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一
又到了期中考試時間,監考與反監考的斗爭,貓和老鼠的游戲,又將上演。雖然學校對監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舞弊還是屢禁不絕,防不勝防。特別是有了電子產品之后,防舞弊更是艱難。
在網上搜索到一張圖片,圖片顯示,一老師竟然讓學脫光了衣服進行考試,不知該圖片信息的真假。老師的做法當然不對,有損人格了,但也反映出考試誠信缺失后的極度無賴。
如何保證考試的公平與公正,真是傷透了腦筋。簽誠信承諾書,設誠信試室,開誠信考試主題班會,以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為主題進行國旗下教育等等,辦法用盡。現在又使用上了金屬探測儀,對考生逐個逐個的進行探測,挖地三尺,也要把作弊工具挖出來。
其實,我以為,上面做法都是治標之術,非不治本之策。
一個人在別人的監督下不犯錯,這樣的人也未必是個誠信的人。一旦沒有人監督了,問題就來了。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之道,還是在于平常的教育,誠信教育不能只尚空談,要落到實處。說白了,就是德育工作要加強,真正落實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我以為,學會做人比學會知識重要的多。一個誠實、善良、虛心、勤懇的人,他也會源源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吸取知識和營養。
誠信不是只有考試的時候才重要,才彰顯,它是做人的根本和靈魂。
學校的考試有人監考,但人的行為更多的時候沒有人“監考”,需要慎獨。大量的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當今太多太多的人缺乏慎獨的自制力。
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每一個教育與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全社會應該思考的大問題。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二
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
——題記
現今社會,大小街道及馬路邊,幾乎到處多多少都有幾個乞丐,說是“兩步一哨,三步一崗”絕不夸張。他們個個污穢不堪,有的身體殘疾而又家貧如洗,有的已近暮年而又毫無工作能力,甚至還有的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和社會無業人員,動了歪腦子想到這條路子,把自己打扮的落魄至極,來個“空手套白狼”,更有可惡者控制老弱病殘,來行乞、行騙,將財物收入己囊!
隨著新聞媒體對其行騙行為的不斷曝光,讓一些樂善好施的人頓覺心寒無比,見到貧困之人也開始猶豫是否伸以援手。而城市的城管部門也開始“清掃”街道,讓一些真正可憐之人被逼得幾乎再無出路!
或許有的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他們的“可恨之處”又是為什么呢?社會福利無法照顧全面?自然災害讓人背井離鄉?家中貧困,受不到高等教育而“就業難”?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各方各面數之不盡,列之不完!而利用好心人士來賺錢的“乞丐”更是人性缺失,盡顯了人類的心靈上的污點——貪欲、懶惰。
可就算如此有如何?從20xx年的汶川地震到20xx年的舟曲大面積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突顯中國近幾年災害不斷,但是,中國依然堅強,災區群眾依然堅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依然伸以困難之人援手,無數的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不斷進入災區搶險救人,這是中國人民的閃光點!就算前方困難重重,我們依然可以度過!
所以對待“壞”人,我們不僅要在物質上給予一定補貼,更要在精神上關愛、教育、幫助他們,將他們從歧途上拉回來,引入正途!畢竟孔子曾云: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古語云: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更沒有絕對的壞人!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不好就一棒子打死全部!
所以,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三
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做一件大事,他不是在盡力而為地做,而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全力以赴地為了根的事業傾盡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人生何其短!陶行知先生終年只有55歲,他在自己最火熱的黃金時代,放棄了高官厚祿,去窮苦的鄉村、到勞苦大眾中,為了中國的平民百姓辛勤的耕耘著、刻苦地鉆研著。
人生又何其長!行知先生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了,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卻永世流傳,他的偉大、他的輝煌為世人所矚目。從陶行知先生的字里行間,我們仿佛看見陶先生站在時代的前端,慷慨陳詞、身先力行!他的人生在延續,他的風采將永存!
陶先生是高尚的。當難民子弟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時,陶先生挺身而出,創辦“xx育才學校”,在鳳凰山的古廟中,風餐露宿,和孩子們同甘共苦。他真的是為了教育、為了孩子!
陶先生是純粹的。物資享受在他眼里不值一提,他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卻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教育理想。他的“傻子歌”雖然充滿了調侃的意味,但是卻堅決地表達了他致力于教育事業的決心與毅力!
