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一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06年至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成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了吧!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墻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歇山頂建筑。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后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積有達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后三宮則為前三殿的25%,期于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宮的主要地位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怎么樣,對我袁導游的介紹還滿意嗎?如果不滿意,請多多指教,好讓我步步高升啊!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二
故宮后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布局,在觀念上應天象而建。乾、坤是《周易》中的卦名,乾表天,坤表地,乾清宮前東有日精門,西有月華門,寓有“乾坤日月明,四海皆升平”之意。后廷的東西分布著東六宮、西六宮、東五所、西五所,東西六宮象征著十二地支,東西五所象征著十天干。還有一說故宮后廷布局與《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相應,表示調陰陽,順天意,國泰民安。總之,這組建筑表現出了中國古典建筑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
乾清門廣場是紫禁城前朝和后廷的分界線。廣場北側是乾清門,這里舉行的最重要的活動是御門聽政。御門聽政是一種效率比較高的上朝方式,康熙年間作為一種制度逐漸完善,但咸豐以后就不再舉行了。乾清門東側是內左門,通往內東路。內左門東面的排房是九卿房,這里是文武大臣奏事待漏之所。九卿房對面是宗室王公的內朝房。乾清門西側是內右門,通往內西路。內右門西面的排房是軍機處。軍機處建于雍正年間,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樞權力機關。軍機處官員每日晉見皇帝,商承處理軍國事務,手握重權。直至宣統三年,內閣成立后,軍機處被撤銷。廣場最東邊是景運門,通往外東路;最西邊是隆宗門,通往外西路。
進入乾清門就是乾清宮的院落。乾清門內丹陛橋與乾清宮前月臺相連,橋下有通道以便往來,俗稱“老虎洞”。乾清宮前的陳設和太和殿的類似,只是這里的嘉量是圓的,太和殿的是方的。另外,這里有燈桿石座兩對,一對在臺上,一對在臺下,逢年過節用以立桿掛燈。丹陛臺下東西兩側有文石臺兩座,臺上置金殿,稱之為“江山社稷”,金殿頂部為重檐,上檐圓下檐方,代表著天圓地方。
乾清宮九五開間,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宮內地平床上設有寶座,座前為御案,座后為雕龍漆金屏風,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話說雍正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即皇帝將繼承人的名字寫在兩份詔書上,一份藏就在“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留在皇帝身邊。皇帝駕崩后,將兩份詔書拿出來核對無誤后,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用這種方式繼承皇位的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位皇帝。
明清時期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直到清雍正皇帝為了給康熙皇帝居喪守制將寢宮移到了養心殿,乾清宮就成為了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明朝的“壬寅宮變”、“紅丸案”、“移宮案”,都發生在這里。另外,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還曾經在這里舉行過千叟宴。
乾清宮在院落的北面,院落東面是日精門,西面是月華門,南面是乾清門.乾清門東一間是上書房,是皇子皇孫們讀書的地方.東二間是祀孔處,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上書房的老師和皇子們上、下學都要在這里向孔圣人行禮。西一間是敬事房,是專管宮內太監的地方。西二間是南書房,傳說康熙擒鰲拜就在此處。東廡的端凝殿用于存放皇帝的衣冠,溥儀剪下的辮子曾存放在此處。西廡的懋勤殿曾是皇帝進行“朝審勾到”的地方。朝審是明清兩代在秋天會審死刑案件的地方。如果皇帝批準執行死刑,就用朱筆把死刑犯的名字勾去,稱“勾決”。
乾清宮的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是在明嘉靖年間加建的,四角攢尖頂,黃色琉璃瓦。交泰殿是皇后的正宮,逢年過節,皇后都要在此接受朝賀。親蠶儀式前,皇后要在這里閱視采桑工具。交泰殿內懸掛康熙御筆“無為”匾額。“無為”是指不施刑罰、以德感化人民而達到天下大治的意思。殿內設皇帝寶座,寶座四周有25個璽匣。大殿內東側是古代計時工具銅壺滴漏,西側是嘉慶年間由清宮造辦處制造的大自鳴鐘。
交泰殿后是坤寧宮,九五開間,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明朝和清初是皇后的寢宮,雍正以后就不再是皇后的住所了。清初按照滿族風俗改建了坤寧宮,中門東移,窗臺放低,外裝滿式可糊窗戶紙的吊搭窗。坤寧宮前東側有一個白色基座,清朝祭神時,在此石上立祭神桿。殿內東暖閣是皇帝大婚的洞房,西暖閣是滿族祭祀薩滿的場所。
坤寧宮后是坤寧門,從坤寧門往北行,就到御花園了。御花園東西寬130米,南北長90余米。在御花園的正中是一個獨立的.院落,院落正門是天一門,院落中央是欽安殿,欽安殿前有一棵樹稱“連理柏”,它是人工將兩顆柏樹聯結在一起的。欽安殿重檐盝頂,黃色琉璃瓦。殿內供奉著北方玄武水神。清康熙年間為了避諱康熙的名字玄燁,改玄武為真武。殿中央龕內明代所鑄的巨型真武銅像披發跣足,腳踏龜蛇,十分威武。欽安殿是紫禁城內中軸線上最北端的一座宮殿,也是北京中軸線上唯一的宗教性建筑。四象中北方之神為玄武,在此供奉玄武神也是應天象之舉。明初,仁宗朱高熾病死在這里。另外,天一門前擺放著一對獨角神獸叫“獬豸”,它渾身火焰鱗,傳說有辟邪的作用并且能夠辨忠奸、明是非。
絳雪軒位于御花園的東南側,平面呈“凸”字形,以前在絳雪軒門前有多顆海棠樹,花開時節,微風襲來,紅色的花瓣紛紛落下,似雪花飛舞,故名。養性齋位于御花園的西南側,平面呈“凹”字形,與“凸”字形的絳雪軒相對應。嘉慶、道光兩位皇帝經常到此休息讀書,溥儀曾在這里學習英文。
