如果他們能像我一樣完成學業,將會給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我深深感到,是真心愛黨讓我有了執著前行的激情和動力,是忠心信黨讓我有了堅定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鐵心跟黨走讓我有了砥礪奮進的目標和方向。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實現價值!”錢七虎院士說,“作為一名軍隊科技工作者,科技強軍、為國鑄盾,是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的事業所在、幸福所在。在我有生之年,我將始終做到無須揚鞭自奮蹄,繼續在防護工程領域潛心研究,繼續帶好學生、培養人才、關心團隊建設,為國家鑄就鋼鐵強盾,為經濟和社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著對現代防護工作的了解不斷深入,錢七虎越發感到自己當初專業選擇的重大意義。如果說核彈是對付敵對力量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就是一面堅固的“盾”。防護工程是國家的地下鋼鐵長城,“矛”升級了,我們的“盾”也必須與時俱進。
在一次次探索實踐中,錢七虎逐步建立起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解決了我軍核武器空中、觸地、鉆地爆炸以及新型鉆地彈侵徹爆炸等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
在半個多世紀的科研歲月中,錢七虎為我國多項大型工程立下汗馬功勞。1975年,錢七虎設計出當時國內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飛機洞庫門;1992年,錢七虎主持被譽為“亞洲第一爆”的珠海國際機場項目爆破工程,開辟了中國爆破技術新的應用領域;在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項目建設上,錢七虎綜合考慮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提出關鍵性建議方案;作為多個國家重大工程的專家組成員,錢七虎還對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能源地下儲備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決策建議,并多次赴現場提出關鍵性難題的解決方案。
進入21世紀,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錢七虎前瞻性地提出,未來城市的發展必須要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給城市減肥瘦身。
他常說:“只有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戰南洋。磨劍數載,建萬里國防……”這是錢七虎的學生在獲知導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進步獎后,有感而發寫下的一首詞。奮斗一甲子,鑄盾六十年。自從選擇了科學防護事業,錢七虎始終站在學科發展前沿,對我國現代防護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傾注自己的心智。錢七虎說,自己一生從未動搖的目標就是,為祖國鑄就一座打不爛、炸不毀的“地下鋼鐵長城”。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志氣,一位科學家的豪氣,更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終。
不忘初心。
心懷感恩,把個人理想與黨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
不聞軍號激越,不見戰旗飄揚,眼前耄耋之年的長者埋首青燈黃卷之間,卻以穿山入海的雄魄,筑起“地下鋼鐵長城”,把一生獻給了“頂住敵人來犯的風險和壓力,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這項偉大的事業。
錢七虎,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在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名單中,“全國敬業奉獻模范”錢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個甲子的時光,他在中國軍事防護戰線上繪制了無數工程圖,主持攻克了無數軍事科技難關,護佑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圖”上,他始終堅定不移守護著三個坐標:中國共產黨員,中國軍事工程科學家,中國人民的兒子。
“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
“國家獎勵的獎金還剩下多少,捐給武漢!全部捐給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錢七虎立即向組織提出這樣的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那么多醫護人員上前線了,前方需要大量醫療設備和藥物,需要建設方艙醫院。”錢七虎告訴記者,“我是共產黨員,我宣過誓,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人去不了前線,我的心要去。”
650萬元,第一時間捐贈給了武漢抗疫前線。在錢七虎眼中,他與醫護人員是“同行”,努力的目標都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只不過醫護人員防御的是病毒,他防御的是來犯之敵。
“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錢七虎在很多場合說過這句話,他用畢生精力投入國防事業,建立并不斷推動我國現代防護工程事業,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他一生堅守保衛國家的夢想,不忘共產黨員的使命,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從哪里來?從國家危難的環境中成長而來。“國歌里唱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錢七虎的家鄉江蘇昆山陷入戰亂。
那一年,母親在逃難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條小船上,母親怕我的啼哭引來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淚水。”錢七虎忘不了在日軍鐵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時光,“我們小時候常常看見日本的‘啪啪船’去農村搶軍糧。”
“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錢七虎解釋道,“因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工作時會啪啪作響。”這是留在童年錢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記。
高中畢業那年,上海中學團委。
書記。
找到錢七虎問:“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猶豫選擇去哈軍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衛國,不管犯我中華者是哪里來的“啪啪船”。在這里,他與防護工程專業結緣,走上國防事業生涯,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為國家鑄就“地下鋼鐵長城”。