陶先生是詼諧的。當他面對孩子的調皮、孩子的錯誤,他沒有板起面孔,擺出一副“道學者”的嘴臉,在他的笑意中,在他溫婉的言語中,孩子的心靈會受到一次洗滌,在感動中,認識、改善自己的行為!
陶先生是睿智的。他將人們所默認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重釋為“萬年大計,教育為本”,將教育擺在了推動時代進步的重要議程;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是成功之父。”更進一步地指明了獲得成功的決定因素。他教育理念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了他的智慧與才能!
陶先生用自己的情感與孩子交心,與教育事業交融。在陶先生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那么渺小,那么幼稚。
我們學陶先生的精神,服務于孩子,將自己的激情釋放于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將自己的教育理想放飛在教育的每一個領域,讓根的教育充滿了靈性、充滿了朝氣、充滿了舒心與快樂!
我們學陶先生的理念,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以幼兒的終生發展為本。相信孩子是有潛力的,讓孩子在“教學做”中獲得成長!
陶行知先生破除成見,提倡:以教人者教己。教人者已不再高高在上,儼然是知識的百寶箱。在教別人的同時,也就是教自己,使自己不斷提高的過程。
陶行知先生將勞力放在“做”之首位,自然是有其深刻含義的。凡要做的事需親身經歷,親力而為,不能光想不動,光說不練,手到心到才是有意義的做。
陶先生在治學的過程中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是偽的。真知識是要自得的,但必須出空偽知識,才有獲得真知識的可能。
我們的孩子是充滿活力的一代新人。在陶先生理論指引下,我們將會時時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不斷地改善教育行為,讓孩子和教師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一起快樂成長。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四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許多人或事讓我難忘。他們就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其中最難忘的是那件事,因為它教會了我誠信,每當我看到誠信這兩個字,我就會想起那件事,于是,我卷入了追憶的漩渦。
那是一個寒冬,我正在睡覺,忽然被媽媽叫醒了,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伸了伸懶腰,忽然打了個噴嚏,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你趕緊起來去外面買些小蔥。”我看了看外面的天氣,真是糟糕透了,最終還是不情愿地答應了。我穿好衣服,拿著雨傘和錢走出了家門。
鉛灰色的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風怒吼著,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大街上的小樹凍的直打哆嗦,這時又下起了雨,可謂是風雨交加,雖然我穿的很厚包的嚴嚴實實的,但還能感到寒風刺骨。我走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發現賣蔥的人,就在我正要回去的時候,在前面的十字路口處傳來了隱隱約約的叫賣聲。
我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忽然一個大約六十歲的老人映入了我的眼簾。她穿著厚厚的棉襖,帶著一頂棉帽子,還是“白色”的,無情的歲月在她的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道皺紋,我走到她面前,“小姑娘,要買蔥嗎?”“是啊,我要買兩元錢的小蔥。”老奶奶的聲音聽起來沙啞而有力,人看起來比較和藹可親。她把蔥稱好后遞到我手里,我看到她手上長滿了老繭,非常粗糙,像風干了的橘子,我把十元錢遞到她手里后就急急忙忙走了。
可是,就在要快到家時,忽然想起忘了找錢,我又急急忙忙趕回去,累的我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這時我看見她正在收攤,心里非常生氣,她看見我回去,走到我跟前說:“小姑娘,可把你盼回來了,我正想去找你呢,以后可不能這么粗心了。”說著,她把錢遞到我手里。我心想:“她可真會裝。”于是,我想試探她一番,我說:“這錢我不要了,歸你了。”她說:“這錢我是不會要的,我要憑自己的努力掙錢。”聽了老奶奶這番話,我十分感動,十分羞愧。
老奶奶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誠信乃做人之本,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時刻都把誠信這兩個字銘記在心,與誠信走過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快樂的,每天都是真實而有意義的。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五
如何保證考試的公平與公正,真是傷透了腦筋。簽誠信承諾書,設誠信試室,開誠信考試主題班會,以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為主題進行國旗下教育等等,辦法用盡。現在又使用上了金屬探測儀,對考生逐個逐個的進行探測,挖地三尺,也要把作弊工具挖出來。
其實,我以為,上面做法都是治標之術,非不治本之策。
一個人在別人的監督下不犯錯,這樣的人也未必是個誠信的人。一旦沒有人監督了,問題就來了。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之道,還是在于平常的教育,誠信教育不能只尚空談,要落到實處。說白了,就是德育工作要加強,真正落實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我以為,學會做人比學會知識重要的多。一個誠實、善良、虛心、勤懇的人,他也會源源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吸取知識和營養。
誠信不是只有考試的時候才重要,才彰顯,它是做人的根本和靈魂。
學校的考試有人監考,但人的行為更多的時候沒有人“監考”,需要慎獨。大量的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當今太多太多的.人缺乏慎獨的自制力。
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每一個教育與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全社會應該思考的大問題。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六
是啊!誠信是清泉。
我們生活的世界太需要這樣的清泉,我們的周圍有太多的欺騙和謊言,我們多么想擁有一片承諾于人,守信于人的藍天,有人因為欺騙而失去了最珍貴的友誼,有人因為謊言而眾叛親離,也有人因為欺騙而走上了生與死的邊緣,試問,我們身邊沒有欺騙,那該有多好啊!有人為了信守承諾而至死不渝,那桃園里的三拜首,豈能忘記?關老爺的誠信又怎樣?面對高官厚祿,面對加官進爵,他毅然過五關斬六將,留下千古美名,只為一個"信"字。