摛藻堂位于御花園東北角。乾隆年間是皇帝藏書和讀書的地方,《四庫全書薈要》曾存放在這里。摛藻堂的西面是堆秀山,山頂建御景亭,清朝時每年重陽節皇帝后妃在此登高。
欽安殿西北側是延暉閣,清朝皇帝經常來此游玩賦詩。這里也是清代選秀女的地方(一說在坤寧門北)。延暉閣正南是四神祠,供奉四神。關于四神祠的說法不一,一說是供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一說是供奉風、雨、雷、電四神。
御花園內還有四座代表四季的亭子,萬春、浮碧、千秋、澄瑞四個亭子分別象征著春、夏、秋、冬。算上這四座,御花園中共有亭式建筑12座。
御花園最北面是順貞門。清嘉慶年間,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回宮,在順貞門遇到一個叫陳德的刺客,后來衛隊及時護駕,嘉慶才幸免于難。最后,陳德被凌遲處死,他的兩個兒子也被斬決。順貞門再往北就是紫禁城的后門,即神武門,明朝時叫玄武門,輕康熙年間為避諱康熙的名字玄燁,改為神武門。門樓上設鐘鼓以報時,如果皇帝不在宮中,起更擊鐘108響,以后每更擊鼓,第二天早上再鳴鐘;皇帝如果在宮內,只擊鼓不鳴鐘。
另外,清代選秀女時進出此門。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三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沈蕾,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游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故宮,我叫王嘉一。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愉快的一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
我們現在站的位置是故宮的太和殿。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大殿和三大宮。故宮三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故宮三大宮: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大家游覽故宮應注意,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的珍貴的文物。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境衛生,一小時后在故宮后門集合,請準時哦!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四
親愛的游客朋友:
今日,由我帶領大家來游覽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此刻說的1406年至1420年。北京故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別是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白宮。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故宮夠大吧!
相傳故宮有9999間房,有人做過形象比喻:如果有人從剛出生就開始住,要住到27歲才能夠住完。實際據1973專家現場測量故宮的房間有8704間。
故宮有四個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有五個洞。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筑。
后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僅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積有達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后三供則為前三殿的25%,期于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宮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了,大家能夠自由活動了,游玩時注意安全,注意堅持景點衛生,祝大家玩得愉快。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東廈旅行社的導游,我姓余,大家叫我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屋子有9999間半。故宮四周饒10米高的城墻,外有50多米寬的護河城。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北京故宮門前。各位游客們,你們看,這座故宮的四個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外朝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它們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為高大的,它金碧輝煌,非常好看。看,這個臺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子上雕刻著云龍云鳳的圖畫。非常顯目且好看。我們出出進進都有四個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其中午門為正門。
好了,北京故宮我們已經游覽完了,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破壞文物,在墻上亂圖亂畫;二是不準破壞環境及隨地吐痰;三是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們聯系。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在解散。
導游詞介紹北京故宮篇六
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紹一下。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后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后,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好啦!故宮的前三殿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保和殿并稍適休息,我們10分鐘后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
“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現在,我介紹一下故宮的后半部分,即“后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先講到這里,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宮中路的講解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