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社會大家一起玩教案及反思篇一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家一起拔蘿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
2、感知7以內的數量,初步了解7以內的序數。
1、教具: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弟弟、小花貓、小黃狗、小老鼠圖片;大蘿卜一顆;1―7的數字卡片。
2、學具:1―7數字卡片若干,隨機貼于幼兒的腿上;5顆大蘿卜,隨機貼于5張椅子上。
(一)導入部分
1、師:聽!什么聲音?
2、教師在鋼琴伴奏下范唱5。3 2|5。3 2|55 55|23 1|。
3、師:你聽到了什么?(教師帶領幼兒學唱這句歌詞)
師:猜猜會是什么東西拔不動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蘿卜圖片。
師:原來是一顆大蘿卜。這么大的蘿卜會是誰種的呢?
2、出示老公公圖片,教師邊唱歌曲前四小節,邊表演老公公拔蘿卜的情境。
師:誰第一個來拔蘿卜?(教師在老公公的圖片下面貼上數字1)
3、教師范唱歌曲第1―6小節,帶領幼兒學唱這幾小節。
師:他有沒有拔動呢?
4、教師范唱歌曲7―10小節,帶領幼兒學唱這幾小節。
師:他會請誰來幫忙呢?
師:老婆婆年紀大了,可能沒有聽到,我們幫老公公再請一次吧!
5、教師邊拿出老婆婆圖片邊唱:“哎!來啦!”并在老婆婆的'圖片下面貼上數字2。
6、依次學唱歌曲第2―7段。
(1)師:現在老公公和老婆婆一起來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沒有把蘿卜拔起來。
(2)文章出自依次出現小姑娘
(3)小弟弟
(4)小花貓
(5)小黃狗
(6)小老鼠
7、教師小節。
8、游戲:大家一起拔蘿卜。
(1)師:瞧!田地里還有這么多的大蘿卜,數數有幾顆?我們一起來幫忙吧!
(3)幼兒角色表演。
9、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音樂啟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音樂對于幼兒情感的發展有很好的調節作用,使他們對事物美的認識更進一層。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中班社會大家一起玩教案及反思篇二
我所教學的幼兒是年齡在四五歲的孩子,她們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備受父母和長輩的嬌慣,非常自我,不善于和其他幼兒溝通,不喜歡和其他幼兒共同玩玩具,所以我在本次活動中設計注重讓幼兒學會禮貌用語,通過禮貌用語的使用借到了別人的玩具。
1、與同伴分享玩玩具的快樂。
2、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通過本堂的活動鼓勵幼兒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并感受快樂。
1、材料準備:
(1)幼兒自帶玩具。
(2)教師準備一些玩具。
2、環境準備:創設“玩具屋”,所需用品如:(桌椅等)。
一、交流介紹玩具
1、教師先出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并向幼兒介紹玩具。
2、請幼兒介紹自帶的玩具,邊介紹邊示范玩法。(提示:教師要注意關注膽小內向的`幼兒,對其他的幼兒要給予適當的鼓勵)。
二、交換玩具玩
1、幼兒先玩自己的玩具。
問題:想玩別人的玩具,應該怎么辦?
2、交流借玩具的禮貌用語
要玩別人的玩具,先要有禮貌,要說:“請”,征得對方的同意后才能玩,并要有禮貌的說:“謝謝”。
教師要表揚能主動交換玩具的及一起玩的幼兒,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大家一起玩玩具的樂趣。
三、結束
歸還整理玩具
請幼兒將別人的玩具歸還,然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
活動延伸:
創設“玩具屋”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設計讓幼兒先玩自帶的玩具,然后再借別人的玩具玩,并在借別人玩具時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因為現在的幼兒在平時生活中不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不喜歡和其他幼兒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感受快樂。達到了活動目標。
中班社會大家一起玩教案及反思篇三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玩具大家一起玩》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玩具大家玩。
2、友好的玩。
1、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教師準備ppt。
激發情緒,介紹玩具,看別人玩---體驗情緒,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1、介紹個人的玩具。
(1)讓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師可讓幼兒邊介紹邊示范,以激發幼兒玩的興趣和愿望。
教師可邊介紹邊將玩具歸類。
2、玩玩具。
老師觀望不提示,讓幼兒自然地交換玩具,相互交往。
(2)講評
老師小結。
(3)當收到別人分享的玩具之后學會說謝謝并能認識謝謝一詞
(4)讓幼兒明白玩具大家一起玩的概念并學會大家一詞
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活動反思
培養分享意識是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這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與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體現了這一意識。活動通過介紹玩具、玩玩具、觀察活動等形式,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主體驗到要與他人分享。但在整個活動中,我在組織幼兒觀察大班幼兒玩球時,沒能指出觀察的方法、重點等具體內容,這樣一來,幼兒會覺得茫然,看著別人游戲只是會覺得開心,并不懂得去記憶、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