誠信是玉,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
它有著玉的清潔,它有著玉的高貴,它更有玉的堅貞,歷來文人學士以玉為友,以玉為伴,這就是玉與信的融合吧!他們在玉的身上學到了信,一個傳唱千古的立身準則。"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無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呂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騎赤兔烈馬,那是何等威風,何等的英雄,可到頭來,卻為一個"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諾別人的話當作兒戲,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藝,那是他愚啊!那是他無信啊!假若給他一個機會,一個從信開始的機會,歷史或許真的要重寫。
誠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語。是的,我們的生活更需要鮮花來裝點,我們的人生更需要鮮花來陪伴,陶淵明先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諾言,與菊花結緣,他守望著那一棵棵誠實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與那充滿欺騙,黑暗的統治勢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為有那誠信的山菊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實,很自然。
在這片誠信的藍天,不需要欺騙,不需要謊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堅貞的玉,芬芳的花,因為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字--"信"。
看!誠信的藍天下站著三個人,你、我、他。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七
有感于近日的很多的人事煩擾,深感誠信二字重要!
許諾一定要承擔兌現,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要素,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他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自己的尊重。講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具有魅力的人,首先應該是守信的人,誠實的人,靠得住的人。
“無誠則無德,無信事難成”。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小信成則大信立”,治國也好,理家也好,做生意也好,都需要講信用。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經以言警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學者也有這樣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就是說,行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人共事。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實踐他們的說教,人們可以根據他的言論去判斷他的行為,進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說話前后矛盾,做一件事,我們不能確定他的行為的趨勢, 對于這種人是無法進行正常交往的,更沒有什么魅力而言。
“人不信于一時,則不信于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誠信,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答應了別人什么事情,對方自然會指望著你,一旦別人發現你開的是“空頭支票”,對方將強烈反感。 “ 空頭支票”會給人添麻煩,也會使自己名譽受損。在古人眼里的“一諾千金”可以說價值連城。缺少了誠信這種寶貴的資源,人們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難以維護,這個社會,這個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空間。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蒙,人必遠之”。我們應該遠離而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誠信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誠信的人生散發出金子般的人格光芒,夯筑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誠信的心得體會篇八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崇高美德。誠信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們認為誠信是一種美德,是立身處事的根本。可有人都不顧誠信,只顧自己的利益。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更需要誠信的陽光灑向社會的每個角落。
從古至今,我們中國就有許多感人至深的誠信故事。如《曾參殺豬取信》、《司馬光誠對買馬人》。長久流傳的故事富有魅力。今天聽了仍讓人感慨不已。但也有人說,誠信是“傻子”的代名詞,誠信就是吃虧,現在有誰還相信誠信呢?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一個不“誠實”不“守信”的人,還有什么“人格”可言呢?世界已跨入21世紀的大門。中國加入wto,迎來了參與全球競賽的第二個春天。只有靠誠信才能贏得國際關愛。!
作為一名學生,誠實不說謊話,坦蕩毫不虛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人要白玉無暇。要記住,無論是誰,只要說一句謊話,他就失去了別人信任的心。學習上弄虛作假的人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做錯了事要敢于承認,做錯了事要自我檢討,這樣做才能解脫自己,這樣選擇才是正道。
所謂誠實,就是忠誠老實,不講假話。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事實在。所謂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
同學們,你們記住了嗎?我們少年兒童應當從小事做起。自覺維護信用的尊嚴。我們堅信,誠信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