“為國家科技進步發光發熱,是我一生的夢想”
錢七虎,男,漢族,江蘇昆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捐款650萬元支持武漢抗擊新冠肺炎。
疫情。
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
錢九虎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是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
上世紀60年代,他以優異成績從國外軍事工程學院畢業,懷揣許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50多年來,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創建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退休后,仍活躍在國家戰略防護工程建設前沿,積極為川藏鐵路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論證建言獻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助貧困學生,捐款650萬元支持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五
上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當人們歡呼慶賀之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沖進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那是某新型飛機機庫在西部一試驗場進行抗核沖擊波效應實驗。錢七虎從蘇聯學成歸國后,便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后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毀,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
經過初步分析,他迅速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原設計方法中防護門的強度和變形均依靠手算,計算精度達不到要求,難以較準確估算出防護門在核爆炸沖擊波作用下的變形。為此,錢七虎決定采用當時先進的有限單元法在大型電子計算機上進行計算。
錢七虎帶領課題組一路披荊斬棘,排除一個個困難和障礙,最終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沖擊波的機庫大門,并撰寫出版了著作《有限單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
隨著偵察手段的不斷更新、高技術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的相繼涌現,防護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戰場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制精確制導鉆地彈,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
“‘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經過長達10多年的研究,他和團隊構建了破碎區受限內摩擦模型,研究了地沖擊誘發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運動規律和深部施工災變孕育演化機理,為抗鉆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設計與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我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六
2月21日,“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學習錢七虎院士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報告會上,錢七虎表示,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不僅是對他個人的獎勵,更是對防護工程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獎勵。中國防護工程的發展水平從跟跑、并跑到現在部分領域領跑。目前,我國已建成體系完整、規模龐大的“地下鋼鐵長城”,這是幾代防護工程科技工作者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錢七虎還回顧了自己人生的經歷,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對事業的感悟。他認為,第一要堅定跟黨走;第二要把個人發展和國家事業緊密結合起來;第三要正確對待個人和組織、群眾的關系。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顧問秘書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方祖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建民,河海大學博士研究生呂亞茹,中鐵十四局集團總工程師王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法國里爾大學教授邵建富,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戚承志,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等分別發言。大家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錢七虎在工作、生活中的故事,從不同側面反映錢七虎以強軍報國作為人生追求,對國家和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科學事業的不懈追求,以及在培養青年科技工作者、推動科技社團改革創新實踐中的奉獻精神。
宋軍代表中國科協祝賀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表示,錢七虎和以錢七虎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為祖國建設奮勇爭先,他們的事跡向人們展示了科學家追求真理、獻身科學、嚴謹治學的品德和學術風范。錢七虎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組織召開此次報告會,是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的生動實踐。通過報告會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事業成就感、精神獲得感、組織歸屬感和認同感,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七
她是妻子,是媽媽,是女兒,也是一名堅守在戰“疫”一線的黨員、枧頭村村醫、馬元村婦女主任,她是__,英雄隊伍中的一員巾幗英雄,自疫情防控以來,她每天都要在相距20公里的馬元村和枧頭村往返多次,來不及好好休息,就得趕往下一個地方。第一次見到她,僅短短的一分鐘,她就接到了三個電話,忙的顧不上和我們多說一句話,可這只是24小時的一千四百四十分之一,還有多少是我們不知道的,讓我們一起深入她的日常,了解她的“四心”,聽聽她的戰“疫”心聲吧!
