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愛崗敬業的心得體會篇一
自古教師職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高尚而神圣的。學生們總是用這樣詩句形容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或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些都是贊美老師對教師職業無限的付出和努力。得這些贊美的原因,正是教師最平凡的職責——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教師最美麗的語言。它詮釋了一名教師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和重視。
教師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愿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到這種平凡工作,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其次就是愛學生。老師的職責除了傳授以外還包括關心學生的生活,在學生遇到生活上的困惑的時候,作為老師應該耐心的為學生解決,用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影響學生。讓他們找到自己未來通向幸福的道路。 再次,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條河流”源源不斷的“活水”。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把自己知識的百分之一用于課堂教師就夠了的教師才是真正熱愛自己學科的人。可見,作為教師必須嚴謹治學,有精通的相關知識,才能達到厚積薄發。
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愛崗敬業的老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
愛崗敬業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而我會讓教師的光輝在自己身上綻放,詮釋教師的意義。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愛崗敬業的心得體會篇二
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 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愛崗敬業更應是一種普遍的奉獻精神。
首先,在認識上狠下功夫。行為科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美國心里學家克雷頓·奧爾德弗的erg理論及馬斯洛“五個層次需要論”均認為,所有需要的實現都必須建立在工作的基礎上。因此,如果我們不愛崗敬業,不盡職盡責好好工作,走到哪里,所有需要實現都會化作泡影。
第二,放棄“自我價值觀”,克服消極行為。消極行為是指員工公開或私下反抗企業意愿的行為。這種行為好比污水,即使只有一杯,把它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不是一桶酒。所以,不遏制消極行為,愛崗敬業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三,放棄“打工”思想,秉承“合作”理念。 “合作”意味著雙贏,意味著員工在地位方面獲得了平等、在人格方面獲取得了尊重、在勞動權利方面獲得了保護、在心理方面獲得了平衡,因而其參與意識更加自覺和強烈。事實上,持“合作”觀念工作,員工的“愛崗敬業”行為通常會表現得細心而主動,他們也通常常會把工作的過程當作一種享受而去快樂地完成。
第四,管理者須積極營造“愛崗敬業”的濃厚氛圍,讓員工感到“愛崗”光榮,“敬業”崇高。通常情況下,員工的愛崗敬業行為容易被侵害和毒化。這是因為破壞總比建設易,學好總比學壞難。因此,管理者要善于發現、培養、倡導、及時鼓勵、堅決支持那些為企業和組織所需要的“愛崗敬業”行為,對企業和組織不需要的消極行為予以抵制、懲罰或引導。這樣,“愛崗敬業”風尚的形成并持續,不是沒可能,而是必將會實現。
從小處講,單位的發展離不開愛崗敬業而具有奉獻精神的職工,從大處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正呼喚著億萬具有愛崗敬業這種平凡而偉大的奉獻精神的人。具備愛崗敬業這種平凡而偉大的奉獻精神的人,永遠都是企業的中堅,是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梁!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愛崗敬業的心得體會篇三
愛崗敬業屬于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愛國 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社會主義職業道 德主要規范: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 辦事公道、 服務群眾、 奉獻社會。) 也是我們車站企業文化的行為規范內容。愛崗敬業,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自己的崗位職 責,認真履行自己崗位職責。這是社會對每個社會成員個體的普遍性 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愛崗敬業作為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要求,說起來容 易,做起來難。要一生一世的堅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必須要學會 處理好現實生活與理想期望的平衡關系。 一個人對工作崗位的需求是 隨一個人的成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 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是 多樣性的,是不斷變化的。某一個時期可能對某一個工作崗位感到比 較滿意,但隨時事的變遷,其滿意度就將會不斷的發生著新的變化, 現實與期望隨時隨地都會處在不平衡狀態。 所以說, 要做到愛崗敬業, 就必須要學會調整和處理好自己的理想期望與現實工作及生活之間 的關系,通過分析權衡,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對待工作,找準自 己的定位,切實立足本職,發揮好自己應有的作用。
為什么要愛崗敬業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從 個人生存和發展空間上看,愛崗敬業是人類生存本能的的需要。一個 人的生存和發展, 需要必要的環境空間和必要的展示平臺。一份職業, 一個工作崗位, 就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環境空間和展示平臺。從這方面來說,車站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所以, 我們就應該加倍的珍惜它,加倍的利用好它。每個人現實擁有的工作 崗位,要讓都每個人都感到很滿意是絕對不現實的。其滿意與不滿意 都是相對的。另一方面從一個工作崗位的客觀存在上看,愛崗敬業也 是人類社會化分工和發展的需要。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發展越高, 社會化分工就越細,對從事工作的人員素質就要求越高。就咱們鐵路 來說,沒有人當部長是不行的;同樣,如果沒有人去裝車、卸車也是不行的。各崗位的工作都要有人去干,都要有明確的職業工作標準去 把工作干好。所以,愛崗敬業不僅能滿足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 能滿足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敬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 業就必須敬業,敬業才能更好地從業。
