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寧波小普陀導游詞篇一
寧波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著名的院士之鄉,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到寧波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寧波導游詞精選,歡迎參考!
保國寺位于寧波北郊,寺院的大殿始建于東漢,重建于北宋時期,已有千年歷史,是江南地區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構建筑。如今的保國寺內已無香火,主體建筑被開辟成了保國寺古建筑博物館,有大量的圖文資料介紹唐朝至民國時期的建筑,還能看到諸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筑史展等展覽。因為寺院建在小山上,周圍有大片的香樟樹,還有好幾處小亭子,來爬爬山感覺也很不錯。
進入景區后,沿著略帶坡度的石板路往上走,道路兩邊是繁茂的香樟樹,遮陽效果不錯。步行大約幾十米,會看到一座很窄的橋——仙人橋,它是古人進寺的必經之路。站在橋上看下面靈龍泉濺入底下的溪坑,角度尤佳。
走到路的盡頭,有一岔路,往右去往望日亭,往左則是疊錦臺。望日亭在象鼻峰上,小亭子里有石桌可以小憩,也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那邊比較遠,也略難走一些。因此通常會先往疊錦臺方向,游覽沿路的保國寺建筑,后面如果時間寬裕,再由寺院附近的步道去往望日亭。疊錦臺類似觀景臺,有些桌椅和吃飯的地方,食物有葷有素。這里已是半山腰,看風景也不錯。繼續往上走,過了山門,保國寺就在里面了。
景區在保國寺原有的建筑基礎上開辟了四個主要展廳,第一展廳(天王殿)有關于寺院歷史沿革的介紹,門口的沙盤可以讓你對保國寺有個概括的了解。第二展廳(大殿)是景區的精華,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文物珍品,展廳中有多媒體放映幫你了解大殿建筑的精妙。抬頭看,天花板上盡是復雜的斗栱結構、鏤空的藻井,讓人看不到大梁,設計十分巧妙。大殿因此又被叫做“無梁殿”。而殿內精美的瓜棱柱、不對稱的結構,也是大殿引人注目的原因。
后面的第三展廳(觀音殿)、第四展廳(藏經樓)中有圖文、模型和實物解剖大殿和同類建筑的結構,還有一些可以動手參與的搭建模型,可細細了解一下。除此之外,有好幾個展廳可以看到磚雕、明清古家具等專題陳列,以及寧波當地特色的花轎和千工床。側面的鐘樓可以敲鐘,2元敲3下,旁邊的工作人員還會念祝福詞。鐘樓對面鼓樓中的鼓,以及一架編鐘也可以付費敲來體驗,編鐘的聲音尤為好聽。
寧波城隍廟又稱寧波郡廟,位于浙江寧波市中心繁華地帶。寧波府城隍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隍廟之一。城隍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寧波城隍廟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后屢遭火災,現存的廟殿是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的。郡廟由照壁、頭門、二門、戲臺、大殿、后殿及東西偏殿和左右廂房組成,建筑完整,氣勢宏偉。戲臺建得尤其精美,是單檐歇山頂,藻井呈雞籠形,雕龍畫鳳,朱金裝飾,遠遠看去,熠熠生輝。郡廟內保存著30余塊碑刻及宋井等古跡。
如今,城隍廟已經成為寧波最大的購物中心,商鋪林立,小吃遍布,是了解寧波漢族民俗風情的一大好去處。
鳳凰山海港樂園是寧波東部的一個大型主題游樂園,這里既有驚險刺激的蹦極、過山車,也有小朋友喜歡的碰碰車、挖寶藏、秋千之類的項目,無論是和朋友聚會,還是帶孩子休閑游都很合適。
園區內分為世界廣場、魔幻村莊、鳳凰城堡、探險旅程、歡樂水世界、東海龍宮、波波港灣幾部分,以戶外游樂項目為主。景區門票并不包含全部的游樂項目,蹦極、卡丁車、高空滑索等部分項目需另付費,可自行選擇是否要參加。景區入口處的世界廣場是游客集散中心,有寄存、救護等服務,路邊有代步電動車,去到園區兩邊較遠的區域可以考慮租一輛(約60元/小時)。