她是一名村醫。
“謝謝你劉醫生,其他人都不敢靠近我們,只有你不顧個人安危,每天堅持幫我們測量體溫,真是不懂怎么感謝你,等疫情結束后,你一定要來我家吃一頓飯,表示我的謝意!”從__黃岡的返鄉人員丁學富說道。“老丁,別說什么感謝的話,醫者仁心,這些都是我的本職工作,如果真的要感謝的話,就好好配合村里,和家里人一同配合村里做好自我居家隔離”__一邊處理一次性口罩一邊說道。大年三十,村民們都忙著準備過年,對于__來說,卻是忙碌的開始,自疫情防控工作展開以來,走村串戶測體溫、講解病毒預防知識、處理使用過后的一次性口罩等工作就成了她日常的一部分,由于轄區內返鄉人員多,每天從家里到枧頭村要騎車20公里,臉凍的通紅,為了盡快將返鄉人員每天的健康信息記錄好,來不及喝口熱水,就得馬不停蹄的趕往返鄉人員家中檢查身體情況。“作為村醫,在抗疫的緊要關頭我有責任守好一方安全。”正在寒風中測體溫的__說道。
她是一位黨員。
為了不影響馬元村的工作,白天在枧頭村入戶觀察外地返鄉人員的身體情況,處理完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后,她就得立即趕往馬元村入戶宣傳,連續十日,__與鎮村干部一起,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勸解人員聚集活動,積極幫助居家隔離村民進行心理疏導,為了不影響馬元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她主動申請晚上在值班點值班。馬元和枧頭20公里的距離,并沒有影響到__履行她的職責,兩份職業、兩種責任,往往是無縫銜接,剛結束一份工作馬上又投入到另一份工作,寒夜中的“一抹紅”帶給人希望和溫暖,常常在值班點值守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的__,一天見到家人的時間也就是吃頓飯的功夫了。“由于擔心返鄉人員出現異常,只要有時間能多待一會兒就會多待著,只要他們沒事了,我才能安心回家休息會兒。”__說道。
她是一名村干部。
白天在枧頭村入戶觀察外地返鄉人員的身體情況,處理完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還得趕回馬元村,馬不停蹄地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到馬元村入戶宣傳,連續十日,__與鎮村干部一起,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勸解人員聚集活動,積極幫助居家隔離村民進行心理疏導。她還主動要求肩負起晚上值班的職責,往往是無縫銜接,剛結束一份工作馬上又投入到另一份工作,寒夜中的“一抹紅”帶給人希望和溫暖,常常在值班點值守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的__,一天見到家人的時間也就是吃頓飯的功夫了。“由于擔心返鄉人員出現異常,只要有時間能多待一會兒就會多待著,只要他們沒事了,我才能安心回家休息會兒。”__說道。
她是一個女兒。
家中還有一個84歲的老母親獨自一人住在黃坊鄉仍田村曹家地小組,由于哥哥也是一名村干部,忙起來也顧不上母親。聊天中__說道:母親很支持我們的工作,常常說你們工作忙不用擔心我,我能照顧好自己,倒是你們要顧好自己,好好吃飯,等你們空了再來看我。過年到現在還未見過一面,母親也不會使用手機,也就是大年三十和哥哥通話給老母親拜了個早年,工作累一點沒關系,就是挺擔心老母親的身體狀況,天氣挺冷的,希望她能好好保暖好好照顧自己。”說到這,她已眼含淚花,原來在外人面前熱心的劉醫生、暖心的劉主任也有柔弱的一面。但是抗擊疫情以來,讓她感到挺欣慰的是往年都是“甩手掌柜”的老公也自覺地擔負起家中的大小事務,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上她老公親自做的那一口熱飯熱菜。
“作為一名黨員,我有黨性,響應號召,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作為村醫,我責無旁貸,理應戰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婦女主任,我有責任帶領全村婦女共同抗擊疫情;作為一名女兒,我有所虧欠,沒能盡到應盡的責任,但我想母親會理解我,因為還有很多人的母親和女兒需要我的守護。”溪口鎮黨員、枧頭村村醫、馬元村婦女主任__說。
忙碌的工作并沒有壓垮她,反而讓她越~越勇,像__這樣的基層干部我們溪口鎮還有很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消滅“硬核”病毒是每一個一線工作人員的愿望,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的就是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待春暖花開時,大家還能相聚。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八
從國家危難的環境中成長而來。“國歌里唱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錢七虎的家鄉江蘇昆山陷入戰亂。
那一年,母親在逃難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條小船上,母親怕我的啼哭引來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淚水。”錢七虎忘不了在日軍鐵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時光,“我們小時候常常看見日本的‘啪啪船’去農村搶軍糧。”
“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錢七虎解釋道,“因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工作時會啪啪作響。”這是留在童年錢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記。
高中畢業那年,上海中學團委書記找到錢七虎問:“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猶豫選擇去哈軍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衛國,不管犯我中華者是哪里來的“啪啪船”。在這里,他與防護工程專業結緣,走上國防事業生涯,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為國家鑄就“地下鋼鐵長城”。
“為國家科技進步發光發熱,是我一生的夢想”
20世紀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騰,中國某個核武器爆炸試驗成功。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便迅速進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他們在做實驗,觀察和解決飛機洞庫門在核爆沖擊下的質量問題。
