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走進高三班會教案篇一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參加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要具有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主題班會需要準備哪些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進高三主題班會作文合集,歡迎閱讀與收藏。
近了,近了……還有60天,我們就步如高三了。那么,“近”究竟意味著什么呢?near(近)。本指空間或時間距離短,那么,以“走進高三”為題,談談自己對“近”的看法吧。
n——nostalgia(懷舊)
e——eagle(鷹)effort(努力)
a——aspiration(抱負)
r——ready(準備好)
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高三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學姐說:“高三,就是坐在地獄望天堂的日子。”曾經,害怕那地獄般的生活,可是,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說:“為了免下半輩子的苦難,我們愿把這地獄坐穿!”我想,無論高三是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傷,有“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凄涼,還是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我都不會害怕,不會退縮,因為我已經準備好迎接高三的挑戰了。我始終堅信:“是鷹,就要去飛翔!
走近高三,將要告別“新苗樓”的時候,我明白了“新苗”的真正意義。“新苗”已不再適合于我們。告別了“新苗樓”,就意味著我們告別了高一時的懵然無知,告別了高二時的桀驁不馴,也意味著迎來高三的時候。我們會將自己變成一匹曠野上馳騁的千里馬,一只天空中翱翔的蒼鷹,讓所有的人都銘記我們矯健的身影!
走進高三班會教案篇二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2、知道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培養學生關愛老人的品質。
1、搜集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2、調查家中老人的愛好、身體狀況及他們以前的生活經歷。
一、主持人點出本次活動主題:九九話重陽。
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三、小組代表說說有關重陽節的典故、民間習俗、慶祝方式。
四、出示同學們為爺爺奶奶制作的卡片。
五、小組代表說出自己在重陽節為老人們準備的禮物。
六、主持人總結: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老人們辛辛苦苦地將我們的父輩們養育成人。他們也曾經為社會做出了很多很多事情。關愛他們的生活、身體是我們晚輩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用我們的心去關注老人們的喜怒哀樂。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知識,體驗到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孩子們都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自己為老人準備的禮物,有的通過電波送去祝福和問候,有的寄去熱情洋溢的信件,有的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人買點什么……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高尚的情操。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我班有個學生叫劉玉鵬。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
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內在需求不同,因此,賞識激勵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閃光點,把握學生的常態內力,使其發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贊揚其優點、優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潛力。
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溢美之詞不絕于耳;學生差,調皮搗蛋的并且還好給老師出個難題的學生,總是招人討厭。期末評語,冥思苦想找不出一條優點,而恰恰就是這些學生更需要多一點賞識,多一點激勵,甚至還應對他們的缺點乃至錯誤給予包容。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放縱嗎?為什么還要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予以包容呢?一般來說,人,誰也不會喜歡或保留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只要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所察覺,都愿意克服和糾正,就人之常情說,誰也不愿意讓老師,讓家長或上級領導當眾揭老底,即使有失誤與犯錯,大都希望能得到相關人的諒解。本應該受到責罰,反倒沒有給予責罰,本不應該諒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諒,此人定會心存感激,會更加自責、內疚,這樣心理情感人們都可以理解。尤其近些年,我在處理一些學生違紀問題上,是有著深刻切身的體會的。
1、對于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并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
3、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以上幾點我認為是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切磋切磋。當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相信在學習了大家寶貴的經驗后一定會有所改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走進高三班會教案篇三
1 、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父母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2、讓學生真正理解父母的愛,珍惜父母的愛,讓孩子和父母間架起一座“理解和愛”的心橋。
詩歌、故事、歌曲等。
1、布置黑板,教室。。
2、收集、整理資料。
3、邀請領導及學生家長。
1、請欣賞mtv《母親》
2、學生回顧父母點滴的愛
3、配樂朗誦《媽媽愛》
4、表演唱《媽媽搖籃曲》
5、講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
6、學生和家長互動
7、讀父母給孩子寫的信并談感受
8、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
9、詩朗誦《我們已經長大》
10、班主任講話
11、同唱《媽媽格桑拉》
12、宣布班會結束
女: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
男: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
合:是我們的父母!