俗話說, “人往處高走,水往低處流” 。人有不同的需求,企業有不同的分工。我們鐵路上要有部長,下要有裝卸工。想當部長的人 比想當裝卸工的人多。但實際上是,只有一個部長,而裝卸工卻有成千上萬人,還是當最基層人的多。無論是心甘情愿的,還是不得已而 為之的。只要當了部長應該把自己負責的管好;當了裝卸工,就應該 盡心盡力地把自己負責的車裝好卸好。這就是職業道德對每個從業人 員的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我們過去常說的叫“干一行”“愛一行”。從個人角度來講,自己的成長進步也需要有一個過程,并不是說自己認為自己適合什么崗位,就想干什么崗位,企業對從業人員也是有著 選擇權的。從大的環境來說,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的是求職 者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從業人員可以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崗位,用人單位也能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合適人選。雙向選擇的就業方式 為更好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了條件。所以,現在提倡的愛崗敬業, 熱愛本職,并不是要求人們終身只能干“一”行,愛“一”行,也不 排斥人的全面發展。它要求工作者通過本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和范 圍內做到全面發展,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才干,努力成為多面手。我 們不能把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片面地理解為絕對地、終身地只能從事 某個職業。而是選定一行就應該愛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雙向選擇 可以增強人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意識, 促使大多數人更加自覺地忠 于職守,更加愛崗敬業。實行雙向選擇,開展人才的合理流動,使用 人單位有用人的自主權,可以擇優錄用,實現勞動力、生產資源的最 佳配置,勞動者又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和 愛好選擇職業,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 我們所說的愛崗敬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愛崗與敬業有著緊密的聯系。任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 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 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 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 熱愛本職,就是職業工作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種職業勞動,努力培 養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幸福感、榮譽感。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 己的職業,他的身心就會融合在職業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 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一個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 的職業,愛護自己的崗位,才能喚起他人對其的尊敬,才能使其有所 發展。
我認為,"愛崗敬業"的實質就是腳踏實地,勤奮務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看似每天都在做著一些微 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肩頭的擔子并不輕。因 為這些工作雖然瑣碎,但是一件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其他同事、其他 工作的工作, 影響到整體的效率。舉個例子: 我們上行發出一趟列車, 需要機務、車輛、港口、車務等各方面的聯勞協作才能完成,如果因 為票車不符、或者貨票傳輸不及時、貨物裝載不符合規定等任何一個 環節出現問題,那么我們這趟車就開不出去,有的可能以為不就是耽 誤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的時間嗎,看起來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就是你的 這一點小耽誤就讓好多部門都耽誤了,而且影響了整個運輸組織順 序,在有施工的時候,這趟車就有可能施工前開不出去,造成機車超 勞、運輸不暢等好多問題,那就不是半小時一小時的事情,這個時 候,你還能說,這是小事么? 愛崗敬業,并不是一句空話,是需要 我們每個人用行動去踐行的職業操守;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決定了 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賴、 可以勇擔責任的人; 做一名基礎工作的職工,需要我們一心撲在工作上,立足本職、踏踏實實、一點一滴、認真負 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任務,能夠積極承擔起崗位賦予我們的職責,能 夠有效地處理工作中的問題、不回避,我們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 小的事情都把他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愛崗要敬業、敬業要精業"。這句話怎么講呢?如果敬業是一個態度 問題,那么精業應該算是能力問題。其實說到這一點呢,我很慚愧,因為我自己在工作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雖然也做了一些 工作,但是總的來講,自己能夠做的也還很有限。今天在這個地方, 也就借這個機會給自己一點壓力, 今后我會積極加強學習并向大家請 教,爭取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盡自己最大努力在工作能力上有所突破。 做好工作就是通向高山之巔的階石, 缺少了這樣的階石, 就會走彎路、 摔跟斗,甚至半途而廢,所以只有甘于并善于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 作,我們才會認識到以往工作的不足,提高認識,我們才能取得真績 實效。 站調的工作在其他的人眼中看起來或許別人會覺得還算是一個 相對輕松的工作,不用在現場的體力勞動,但是這個看似輕松的工作 卻對我們的專業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適應工作,我沒有放松學 習,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我不懂就問,對于每一項工作,我都以著高度的責任感,滿腔的熱情,從最基本的做起,熟悉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夠找到自己理想職業的人必定是少數,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就必須要勇敢的面對現實,學會把握好現實生 活與實現理想的內在聯系。從現實需要出發,自覺不自覺地從事社會 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內心十分愿意干的工作。在此理想與現實不一 致,甚至差距非常大的種情況下,要做到安心本職工作,就非常需要 由敬業奉獻精神來給我們做精神支柱。工作順心時容易激發我們的敬 業奉獻精神, 工作不順心時更需要有敬業奉獻精神來做我們的精神支柱。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以理想來否定現實,也不能以現實來否定理 想。有的人用理想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現實,當發現現實并不符合理 想的時候,就對現實大失所望,甚至極為不滿。這樣發展下去,可能 會導致對社會現實采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逃避或反對現實社會。有的 對社會上的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時間長了就不以為然,甚至有可能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對理想失去信心和熱情,產生了“告別理想”。理想與現實有著辯證內在聯系。理想和現實雖然是一對矛盾,但理想 是來源于現實的,是對現實的某種反映。理想是未來的現實,現實是 理想的基礎。不能實現為現實的理想或背離現實的理想都是毫無意義的理想。只有善于珍惜現實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個人的理想實現是與個人的現實努力聯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生存與就業壓力都非常大,只有立足本職,干一行專一行,憑過硬的技術,才有可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