如果說核彈是軍事力量中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則是一面堅固的“盾”。那時,30多歲的錢七虎受命設計空軍飛機洞庫門,為了找準原有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專門到核爆試驗現場調查研究。
“防護門嚴重變形,打不開了。飛機飛不出去,怎么展開反擊?”錢七虎馬上優化方案,從優化計算精度入手開始攻關,他認為防護工事必須向現代計算理論和計算設備的水平邁進。
那時,先進的計算機語言和程序還是新鮮事物,很多科學家還沒有接觸過。錢七虎毫不猶豫,馬上學習。歷經艱難,他利用大型晶體管計算機和有限單元法進行工程計算,解決了控制大型防護門變形計算的設計計算難題。
像這樣的技術攻關,錢七虎經歷過無數次,他一路披荊斬棘,解決核武器空中、觸地、鉆地爆炸和新型鉆地彈侵徹爆炸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不斷引領著防護工程事業向前邁進。
從學習到工作,錢七虎熱衷于攻堅克難,沉浸在學習和工作中。在哈軍工學習的6年里,他沒有游覽過哈爾濱冰燈、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學習的4年里,他從沒有去過需要排長隊參觀的列寧墓,沒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羅斯的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錢七虎才去了列寧墓,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為國家科技進步發熱發光,是我一生的夢想。”他說,“我是中國的軍事工程科學家,我的學習機會是國家給的,我的學習生活是很多中國農民用辛勤勞動供養的。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
前腳剛獲獎,后腳便把獎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榮獲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捐獻給了自己設立于家鄉昆山的“瑾暉”基金,重點資助邊遠貧困地區的貧困學生。這個愛心基金設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舉不是從2006年開始的。他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獲獎獎金或者工資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孤寡老人。
那個時候,錢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會拿出幾萬元,用于公益事業。“這是我一貫的行為。”錢七虎說,“平時就捐,捐給國家需要的地方。軍隊的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獎金、‘何梁何利獎’的獎金,還有平時的一些科研項目獎勵我都捐出來了。我做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瑾暉”基金“瑾”和“暉”二字,分別取自錢七虎的母親和妻子的名字。“一個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好,要關心更多的人。”母親質樸的教誨、貧困時仍然幫助他人的舉動,成為錢七虎一生的榜樣;妻子袁暉始終支持自己捐助、幫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兩地的16年里,妻子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為自己全身心投入國家國防科技事業創造了溫暖的家庭環境。錢七虎早早做了決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愛傳遞給更多的人,送往更遠的地方。
這一生他培養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傳身教,把“不怕艱難、不怕挫折、不怕干擾”的人生格言留給了學生。“愛這個國家,就要愛人才;愛人才,就要讓他們堅持這樣的狀態。”學生們眼中,錢七虎就像永動機一樣,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從不停歇。他把這種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狀態,視為最大的幸福。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九
錢七虎是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防護工程和巖石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
奮斗一甲子,報國六十年。60多年來,錢七虎戰斗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參與并見證了我國防護工程研究與建設從跟跑到并跑,再到有所領跑的全過程,為鑄就我國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作出了杰出貢獻。20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當人們歡呼慶賀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沖進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偵察手段不斷更新,高技術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繼涌現。“‘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面對一項項世界級國防工程的防護難題,錢七虎帶領團隊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了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2018年,錢七虎獲得我國科技領域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錢七虎和南京的淵源也不少。2002年,錢七虎建議在長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兩年多后,他作為南京長江隧道專家委員會主任,肩負起這一新的挑戰。這一工程是當時已建的隧道中所經地質條件最復雜、技術難題最多和施工風險最大的工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隧”。起初,設計單位提出用“沉管法”。經反復論證,錢七虎建議采用盾構機開掘隧道。然而,盾構機面臨長江如此復雜的地質環境,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其間,甚至有人傳言南京長江隧道要成“爛尾工程”。錢七虎當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再次立下軍令狀,“工程決不能報廢,更不會成為‘爛尾’!”