世界廣場正前方的“探險旅程”是景區內最刺激的部分,大人可以坐上森林探險漂流的氣墊船,在曲折的急流中飛馳,在“扭轉乾坤”的大搖臂上感受垂直回旋和水平搖晃的雙重刺激。還有適合小朋友的碰碰車、森林吉普車、瘋狂巴士等等。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華東最高的鐵塔式蹦極,盡管蹦極需要另付120元,但依然有不少人排著長隊來感受從46米高臺上一躍而下的刺激,是海港樂園的金牌項目之一。每個游客的蹦極過程都有全程拍照,如果想要留紀念,可以選擇洗一張照片(30元),或者拷走全套高清照片(60元)。
在蹦極臺上便能看到旁邊鳳凰城堡中的巨大過山車“飛天鳳凰”,這是目前亞洲回環最多的過山車,8個巨大的回環上凌空翻騰,刺激程度可想而知。“大舟沖浪”也是很值得體驗的“濕身”項目。除了這些比較刺激的,這一區域的浪漫也不少,可以帶上心愛的人在空中腳踏車體驗在空中騎車的浪漫,旁邊的旋轉木馬無疑也是制造浪漫的好地方。飛天鳳凰對面的游戲區,還有不少可以參與的小游戲,能體驗游園會的感覺。
園區左右外圍的波波港灣和東海龍宮則有比較多適合小朋友玩的項目,諸如在“快樂的大腳”挖寶藏、在“澳洲之星”袋鼠媽媽的大袋子里旋轉、彈跳……充滿童話色彩。東海龍宮的“寧波之眼”摩天輪(另付費)也是深受大人和小孩喜歡的項目。
寧波小普陀導游詞篇二
浙江寧波的小普陀,又名霞嶼,位于煙波浩淼的東錢湖中心,是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的主要景區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南宋時島上已建有霞嶼禪寺和觀音洞(補陀洞天)等勝跡。據《浙江通志》和《鄞縣通志》記載:史浩之母葉氏篤信佛教,信奉觀音,久有去南海普陀山朝山進香的愿望,因年老失明,跨洋過海十分不便。史浩便召集地方上名匠在此鑿洞,建立觀音道場。洞成,迎其母親上船,帆船在東錢湖中漂泊,聽濤聲風嘯,恰似在海中航行。三日后登霞嶼,又謊報到了“南海佛國”普陀山,了卻了老母親一大心愿,從此也就有了“小普陀”之說。
景區主要景觀有:
補陀洞天:又名觀音洞,為南宋石窟,已有八百余年的歷史。洞長40余米,高寬約3米。洞內精雕石刻觀音坐像和佛龕,圓潤豐滿,紋路流暢,顯示了古代巧匠的高超手藝。
錢堤煙波:取湖面長堤水霧繚繞、似煙如霧之意,位于景區入口,西與陶公島隔河相望,東與湖心堤融為一體。中心巨石鐫刻著郭沫若的題詞“西子風韻,太湖氣魄”。
陶公釣磯:相傳在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改名陶朱公,偕西施隱居于東錢湖畔、伏牛山下。后人把伏牛山改為陶公山,將范蠡時常臨湖垂釣之處稱作“陶公釣磯”。
澄湖明月:源自“湖清月明”之意,位于湖心堤中部,是湖心賞月的絕佳之處。
霞嶼鎖嵐:以島上云氣彌漫,云霞多而得名。這里水氣蒸騰、霧氣彌漫,霞嶼就在湖中時隱時現、似沉似浮,好像是霧氣把小島給鎖住了一樣,故名“霞嶼鎖嵐”。
山僧呼舶:位于霞嶼島東側,與拜祭嶺隔湖相望。該處水平浪靜,是船舶停靠的理想之地。舊時為霞嶼古渡,每有僧侶外出,在此喚舟,故名“山僧呼舶”。
二靈掠影:二靈山突兀于東錢湖中,山有古剎二靈寺和北宋時建的二靈塔。每當夕陽西下,霞光橫穿二靈塔十孔,塔影倒映湖中,這就是“錢湖十景”之一的“二靈夕照”。
寧波小普陀導游詞篇三
東錢湖不僅有好山好水,還有美食,眾多美味佳肴和風味名吃名聲響天,尤其是“湖鮮四寶,是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美味——“青魚劃水”、“錢湖吻別”、“浪里白條”、“錢湖河蝦”,其中“錢湖吻別”就是錢湖螺螄,很形象的說出了螺螄的吃法,東錢湖農家菜也不錯,被評為寧波首批鄉村旅游點的雙虹閣農莊除了配備垂釣、燒烤、住宿等外,它的農家菜更是令人贊不絕口,其中招牌菜甲魚就有18種燒法,連不愛吃甲魚的人也不知不覺的喜歡上。
觀音用佛經對其感化,每天在二靈山打坐誦經。久而久之,海龜就地幻山成石了,就是現在的陶公山。小普陀也形若一本翻開的經書,造就今天東錢湖南北對峙的“靈龜聽經”現象。
二山相連,為山靈水靈之地。眼前湖水如汁,清澈見底,似乎一眼能看穿埋藏了多少年的海底秘密;遠處白鳥點點,游船片片。此情此景,被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稱之為“華夏沿海第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