合:今天,就讓我們來走近父母。
男:請欣賞mtv《母親》
女: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陰雨時節,一把雨傘送來了她的深情,
傍晚時分,一杯牛奶送來了她的關懷,
男:世界上有一種寬容,它的名字叫父愛。
像高山似大海,它包容著一切。
多么寬容的父愛,多么博大的襟懷。
師:但常常聽見有同學這樣評價父母:“他們太古板!”“他們懂得什么!”也常常聽見同學們大聲呼吁:“爸爸媽媽,請理解我”“請給我自主的權利”。其實我們對父母又了解多少呢?“世上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又有幾個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如果你至今不能正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就請你走近你的父母。讓我們一起體會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吧!
下面請大家回憶一下父母在生活中給你的點點滴滴的愛。
男:當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是媽媽為我們準備好生日晚宴,燃燒的蠟燭象征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女:每一個媽媽心里都裝著自己的孩子,而每一個孩子也都感受到了媽媽愛。(請聽配樂朗誦《媽媽愛》)
男:父母的愛多么博大,父母的愛是多么情深。
女:千言萬語,也說不盡我們對父母的愛。無論百歌千曲,也唱不完我們對父母的情。(請欣賞表演唱:《媽媽搖籃曲》)
男:如果說母愛是船,那么父愛就是帆,使小船更加平穩地行駛。請聽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
男:這對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后,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兒子之所以能生還,就是他們父子倆都堅信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的在一起。”這對父子是多么心心相印啊!同學們,家長們,你們彼此了解嗎?尤其是在面臨痛苦抉擇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有請五個家庭上前坐。
(臺下的同學準備好紙筆,臺上學生準備好題板)
(1)拿出一張白紙,認真思考后,請在紙上寫下你認為最珍貴的五樣東西,其中兩樣必須是自己和自己的“某某親人”。
(2)思考1分鐘后,請劃去其中三項。
男:(在旁發言)請同學們注意,雖然你的右手輕輕地一劃,但一定想到,一旦劃去,這樣東西就真的在你的生活中消失。如果你劃去的是朋友,那么在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就再也沒有了朋友,再也沒有了朋友的呵護關心?假如你劃去了其他的呢,這樣東西也一樣會在你未來的生活中消失!
(注意,語言一定要煽情,要讓學生體會到失去的痛苦)
女:請同學們和家長們再劃去一項,在劃去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聯想,請同學們談談。
(請兩三個同學談談感受)
(對應請兩三個家長談談感受,背景音樂《懂你》)
女:多么感人的話語,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這幾位家長的肺腑之言。面對著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我們能無動于衷嗎?今天臺上的五位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一份禮物獻給自己的家長,現在讓我們用掌聲歡迎他們把禮物當著大家的面送給自己的父母,并說一句感謝父母的話。
(學生依次送,學生準備,不告訴家長,前四位送具體的禮物,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更感人的父愛與母愛,請大家一起來感受這身邊的,暖融融的愛吧!(打開信封,用心去感受這份愛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健康成長,希望你們超過自己,在我們班里,我所看到的母親都是在做無私的奉獻,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給孩子,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男:世上最溫暖的是媽媽懷抱。
女:世上最有力的是爸爸的雙手。
合:可我們不要他們牽著,因為,今天我們已經長大。
男:(請聽配樂朗誦——《我們已經長大》)
父母用愛托起了我們的生命之舟,父母用愛滋潤了我們稚嫩的心田,父母用愛撫慰了我們的心靈,父母用愛溫暖著我們整整一生。同學們請珍惜這份愛吧!因為這種愛只有今生,沒有來世。同學們,請把握這份愛吧!因為它會使我們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會為我們帶來一座開掘不盡的寶藏!(請看小短片《給媽媽洗腳》)請你也為父母洗一次腳,把感受寫下來,我們下次班會課上交流。
男女(合):“讓我們的心永遠和著父母的心愉快地跳動吧!讓愛永駐你、我的家。
女:(讓我們同唱《媽媽格桑拉》)
合:到此結束。
走進高三班會教案篇四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圍繞“走進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1)教室
20xx年6月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三)同學互系五彩線,說一說五彩線的寓意。
教師總結:謹記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