后來根據錢七虎的建議,國內廠家對刀具進行自主改良。南京長江隧道歷經磨難,再次啟程。2010年5月28日,南京長江隧道在歷經5年的建設之久后全線通車運營。錢七虎也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為“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建設一等功臣”。
前不久,剛參加完某項目鑒定會,錢七虎又拎著行李箱,踏上出差的旅程。很難想象,這是一位85歲老人的生活。在許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紀,錢七虎還像“空中飛人”一般奔波。這樣的生活,他并不覺得累,而是感覺“活得很充實,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十
從學習到工作,錢七虎熱衷于攻堅克難,沉浸在學習和工作中。在哈軍工學習的6年里,他沒有游覽過哈爾濱冰燈、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學習的4年里,他從沒有去過需要排長隊參觀的列寧墓,沒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羅斯的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錢七虎才去了列寧墓,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為國家科技進步發熱發光,是我一生的夢想。”他說,“我是中國的軍事工程科學家,我的學習機會是國家給的,我的學習生活是很多中國農民用辛勤勞動供養的。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
前腳剛獲獎,后腳便把獎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榮獲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捐獻給了自己設立于家鄉昆山的“瑾暉”基金,重點資助邊遠貧困地區的貧困學生。這個愛心基金設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舉不是從2006年開始的。他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獲獎獎金或者工資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孤寡老人。
那個時候,錢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會拿出幾萬元,用于公益事業。“這是我一貫的行為。”錢七虎說,“平時就捐,捐給國家需要的地方。軍隊的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獎金、‘何梁何利獎’的獎金,還有平時的一些科研項目獎勵我都捐出來了。我做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瑾暉”基金“瑾”和“暉”二字,分別取自錢七虎的母親和妻子的名字。“一個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好,要關心更多的人。”母親質樸的教誨、貧困時仍然幫助他人的舉動,成為錢七虎一生的榜樣;妻子袁暉始終支持自己捐助、幫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兩地的16年里,妻子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為自己全身心投入國家國防科技事業創造了溫暖的家庭環境。錢七虎早早做了決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愛傳遞給更多的人,送往更遠的地方。
這一生他培養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傳身教,把“不怕艱難、不怕挫折、不怕干擾”的人生格言留給了學生。“愛這個國家,就要愛人才;愛人才,就要讓他們堅持這樣的狀態。”學生們眼中,錢七虎就像永動機一樣,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從不停歇。他把這種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狀態,視為最大的幸福。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十一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終不忘初心、心懷感恩,把個人理想與黨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
——錢七虎院士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感言。
不聞軍號激越,不見戰旗飄揚,眼前耄耋之年的長者埋首青燈黃卷之間,卻以穿山入海的雄魄,筑起“地下鋼鐵長城”,把一生獻給了“頂住敵人來犯的風險和壓力,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這項偉大的事業。
錢七虎,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在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名單中,“全國敬業奉獻模范”錢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個甲子的時光,他在中國軍事防護戰線上繪制了無數工程圖,主持攻克了無數軍事科技難關,護佑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圖”上,他始終堅定不移守護著三個坐標:中國共產黨員,中國軍事工程科學家,中國人民的兒子。
“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
“國家獎勵的獎金還剩下多少,捐給武漢!全部捐給武漢!”新冠疫情暴發后,錢七虎立即向組織提出這樣的要求。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十二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錢七虎向臺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
他說,愛黨信黨跟黨走,是他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
1937年10月,錢七虎出生于母親逃難途中的小船上。他親眼目睹過侵略者的殘暴,從小就感到,沒有強大的祖國,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寧的生活。
從上海中學畢業時,我國正急需軍事人才,于是,成績優異的錢七虎就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因為要跟黃土鐵鏟打交道,大家都不太愿意選防護工程專業。作為班上骨干,錢七虎帶頭服從組織分配,選了防護工程,也選了他一生的事業。
1961年,錢七虎被組織選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深造。留蘇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沒去過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書店或圖書館。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奮。
留學歸國后,錢七虎克服各種困難,依然一門心思做學問、搞研究。當時,我國面臨嚴峻的核威脅環境。從那時起,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就成了錢七虎畢生的追求。他講了一個小故事。
上世紀70年代初,錢七虎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后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毀,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為解決這一問題,他率先引入當時世界上剛興起的有限元計算理論,加班加點學習計算機語言,編制出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序,翻譯整理出十多萬字的外文資料。
為了能在七機部五院、中科院計算機所的大型計算機上計算,錢七虎只能趁人家不上機的午飯時間和晚上使用。長時間飲食不規律,他得了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后來又誘發了痔瘡。“但這些困難我都克服了,堅持了下來。”錢七虎說。
后來,他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沖擊波的機庫大門,還出版了專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如何做到不怕苦難、不怕挫折、不被干擾?錢七虎認為,一個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有堅強的事業心,才能有巨大的動力,才能沉得下心氣、耐得住寂寞,不斷拼搏進取,始終走在科技前沿。
而且,這份理想,一定要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奧斯特洛夫斯基、卓婭和舒拉、吳運鐸、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也一直在激勵著錢七虎。“烈士英雄一直活在我心中,是他們的思想言行照亮了我永遠前進的道路,讓我永葆我革命的青春。”
2018年,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資助我國西部的貧困學生。“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輩流血犧牲奮斗換來的。他們把生命都獻給了黨和國家,我還有什么不能貢獻呢?”錢七虎說。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錢七虎又把江蘇省配套獎勵給他的800萬中的650萬捐給了武漢抗疫一線,其余的150萬分別捐給了母校上海中學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能夠貢獻我的一點力量,也是在回報社會、回報黨的恩情。”
報告的最后,錢七虎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自己的領域有大的建樹和作為,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棟梁之才。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十三
國歌里唱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錢七虎的家鄉江蘇昆山陷入戰亂。
那一年,母親在逃難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條小船上,母親怕我的啼哭引來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淚水。”錢七虎忘不了在日軍鐵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時光,“我們小時候常常看見日本的‘啪啪船’去農村搶軍糧。”
“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錢七虎解釋道,“因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工作時會啪啪作響。”這是留在童年錢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記。
高中畢業那年,上海中學團委書記找到錢七虎問:“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猶豫選擇去哈軍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衛國,不管犯我中華者是哪里來的“啪啪船”。在這里,他與防護工程專業結緣,走上國防事業生涯,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為國家鑄就“地下鋼鐵長城”。
“為國家科技進步發光發熱,是我一生的夢想”
20世紀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騰,中國某個核武器爆炸試驗成功。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便迅速進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他們在做實驗,觀察和解決飛機洞庫門在核爆沖擊下的質量問題。
如果說核彈是軍事力量中銳利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則是一面堅固的“盾”。那時,30多歲的錢七虎受命設計空軍飛機洞庫門,為了找準原有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專門到核爆試驗現場調查研究。
“防護門嚴重變形,打不開了。飛機飛不出去,怎么展開反擊?”錢七虎馬上優化方案,從優化計算精度入手開始攻關,他認為防護工事必須向現代計算理論和計算設備的水平邁進。
那時,先進的計算機語言和程序還是新鮮事物,很多科學家還沒有接觸過。錢七虎毫不猶豫,馬上學習。歷經艱難,他利用大型晶體管計算機和有限單元法進行工程計算,解決了控制大型防護門變形計算的設計計算難題。
像這樣的技術攻關,錢七虎經歷過無數次,他一路披荊斬棘,解決核武器空中、觸地、鉆地爆炸和新型鉆地彈侵徹爆炸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不斷引領著防護工程事業向前邁進。
從學習到工作,錢七虎熱衷于攻堅克難,沉浸在學習和工作中。在哈軍工學習的6年里,他沒有游覽過哈爾濱冰燈、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學習的4年里,他從沒有去過需要排長隊參觀的列寧墓,沒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羅斯的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中,錢七虎才去了列寧墓,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為國家科技進步發熱發光,是我一生的夢想。”他說,“我是中國的軍事工程科學家,我的學習機會是國家給的,我的學習生活是很多中國農民用辛勤勞動供養的。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
前腳剛獲獎,后腳便把獎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榮獲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捐獻給了自己設立于家鄉昆山的“瑾暉”基金,重點資助邊遠貧困地區的貧困學生。這個愛心基金設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舉不是從2006年開始的。他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獲獎獎金或者工資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孤寡老人。
那個時候,錢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會拿出幾萬元,用于公益事業。“這是我一貫的行為。”錢七虎說,“平時就捐,捐給國家需要的地方。軍隊的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獎金、‘何梁何利獎’的獎金,還有平時的一些科研項目獎勵我都捐出來了。我做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回饋培養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瑾暉”基金“瑾”和“暉”二字,分別取自錢七虎的母親和妻子的名字。“一個人不能只想著自己好,要關心更多的人。”母親質樸的教誨、貧困時仍然幫助他人的舉動,成為錢七虎一生的榜樣;妻子袁暉始終支持自己捐助、幫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兩地的16年里,妻子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為自己全身心投入國家國防科技事業創造了溫暖的家庭環境。錢七虎早早做了決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愛傳遞給更多的人,送往更遠的地方。
這一生他培養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傳身教,把“不怕艱難、不怕挫折、不怕干擾”的人生格言留給了學生。“愛這個國家,就要愛人才;愛人才,就要讓他們堅持這樣的狀態。”學生們眼中,錢七虎就像永動機一樣,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從不停歇。他把這種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狀態,視為最大的幸福。
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的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實用14篇)篇十四
上世紀70年代初,錢七虎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后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毀,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為解決這一問題,他率先引入當時世界上剛興起的有限元計算理論,加班加點學習計算機語言,編制出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序,翻譯整理出十多萬字的外文資料。
為了能在七機部五院、中科院計算機所的大型計算機上計算,錢七虎只能趁人家不上機的午飯時間和晚上使用。長時間飲食不規律,他得了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后來又誘發了痔瘡。“但這些困難我都克服了,堅持了下來。”錢七虎說。
后來,他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沖擊波的機庫大門,還出版了專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如何做到不怕苦難、不怕挫折、不被干擾?錢七虎認為,一個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有堅強的事業心,才能有巨大的動力,才能沉得下心氣、耐得住寂寞,不斷拼搏進取,始終走在科技前沿。
而且,這份理想,一定要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奧斯特洛夫斯基、卓婭和舒拉、吳運鐸、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也一直在激勵著錢七虎。“烈士英雄一直活在我心中,是他們的思想言行照亮了我永遠前進的道路,讓我永葆我革命的青春。”
20xx年,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資助我國西部的貧困學生。“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輩流血犧牲奮斗換來的。他們把生命都獻給了黨和國家,我還有什么不能貢獻呢?”錢七虎說。
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錢七虎又把江蘇省配套獎勵給他的800萬中的650萬捐給了武漢抗疫一線,其余的150萬分別捐給了母校上海中學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能夠貢獻我的一點力量,也是在回報社會、回報黨的恩情。”
報告的最后,錢七虎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自己的領域有大的建樹和作為,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